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小树叶》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大班《小树叶》语言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小树叶》章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儿歌《小树叶》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儿歌中的画面;掌握儿歌中的生字词,如“飘落”、“轻柔”等;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儿歌《小树叶》的意义,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 培养幼儿用语言描述儿歌中画面的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 使幼儿掌握儿歌中的生字词,丰富词汇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儿歌的意义,用语言描述儿歌中的画面。
教学重点:掌握儿歌中的生字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儿歌《小树叶》录音。
2. 学具:彩笔、画纸、字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带领幼儿观察挂图,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中的内容,让幼儿自由发表看法,进而引出儿歌《小树叶》。
2. 新课内容展示(1)播放儿歌《小树叶》录音,让幼儿感知儿歌的韵律美。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讲解生字词。
(3)让幼儿跟读儿歌,注意纠正发音。
3.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创设一个秋天的场景,让幼儿扮演小树叶,在音乐声中飘落,感受儿歌中的意境。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字卡,结合儿歌内容,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5.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彩笔和画纸描绘儿歌中的画面。
(2)教师随机抽取字卡,让幼儿认读。
(1)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儿歌中的画面。
(2)引导幼儿讨论:儿歌中的小树叶为什么会飘落下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彩笔和画纸描绘儿歌《小树叶》中的画面。
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树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讲解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理解了儿歌《小树叶》的意义,掌握了生字词。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可以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秋天的树叶收集、树叶贴画等,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024年大班优秀语言精彩教案《小树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优秀语言课程,依据教材第四章《秋天的故事》中的《小树叶》一文进行详细教学。
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小树叶在秋天里的变化,学习与秋天相关的词汇,以及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学习并掌握与秋天相关的词汇,如:金黄、飘落、凉爽等。
3. 能够发挥想象力,创编自己的秋天故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中小树叶的情感变化,创编自己的秋天故事。
重点:掌握与秋天相关的词汇,复述故事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树叶道具、画纸、彩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秋天的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象?”引出秋天这个主题。
2. 故事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小树叶》的故事,通过提问、解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故事中的描述,讲解与秋天相关的词汇,如:金黄、飘落、凉爽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用新学的词汇造句,并鼓励他们上台表演。
5. 创编故事(10分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以小组为单位,创编自己的秋天故事。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并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树叶》2. 秋天相关词汇:金黄、飘落、凉爽等3. 创编故事提示:小树叶在秋天的冒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树叶》为主题,创编一个秋天故事。
2. 答案:开放性答案,要求故事情节完整,语言表达通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学习与秋天相关的词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同时,可布置拓展延伸任务,如观察身边的秋天景象,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小树叶》含反思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小树叶》含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理解歌词,学习小树叶勇敢、关爱妈妈的精神。
2、感受乐曲2拍子和附点的节奏性。
3、理解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用连贯、缓慢与断顿、跳跃的歌声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1、音乐《小树叶》、鼓一个。
2、经验准备: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被风吹落飘动的样子,倾听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与幼儿共同讨论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的心情。
活动过程一、入室活动。
1、节奏游戏。
――教师用鼓敲出歌曲《小树叶》的节奏性,重点是歌曲中第二和第七小节的节奏性。
――请幼儿跟着教师的节奏一起做拍手、跺脚等不同的表现形式。
2、请幼儿说一说它和学习过的节奏游戏有什么不一样。
二、歌曲学习。
1、欣赏音乐《小树叶》,感受音乐节奏。
――请幼儿说一说听过歌曲后的感受。
――请幼儿听一听歌曲《小树叶》的节奏,说一说它是几拍子的?――边听边拍手,重点感受歌曲中的附点和短音节奏性。
――请幼儿说一说,歌曲中的节奏性除了可以用鼓、拍手表示,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
――教师播放音乐,大家一起来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中节奏性。
2、理解歌词。
――歌里面都唱了些什么内容?――小树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小树叶离开妈妈之后说了什么?――教师出示电子大书,引导幼儿一起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内容。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歌曲。
――歌曲的第一段大树妈妈难过的心情,我们应该用什么声音来唱?第二段小树叶用什么声音来唱?引导幼儿分别用轻柔,响亮的声音唱两段歌曲。
3、音乐游戏。
――教师根据幼儿们喜欢的歌唱形式进行反复演唱,提示用连贯、缓慢与断顿、跳跃的歌声表现歌曲。
三、音乐游戏。
播放音乐,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树叶蹲在大树旁边,然后请几个幼儿扮演大风。
唱到“秋风起来了”时,就让大风慢慢跑向大树,用手摸小树叶的头,被摸到的小树叶跟大风一起做各种飘的动作向四周散开。
第二段音乐,小树叶随音乐舞蹈,最后回到大树妈妈身边。
