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adagli--老油田开发中强化采油方法的选择
- 格式:pdf
- 大小:3.33 MB
- 文档页数:35
加强采油地质工作的途径作者:周晶宇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8年第07期摘要:采油地质工作是油田企业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油田企业开发的进程。
采油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对单井油样进行化验,并计算出单井的总共产油量,以及将采油工人所录取的单井报表进行有效的整理,然后输入到电脑系统中,以此形成更大范畴的石油生产报表,以此更好的向上级单位进行汇报。
笔者针对采油地质工作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采油地质工作的有效途径,希望有助于采油地质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采油地质;工作;加强途径当石油企业进行石油开发时,采油地质工作就贯穿在石油开发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采油地质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为采油工、采油地质工、采油地质技术工、采油化验工。
通过这些工人对油井的量油测气,采油化验,促使油田企业能够对油井的变化进行及时的掌握;通过这些工人对相关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有效提高了油井的产油量;通过这些工人认真细心的工作,对各项资料全面的采集,才能够促使油田企业技术开发人员掌握到最为基础与准确的采油地质资料,并对其进行探究与分析,以此不断的完善油田企业石油开发方案,提高石油开发效率。
因此,油田企业应该加强采油地质工作,促进企业良好的发展。
1 采油地质工作的现状加强采油地质工作,有利于油田企业的健康、稳定的生产与发展。
然而,在现阶段的采油地质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主要体现为采油地质工作通常是由采油地质队实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采油地质队的特别是一线的采油地质队对这项工作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1]。
其中采油队是采油地质工作的重要主体,而地质队是采油地质工作的终端,采油队工作对油井的产油量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现阶段,采油地质工作通常口号喊的比较响,却没有过多具体的实质性有效措施,致使采油工的工作重点转移为规格化管理井站上,而地质员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各项资料的准确性上,忽视了油井动态变化数据的分析,造成采油地质工作流于表面,从而致使采油地质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很难进一步的提高。
分析石油开采中增产技术的运用石油开采是世界能源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石油产量的提高一直是各国能源政策的重点。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采用一些增产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石油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文将对石油开采中增产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
1.水驱油技术水驱油技术是石油开采中常见的增产技术之一。
在使用该技术时,将大量的水注入到油井中,从而压缩油层,促使原油向井口运移。
由于水的压力比油的压力大,因此在注水的过程中,水会挤压原油,从而增加了油井中的压力。
这种技术具有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效果明显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井。
不过,使用水驱油技术时要注意注水速度和水质,避免对油井产生过大的压力和破坏。
2.二次采油技术二次采油技术又称油藏改造技术,是在油井处于初级生产后期时应用的一种增产技术。
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特殊的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改变油藏中原油的性质,使得原油可以更容易地流入井口。
例如,可以向油井中注入一些化学药品,促使原油表面张力降低,从而流动性更强。
此外,还可以使用超声波、微波等物理手段来刺激原油的流动。
二次采油技术具有节能减排、提高产能、增加油井寿命等优点,因此在石油开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增产技术,该技术采用了更高效的生产方式,使得油藏更有效地开采。
水平井技术的操作方法是将钻出来的油井在水平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增加油井的开采面积,即可取得更多的原油。
水平井技术的优点是可以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局部储油形态复杂、油井生产不稳定动荡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增产技术。
4.人工降压技术人工降压技术是通过降低油井中的压力,使得原油更容易地从井口流出。
该技术的实现需要通过人工降低油井中的压力,使得原油的流动性更强,从而更容易地从井口流出。
例如,可适当调整注水量、进水量等因素,降低油井中的压力以促进原油更容易地从井口流出。
