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7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模拟检测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一二三四五得分得分评卷人第一部分(1—5题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分歧(qí) 粗犷(kuàng) 侍弄(shì) 憔悴(qiáo)B.应和(hè) 收敛(liǎn) 截然(jié) 惭愧(kuì)C.绽放(zhàn) 贮蓄(chù) 淡雅(yǎ) 惨淡(cǎn)D.黄晕(yùn) 倜傥(dǎng) 高邈(miǎo) 娇媚(mèi)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电影《长津湖》已打破此前由《战狼2》保持的国产影片票房最高纪录,其中的情节咄咄逼人。
B.天刚蒙蒙亮,新娘子便起床梳洗妆饰,打扮得花枝招展,绣带骗跹。
C.在迎接建党百年华诞的日子里,全国两会如期召开,让人不禁心生感慨,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D.端午节早晨醒来时,爷爷已经把菖蒲、艾草挂在了院门、屋楣之上,奶奶则把裹有朱砂、雄黄和香料的香囊戴在了我们小孩子的胸前,我们喜出望外。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世说新语》是东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日中”指正午时分。
古代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午时指11点到13点。
C.我国古代常用“迁”表示官职的调动,“左迁”“迁谪”意为降职,如“王昌龄左迁龙标”即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D.古人称谓有谦敬辞之分,如敬称对方的学生为“高足”,谦称自己的女儿为“小女”。
4.诗词原文填空。
(8分)⑴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⑵,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⑶子在川上曰:“,。
2024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三部分,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3.答题必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25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憧(jǐn g) ▲②(xuàn) ▲丽③摇摇欲(zhuì) ▲④出谋(huà) ▲策2.下面的这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 写到这里,不由吐了吐舌头,因为北大老师们的肖象,也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霭可亲,这个怪僻,那个潇洒,或于谈笑风声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翻风格……——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乡书何处达,▲。
( ▲《次北固山下》)②▲,自将磨洗认前朝。
( ▲《赤壁》)③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④但愿人长久,▲。
(苏轼《▲》)⑤四面湖山归眼底,▲。
(湖南岳阳楼对联)⑥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⑦▲,无欲则刚。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4.阅读下面的材料,同答问题。
学校“光盘行动宣讲组”走出校园进行宣讲,市民积极响应,也有一位陈先生这样感慨:“请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啊,如果餐桌上都是吃得干干净净的盘子,总感觉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
”针对这种感慨,作为宣讲组一员的你,想对陈先生说些什么呢?(要求:语言得体,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字) (2分)▲5.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5分)汤姆叫醒其他两个海盗,三个人大叫一声往外跑。
不到一两分钟,他们已经脱光了衣服,在白色沙洲边清澈的浅水里追逐、嬉戏打闹了。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篇一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1、下列词语是广告设计的谐音仿词,请改正用错的字,恢复其本来面目。
(4分)(1)衣衣不舍(某洗衣粉广告)()(2)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3)鸡不可失(某烤鸡店广告)()(4)万事具备(某房地产广告)()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4分)()A.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
(比喻)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吗?(反问)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夸张)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西游记》的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B、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C、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品之一。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4、古诗文默写。
(8分)(1)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2)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_______________。
(《童趣》)(3)《论语十则》中写曾子每天从以下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4)写出古诗词中你喜欢的连续两句描述优美景色的句子(课内外均可):二、阅读(59分)(一)文言文阅读(24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7分)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此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5、用“/”给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2分)6、这则故事表明子罕是怎样的人?(5分)(乙)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7分)终身食鱼汉刘向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
