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三 体 育 课 教 案第5次课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3
轮滑第5次课学习双脚8字型倒滑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轮滑教材第三章“倒滑技巧”中的第5节“双脚8字型倒滑法”。
具体内容包括:复习倒滑基本姿势,学习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动作要领,通过实践演练,使学生掌握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描述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动作要领,并能够熟练完成该动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增强他们对轮滑运动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动作协调性和平衡性。
2. 教学重点: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轮滑鞋、护具、教学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轮滑鞋、护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动作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基本姿势复习:带领学生复习倒滑基本姿势,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3. 双脚8字型倒滑法动作要领讲解:a. 双脚成八字形站立,脚跟相对,脚尖朝外。
b. 身体保持直立,双膝微弯,重心放在两脚之间。
c. 双手自然下垂,掌心朝内,置于身体两侧。
d. 后脚用力向后推动,前脚跟随,呈8字型滑行。
4. 实践演练:a.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b.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c. 邀请动作规范的学生进行示范,分享经验。
5.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双脚8字型倒滑法动作。
b. 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双脚8字型倒滑法动作要领:a. 双脚成八字形站立b. 身体保持直立,双膝微弯c. 双手自然下垂,掌心朝内d. 后脚用力向后推动,前脚跟随2. 注意事项:动作协调性、平衡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双脚8字型倒滑法练习。
2. 答案:学生完成动作后,录制视频,至学习平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加练习,提高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熟练程度。
教案首页基本部分40分钟1、认知目标:学生能复述三级跳起跳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60%的同学能掌握三级跳起跳的动作要领。
3、情感目标:发展反应与行动迅速的心理素质。
学习体会三级跳远第一、一跳技术提小要点:1、正确的起跳与脚着地技术。
2、摆臂和上体动作的协调配合。
3、动作的连贯性与节奏感。
组织教法:1、教师示范、讲解三级跳动作要点2、学生先模仿体会动作。
3、按要求练习。
4、巡回指导。
5、集体纠正主要错误动作。
6、监视全体学生,注意运动损伤,注意安全。
要求:1、明确技术要点与关键。
2、低强度低难度下体会技术动作。
3、注意技术的元整性和粗线条。
学生活动:1、认真听讲,记住技术要领及要求。
2、认真练习,体会动作。
3、及时改进技术。
练习内容:1、原地脚着地技摆臂动作模仿练习6-8次2、走步中脚着地技摆臂动作模仿练习20米3-4 次3、行进间连续单足跳练习30米4-5次4、行进间连续单足与跨步跳交替跳的练习30米3-4 次5、短助跑第、一、跳练习4-6次顺序基本部分时间30分钟达成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复述传接球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70%的学生能掌握传接球的动作要领。
3、情感目标:学生乐意表现自己的能力,乐意练习。
学习内容双手接地滚球的动作要领:接球时向来球方向跨出一步,身体下蹲,两手迎球伸出,手指向下,手掌向前。
触球后顺势将球握住。
注意两腿不要平行开立,以免漏球。
接球后成基本姿势。
教学手段:1、分组练习2、教学比赛教师活动1、教师讲解、示范2、学生先模仿体会动作。
3、按要求练习。
4、巡回指导。
5、集体纠正主要错误动作。
6、监视全体学生,注意运动损伤,注意安全学生活动1、认真听讲,记住技术要领及要求。
2、认真练习,体会动作,积极思考。
3、学生接受教师的帮助,改进动作。
通过放松使学生恢复到正常状态。
1、上、下肢放松2、腰部放松1、集合队伍,带领学生放松2、组织学生总结评议课堂学练情况3、布置作业4、收还器材5、与学生道别1、集体跟随教师放松2、自评与互评,同时听教师总结评议3、归还器材4、师生道别预计负荷指标平均心率:130-150次/分练习密度:35%-37%教案首页教案首页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顺序基本部分时间30分钟达成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复述三步上篮动作要领。
小学三年级体育第五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在这节体育课中,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1. 学会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动作;2. 提高跑步速度和耐力;3. 熟练掌握接力赛跑的基本规则和操作方法;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相支持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播放器;- 小提琴音乐。
2. 学生准备:- 运动服和运动鞋。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以准备身体。
- 教师放音乐,学生用整齐的步伐跑步绕操场两圈。
2. 跑步训练(15分钟)- 教师针对正确的跑步姿势进行示范,并解释每个动作的重要性。