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的强化采油工艺与进展探讨石油能源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推动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这就给油田开采技术与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为确保油田的长期、稳定、高效开采,实现油田开采率、开采量的提高,必须加强对采油工艺的重视与研究,充分利用能够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的强化采油工艺。
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对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的强化采油工艺及其进展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标签:石油开采;稳产;高产;采油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石油开采工艺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石油储量不断减少、石油开采环境越来越复杂、石油开采难度越来越大。
为确保油田的长期稳定、高效生产,应合理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的采油工艺。
1 我国石油开采现状石油资源是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在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中都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地位。
自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进步,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极大地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对我国的石油资源储存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存储数量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资源只会越来越稀缺,这一现状导致了对石油开采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
其次,就我国现今已经发现的几个大型油田来看,其在开采过程中含水量会不断上升,这进一步增加了石油开采难度。
鉴于此,若想节约石油资源,使我国的石油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不断提高石油开采工艺技术,尽可能地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
而若想实现这一目标,最直接的措施就是推广强化采油工艺,尤其要大力将化学驱技术和分层开发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石油开采作业中,以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
2 确保油田长期稳定、高效生产的对策首先,石油开采工作的危险性相对来说较高,基于这样的原因,确保石油开采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加强对所有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切实确保石油开采的安全性,才能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
分析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
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后期阶段,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需要采用一系列增产技术。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水驱技术:水驱是油田开发中最常用的增产技术之一。
采用水驱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油藏的压力分布,提高油藏采收率。
水驱技术主要包括注水和驱油两个阶段。
注水是将注入的水通过井口注入到油层中,增加油层中的压力,从而促使原油流动起来。
驱油是指注入水使原油将更多的地方固定在固体表面上,并随着施加的压力逼迫油层中的原油向井口运移。
通过合理地选择注入水的类型、压力和注入量等参数,可以使得水驱技术达到较好的增产效果。
3. 增压输送技术:在油气田开发的后期阶段,由于油井的产能逐渐下降,需要对原油进行增压输送才能将其从井口输送到地面处理设备。
增压输送技术主要包括增压泵、增压站和增压管线等设备和设施。
通过增加压力来推动原油的流动,可以提高原油的产量。
增压输送技术需要根据油井的具体情况和地质条件来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方法,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操作来达到增产的目的。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主要包括水驱技术、气驱技术和增压输送技术。
通过合理地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达到增产的目的。
石油开发中的油藏改造与增油技术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油藏资源,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开发,成为了石油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
为此,油藏改造与增油技术应运而生。
一、油藏改造技术油藏改造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人工干预手段,对原有油藏中进行技术上的改造,以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
油藏改造技术主要包括地质改造、物理改造和化学改造。
地质改造是通过地震勘探等手段科学确定油藏的地质结构与性质,进而选择合适的开采方式。
