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推荐】专题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 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260.50 KB
- 文档页数:5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2010年12月6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下图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3 600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 800摄氏度。
据此回答1—3题。
1.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中心区域2.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气候状况相对稳定B.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C.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高能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3.下列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A.短波通信中断B.信鸽迷失方向C.指南针失灵D.太阳东升西落【参考答案】1.A 2.C 3.D3.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与太阳活动无关,D正确。
太阳活动与地球(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 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
(2)太阳活动类型:A 层的黑子,B 层的耀斑,其周期约为11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3)主要影响⎩⎪⎨⎪⎧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高空,产生“极光”影响天气、气候变化注意:1.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冬半年的夜晚。
2.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和地球磁场的影响白天较强。
3.通常,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
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极光被公认为是地球上最壮观的三大天文奇观之一,受到全世界天文爱好者和摄影家的追捧。
2013年是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极光活动达到高峰。
为让更多天文爱好者和公众有机会欣赏这一天文现象,中国科学院天文科普网络委员会、上海天文台观测团赴加拿大黄刀镇(北纬62.3°)进行极光观测活动。
高一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日全食是太阳光球完全被月亮遮住,原本明亮的太阳圆盘被黑色的月球阴影遮盖的现象。
下图为日全食照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太阳被遮挡的发光部分是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光球层与色球层【答案】A【解析】我们平时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太阳发光的一层是光球层,在日全食时,月球会遮住光球层的光线。
【2】发生在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有A.黑子B.耀斑C.太阳风D.黑子、耀斑【答案】A【解析】太阳黑子出现于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
【考点】太阳的外部结构;太阳活动2.太阳活动强烈的时候,下列各部门受影响较大的是()①航天部门②钢铁部门③纺织部门④通信部门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既能够影响地球磁场,又能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故本题选A。
【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是A.酸雨的形成B.月相的变化C.电离层的强烈扰动D.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答案】C【解析】太阳活动包括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耀斑暴发可以导致电离层的强烈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C对。
酸雨的形成、月相的变化、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与太阳活动无关,A、B、D 错。
【考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4. 2013年11月5日,美国宇航局拍摄到太阳耀斑爆发的高清图像。
与该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活动周期B.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先受到其影响的行星C.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D.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可能受到影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太阳耀斑属于太阳活动的一种,周期大约11年,所以A错;耀斑爆发最先受影响的行星是距太阳最近的水星,故B错;耀斑爆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光球层为黑子,C错;耀斑活动影响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所以选D。
考点:太阳活动5.关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
叙述正确的是()A.1月太阳辐射最大纬度是南回归线B.7月份南半球的太阳辐射普遍高于北半球C.全年太阳辐射获得最多的是赤道地区D.南北半球同纬度太阳辐射随月份变化规律大致相反【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一年内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可知白昼长度是影响地球不同纬度获得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1月太阳辐射由南极向北逐渐减少,7月份相反,南半球的太阳辐射普遍低于北半球,全年各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平均相差不大,答案A、B、C错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南北半球同纬度太阳辐射随月份变化规律大致相反,故答案选D。
1.(2013•江苏卷)下图是我国30°N 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
读图完成问题。
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 ,原因有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黑子记录,但人类系统观测黑子的历史不足300年。
黑子数量高峰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人类系统记录的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于1996年开始。
材料二 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
第1章 行星地球精做0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层,它的特点是。
(2)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年是第23个太阳黑子活动峰年。
(3)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因此,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暴的诱发因素。
太阳风暴对地球气候和地球运动有长期影响,对于人类社会的高技术系统有无危害?如果有,请举例说明。
3.读中国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四个直辖市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是_______,为什么?(2)图中青藏高原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________(高或低),原因有哪些?(3)我国台湾岛西侧的年太阳辐射量比东侧的多,原因是什么?4.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新疆正在利用戈壁荒漠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利用基地,将在哈密、吐鲁番等地区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光伏并网电站以及3—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区。