幼儿园大班《小树叶》语言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故事》中的《小树叶》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主要情节;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如“树叶”、“飘落”、“春天”等;通过故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树叶的生长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词汇量。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学习生词。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词汇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树叶、故事挂图、生词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收集树叶,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让幼儿初步感知大自然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树叶,引导幼儿说出树叶的形状、颜色。
(2)教师讲述故事《小树叶》,让幼儿跟随故事情节感受小树叶的生长过程。
(3)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复述故事情节。
(2)让幼儿用生词卡片练习词汇。
4. 小组活动(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个最喜欢的树叶进行观察。
(2)小组讨论:树叶的生长过程,以及如何保护大自然。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树叶》2. 生词:树叶、飘落、春天、生长3. 故事主要情节:小树叶的生长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树叶,并描述它的生长过程。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树叶是枫叶。
春天,枫叶发芽;夏天,枫叶变得翠绿;秋天,枫叶变红,像火焰一样;冬天,枫叶飘落,回归大地。
2.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到户外寻找树叶,了解其他树叶的生长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小树叶》让幼儿了解了树叶的生长过程,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生词的掌握情况,加强对幼儿的个别辅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树叶贴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精彩教案《小树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秋天的故事》中的《小树叶》。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学习故事中的新词汇,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2. 学习并掌握故事中的新词汇和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对秋天的认识,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故事中句子结构的掌握,新词汇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树叶道具、PPT课件、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拿着小树叶道具,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树叶的颜色、形状。
讲解秋天的特点,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5分钟)播放故事录音,让幼儿跟随录音一起听故事。
教师讲解故事,让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情节、新词汇和句子结构。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情节,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让幼儿用画笔、剪刀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秋天的画。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创作的画作,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树叶》2. 新词汇:飘落、金黄、凉爽、微笑3. 重点句子:小树叶飘落下来,像一只金黄色的蝴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秋天,并用故事中的句子描述你的画。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个金黄色的枫叶,它像一只蝴蝶在秋风中飘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小树叶》让幼儿学会了关于秋天的词汇和句子,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可以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观察秋天的变化,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同时,教师可以开展更多关于秋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小树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秋天的故事》中的《小树叶》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学习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对秋天的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2. 掌握故事中生词和短语,如“树叶”、“飘落”、“秋风”等。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生词和短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故事书、生词卡片、树叶道具。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挂图展示秋天的景象,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秋天的特点。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故事《小树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
3. 生词学习: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带领幼儿认读生词,理解生词含义。
4. 例题讲解: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5. 随堂练习:分发树叶道具,让幼儿动手粘贴,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树叶作品,并进行语言表达。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树叶》2. 故事情节:简笔画展示故事场景,标注生词和短语。
3. 语言表达:例句展示,引导幼儿模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树叶,并用完整的句子描述。
答案示例:我喜欢这片金黄色的银杏树叶,它在秋风中飘落,像一只蝴蝶翩翩起舞。
2. 课后作业: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树叶,用手机拍照记录,第二天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进行观察和描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2024年大班优秀语言教案《小树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教材为《小树叶》。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小树叶的旅行”,重点学习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飘落到不同地方的经历;第二章“小树叶的情怀”,通过小树叶的视角,感受其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树叶的生长过程,认识到自然界中的生物息息相关。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通过故事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情。
