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72绝针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14
手掌部董氏奇穴详解1手掌部董氏奇穴详解文章作者:郎凤岗手掌部董氏奇穴详解资料载:《董氏奇穴自成一派,虽有部分穴位与“十四经穴”的位置相同或近似,然用法与疗效完全不同,故董师确有独特之创见,现概以董氏命名。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计设740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区分为十个部位,其效果较“十四经穴”尤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使针灸医术发扬光大,董氏针法若与“十四经穴”相辅为用,当更能发挥针灸疗效》。
说明一:手部穴位是看得见、摸得着,具有易见、易懂、易自疗,且疗效显着的特点,故是董氏奇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单用董氏奇穴的手穴或与14经的手穴结合应用(详见风雨同舟的手背部与手掌部穴位按摩法)既可用于日常保健又可有效的防治多种疾病。
手部穴位可针刺、可按摩、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参照手部穴位图、在穴位近处找到痛点即可下针或按摩,穴位不准也绝无副作用,建议中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试用。
说明二:以下是按照手掌部董氏奇穴示意图,根据相关录象资料、经风雨同舟精心整理后、按照穴位顺序、说明每个穴位的位置及所治疗的疾病,供朋友们试用参考。
不准确的地方将随时修正。
说明三:挠侧是大指一侧,尺侧是小指一侧,大拇指宽为一寸。
施术方法:⑴手掌部针刺一般可1—3分,腕部5分-1寸,留针15分钟以上(一般是左病右取)。
⑵可用三棱针扎出血。
⑶可用五根木牙签捆绑在一起,剪平尖端,每穴点刺2-3分钟以上。
⑷可配合呼吸点压穴位:按住穴位用口呼气时向下按压穴位、再用鼻吸气时手抬起但不离开穴位、每穴按压30次以上(也可鼻吸鼻呼)。
手指部位:1.五虎穴:拇指一节中线之挠侧5分线上,5个穴点。
治疗全身骨肿、肺炎、支气管炎、颈淋巴结核、扁桃腺炎、脚掌内侧部份肿痛、肝肿大、肝硬化。
以三棱针刺出黄水效佳。
治疗全身骨肿,或药物性骨肿,可配灵骨穴、大白穴、复原穴效果佳。
主治全身骨痛,足踝扭伤。
2.三黄穴:拇指一节中线尺侧3分线上,3个穴点。
主治肝炎、肝硬化、肝癌、子宫炎、卵巢炎、胁痛。
董氏奇穴针灸渊源与学术特色简介---- 董氏奇穴再传入室弟子左常波引言孔子云:礼失求诸野。
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两千年的岁月苍桑,传统针灸有许多精华的东西湮没佚散了,但是在民间,中国针灸之真传命脉却延绵不绝,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月印万川,风流千古。
面对董氏先祖的大智慧,我的心灵一次次被强烈震撼……历史渊源董氏奇穴,乃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著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
董公景昌先生(1916-1975),祖籍山东省平度县。
其父董森公,身怀绝技,以针术名噪乡里。
董公幼承庭训,绍衍祖学,18岁即独立行医,曾悬壶青岛数载,怀救世之心,挟济人之术,未几,医名鹊起。
1949年,董公举家迁往台湾,1953年,蛰居台北。
数十年来,董公临诊40万人次,活人无算。
其医术日见精进,造诣更为深厚。
董门独派针灸绝学,在其手中运用如神,功至臻境。
1971年,董公以奇穴针灸治愈高棉总统龙诺之半身不遂,其针术之神奇震撼台湾朝野,时人盛誉其为"当代针圣"。
为弘扬董门绝学,董公摒弃门户之见,打破先祖不传外姓之常规,开门授徒,一时虔诚求师者日众,可谓桃李满天下,董公择其德才俱佳者七十又三人,收为入门弟子,悉心传授。
1972年,从师学艺者某公(某大学教授),盗用董氏奇穴之部分,出版《江湖奇穴秘集》,董公深恶而痛绝之。
为免众人受愚,以正视听,遂取其祖学之精华,于1973年辑成《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在台湾出版。
至此,董氏祖传数十代之绝学秘技流传于世。
董公厥功伟矣!董公入门弟子七十三人,得其衣钵者乃嫡传弟子杨维杰先生。
杨氏祖籍山东省高密县,家学渊源,自幼学习医药、伤科、针灸,后师从董公潜心研究董氏独门奇穴针法。
因杨父与董公素有世交,且杨氏天资聪颖,用功精专,为人厚道,深得董公期许,遂将家传绝学倾囊相授。
杨氏克绍箕裘,尽得其传。
董氏针灸彩色穴位图最全收集(董氏奇穴)-董氏针灸穴位图
董氏奇穴,乃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著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
董氏先祖以其灵性智慧,妙造独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
正如《医贯》有云:"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董氏奇穴非一方一法,一穴一术,乃自成体系的针灸流派,堪称针道。
其医理学术深如渊壑,浩若瀚海。
本站收集最新的董氏针灸穴位图,包括董氏针灸彩色穴位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仅供参考!。