-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跑步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 跑步比赛(20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接力赛跑。
- 每个小组由四名学生组成,分别进行接力跑。
- 教师提醒学生遵守比赛规则,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比赛。
4. 团队合作训练(15分钟)- 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练习,通过相互合作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 教师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提供指导。
5. 冷静下来(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放松活动,以缓解运动带来的紧张感。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1. 观察学生在跑步训练和接力比赛中的技能表现;2. 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练习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五、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和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其他类似的体育活动,如操场竞赛、足球比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六、总结通过这节体育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跑步技能和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相支持的态度。
体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自己的身心健康努力。
第3章运输法律法规知识目标:1.重点掌握公路、铁路、水路货物运输合同;2.掌握货物运输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3.了解铁路、公路、海上、水路、航空货物运输和多式联运法律规定。
能力目标:学会签订货物运输合同。
[引导案例]甲托运人将2万吨优质煤炭交乙铁路承运人运输2000公里。
运输至1000公里时,因罕见、突发未有预报的洪水冲击铁路,使该2万吨煤炭灭失。
承运人已经运输了1000公里,能否要求甲方承担1000公里的运费?3.1 货物运输和货物运输法律制度概述3.1.1货物运输1.货物运输的概念货物运输是指物品在不同地区范围之间,借助运力,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将货物从一处运送到另一处的活动。
2.货物运输方式的分类(1)铁路运输。
(2)公路运输。
(3)水路运输。
(4)航空运输。
(5)多式联运。
3.1.2货物运输法律制度货物运输法律制度包括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制度和货物运输管理法律制度,主要是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制度。
1.货物运输合同的概念货物运输合同是指承运人将货物运送到约定的地点,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运输费用的合同。
2.货物运输合同的特征3.货物运输合同的当事人(1)托运人(2)承运人。
(3)收货人。
(4)出租人。
(5)承租人。
(6)多式联运经营人。
3.2 铁路货物运输法律规定3.2.1铁路货物运输合同铁路货物运输合同是指铁路承运人根据托运人的要求,按期将托运人的货物运送至目的地,交予收货人的合同。
3.2.2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双方的义务1.托运人的义务2.承运人的义务3.2.3违约责任1.承运人的责任2.托运人的责任3.3 公路货物运输法律规定目前,公路运输主要涉及汽车货物运输和汽车租赁两大法律问题,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合同法》、《汽车货物运输规则》、《集装箱汽车运输规则》、《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
本书主要阐释《汽车货物运输规则》的内容。
3.3.1汽车货物运输合同的种类汽车货物运输合同是指汽车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签订的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
体育课教案(6篇)过杆――跨越式是和离横杆较远的脚起跳,起跳点距横杆垂直面约一脚半到两脚半。
起跳腾起后,当摆动腿摆过横杆时,稍向内转,起跳腿开始上抬,上体稍前倾,摆动腿过杆后,向下转压,起跳腿积极上抬,上体略转向起跳腿一侧,使骨盆越过横杆。
同时起跳腿屈膝高抬,小腿上摆,越过横杆,用摆动腿先着。
组织教法:① 教师先完整地做一次示范动作,再着重做过杆动作的示范、讲解。
② 利用7-8米长的橡皮筋(或小绳)做横杆,高度50公分,由3-4人同时做原地起、摆腿、过竿的练习。
每人做4-5次。
③ 助跑3-4步做过杆练习。
每人做4-5次。
④ 全程助跑做跳过杆的练习,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可以由60公分高度开始起跳,每跳完一轮后,则提高五厘米直至适当的高度为止。
⑤ 用二个沙坑分两组同时进行,到一定的高度后,进行升留级,即跳过者编为一组,跳不过的编为另一组,升级组继续升高,留级者降低高度继续练习。
体育课教案篇五体育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系统中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即具有设计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体育教学设计:从宏观来讲是解决整个水平学段的教学目标分解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单元安排与重要问题。
从微观来讲是指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构思和组织。