地质改造需要充分了解油藏的地层情况,通过改变油藏物理性质的方法来改进油田开发。
比如,使用水平井、水力裂缝压裂技术等手段,以增加油田的开采效果。
物理改造主要是利用物理现象和原理,在油藏中施加一定的压力和温度等条件,以改善油藏压力与渗透率,促进油液流动。
常见的物理改造技术包括注入高压水、注入气体等方法,以增加油藏的生产能力。
化学改造利用化学方法对油藏进行改造,通过将一些添加剂注入油藏中,改变油藏中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油藏的开采效果。
例如,使用聚合物驱油剂、表面活性剂等,以改变油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油藏黏度,提高采收率。
二、增油技术增油技术是指通过对油藏进行一系列的工程措施,以提高产能和采收率,从而实现油田增产的目标。
常见的增油技术包括水驱、气驱和聚合物驱等。
水驱技术是指向油藏中注入水来驱使油液向井口移动,以增加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方法。
水驱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变油藏中的流体分布,降低油水间的黏度,提高采收率。
气驱技术是利用压力差和气体的压力来推动油体运移,以达到增强油藏采收能力的目的。
通过注入气体,减低油藏的黏度,改变油水饱和度,从而驱使原油向井口移动。
聚合物驱技术是指将聚合物溶液注入油藏中,通过增加流体黏度和降低相渗透性的方法,改变原油在孔隙中的流动特性,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除了上述常见的增油技术,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在油田增油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的强化采油工艺与进展摘要:我国目前油田的含水量不断增加,随着油田采油的程度不断增加和油田整体储量的不断降低,要保证油田的高产和稳产已经变的十分困难。
因此,要不断发展能够提高采油收益率的采油工艺,以保证油田的产量。
本文介绍了强化采油工艺的进展。
关键词:油田稳产高产采油工艺我国是世界上大力推广强化采油工艺的国家,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了很多创新,特别是在使用化学驱技术和分层开发的技术提高石油采出率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展。
随着油田含水量不断上升的现状,尤其是我国的老油田含水量已经普遍达到90%左右,大庆油田更是达到了93%,石油采取的难度和石油储备都不断减少,都使石油的稳产和高产难度增大,因此研发一批提高石油采出率的强化采油工艺,就显的十分重要了。
1、高弹性驱高弹性驱是在聚合物驱发展之上产生的。
由于普通的聚合物驱含有很低的溶液浓度,这种聚合物驱工作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溶液的粘度改变流度比,进而使驱油波和体积不断增大。
通过大量现象的实验可以证明,聚合物驱不仅仅可以提高驱油波和体积,更可以提高驱油的效率。
聚合物的溶液是一种具有粘弹性的液体,除了具有弹性之外,还具有一定的粘性,正是由于这种溶液具有的弹性性质,当溶液流动并遇到残余的石油的时候,会出现两个不同的力。
第一个与牛顿流体流动相反的力是,类似于“活塞流”的在毛细管中流动的力。
溶液在毛细管边缘流动的速度大于牛顿流体流动的速度,并且和中部流动的速度相类似。
因此,当液体流过边缘残余的石油时,必然会产生流线变形的状况,因此流线产生的流速的变化和变形远远大于牛顿流体,所以产生的动能力也很大。
第二个与牛顿流体流动相反的力是,当溶液经过残余的石油时,溶液的流线会变形,粘弹性的流体会产生一个反弹的力量,具体来说就是在流线产生形变的地点,会产生一个与形变方向相反的力,就是变形反抗力。
正是由于这两个与牛顿流体流动相反的力,当这种粘弹性的液体流经残余的石油时,还会产生因为流线形变而引起的弹性力和因流线改变速度和方向而产生的动能力。
分析石油开采中增产技术的运用石油是现代产业的重要能源源之一,其开采与生产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然而,由于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和日益加剧的全球能源需求,如何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和生产量,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因此,采用一系列的增产技术已成为增加石油产量的必要途径之一,下面就分析一下石油开采中增产技术的运用。
1.水力压裂技术水力压裂技术是将水或其他液体注入油藏岩石中的一种增产技术,以破坏岩石结构,促进石油流动。
通过压缩机将高压液体推入油井中,产生压力从而撑裂油井岩石中的裂缝,从而使石油流出。
由于压力强大,有助于分离石油与瓦斯的混合物,将更多的石油从岩石中释放出来。
因此,水力压裂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石油开采效率。
2.水驱技术水驱技术是一种使用水将地下石油推向油井的技术。
水将岩石中的石油推向油井,然后通过泵抽出石油。
水驱技术实施时需要先将注入油井中的水进行能量分配,在岩石不同位置及不同厚度控制不同的注水压力和注水速度,从而达到均匀注水、最大压力、最大驱替效果的目的。
水驱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并且具有环保优点。
3.提高模拟技术提高模拟技术又称为数字化技术或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利用电脑等工具进行模拟计算的技术。
石油开采中的提高模拟技术主要是针对油藏的储层特征和工艺参数进行模拟,通过精确计算找出最优操作参数获得最佳产量。
这种技术可以预测石油开采中产量、井筒温度、井筒压力和石油物质的组成等参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水平钻探技术水平钻探技术是指利用钻机将钻头钻进石油含油层,在一定深度后改变钻头的方向,使钻孔沿着地层水平方向进行钻探,以更好地接触含油层。
钻探过程中,需要根据含油层的情况进行调整,以获得最大的开采效益。
水平钻探技术通常能够增加开采的产量,特别是在不同复杂和厚度的地下石油储存区域中,提高了采油率。