董氏奇穴针灸大全董氏针灸董氏奇穴针灸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对各种痛症、面瘫、鼻炎、哮喘、胆囊炎、结肠炎、耳鸣、不孕症、妇科病等等,均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第一章头面颈项一.头部(一)头痛:1.木火加肺心;妇科;富顶;后枝;火主(心脏病引起);天皇;火散;针灵骨立可缓解2.背部五岭点刺(二)偏头痛:指三重;妇科;六完;三重(特效);四花外点刺;[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 4~5次,头痛即不复发];九里;耳背刺加足解穴(三)前额痛:二角明加中白;火菊加火连;水相加中白;五虎四(四)后项痛:指三重加人皇(五)头顶痛:妇科(六)巅顶痛:门金(七)巅头痛:火主(八)眉棱骨痛:二角明;花骨一;肾关(九)鼻骨痛:二角明;花骨一(十)后头痛:指三重;火菊加火连;水相加正筋加正宗;冲霄点刺出血(十一)太阳穴部位:门金二.眼疾病(一)眼角痛:大、小间;海豹;火散;花骨一(二)眼角发红:上白;花骨一;驷马(三)眼花:火腑海;火散(四)眼晕:火菊(五)眼散光:肾关;中白(六)眼球歪斜:肾关加三皇(七)眼暴癢:上白加上三黄;花骨一(八)眼癢:上白;火硬刺(九)眼发干:木穴;明黄;复溜(光明)(十)流泪:木穴(十一)火眼病:腕顺一、二(十二)青光眼:肾关加复溜加行间(十三)白内障:水相加肾关加人皇;四花中;光明(十四)针眼: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十五)角膜炎:耳尖、肝俞、五岭点刺出血;加针上白穴,效果更佳;驷马穴(十六)眼跳: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风市,复溜三.鼻疾病(一)鼻炎:指驷马;火腑海穴;分金;四花上加驷马;马金水(过敏性鼻炎:印堂)(二)鼻衄:腕顺二穴;肩中;博球(三)鼻塞:火硬(四)感冒鼻塞:肩中特效,门金;侧三里一针通四.耳疾病(一)耳鸣:;指驷马;灵骨(肺经虚者);火硬;六完;花骨一(二)耳聋:灵骨;花骨一;驷马;三泉;先三重放血,再驷马穴;总枢穴放血(三)耳中神经痛:木留(特效)(四)耳炎:指驷马(五)中耳炎:外三关;外踝四周散刺出血(六)美尼而:六完;上三黄加百会(留针二小时,特效)(七)耳痛:三重,四花外同时点刺出血五.口舌齿疾病(一)下颌痛、张口不灵:火硬(二)口内生瘤:四花上,四花中点刺(三)牙痛:浮、外间;四花外刺;侧三里加侧下三里加灵骨(四)唇喎:火主加灵骨;一、二、三重(五)唇生疮:犊鼻点刺(六)牙龈出血:上三黄(七)舌根较大而言语不清者:失音(八)舌强言语困难:三重加木留;肩中,商丘(九)唇痛、白口症:上、下唇六.咽喉疾病(一)喉咙生疮、咽炎:足千金、五金;外三关(二)慢性咽喉炎觉喉中痒而欲咳者:灵骨加大白加手心喘咳点(三)咽喉肿痛:火主加曲池;通肾胃背;三重、足千金点刺出血(四)鱼刺鲠喉:手五金、千金;三重(特效);足千金、五金(特效)(五)口干:指肾(或三重放血,再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六)发音无力:背面穴(七)咽感异常:劳宫穴下一寸(八)咽喉炎:曲陵点刺(九)喉咽:分金加镇金(十)喉瘤:通肾胃背(十一)瘰疬:三重、六完(均取患侧)(十二)发音无力:背面穴(十三)食道癌:三重七.颜面疾病(一)三叉神经痛:木留加足三重(特效)(二)脸面神经麻痹:指三重;灵骨;富顶加后枝;四花外刺;侧三里加侧下三里加风市;三重点刺出血;(三)面神经紧张:驷马;上中下泉八.颈项疾病(一)甲状腺肿大:一、二、三重加通天、关、山(往外、内长者);三反(往内);驷马(眼突出)(二)颈部胸索乳突肌痛:心门(三)扁桃腺炎、甲状腺肿:足千金、五金;外三关(四)脖颈痛:肺心穴;上白;富顶加後枝;火菊;三皇;四肢穴;九里第二章四肢躯干九.上肢疾病(一)手腕手臂痛:水愈刺;三重;九里中(二)手臂及手指痛:天地人士;花骨二(三)手抽筋:火陵;火山(四)手下臂痛:火串(五)手足麻木:大间;五虎一、二;火菊;肾关;九里(六)手指拘挛不伸:重子加重仙加泻尺泽;姐妹一、二、三(七)手腕挠侧扭伤:上白(患侧);驷马(八)手大指痛:中白加下白;海豹;胆穴(九)手痛:人宗;火主(十)中指无名指不能弯曲:木留(十一)手腕无力:水曲(特效)(十二)手指无力:花骨一(十三)上臂痛:四花副刺;外三关;上曲(十四)手三里附近麻痛:四肢加天皇(十五)肘以下至腕之手臂臂外侧痛:上三黄(特效)(十六)肘关节炎:曲陵刺(十七)手腕痛:临泣、地五会、侠溪(倒马)(十八)两手拘挛:泻尺泽,针肾关(十九)肘关节痛:灵骨特效;风市;四花中(二十)手指麻:对侧门金、束骨、再针大间;肾关、复溜特效(二十一)中指(趾)麻:通关、通山(二十二)指关节痛:五虎一;人士(二十三)腕关节痛:侧山里、侧下三里(二十四)腱鞘炎:五虎一特效(二十五)手麻:手三里(二十六)肩背痛(膀胱经第二行外侧痛):足千金、五金;马金水加快水(二十七)肩痛:肾关(但下针不贴胫骨,离胫骨五分);七虎(二十八)肩冷:四花外强刺激(二十九)肩胛骨下端痛:腕顺一、二(三十)肩胛骨痛:心膝(三十一)肩关节痛:灵骨加大白加上白;三重(三十二)肩臂痛:天地人士;外三关(三十三)肩胛骨痛:重子加重仙(未有不效者);心膝(三十四)肩后侧痛:六完加驷马(三十五)肩背痛:重子、重仙;通肾、通胃、通背特效(三十六)肩峰痛(发肿):三通;九里;侧下三里(三十七)锁骨及肩髃部瘤肿:木留(特效);外三关(三十八)肩臂不举属心者:火膝(三十九)肩痛:肩中(四十)缺盆上下痛:木留(四十一)锁骨炎:七虎十.下肢疾病(一)四肢痛:四肢穴(二)腿肌痉挛:搏球(三)脚痛、麻:手五金、千金;人宗;大主;火菊;九里(四)腿碰伤或委中外侧筋紧难伸:灵骨加尺泽(五)腿酸:火腑海穴;水愈;背面穴点刺出血;水金、水通;七里、九里(六)脚掌不能弯曲:腕顺一、二(七)脚无力:上白;肾关(八)膝盖痛:大小中间;心膝;火膝;胆穴;五虎四五加(肩中特效);重仙;土水;火硬刺;三金点刺出血(九)膝无力:心膝(十)膝内侧痛:心门(十一)曲泉穴痛:心膝(十二)小腿肚胀痛及曲泉穴一带筋紧:木火(十三)小腿胀痛:肺心穴;手五金、手千金;云白加肩中;李白;上曲;次白;精枝点刺出血最佳(十四)下肢无力:肩中加上曲、云白或加下曲、李白(十五)一切下肢痛:灵骨加大白加中白(十六)足三里至足外踝痛或麻:中白加下白(十七)下踝关节扭伤(胆经部分):上白(双侧);驷马(特效)(十八)外踝痛:胆穴;五虎四、五加小节;上白加二间;中白(肾性);云白加上白(十九)内、外踝痛:五虎四、五;中、下白(二十)足跟痛:肺心穴;五虎四、五;火全;灵骨(二十一)足跟腱痛:胆穴(二十二)足趾麻痛:五虎二、三(二十三)足背麻痛:五虎三、四(二十四)足冷:四花外(轻刺激)(二十五)大腿痛:叉三特效;金林点刺出血特效(二十六)脚抽筋:正筋;次白(二十七)腿软无力(兼心跳):肩中;通天特效(二十八)腿麻:驷马、肩中(二十九)趾麻:下三皇(三十)腿冷痛:双凤点刺出血;再针通天、通肾(三十一)膝盖冷痛:针单侧通天;肩中十一.胸腹病(一)胸痛:妇科(二)胸下心侧痛:上白(三)胸部打伤:灵骨加大白;驷马(四)胸部发闷:小中间;火陵;火山(禁用双手);手五金、千金;曲陵刺(五)胸骨痛及肿胀:七虎(六)打伤中气呼吸困难:灵骨加大白(七)开疏胸次:四花外刺(八)胸腹侧痛(压痛):驷马(九)胸腹膜炎:四花中点刺出血,再针驷马(十)胸腹部任脉线上痛:水相(十一)胸连背痛:驷马,然后承山;肾关;上白(十二)小腹侧痛:驷马、通天、通胃(十三)肋膜炎(肋间神经痛):指驷马;四花中、副、外刺;七虎穴;驷马(十四)腹痛:指五金;千金;手五金;花骨四(十五)腹胀:灵骨加大白加土水;背面穴;水晶;四花下;腑快(十六)腹膜炎:肠门(特效)(十七)腹部肿瘤:外三关(特效)(十八)上腹部胀大易罹中风:三重(可使上腹变小,并预防中风)(十九)小腹胀:腕顺一、二(二十)肋胁痛:火串(二十一)胁下痛:三重(二十二)胸胁痛:下都十二.