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室分规划建设指导意见(2019年版)
- 格式:docx
- 大小:66.32 KB
- 文档页数:8
5G室分及重点项目建设方案5G室分是指将5G通信技术应用于室内覆盖场景,以提供高速、稳定和高质量的无线通信服务。
室分可以有效解决室内信号弱、覆盖不均匀等问题,提升用户的通信体验。
为了实施5G室分项目,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建设方案,其中包括室分系统选择、测试和调试、部署和优化等关键步骤。
1.项目准备阶段:在项目准备阶段,需要进行需求调研和分析,与运营商、建筑物所有者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室内的结构和布线进行评估,以确定需要部署的设备和技术。
2.室分系统选择:在选择室分系统时,应综合考虑业务容量、频谱效率、网络性能和成本等因素。
可以选择基于小区内分频与共存技术(CID)的室分系统,以支持更多的用户和更高的速率。
此外,还可以考虑引入天线阵列(AAU)和基于网络的软件无线电(SDR)等技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网络规划:在网络规划阶段,需要根据室内的结构和信号传播特点,确定天线位置、信道分配和功率设置等参数。
可以借助专业的仿真工具进行仿真和优化,以确保网络的覆盖率和信号质量。
4.设备采购和部署:在设备采购和部署阶段,需要选购合适的设备,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可以考虑采购具有低延迟和高带宽的基站设备和天线,以满足5G的要求。
同时,还可以选择适合室内环境的天线布局和装置方式,例如天花板安装、墙壁安装或地板安装。
5.测试和调试:在设备部署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以验证网络的性能和覆盖范围。
可以进行信号强度测试、速率测试和呼叫质量测试等,以评估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进行连续优化,包括调整设备参数、改进天线布局和增加设备密度等,以提升系统性能。
6.网络优化和维护:在网络优化和维护阶段,需要定期监测和分析网络的性能指标,以识别和解决潜在问题。
可以使用监测系统和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以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优化工作,如调整天线方向、加强隔离和优化无线资源等,以提升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LTE室分设计规范指导意见一、无线指标要求①LTE的边缘场强要求,天线口供功率要求参考意见:室内RSRP边缘场强>-105dBm(通用标准);天线口功率-10dBm左右,上下偏差5dBm,;整体SINR≥1dB,高标准应满足≥5dB②室内分布系统的外泄要求:室内覆盖信号应尽可能少地泄露到室外,要求室外10米处应满足RSRP≤-115dBm或室内小区外泄的RSRP比室外主小区RSRP底10dB。
(室内比室外弱在10米处>10dBm,或室内电平<-100dBm)③链路平衡度对于LTE双通道建设方式,应保证LTE两条链路功率平衡,链路不平衡(功率差)不超过3dB;两个单极化天线间距保证不低于0.6米(4倍波长),在有条件的场景应尽量采用1.5米(10倍波长)以上间距,以保证LTE MIMO性能。
二、信源选取与设备性能介绍室内分布系统信源选取时,应主要根据物业点区域的业务需求、资源需求、无线环境情况和所选室内分布系统类型确定。
①LTE室内分布系统采用分布式基站(BBU-RRU)作为信源1)LTE室内分布系统基站原则上采用O1配置,对于多校区覆盖要求场景,可根据覆盖和容量需求采用S11或者S111等配置的基站2)RRU可根据应用场景选取单通到RRU或多通道RRUA,对于双通道室内分布系统,应采用多通道RRU,并将RRU的多个通道覆盖相同区域,市县LTE系统MIMO功能B,对于单通室内分布系统,可采用勇单通道RRU或者多通道RRU进行覆盖,选择双通道RRU时,可根据设备能力,将RRU的两个通道分别覆盖不用区域(需设备支持该功能)或封闭一个端口做单通道使用备注:单通设备接口:1个TX/RX接口,1个RX接口(类W网RRU)。
双通设备接口:2个TX/RX。
②LTE RRU以20W的带宽计算,室分设计时设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单路为12.2dBm,双路为15.2dBm,如果带宽的RRU规格有变,设备的RSRP相应变化,目前海南带宽取定为20M(备注:设备功率输出说明:LTE 20M带宽有100 RB(Resource Block)物理层数据传输的资源分配频域最小单位,每个RB 有12个连续子载波(Subcarrier),所以20M带宽共有1200个子载波;LTE设备输出功率为RSRP,每个RE子载波上的RS(参考信号)计算方式是:20W设备功率20W=43dBm,共有1200个RE,那么一个RE上的功率就是:43dBm - 10log10(1200) = 12.2 dBm)三、器件选取①天线天线工作频率范围要求为800MHZ-2500MHZ,对于双极化天线,要求至少1个极化方向支持800MHZ-2500MHZ,另一个极化方向支持频段包括1710MHZ-2500MHZ②馈线原则15~20米馈线上采用7/8馈线,小于15米馈线选用1/2馈线,(馈线选取应参考天线口输出功率做适当调整)主干线原则采用7/8馈线③功分器和耦合器根据工作频段范围、驻波比、损耗要求选取核实的功分器、耦合器、要求工作频段范围为800MHZ-2500MHZ④合路器GSM WCMDA和LTE系统的合路器隔离度要求大于80dB⑤3dB电桥3dB电桥用于LTE和DCS1800系统的同频合路,要求1710MHZ-1880MHZ频段范围内的隔离度为30dB四、方案整改说明LTE改造工程基本在原有天馈系统进行简单合路,合路之后会影响原有网络的覆盖质量(电平),可以通过整改主干优化原网络覆盖质量。