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与运用(29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 朗润.(rùn) 应.和(yìng) 着.落(zháo) 精神抖擞.(sǒu)B. 贮.蓄(zhù) 莅.临(lì) 粗犷.(kuǎng) 咄.咄逼人(duō)C. 侍.弄(shì) 分歧.(qí) 一霎.(shà) 煞.有介事(shà)D. 攲.斜(qī) 啄.食(zhú) 难堪.(kān) 人声鼎.沸(dǐng)2. 下面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感慨澄清奥秘花团锦簇B. 确凿云霄博学各得其所C. 祷告遮蔽徘徊波光粼粼D. 静谧诀别烂漫翻来复去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 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D.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来)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B. 尊君在不.(同“否”)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C. 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D. 饭.疏食,饮水(动词,吃)逝者如斯.夫(代词,这,指河水)5. 下面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济南的冬天》先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水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被贬官后的郁闷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附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6小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5小题,共15分)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应和.hè看.护kān 粗犷. kuàng 人迹罕.至hǎnB.莅.临lì侍.弄shì姊.妹zǐ淅.淅沥沥xīC.攲.斜qī蹿.跳cuàn 淋.漓lín 高枕.而卧 zhěngD.搓捻.liǎn 脊.梁jǐ嫩.芽nèn 混.为一谈hù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窠巢镶边铃铛喜出忘处B.娇媚淅沥并帝水波粼粼C.驱走和蔼憔悴恍然大悟D.决别懊秘荫蔽花团锦簇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A.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从此,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针、杯子、以及坐、站、行等这些词。
C.他从未见过这栋房子像现在这样灯火辉煌,人声鼎沸....。
D.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的咄咄逼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5.A.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动助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6.B.新建的广州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7.C.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
8.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9.5.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10.①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伤害的一方。
11.②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了,雾气就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
12.③肉眼看到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土,因为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
13.④那是我唯一一次在雨中看见我家的屋顶,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黄晕.(y ùn) 姊.妹(z ǐ) 吝啬.(s è) 咄.咄逼人(du ō)B .窠.巢(k ē) 憔悴.(cu ì) 匿.笑(n ì) 恍.然大悟(hu ǎng)C .秕.谷(b ǐ) 粗犷.(ku àng) 莅.临(l ì) 淅.淅沥沥(x ī)D .确凿.(z áo) 碣.石(ji é) 蝉蜕.(tu ì) 小心翼.翼(y ì)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2分 A. 烂漫 决别 截然不同 喜出忘外 B. 抖擞 竦峙 人声鼎沸 鸦雀无声 C. 侍弄 鉴赏 不求甚解 翻来复去 D. 絮叨 摇蓝 混为一谈 各得其所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B. 有研究人员说,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将被油然而生....的机器人取代。
C. 峪里大峡谷因为处于洛阳新安县西北部的峪里村而得名,因两岸高山阻隔,人迹罕至....,是一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处女地。
D. 国庆节临近,京城天气晴好,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充满节日的欢乐气氛,各地游客和市民纷纷驻足拍照留念。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 全班同学和少先队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C. 秋天的北京,是最美的季节。
D.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但最美的大概就是孩子那种天然的想象力了。
5.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
(4分)《朝花夕拾》是鲁迅的__________集,原名____________;《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__________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_________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山B.水C.木D.火2. 下列哪个成语是出自《论语》?A.温故知新B.不耻下问C.见义勇为D.三人行必有我师3. 下列哪个诗人是唐代的?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之涣4. 下列哪个故事是出自《西游记》?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B.猪八戒背媳妇C.沙僧取经D.唐僧骑马5. 下列哪个字是象形字?A.日B.月C.人D.心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的。
()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3.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庄子》。
()4. 《西游记》的作者是罗贯中。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诗句。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
3.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庄子·逍遥游》,意思是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情。
4.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诗句,出自《静夜思》。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论语》的内容和特点。
2. 请简要介绍唐代诗歌的特点和代表诗人。
3.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4. 请简要介绍成语“画蛇添足”的故事背景和含义。
5. 请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诗歌创作。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来阐述你对学习的态度。
2. 请用唐代诗歌中的诗句来表达你对大自然的感受。