腰背痛(一)坐骨神经痛:上白;火腑海穴;手五金;手千金;花骨三、四;灵骨、大白特效;鼻翼特效(二)肺机能引起之坐骨神经痛:上白、灵骨;火陵;上、下曲;温溜、下廉;肩贞、臑俞(三)肾脏性之坐骨神经痛:中白;腕顺一、二;肾关(四)少阳经坐骨神经痛:上白;中白;火陵(五)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之坐骨神经痛:四花副、下加腹肠穴;上三黄(特效)(六)心经之坐骨神经痛:天府、侠白;通里、大陵、内关、间使(七)背痛:指肾;重子、重仙;腕顺一、二(由肾亏引起);天地人士;九里(八)阔背肌痛:(膏肓痛):指肾;重子加重仙;腕顺一、二;搏球(50%有效);肾关(肾亏所致)(九)腰痛:灵骨;後椎加首英(若他法全无效时,此法可意想不到之功);水愈;水曲;花骨三、四(十)背椎痛:肺心穴;水相;花骨三、四;正筋、正宗;火全;四花外加肾关;马快水(十一)背脊畸形:上三黄下针即见效(十二)正中线痛:委中点刺出血,再针昆仑(十三)背连下腿痛:马快水(特效)(十四)腰酸:火腑海穴;支通、落通;火散;搏球;肾关(十五)脊椎骨弯曲痛、手脚痛:消泺(十六)脊椎骨脱臼:後椎加首英(十七)腰脊痛:腕顺一、二;三皇(十八)第一、二胸椎两侧筋紧:天皇(十九)腰椎强不能弯曲:;灵骨加叉一(二十)髂骨後上脊两侧痛:肺心穴;腕顺一、二(二十一)背痛:火散(二十二)闪腰岔气:二角明;马金水(二十三)膀胱经外髂骨痛:中白(二十四)脊柱痛:心膝;中白(二十五)腰眼痛:二角明(二十六)尾骶尖端痛:心门;後会第三章脏腑疾病十三.心脏疾病(一)心脏病:大间;心常(慢性擴大特效);四花上;四花里;天地人士(心跳过速)(二)心脏炎:心门;四花中上(三)心脏衰弱:指肾;天地人士加灵骨(四)心脏性之风湿病:火膝;心常;三通(五)心脏二尖瓣血管阻塞之胸痛:灵骨加大白(六)心痛:火膝;四花中副刺;火包;肾关(七)心跳:小间;中间;心常;火串;心门;肩中;火菊;四花上里;伏兔(八)心惊:胆穴(九)强心(昏迷时使用):火硬(十)心下胀:心门;通关、通山(十一)心跳过快:心门特效;通关、通天;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十二)心肌炎:心门(十三)血管硬化:四花中、副点刺出血十四.肺脏疾病(一)肺炎:重子(特效);大白刺(二)肺积水:四花中(特效)(三)肺结核: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再针驷马(四)肺瘤:四花中(五)肺气肿: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六)支气管炎:小间(七)肺癌、肺气肿:心常加灵骨、大白(特效)(八)咳嗽、气喘:重子(小孩最有效);大白刺;火腑海穴;天地人士配灵骨(特效);人宗;曲陵;四花外强刺激;土水穴(特效)(九)哮喘:四花上中;驷马(十)痰咳不出:重子重仙十五.肝胆疾病(一)肝火旺:木穴;木炎(二)肝炎:木炎;肝门;上曲刺;火包;火主(三)肝肿大硬化:木炎;上曲刺;再针肝门,明黄;肝俞点刺,再针上三黄(四)肝炎之肠炎:肠门;木斗;木留;三重(五)肝弱:富顶(六)口苦睡不着:木炎(七)慢性黄疸:眼黄加三黄;火枝加火全加其黄(八)急性黄疸:眼黄加肝门;火枝加火全加其黄(九)面黄四肢浮肿:人宗(十)胆病:木斗;木留(十一)胆结石:木枝(十二)胆囊炎:火枝;火全十六.脾胃疾病(一)脾肿大:脾肿;上三黄;三重;木斗;木留;人宗(二)反胃(倒食):天皇;肾关(三)胃酸过多:天皇;肾关(四)胃痛:浮、外间、肠门;火主;门金;花骨四;四花中、上、下、里(五)胃下垂:脾肿加足三里加内关加中脘,并灸神阙、气海、关元(六)胃炎,久年胃病:土水;门金十七.肾、膀胱病(一)肾脏病之腰痛、腰酸:中白;腕顺一、二;水相(二)肾脏病之背痛:中白(三)肾亏:指肾;地士;搏球加四花中(四)肾痛:二角明(五)肾募穴京门处痛:二角明(六)肾脏炎:後椎加首英;水愈刺(特效);水相;天地人皇;通肾胃背;马金水加快水;腕顺一、二(七)肾结石:水愈;马金水(八)膀胱结石、膀胱炎:马快水(九)蛋白尿:天地人皇;通肾胃背十八.大小肠病(一)肠炎:指五金;千金;肠门;门金;四花下;腑肠加门金;四花外刺;足千金;五金;通肾加通胃(二)肠痛:灵骨;四花里(三)肠胃慢性出血:姐妹一、二、三(四)肠风下血:中白(五)痔疮出血:委中刺加中白(六)大便脱肛:其门(七)顽固性便秘:其门(八)便秘:火串(九)肚脐周围及腰痛:腕顺一、二(十)大肠部胀痛:肠门;门金(十一)肠出血:四花中、外点刺,再针姐妹穴第四章其他疾病十九.妇科疾病(一)子宫瘤:凤凰巢加妇科;重子加重仙;火硬;火主;水晶;姐妹一、二、三(二)子宫炎:凤凰巢;妇科;木妇;火硬;火主;水晶(三)子宫不正:凤凰巢加妇科(四)卵巢炎:重子加重仙(五)输卵管不通:木妇;凤凰巢加妇科(六)妇科产后风:水相(七)妊娠呕吐:三通(双足取穴,特效)(八)月经不调:凤凰巢;妇科;灵骨;其门;木妇;上三黄;姐妹一、二、三(九)经痛:灵骨;木妇;三泉(十)赤白带下:凤凰巢;妇科;灵骨;其门;天宗(特效);云门;木妇(特效);姐妹一、二、三;通肾、通背、通胃(十一)安胎:凤凰巢加妇科(十二)不孕:凤凰巢加妇科(十三)难产:灵骨;火包;火主(十四)胎衣不下:火包;火硬(十五)回乳:指驷马(十二年乳水不收)(十六)乳癌:外三关(十七)乳肿大:指三重(十八)乳房硬块:三重(20次左右可消)(十九)阴道痒:天宗;云白(二十)阴道炎:云白;海豹(二十一)阴门发肿:凤凰巢(二十二)女人性冷淡:其门(二十三)难达高潮:其门(二十四)原发性痛经:合阳,承山(二十五)宫寒痛经:至阴,承山(二十六)回乳:光明,足临泣(二十七)急性乳腺炎:内关;肩井;太冲、梁丘二十.前后阴病(一)尿道痛(非细菌性):火主;灵骨(二)尿道炎:浮、外间;六快(三)尿道结石:马快水加六快加七快(四)小便不通:火硬刺;下三皇;肩中、云白、下曲(五)小便出血:三皇(六)小便过多:凤凰巢(七)阴茎痛:六快(八)龟头长红点:六快(九)尿意频数:海豹、木妇特效;马快水;肾关(十)淋浊:通肾、通胃、通背;马快水(十一)睾丸坠痛:大间(十二)疝气:大小中外浮间;海豹;腹快(十三)性病:上、下唇(十四)阳痿、性能力不够:三皇(十五)遗精、滑精:三皇(十六)尿石所致绞痛:太溪;精灵(十七)急性睾丸炎:灸阳池二十一.