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现场以出米率快速推算稻谷等级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84.79 KB
- 文档页数:3
粳稻谷出米率与整精米率、出糙率相关性的研究作者:陈婷来源:《食品界》2017年第12期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稻谷收购主体发生了变化。
由传统的国家收购转变为多元主体收购,稻谷和米业进行直接的对接。
这一个生产出产的过程减少了农业生产者稻谷中间流通的费用,增加了出售稻谷的利润。
因此这新型的模式对稻谷的质量和稻谷的出米率要求较高,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在稻米收购的过程中的质变定价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采取了以出米率为定价基础的收购手段,这种定价方式不仅保证了水稻的出产率和稻米的质量,而且符合到稻米市场的需要,使稻谷最终实现自身的使用价值。
粳稻谷出米率、整精米率和出糙率的概述水稻原产于中国,我国早在七千多年以前就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按照不同的办法,可以将水稻分为不同的种类。
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我国水稻的主要生产地区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在我国,水稻是一种经济作物,它的平均出米率是73%左右。
但是何为出米率?出米率就是稻谷加工成大米,大米的重量除以稻谷的重量的比率。
稻谷的出糙率是指净稻谷试样脱壳后,糙米的完善粒重量加上不完善粒重量的一半占试样重量的百分率,称为出糙率。
出糙率是稻谷定等作价的基础项目。
整精米是净稻谷经过脱皮程糙米,再将糙米加工成米粒长度达到完整米粒平均长度的四分之三及以上的米粒。
整精米率则是指整精米占净稻谷式样质量的百分比。
粳稻谷出米率、整精米率和出糙率之间的关系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发展的大国,农业是我国的主要产业。
农业的发展不仅关乎着人类的粮食数量,而且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稻谷是农作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稻谷的出米率影响着稻米市场的需求和稻米的定价。
因此研究稻谷的出米率、精准米率和出糙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曾经对五十个不同品种的稻谷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如表1、表2所示),可以得出以下的关系:出米率和出糙率的相关性分析。
稻谷出米率和出糙率的关系
嘿,你问稻谷出米率和出糙率的关系啊?这可有点意思呢。
出米率呢,就是稻谷能加工出多少大米来。
出糙率呢,是稻谷去掉外壳变成糙米的比例。
这两个率啊,可是有点关系的哦。
一般来说呢,出糙率高的稻谷,出米率可能也会高一些。
为啥呢?因为出糙率高就说明稻谷的外壳比较容易去掉,里面的糙米比较多。
而糙米再进一步加工,就能变成大米。
就像你做蛋糕,要是面粉多,那做出来的蛋糕可能就大一些。
但是呢,也不是说出糙率高就一定出米率高哦。
因为出米率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稻谷的品种啊,加工的方法啊等等。
有的稻谷品种可能出糙率高,但是加工的时候容易碎,那出米率就不高了。
就像你买水果,有的水果看起来很大,但是可能里面有很多坏的地方,能吃的部分就不多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米厂参观。
那里的工人正在加工稻谷,他们给我介绍了出米率和出糙率的关系。
他们说,
他们会选择出糙率高的稻谷来加工,这样出米率可能会高一些。
但是他们也会注意加工的方法,尽量减少稻谷的破碎,提高出米率。
从那以后,我就知道了稻谷出米率和出糙率的关系还挺复杂的呢。
反正啊,稻谷出米率和出糙率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
出糙率高可能出米率也高,但还得考虑其他因素。
你要是对稻谷加工感兴趣,就可以多了解了解这两个率的关系哦。
国家粮食收购计算方法
国家粮食收购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重量计量法:即按照稻谷的重量来计算收购价格,通常使用吨或斤作为计量单位。
这种计量方式比较常见,也比较直观,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计量单位可能不同,需要进行换算。
2. 数量计量法:即按照稻谷的数量来计算收购价格,通常使用袋或箱作为计量单位。
这种计量方式比较简单,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袋或箱大小可能不同,需要进行统一。
3. 品质计量法:即按照稻谷的品质来计算收购价格,通常根据稻谷的干湿度、杂质含量、色泽、气味等品质指标来确定价格。
这种计量方式需要有一定的品质检测设备和专业人员来进行评估和检测。
在国家粮食收购中,通常会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市场情况等因素来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
同时,为了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和公平交易,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和价格规范,对粮食收购进行规范和管理。
