眼科研究生教学中应用PBL的调查问卷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0.31 KB
- 文档页数:2
眼科学PBL教学模式可行性调查与研究作者:谭娟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21期谭娟(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湖南衡阳421000)摘要:目的:探讨眼科学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医科学院的应用及应用效果。
方法:从某医学院2015级学生中随机挑选187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的形式对187名学生的意愿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
结果: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有81.01%的学生愿意将PBL教学模式引入眼科学的教学课堂,将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学生更愿意选择PBL教学模式。
但有69.84%认为学院教学设施不能满足PBL教学模式,有78.77%的学生认为教师素质和教材内容不能满足PBL教学模式。
结论:PBL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更加符合我国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构建,因此需要加强对PBL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眼科学;PBL教学模式;可行性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127-02基金项目:南华大学教改项目(2015XJG-YY22)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让学生思考和谈论实际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和问题思考能力,英文全称“problem-based learning”[1]。
PBL教学模式在全世界医学教学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且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2]。
因此为了能够使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教育眼科学中应用,本文抽选某医学院2015级18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促进PBL教学模式在我国眼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一、对象与方法(一)对象2015年12月3日到9日,共选取了某医学院18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该群学生都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目前接受眼科学传统的教学模式。
共向187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87份,回收179份,回收问卷均有效,回收率为95.72%.(二)方法1.调查内容:针对医学院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眼科学的教学情况,调查问卷的问题主要包括:①传统眼科学教学模式的效果;②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兴趣和接受程度;③医学院及教师满足PBL教学模式的条件;④眼科学教学中适合PBL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⑤对PBL教学模式在眼科学中实际应用的意见及建议。
课程教学KE CHEN G JI A O XU E PBL联合Wet-lab教学模式在眼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卢淑文摘要:为评估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Wet-lab教学模式对眼科临床实习教学的效果,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进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实习的30名学生,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人。
对照组学生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学生使用PBL联合Wet-lab教学模式。
对两组学生最终的实习满意程度和教学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学生相比,研究组学生在实践教学方法和理论教学方法这两项更加满意,而学习压力更大(P<0.05)。
研究组学生较对照组学生在实践和理论考试方面都取得了更好的成绩(P<0.05)。
故PBL联合Wet-lab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满意程度、眼科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水平。
关键词:PBL;Wet-lab教学模式;眼科;临床实习眼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眼部占人体范围小且整体结构精细,故临床上对于眼部的解剖学结构的学习要求较高。
因此,眼科学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形态学为基础。
眼科教育培训对眼科医生及其他学科的医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视觉系统功能障碍可能会为系统性疾病的诊断提供线索。
眼科实习提高了眼科学生学习眼科临床技能的核心能力,包括患者护理、医学知识、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和改进、人际交往和沟通技能、专业精神和以系统为基础的实践能力。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将已知的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难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需要新的教学方法来辅助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已经被许多医学院校采用,该方法是为一小群学生构建基于案例的场景和问题,让他们讨论病例的场景并推导出问题的准确解决方案。
PBL教学法在眼科见习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眼科见习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2015级临床见习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和妇产科学专业共计184名为研究对象,将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LBL 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授课满意度。
结果两组基础知识(t=7.536,P=0.000);分析问题(t=7.002,P=0.000);处理问题能力(t=8.563,P=0.000),实践技能(t=9.027,P=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满意度为87.7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2,P=0.000)。
结论PBL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在眼科学中的学习效果。
标签:PBL教学法;LBL教学法;眼科;成绩;满意度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查找问题,讨论掌握学习重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过程[1]。
我国高校目前教学以传统授课为主,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眼科学的临床见习中,往往由于授课学时较少,授课内容较多,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疾病知识及临床技能,传统教学法已经不适合眼科学的临床教学[2],该院针对眼科见习的学生施行PBL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授课效果,现综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2015级临床见习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和妇产科学专业共计184名,按照见习大纲要求,将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94名,男生50名,女生44名,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90名,男生47名,女生43名,采用LBL教学法进行教学授课,两组学生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方法进行教学,即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课学习。
PBL 与 LBL 教学法在眼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比较研究X关注成功!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豆瓣网网易微博摘要:目的本论文旨在对基础的学习 (PBL) 和传统教学法(LBL) 在眼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 为眼科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8年11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实习的2015级五官科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80人, 分为PBL组和传统教学 (LBL) 组 (将以往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依次分到各组中) , 每组40人。
各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眼科临床实习生进行教学。