5G网络室分性能与建设策略摘要:中国互联网数据传输的需求将会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
5G网络是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5G网络的速率和效率都高于目前的任何通信技术。
5G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特定的网络链接,以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降低网络的网络延迟。
5G网络的峰值速率和终端连接密度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关键词:5G网络;室分性能;建设引言5G网络运转的一般状态可以让终端用户的网络一直处于高速状态,5G网络的出现能满足未来终端更多的智能化功能,具体来说,就是对于智能家电,智慧手表,智能器材和智慧城市等都在技术上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5G网络的架构是一种全新的无线接入方式,能对4G网络实现实质性的升级,与以往无线网络的基本性能有着很大差别。
5G网络的传输速度已经可以在28GHz频段中达到1Gbps,而演化到现在的4G网络的传输速度也只有75Mbps。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业界中一直无法突破传输速度的瓶颈,三星首次使用的自适应阵列传输技术才突破了这一难题。
而5G的网速更是无与伦比的,最高传输速度甚至已经达到了10bps,这样的传输速率在面对超清视频和大容量数据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1G过于落后,2G应运而生,3G再次突破,4G与时代发展同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5G网络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中国的5G质量和发布速度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有望引领世界全面开启5G时代。
1概况某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是高铁、地铁和高速公路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地铁、高速路均直达机场。
某国际机场作为成都市对外联络的重要窗口,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机场内的无线通信网络质量,直接关系到现代机场的软硬件建设水平和整体服务质量。
在机场区域内,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或阻挡,存在很多无线通信网络信号弱区或盲区,从而导致移动终端无法进行正常的语音业务或数据业务,建设完善的综合通信覆盖系统。
5G无源室分技术指导意见(V1.0)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3月前言室内是5G网络的主要应用场景,据统计,4G业务中有70%的应用发生在室内,业界预测未来5G超过85%的业务将发生在室内场景。
同时,5G室内应用更加多样化,如云AR/VR、8K高清、智能制造、无线医疗等业务都主要发生在室内场景,对网络带宽、时延等网络方面的要求也更高。
因此,完善的5G室内覆盖对未来5G网络发展至关重要。
公司一直致力于室内共建共享覆盖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究工作。
结合各运营商5G 频谱分配及网络需求情况,总部研发了支持共建共享型5G室分系列产品。
这些产品直接在原4G产品技术标准上进行升级演进或为5G系统部署创新研发,为5G室内覆盖网络的部署提供了坚实保障。
同时,总部积极引导相关产业链,选取室内楼宇及隧道场景进行了5G室内网络覆盖实验局的部署,对5G室分产品性能进行了验证,对5G室内网络新特点进行了研究。
为了建设高品质、低成本的5G室内覆盖网络,最大程度的发挥铁塔公司共建共享优势,结合总部发布的5G无源室分产品相关企业标准及试点项目研究成果,编制了本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包括5G室内覆盖技术手段、无源室分产品及应用原则、楼宇场景5G室分技术方案、隧道场景5G室分技术方案、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要求。
现阶段,本技术指导意见仅针对5G无源共享室分产品及应用给予指导,如需采用有源微站,可根据运营商相关要求采用单运营商独享产品进行部署。
公司共享型5G有源微站正在研发中,待完成后将适时开展技术试点并给予技术指导。