总之,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石油开采中的增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和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油田采油技术的类型与分析油田采油技术是指为了有效地提取地下油藏中的石油资源而采用的各种技术手段。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油藏特征,油田采油技术可以分为常规采油技术和非常规采油技术两大类。
常规采油技术是指传统的石油开采方式,主要包括压力驱动采油、抽油机驱动采油和水驱采油等。
压力驱动采油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常规采油技术之一。
它是通过自然的地下高压力将石油推向地面,使得石油能够顺利抽出。
随着油田的逐渐开采,地下压力会逐渐降低,导致产能下降。
为了继续进行有效的采油,人们引入了抽油机驱动的采油技术。
抽油机能够通过机械的方式将石油从地下抽出,并提高了采油效率。
水驱采油也是常见的一种常规采油技术,主要是通过注水的方式,提高油藏中的压力,推动石油流向产油井,以加快石油的开采速度。
非常规采油技术是指相对于传统采油技术而言的一种开采方式。
它主要应用于那些难以传统手段开采的油藏,如页岩气、致密油和油砂等。
非常规采油技术包括水力压裂与水力喷射、水平井和油藏改造等。
水力压裂与水力喷射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高压水、液化碳酸气体等来破裂油页岩、裂缝致密油的技术,从而提高油气的产能。
水平井则是一种将钻井井段向地下倾斜的技术,以增加与储层的接触面积,提高采油效果。
油藏改造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原油物理性质和流体性质等方式,提高原油采集率的技术。
通过注入化学物质、燃烧等方式,改变油田的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促进原油的流动和采集。
在选择采油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油藏类型、油藏储量、地下水位、下地条件和经济因素等多种因素。
不同的技术可以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发挥最大的效果。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定期检测和分析数据,优化采油方法,提高采油效率和产量。
油田采油技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目的是为了更加高效地开采和利用地下石油资源。
通过常规采油技术和非常规采油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推动经济的发展。
石油开采中的增产技术与方法在当前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石油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传统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如何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实现石油产量的可持续增长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不断涌现出各种增产技术与方法,本文将重点介绍其中的几种主要技术。
一、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是近年来最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增产技术。
传统的垂直井开采方式只能在垂直方向上开采油藏,而水平井则能够在地层中水平延伸较长距离,增大了与油藏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石油的开采效率。
此外,水平井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增加压裂作业,通过在井筒中注入高压液体,打破油层中的岩石,增加石油流动性,从而提高开采效果。
二、注水增产技术随着石油开采的进行,油藏中的原始能量逐渐耗尽,石油的开采难度逐渐增加。
而注水增产技术则通过向井底注入水以维持油层的压力,使石油能够更加容易地流入井筒中。
此外,注水还能够稀释油层中的黏稠物质,减少油藏阻力,提高开采效率。
然而,注水增产技术也需要考虑水资源的供应以及水质对油层的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二次采油技术二次采油技术是指在油田开采初期利用常规手段开采后,通过进一步注入压力、注入溶剂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等方法,继续开采未被开采的石油。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油田资源,提高油田的开采利用率。
常见的二次采油技术包括注蒸汽、注聚合物、注水驱和注气等。
通过对油藏特性和开采工艺的深入研究,可以选择合适的二次采油技术,并且结合现代仪器设备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石油采收率,实现增产。
四、化学增油技术化学增油技术是指通过向油藏中注入特定的化学剂,改变石油与岩石、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石油更容易流入井筒中。
化学增油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油藏特性选择不同的增油剂,常见的增油剂包括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和聚合物驱等。
这些增油剂在注入油藏后,与石油和岩石表面发生相互作用,降低石油与岩石之间的粘附力,提高石油开采效率。
老油井的增产措施引言老油井作为石油开采的重要设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出现产量下降的情况。
为了提高老油井的产量,增加其经济效益,需要采取适当的增产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老油井增产措施,包括地质勘探技术、改造技术和增产工艺等。