授课结束后进行考试, 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PBL 组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LBL组学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PBL 结教学法在眼科临床实践教学中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单纯LBL组教学法, 不但教学效果显著, 而且增进了师生感情, 同时, 促进了学生和教师共同学习与进步, 有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PBL教学;LBL教学;眼科;课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实习的2015级五官科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80人, 分为PBL组和传统教学 (LBL) 组 (将以往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依次分到各组中) , 每组40人。
各组学生年龄均为20~22岁, 性别无差异, 采用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数及授课教师相同, 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方式进行临床教学。
2组学生年龄、性别、入学前高考成绩, 以及采用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数及授课教师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2.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尤其是讲解实践操作方法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相关解剖学与手术经验的内容, 适当增加临床相关病例内容的分析, 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锻炼其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及分析发布时间:2022-11-27T08:25:17.34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1期作者:高梅川[导读] 目的探讨眼科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方法选取2018届医科大学的一批学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共计184个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小组高梅川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眼科云南保山 678000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方法选取2018届医科大学的一批学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共计184个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小组。
观察组采用PBL法进行课堂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法,比较两组的课堂教学成效和授课满意程度。
结果 2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处理问题水平;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100.00%和87.78%,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探讨PBL课对提高眼科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PBL教学法;眼科教学;应用效果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发现问题,探索学习的要领,把被动的学习转化为积极的学习。
目前,国内的高校普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不利。
临床见习的课程很少,内容也很复杂,需要掌握更多的疾病和技术,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在眼科实习,所以,在眼科的实习中,采用PBL教学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学实践效果,以下是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的参与者是一位2018届的临床医学实习生,一共184人,按照实习考核的要求,随机分为两个小组。
采用PBL的教学方法进行实验,观察组为94人,其中50人为男性,44人为女性;采用LBL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对照组共90人、47人男生、43人女生。
2组学生的总体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对比性。
1.2方法而对照组则采取了传统的方法,即教师讲课,由学员在课堂中进行,观察组以PBL为基础,对94人进行分组,按下列的方式进行分组。
PBL教学法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0-10T08:35:39.366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4期作者:董长敏[导读] 目的:探讨给予眼科护理教学中使用PBL教学法和常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差异董长敏京山市人民医院眼科湖北省431800摘要:目的:探讨给予眼科护理教学中使用PBL教学法和常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差异。
方法:本次研究从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选择眼科护士生为观察对象,一共70人。
其中,数据分组参考随机数表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35人。
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观察组接受PBL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PBL教学法后该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实操成绩和对照组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很显然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眼科护理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之外还可以提高其实操能力,其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PBL教学法;眼科护理;理论成绩;实操成绩;满意度PBL教学法( 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将问题为核心,基于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
该方法的精髓旨在借助问题指导学生学习,以问题为基础,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
目前,PBL教学法在眼科专业的应用较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为此,本次研究旨在探讨给予眼科护理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具体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眼科护士生为观察对象,一共70人。
其中,数据分组参考随机数表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35人。
对照组一共有男性4人、女性31人;年龄区间:20-25岁,中位数(22.16±1.27)岁。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PBL教学模式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目的:了解临床路径与PBL的结合对眼科护生的影响。
方法从2020年4—2021年2月份抽取93名在我院眼科实习的学生作为被试。
根据两组之间的基本特征相配的原则,将两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与临床路径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对护生的实习结果进行了“出科”的考核,并对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学生的出科理论与技能测验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果:护生对该科的教学满意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BL与临床路径相结合,在眼科护理学课程中的运用,使护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从而更好地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护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PBL教学模式;眼科护理引言:眼科护理学是一门眼科学和护理学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目前我国眼科护理学仍处于学科发展阶段,尚缺乏统一的眼科护理教学培养模式和考核体系等。
在整个教学查房中采取何种方法能达到最佳的查房效果一直是临床教师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是国内外新兴的教学模式,在线教学联合PBL学习应用于眼科护理教学查房的目的,不是让护生们机械地记忆书本知识,而是赋予她们观察疾病、思考病情、提出相关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实习护生探索求新的理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了在2020年4月—2021年2月份进行实习的护生,一共93人作为研究对象,他们都是具有本科学历的女性,他们的年龄在20-22岁之间,平均为20.9±0.5岁。
根据两组之间的基本特点相适应的原则,将两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43例,一组50例。