目录1 5G室内覆盖技术手段 (1)无源室分系统 (1)有源微站系统 (1)室分外引系统 (2)多技术综合覆盖 (2)小结 (3)2无源室分产品及应用原则 (3)5G POI设备 (4)2.1.1设备类型 (4)2.1.2设备应用 (4)5G无源器件 (6)2.2.1器件类型 (6)2.2.2器件应用 (7)漏泄电缆 (7)2.3.1漏泄电缆类型 (7)2.3.2漏泄电缆应用 (8)5G天线 (12)2.4.1天线类型 (12)2.4.2天线应用 (13)增强型连接器 (15)2.5.1增强型连接器类型 (15)2.5.2增强型连接器应用 (16)3楼宇场景5G室分技术方案 (17)新建楼宇场景 (17)3.1.1各类型楼宇方案选择建议 (17)3.1.3多运营商共享建设 (22)存量楼宇场景 (23)3.2.1系统改造前的技术评估 (24)3.2.2各类型场景改造方案选择建议 (29)3.2.3铁塔公司已建存量建站点改造 (35)3.2.4运营商建设存量站点改造 (51)4隧道场景5G室分技术方案 (53)地铁隧道 (53)4.1.1新建地铁隧道 (53)4.1.2存量地铁隧道 (55)高铁隧道 (56)4.2.1新建高铁隧道 (56)4.2.2存量高铁隧道 (58)公路隧道 (59)4.3.1新建公路隧道 (59)4.3.2存量公路隧道 (60)5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要求 (61)网络制式及频率 (61)覆盖指标 (62)信号外泄 (62)天线口功率 (63)链路预算 (63)5.5.1 5G子载波功率 (63)5.5.2 5G传播模型 (64)5.5.3 5G穿透损耗 (64)小区划分 (65)切换区设置 (66)5.7.1.1室内小区间切换区设置原则 (66)5.7.1.2室内与室外小区间切换区设置原则 (67)5.7.2切换区域 (67)5.7.2.1窗边切换 (67)5.7.2.2建筑物出入口切换 (67)5.7.2.3电梯切换 (68)附件:项目案例 (69)附件1:普通楼宇-成都市浅水半岛停车场室分覆盖项目 (69)附件2:普通楼宇-上海市古北SOHO室分覆盖项目 (69)附件3:普通楼宇-雄安设计中心室分覆盖项目 (69)附件4:地铁-济南市地铁R3线室分覆盖项目 (69)附件5:地铁-石家庄市地铁1号线二期5G测试室分覆盖项目 (69)附件6:地铁-郑州市地铁5号线移动5G室分覆盖项目 (69)附件7:高铁-张家口市京张高铁室分覆盖项目 (69)1 5G室内覆盖技术手段室内无线网络覆盖主要的技术手段有无源分布系统、室内有源微站系统、光纤分布系统、室分外引系统、多技术综合覆盖手段等,其中光纤分布系统一般用在非5G场景对2G/3G/4G系统信源功率的延伸覆盖,其他技术手段可用于5G系统的信号覆盖。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为做好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管理,推进标准化建设,总部针对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及工程管理制定指导意见如下:一、项目实施范围各省分公司要聚焦重点室分场景承接电信运营企业的建设需求,承接范围应严格按照《关于2015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通〔2014〕586号)中明确的室分建设场景,重点关注其中站点规模大、三家共享的项目。
1. 以地铁、机场、车站、码头等公共交通类重点场所、大型场馆、党政机关等建筑楼宇类重点场所的共享建设为重点,多业主共同使用的商住楼中城市地标性建筑、四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甲级写字楼优先考虑。
2.大型商场(超市、聚类市场)、三甲医院、餐饮娱乐场所、高校校园、重要隧道等已确定三方均有建设需求或两家以上运营企业有建设需求,另一家有潜在共享需求的站点可考虑承接。
3.除以上场景外,其他场景一般不主动建设,如开发商(业主)提供配套资金,且满足三家共享需求,视具体情况考虑建设。
二、实施要求1. 分工界面:根据工信部和国资委[2014]586号文件,铁塔公司与各电信运营企业的分工界面以POI输入端口为界。
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便于统一协调,应与各电信运营企业就工程内容具体协商。
(1)信源、GPS及其连接器件、GPS馈线由各电信运营企业提供,铁塔公司统一组织实施。
信源至大楼外传输接入点的管道及光缆由电信运营企业自行负责。
(2)BBU与RRU之间的光纤、光缆可由铁塔公司代为布放,光纤、光缆及辅助材料由电信运营企业提供。
(3)地铁、高铁隧道内光缆、泄露电缆由铁塔公司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2. 造价控制:在保证设备、材料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无源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成本,原则上新建单平米成本(不含信源)不超过现有三家电信运营企业共建的成本上限,室内分布系统双缆方案造价(含电源配套建设,不含机房、协调费和钢管等非常规材料费用)不超过总部现行指导价。
3. 覆盖需求:覆盖场强应满足《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国铁塔〔2015〕10号)各项要求,并根据覆盖场强进行链路预算;对于各系统的信噪比和业务能力等指标,需配合各运营企业,结合室内外基站进行优化。