(1)读材料一,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读材料二,简析在新疆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有利条件。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利用太阳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太阳能丰富,目前已经在很多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资源,这已经成为我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进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①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②反应。
2.对地球的主要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③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维持着④温度,是促进地球上⑤、⑥和⑦的主要动力。
(3)被古代生物固定后积累形成了⑧。
(4)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⑨来源。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外到里分为⑩、⑪运动和⑫。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3.太阳活动地球的影响:(1)引起电磁层扰动,使⑰受到影响。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 ⑱ ”现象。
(3)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美丽的 ⑲ 。
(4)地球上许多 ⑳ 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布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地表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具体的影响因素包括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等。
(1)纬度因素: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因为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
(2)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日照时数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总体特征: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具体分布如下: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下图示意我国陕西、青海、新疆三省区日照时数一年中逐月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曲线对应正确的是A.①—陕西B.②—青海C.③—新疆D.①—青海2.影响①省(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海拔高度 C .天气状况D .昼夜长短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
选择题1. 太阳大气的主要成分是()A.氧和氢B.氢和氮C.氢和氨D.氧和氮【答案解析】1.解析: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氨。
答案:C 2.“日凌”时,太阳、探测卫星和地面站的数据接收天 线恰巧在一条直线上;月食时,月球及卫星将处在地 球的阴影中。
“日凌”、月食对“嫦娥一号”卫星的主 要影响,正确的是①日凌时,太阳产生的强大电磁波干扰地面站接收 卫星信号,可能造成通讯中断②②日凌时, 讯设备%1 月食时, %1 月食时,%1 日凌时,①②③①④⑤ 太阳色球层的耀斑可能会击穿卫 日凌③ ④ ⑤ A.C.卫星外温度会急剧下降,导致卫星温度很低 卫星会因缺少阳光而能源不足 卫星温度会很高,月食时月球对卫星的引力会减小 B.②③⑤D.①③④D 、②③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答案解析】2. D3. 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
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 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B. 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 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D. 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答案解析】3. B4. 当太阳风暴到达地球时,地球上具有可降低太阳活动对其影响的保护层是①水圈②大气圈③岩石圈④地球磁场 A .①③ B .①②C .③④D •②④【答案解析】4. D5. 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呼机、移动电话等会失灵; ④地球自然速度加快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C 、②③④【答案解析】5. D 极光只能出现在高纬度地区。
6.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A. 氢原子的核聚变反应B.氢原子的核裂变反应C.氨原子的核聚变反应D.铀等元素核裂变的连锁反应【答案解析】6. A 点拨: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 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核聚变反应,变为1个氮原子核。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性质: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氢、氦;表面温度:6000K2.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的现象;能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
②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接受的太阳辐射不同,自然地理现象呈现纬度地带的差异。
④太阳辐射为生活、生产提供能量。
⑤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分为: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三个层次。
我们平时能用肉眼看到的是光球层。
2、太阳活动是指: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
3、太阳活动发生的位置与特点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层 光球色球 日冕 图例 太阳活动类型黑子 耀斑 日珥 日冕物质抛射 特点 太阳大气最底层;可见光最强;肉眼可观测 光球层之外;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日全食或特殊望远镜可见喷射的气体呈弧状 可延伸到几个太阳半径;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日全食或日冕仪可观测 标志与周期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为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的强弱的变化周期为11年(波状变化)①扰动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高能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爆”现象。
③高能带电粒子流轰击极地高层大气形成高纬度地区美丽的极光。
④损害航天器、空间通信、电网、海底输油管道等。
⑤影响地球气候,诱发地震、水旱灾害等。
重点1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位置,纬度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字母的说法,正确的是( )A.A表示日地距离,大约150亿千米B.A表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相互辐射C.图中B、D两点的太阳辐射强度,D点更强D.图示时刻,B点是地球大气上界单位时间获得太阳辐射最强的点2.图中A对地球的重大意义表现在( )A.适当的距离为地球生命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B.使地球有了厚层的大气C.相互的辐射,抑制了地球上的病菌D.使地球成为固态的球体下图为我国乌鲁木齐至广州一线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亿焦耳/平方米·年)剖面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a、b、c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b地比c地太阳辐射更强B.b地比a地降水变率更小C.a地比c地气温年较差更大D.a、b、c三地中,c地降水量最小4.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小的原因是该地处于洞庭湖平原,云雨天气多B.乙地处于柴达木盆地,地势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C.甲地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D.乙地处于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5.农业谚语“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中,体现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 )A.光、热资源B.大气运动、水循环的原动力C.生产能源D.生活能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