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技术在老油井的增产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地下油层的详细勘探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油井的产能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情况,推断出地下岩层的结构和性质。
在老油井的增产过程中,地震勘探可以用于确定油层的位置、形态和厚度,从而为增产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钻井技术改进钻井技术的改进也是一种重要的地质勘探技术。
通过采用更先进的钻井设备和技术,可以实现更深入地探测和开发石油资源。
例如,采用方向钻井技术可以扩大油井的有效开采区域,增加产量。
改造技术除了地质勘探技术外,改造技术也是老油井增产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油井设施和设备的改进,可以提高油井的产能和效率。
人工增注人工增注是一种常用的改造技术,通过向油井注入人工聚合剂、增黏剂等物质,改变地下油层的渗透性和黏度,从而增加油井的产能。
人工增注的具体方法包括连续注入、间歇注入和周期注入等。
水力压裂水力压裂是一种通过高压水射流改变油层裂缝性质的技术。
通过高压水的冲击和压裂作用,可以增加地下储层的渗透性,使油井产能得到提高。
水力压裂技术在老油井的改造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增产工艺除了地质勘探技术和改造技术外,增产工艺也是提高老油井产量的重要手段。
增产工艺主要包括提高开采效率、增加开采周期和提高采收率等。
增加抽油次数增加抽油次数是一种常用的增产工艺,通过增加泵送次数,可以提高油井的产量和采收率。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需要快速增加产量的情况。
氮气注入氮气注入是一种常用的增产工艺,通过向油井注入氮气,可以改变油层的压力和物理性质,从而提高油井的产量。
加强采油地质工作的方法和措施摘要:采油地质工作是在油田企业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人们对油田开发的日益重视,油田地质工作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采油地质工作主要是通过油井油样分析,计算出油井的实际产量,并在此过程中对地质情况、油品质量等进行探测和记录,最后通过电脑系统汇总形成总的石油开采情况报告。
随着我国石油资源开发开采的难度加大,更要求我国油田企业要加强地质工作的管理,在开发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化、合理化和创新化,以确保油田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采油地质;工作方法;油田生产1采油地质工作方法研究的意义采油地质工作方法对油田开发而言,具有极大意义。
加强采油地质工作是目前石油开采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最关键的工作。
加强采油地质工作,有利于油田企业的健康、稳定和进一步发展。
一些采油地质开发的新方法进行研究应用,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剩余石油资源的开发,提高油田采收率,为油田开发技术发展提供经验积累。
将新的工作方法应用在油田开发中,进一步提高油田开发管理水平,培养锻炼高素质的油田开发队伍,保障原油持续上产,推进油田高质量发展。
2采油单位地质工作的现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采油地质作业是指在油气田开发中,按照一定的目的,利用生产井、注水井等手段,将油气田开采出来的工艺与过程。
采油地质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油井的产量,提高采油收益,并依据相关的技术和理论,来提高油田开采率和开发效益。
在油田经营中,采油地质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采油地质工作反映在油田开发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不管是采油人员,还是地质人员,或者是化验人员,或者是技术人员,都是采油地质工作的主体。
由于在工作中,要对油品样品进行化验分析,要对油井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了解油井的每个阶段的情况,并对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正是由于采油地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才使得整个油区的各项工作都能顺利开展。
但是,由于地质工作比较复杂,在实际运行中,一旦某个员工对岗位工作没有高度重视,就会容易导致工作出现纰漏而产生问题。
强化采油方面的一些新进展王德民【摘要】随着油田含水的上升、采出程度的增加以及剩余可采储量的减少,油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为了保持油田更长期的高产稳产,需要研究、发展一批新的、能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强化采油工艺.本文介绍了其中的一批比较重要的进展,包括:高弹性驱;无碱活性剂;同井注采工艺;开采和集输高凝、高粘油的工艺以及适合化学驱的采油工艺.【期刊名称】《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4)005【总页数】8页(P19-26)【关键词】强化采油;提高采收率;聚合物驱;活性剂驱;油水分离装置;机械采油【作者】王德民【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大庆,1634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5我国是世界上大规模推广使用强化采油IOR(包括提高采收率EOR)力度最大的国家,并且在技术上有很多创新,尤其是在分层开发和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方面.但随着油田含水的上升(大庆油田含水已经达到92%,我国各老油田的含水也都在90%左右)、采出程度的增加和剩余可采储量的减少,油田稳产难度进一步加大.