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礼仪教案最终定稿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851.50 KB
- 文档页数:95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礼仪形体基本概念,掌握礼仪形体基本要求。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形体习惯,提高自身形象。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礼仪形体的兴趣,培养其内在气质。
二、教学内容1. 礼仪形体基本概念2. 礼仪形体基本要求3. 礼仪形体训练方法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礼仪形体基本要求、礼仪形体训练方法。
2. 教学难点:礼仪形体训练中的动作规范与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仪形体基本概念和要求。
2. 演示法:教师示范礼仪形体动作,学生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4. 互动法: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礼仪形体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礼仪形体知识。
(二)礼仪形体基本概念1. 教师讲解礼仪形体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礼仪形体的内涵。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礼仪形体基本要求1. 教师讲解礼仪形体基本要求,如站姿、坐姿、行走姿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纠正动作。
(四)礼仪形体训练方法1. 教师示范礼仪形体训练方法,如靠墙站、摆臂、走姿等。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互动1.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2. 小组讨论,分享练习心得。
(六)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礼仪形体的重要性。
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教师点评。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其积极性。
2. 动作规范度:评价学生动作是否准确、到位。
3. 训练效果:观察学生训练后的变化,评价其礼仪形体水平。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礼仪形体基本概念、要求、训练方法等。
2. 礼仪形体视频:供学生观看学习。
3. 礼仪形体训练器材:如靠墙站立板、摆臂器等。
八、教学课时1课时九、教学反思1. 教师针对本节课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形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形体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仪形体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对象适合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礼仪形体的基本概念、规范及实践。
难点:礼仪形体的实践运用和养成良好习惯。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礼仪形体示范视频、礼仪形体规范手册。
2. 学生准备:认真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礼仪形体?为什么礼仪形体对我们很重要?”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礼仪形体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保持良好的形体姿态,展现自身素质的行为。
(二)礼仪形体基本概念及规范1. 教师讲解礼仪形体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礼仪形体的内涵。
2. 教师展示礼仪形体规范手册,讲解礼仪形体的具体规范,如站姿、坐姿、行走姿态等。
3.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礼仪形体的规范,进行模仿练习。
(三)礼仪形体实践1. 教师播放礼仪形体示范视频,让学生观察学习。
2. 学生分组进行礼仪形体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礼仪形体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在家练习礼仪形体规范,养成良好习惯。
2. 家长监督并签字确认。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实践运用,培养良好的礼仪形体习惯。
3.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形体礼仪教案形体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意识和形体仪态;3.掌握基本的形体礼仪技巧。
二、教学内容1.形体礼仪的概念和意义;2.站立姿势的要求和注意事项;3.行走的姿势和步法;4.坐姿和坐姿礼仪;5.握手礼仪;6.化妆和服装礼仪。
三、教学过程1.形体礼仪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了解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如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信和自律、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等。
2.站立姿势的要求和注意事项(2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和解释,讲解站立姿势的正确要求和注意事项,如站直身体、挺起胸腔、放松肩膀等,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行走的姿势和步法(2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行走的姿势和步法,如迈步用力、走直线、保持平衡等,并与学生进行实例对比。
4.坐姿和坐姿礼仪(2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介绍坐姿的正确方法和坐姿礼仪的要求,如挺直腰背、两腿并拢、不趴桌子等,并进行练习和纠正。
5.握手礼仪(2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和指导,教授握手礼仪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眼神交流、手心相对、适度用力等,并让学生进行实际练习。
6.化妆和服装礼仪(2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化妆和服装礼仪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如淡雅自然的妆容、整洁得体的服装等,并带领学生讨论和总结。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和形体仪态;2.组织学生进行形体礼仪技能的演练;3.布置形体礼仪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技巧。
五、教学资源1.图片和视频资料;2.教学课件。
