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pH复习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29
一.酸、碱、盐的概念(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 、HNO 3、H 2SO 4、H 2CO 3等。
HCl=H ++Cl -;H 2SO 4=2H ++SO 42-;(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OH 、Ca(OH)2等。
NaOH=Na ++OH -;Ca(OH)2=Ca 2++2OH -;(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Cl 、NH 4NO 3等。
NaCl=Na ++Cl -;NH 4NO 3=NH 4++NO 3-; 一. 溶液的酸碱性 1. 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① 酸碱指示剂② PH 试纸——酸碱度 PH < 7显 性 PH = 7 显 性; PH > 7 显 性。
◆ 测定溶液pH 的方法:用 蘸取待测液滴在 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待测液的pH 。
2. 改变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方法① 酸加水: pH <7 PH 越接近7, 但不能使原来的酸性溶液变成碱性溶液专题八 中和反应和溶液的pH碱加水: pH >7 PH越接近7,也不能使原来的碱性溶液变成酸性溶液②酸溶液中加入碱:酸性逐渐减弱,pH增大当加入的碱中的OH- 恰好与酸中的H+ 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为中性,pH=7。
加入碱溶液过量时,溶液为碱性,pH>7。
③碱溶液中加入酸:碱性逐渐减弱,pH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 pH=7。
加入酸溶液过量时,溶液为酸性,pH<7。
三. 复分解反应:1. 定义:两种互相,生成两种新的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表达式: AB + CD == AD + CB◆在复分解反应里,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四. 中和反应: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实质:酸解离出的和碱解离出的反应生成水,即3.表达式:酸 + 碱 == 盐 + 水五.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4.生活中的应用(20-40分钟)1.X可以发生如下反应:①X+酸═盐+水;②X+非金属氧化物═盐+水.X可能是()A. 氧化铜B. 盐酸C. 氢氧化钠D. 碳酸钠2.小刚同学在做有关NaOH溶液性质的实验时,向NaOH溶液中滴加过量的CaSO4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过程的是()A. B.C. D.3.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说明该反应过程中放热B.图中C处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HClC.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变大D.图中B点表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20-40分钟)A1.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甲、乙2.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强的物质是( )A.葡萄汁B.苹果汁C.牛奶D.鸡蛋清3.某班4同学用pH试纸测得以下液体的pH及其判断都正确的是()A.胃液pH=9混合物pH试纸变红色B.纯碱水pH=10碱溶液酚酞试液变红色C.食盐水pH=7显中性pH试纸不变色D.雨水pH=5显酸性石蕊试液变蓝色4.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B.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5.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A.CO2B.CaO C.Cu(NO3)2D.HClB6.下列实验中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A.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B.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硝酸钾C.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D.将铜丝放入到硫酸铝溶液中7.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8.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盐酸除去铁锈D.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9.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A.食盐水(pH≈7)B.牙膏(pH≈9)C.肥皂(pH≈10)D.米醋(pH≈3)C10.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电解水时往往需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电解含有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的水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pH减小B.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C.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D.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11.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常温下,稀释KOH溶液B.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C.足量粉末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D.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13.某锥形瓶中装有稀盐酸,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锥形瓶中溶液pH变化情况的是()A.B.C.D.14.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A、二氧化碳B、熟石灰C、氮气D、明矾(1)可用于净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