中国铁塔5G室分分场景建设方案指引2021年1月目录1.5G室分建设方案总体指引 (1)2.重点楼宇场景5G室分建设方案指引 (2)2.1概述 (2)2.2发展要点 (2)2.3综合服务体系 (3)2.3.1产品服务 (3)2.3.2商务定价 (5)3.普通楼宇场景5G室分建设方案指引 (6)3.1概述 (6)3.1.1商务楼宇场景 (6)3.1.2住宅小区场景 (6)3.2建设方案要点 (7)3.2.1 信源方案要点 (8)3.2.2分布系统方案要点 (10)3.3分功能区覆盖方案 (14)3.3.1大厅/大堂/门诊大厅等功能区 (14)3.3.2办公区/客房/住院部/宿舍等功能区 (14)3.3.3商场/购物中心/展厅/教学楼等功能区 (16)3.3.4住宅小区平层/别墅/城中村等功能区 (17)3.3.5地下停车场/厂房/仓库等功能区 (17)3.3.6电梯 (18)3.4存量室分5G升级改造方案 (20)3.4.1简单改造方案 (20)3.4.2新增5G无源方案 (22)4.地铁隧道场景5G室分建设方案指引 (23)4.1新建地铁隧道 (23)4.1.1方案一:部署2条5/4"漏缆 (23)4.1.2方案二:部署4条5/4"漏缆 (23)4.1.3方案三:13/8"漏缆+5/4"漏缆方案 (25)4.2存量地铁隧道 (26)4.2.1方案一:移动馈入NR2.6G、电联重耕2.1G (26)4.2.2方案二:移动馈入NR2.6G、电联新增NR3.5G (26)5.典型案例 (27)1.5G室分建设方案总体指引结合建筑物场景类型、细分功能区,因地制宜采用有源微站、传统无源、广角漏缆及天线对打等建设方案,打造性价比最优、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室分产品。
严格把关各功能区建设方案及造价审核标准,促进分布系统、电力、机房配套、传输等最大化共享,降低室分建设成本,提升室分发展效益。
Network World •网络天地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1【关键词】5G 网络室分 建设思路1 5G时代即将来临5G 网络网络的一般目标状态是让终端客户可以一直处于高速的联网状态,5G 网络网络可以适应将来的设备支持需求和更多的智能化需求,也就是说,对于智能家居,智能手表,智能,健身器材和智慧城市等等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支持性作用。
5G 网络是一种全新的无线网络架构,将可能达成基于4G 网络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升级,其典型性的基本要求与无线网络是有很大区别的。
5G 网络已经成功地在28千兆赫(GHz)频段中交付了1Gbps ,而目前的第四代长期演进(4G 5G)服务只有75Mbps 。
在此之前,传输瓶颈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一个技术问题,但是三星利用自适应阵列传输技术的64个天线单元解决了这个问题。
5G 网络的传输速度是无与伦比的,最高可以达到10Gbps ,这种极高的传输速率,在视频和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方面,具有非常典型的优势。
必须承认,1G 落后,2G 跟随,3G 突破,4G 同步,中国有望引领5G 的发展,无论是在标准的竞争还是相关产品的发布速度上。
据华为、vivo 和联想称,首款5G 手机预计将于2019年下半年推出。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下一步将推进面向融合应用的终端、网络、平台产业化进程,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贯通发展,为5G 商用奠定基础。
三大运营商进行了基本技术层面5G 试验网络的多重实验,在周总这样的测试之后,工信部已经全面的规划了,以最快速度实现网络连接供应链企业5G 相关产品全面达到商用启用效果的计划路径,2019年到2020年之间将会对于网络实现全面规模化的商用架构。
《中国扬帆启航引领全球5G 》,报告中非常细致的指出,5G 网络的推广策略,并不像以往4G 那么积极冒进,也就是说中国5G 5G 网络室分建设思路文/孙胜齐服务在很长的一段历史阶段,一直到2025年都会以一种更加稳健的态势增长。
5G承载网建设指导意见目录一.前言 (1)二.IPRAN网络现状 (1)1.接入层及4G站点流量分析 (1)2.核心汇聚层IPRAN网络分析 (2)三.5G业务需求分析 (2)1.5G业务场景 (2)2.5G RAN网络架构 (2)3.带宽需求 (3)4.接口要求 (4)4.1 回传接口要求 (4)4.2 前传接口要求 (4)5.同步要求 (5)6.网络智能化需求 (5)7.需与无线专业对接的要求 (5)四.IPRAN2.0设备技术要求 (5)五.5G承载网络建设要求 (7)1.总体建设原则 (7)2.IPRAN网络建设要求 (8)2.1 总体要求 (8)2.2 核心层方案 (9)2.3 汇聚层方案 (10)2.4 接入层方案 (11)2.5 通信云业务承载方案 (12)3.本地基础网络架构及光缆网建设要求 (13)3.1 前传建设方案 (13)3.2 本地基础网络架构 (13)3.3 光缆网建设要求 (14)4.同步建设要求 (14)4.1 5G同步网部署原则 (14)4.2 本地高精度时间同步网的网络架构 (14)4.3 网络时间同步传递原则 (15)5.管控系统建设要求 (16)六.网络配置方案 (17)1.5G NSA业务配置方案 (17)2.5G SA业务配置方案 (18)3.核心网业务配置方案 (19)3.1 NSA网络核心网业务配置 (19)3.2 SA网络核心网业务配置 (20)4.网络新特性及其他配置要求 (20)4.1 SR隧道技术部署要求 (20)4.2 网络切片技术部署要求 (21)4.3 5G网络业务的低时延承载方案 (22)4.4 QoS部署策略 (23)一. 前言本指导意见为2019年5G网络建设中本地承载网建设要求,主要包括5G 建设中IPRAN网络、本地基础架构及光缆网、管控系统、同步网建设指导。