3. 请用《西游记》中的故事来解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4. 请用成语“画蛇添足”来描述一次你自己的经历。
5. 请用李白的诗句来描绘一次美丽的景色。
六、分析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眉清目秀B. 气喘吁吁画龙点睛C. 雕梁画栋欣欣向荣D. 奔走相告前仆后继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使我懂得了很多知识。
B. 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运动会,参加的学生很多。
C.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D.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
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错误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同学们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B. 爷爷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背,常常听不清别人说话。
C. 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经常帮助别人排忧解难。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读起来津津有味。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气冲斗牛谦虚谨慎B. 眉清目秀沉鱼落雁C. 前仆后继雕梁画栋D. 美轮美奂欣欣向荣5.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请问您贵姓?B. 你看这本书怎么样?C. 你有什么特长?D. 这道题我会做。
6. 下列句子中,用词准确的一项是()A. 他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B. 这个小镇风景优美,吸引了大量游客。
C.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寓意深刻。
D. 这个项目投资巨大,风险很高。
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天空,好像一个大玉盘。
B. 他的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人心。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
D.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充满了智慧。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9. 《背影》一文中,父亲为我买橘子时,背影“ ”,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神秘(shén)振奋(zhèn)B. 奔跑(bēn)沉重(zhòng)模糊(mó)C. 精神(jīng)深刻(kè)振奋(zhèn)D. 美丽(měi)领悟(wù)模糊(mó)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我非常感谢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会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C. 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D. 她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在比赛中屡败屡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B. 她的绘画技巧非常精湛,一幅画就能卖出很高的价格。
C.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不能慌张。
D. 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没有一点效率。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因为天气原因,比赛推迟了。
变换后:由于天气原因,比赛被推迟了。
B. 原句:我们学校的环境非常优美。
变换后:学校的环境很优美。
C. 原句: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变换后:这本书内容丰富。
D. 原句:他已经完成了作业。
变换后:他完成作业了。
5.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体育成绩也很优秀。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体育成绩很优秀。
C. 他不仅体育成绩优秀,而且学习成绩也很好。
D. 他虽然体育成绩很优秀,但是学习成绩不好。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愿望。
7. 《卖油翁》中,卖油翁用油罐从壶口注入油而不溅出的技艺被称为______。
8. 《童年的水墨画》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童年生活的三个场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附带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应用(25分)一、(4小题,1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骨髓.(suǐ)笃.志(dǔ)愠.怒(yùn)花蒂.(dì)B.瘫.痪(tān)棱.镜(léng)惭愧..(cán kuì)攲.斜(qí)C.嫩.芽(nèn)霎.时(chà)匿.笑(nì)拆.散(chāi)D.煎熬.(áo) 砸.碎(zá)树杈.(chā)侍.弄(shì)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书写和运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赛,咱们各得其所....。
B.因为要出去游玩,所以奶奶特意梳洗了一下,打扮得花枝召展....,煞是好看。
C.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爆怒无常....。
D.远望花城广场,楼宇灯光璀璨,广场上人声鼎沸....。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项是()(3分)A.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城市的名片。
B.我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和学习环保意识。
C.他家离铁路不远,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这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D.川航机组突遇险情,成功备降,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网友们纷纷为他们的专业素养点赞。
4、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6分)【甲】:有一天谈到这里,他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他就说可以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他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落里去寻去,总可以寻出点珠子这类东西……。
”【乙】:“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