六、延伸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相关行业的企业或机构,了解实际应用形体礼仪的情况;2.组织形体礼仪比赛或表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变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际操作和示范,让学生亲自进行练习和实践,提高其实际运用形体礼仪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律,以及使其意识到形体礼仪对人际交往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形体训练》教案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学期:《形体礼仪》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形体礼仪学时学分:20学时/2学分适用专业:各个专业推荐选用教材:《形体训练》,常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形体训练》,张岚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形体仪容训练》,靳梅媚主编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形体礼仪训练是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形体仪容训练基本知识,并对其进行基本功、健美、舞蹈等训练,使学生掌握形体仪容训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能力,从而提高对形体美的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将形体语言较为恰当的运用于实际工作。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以模拟互动的方式讲解基本礼仪、饭店接待礼仪、会议接待礼仪、国际交往礼仪等服务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务接待业的基本礼仪与技术,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自律精神,为学生学习相关的旅游管理课程奠定知识和素质基础;同时掌握对外交往时一般的礼节礼貌,熟悉参加交往活动的礼节礼貌;掌握礼貌服务,尤其是旅游业务部门的礼貌服务,如何进行礼貌教育,提高礼貌修养,为了解旅游行业的工作性质以及职业素养打好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对外交往时的一般礼节礼貌服务,尤其是服务行业的礼节服务,进行礼貌教育,提高礼貌修养,为今后从事行业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2、掌握社交及服务礼仪的基本概念、常识、基本原理及方法技巧,为今后从行业管理工作塑造良好形象、提高服务艺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3、掌握服务礼仪中对形体塑造的具体要求,提高学生对形体美的鉴赏、表现和创造的能力,培养个人的良好身体素质以及职业素养,能将形体语言恰当运用于实际工作。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概述(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讲述的形体仪容训练有关的概念以及形体美的理解和社会功能,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促进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提高审美能力和美的表现力。
第一节形体仪容训练的目的、要求第二节形体仪容美的概念第三节形体仪容训练应遵守的原则第四节形体仪容训练的社会功能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形体仪容训练有关的概念和形体仪容训练应遵守的原则难点:形体仪容训练的原则第二章职业从业者的标准行为仪态(理论和实训结合)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通过对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应该应用的主要姿态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个体仪态和规范的动作要领。
一、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形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仪态举止,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礼仪形体的定义及分类2. 礼仪形体的基本要素3. 礼仪形体的训练方法4. 礼仪形体的实际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讲解礼仪形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3. 分析礼仪形体的基本要素4. 礼仪形体的训练方法5. 礼仪形体的实际应用6. 总结与反思二、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形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认识到礼仪形体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仪态举止,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增强自信心,形成良好的个人形象。
二、教学内容1. 礼仪形体的定义及分类2. 礼仪形体的基本要素:站姿、坐姿、走姿、表情、手势等3. 礼仪形体的训练方法:模仿、练习、反馈等4. 礼仪形体的实际应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职场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或故事引入,让学生思考礼仪形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礼仪形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教师简要介绍礼仪形体的定义,并举例说明其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礼仪形体的重要性。
3. 分析礼仪形体的基本要素教师详细讲解礼仪形体的基本要素,如站姿、坐姿、走姿、表情、手势等,并结合图片或视频进行示范。
4. 礼仪形体的训练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不足。
5. 礼仪形体的实际应用教师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讲解礼仪形体的实际应用,如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职场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各种场合运用礼仪形体。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礼仪形体的要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形体素养。
《形体礼仪》教案课程编号:xxxx课程名称:形体礼仪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形体礼仪,并培养学生正确的姿势和仪态习惯。
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学生将学习到如何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行走姿态,以及如何行为得体、仪态端庄。