为了保持油田更长时间的高产稳产,需要研发一批新的、能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强化采油工艺.在此介绍其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进展.高弹性驱是聚合物驱的一个重大发展.常规聚合物驱的溶液浓度比较低(一般为1 000mg/L左右),驱油的主要机理是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可以改善流度比,从而增加驱油波及体积.但大量室内和现场实践表明,聚合物驱不但可以提高波及体积,同时还可以增加驱油效率(图1).聚合物溶液是一种粘弹性流体,即除粘度外,它还具有弹性.由于流体的弹性性质,当流体流动并遇到残余油时,会出现两个与牛顿流体流动时不同的力,即:(1)在毛细管中的流动近似于“活塞流”,管壁边缘的流速比牛顿流体的流速高,并且与中部的流速相近(图2).因此流体流经边缘的残余油时,流线必然产生变形,流线产生的变形以及流速的变化比牛顿流体时大,所产生的动能力(F=mv/t)也大;(2)流体流经残余油时,流线要变形.任何弹性体(包括粘弹性流体)都有一个反抗变形的性质,即在流线发生变形的地方,会产生一个和变形方向相反的力(即变形反抗力).由于这两个特性,粘弹性流体流经残余油滴时,所产生的力与牛顿流体不同(图3).多孔介质中有牛顿流体时,只有压力梯度(是油滴的驱动力)和油滴变形所产生的毛管力(是油滴的滞留力)两个力;而粘弹性流体,除上述两个力之外,还有由于流线变形而产生的弹性力和由于流线改变方向和速度而产生的动能力,共四个力(流体与岩石的附着力决定了岩石的润湿性,这里不讨论).由于增加了上述两个微观力,因此增加了残余油的驱动力,而滞留力维持不变,所以残余油滴更易于移动、富集.经计算,当We=0.3时,这两个微观驱动力的总和比原压力梯度驱动力(0.02MPa·m-1)大20倍左右(图4).由于驱动力增加了20倍,因此计算的油滴变形(图5)和微观可视驱油模型中的油滴变形(图6和图7)都比牛顿流体所产生的变形大,从而可以使油滴运移、聚集并降低残余油饱和度(图8).非均质岩心驱油实验表明采收率可以比水驱采收率提高20%OOIP(原油地质储量)以上(图9).经过8年1 000多口井的现场试验,表明高弹性驱可以提高采收率20%OOIP以上(图10).由于上述好的结果,以及由于工艺相对简单,因此大庆油田正在推广此项工艺,成为了一种使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比较成熟的化学驱油工艺技术.使用目前已经商业化的聚合物,在高弹性驱油时,总采收率提高值中驱油效率和波及体积的贡献率各占一半左右.如果能够研发出弹性更高的聚合物,效果会更好.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进一步提高弹性的潜力很大.三元复合驱取得了较好的现场提高采收率效果,但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结垢和乳化问题,因此需要研制驱油体系中不需要加入碱的活性剂.为此提出了形成超低界面张力(IFT)的条件(机理),并合成了实际的产品.若表面活性剂集中在油水界面,并且它的亲油集团和亲水集团分别对油和水的引力相等,在油水界面上所占据的面积也相等,就可以在无碱条件下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小于9×10-3mN·m-1)(图11).根据这一个原理,设计并合成了六个系列的活性剂,都可以在无碱体系中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有些产品,除配制水外,在体系中还不需要加助剂、醇、盐以及溶剂.在这些产品中,甜菜碱型活性剂的性能较好,除体系中不需要另加碱、盐、助剂、醇和溶剂外,在很低的浓度条件下(小于100ppm)和很多油田的原油都可以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并且显示出很强的耐温(100℃)、耐矿化度(220 000mg·L-1)和二价离子(20,000mg·L-1)的能力,这种活性剂改变亲油岩石的润湿性效果也很好.甜菜碱型活性剂是一种“两性”、“内盐”活性剂,因此耐矿化度和二价离子的能力很强.其化学结构如图(图12).对不同油田原油能达到很低的界面张力(表1).由于甜菜碱盐是一种“两性”活性剂,因此在岩石上的吸附性比较低(图13);其长期稳定性也很好,已经超过一年(图14);在很低的浓度条件下(50~100ppm)就可以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图15);其耐温(98℃)、耐矿化度(220,000mg·L-1)和耐二价离子(20,000mg·L-1)的能力都很好;在均质和非均质岩心上的驱油效率都比水驱高25%OOIP以上,并略高于重烷基笨磺酸盐三元驱的驱油效率;此外,这种活性剂,除配制水以外,不需要在系统中加入碱、盐、助剂、醇和溶剂.驱油系统比较简单,因此生产时比较容易控制质量,使用时比较容易操作和管理.这是一类可以用于二元驱(活性剂和聚合物)很有希望的活性剂.油田迟早会因为含水过高而废弃、停产,如果油田(或油井)的经济含水上限能够提高1~1.5%,油藏的经济采收率一般可以提高5~10%OOIP(图16);此外,很多油层的连通和动用程度差,如果在不增加井数的条件下能够增加注水层点,可以缓解这个问题.同井注采工艺就是为了部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而研制的.同井注采工艺的关键是必须有一个高效、可靠、廉价的井下油水和油气分离装置.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分离装置没有任何活动部件.若分离高度为1m,则分离效率比普通分离装置的效率高70多倍;若分离高度为10m,则分离效率比普通分离装置的效率高700多倍(表2、图17、18).此工艺的现场效果比较好(图19).实测井底压力表明:(1)注入压力在测试的三个月内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2)注入压差比传统地面注入方式低70%以上,因此可以节能80%以上.这套工艺不是一种增产措施,它是一种可以提高经济采收率的工艺,它的适应范围很广,可以用于任何注水驱动(包括边、底水驱动)的多层油藏,受原油性质、地层水性质、油藏性质和地层温度的影响都比较小,亲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幅度会更大.因此这种工艺对提高各油田总可采储量的潜力很大,对高含水油田的稳产将具有重要影响.世界各油田解决高凝、高粘油的开采和集输方法主要是加温(用热水、热油、电加热等方式)或掺入一部分稀油,使原油变为低粘、低凝油以后再开采和集输.