“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3(可下载)【温故而知新】1.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翻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木,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轻风流水应和着牧童liáo()亮的短笛声,让春lì()临人间;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奉献给温晴的济南;人迹罕至的百草园,藏着童年鲁迅毫不吝sè()地喜爱;费城那个灼热午后的遭遇,至今还让我的心怦怦跳动……同学们,阅读吧,让阅读扩宽我们的视野,丰盈我们的生命。
(1)给加点字注音。
①花团锦簇_______②贮蓄________③怦怦跳动____(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liáo()亮②lì()临③吝sè()【答案】(1)①cù②zhù③pēng(2)①嘹②莅③啬【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花团锦簇(huā tuán jǐn 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贮蓄(zhù xù):储存,积聚。
怦怦(pēng pēng):形容心跳的声音,多描写人干了错事后紧张不安的情绪。
【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嘹亮(liáo liàng):声音圆润而响亮。
莅临(lì lín):来到,来临,光临。
吝啬(lìn sè):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应该用的时候也舍不得用。
2.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
同样的季节,在不同的文人骚客眼中也是各着色彩。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________,洪波涌起”是曹孟德眼中豪情壮志的秋日胜景。
岑参处于军旅之中,喟叹“(2)_________,应傍战场开”,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马致远借深秋之景“(3)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出一幅天涯游子漂泊图。
“峨眉山月半轮秋,(4)__________”这一轮秋月却让离乡外出的李白百感交集。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指定位置。
一、文言文(共27 分)(一)默写(12 分)1.默写(1)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交替,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元曲,回答问题(4 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断肠人”的意思是。
3.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曲子在布局上特点显著,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作者自己,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
既有他的眼中所见,也有他的经行地和所骑所感。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总括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曲子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作者将自己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三)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11 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A. 朱自清B. 老舍C. 鲁迅D. 巴金3. 下列哪个词语是表示颜色的?A. 碧绿B. 鸟语C. 花香D. 温暖4. 《古诗十九首》中,下面哪首诗是王之涣的作品?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送元二使安西》D. 《春晓》5. 下列哪个字是会意字?A. 休B. 林C. 早D. 明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背影》的作者是鲁迅。
()2.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长恨歌》。
()4.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是李白的《静夜思》。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被称为“诗三百”。
2.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
4.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句诗出自《诗经》。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2. 请简述《庐山谣》的主题思想。
3. 请简述《论语》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思想。
4. 请简述《诗经》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
5.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春暖花开”造句。
2. 请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友情。
3. 请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达自强的精神。
4. 请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思乡之情。
5. 请用“山高水长”形容恩情深厚。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离骚》的文学特色和艺术价值。
2. 请分析《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根据《渔家傲·秋思》的内容,绘制一幅秋天的画面。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确凿(záo)攒成(cuán)倜傥(tǎnɡ)诅咒(zǔ)B. 笃志(dǔ)盔甲(kuī)贪婪(lán)拼凑(còu)C. 桑椹(shèn)蝉蜕(tuì)曲肱(ɡōnɡ)倘若(tǎnɡ)D. 秕谷(bǐ)浸满(qìn)模仿(mó)和蔼(hé)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遮弊各得其所美不盛收呼朋引伴B. 蝉褪人生鼎沸截然不同疲倦不堪C. 分岐高枕而卧小心翼翼不求深解D. 尴尬众目睽睽花团锦簇油然而生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 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B.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 脾气开始变得暴怒无常, 他的母亲十分担忧。
C.家住回龙村的向代惠, 得了偏瘫, 被界定为二级伤残, 看见施工人员正在为她提供免费无障碍改造服务, 喜出望外。
D.秋游结束后, 同学们都回家写游记作业, 可谓是各得其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 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 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 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 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下列句子中有关语法修辞所作的判断与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A. “担心”“可能”“愿意”“应该”这些词语的词性, 都是动词。
B. “令尊”“家君”“高邻”“垂爱”这些词语都是敬辞。
C.“理想是闹钟, 敲碎你的黄金梦。
”这个句子采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