疑难病(一)糖尿病:天宗;天地人三皇;四肢穴(二)血糖过低:上三黄加肾关(三)感冒后四肢酸痛:三通任取二穴加四肢穴(四)感冒:木穴(又名感冒穴);火腑海穴加分金;人宗(五)感冒流清涕:木穴(六)头晕眼花:中间;指驷马;火腑海穴;四花上;三通(针对脑贫血)(七)头晕脑胀:灵骨;富顶;後枝;支通;落通;火菊;火散(八)血压高:富顶;後枝;上曲;下曲;支通;落通;五岭刺加火硬(九)血压高引起之头晕眼晕,心跳,心衰:火连(十)血压高(肝阳亢进),中风後神志不清:火连(十一)血管硬化:後枝;肩中;地宗;支通;落通;火菊;四花中、副(十二)脑神经不清:正会、镇静、三重(十三)伤之流血不止:火包刺;六完(十四)止血:花骨四(十五)全身关节痛、神经痛:水曲(十六)妇人美容要穴:三皇(十七)妇人黑斑:上三黄(十八)骨头胀大:复原穴(十九)骨骼肿大:中白;火硬;消骨穴(二十)四肢骨肿:腕顺一、二;水曲;水相(二十一)扎针数日后麻觉未除者:木留(二十二)白血病:木留(二十三)白血球过多:上三黄;火枝加火全(二十四)丹毒:心门(特效)(二十五)抽筋:曲陵(二十六)狐臭:天宗;李白(二十七)减肥:水曲(二十八)小儿睡中咬牙:三重、四花下(二十九)特大号青春痘:腑肠加外三关(三十)癫痫:三通(天、关、山)任取二穴加上三黄(久扎必好);火枝加火全加土水(一个月断根);肺俞,厥阴俞点刺(三十一)雄胸:金前上、下穴(三十二)灰指甲:水愈附近刺(手指甲週期性溃烂、脫甲、似可参考)(三十三)皮肤病:指四马;木穴;後枝;四馬(用中心四馬不便時,可用指四馬)(三十四)牛皮癬:四馬(三十五)頸項皮肤病:肩中(此穴治頸項皮肤病,頗奇特)(三十六)手掌心脫皮:木穴(三十七)手掌皮肤硬化(鵝掌風):木穴(三十八)外感風邪不宣之皮肤騷癢:木穴(神效)(三十九)臉面黑斑:指四馬(四十)小兒夜哭:瞻穴小兒夜哭、小兒發驚風:血海(四十一)驱风:指三重(四十二)睡中咬牙:四花下特效(四十三)脂肪瘤:明黄特效;外三关(四十四)失眠:下三皇;镇静(四十五)高血压:五岑、委中、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四十六)暴瘖:失音(四十七)半身不遂:木火;灵骨加火白;肩中;上曲;下曲;六完加三重;驷马;九里(四十八)半身麻痹:肩中;夹宗;云白;上曲;下曲(上曲云白肩中;下曲李白肩中)木斗;木留(四十九)肌肉萎缩:指三重;水曲(五十)生气而痰迷心窍:火膝(五十一)难产:火包(五十二)子宫炎(经痛):木妇;妇科;门金穴(特效)(五十三)发汗、止汗:木穴(五十四)痞块:三重(五十五)发寒熟:木穴(五十六)阳症起死回生:地宗(五十七)脑部各种病变:上瘤(五十八)脑瘤、脑膜炎:四散加火菊加火连(单脚);上瘤;三重;州磮(五十九)脑骨胀大、脑积水:正筋、正宗、正士;配上瘤(六十)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三重(六十一)外感风邪不宣之皮肤骚痒:木穴(神效)(六十二)各种瘤:外三关(与三重交替使用)(六十三)帕金森:上三黄加百会加镇静加肾关;复溜、明黄(六十四)舞蹈病:上三黄(六十五)游走性痛:上三黄;中九里(六十六)精神紧张引起之失眠:上三黄(六十七)神经性呕吐:三通(六十八)呕吐:心门(六十九)全身麻木属气血不通者:木留(特效)(七十)全身之骨痛、酸麻:列缺透太渊;鱼际透劳宫(七十一)消化不良:脾肿穴加通山、关、天(特效);木斗;木留(七十二)干霍乱:心门(七十三)霍乱转筋:搏球加四花上、里(七十四)疲劳:富顶;支通;落通;木留;木斗(七十五)全身疲劳:背面刺、落通(七十六)西药中毒面呈黑色:解穴(七十七)痿症:正会加三通:正会加下三皇加肾关加足三里加阳陵泉加肩中(七十八)一切气逆(肺气、胸胀、腹胀、肾不纳气):水金、水通(七十九)呃逆:水金、水通(八十)腰围大由於胀气者:水金加水通加灵骨加大白(八十一)胆绞痛:太冲(八十二)注射后臀部疼痛:阳陵泉(八十三)过敏性鼻炎:印堂(八十四)胃肠型感冒:胸背部反应点灯心草点治(八十五)急性黄疸型肝炎: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或中封)(八十六)急性细菌性痢疾:阴陵泉,外陵,高热者配内关。
董氏奇穴针灸渊源与学术特色简介---- 董氏奇穴再传入室弟子左常波引言孔子云:礼失求诸野。
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两千年的岁月苍桑,传统针灸有许多精华的东西湮没佚散了,但是在民间,中国针灸之真传命脉却延绵不绝,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月印万川,风流千古。
面对董氏先祖的大智慧,我的心灵一次次被强烈震撼……历史渊源董氏奇穴,乃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著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
董公景昌先生(1916-1975),祖籍山东省平度县。
其父董森公,身怀绝技,以针术名噪乡里。
董公幼承庭训,绍衍祖学,18岁即独立行医,曾悬壶青岛数载,怀救世之心,挟济人之术,未几,医名鹊起。
1949年,董公举家迁往台湾,1953年,蛰居台北。
数十年来,董公临诊40万人次,活人无算。
其医术日见精进,造诣更为深厚。
董门独派针灸绝学,在其手中运用如神,功至臻境。
1971年,董公以奇穴针灸治愈高棉总统龙诺之半身不遂,其针术之神奇震撼台湾朝野,时人盛誉其为"当代针圣"。
为弘扬董门绝学,董公摒弃门户之见,打破先祖不传外姓之常规,开门授徒,一时虔诚求师者日众,可谓桃李满天下,董公择其德才俱佳者七十又三人,收为入门弟子,悉心传授。
1972年,从师学艺者某公(某大学教授),盗用董氏奇穴之部分,出版《江湖奇穴秘集》,董公深恶而痛绝之。
为免众人受愚,以正视听,遂取其祖学之精华,于1973年辑成《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在台湾出版。
至此,董氏祖传数十代之绝学秘技流传于世。
董公厥功伟矣!董公入门弟子七十三人,得其衣钵者乃嫡传弟子杨维杰先生。
杨氏祖籍山东省高密县,家学渊源,自幼学习医药、伤科、针灸,后师从董公潜心研究董氏独门奇穴针法。
因杨父与董公素有世交,且杨氏天资聪颖,用功精专,为人厚道,深得董公期许,遂将家传绝学倾囊相授。
杨氏克绍箕裘,尽得其传。
董氏奇穴真人扎针配文(一)2016-05-25 小国医也...转自洎阳医生修改微信分享: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推荐给朋友董氏奇穴真人扎针配文(一)本帖最后由梅子66 于2011-6-30 16:10 编辑有时间就要整理出董氏的一些要穴,加上真人图片与文字。
木留穴——脾胃不和调节剂在第三蹠骨与第四蹠骨连接部之直前陷中,蹠骨与趾骨关节一寸五分。
解剖:肝神经,脾神经。
主治:白血球症、脾肿大、消化不良、肝病、疲劳、胆病、小儿麻痹。
中指无名指痛(即伸屈不灵)。
取穴:当第三蹠骨与第四蹠骨连接部之直前陷中,距木斗穴后一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木斗穴——肝脾不和调节剂在第三蹠骨与第四蹠骨之间,距蹠骨与趾骨关节五分。
解剖:脾神经,肝神经。
主治:脾肿大(硬块)、消化不良、肝病、疲劳、胆病、小儿麻痹。
取穴:当第三蹠骨与第四蹠骨之间,距蹠骨与趾骨关节五分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门金穴——肠胃清道夫在第二蹠骨与第三蹠骨连接部之直前陷中。