水稻中控制稻米品质的QTL分析与优化育种水稻是中国传统的主食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不仅关系到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也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而水稻的品质,主要包括米粒外观、食味、营养成分等多个方面,其中米粒品质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水稻品质的形成过程中,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发挥了重要作用。
QTL是一种影响性状表现的位点,具有多基因控制和连续性变异的特点。
通过QTL分析,可以确定影响水稻各种品质性状的QTL区域,并寻找与品质相关的关键基因,为优化育种提供了关键信息。
1. 水稻米粒品质的主要性状和相关QTL水稻米粒的品质因素非常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糙米率、出米率、储藏蛋白质含量和淀粉质性质等。
这些性状通常受到多个遗传因素的控制,通过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手段,已经鉴定出与这些性状相关的多个QTL区域。
糙米率是水稻品质改良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颖壳青黄素的含量。
目前,已经鉴定出影响糙米率的多个QTL区域,如qS35、qS11和qS1等。
其中,qS35位于第三十五号染色体上,其CTC-binding factor基因突变引起了纤维化和硬化,导致颖壳青黄素含量降低,糙米率减少。
qS11位于第十一号染色体上,其关键基因LOC_Os11g38940编码了黄素类反应蛋白,突变也会导致糙米率下降。
出米率也是水稻品质评估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影响出米率的主要因素是颖壳薄厚和胚乳形态等,而与之相关的QTL区域主要包括qMOR1、qMOR2和qMOR7等。
qMOR1位于第一号染色体上,其编码的蛋白质与胚乳发育相关,突变会影响胚乳发育,导致出米率下降。
qMOR2位于第二号染色体上,其关键基因为OsCKX2,突变可改变颖壳壁组织发育,导致出米率降低。
qMOR7位于第七号染色体上,其编码的蛋白质为COBRA-like protein,突变可增加颖壳细胞分裂,影响出米率。
稻谷入库的计算方法
过去交过公粮,卖过购粮和余粮的人都知道,粮店工作人员把你的粮
食过称以后,算盘几扒,不仅得出你交粮的总数,还知道你粮食的水分和
干粮的折扣,你知道他是怎么算出来的吗?原来他有一套计算的公式,你
想了解吗?如果了解它,当你在收储粮食时,就会让你计算得准又快。
(一)入库干粮计算:
1,干粮出粮率=(100-原水分)、(100-烘干后水分)100%;
2,折成干粮的数量=收购潮粮数量出粮率;
3,存储损耗量=折成干粮的数量损耗率(水分损耗率按0。
5%计算);
4,实际入库干粮数=折成干粮的数量出粮率-存储损耗量。
(注:当收粮价格波动过大时,适当调整核算单价)
(二)库存干粮数量计算:
库存干粮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本期入库数量-本期出库数量。
(三)可出库干粮计算:
可出库干粮数量=库存干粮数量-核定干粮数量。
当你了解并掌握这些计算公式,在你收储粮食时,不仅计算得准确又
快捷,工作起来是不是也觉得轻松又愉快呢!。
稻谷质量标准
籼稻谷质量指标(一)
注:1、本标准适用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商品稻谷。
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和商品周转粮在安全水分和正常储存条件下的稻谷储存品质还需按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进行判定。
2、水分含量大于表(一)中规定的稻谷的收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对实际水分(杂质)指标高于标准规定指标的,以标准规定的水分(杂质)指标为基础,每高0.5%,减量0.75%,高不足0.5%的,不减量。
3、稻谷按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分等级,以三等为中等标准,低于五等的为等外稻谷。
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的等级必须符合国标中等质量标准以上(含中等)。
4、稻谷中黄粒米不超过1.0%,谷外糙米不超过2.0%。
5、卫生检验和植物检疫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籼稻谷储存品质技术要求(二)
注:1、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均符合表(二)“宜存”判定的,判定为宜存。
新收购(轮换)的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必须符合“宜存”。
2、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均符合表(二)“不宜存”判定的,判定为不宜存。
3、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三项指标中,有一项符合表(二)“陈化”规定的,
即可判定为陈化。