D. “他长得像他的父亲一样。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题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得分一积累与运用(9小题,28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啜.泣(chuî)栖.息(qī) 澄.清(chéng) 擎.天撼地(qíng)B.小憩.(qì) 枯涸.(hé ) 禀告 (bǐn) 猝.然长逝(cù)C.洗濯.(dí) 雏.形(chú) 泯.灭(mǐn) 绝处逢.生(féng)D.匍匐.(fú) 厄.运(è) 迸.溅(bèng) 抖擞.精神(shǒu)2.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朗润小心翼翼险象叠出B.诅咒获益非浅闲情逸致C.点缀多姿多采萧然起敬D.伫立轻飞曼舞梦寐以求3.把下列人物与文学作品或创作主张对应连线。
(2分)A.马致远 a.创立儒学,主张德治,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B.朱自清 b.元朝大都人著名戏曲作家,《汉宫秋》是其代表作。
C.孔子 c.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作品,有“人民艺术家”的美誉。
D.老舍 d.著有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班长李杰学习好,人品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B.她总是津津乐道....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
C.这份试卷中的第三小题他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D.程成画的这幅漫画夸张而传神,连李老师看了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5、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2分)A.老舍写的《济南的冬天》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都是描写景物为主的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所写景物的赞美之情。
B.《落难的王子》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厄运能使人由脆弱变得坚强。
C.《第一次真好》是说所有第一次都是好的,尝试第一次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D.《行道树》一文歌颂了奉献精神。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6分)姓名得分1.下列加横线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感慨(kǎi)窠巢(kē)憔悴(zùi)拆散(chāi)B一霎时(shà)脸颊(jiá)匿笑(nì)菡萏(dàn)C搓捻(niǎn)讽刺(fěng)难堪(kàn)确凿(zuó)D优雅(yǎ)酝酿(yùn)黄晕(yùn)应和(hé)2.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朗润小心翼翼各得其所混为一谈 B瘫痪尴尬烂慢蛛丝马迹C点缀搏学笃志众目睽睽人迹罕至 D 荫蔽岐斜祷告恍然大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 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B 春华秋实....,没有那温暖的春风,又那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C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 通过这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C.我市领导仔细浏览市政府门户网页面,详细了解相关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听取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反腐工作。
D. 七年级一班的语文成绩是全年级最好的一个班级。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散步》通过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秋天的怀念》秋天萧条景象衬托“我”遭遇不幸后的绝望心情,反映“我”的人生一直是“秋天”。
C《金色花》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并由此引发联想,表现了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和圣洁。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1(可下载)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3),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论语》中讲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
(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最能表现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在写景中蕴含着自然理趣的名句是∶,。
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一(4)题(13分)【甲】人们的各种礼式,局外人可以不见不闻,我就满不管,但如果当我正要看书或睡觉的时候,有人来lè令朗诵情书,奉陪作揖,那是为自卫起见,还要用长竹竿来抵yù的。
还有,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
【乙】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
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竹竿()lè()令帖子()抵yù()(2)“烦琐之至”中“至”的意思是()(2分)A. 最,顶极B.最好的,达到极点的C. 到D.至于(3)【甲】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哪些是谦辞或敬辞。
(4分)敬辞:谦辞:(4)【甲】语段选自鲁迅的散文集《》中的《》【乙】语段中的“元旦的古怪仪式”指的是(3分)3. 你的学校拟开展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2分)(1)为渲染本次“交友”活动的氛围,请你来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桂城街道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检测试题学校:班级:学号:姓名:一、基础运用(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
(《江南逢李龟年》)(1分)(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分)(3)________________,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___________。
(《观沧海》)(2分)(4)《论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政》)(5)请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补充完整。
(4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
(2)后来发生了fēn 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3)我的回答已经让她xǐchū wàng wài ( )了。
(4)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 duō bī rén()。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静谧..的深夜,我仰头看着天空的弯月,心情豁然开朗。