5G 网络建设中WDM/OTN、核心汇聚层光缆、管道等网络的建设要求,参见其他指导意见。
面向5G 的新型室分建设方案◎汪浩5G 时代的到来使更多移动通讯都发生在室内,室内分布系统将会成为移动通信业的关键内容,会成为运营商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领域,而且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一定影响。
从我国移动通信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面对室内数不断增多现状,数字化室分系统成为了5G 的首先方案。
一、数字化室分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1.规模大,难部署。
考虑到高速、大宽带,依据室内隔断带来的具体影响,数字室分系统的末端天线(pRRU)数量会大幅度提升,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在施工时的难度,除此之外,由于增加了大量有源设备,这会提高系统在应用时的围护复杂性,以及难度。
2.能耗量大,运维难度大。
5G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消耗掉大量能源,因此,为了提高覆盖范围,pRRU 必须要提供更大功耗,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需求。
由此可见,建设大量优化室分,会增电能消耗量,提高维护费用,运行成本,以及系统在具体运行时承受的压力。
3.难以实现共建共享。
采用的器件性能会对频率造成的一定限制,同时,不同信号之间会相互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无法实现全频段5G 室分共建共享,这也就提高了建设成本。
综上所述,在进行5G 室分建设期间,要全面实现数字化、有源化,面临着的难度较大,而且也使运营商在具体建设、运维方面都面临着较大压力,这也是传统DSA 室分产时间与5G 数字化室分长期共同存在的一项主要原因。
二、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情况概述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是4F级民用国际机场,中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对外开放的一类航空口岸。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拥有三座航站楼,总面积65.98万平方米;拥有两条跑道,长度分别为3400米和3600米;共有机位153个,货库2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4万吨、飞机起降40.4万架次的需要;共开通国内外航线170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53条。
5G网络规划指导意见(2019年版)(暂行稿)5G网络规划指导意见(2019年版)- i - 目录1 网络定位 (2)2 规划原则 (2)3 建设目标 (3)3.1规划目标 (3)3.2规划区域 (3)4 规划指标 (4)4.1测量指标对比 (5)4.2基于SSB的规划指标 (5)4.2.1 覆盖门限 (5)4.2.2 感知指标门限 (6)4.3基于CSI的规划指标 (9)4.3.1 覆盖门限 (9)4.3.2 感知指标门限 (10)5 频率规划 (14)1网络定位从通信技术发展规律来看,5G技术和产业发展成熟是一个长期过程。
4G将与5G网络长期并存、有效协同。
中国电信将根据业务需求,将不同业务承载在适合的网络上。
当前中国电信4G已实现全国连续覆盖,4G网络已具备承载语音、数据、物联网全业务能力。
5G初期网络覆盖不连续,话音通过回落到4G网络由VoLTE进行承载,5G主要面向垂直行业应用和超高速率业务应用场景,通过与垂直行业的跨界融合,创造全新业态,开启商业模式转型,开拓行业价值增长空间。
5G网络建设应遵循4G与5G协同原则,通过两网有效协同,满足业务承载需求,其中800M定位VoLTE基础覆盖层+NB-IoT物联网+4G基础容量层;1.8G 定位4G补充容量层+中高速物联网;2.1G定位4G热点容量层;5G 3.5GHz定位面向超高速率和垂直行业应用的室外主力承载层。
基于上述网络定位,5G网络应充分考虑匹配业务需求因素,精确定位目标市场,按需建设,有效提高5G网络建设投资回报。