十二指肠神经,胃之枝神经主治:肠炎、胃炎、腹部发胀及腹痛、盲肠炎、退烧,加倒马针治鼻炎。
取穴:当第二蹠骨与第三蹠骨连接部之直前陷凹中,与火主穴并列。
手术:用细毫针,针深五分(具有特效)。
注意:禁双脚同时取穴。
扩展应用1、治疗太阳穴疼痛2、深刺至涌泉,能治头顶痛3、鼻炎、蝶窦炎、额窦炎4、中指麻木,配内廷倒马(中指痛屈伸不便用木留穴,木斗穴)5、痛经第一针,经行腿痛发作第一针立止水曲穴——又名马灵穴。
四肢浮肿、全身骨痛的特效穴部位:在六完穴后一寸处。
解剖:肺之分枝神经,肾之枝神经主治:腰痛、四肢浮肿、腹胀、颈项神经痛、全身骨痛,神经疼,手骨疼,肌肉痿缩,麻木。
取穴:当第四蹠骨与第五蹠骨之间,距六完穴一寸处是穴。
手术:五分至一寸。
延伸阅读1. 浮肿:四花下穴配腑肠穴2. 四肢浮肿:地皇穴配通肾,通胃3. 脚上小腿处按之凹陷者可消:通肾,通胃4. 下肢浮肿,全身浮肿:下三皇配通肾,通胃穴5. 通肾,通胃,通背三穴利水补肾,治全身、四肢浮肿,脚背红肿6. 四肢浮肿:人宗穴7. 肾脏炎,四肢浮肿:水相穴,水仙穴8. 四肢浮肿,腹胀:水曲穴扩展应用1、减肥2、眼肿胀痛3、肾水上泛的耳鸣者4、少阳胆经区域坐骨神经痛5、肩痛不能上举者,水曲穴配足千金6、中风后遗症的腕关节7、配中九里对癌性疼痛有效。
董氏奇穴针灸学杨维杰著董氏奇穴针灸渊源与学术特色简介董氏奇穴,乃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著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
董氏先祖以其灵性智慧,妙造独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
正如《医贯》有云:“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董氏奇穴非一方一法,一穴一术,乃自成体系的针灸流派,堪称针道。
其医理学术深如渊壑,浩若瀚海。
择其要者举述如下:一、穴法特色董氏奇穴号称七百四十穴,真正公开的尚不足二百。
分布在手指(一一部位)、手掌(二二部位)、前臂(三三部位)、上臂(四四部位)、足趾(五五部位)、足背(六六部位)、小腿(七七部位)、大腿(八八部位)、双耳(九九部位)、头面(十十部位)以及前胸、后背等十二个部位,脉络清晰,有章可循。
1、骨缘分布董氏奇穴多近骨缘分布,讲究贴骨进针。
如妇科、还巢、灵骨、足三重等,均贴骨缘。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效应与骨膜传导有关,董氏奇穴多贴骨缘分布,故疗效显著。
2、穴位组合董氏奇穴多以组合穴应用。
如胸腹及后背穴位,均以组合穴出现,多用刺血针法,取穴灵活,安全有效。
他如驷马穴、上三黄、下三皇、外三关等,均为三穴并列,跨越身体某一区段。
此乃董氏奇穴一大特色,其临床效应之快捷,非传统经穴可比。
3、命名朴素董氏奇穴之命名,朴素直观,容易掌握。
如正筋、正会、肩中(以部位命名);木火、水金、土昌(以五行命名);明黄、天黄、肺心(以五脏命名);妇科、眼黄、肝门(以主治命名)。
4、正经奇穴董公历来提倡董氏奇穴乃“正经奇穴”,正因为对十四经穴有深入的研究,才会独创数百奇穴,董氏奇穴与十四经穴有很深的渊源。
杨师在十四经穴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尤其是对五输穴的应用发挥,更是出神入化,妙趣横生。
恩师常常告诫:“要想精于董氏奇穴,必须读通《灵枢经》,董氏门生不可不知。
”尤值一提的是,董氏奇穴之最精华处,乃董氏七十二绝针(对某种疾病有特殊疗效之穴位)、董氏三十二解针(解毒、解晕、解痛有奇效)。
董氏针灸彩色穴位图最全收集(董氏奇穴)
董氏奇穴,乃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著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
董氏先祖以其灵性智慧,妙造独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
正如《医贯》有云:'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董氏奇穴非一方一法,一穴一术,乃自成体系的针灸流派,堪称针道。
其医理学术深如渊壑,浩若瀚海。
本站收集最新的董氏针灸穴位图,包括董氏针灸彩色穴位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仅供参考!。
董氏奇穴,乃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著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
董氏先祖以其灵性智慧,妙造独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
正如《医贯》有云:"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董氏奇穴非一方一法,一穴一术,乃自成体系的针灸流派,堪称针道。
其医理学术深如渊壑,浩若瀚海。
图片仅供参考!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董氏针灸彩色穴位图最全收集(董氏奇穴)-董氏针灸穴位图
董氏奇穴,乃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着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
董氏先祖以其灵性智慧,妙造独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
正如《医贯》有云:"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董氏奇穴非一方一法,一穴一术,乃自成体系的针灸流派,堪称针道。
其医理学术深如渊壑,浩若瀚海。
本站收集最新的董氏针灸穴位图,包括董氏针灸彩色穴位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仅供参考!。
【图解】学董氏奇穴笔记【图解】学董氏奇穴笔记20个足部穴位足(1)三圣穴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取穴:三圣三穴在脚底正中央点处(往足跟方向)往后一寸。
即十四经涌泉穴往足跟方向后三寸。
剂量:直刺五分~一寸。
解剖位置:脚底神经分枝、心之神经、肾之副神经、脑神经。
主治:高血压(特效)、低血压过高症(特效)、脑溢血、脑血栓症。