本课程将为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交场合和职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了解形体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2.掌握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行走姿态;3.学会在不同场合展示得体的行为和仪态;4.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形象;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第一单元:形体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1.形体礼仪的定义和涵义(1学时)2.形体礼仪在社交场合的重要性(1学时)第二单元: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行走姿态1.正确的站姿(2学时)2.正确的坐姿(2学时)3.正确的行走姿态(2学时)第三单元:行为得体、仪态端庄1.仪表仪态的基本要求(2学时)2.礼节的基本规范(2学时)3.仪态端庄的日常练习(2学时)第四单元:自信心和积极形象的培养1.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和技巧(2学时)2.陆续建立积极形象的重要性(2学时)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实践活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教案、PPT、实物道具(如镜子、椅子等)六、教学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评估:根据学生的积极参与度、自我展示和表现得体程度进行评估;2.作业评估:布置学生书面作业,考察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实践评估:通过实践活动和表演,评估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的表现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计划第一周:形体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1.形体礼仪的定义和涵义2.形体礼仪在社交场合的重要性第二周: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行走姿态1.正确的站姿2.正确的坐姿第三周:正确的行走姿态1.行走姿态的基本要求2.行走姿态的练习方法第四周:行为得体、仪态端庄1.仪表仪态的基本要求2.礼节的基本规范第五周:仪态端庄的日常练习1.日常穿着和打扮的注意事项2.日常交流和待人接物的礼仪第六周:培养自信心和积极形象1.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和技巧2.陆续建立积极形象的重要性。
形体礼仪教案最终定稿一、教案简介二、教学目标1. 了解形体礼仪的重要性,认识到良好形体礼仪对个人形象和社交的影响。
2. 掌握基本的形体礼仪知识和技巧,包括站姿、坐姿、走姿、手势等。
4. 学会在不同的场合运用适当的形体礼仪,表现出得体的行为举止。
三、教学内容1. 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站姿的训练,包括脚部、腰部、肩部和头部的正确姿态。
3. 坐姿的训练,包括座椅的选择、腰部和脚部的正确姿态。
4. 走姿的训练,包括脚步、腰部和头部的正确姿态。
5. 手势的运用,包括基本手势的意义和在不同场合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形体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
2.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形体礼仪动作,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并模仿。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分组练习和个别指导,提高自己的形体礼仪水平。
4. 情景模拟:学生通过模拟不同场景,运用所学的形体礼仪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表演。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形体礼仪的基本知识和问题。
2. 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正确运用所学的形体礼仪技巧。
4. 学生能够在不同场合中运用适当的形体礼仪,表现出得体的行为举止。
六、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室空间宽敞,适合进行形体动作练习。
2. 教学设备:准备白板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教学视频。
3. 教学材料:准备形体礼仪手册或指导书籍,供学生参考。
4. 镜子:准备一面大镜子,方便学生观察和调整自己的姿势。
5. 音乐:准备适合形体训练的音乐,以增加学习的乐趣。
七、教学安排1. 第1-2周:介绍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讲解站姿、坐姿、走姿的基本要求。
2. 第3-4周:进行站姿、坐姿、走姿的练习,纠正常见错误,讲解手势的运用。
3. 第5-6周: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形体礼仪,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
4. 第7-8周:进行巩固练习,学生自主设计形体礼仪展示,进行班级分享和评价。
(完整版)形体礼仪教案形体礼仪培训课时安排第一节:致意(3课时)一.基本动作1.头部运动2.肩部运动3.双肩平托二.微笑点头致意三.挥手致意第二节:通用礼仪、站姿(3课时)一.基本动作1.转颈运动2.腰部运动3.头颈上引二.握手礼仪三.为他人做介绍四.站姿第三节:鞠躬、礼让和走姿(3课时)一.基本动作1.腰部力量练习2.展肩运动二.鞠躬礼仪三.走姿四.指示方向五.转体礼让第四节:手势、坐姿(3课时)一.基本动作1.阔胸运动二.手势礼节三.坐姿第五节:应用礼仪(3课时)一.电梯服务礼仪二.超越客人三.打招呼第六节:考核(3课时)形体礼仪基本动作要领1.头部运动(1)分解动作(口令:2拍)要领:头部向下摆动,后复原。
头部向后摆动,后复原。
头部向左摆动,后复原。
头部向右摆动,后复原。
(2)合并动作(口令:8拍)2.转颈运动要领:头部向下按顺时针方向摆动,第4拍和第8拍头部仍向下。
(口令:1-4拍顺时针摆动,5-8拍逆时针摆动)。
3.头颈上引要领:五指自然靠拢,中指贴于裤缝,两脚跟抬起,上身稍前倾,脖颈用力向上伸。
(口令:1、2、3、4、5、6、…………,后一拍都是在前一拍的基础上继续向上伸引)。
4.肩部运动(1)、分解动作(口令:8拍)要领:左肩上提,复原。
右肩上提,复原。
(2)、合并动作(口令:8拍)要领:双肩同时上举,后复原。
5.展肩运动要领:在标准站姿的基础上,双手背后放于后腰眼处肩膀用力向后打。
(口令:1、2、3、4、5、6、…………后一拍都是在前一拍的基础上继续向后打)。
6.腰部运动要领:双手上举,五指自然靠拢,然后弯腰,两腿蹬直(膝关节不允许弯曲),同时两臂由上向下压与地面接触,连续做50次。
7.腰部力量练习要领:弯腰,双手顺着膝盖向下滑,两腿蹬直(膝关节不允许弯曲),双手握住双脚踝关节处。
(坚持3分钟)。
8.阔胸运动要领:双手体前合拢,掌心相对,后打开端平,随节拍用力向后打。
(口令:1、2、3、4、5、6…………,后一拍都是在前一拍的基础上继续向后打)。
形体礼仪教案最终定稿一、教案简介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形体动作和礼仪规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形体礼仪运用到实际交往中,展现出优雅的气质和得体的行为。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形体教室、音乐播放设备、镜子、椅子等。
2. 教学材料:形体礼仪教材、教案、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形体礼仪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2. 教学内容:教师讲解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包括站立、坐姿、行走、握手、鞠躬等动作的正确方式。