据此完成6~7题。
6.此恒星耀斑爆发时( )A.是一个暗黑的斑点B.是一个增亮的斑块C.一定会扰乱地球大气层,造成无线通信中断D.一定会造成地球上气候的异常7.此次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大气层被吹散,表面成为不毛之地②其表面温度一定会升高③行星上各地都会出现极光④行星上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题一、选择题下图是“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地太阳辐射量较多,主要原因可能是()①纬度较低②距海近,降水多③晴天多④海拔低,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2.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A.太阳风B.耀斑C.黑子D.极光日照率是指一定时段内,实际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总时数的百分率,下图为我国四地多年平均日照率月份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地日照率冬季差异最小B.哈密日照率高主要原因是纬度高C.北京日照率全年变化最小D.上海受“副高”影响时日照率高4.M地最可能是()A.重庆B.哈尔滨C.呼和浩特D.拉萨太阳能资源受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
下图为某省区年降水量和城市分布图,太阳能热水器在该省区得到广泛推广。
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地,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A.①B.②C.③D.④6.推测图中①、②、③、④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的是()A.①B.②C.③D.④7.新华网消息,近日,太阳表面突现一个面积很大的黑子群,达地球表面积的50余倍。
在华北地区严重雾霾天气下,肉眼清晰可见。
对于该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正处于宁静时期B.太阳黑子位于色球层上C.往往伴发耀斑现象D.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中心监测显示:2016年2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太阳黑子活动区爆发了一次×2.2级耀斑,这是第24太阳活动周迄今最大级别的耀斑爆发。
据此回答8~9题。
8.此次太阳耀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A.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B.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C.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出现极光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9.上题所述影响最强的时刻可能出现在当地()A.黎明B.中午C.傍晚D.午夜10.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B.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太阳黑子多少的周期变化大约为11年,耀斑多少的变化周期大约为若干分钟D.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黑子和耀斑就出现在光球层读图,回答11~12题。
高一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现象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A.地球磁场紊乱,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B.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C.两极地区的夜空中出现极光D.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甚至出现短暂中断【答案】B【解析】太阳活动所产生的高能带电离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带电离子与两极地区的大气碰撞,会产生极光;干扰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甚至出现短暂中断;而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是黄赤交角的影响,与太阳活动无关。
故选B。
【考点】太阳活动2.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射出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形成太阳风暴。
有人形象地把太阳风暴比作“太阳打喷嚏”。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黑子所在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高的区域B.太阳活动频繁时,流星雨和极光现象增多C.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D.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强的标志【答案】B【解析】黑子位于光球层,耀斑位于外侧色球层,所以当黑子出现频率最高的区域所对应的之外的色球区域也出现耀斑;黑子和耀斑往往是相伴发生的,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耀斑是在太阳的色球中发生的一种局部辐射突然增加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最强的标志;而太阳活动频繁时,极光现象增多,但是流星雨与太阳活动无关,是流星体闯入大气层形成的。
故选B。
【2】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是()A.引发潮汐现象B.诱发台风和海啸C.干扰电离层和有线通信D.产生磁暴和极光现象【答案】D【解析】太阳风暴是太阳散发的高能带电离子流,不会引发潮汐现象和诱发台风和海啸,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但只会影响无线短波通讯,对有线通信没有影响;而会干扰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会和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发生碰撞,产生极光。
故选D。
【考点】太阳活动3.我国古书曾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_(测试时间 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①大气环流②石油、天然气资源③火山爆发④地壳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 A【解析】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来自太阳辐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地质史期保存下来的太阳辐射;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2.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信受到强烈干扰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D.对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答案】 A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回答3-4题。
3.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①纬度低②距海远,降水少③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④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4.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太阳风 B.耀斑 C.黑子 D.极光【答案】3.B 4.D【解析】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及光照时长等因素。
题目中甲位于副热带高压带,纬度较低,降水少,光照时间长。
是否距海远、海拔高无法确定。
4.乙处位于极地,此时无太阳辐射,说明处于极夜,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只有极光。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愈短,其能量被大气削弱的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多,太阳辐射强度愈大。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分别是( )A.甲地、乙地 B.乙地、丙地C.丙地、丁地 D.甲地、丁地6.产生乙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天空多云②降雨天气③位于山地的南坡④位于山地的北坡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①②2013年12月15日凌晨4点35分,“嫦娥三号”稳稳落在虹湾着陆区,月球车进入月表漫步和探测阶段,这标志着“嫦娥三号”登月成功。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图。