体育教学设计的原则:1、健康第一的原则2、主体参与原则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5、创新性原则体育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一、分析材料(课程标准、工作计划、教材)二、掌握学情(学生心理、兴趣、技能掌握的程度)三、了解环境(场地器材等基本条件)四、确定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内容、组织、方法、手段等)教学总体目标设计的依据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三级目标体系(总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二、学生具体情况(经济、生活习惯、生理发育)三、教育条件(场地器材、地域特点)教学内容设计内容选择的依据:1、水平目标2、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3、学校的实际条件内容选择的方法:1、已有的内容筛选2、已有的内容改造3、生活实际中选取(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课堂设计原则、课堂内容方法、课堂步骤与方法。
2024年轮滑第5次课学习双脚8字型倒滑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轮滑》教材第五章的内容——双脚8字型倒滑法。
详细内容包括:基本倒滑姿势,如何通过摆动双腿形成8字型动作,以及如何保持身体平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双脚8字型倒滑的基本技巧,提高轮滑运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勇敢、坚韧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协调双腿的摆动,形成流畅的8字型动作。
教学重点:保持身体平衡,掌握倒滑的基本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轮滑鞋、护具、教学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轮滑鞋、护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示范双脚8字型倒滑,让学生感受动作的美观和趣味性。
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原地踏步、跳跃等。
2. 理论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双脚8字型倒滑的基本动作要领。
分析动作的难点和重点,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示范双脚8字型倒滑动作,让学生跟随练习。
分步骤讲解动作,指导学生掌握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错误动作,给予及时纠正和指导。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互相交流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双脚8字型倒滑法2. 内容:基本动作要领难点与重点安全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双脚8字型倒滑法练习练习倒滑基本姿势,体会身体平衡。
双脚摆动形成8字型动作,力求流畅。
2. 答案:倒滑基本姿势正确,身体平衡。
双脚摆动流畅,形成8字型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邀请轮滑高手进行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轮滑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开展轮滑户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协调双腿的摆动,形成流畅的8字型动作。
2. 教学重点:保持身体平衡,掌握倒滑的基本技巧。
初三体育课教案〔精选5篇〕初三体育课教案〔精选5篇〕初三体育课教案篇1一、教材:1、蹲踞式跳远;2、篮球比赛;3、篮球根本技术练习;4、足球比赛;5、足球根本技术练习。
二、教学目的:1、理解跑得快、跳得远的概念。
2、开展体能,掌握运动技术。
3、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的精神与拼搏进取的精神。
三、课开场的做法:1、上课响铃体育委员会与体育老师集合队伍与整理队伍。
2、体育委员或老师通过队列报数或点名理解学生出勤情况。
3、老师导入语。
4、体育委员带着学生慢跑,老师场地上挪动或随队跑,鼓励提醒学生不落伍。
5、学生模拟老师做几节徒手操。
6、以上练惯用时10分钟。
四、学习教材的做法:1、蹲踞式跳远:a.四路纵队按顺序轮流做蹲踞式跳远,练习内容有:5米助跑、0.5米起跳点、蹲踞式跳远;10米助跑、1米起跳点、蹲踞式跳远;20米助跑、2米起跳点、蹲踞式跳远。
b.练习次数为每项内容各一至二次c.练惯用时10分钟2、足球与篮球:(1)学生选项足球进展全场比赛或半场比赛或抢截游戏;(2)学生选项篮球进展全场比赛或半场三对三、四对四、五对五比赛;(3)学生选项足球进展根本技术踢接球练习;(4)学生选项篮球进展根本技术练习有:投篮、运球、传接球练习;(5)学生选项分组以兴趣、友伴、才能等几种形式组合;(6)老师引导学生分组练习,进展场地巡视,理解与解决学生分组练习所出现的问题或与学生一起练习。
指导学生练习。
(7)此局部练惯用时18分钟至20分钟。
初三体育课教案篇2教学内容:〔1〕高校体育课程目的、任务〔2〕安康内涵;〔3〕科学体育健身;〔4〕安康体质测试意义及要求。
教学目的:〔1〕通过本此课教学,使学生理解高校体育教学教育目的,进步学生对安康认知程度,促进体育参与的主动性,养成科学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深入认识体育的健身价值,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练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积极主动性,寓德育于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初中体育课教案6篇初中体育教案篇一教学任务1、通过学习体育课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灵活性和习惯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知道为什么在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防范吗?你在运动时注意自我保护吗?二、正课:体育课安全教育常识(一)着装安全体育实践课大多是全身性活动,活动量大,彼此接触机会多,而且还要运用许多体育器材,如篮球、排球、跳马等,因此,,为了学生的安全,上课时着装必须注意安全。