4. 情景模拟: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模拟日常交往中的场景,运用形体礼仪进行互动,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5.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情况。
2. 动作准确性: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形体动作是否准确到位。
3. 情景模拟表现: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包括自信心、表达能力和礼仪运用等方面。
4. 自我评价与反思: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总结自己在形体礼仪方面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示范和指导,亲身演示正确的形体礼仪动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习惯。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给予他们充分的练习机会,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
4. 结合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交往中运用形体礼仪,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5.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激发他们持续学习动力。
六、教学延伸1.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形体礼仪比赛或表演,提高他们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2.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机关单位,了解职场中的形体礼仪要求,提前适应工作环境。
课时:2课时年级:六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型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体型认知,提高自我形象塑造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体型的着装搭配技巧,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1. 体型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适合自己体型的着装搭配技巧。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体型。
2. 培养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着装搭配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体型分类图3. 适合不同体型的服装图片4. 模拟着装搭配环节所需服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体型礼仪的概念,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体型吗?为什么体型对我们很重要?二、体型分类及特点1. 教师展示体型分类图,讲解不同体型的特点。
2. 学生观察自身体型,讨论自己所属的体型类型。
三、体型礼仪的基本原则1. 教师讲解体型礼仪的基本原则,如:扬长避短、选择合适的服装款式等。
2. 学生结合自身体型,思考如何运用这些原则进行着装搭配。
四、模拟着装搭配环节1. 教师展示适合不同体型的服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搭配。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推荐一位代表进行展示。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总结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体型礼仪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模拟着装搭配环节中的收获。
二、实践与拓展1.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根据体型特点搭配的服装。
2. 学生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三、总结与升华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体型礼仪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体型礼仪过程中的成长与变化。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模拟搭配等方式,让学生对体型礼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自我形象塑造能力。
3.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体型,培养自信心。
教学延伸:1.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学习体型礼仪,共同提高家庭形象。
2.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体型礼仪讲座,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提供指导。
《形体礼仪》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形体礼仪》教材的第二章“仪态万千”,具体内容包括站姿、坐姿、走姿的基本要领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个人形象气质。
3. 使学生了解形体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自觉遵循并践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走姿的优雅与稳健。
重点:站姿、坐姿、走姿的基本要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镜子、礼仪示范视频。
学具:学生自备小镜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场景,让学生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站姿、坐姿、走姿的基本要领,强调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礼仪示范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的站姿、坐姿、走姿。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教师巡回指导。
5. 情景模拟(15分钟)学生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运用所学的站姿、坐姿、走姿,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站姿、坐姿、走姿的基本要领2. 生活中的礼仪应用3. 礼仪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人或朋友的站姿、坐姿、走姿,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2.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观察对象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所学礼仪,提高自身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例题讲解中的视频选择与解析。