2规划原则按照集团公司要求, 5G网络建设将综合考虑业务需求、体验、技术方案的成熟性、终端产业链支持、建设成本及收益等因素,充分利用4G已有投资,在保证业务能力和用户体验的基础上,降低5G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规划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业务引领原则:5G网络初期重点关注基于业务需求的建网原则,避免盲目大范围建设5G网络,重点关注垂直行业用户、品牌示范区域、高流量热区进行部署,确保投资效益。
2019年5G网络规划指导意见重庆电信无线网络中心一、总体原则聚焦品牌宣传区、4G高流量区和创新业务示范区三类场景,原则上按照1.8G LTE 1:1组网,小规模适度成片部署。
考虑4G、5G覆盖差异性,利用现有1.8G LTE网络覆盖数据,定位5G NR与1.8G LTE共址部署时的弱覆盖区域,精准补点;同时,充分评估存量站址天面资源,优先抢占关键站址(目标区域内协调困难、天面资源受限、周边同覆盖区域内无可替代站址)二、规划目标1.品牌宣传区域依据业务展示需求的不同,可分为定点展示区域和车辆行驶展示区域。
(1)定点展示区域,实现目标区域的定点覆盖(2)车辆行驶展示,实现车辆行驶路线的室外线覆盖2.高价值区域主要考虑eMBB业务需求,实现小规模连片区域的室外面覆盖。
3.创新业务示范区实现特定区域的覆盖。
三、规划思路(一)理论分析1.根据CW测试结果确定5G与4G频段损耗差异;2.根据5G现场测试数据确定不同边缘速率对应的5G RSRP;3.根据4G和5G的损耗差异,计算不同边缘速率情况下的最大路径损耗;4.推算5G不同边缘速率情况下对应4G RSRP;5.利用4G运营支撑平台4G MR覆盖数据,确定与1.8G LTE共站部署后,5G NR弱覆盖区域;(二)测试验证1.CW传播模型测试结论(1) 1.8G和3.5G传播差异在各点趋势一致,CDF50%下大约差值为8~11dB左右(2) 1.8G与 3.5G路径损耗差异趋势平稳,符合理论预期,PL平均差值为9.9~11dB室外宏小区无线传播模型测试室内无线传播模型测试(3) 3.5G总体传播损耗比1.8G大9dB(室外差异)2.南岸南滨路基站实测(城区)(1)边缘速率分析基于重庆南滨路5G NR站点拉远测试(覆盖区域存在墙体、树叶等阻挡),不同上行边缘速率对应RSRP情况如下。
(2)4G/5G覆盖差异分析与4G 1:1同站部署时,5G上行边缘速率1/4/10Mbps对应的4G RSRP。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5G网络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正文:----------------------------------------------------------------------------------------------------------------------------------------------------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5G网络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绍政办发〔2019〕13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为抢抓5G发展机遇,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加速向高速率、全覆盖、智能化方向发展,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石,助力绍兴高质量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推进、资源共享、服务社会”原则,积极推进5G网络规划布局,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信息服务质量,为更高水平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加快城市经济综合实力重返全国“30强”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利用三年时间,按照“一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覆盖”思路推进规划建设。
2019年,上半年完成全市5G基站规划编制,下半年率先在越城区(镜湖新区)试点建设5G试验网。
2020年,在越城区(镜湖新区)试点的基础上向全市推开,全市建成区5G网络基本建成,5G网络用户普及率达到30%,积极推进5G 工业应用,成为全省5G工业应用先行区。
2021年,推进5G网络向农村地区延伸,全市5G网络实现全覆盖,5G用户普及率达到50%以上,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G应用率达到100%,力争成为全省5G工业应用示范区。
三、重点任务(一)科学编制基站规划。
在绍兴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指导下,各区、县(市)和滨海新城负责编制本区域5G网络规划,并报绍兴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备案。
5g室分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5G技术已经成为全球通信领域的热门话题。
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具备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时延和更多的连接能力。