1、衣服口袋里禁止装钥匙、小刀等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
包括项链、手链、手表等一些物品,以免受伤。
3、患有近视眼的同学,如果不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配戴眼镜。
如果必须戴眼镜,做动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4、不要穿凉鞋、拖鞋和皮鞋,应当穿运动鞋或布鞋。
5、衣服要宽松合体,透气吸汗,做好不要纽扣多,拉链多或有金属饰物的服装。
有条件的应穿运动装或校服。
(二)安全措施1、要牢牢树立安全观,体育课前要想好体育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防范意识。
2、要仔细检查上课要使用的器械,是否有隐患存在,及时更换体育器材。
3、要求学生上课的着装要合体,合身的服装才能更加便于运动,拖拖挂挂运动容易受伤。
4、运动前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易受伤的关节、部位要充分活动开,预防伤害发生。
5、教师认真做好示范动作,使学生建立好稳定的动作表象,同时要规定动作方法,以防学生因错误动作而带来伤害。
6、体育课上安排练习要有层次,要注意循序渐进,慢慢提高动作要求。
7、体育课上要加强保护与帮助,特别是分腿腾跃、支撑跳跃等课,以防学生胆大、好胜出危险。
8、体育课上摇及时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恐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9、体育课上要特别注意课后段,如果麻痹大意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初中体育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睡眠的作用,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
2、能够举例说出不同的休息方式,从而分析积极的休息方式与静歇性的休息方式。
中学体育与健康水平四(七年级)《舞动青春广播体操》教学设计授课教师: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体育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营造热烈快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自制力和坚韧性,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表现和群体意识。
二、教材分析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系列广播体操是由国家教育部于2009年统一制定并组织全国统一开展的。
《舞动青春》是适合初、高中学生学习的一套广播体操。
该操是在前两套操的基础上推出的一套校园广播体操。
这套最新的广播体操共分9节、68个节拍,以基本体操的动作为主,动作幅度大,突出动作的规范、简洁、舒展、大方、轻快、整齐,注重对良好身体姿态的培养。
并通过设计一些简单、新颖、富有弹性的不对称动作和变奏动作来培养学生的协调性,体现该体操的时代特征。
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清晰、动感强,反映学生在阳光下热情欢快、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青春的生机活力。
三、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该年龄段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很高,对于广播体操的锻炼价值认识不深,但男女生性别存在差异,男生好动,较喜欢有对抗性的体育运动,协调性、柔韧性要弱于女生,对学习广播操、主动练习的欲望不是很强;而女生比较安静,她们有爱美的心理和运动的欲望,对健身操感兴趣,也有一定的技能储备和学习能力。
因此,女生练习的积极性要高于男生。
如何调动男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
四、教学目标(一)、认知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广播操舞动青春的整套动作,并标准、流畅的完成动作,动作节奏感强。
(二)、体能目标:通过教学,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促进身体全面均衡的发展,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确立良好的身体姿势,健美体型;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思想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初中体育教案36次课课时:36次课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内容:1. 体育基础知识2. 田径(跑步、跳远、投掷等)3. 篮球4. 足球5. 乒乓球6. 体育游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
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田径基本技能、篮球、足球、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和规则。
难点:田径项目的技术要领、篮球、足球、乒乓球的战术运用。
教学过程:一、体育基础知识(4次课)1. 让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运动的作用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的基本知识。
3.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和恢复方法。
二、田径(12次课)1. 跑步:让学生掌握跑步的基本技术,提高跑步速度和耐力。
2. 跳远:让学生掌握跳远的技巧,提高跳跃距离。
3. 投掷:让学生掌握投掷的基本技术,提高投掷距离。
三、篮球(6次课)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如传球、接球、运球、投篮等。
2. 让学生了解篮球比赛的规则,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