采用这两种措施的成本都很高.新发展的方法是往产出液中点滴“流动改进剂”,可以使油、水形成一种“拟乳状液”,在原油外面形成一个“水膜”,原油不接触管壁表面,因此在井下和地面都不会在管壁上结蜡;输送阻力也可以大幅度下降(图20);输送温度大幅度下降,甚至可以在低于原油凝固温度输送(此时的油管压力低于加温输送时的压力值,说明用这种工艺输送分散的固体原油的流动阻力不大);“流动改进剂”同时还是一种破乳剂,在转油站和联合站处理采出液时的难度与加温输送液体的处理难度接近. 目前这套工艺已经在大庆油田的819口井上使用8a,在大庆以外的油田也试验了100多口井,有一些井的原油粘度超过20 000mPa·s,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所有井都不需要热洗井清蜡,并且实现了不加热输送;(2)由于降低了阻力,输油站的产液和产油量分别上升了8.3%和10.1%;(3)节气、节电效果明显:转油站平均减少耗电37.3%,日耗气减少30%,吨油自耗气下降6.74m3;(4)经济效益显著:800口井的统计表明,这项工艺的总投入产出比为1∶72.9.这是一个很值得在开采和输送高凝、高粘原油时推广的工艺技术.油田化学驱时,对采油工艺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如抽油杆偏磨、注入井增注措施效果变差、油井泵效降低以及分注工艺不能适应化学驱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抽油机井见聚合物以后,检泵周期由平均700d降到平均280d.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了采出液中含聚合物以后,对抽油杆会产生一个指向油管壁的“法向力”(图21).根据这个偏磨机理,研制成功了防偏磨的工艺技术,使平均检泵周期上升到3a(图22).目前这套工艺已经在大庆油田的一万多口井上使用,每年可以减少作业费用2亿元以上.注聚井采用普通压裂的有效期只有3~5个月.主要原因是聚合物溶液的携砂能力很强,把井眼附近的支撑剂携带到油层深部,井眼附近没有支撑剂,裂缝闭合,因此增注效果消失.为此采用了在普通支撑剂后填加树脂砂支撑剂,这种树脂砂在40℃温度下就会凝固,形成一个在井眼周围不能移动的环状整体支撑剂(图23).应用树脂砂支撑剂以后,压裂有效期平均达到了2a左右(图24),现场已经推广使用了2 000多口井.这套工艺已经是中、低渗透注聚井的主导增注工艺技术,基本上解决了一、二类油层聚合物注入井的增注问题.随着油井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的增加,井下液体的粘度增加,泵效下降(图25).泵效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井下液体粘度升高以后,气液分离不好(在液气分离装置中,气体的上升、分离速度反比于粘度),因此气体只能大量进入泵筒使泵效下降.为了使井下液气分离效率提高,研究并使用了多杯等流型分离装置,分离效率比原分离器的效率提高了700多倍(以10米长分离装置为准)(图26).这种分离了装置已经累计下井2000多口井,下井后泵效增加了35.5%,产液量增加35.71%,产油量增加18.34%,沉没度下降38.69%,系统效率增加19.58%,吨液百米耗电下降14.28%(图27).这种分离装置可以适应多种型号的抽油机井和螺杆泵井.注聚井的注入层位一般都是非均质的多油层,需要进行分注.常用的适应于注水井的分层注入工艺和工具对聚合物溶液的剪切很严重,不能用于注聚合物井的分注.为此研发了凹槽型低剪切配水器,在20~200m3/d排量和1.0~5.0MPa的条件下,经过配水器后,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损失小于4.2%,配水器可以用钢丝更换.目前这套工艺已经在油田推广使用800多口井,调整了吸水剖面,对应油井的采收率提高了2%OOIP左右.强化采油近年来有了很快的发展,为油田稳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我国2009年原油的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0%,并且还要增加.因此国内原油产量还必须进一步增加,大庆油田年产原油4 000万吨稳产还必须延长多年.为了实现这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加快强化采油工艺的研究和推广力度,使我国和大庆的原油产量稳定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相关文献】[1] Wang Demin,Xia Huifen,Yang Shuren,etal.The influence of visco-elasticity on micro forces and displacementefficiency in pores,cores and in the field[R].SPE 127453,2010.[2] Wang Demin,Wang Gang,Wu Wenxiang,etal.The influence of visco-elasticityon displacementefficiency-from micro to macro scale[R].SPE 109016,2007.[3] Yang Fulin,Wang Demin,Wang Gang,etal.Study on high concentration polymer flooding to further enhance oil recovery[R].SPE 101202,2006.[4] Yang Fulin,Wang Demin,Yang Xizhi,etal.High concentration polymer flooding is successful[R].SPE 88454,2004.[5] Jiang Haifeng,Wang Demin,Wu Wenxiang,etal.The effectof elasticity on displacementefficiency in the lab and results of high concentration polymer flooding inthe field[R].SPE 115315,2008.[6] Wang Demin,Liu Chunde,Wu Wenxiang,etal.Developmentof an ultra-low interfacial tension surfactantin a system with no alkali for chemical flooding[R].SPE 10917,2008.