为了实现5G技术在室内环境中的覆盖和传输需求,制定相应的室分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一、什么是室分室内分布系统(DAS)是一种用于提供在建筑物内部区域覆盖的无线通信系统。
室分技术通过将基站信号转换为室内覆盖所需的信号,以实现在建筑物内部提供更好的无线服务和网络体验。
二、5G室分的挑战与4G室分相比,5G室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首先,5G技术需要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时延,因此室分系统需要具备更高的容量和更低的干扰。
其次,5G频谱范围更宽,需要更加细腻的频谱规划和管理。
此外,5G技术还需要支持更多的天线和更复杂的中继系统,以实现更好的覆盖和容量。
三、现有的为了解决5G室分的挑战,国际电信联盟(ITU)和3GPP提出了相应的室分标准。
ITU制定了IMT-2020标准,定义了5G 的技术指标和网络架构。
3GPP则制定了NR(New Radio)标准,规定了5G系统的空中接口和协议。
根据ITU和3GPP的标准,5G室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频谱规划,5G室分需要合理划分频段和信道,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其次是系统容量,5G室分系统需要支持大量的用户和设备接入,并提供足够的带宽。
同时,5G室分还需要考虑网络的易扩展性和协调性,以便支持未来的升级和演进。
四、实施5G室分的建议针对5G室分的标准制定,我们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需要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包括建筑设计、材料供应商和通信设备厂商等,以支持5G室分技术的实施。
其次,需要加强对室内环境变化的感知和管理,包括建筑物结构、人流情况和信号干扰等因素的监测和调整。
此外,还需要提供更强大的室内信号覆盖测试工具和监测系统,以确保室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优化。
总结:5G室分标准的制定对于5G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5g室分小区半径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室分小区半径成为了网络建设和优化的重要参数。
5G室分小区半径是指在建筑物内部,5G信号从基站发射器到移动设备的最大覆盖距离。
合理调整和优化5G室分小区半径,可以提高室内覆盖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5G室分小区半径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覆盖范围:5G室分小区半径决定了信号在建筑物内部的传播范围,直接影响到覆盖面积。
合理的半径设置可以实现室内区域的全面覆盖,避免信号盲区。
2.影响信号质量:5G室分小区半径过小,可能导致信号干扰加剧,降低室内信号质量。
过大则可能导致覆盖不足,影响用户体验。
3.影响网络性能:5G室分小区半径的优化有助于提高网络容量和吞吐量,进一步提升整体网络性能。
那么,如何计算5G室分小区半径呢?一般来说,5G室分小区半径的计算公式为:半径= 自由空间传播距离+ 建筑物穿透损耗+ 基站天线下倾角引起的损耗。
其中,自由空间传播距离是指信号在没有任何障碍物情况下的传播距离;建筑物穿透损耗是指信号穿过建筑物时所受到的衰减;基站天线下倾角引起的损耗是指基站天线向下倾斜时,信号水平方向上的传播距离缩短。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材料、窗户透射率等参数,结合上述公式,计算出5G室分小区半径。
为了提高5G室分小区半径,可以采取以下实用建议:1.合理选择基站天线: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和下倾角,使信号能够在室内得到更好的覆盖。
2.优化室内分布系统: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室内分布系统,提高信号覆盖效果。
3.调整基站参数:通过调整基站发射功率、频率等参数,优化室内信号传播效果。
总之,5G室分小区半径是影响室内覆盖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
通过合理计算和优化5G室分小区半径,可以提高室内信号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
5G 室分覆盖指导建议一、前言5G 网络正规模建设,目前由于室外主流使用 3.5G 频段,穿透损耗大,难以通过室外信号穿透覆盖室内,室内深度覆盖必须通过室分建设来解决。
由于 5G 深度覆盖网络建设投资大,新建室分场景需综合应用有源室分 4/5G 双模、有源室分外接天线、无源室分,从而保障覆盖质量、容量的情况下降低室分工程造价;存量室分场景要综合考虑业务流量、场景重要性,合理利用现网 LTE DAS 分布系统合路、局部增补有源室分的方式解决 5G 深度覆盖及业务容量需求。
为达到精细化细分场景下,应用合理的 5G 深度覆盖方案,特制定《XX电信 5G 室分覆盖指导意见》。