四、足球(6次课)1. 让学生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如传球、接球、运球、射门等。
2. 让学生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
五、乒乓球(6次课)1. 让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如发球、接球、攻球、防守等。
2. 让学生了解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
六、体育游戏(4次课)1. 让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教学评价:1. 学生体育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运动技能水平。
3.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4.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道德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运动技能。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第五课人的堕落纲目壹第一步堕落一原因1 蛇的引诱2 女人出头二过程三结果贰第二步堕落一背景二原因1 魔鬼的得着2 人妄自弃绝神救恩之路三过程1 照自己的方法—凭人意宗教事奉神2 发怒3 杀弟兄3 对神撒谎、傲慢四结果叁第三步堕落一原因1 邪灵与人调和—堕落的天使借着越轨的婚姻与人联合2 人变成了肉体二过程三结果肆第四步堕落一原因1 撒但的煽动2 人类的背叛二过程三结果课文我们已经看过,神将人造好之后,把人摆在生命树的跟前,要人接触生命树,而得着祂的生命,就是神非受造的生命。
但是撒但趁着人还没有接触生命树,还没有和神在生命上联结的时候,就先来诱惑人接触善恶知识树,使人和他有了非法的联结,而造成了人类第一步堕落。
按照创世记三章至十一章的记载,人类有过四步的堕落。
第一步是亚当的堕落,记载在第三章;第二步是该隐的堕落,记载在第四章;第三步是洪水前弯曲悖谬世代的堕落,记载在第六章;第四步是人类集体背叛神的堕落,记载在第十一章。
这些堕落是一步接着一步的。
在这四步堕落里,撒但的狡猾被暴露无疑。
壹第一步堕落一原因1 蛇的引诱若是没有蛇来欺骗引诱,人就不会堕落。
这引诱人的蛇,乃是撒但的化身。
那恶者是诡诈的,是偷着来的。
他不露面,他藏在狡猾的蛇里面来引诱人。
所以启示录十二章九节说,撒但(古蛇)是迷惑普天下的。
他引诱的方法,乃是向人提出问题(三1、4),叫人对神的话起疑问。
神明明吩咐人说,“善恶知识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二17,另译)但是撒但却向人说,“神岂是真说?”又说,“你们不一定死”。
人接受了撒但的提议,而对神的话起怀疑,所以才摘下善恶知识树的果子吃了。
直到今天撒但引诱人犯罪,或者怂恿人拒绝神的救恩,还是用这种方法。
但是圣经告诉我们,天地要废去,主的话永不能废去(路二一33)。
主的话总没有是而又非的(林后一18)。
蛇向人的提议,也叫人怀疑神的心。
蛇对女人说,“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
2024年轮滑第5次课学习双脚8字型倒滑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深入探讨轮滑运动中的双脚8字型倒滑法。
教学内容选自轮滑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倒滑技巧进阶”,重点围绕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动作要领和实践应用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动作要领,提高轮滑技巧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身体平衡能力。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提高克服困难的决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双脚协调、身体平衡、倒滑时的方向控制。
教学重点: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动作要领、实践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轮滑鞋、护具、轮滑场地、教学视频。
2. 学具:轮滑鞋、护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一位学生演示上节课学习的倒滑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学习。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详细讲解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动作要领。
(2)进行示范,让学生跟随示范动作进行模仿。
3. 例题讲解(10分钟)(1)选取一道典型例题,分析双脚8字型倒滑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讲解解题步骤,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鼓励学生课后加强练习,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双脚8字型倒滑法动作要领:双脚交替摆动,形成8字型轨迹;身体重心向后,保持平衡;控制滑行方向,注意身体协调。
2. 例题及解题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双脚8字型倒滑法练习,每人完成50次。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动作规范、协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轮滑比赛,提高轮滑技能,培养团队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动作要领;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3. 学生练习中的巡回指导;4.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动作要领(1)双脚交替摆动:要求学生在滑行过程中,双脚交替摆动,形成8字型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