B.上级领导将会在下周莅临..来到我校观察。
C.这篇论文不但言之成理,而且言之有序,令人信服。
...D.午后的阳光慵懒,我难得地起了闲情逸致....,漫步于市郊的林子里。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3分)A、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句末加入“的政策”)B 、通过前几年食盐抢购事件,使我们看到了我国国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科普常识都有待提高。
(删去“通过”)C 、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卫生素养”前加入“是否”)D 、得此美酒,人们怎能不着急不去请朋友来品尝?(删去第二个“不”)5、仿照示例,以“老师”为赞美对象,另写两句。
(4分)假如我是画家,我就要用画笔,描绘出您两鬓的白发和和蔼的笑容。
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
二、阅读(46分)(一)(10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人不知而不愠.( ) (2)吾日三省.吾身 ( ) (3)为人谋而不忠.乎 (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分)(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分)8.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论语》是佛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B 、《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论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张之万之马(9分)张尚书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
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
固请,之万无奈,遂引而去。
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
此乃劣马也,故退之。
”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
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A、尝日行.千里/方欲行.B、询其故./温故.而知新C、遂.牵而去/遂.成枯落D、训良如故./而两狼之并驱如故.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段句。
(3分)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11.结合原文,说说这是一匹怎样的马。
(3分)(三)(12分)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2.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三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
第①段: 图;第②段: 图;第③段: 图。
(3分)13.第②段是从、、三个角度来描写春风的。
(3分)14.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3分)(2)第①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的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3分)(四)信任(15分)淅淅沥沥的雨,没完没了地下着,真烦人。
最后一门课终于考完了,同学们都有说有笑地回去了。
只有我一个人留在教室里,想到刚才考场上发生的事情,心里堵堵的。
唉!我该不该向老师说清楚呢?“时间不多了,请抓紧时间,作好交卷的准备。
”监考老师一面巡视着全班,一面提醒我们。
在剩下最后五分钟时,我正抓紧时间检查考卷上有没有错误,忽然,右边传来一个很轻的声音:“喂,第二张卷子的最后一题怎么做?”我扭着一看,右边并排的一位男生正缩着脑袋在问我。
“这·······”我不知如何是好。
给他看吧,被老师发现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不给他看吧,他肯定对我有意见。
看到我犹豫不决的样子,他有些急了:“快点呀,拜托了,拜托了!”望着他焦急的神情,我不由地想:算了,还是给他吧,就这一次。
我小心翼翼地把卷向他那边挪了挪。
蓦地,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难道这就叫帮助同学吗?这是作弊啊!想到这里,我又迅速把卷挪了回来,朝他摇了摇头。
他显得又失望又生气,朝我狠狠地翻了个白眼。
我没有理会他,抬起了头,正巧和老师的目光碰在一起,我不安起来,老师一定看见了我刚才的动作,以为我在作弊呢!铃声响了,我和同学们都交了卷。
交完卷后,我总觉得老师还在用严厉的目光不信任地盯着我,心里总觉得别别扭扭的。
我想去办公室向老师说明,可又怕老师不相信我说的话。
对,不管怎样,我要去向老师说明。
我把眼光从窗外迷蒙的雨景中收了回来,定了定神,离开教室,来到老师办公室门前。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沉稳地喊了声:“报告!”“进来。
”监考老师正坐在办公桌前翻阅刚才收上来的考卷。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她身边。
“有事吗?”老师抬起头,微笑地看着我,脸上的皱纹清楚可见。
“是不是考卷上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一边说,一边放下手中的考卷。
“不,不是,我······”我支支吾吾,不知该怎么开口。
“没关系,说吧。
”老师和蔼地说。
“是这样的,我刚才没有作弊。
”看着老师慈祥的面容,我心里轻松多了,于是鼓起了勇气说。
“噢。
”老师放好了考卷,还是微笑地看着我。
“刚才在考场上,我确实看见你做了些别的动作,但你终于战胜了你自己。
你做得对,我相信你是遵守考场纪律的。
”听了这些话,我顿时惊住了。
怎么?是我多虑了,原来,不是老师不信任我,而是我不信任老师。
我觉得自己开始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多么愚蠢。
我欣喜地望着老师,感到这位以前一直让我觉得十分古板的老师一下子变得那么和蔼可亲。
我与老师的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很近了。
“好了,回去吃饭吧。
你看,雨又下大了。
”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轻轻地说。
我这才回过神儿来,向老师微微地鞠了个躬,转身退出了办公室。
雨越下越大,我撑着伞,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在被雨水冲得格外明净的石子路上。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愉快,因为我今天有两个巨大的收获:其一,我战胜了自己,没有帮人作弊;其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师生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
雨啊,真好!15.开头的“雨烦人”和结局的“雨真好”各是什么原因?(4分)16.选文开头写“淅淅沥沥的雨,没完没了地下着,真烦人”,结局写“雨啊,真好”,这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17.文中加横线的“你终于战胜了你自己”指什么内容?用原文回答。
(3分)18.文中结尾处“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愉快”含义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5分)三、写作(50分)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的欢笑……这一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的记忆的屏幕上。
让我们用深情的笔触描绘这一幕幕画面。
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附加题(10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