3. 增进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的心情,体会其与大自然之间的感情。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树叶道具、大树道具、PPT课件。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扮演大树妈妈,学生扮演小树叶,模拟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飘落到不同地方的场景。
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述故事《小树叶》,引导学生关注小树叶的心情变化。
(2)分析小树叶与其他小动物之间的友谊,让学生体会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2)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4. 小组讨论:(1)讨论小树叶在旅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2)讨论小树叶与大自然之间的感情,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树叶》2. 板书内容:(1)小树叶的旅行(2)小树叶的情怀(3)关爱他人,珍惜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小树叶的旅行画,描述小树叶在旅行过程中的心情。
(2)写一篇《小树叶》的故事续写,发挥想象力,描述小树叶在新环境中的生活。
2. 答案:(1)心情:期待、好奇、害怕、快乐。
(2)故事续写: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学生对小树叶的旅行过程感兴趣,对关爱他人、珍惜友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小树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小树叶》。
通过讲述小树叶在四季中的变化,让幼儿了解自然界的变化,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树叶在四季中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小树叶的特点。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小树叶在四季中的变化。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四季变化的图片、小树叶模型、PPT课件。
2. 学具:画纸、水彩笔、画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小树叶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PPT课件,讲解小树叶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变化,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观察教室窗外的小树叶,用自己的话描述它们的特点。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小树叶的变化,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对幼儿的描述给予肯定和鼓励。
6. 创意绘画(10分钟)让幼儿用水彩笔和画纸,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树叶。
7. 作品展示(5分钟)将幼儿的作品贴在画板上,大家共同欣赏,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小树叶》2. 内容:春季:嫩绿、发芽夏季:翠绿、茂盛秋季:金黄、飘落冬季:干枯、休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附近的小树叶,描述它们在四季中的变化。
答案示例:春天,小树叶嫩绿嫩绿的,从树枝上冒出来;夏天,小树叶变得翠绿翠绿的,长得很茂盛;秋天,小树叶变成了金黄色,一片片飘落下来;冬天,小树叶干枯了,回到树枝上休息。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引导他们观察并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小树叶在四季中的变化,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小树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秋天的故事》,详细内容为第一节《小树叶》。
通过描绘秋风中飘舞的小树叶,引导幼儿感受秋天的美丽,理解自然的变化,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秋天。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创作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丰富的词汇描述秋天。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故事挂图、小树叶道具。
学具:画纸、水彩笔、彩色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象,让幼儿捡起地上的小树叶。
(2)引导幼儿观察小树叶的颜色、形状,感受秋天的气息。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故事挂图,讲述《小树叶》的故事。
(2)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描绘秋天的词汇,如“金黄色的树叶”、“凉爽的秋风”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秋天。
(2)鼓励幼儿用学到的词汇描述自己的作品。
4. 小组讨论(5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秋天的特点。
(2)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2)鼓励幼儿在课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秋天的足迹,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树叶》2. 板书内容:(1)秋天的故事:《小树叶》(2)秋天的特点:金黄色的树叶、凉爽的秋风、丰收的季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秋天,并用学到的词汇进行描述。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个金黄色的树叶,它像一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秋风轻轻地吹过,小树叶在空中翩翩起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秋天的美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1)开展“寻找秋天的足迹”活动,让幼儿在课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秋天的变化,记录下来。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树叶》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学习运用形容词描述树叶;
•能够自然流畅地表达有关树叶的信息。
教学准备
•《小树叶》图片或实物;
•课件或幼儿绘本,用于展示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课堂活动游戏或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内容
导入
1.教师向幼儿展示《小树叶》图片或实物。
2.询问幼儿对树叶的认识和了解,为本节课打下基础。
主题讲授
1.找出《小树叶》中所描述的树叶特征,例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2.带领幼儿运用形容词描述树叶,如柔软、脆弱、嫩绿等。
3.鼓励幼儿使用自己的语言、感受和想象来描述树叶,培养幼儿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
1.分发课件或幼儿绘本,让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树叶的特征,中英文对照,并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特点。
2.准备手工制作材料,让幼儿自由创作出喜欢的树叶形状和颜色,让幼儿观察和描述他们自己的作品和同伴的作品。
课堂总结