对判定为陈化的样品,必须在检验报告中报告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三项指标的检验结果。
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作一个有用的人才。
粳稻谷出米率定等企业标准的制定与实际运用分析摘要:为保证收购的稻谷既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又缩短检验时间,并与实际生产结合,通过对不同年限、品种稻谷出米率与出糙率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与国家标准质量等级指标接近的出米率等级指标,形成以出米率定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标准,并对实际运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关键词:稻谷出米率定等1、引言我国现行稻谷国家标准GB 1350-2009中将出糙率作为定等指标,而在实际收购和生产环节,由于检验出糙率用时较长,且不能很好地满足加工企业的加工要求,很多稻谷收购、加工企业便以稻谷出米的多少即出米率作为了收购时定等作价的主要指标,这一做法也已得到了送粮农户的认可。
作为收购、存储、加工规模都较大的中央企业,为更好地贴近生产,服务农民,服务社会,试行粳稻谷以出米率定等的企业标准是必要和可行的,可有效解决收购环节检验用时长、收购的稻谷质量与实际加工出米率相关性不是很强的问题。
2、材料与方法2.1 材料为了保证企业标准的等级质量指标达到或优于粳稻谷国家标准的等级质量指标,探索出米率与出糙率的对应关系,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年限的的共计207个粳稻谷货位进行了研究分析。
所调查的稻谷数量约占调查地区企业稻谷库存量的34%,基本能反映调查地区库存稻谷的质量状况。
调查研究的稻谷水分范围是12.0%~16.5%。
2.2 方法出糙率检测采用GB/T 5495-2008规定方法进行检验。
出米率检测采用上海生产的LTJM-8型精米机,取150g净稻谷进行碾磨,重锤位于连杆的最上端,时间设定为60秒。
碾磨完毕选用孔径为2.5mm的选筛(细长粒型大米可采用2.0mm孔径选筛)按规定筛选,以选筛筛上大米质量(包括卡在筛孔中的大米)占150克净稻谷的比值作为出米率。
3、数据分析为找出出米率与出糙率的具体对应关系,将所调查的粳稻样分别进行了出糙率和出米率的测定并对比,具体数据见表1。
由表中数据可见,国标一、二、三等的稻谷中均存在有较高出米率的稻谷,也存在着较低出米率的稻谷。
浅析新、陈稻谷快速检测试验摘要:利用稻谷酸碱度和酶活动能力变化的客观规律,配制相应显色试剂来测定稻谷新、陈及新陈互混,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方便,在大批量快速收购稻谷现场,运用该检测办法可以确保入库粮食质量的同时快速入库,提高入库粮食的质价相符率。
同时对稻谷的常规检测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粮食检验人员提供借鉴,为指导粮食的收购和安全储存提供科学根据。
关键词:新陈稻谷;快速;检测前言:稻谷收购时,任务重、时间紧,一天收购量大,而且现在很多外地厂商到生产区抢购原粮。
这就给稻谷质量检验造成很大的压力,快速检测技术势在必行。
到目前为止,不少国内外学也者对稻谷的新陈度检测方法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多年来,稻谷的检验项目中,以出糙率定等,杂质、水分辅助,细化检测仅限黄粒米、脂肪酸和色泽与气味等常规项目检验,以确定稻谷是否符合入库标准,不能快速检测出稻谷的内在品质状况。
使入库稻谷在检测中存在着质量鉴别的“盲区”,现在又多出现新陈粮互混现象,这不仅给粮食储藏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稻谷进行新陈检测必要性稻谷在长期储藏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中水分、温度、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因为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而使其品质产生劣变,同时在脂类、蛋白质、淀粉和酶类等化学物质的共同作用下品质劣变更加严重。
稻谷品质劣变会导致色泽减退、香味消失、粘度降低、酸度增加;生活力衰退、发芽率降低;硬度增加,对其种用、食用、加工和储藏品质有重大影响。
因此,为了避免因稻谷储藏过久而造成严重的品质劣变和数量损失,对入库稻谷进行新陈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稻谷陈化是指在非正常条件下储存的稻谷所发生的酶的活性减弱、呼吸降低,原生质胶体结构松弛,物理化学性状改变,食用品质劣变。
这一系列的品质变化仅用简单地感观检测是无能为力的,只有借助化学检测才能加以鉴别。
脂肪酸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稻谷的新陈度,但是脂肪酸测定终点不好观察,技术性强,主观性强。
稻子出米率等级-回复稻子出米率等级是衡量稻米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稻子出米率越高,说明稻米的产量高且质量好,对于农民来说也意味着丰收的希望。
而稻子出米率等级的划分,对于米产业的管理和市场流通也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稻子出米率等级的定义及划分、稻子出米率等级的影响和意义、提高稻子出米率的方法等方面展开阐述。
第一部分:稻子出米率等级的定义及划分稻子出米率等级是衡量稻米质量的指标之一,它通过测量稻谷经过加工后的出米量与稻米的总产量之间的比值来确定。