本意见适用于指导XX电信 5G 有源室分、无源室分新建以及存量室分改造工作。
二、5G 室分建设总体原则2.15G 室分覆盖目标1、覆盖区域目标公众用户需求:聚焦地铁、交通枢纽、旗舰营业厅等品牌宣传场景,高流量、高价值商务楼宇(包括大型商超、政府行政办事大厅、医院、写字楼、宾馆酒店等场景)。
政企客户需求:集中于室内场景,根据市场前端输入,重点为已签约 5G 业务或即将具备开通商用条件的客户需求区域。
2、覆盖性能目标2.25G 室分建设方案公众用户目标覆盖区域主要特点为并发用户多、业务流量高,且为品牌宣传窗口,此类区域的空旷场景建议采用有源室分方案,多隔断场景建议采用 3.5G双路无源室分方案。
政企客户目标覆盖区域速率要求略低于窗口宣传区域,深度覆盖要求高,此类区域建议采用 3.5G(2.1G)单路错层无源室分+局部有源室分热点补充方案。
2.2.1 新建室分场景新建室分场景 4/5G 需同步覆盖,能通过室外覆盖解决室内 2/3G 深度覆盖的场景不同步建设 2/3G 室分,不能通过室外解决室内 2/3G 深度覆盖的场景需同步建设 2/3G 室分。
2.2.2 存量室分改造场景存量室分场景主要通过叠加 5G 信源或替换支持 4/5G 信源的方案进行室分改造,实现 5G 室分高质量覆盖。
5G室分规划建设指导意见(2019年版)
(暂行稿)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
2019年6月
5G室分规划建设指导意见(2019年版)
目录
1 无线布点 (2)
1.1覆盖能力分析 (2)
1.2各场景的远端单元布点间距设计建议值 (4)
2 NSA中的锚点选择 (5)
3 各厂家的设备及线缆选型 (6)
4 设备介绍、配套及承载 (6)
5 工程注意事项 (7)
1无线布点
1.1覆盖能力分析
对于室内覆盖,由于传统室内馈线分布系统无法满足3.5GHz及以上射频信号传输需求,在高流量和战略地标室分站点可采用5G有源分布系统进行覆盖,兼顾考虑覆盖和容量需求。
5G链路预算影响的因素和4G的基本一样,确定的因素有输出功率、天线增益、噪声系数、解调门限、穿透损耗、人体损耗等,不确定的因素有慢衰落余量、干扰余量等。
路径损耗(dB)=基站发射功率(dBm)-10×log10(子载波数)+基站天线增益(dBi)- 基站馈线损耗(dB)-穿透损耗(dB)-人体遮挡损耗(dB)-干扰余量(dB)- 慢衰落余量(dB)-人体损耗(dB)+UE天线增益(dB)-热噪声功率(dBm)-UE噪声系数(dB)-解调门限 SINR (dB)
关于5G室内覆盖的链路预算,采用3gpp 38.901 I2I_office NLOS传播模型进行覆盖能力分析,传播模型的公式如下:
PL InH−NLOS=32.4+20log10(f c)+31.9log10(d3D)+FAF
PL InH−NLOS:穿透损耗,空间传播损耗+阻挡介质的穿损;
f c:频率,单位GHz;
d3D:用户终端与发射天线的距离,单位m;
FAF:各类阻挡介质的穿损;
阴影衰落余量取值9dB,人体损耗取值3dB。
不同材质在2.1GHz和3.5GHz的穿透损耗值详见下表:
有源室分远端单元的输出功率详见下表:
根据上述的室内传播模型和各介质在不同频段的穿透损耗,分别计算出4G 和5G有源设备单个远端单元在穿透不同介质时的覆盖能力,详见下表:
根据上表的有源室分4G设备覆盖能力和5G设备覆盖能力的分析结果,可得出5G有源室分设备的覆盖能力满足与4G有源室分同点位部署。
1.2各场景的远端单元布点间距设计建议值
在结合模型测算和现场实际应用之后,提供如下设计建议值,供设计图纸制定、设计方案审核参考使用。
不同地市的室内建筑结构可能存在差异,可根据各场景的现场实际情况,针对设计建议值进行适当调整,确定能满足覆盖要求的设计值。
备注:
1、对于高峰期人流量较大的场景(如机场、高铁车站、地铁站台站厅、展览馆、体育
馆),需要结合容量进行规划远端单元的布放间距,在上表的设计建议值基础上,合理减小远端单元的布放间距,使其满足高峰期大容量的需求。
2、SA站型和NSA站型的5G室分远端单元部署设计原则一致,但NSA站型需要选择4G 锚点站,4G锚点站可利旧已有的4G室分站或新建。
2NSA中的锚点选择
NSA站型中4G锚点站和5G室分要求是同厂家,各种场景的锚点站选择建议如下表:
备注:基于网管统计主选的4G锚点站点的两两切换关系,切换TOP小区对
应站点也作为锚点站点。
3各厂家的设备及线缆选型
5G有源分布系统分单模和双模两种形态,根据不同的建设场景,选择不同的设备方案。
远端单元与扩展单元之间的传输线缆,采用超六类网线和光电复合缆都能满足传输和供电要求,但是超六类网线在传输距离超过100米后,传输速率不能满足5G(4T4R)的速率带宽要求。
4设备介绍、配套及承载
关于有源室分设备介绍、GPS和电源配套、基站承载等建设指导,详细参见“附件1-2、5G基站设置指引(2019年版)”
5工程注意事项
(1)华为和爱立信的5G有源室分设备,扩展单元需根据传输线缆类型(网线或光电复合缆)进行对应配置;中兴的扩展单元同种型号设备,可
以支持网线和光电复合缆通用。
(2)采用光电复合缆传输时,关于光电复合缆的接法,在远端单元侧采用冷接(通过成端的接头卡接),在扩展单元侧采用热熔接法。
(3)有天花的场景,远端单元建议通过吊杆在天花下方外露安装。
(4) BBU配置上,有源室分无法与无源室分共基带板。
(5)华为的组网能力:1个RHUB下pRRU最多分裂为1个射频合路小区扇区设备组+2个载波透传小区,射频合路不能跨CPRI链,射频合路最
多16个pRRU。
RHUB级联场景一条链无法支持2个NR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