1.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引导幼儿概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扩展
1.对本节课的主题进行扩展,如果有时间,可以与其他主题结合,如:自然、季节等。
2.课外阅读:推荐幼儿读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书籍,提高幼儿的语言素养和文化意识。
反思与建议
1.本节课教学目标与实际效果相符,但需要注意在课堂上更多地展示幼儿的表现,让幼儿主动参与。
2.在活动游戏和手工制作环节,需要排队等待,可以适当增加活动材料,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树叶》含反思幼儿园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树叶》含反思(通用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树叶》含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树叶》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根据图谱掌握歌曲节奏与歌词,能唱准附点音符。
2、理解歌曲中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用两种歌声表现歌曲。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1、课前结合认识秋季,观察秋风起树叶飘落景象。
2、节奏图谱与根据歌词绘制的图谱想结合。
3、图片(光秃秃的大树在哭泣)4、录音机、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1、带领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进活动室。
师:“秋天来了,你们想去看看外面的景色吗,让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2、发声练习《听》师:“听,是谁在唱歌,请小朋友用歌声来告诉我。
”3、学唱歌曲《小树叶》(1)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是谁在哭?”“原来是树妈妈在哭,你们知道大树妈妈为什么哭?”(让幼儿自由回答,引导幼儿观察树)“树妈妈在想念她的孩子小树叶,越想越伤心,所以哭了。
”(2)出示一封“小树叶”的信,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师:“刚才我收到了一封信,是小树叶寄给树妈妈的,你们想知道信上写了些什么吗?”(教师朗读信的内容)“小树叶在信上写了些什么?”“树妈妈听了小树叶的信后,心里会怎样想?”(3)教师范唱歌曲。
师:“老师把小树叶写来的信编成了一首歌,你们想听吗?”(4)出示节奏、歌词图谱,带领幼儿拍出节奏和有节奏的念歌词,重点帮助幼儿拍出附点音符节奏。
(5)幼儿看图谱听音乐完整演唱歌曲两遍,提示幼儿唱准附点音符。
4、启发幼儿用两种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师:“歌曲的第一段讲了什么?小树叶是怎样的心情?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歌曲的第二段讲了什么?小树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什么声音演唱?”5、幼儿扮演“小树叶”,围着“树妈妈”唱歌跳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小树叶》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比赛
获奖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体验大树和树叶之间的亲密关系。
2、理解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学习用舒缓、跳跃声音来演唱不同的段落。
活动准备:磁带以及录音机教师自备秋天背景图;自制活动教具小树叶若干片;幼儿人手一份小树叶道具。
重点与难点活动过程(预设):
(一)换位移情。
提问:小朋友,你们离开妈妈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词。
(1)秋天到了,许多小树叶离开了树妈妈,它们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我们去问问它。
教师朗诵第一段歌词,并将小树叶粘贴在秋天背景图上。
(2)“我们一起来问问小树叶吧!”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一段歌词。
(3)猜想:小树叶会怎么说呢?
(4)我们来听听小树叶是怎么说的,引入第二段歌词。
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二段歌词。
2、欣赏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整首歌曲,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分段范唱,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歌曲不同段落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小树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秋天的故事》,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小树叶》。
通过描述小树叶在秋天的变化,引导幼儿观察自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秋天的特点,认识小树叶在秋天的变化。
2. 培养幼儿观察自然、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树叶在秋天的变化。
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小树叶实物、故事挂图。
学具:画纸、彩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特点,提问:“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的树叶有什么变化?”2. 故事讲解(10分钟)讲述故事《小树叶》,引导幼儿关注小树叶在秋天的变化,讨论:“小树叶为什么会变黄?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3. 实践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画纸、彩笔和水彩。
引导幼儿用画笔和水彩描绘出秋天的树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小树叶。
4. 课堂讨论(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小树叶在秋天的变化。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讲解例题:“小树叶为什么会变黄?”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小树叶》2. 副秋天的故事3. 内容:秋天的特点小树叶的变化创作实践:描绘秋天的树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小树叶,并用语言描述它在秋天的变化。
2. 答案:示例1:我画的小树叶是黄色的,因为它在秋天变成了黄色,像一把小扇子,从树上飘落下来。
示例2:我的小树叶是红色的,它在秋天变得像火焰一样红,给人们带来温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课程通过讲述故事、实践活动、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秋天的特点和小树叶的变化。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小树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小树叶》。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儿歌《小树叶》,理解儿歌内容,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小树叶的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儿歌《小树叶》的内容,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
2. 培养幼儿观察大自然的能力,提高幼儿对语言美的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儿歌中的拟人手法,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小树叶的特点。
教学重点:熟练地朗读和背诵儿歌《小树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儿歌《小树叶》的挂图、小树叶道具。