2. 随堂练习中的学生互相纠正与教师巡回指导。
3. 情景模拟的真实性与互动性。
4.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反馈机制。
一、例题讲解中的视频选择与解析1. 真实性: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场景,使学生在观看时能产生共鸣。
2. 针对性:针对站姿、坐姿、走姿三个方面的要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视频片段。
3. 启发性:视频内容应能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其中的礼仪规范。
形体礼仪教案教案一:形体礼仪概述1. 教学目标a. 了解形体礼仪的定义和意义。
b. 掌握形体礼仪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姿态。
c.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仪态美。
2. 教学重点a. 形体礼仪的基本要素:站姿、坐姿、行走姿态等。
b. 注意力集中和身体语言的运用。
3. 教学内容a. 形体礼仪的概念和作用。
b. 规范的站姿、坐姿、行走姿态练习。
c. 通过示范和练习,培养学生的整体形象和自信心。
4. 教学方法a. 观摩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形体礼仪动作,学生观摩并模仿练习。
b. 组织活动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形体礼仪演练和评价。
5. 教学步骤a. 导入:教师以一个引人注目的动作或故事开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b. 理论讲解:介绍形体礼仪的定义、作用和基本要素。
c. 示范练习:教师示范正确的站姿、坐姿、行走姿态,并让学生跟随练习。
d. 小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形体礼仪演练,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e. 总结反思: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激励他们继续努力提升形体礼仪。
6. 教学评价a. 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包括动作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c. 考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d. 学生展示的形体礼仪能力和自信心的提升。
7. 教学资源a. 形体礼仪演示视频。
b. 形体礼仪练习指导手册。
c. 形体礼仪奖章或奖品。
教案二:形体礼仪与自信心培养1. 教学目标a. 了解形体礼仪与自信心的关系。
b. 掌握展现自信形体姿态的方法和技巧。
c.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
2. 教学重点a. 形体姿态与自信心的互动关系。
b. 自信的身体语言和姿态展示。
3. 教学内容a. 形体礼仪对自信心的影响。
b. 自信形体姿态的练习与展示。
c. 积极心态的培养和自我认同的重要性。
4. 教学方法a.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形体礼仪与自信心的关系,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实际体验。
b. 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进行自信形体姿态的扮演演练,展示自信的身体语言。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形体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念。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仪表、举止和言行举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仪形体知识。
教学重点:1. 礼仪形体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礼仪形体的具体表现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仪形体知识。
2. 如何在紧张或特殊场合保持良好的礼仪形体。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教材。
2. 礼仪形体示范视频。
3. 实践练习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礼仪形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问:大家认为什么是礼仪形体?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讲解礼仪形体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 礼仪形体的定义:礼仪形体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仪态、举止和言行举止。
2. 礼仪形体的原则:a. 尊重他人:在与人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的身份、地位和感受。
b.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做到言行一致,不说谎、不欺骗。
c. 适度得体:根据场合和对象,适度展示自己的仪表、举止和言行举止。
d. 文明礼貌:讲究文明礼貌,做到言行举止得体。
三、讲解礼仪形体的具体表现和注意事项1. 礼仪形体的具体表现:a. 仪表:着装整洁、得体,符合场合要求。
b. 举止:站姿、坐姿、走姿规范,不做出不雅动作。
c. 言行举止:文明礼貌,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
2. 礼仪形体的注意事项:a. 注意场合:根据场合选择合适的着装和举止。
b. 注意时间:在与人交往中,注意时间观念,不迟到、不早退。
c. 注意沟通:与人沟通时,注意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人。
四、实践练习1. 教师示范礼仪形体的正确姿势和举止。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错误。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礼仪形体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练习中的体会和收获。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仪形体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礼仪形体的认识程度。
初中形体礼仪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初中形体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形体礼仪的基本知识,知道形体礼仪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体礼仪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引导学生掌握形体礼仪的基本技巧,提升学生的形体美感。
教学内容:1. 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2. 形体礼仪的重要性3. 形体礼仪的基本技巧4. 形体礼仪的实际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形体礼仪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形体礼仪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形体礼仪的认识和体会。