回答1~2题。
1.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其中A、B、C分别代表 ( )A.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B.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C.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D.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2.下列有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 )①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途径是太阳活动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具有正负两面性③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气温高低变化的根本性因素④太阳活动与大气降水变化的周期相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3~5题。
3.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图中①、②、③、④地区中,地质历史时期积累生物固定的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5.有关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B.利用太阳能发电是西藏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C.利用太阳能发电,连续性好,投资少,收益大D.太阳能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我国古书曾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回答6~8题。
6.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 )A.耀斑B.X射线C.紫外线D.黑子7.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内部8.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黑子区域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B.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高C.黑子区域释放出大量的水汽D.黑子区域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尘埃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监测显示,2012年1月23日,太阳表面发生一次中等强度耀斑,并引发太阳质子事件,下午14时,高能质子流量超过3000通量单位,是2005年6月以来最大的高能质子爆发事件。
第1章行星地球
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选择题
“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
结合谚语,完成1—2题。
1.该谚语体现了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
A.光热资源B.生活能源
C.生产能源D.水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
B.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气的燃烧
C.太阳辐射大部分能量到达地球
D.太阳辐射能是一种清洁且能量密集的能源
【答案】1.A 2.A
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
结合下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色球层B.②为光球层
C.③为日冕层D.①为日冕层
4.“太阳发脾气”时可能发生
①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②信鸽迷途
③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④固定电话信号中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3.C 4.A
在十字路口处,我们有时能见到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如下图)。
读图,完成5—6题。
5.有人注意到同一交通信号灯在前后两天的同一时段的亮度略有差异,你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A.海拔B.电网供电电压
C.天气状况D.交通流量
6.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我国下列城市中最适合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
A.成都B.拉萨C.北京D.大连
【答案】5.C 6.B
【解析】5.该交通信号灯以太阳能为电源,同一交通信号灯在前后两天的同一时段的亮度略有差异,主要是由于前后两天天气状况存在差异,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流强弱存在差异。
6.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因此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选项所给四城市中,拉萨最适合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
读下图,完成7—8题。
7.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它们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和色球层B.色球层和光球层
C.日冕层和色球层D.光球层和日冕层
8.据图可知,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大致呈负相关的测站是
A.12测站B.22测站
C.36测站D.22和36测站
【答案】7.A 8.B
2016年4月,丹麦奥胡斯大学利用我国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镜数据取得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太阳有一天可能会用比往常强烈数千倍万倍的超级耀斑“轰炸”地球,导致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
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材料中提到的“超级耀斑”,说法正确的是
A.出现在太阳色球层 B.每11年必爆发一次
C.温度比其他区域低 D.肉眼可以直接观测
10.“超级耀斑”导致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使地球产生“磁暴”现象
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通讯
C.带来大量能量,使得地球大气异常升温
D.会产生极光现象
【答案】9.A 10.C
【解析】9.耀斑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是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温度比其他区域高,不可使用肉眼直接观测;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而不是每11年都必须爆发。
故选A。
10.从材料中“大气层沸腾”可以判断“超级耀斑”会带来大量能量,使地球大气异常升温;“磁暴”、影响无线电通讯和极光都不至于让生命灭绝。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1.读中国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四个直辖市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是________。
(2)简述青藏高原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高的原因。
(3)我国台湾岛西侧的年太阳辐射量比东侧的多,原因是什么?
(4)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除太阳能外,还有哪些能源来源于太阳辐射?试举三例。
11.【答案】(1)重庆
(2)海拔高,空气稀薄;纬度较低;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3)西侧处在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年太阳辐射量较多;东侧处在迎风坡,降水多,阴天多,年太阳辐射量较少。
(4)风能、煤、石油、生物能等。
12.根据所给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1)填注太阳大气层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________,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
(3)从图中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_,据图分析A层产生的太阳活动会对________产生影响;
B层产生的太阳活动会对磁场产生扰动,产生________现象,并导致短波通信衰减甚至中断;C层产生的带电粒子冲击高空大气,会在高纬度地区产生________现象。
【答案】(1)光球层色球层日冕
(2)耀斑色球黑子光球
(3)11年气候磁暴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