通常采用白米出米比例来表示。
例如,出米率为65表示在100公斤稻谷中可以获得65公斤白米。
根据不同的稻谷品种和特性,稻子出米率等级可以划分为优等、一等、二等、三等等级。
出米率越高,等级越高。
第二部分:稻子出米率等级的影响和意义稻子出米率等级对于农民和米产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首先,稻子出米率等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产量。
高等级的稻子出米率代表着高产量和优质米,这将为农民带来更为丰富的收益和更好的销售前景。
其次,稻子出米率等级的高低也对米产业的市场流通和品牌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出现高等级的稻子出米率将能提高米产品的竞争力。
消费者常常会选择出米率高的稻米,因为他们相信高出米率能够带来更好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第三部分:提高稻子出米率的方法要提高稻子出米率,农民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本地种植条件的稻谷品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稻子的产量和出米率。
2.田间管理:加强沟通排灌、追肥施草、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保证稻田的环境良好,减少稻子受到的影响。
3.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质量和营养需求,合理施肥,保证稻谷获得充足的营养,提高稻子的产量和出米率。
4.科学耙地:科学耙地可以使稻谷长势均匀,避免秧苗竞争和恶劣环境对产量和出米率的影响。
5.正确收割和处理:在稻子成熟时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收割,并妥善处理稻谷,避免对稻子质量的损害。
粳稻籼稻出米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这样编写:1.1 概述在农产品中,稻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之一,而稻米的品质和产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粮食供应。
而在稻米的种类中,粳稻和籼稻是最常见的两种。
粳稻和籼稻在外观、生长环境、产量和食用特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于稻米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了解和掌握两种稻米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出米率是至关重要的。
出米率是指稻米加工过程中,从稻谷中获得的高质量稻米的比例。
它是一种评价稻米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
直观地说,出米率高意味着从同样数量的稻谷中可以获得更多的稻米。
而了解出米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稻米种植者和加工者更好地控制和提高出米率,从而达到优化资源利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粳稻和籼稻的特点,并介绍出米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同时,我们还将比较粳稻和籼稻的出米率,分析影响出米率的因素,并提供提高粳稻和籼稻出米率的相关方法。
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文,能够对粳稻和籼稻的出米率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通过对粳稻和籼稻出米率的研究,探讨了两者的特点、出米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影响粳稻和籼稻出米率的因素和提高出米率的方法。
具体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粳稻和籼稻以及出米率的概念。
1.2 文章结构此处我们将详细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1.3 目的我们将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为什么粳稻和籼稻出米率的研究是重要的。
1.4 总结引言部分的最后,我们将对本章的内容进行一个简要的总结。
2. 正文2.1 粳稻的特点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粳稻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和产量等特点,并分析其与出米率的关系。
2.2 籼稻的特点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籼稻的生产特点,如生长环境、品质特点和适应能力,并分析其与出米率的关系。
2.3 出米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此部分将详细定义出米率的概念,并提供不同计算方法的说明,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出米率的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