治疗方法:刺针法特效主治:高血压、低血压过高症特效配穴:三圣穴治疗高血压(特效)、低血压过高症(特效)三圣穴三穴示意图足(2)五花一穴取穴:平卧取穴,脚底、脚后跟正中央处是穴剂量:用三棱针刺出血治足跟痛特效解剖位置:胫骨神经的外侧脚底分枝、脑神经。
主治:足跟痛(特效)、失眠、脑神经痛。
治疗方法:放血法、、或直刺3—5分特效主治:足跟痛特效配穴:五花穴治疗足跟痛之(特效穴)。
五花一穴示意图足(3)五花二穴取穴:平卧取穴,五花一穴(脚底、脚后跟正中央处)向前一寸是五花二穴。
剂量:用三棱针刺出血治足跟痛特效解剖位置:胫骨神经的外侧脚底分枝、脑神经。
主治:足跟痛(特效)、失眠、脑神经痛。
治疗方法:放血法、、或直刺3—5分特效主治:失眠特效配穴:五花穴治疗失眠配镇静穴(特效)。
可任取一至二穴应用。
五花二穴示意图足(4)五花三穴取穴:平卧取穴,五花一穴(脚底、脚后跟正中央处)向后一寸是五花三穴。
剂量:用三棱针刺出血治足跟痛特效解剖位置:胫骨神经的外侧脚底分枝、脑神经。
主治:足跟痛(特效)、失眠、脑神经痛。
治疗方法:放血法、或直刺3—5分特效主治:失眠特效配穴:五花穴治疗失眠配镇静穴(特效)。
可任取一至二穴应用。
五花三穴示意图足(5)五花四穴取穴:平卧取穴,五花一穴(脚底、脚后跟正中央处)向外横开一寸是五花四穴。
剂量:用三棱针刺出血治足跟痛特效解剖位置:胫骨神经的外侧脚底分枝、脑神经。
主治:足跟痛(特效)、失眠、脑神经痛。
治疗方法:放血法特效主治:足跟痛特效配穴:五花穴治疗足跟痛之(特效穴)。
董氏针灸彩色穴位图全收集(董氏奇穴)董氏针灸穴位图
————————————————————————————————作者:————————————————————————————————日期:
2
董氏奇穴,乃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著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
董氏先祖以其灵性智慧,妙造独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
正如《医贯》有云:"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董氏奇穴非一方一法,一穴一术,乃自成体系的针灸流派,堪称针道。
其医理学术深如渊壑,浩若瀚海。
图片仅供参考!。
<<最新实用董氏针灸奇穴全集>>------董景昌、胡文智穴道名称: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手取穴不忌。
剂量:直刺二~四分为肝及大小肠神经穴位:食指掌面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心悸,心脏性喘息、心内膜炎、疝气特效、扁桃腺炎、腹胀气、膝盖痛、眼痛、三叉神经、小儿气喘、疳积治疗方法:刺针法案例描述: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为治疗疝气之特效穴在疝气一二○名患者治例中,完全痊癒九十八人,减轻者十七人,无效五人。
有效案例_特效主治:疝气有效案例_特效配穴: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有效案例_特效权值:90针感:局部胀痛麻电感。
穴道名称: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双手取穴不忌。
剂量:以三棱针扎出血穴位: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间穴下二分半处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肺及心脏分支神经、六俯神经。
主治: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吐黄痰、喉炙脔、角膜炎、麦粒肿、心悸、胸闷、膝盖痛、腹胀气、小儿气喘、疳积、扁桃腺炎、肠炎(特效)治疗方法:放血法案例描述: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为治疗疝气之特效穴在疝气一二○名患者治例中,完全痊癒九十八人,减轻者十七人,无效五人。
有效案例_特效主治:疝气有效案例_特效配穴: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有效案例_特效权值:90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侧间穴以三棱针扎出血(有特效)特效配穴_特效权值:90穴道名称:小间穴取穴:掌心向上、取食指第一节外上方,大间穴直上二分半是穴。
剂量: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穴位: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上二分半处。
即大间穴上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肺及心脏分支神经、六腑神经。
主治:支气管喘息,吐黄痰、胸闷、心悸、膝盖痛、小肠胀气、疝气(特效)、角膜炎、扁桃腺炎。
董氏72绝针是董氏不传之秘.以下只是简单的描述.以后再发详细的.还有32解针.及董氏掌诊.1.外三关一穴: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
外三关二穴与外踝尖联机之中点。
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
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红鼻子(特效)。
青春痘、粉刺(效佳)。
瘰?(特效)。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效果卓著。
2.外三关二穴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联线之中点。
3.外三关三穴为外三关二穴与膝盖外侧联机之中央点4. 双龙一穴: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胫骨外侧骨陷中。
解剖位置:外侧腓腹皮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
5.双龙二穴一穴下6分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6.双灵一穴: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横纹中央(四缝穴)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指侧神经皮下浅枝、心脏神经、肺分支神经、肾分支神经。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
