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2018/10/23
• (4)方解:
– 方中枇杷叶性苦平,善降泄;桑白皮性甘寒,两药 俱入肺经,清肃肺热为君药;黄连、黄柏清解脾胃 伏火,木通、竹叶泻火利尿为臣,与君药相合上疏、 中清、下利共解肺胃热邪;生地养阴清热、丹皮凉 血活血,玉竹润燥生津、当归养血活血为佐药,既 防清利太过损及营阴,又开营阴生化之源;甘草为 使药,和解诸药。
2018/10/23 9
【辨证分析】
• 患者喜食辛辣煎炸之品,饮食失调,加之情志内伤,肝 气郁结,久而化火,湿热火毒,外攻肌肤而发水疱;肝 经火毒循经侵袭肌腠,故水疱呈带状分布未过前后正中 线;火毒郁阻经脉,不通则痛,故感患处灼热疼痛;肝 胆火热炽盛,湿热上泛,故觉口干口苦,热盛灼津,故 小便黄,大便结;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皆为肝 胆湿热之象。 • 本病病位在肌肤,病性属实,可与外阴疱疹之湿热下注 证及反复发生暗耗气津之阴虚内热证等进行鉴别。该病 其本在肝胆,病位在肌肤,病性属实。 • 中医辨证为肝胆郁热证,需要和脾虚湿蕴证相鉴别,后 者多为素体脾虚或饮食伤脾,脾不运化,湿邪蕴阻,日 久化热,循经外溢于肌肤而发。
中医皮肤病案例 教学-教学
第一节 热 疮
【病例摘要】 张某,男,26岁。 主诉:口角起水疱,伴灼热疼痛2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两天前因受凉后发热,左口角出现红色丘疹, 自觉灼热绷紧, 继而丘疹转变为水疱,个别水疱破裂有渗出,伴 疼痛。未经治疗,遂来诊。 • 现症见:患处灼热疼痛,发热,精神不佳,口微渴,小便赤,舌红, 苔薄黄,脉浮数。 • 既往体健,喜食辛辣之品,无不洁性生活史。 • 体格检查:T 38.0℃,P 86次/分,BP 120/80mmHg。专科检查见 左侧口角四五个粟米至绿豆大小水疱,呈簇集状,疱壁较薄,疱液 澄清,周围有红晕,边界清楚,个别水疱已破,有少量渗出,结米 黄色痂。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 血常规:WBC 7.2×109/L,N 62%,L 3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