二、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形体礼仪的基本知识,包括站、坐、行、蹲等基本姿态。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基本姿态,体会形体礼仪的魅力。
三、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形体礼仪的基本技巧,包括眼神、表情、手势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基本技巧,提升自己的形体美感。
四、实际应用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形体礼仪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如课堂纪律、同学交往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形体礼仪的心得体会。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形体礼仪的重要性。
2. 学生表示自己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将更加注重形体礼仪,做一个有素质的初中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形体礼仪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形体礼仪的基本技巧的运用情况。
3. 学生对形体礼仪的实际应用的领悟程度。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形体礼仪教案教案标题:形体礼仪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形体礼仪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 掌握正确站姿、行走姿势和坐姿。
-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态习惯和自信心。
- 进一步培养学生社交技巧和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1. 形体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了解形体礼仪对个人形象、社交交往和职场发展的影响。
- 引发学生思考形体礼仪在各个场合的作用。
2. 正确的站姿和行走姿势- 演示并解释正确的站姿要求,如挺胸、收腹、挺直脖子等。
- 指导学生掌握稳定平衡的站立姿势。
- 演示并指导正确的行走姿势,如摆臂、保持节奏等。
3. 坐姿和姿态- 示范正确的坐姿要求,如坐直、保持脊柱挺直等。
-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座椅,如坐下前整理坐垫、调整椅背等。
- 练习面对面交流时的姿态,如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等。
4. 练习案例分析与角色扮演- 准备几个不同场景的案例,如求职面试、参加婚礼等,并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 指导学生在小组内扮演相关角色,演示在特定场景中的形体礼仪要求。
5. 自我评估与反思- 鼓励学生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形体姿态,并与正确的要求进行对比。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形体礼仪,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发学生对形体礼仪的思考,与学生分享形体礼仪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知识讲解: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介绍形体礼仪的定义、重要性和正确的姿势要求。
3. 示范与实践:老师进行姿态示范,并让学生跟随动作进行实践训练。
4. 学生练习:学生自行进行正确姿势的练习,并进行互相观察和纠正。
5. 案例分析与角色扮演:分组进行案例讨论和角色扮演,模拟各种社交场景中的形体礼仪行为。
6. 自我评估与反思:学生自行观察自己的形体姿态,提出改进的建议,并与同伴分享。
7.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形体礼仪要点,并强调形体礼仪对个人形象和职场成功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和示范的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形体礼仪的知识。
-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形体礼仪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
《形体礼仪》教案课堂授课计划表形体训练是构成动作语汇最基本的单位,是通向艺术教育的必经之路。
形体主要特征是以人体生理科学原理、美学原理为指导,以身体训练训主要手段,以发展专项素质为基础,以塑造健康优美的形体为核心,以提高形体的控制力与表现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与高雅气质为目的。
形体课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美育教育的过程,是获得形体美和心理美以及美的表现的主要途径。
舞蹈是通过人体舞蹈语汇,如手势、舞姿、造型、队形变化等来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传情达意,而形体构成舞蹈语汇最基本的单位,是通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
在所有舞蹈体系中,芭蕾舞蹈的形体训练体系比较严谨和完善。
芭蕾是一种起源于意大利的舞剧,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来表演戏剧情节,后来盛行于法国和俄罗斯,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古典芭蕾的女赏用足尖点地作为舞蹈的主要特征。
今几年来,在我国,芭蕾业余教育正在蓬勃发展,因为人们意识到芭蕾不但在人的形体健美上,手脚灵敏上,步伐轻盈上有着特殊的作用,同时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修养、情操、仪表、礼节以及艺术品位鉴赏能力方面都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在芭蕾训练中常出现开、绷、直、立四个动词,这四个字始终贯穿在芭蕾训练中,所有的动作必须在这四个字上去完成,我们将它称为芭蕾的基本元素,也是芭蕾的特征之一。
这“开、绷、直、立”四大原则的确立与芭蕾的起源有关,了解这些,那么在做芭蕾动作时,就要时刻的注意这几点。
(1)芭蕾有七个基本手位和五个基本脚位,一直贯穿于整个形体训练中。
(2)芭蕾中的擦地绷脚非常重要,通过擦出收回的不断运动来锻炼腿部力量,尤其是踝关节脚踏的力量。
(3)“蹲”的练习也一种重要的基本训练,它要求后背直立,肩膀放松,外开,在蹲下与直立的过程中要平稳、连贯、动作要柔韧。
蹲是各种舞蹈必须训练的项目之一。
在形体训练中还应该注意男女的区别,训练时不能一刀切。
形体训练,它一方面能全面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又可以有重点的雕塑人体形态,培养良好的姿态,使联系者在掌握形体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同时,提高形体的美感,培养良发的气质,陶冶美的情操,提高审美品位。
形体礼仪教案主题:形体礼仪教学目标:通过形体礼仪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体姿态,提升他们的形象与礼仪修养。
教学内容:1. 基本站立姿势:身体笔直,双脚平行并略分开,双肩放松向下,脸部保持自然微笑。
2. 行走姿势:保持直立并轻盈的步伐,双臂自然摆动,目光前视。
3. 坐姿与站姿转换:学习如何从坐姿优雅地转换到站立姿势,保持平稳与优雅。