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埙梜z明液特效。
刺出黑血亦佳。
7.双灵二穴穴位: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横纹正中央偏外侧二分半处。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
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埙梜z明液特效。
刺出黑血亦佳。
8木灵穴穴位: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之横纹中央点偏外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枝、肝之神经。
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两?痛、胆囊炎、胆道蚵虫症。
痿症、半身不遂。
以三棱针刺出黄白色液体、或刺出黑血均效。
9.妇科五穴之一穴:手背大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子宫神经、六俯神经。
主治:子宫癌、于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风症)。
10. 妇科五穴之三穴1111 妇科五穴之四穴1112. 妇科五穴之五二穴1113..妇科五穴之五穴1114.木火四穴一穴穴位:手背食指第二节、三节间横纹正中央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心脏及肝分支神经。
主治:半身不遂、(木火二穴曾用于治疗高棉总统龙诺元帅之半身不遂奇效)腿痛、中风后遗症、草鞋风。
三棱针浅刺出血奇效。
注意与禁忌:木火四穴效果迅速,通常叫针一次以不超过五分钟为原则。
连续取用五日后,限用三分钟。
二三四穴分别在3 4 5 指上位置同上18.八关穴之3穴1 穴 .2 穴穴位:手背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侧五分下二分半处(1穴)。
偏外侧5分(2穴)解剖位置:正中神经皮下浅枝、心肺及肝分支神经、肾神经。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可配正会);脑贫血、耳鸣。
交叉取穴与下向上刺19.八关穴之 4穴:手背中指第一节正中央偏侧五分下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正中神经皮下浅枝、心脏神经、肺分支神经、肝之神经。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手臂不举(特效)、腿痛(特效)耳鸣、痿症、五十肩20下高穴22(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描述穴位: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间处。
手解二穴(于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触之处。
距掌指横纹一寸的上五分)上一寸半为下高穴解剖位置:正中神经浅枝、尺骨神经分枝、肾脑神经。
主治:腹膜炎、肋膜炎、盲肠炎、卵巢炎、急慢性小肠炎、增高。
21.上高穴(22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描述穴位: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间处。
手解二穴(于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触之处。
距掌指横纹一寸的上五分)上五分为上高穴解剖位置:正中神经浅枝、尺骨神经分枝、肾脑神经。
主治:腹膜炎、肋膜炎、盲肠炎、卵巢炎、急慢性小肠炎、增高。
22.中白穴22(又名鬼门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描述穴位:手背于无名指掌骨与小指掌骨下。
(上一寸为中渚穴,有人误以中白穴乃中港穴,实为错误)。
解剖位置:手背静脉网,尺骨神经动脉,与手背分枝、肾分支神经,(又称机动神经)。
主治:急慢性肾孟(肾)炎、膀恍炎、腰酸痛、背痛、头晕、眼散光、肾虚耳鸣、脑鸣、重听、四肢浮肿、偏头痛、脊椎炎、退化性关节炎、小腿痛、闪腰。
坐骨神经痛(奇效)、骨刺(奇效)、岔气(特效)23骨关穴(22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描述穴位:手掌朝上,当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外侧五分,腕豆骨下是穴。
亦节食指与中指叉口直上腕横纹处下五分。
解剖位置:正中神经、肾之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坐骨神经痛(奇效),半身不遂(特效)脊椎骨增生压迫神经痛(骨刺)十二指肠炎、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
(董氏三十二解针之一)穴24.木关穴22(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描述穴位:手掌于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侧五分处。
解剖位置:正中神经、肾之神经、肝胆神经。
主治:腰痛(特效)心闷、两?痛、黄疸病、坐骨神经痛、腿痛、腹膜炎、全身关节痛(特效)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
(董氏三十二解针之一)25腕顺一穴22(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描述穴位:手背小指掌骨外侧下缘,手腕横纹下一寸五分处。
解剖位置:此处为小指外转筋、有腕骨背侧动脉与支脉、尺骨神经、肾分支神经。
主治:肾亏之头痛眼花、坐骨神经痛(特效)、肾脏炎、肾孟炎、膀恍炎、腰痛(特效)四肢骨肿(奇效)、背痛、两腿痛、骨刺、耳鸣、耳型、颈项骨刺(特效)。
26.腕顺二穴22(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描述穴位:手背侧面,当小指掌骨外侧下缘,手腕横纹下二寸五分处。
解剖位置:此处为小指外转筋、有腕骨背侧动脉与支脉、尺骨神经、肾分支神经。