学具: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幼儿到户外观察树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儿歌:(1)教师展示儿歌挂图,带领幼儿朗读儿歌。
(2)教师逐句解释儿歌内容,引导幼儿理解儿歌中的拟人手法。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儿歌,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树叶的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片小树叶,用画笔和画纸记录下小树叶的特点。
(2)各小组展示作品,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小树叶的特点。
4. 例题讲解:教师给出一个描述小树叶的例句,如:“小树叶像一只绿色的小船。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仿写类似的句子。
5. 随堂练习:(1)让幼儿自己创作一个描述小树叶的句子。
(2)教师挑选几个典型的句子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儿歌《小树叶》的歌词。
2. 小树叶的特点及拟人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附近的树叶,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画笔和画纸记录下来,并写一段描述树叶的话。
2. 答案示例:小树叶像一只绿色的蝴蝶,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对儿歌内容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课件教案小班儿歌《小树叶》名师优质课比赛评比获奖公开课面试试讲演示稿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通过歌曲《小树叶》的演唱,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认识能力,了解树叶的变化过程。
3. 培养幼儿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和乐趣。
教学准备:1. 课件:包含歌曲《小树叶》以及相关图片和动画。
2. 音响设备:确保音乐可以清晰播放。
3. 实物道具: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真实的树叶和一棵小树。
教学步骤:一、热身引入(约5分钟)教师可以放一段树叶落叶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摇摆身体,感受树叶飘落的节奏。
二、歌曲学唱(约10分钟)1. 教师提前播放歌曲《小树叶》,然后再带领幼儿反复唱几遍,激发幼儿对歌曲的兴趣。
2. 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歌词和相关图片,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3. 分组练唱: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让幼儿在小组内合唱《小树叶》,培养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三、树叶游戏(约15分钟)1. 教师可以展示课件中的树叶图片和动画,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树叶分类游戏,让幼儿将树叶按照大小或颜色分成不同的堆。
3. 利用实物道具,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树叶飘落的动画,引导幼儿模仿树叶的飘落动作。
四、树叶手工制作(约20分钟)1.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真实的树叶,让幼儿触摸、感受树叶的质地和形状。
2. 教师发放相关手工材料,引导幼儿用彩纸、颜料等制作自己的树叶,可以让幼儿表达对树叶的喜爱或对秋天的感受。
五、歌曲再唱(约5分钟)1. 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发挥,用手工树叶装饰自己,编排小组或个人表演。
2. 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小树叶》,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形式来表达对树叶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六、课堂总结(约5分钟)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你们知道树叶是如何变化的吗?”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通过歌曲《小树叶》的演唱和相关活动,加深了对树叶的认识和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树叶》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说出《小树叶》中的主要内容;2.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小树叶》中的情感和感受;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
教学重点1.理解《小树叶》中的主要情节;2.能够准确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汇和短语来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小树叶》的主要内容(10分钟)1.教师介绍《小树叶》的故事背景,简要描述小树叶的成长历程;2.将故事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情节;3.教师请学生跟读每个部分的内容,尝试理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二步:分组讨论《小树叶》故事内容(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2.教师将故事情节分成几个部分,分组讨论每个情节的内容;3.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让其它同学补充或提问。
第三步:绘画表达学生对《小树叶》的情感和感受(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小树叶》的情感和感受;2.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代表向全班展示小组成员的绘画作品;3.教师和同学评论每个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四步:练习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20分钟)1.教师以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为例,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2.让学生分组,尝试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3.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让代表向全班展示小组成员所得到的成果。
教学内容《小树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绘本故事,通过小树叶的成长历程,教会了孩子们如何坚持自己的梦想,如何与周围的人和事和谐相处。
在这次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一起理解、探究《小树叶》中的主要情节及其寓意,同时让学生练习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我们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并表达《小树叶》中的主要情节,了解小树叶的成长历程和故事寓意,同时大家都有了展示绘画作品和语言表达的机会,更好地学习和交流。
幼儿园语言活动《小树叶》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懂并学会朗诵儿歌《小树叶》。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3.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树叶的变化。
4.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准备1. 准备树叶图片若干张,分别代表不同种类的树叶。
2. 准备一首关于树叶的儿歌《小树叶》。
3. 准备一个树叶标本或者实物树叶供幼儿观察。
4. 准备颜色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树叶图片,让幼儿说一说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2. 展示实物树叶,让幼儿触摸并闻一闻树叶的气味,加深对树叶的感知。