4. 手势与姿态:学习如何运用手势与姿态来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过度夸张或生硬的动作。
5. 礼仪常识:学习常见的社交礼仪,包括如何与人打招呼、如何行使正式场合的礼仪等。
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形体姿势与手势,并要求学生模仿。
2. 视频教学:通过播放形体礼仪示范视频,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正确的形体姿态与手势。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互相指导并模仿正确的形体姿态与手势。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中扮演各种角色,并要求他们运用正确的形体姿态与手势展现出不同的形象与礼仪修养。
评估与反馈: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与练习中的反馈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评价与给予反馈,帮助彼此改进与进步。
3. 在课程结束后,可以进行形体礼仪小测验,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延伸活动:1. 组织形体礼仪比赛,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在形体姿态与礼仪方面的进步与修养。
2. 组织参观名人演讲或婚礼仪式等活动,让学生观察与学习优秀的形体礼仪表现。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形体礼仪知识,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形象与交往礼仪。
注意事项:1.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信与个性。
2. 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与舒适,确保教学过程中没有意外伤害。
3. 鼓励学生互相尊重与支持,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形体训练》教案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学期:《形体礼仪》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形体礼仪学时学分:20学时/2学分适用专业:各个专业推荐选用教材:《形体训练》,常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形体训练》,张岚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形体仪容训练》,靳梅媚主编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形体礼仪训练是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形体仪容训练基本知识,并对其进行基本功、健美、舞蹈等训练,使学生掌握形体仪容训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能力,从而提高对形体美的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将形体语言较为恰当的运用于实际工作。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以模拟互动的方式讲解基本礼仪、饭店接待礼仪、会议接待礼仪、国际交往礼仪等服务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务接待业的基本礼仪与技术,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自律精神,为学生学习相关的旅游管理课程奠定知识和素质基础;同时掌握对外交往时一般的礼节礼貌,熟悉参加交往活动的礼节礼貌;掌握礼貌服务,尤其是旅游业务部门的礼貌服务,如何进行礼貌教育,提高礼貌修养,为了解旅游行业的工作性质以及职业素养打好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对外交往时的一般礼节礼貌服务,尤其是服务行业的礼节服务,进行礼貌教育,提高礼貌修养,为今后从事行业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2、掌握社交及服务礼仪的基本概念、常识、基本原理及方法技巧,为今后从行业管理工作塑造良好形象、提高服务艺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3、掌握服务礼仪中对形体塑造的具体要求,提高学生对形体美的鉴赏、表现和创造的能力,培养个人的良好身体素质以及职业素养,能将形体语言恰当运用于实际工作。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概述(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讲述的形体仪容训练有关的概念以及形体美的理解和社会功能,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促进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提高审美能力和美的表现力。
第一节形体仪容训练的目的、要求第二节形体仪容美的概念第三节形体仪容训练应遵守的原则第四节形体仪容训练的社会功能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形体仪容训练有关的概念和形体仪容训练应遵守的原则难点:形体仪容训练的原则第二章职业从业者的标准行为仪态(理论和实训结合)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通过对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应该应用的主要姿态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个体仪态和规范的动作要领。
从而改变仪态行为中的不良习惯,完善个体形象,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
第一节站姿要领及训练第二节走姿要领及训练第三节蹲姿要领及训练第四节坐姿要领及训练第五节手势要领及训练第六节其他姿态要领及训练重点:掌握正确的个体仪态和规范的动作要领及技术动作。
难点:正确的个体仪态和规范的技术动作。
第三、四、五、六、七章形体基本素质与技能训练(实训)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身体各部分的基本素质训练,有针对性地全面发展身体各主要部位的技能素质,使身体具备较好的软度、柔韧性和灵活性,让身体各部分关节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与能力有机结合,逐渐形成一种从静止到运动的、向上提升、线条优美的完美体态,为过渡到形体技能训练奠定基础。
第一节站立、热身、、地面练习、第二节柔软度和开度、第三节把杆练习第四节组合练习重点:全面发展身体各主要部位的技能素质,使身体具备较好的软度、柔韧性和灵活性。
难点:使身体具备较好的软度、柔韧性和灵活性。
注:本课程实训课占26学时,理论课占6学时。
六、参考教材参考教材一:《形体训练》,向智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参考教材二:《形体训练(饭店服务类)第二版》,谢玉莲编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参考教材三:《形体训练》冯兆军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参考教材四:《形体与形象塑造》樊莲香、阿理、汤海燕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七、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形体仪容训练主要采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个别辅导、答疑等方式进行教学,并且充分运用实践训练的教学方法。
检查、测试和评估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采取理论与实践考察相结合的形式。