主治:肾亏之头痛眼花、坐骨神经痛(特效)、肾脏炎、肾孟炎、膀恍炎、腰痛(特效)四肢骨肿(奇效)、背痛、两腿痛、骨刺、耳鸣、耳型、颈项骨刺(特效)。
兼治鼻出血、失枕奇效。
27.三叉一穴22(七十二绝针之一)穴位:在食指与中指叉口之中央点处。
解剖位置:桡骨神经浅枝,肺分支神经、肾之副神经。
主治:角膜炎、眼睛酸痛(特效),腰痛、坐骨神经痛(有卓效),眉棱骨酸、胀痛(特效),视神经萎缩,半身不遂,痿症。
28三叉二穴2229.三叉三穴22(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穴位: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
解剖位置:尺骨神经手背枝,肾之神经。
主治:重感冒、头晕头昏(特效),坐骨神经痛(特效),长骨刺(特效)、腰酸、腰痛(奇效)、肾盂炎、肾脏病水肿(特效)。
穴30.灵骨穴22(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描述穴位:在手背虎口、拇指与食指叉骨间,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
与重仙穴相通。
解剖位置:浅层分布手背静脉,晓骨神经浅枝。
深层分布正中神经的固有掌侧指神经、肺支神经、心及肾神经。
主治:肺气不足引起的肺炎、肺气肿、肺癌、坐骨神经痛、腰痛、背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头痛、偏头痛、妇女月经不调、经闭、经痛、难产.、冠心症、心律不整、狭心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孟炎、大小肠炎、面斤、眼疾、耳鸣、耳聋、及一切久病、怪病、鼻病。
各种手术麻醉,灵骨穴配心灵穴后通电。
治疗久年胃病、胃溃疡配大白穴、中白穴。
注意与禁忌:孕妇禁针。
因此穴有收缩子宫之作用、孕妇针之有流产之虞。
31.心灵一穴33(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描述穴位:手掌朝上,手腕横纹上一寸五分解剖位置:桡侧手腕曲肌键和长掌肌腱中,浅层分布前腕、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心脏支神经。
主治:心脏膜炎、狭心症、心律不整、心脏扩大、心肌梗塞、胸闷(胸痛)、胃烷痛、腿痛、前额头痛、头晕、手脚麻痹,亦可当麻醉用治颈项手术。
32.心灵二穴33(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描述穴位:手掌朝上,手腕横纹上二寸五分解剖位置:桡侧手腕曲肌键和长掌肌腱中,浅层分布前腕、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心脏支神经。
主治:心脏膜炎、狭心症、心律不整、心脏扩大、心肌梗塞、胸闷(胸痛)、胃烷痛、腿痛、前额头痛、头晕、手脚麻痹,亦可当麻醉用治颈项手术。
描述穴位:手掌朝上,手腕横纹上三寸五分解剖位置:桡侧手腕曲肌键和长掌肌腱中,浅层分布前腕、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心脏支神经。
主治:心脏膜炎、狭心症、心律不整、心脏扩大、心肌梗塞、胸闷(胸痛)、胃烷痛、腿痛、前额头痛、头晕、手脚麻痹,亦可当麻醉用治颈项手术。
34.肝灵一穴33(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穴位:肝灵三穴(掌心向上,手腕横纹腕豆骨前缘直上三寸)直上六寸解剖位置:浅层分布前腕外侧皮神经、深层分布前骨、间动脉静脉和正中神经。
肝之神经、肾之神经。
主治:肝炎、肝硬化、脊椎骨膜炎、肝痛、两?痛、血癌症(白血球过多或过少)、脾肿大、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腰酸、筋骨35. 肝灵二穴3336..肝灵三穴33(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穴位:掌心向上,手腕横纹腕豆骨前缘直上三寸。
解剖位置:浅层分布前腕外侧皮神经、深层分布前骨、间动脉静脉和正中神经。
肝之神经、肾之神经。
主治:肝炎、肝硬化、脊椎骨膜炎、肝痛、两?痛、血癌症(白血球过多或过少)、脾肿大、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腰酸、筋骨痛。
37.地宗穴44 亦董氏三十二解针之一描述穴位:在人宗穴(在上臂脉骨缘与脉二头肌间之陷处,肘窝横纹上三寸五分。
)上三寸处。
即肘窝横纹直上六寸五分。
解剖位置:在头静脉后,有回旋上膊动脉、腋窝神经、心之支神经。
主治:能使阳症起死回生。
脑溢血之急救穴,针下立解。
心脏。
心脏麻痹、心绞痛之急救针。
治半身不遂、心脏性喘息、肝昏迷、手脚麻痹、动脉硬化、胸痛背痛、呼吸困难、脑血管阻塞等症。
38..肩中穴44穴位:肩峰穴(在肩骨缝之正中央下五分,即十四经肩颙穴下五分处。
)直下二寸、肱骨上。
即十四经肩颙穴下二寸半处解剖位置:此处为三角肌中央下缘、有上膊动脉、头静脉,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膝酵鷏`炎(特效)、膝誧廑芊]特效)、皮肤病(颈项皮肤病及殿部皮肤病有特效)、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悸亢进、肩痛、五十肩、流鼻血、血管硬化、瘰?(特效)。
腰痛。
(肩中穴配通天穴、通关穴、建中穴、肾关穴治全身关节炎、尿酸性关节炎、游走性风湿39.正脊一穴穴位:手臂肱骨上正中央、叉横纹直上二寸为正脊一穴解剖位置:肝副神经、心之副神经、脊椎神经。
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症、僵直性脊椎不能弯曲症、坐骨神经痛、颈椎骨刺。
慢性肾盂炎。
40.正脊二穴44(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穴位:正脊一穴(手臂肱骨上正中央、叉横纹直上二寸)直上二寸处,在肱骨上。
解剖位置:肝副神经、心之副神经、脊椎神经。
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症、僵直性脊椎不能弯曲症、坐骨神经痛、颈椎骨刺。
慢性肾盂炎。
描述穴位:正脊一穴(手臂肱骨上正中央、叉横纹直上二寸)直上四寸处在肱骨上。
解剖位置:肝副神经、心之副神经、脊椎神经。
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症、僵直性脊椎不能弯曲症、坐骨神经痛、颈椎骨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