[7] Wang Demin,Liu Chunde,Wu Wenxiang,etal.Novel surfactants thatattain ultra low interfacial tension between oil and high salinity formation water withoutadding alkali,salts co-surfactants,alcohol and solvents[R].SPE 127452,2010.[8] Wang Yan,Wang Demin,Wan Jun,etal.New developments in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polymer flooding[R].SPE 114336,2008.[9] Wang Yan,Wang Demin,Sun Zhi,etal.Hydraulic fracturing of polymer injection wells[R].SPE 88592,2004.[10] Wang Yan,Wang Demin,Zhao Song,etal.Surfactantenhanced stimulation technology for polymer injection wells[R].IPTC 10512,2005.。
油田常用采油技术探讨油田采油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方法和设备,将地下的油藏中的石油开采出来。
常用的采油技术主要包括常规采油、增产采油和提高采收率三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探讨这三个方面的常用采油技术。
常规采油技术是指通过自然能量(如地层压力和含水层压力)将油藏中的石油开采出来的技术。
目前常用的常规采油技术包括自然生产、人工举升和水驱等。
自然生产是指通过油井和地下水的自然能量将石油抽出地面的方法。
它适用于地层压力大、渗透率高的油田。
人工举升是指通过电泵或气泵等设备将地下的石油抽出地面。
它适用于地层压力较低、渗透率较差的油田。
水驱是指注入一定的水量来替代原有的石油,从而驱使石油从储集层向井口运移的方法。
它适用于地层渗透率较高的油田。
增产采油技术是指在常规采油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油田产能的方法。
常用的增产采油技术包括大排量注水、气体驱替和聚合物驱等。
大排量注水是指通过增加注入水量来提高油井的生产能力。
它适用于渗透率较高、储量较大的油田。
气体驱替是指通过注入天然气或其他气体来驱替石油,从而增加采收率的方法。
它适用于地层渗透率较低、粘度较高的油田。
聚合物驱是指注入一定的聚合物溶液,通过提高溶液粘度来驱使石油从储集层向井口运移的方法。
它适用于地层渗透率较高、粘度较低的油田。
提高采收率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设备来降低油藏中未开采的石油量,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常用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包括水浸稠油、蒸汽吞吐和地下原位燃烧等。
水浸稠油是指注入一定的水量,将稠油中的重质烃溶解掉,从而提高原油流动性和采收率的方法。
它适用于稠油油田。
蒸汽吞吐是指将高温高压的蒸汽注入油井,通过蒸汽的热量将稠油稀释,从而提高原油流动性和采收率的方法。
它适用于稠油油田和油砂油田。
地下原位燃烧是指通过在油藏中引燃一部分不可燃气体或煤层气,使其燃烧产生热能,从而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它适用于难以开采的油藏。
综上所述,油田常用采油技术包括常规采油、增产采油和提高采收率三个方面。
喇嘛甸油田聚驱水注水系统的优化引言:水驱油藏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开发方式,它通过注入水来减少油藏中的毛细管压力,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喇嘛甸油田是我国大庆油田的一个重要油田,如何优化喇嘛甸油田的聚驱水注水系统,提高采收率,是当前油田开发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人工选井方案为了获取更好的注水效果,需要优化人工选井方案。
首先,要充分考虑油藏厚度、含水饱和度、油藏韧度等参数,合理选取注水井和产油井的位置。
其次,根据地质构造特征和注水历史,合理确定注水井与注采井的距离,避免相邻井的竞争现象。
二、优化注水剂配方合理的注水剂配方有助于提高注入水对油藏的驱替能力,提高采收率。
在喇嘛甸油田注水中,可以尝试加入一定比例的聚合物驱剂和吸附剂,以增加注水液体的粘度和持液能力,并降低注水液体与油层的黏附和吸附作用,有效提高注水效果。
三、优化注水工艺四、优化注水井间距注水井间距的合理设计对提高采收率至关重要。
喇嘛甸油田的注水井间距可以根据地层厚度、油藏压力等参数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注水井间距较小,有利于提高注入水的驱替效果,但是也容易引起过度竞争。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五、优化注水压力和注水量注水压力和注水量是影响注入水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喇嘛甸油田的注水中,可以通过调整注水压力和注水量,达到更好的注水效果。
对于压力较低的油井,可以采用增压注水的方式,提高注水效果。
对于压力较高的油井,可以采用降压注水的方式,减少注入水的损失。
六、引入辅助驱油技术除了传统的聚驱技术,还可以考虑引入辅助驱油技术,如CO2驱替、聚合物驱替、膨胀剂驱替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提高注入水的驱替效果,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结论:通过优化喇嘛甸油田的聚驱水注水系统,包括优化人工选井方案、注水剂配方、注水工艺、注水井间距、注水压力和注水量,以及引入辅助驱油技术,可以提高采收率,增加油井的产量。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喇嘛甸油田的地质特征和注水历史,结合工程实践,找到最佳的优化方案,实现可持续的油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