两组护生的性别、年龄和学习成绩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的文化程度、所教课程等一般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
PBL教学模式在眼科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眼科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方法将60名学生分为两组,在临床见习中分别采用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对眼科学临床见习的适应性和考试成绩。
结果PBL教学组学生对眼科学的积极性要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其考试成绩(84.80±6.2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7.60±5.02)(P<0.05)。
PBL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结论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在教与学两方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适于在眼科教学中推广。
标签:PBL教学法;眼科学;教学模式;临床见习随着我校教学改革的推进及素质教育的发展,眼科学大课讲授时间从原来的每节课50 min减少为40 min,而临床见习课则由原来的14学时增加到20学时,临床见习课已经发展为眼科教学的关键环节。
这给临床见习课带教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大课讲解的重点、难点,以提高临床见习课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为此,我们在眼科临床见习课中适时引入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PBL 教学方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教学方法,于1969 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S. Barrows 在加拿大McMaster 大学首创PBL教学模式[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校来自临床医学系2002 级本科1~4 班眼科学的学生,共计60人,为2个小班,1班30人为PBL教学组,2班30人为传统教学组。
1.2方法1.2.1教师准备PBL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
①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
PBL教学方法在眼科临床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摘要] 目的探讨PBL教学方法对眼科临床理论教学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70名临床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方法,通过问题设计、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等环节,进行眼科常见疾病理论教学。
并在出科时对每名护生进行理论考核,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及对眼科临床教学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 PBL;临床理论教学;眼科带教[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0(b)-0124-02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到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护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场所,也是护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机。
眼科护理学专业性强,技术发展迅速,且眼结构复杂而精细,教学内容抽象,造成长期以来眼科临床教学效果的不尽人意。
问题式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学习为中心和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学习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新精神、协作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已成为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1-2],其需要学生在课外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带着问题上课,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及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及综合性能力的发展[3]。
该院对2017年7月—2018年4月分配至眼科实习护生采用PBL教学法进行常见疾病理论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该院实习的护理专业本科护生,共70名。
随机分两组,每组35名。
观察组男1名,女34名,年龄20~22岁,平均(21.03±1.10)岁;对照组男2名,女33名,年龄20~22 岁,平均(21.07±1.02)岁。
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法。
PBL教学方法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初探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PBL教学方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McMaster)大学医学院首创[1]。
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在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已应用于许多高等院校的各学科领域,更受到医学教育界的广泛重视。
1.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和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学过程枯燥、照本宣科,难以贴近前沿,难以与临床实际相结合。
学生积极性被抑制,思维被束缚。
在所接受的知识本身就与现实脱节的情况下,学生难以提出创新性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2.PBL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PBL的优势在于: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围绕问题,塑造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2]。
PBL教学方法的应用,一方面,完成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另一方面,PBL教学方法直接从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PBL教学方法应用于眼科临床教学工作3.1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眼科临床教学获得显著效果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学生感性认识疾病的机会较少,眼科老师重弄股份利用现有的高科技网络信息、教学模具、多媒体设备等,逐步建立了以眼科常见疾病为引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以授课教师为导向的PBL教学模式。
在课前,将临床上某一常见的眼科疾病作为讨论对象,让学生提前预习、查阅教材和文献、思考和分析。
在课堂上,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病例讨论,最后由教师对该病例进行总结和知识点的归纳。
PBL教学在眼科见习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调查PBL用于临床见习教学的效果。
方法:两种模式各2组学生,共48名,分别采用PBL与讲课的幻灯教学两种模式,观察学生的学习热情,问卷调查知识掌握情况,和实际诊断的正确率。
结果:2组学生,用PBL 教学的学生热情明显高于另一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喜爱这种PBL模式;模拟诊断教学中,PBL教学的学生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另一组。
结论:PBL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见习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PBL教学;眼科;临床见习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临床教学以学生被动接收式、“教师为主”型的传统教育已转为“以学生为主”的创新型教育。
我们在传统的医学授课模式上进行了改革,引进、开展了PBL模式。
这种创新性的讨论学习方法的体验,为使学生顺利完成向医生角色的转换。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方法。
我们尝试采用PBL教学法,以具体临床症状为基础,从症状中分析可能的眼科疾病、并找到鉴别诊断需要的阴性和阳性体征。
通过这一过程,眼科诊断的内容贯通于讨论中,达到学习相关临床知识,能将全书融会贯通的教学目的,最终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临床诊断水平,为实习打下基础。
1对象与方法1.1授课对象2008.10.27~2008.11.21期间,在大坪医院学习的部分2005级五年制检验和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
共计48名学生(共2种模式各2组学生)。
1.2方法分成两种模式,一种用幻灯讲授症状学及鉴别诊断,课后有作业,总结课堂上的内容同下组;另一组用PBL教学讨论,以小组方式进行,由1位专业的小组老师负责指导。
其经典实施方法是提出问题(1.眼科症状有可能的眼病。
2.如何鉴别这些眼病)——收集资料——小组讨论(3人)——课堂讨论(12人)——教师总结。
由同一名教员单独实施PBL教学和幻灯教学,时间均是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