3. 学习儿歌《小树叶》,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注意指导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4. 组织幼儿讨论树叶的变化,如春夏秋冬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变化。
5. 开展绘画活动,让幼儿用颜色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树叶。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观察树叶的变化,并拍照记录。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绘制的树叶作品装饰在教室里,营造自然氛围。
3.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置树叶观察角,定期更换不同种类的树叶,让幼儿随时观察和学习。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树叶绘画作品的创意和表现。
2. 评价幼儿对树叶变化的认知和描述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树叶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情况。
4. 通过集体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舒适,适合幼儿活动。
2. 注意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绘画材料,避免造成浪费。
3.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和难度。
七、教学资源1. 树叶图片素材库,包括不同种类的树叶图片。
2. 儿歌《小树叶》音频文件。
3. 实物树叶标本或实物树叶。
4. 画纸、颜色笔等绘画材料。
八、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树叶图片和实物树叶,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小树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秋天的故事》中的《小树叶》一文。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描述了小树叶在秋天离开树枝,飘落到大树妈妈身边的过程,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幼儿感受到小树叶的情感变化,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想象,理解故事中小树叶的情感变化,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小树叶的情感变化,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树叶、大树图片、故事课件、录音机。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捡树叶,让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引导幼儿发现秋天的变化。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小树叶》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树叶的情感变化。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小树叶为什么会感到伤心、害怕、开心,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5.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学具,制作一幅关于小树叶的手工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树叶》2. 板书内容:小树叶的情感变化:伤心、害怕、开心故事关键词:秋天、树叶、大树、环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小树叶,并描述它的情感变化。
答案示例:我画的小树叶是黄色的,它在秋天离开了树枝,飘到了大树妈妈身边。
它刚开始很伤心,因为它要离开好朋友了;后来它感到害怕,因为它不知道会飘到哪里;它找到了大树妈妈,变得开心起来。
2. 作业要求: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协助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小区或公园里的树木,了解树木在四季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小树叶》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树叶》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精选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小树叶》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树叶》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倾听、欣赏及幼儿的自身活动,初步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
2、能大胆想象,尝试创编散文诗。
3、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渗透德育教育。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小树叶》。
2、绘画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一、导入诗歌《小树叶》。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散文诗《小树叶》,我们一起来听吧!二、分段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1、欣赏散文诗《小树叶》前半部分。
(1)小蜜蜂怎么了?小蜜蜂怎么会跌落在河边的呢?(2)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蜜蜂呀?(3)这只小蜜蜂跌落在河边的水面上,它心里会怎么想呀?(4)小蜜蜂好害怕、危险呀,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小蜜蜂呀?2、继续欣赏散文诗。
(1)那么散文诗里是谁帮助了小蜜蜂呢,它是怎么帮助它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是谁帮助了小蜜蜂,它是怎样帮助小蜜蜂的呀?(3)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小树叶啊?3、第二遍欣赏散文诗。
(1)你喜欢这首散文诗吗?我们再来听一遍,请你边听边想最喜欢哪一句。
(2)你最喜欢哪一句?4、跟念散文诗一遍。
5、听录音为诗歌创编动作。
6、幼儿听录音表演诗歌。
三、创编诗歌。
1、散文诗里的小树叶是一片非常乐于帮助别人的小树叶,它除了帮助小蜜蜂,还会去帮助很多同伴。
假如你是一片小树叶,你会去帮助谁,怎么帮助它呢?(1)幼儿相互讲述,自由创编。
(2)请个别幼儿起来讲述想法。
2、启发幼儿把想法画出来。
要求:小朋友说得真好,等会请把你的想法画下来,并把它编成一首散文诗。
3、幼儿自由绘画。
4、请幼儿尝试把画中的内容编成散文诗。
5、请个别幼儿起来朗诵自己创编的散文诗。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小树叶》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
获奖教案
一、目标
1.通过反复倾听、欣赏散文诗,使幼儿试着理解散文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帮助幼儿进行情感新体验的尝试。
3.培养幼儿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二、准备
1.绘画纸、记号笔、蜡笔人手一份。
2.录音机、磁带、背景图、贴绒教具。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散文诗内容,学会怎样欣赏。
难点:情感体验的尝试。
四、流程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欣赏诗歌,教师示范朗诵-->再次欣赏散文诗-->边听散文诗边作画。
五、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1.以歌表演《秋天》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学树叶飞,进教室入座。
2.咦,小树叶飞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