成绩考核包括理论、技术、技能三部分,其中理论占10%,技术占30%,训练效果、实际应用练习等技能考核占60%。
课堂授课计划表形体训练是构成动作语汇最基本的单位,是通向艺术教育的必经之路。
形体主要特征是以人体生理科学原理、美学原理为指导,以身体训练训主要手段,以发展专项素质为基础,以塑造健康优美的形体为核心,以提高形体的控制力与表现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与高雅气质为目的。
形体课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美育教育的过程,是获得形体美和心理美以及美的表现的主要途径。
舞蹈是通过人体舞蹈语汇,如手势、舞姿、造型、队形变化等来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传情达意,而形体构成舞蹈语汇最基本的单位,是通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
在所有舞蹈体系中,芭蕾舞蹈的形体训练体系比较严谨和完善。
芭蕾是一种起源于意大利的舞剧,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来表演戏剧情节,后来盛行于法国和俄罗斯,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古典芭蕾的女赏用足尖点地作为舞蹈的主要特征。
今几年来,在我国,芭蕾业余教育正在蓬勃发展,因为人们意识到芭蕾不但在人的形体健美上,手脚灵敏上,步伐轻盈上有着特殊的作用,同时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修养、情操、仪表、礼节以及艺术品位鉴赏能力方面都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在芭蕾训练中常出现开、绷、直、立四个动词,这四个字始终贯穿在芭蕾训练中,所有的动作必须在这四个字上去完成,我们将它称为芭蕾的基本元素,也是芭蕾的特征之一。
这“开、绷、直、立”四大原则的确立与芭蕾的起源有关,了解这些,那么在做芭蕾动作时,就要时刻的注意这几点。
(1)芭蕾有七个基本手位和五个基本脚位,一直贯穿于整个形体训练中。
(2)芭蕾中的擦地绷脚非常重要,通过擦出收回的不断运动来锻炼腿部力量,尤其是踝关节脚踏的力量。
(3)“蹲”的练习也一种重要的基本训练,它要求后背直立,肩膀放松,外开,在蹲下与直立的过程中要平稳、连贯、动作要柔韧。
蹲是各种舞蹈必须训练的项目之一。
在形体训练中还应该注意男女的区别,训练时不能一刀切。
形体训练,它一方面能全面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又可以有重点的雕塑人体形态,培养良好的姿态,使联系者在掌握形体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同时,提高形体的美感,培养良发的气质,陶冶美的情操,提高审美品位。
形体训练的方法目前很多,但从最终效果来看,芭蕾形体训练的方法最值得信赖。
芭蕾形体训练的方法和效果是得到公认的,它的形体训练方法是是舞蹈界的公共课程,而且也成为模特、体操运动员、影视演员共同的形体训练方法。
芭蕾形体训练方法是怎样的呢?芭蕾被称为“腿脚的艺术”所以芭蕾形体训练的独特之处也在于脚上,它要求双脚的外开成“一”字的训练,这样把人体重心强制后移到脚跟,骨盆由前倾变成直立,腰部和脊柱变得笔直。
大家可以试验一下,脚跟拉拢,双脚外开180度成“一”字,姿态要比平时挺拔得多,芭蕾形体训练的方法是立竿见影的。
有这么一句成语“手舞足蹈”,大家一定不陌生,人在高兴和激动之余会手舞足蹈,这是有原因的,人类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人类在语言的表达能力还不十分发达的时候,就很善于用表情手势来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了,所以,人们最早的语言不是用嘴讲出来的声音语言,而是用四肢和躯体做出来的动态语言,所以说,手舞足蹈的传情达意可是被看做人类最早的文化艺术象征。
“芭蕾”的训练是一环扣一环的,概括说来就是:地面训练——扶把训练——把下中间训练——足尖训练。
场面训练是让初学者坐、躺在地上先找到脚怎么绷,肌肉怎么收紧、转开、伸长,以及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
扶把训练是从双扶把擦地练起,这是练脚在地面上的感觉;小踢腿是擦地15度,踢是肌肉小小的力度训练;小弹腿是离地25度,弹是进一步锻炼动力腿的小腿快速出去回来的肌肉能力;大踢腿顾名思义是要求动力腿最大幅度的力量训练,蹲是下压腿部肌肉的控制力量为的是完成小跳、中跳、大跳;划圈是练髋关节的灵活、松弛,以及进一步的训练肌肉外开;单腿蹲是练腿总肌肉最大限度的控制力。
由此可见芭蕾的训练是相当讲究的、细致的,每一个动作的练习都有它不同肌肉训练的方法以及最终要达到的训练目的。
跳跃也是这样的,先练习小跳,它是为中跳做准备,跳有了一定肌肉能力后再大跳,这就逐渐具备了强有力的肌肉能力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偏偏起舞。
芭蕾形体训练不必要强制体力消耗,而是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伴着流畅舒展的动作,在一种放松状态下统一的整体训练。
如果可以持之以恒就会减去多余的脂肪,塑造出健美的体形,这时你已经拥有了形体语言,芭蕾形体训练是一种心质培养训练,让我们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控制力和高贵的气质。
课堂授课计划表(一)导入新课导入一:故事一:有一个大学招生新学员要面试,第84位女学生面试结束后退出教室时随手把门轻轻地关上了,这时,大学校长追上那位女同学并告诉她被学校录取了。
校长说,在你前面的83位同学面试后都没有把门关上,只有你把门轻轻地关上了。
故事二:有一位男士去某公司应聘,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穿着笔挺的西装,打着领带,准时到了公司的楼下,当他上电梯后并将关上电梯门的一刹那,迎面跑过来一位女士,请求他不要关上电梯门等等她,但是这位男士怕耽误应聘时间,就关上了电梯门并上了楼。
当他进入应聘的公司时,工作人员告诉他公司的老板还没有到,请他等一会儿,当他看到老板时,正是刚才请求他不要关上电梯门的那位女士。
可想而之,老板因为他不懂得基本的礼仪而拒绝了他的应聘。
这些生活中看似很小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和素质。
生活中通常都有这样的经验,你和有的人相处,感觉处处很舒服,很放松,但是,和有的人在一起,常常让你感到不舒服。
什么原因呢?其背后可能和礼仪有关。
一个有教养的人,你可能感觉不到礼仪的存在,但一位不注意礼仪的人,你一定能感受到这个人身上的毛病。
礼仪可以这样来形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他补充解释说,礼仪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难说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对于一个人的失败却可能是决定性的。
礼仪的核心价值是尊重。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
但这种尊重是互动的过程,从来没有说你不尊重别人,别人却会尊重你。
礼仪可以说是社会公认道德行为的外化,它基本上是超越国家、民族、阶级,为全人类所共同遵守的。
它没有权力的包装,没有阶层的区别,没有地位的高下,没有金钱的多寡,没有教育背景的指标。
它是在尊重别人的同时,提高了自我价值。
导入二:每个人都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成长,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自然就有养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
每一种生活习惯可能都会让自己不以为然,或家庭所接受,但是有些正是这些不以为然的习惯却可能给你的前途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了你的才华展示,甚至不被社会所接受。
(二)讲授新课一、交谈礼仪(板书)交谈,是表达思想及情感的重要工具,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