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3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知识点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那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社会秩序的作用;知道自由与规那么的关系,知道如何维护规那么。
【过程与方法】开展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那么,学会维护规那么的技巧,锻炼参与改进规那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规那么的社会功能具有高度认同感,树立遵守社会规那么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那么的意识,形成自觉遵守规那么和维护规那么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社会规那么维系社会秩序。
【教学难点】自由与规那么不可分教学过程(一)本课知识结构:(二)、学生记忆试题:1、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和等02、调节我们行为的规那么很多,如—、、等。
其中、等规定是强制实施的,、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3、规那么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改进规那么。
4、生活为什么社会秩序?(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5、社会规那么的作用是什么?(1)、社会规那么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那么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6、自由和规那么的关系是怎样?(1)、社会规那么划定自由的边界,自由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那么的约束;(2)、社会规那么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规那么保证每个人不超越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7、如何自觉遵守规那么?(1)、遵守社会规那么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会规那么,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那么,将规那么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
8、我们如何维护规那么?(1)、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遵守规那么;(2)、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那么。
(三)、课堂练习题:1、社会规那么划定了自由的边界,世界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要受()的约束A、道德、纪律、法律B、政治、经济、宗教C、个人、团体D、中学生、大学生2、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那么有很多种,其中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那么的是()A、道德B、纪律C、领导发言D、法律3、辨析:有规那么就没有自由。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社会秩序的含义是什么?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有哪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3.我们为什么要遵守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重要性)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4.社会正常运行为什么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5.如何理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6.社会规则的含义是什么?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
7.生活中有哪些社会规则?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8.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9.社会规则是怎样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的?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10.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11.社会规则是怎样划定自由的边界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2.如何理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第三社会生活离不开第1 秩序【教学目】1.知道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的保障。
2.能通具体事例理解到秩序靠。
3.通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立以遵守荣,以反耻的意,自养成遵守的好。
【学重点】生活需要秩序。
【学点】自遵守社会。
教学步;情景入生成在教室里,同学真听老;在售票,人自排票;在室,大家安静地看;在路上,行人、自行、机各行其道;在工厂,工人有序地操作⋯⋯(1)以上不同情景分体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2)想一下,如果没有秩序,我的生活将会怎?学生答复。
是呀,我都希望生活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中,而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形成要靠我每一个人的努力。
今天,我学?社会生活有秩序?。
自主梳理新知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
与人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所秩序等。
2.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3.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的保障。
4.生活中,我行的有很多,如:律、道德、法律等。
5.社会保障社会秩序的。
反社会行的,既有法律、律等定的制性措施,也有道德、俗等包含的非制性手段。
合作探究生成水平探究一社会生活有秩序活(一)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黄昏放学的候,某中学口混乱不堪。
开着私家、着和步行前来接孩子的家,都希望背着包的孩子能迅速找到自己。
但的、人群将学校大堵得水泄不通,下雨情况更加糟糕。
(1)校口的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你如何改种混乱的状况?学生分并答复:小: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的保障。
社会秩序造良好的社会境。
探究二秩序靠活(二)社会系社会秩序在生重大灾,人往往遵循“弱先,壮者靠后〞的,有序撤离;者在找工作,会与企合同,定双方的利与;企在生活中,要遵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商道德,承担社会任⋯⋯(1)你知道哪些似的?(2)些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小:①社会,是人了有秩序的社会境,在逐达成默契与共的基上所形成的。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教材习题答案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课时维护秩序(P22·运用你的经验)1.(1)以上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2)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参考答案】(1)第一幅图片体现了社会管理秩序;第二幅图片体现了生产秩序;第三幅图片体现了交通秩序;第四幅图片体现了公共场所秩序。
(2)如果没有秩序,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会大大增加,社会将会陷入一片混乱,无法正常运行;如果没有社会秩序,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会受到影响,无法安居乐业,感受生活的美好,甚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将存在威胁。
(P23·探究与分享)2.(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参考答案】(1)家长和车辆都在校门口拥堵着,交通秩序混乱,浪费家长和学生的宝贵时间,降低大家的通行效率,还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危及人身安全。
(2)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需要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
家长要树立规则意识,在学校划定的区域内等待自己的孩子;学校安排值勤老师充当临时指挥,确保学生按秩序走出校门;等等。
(P24·探究与分享)3.(1)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规则?(2)这些规则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本题答案具有开放性,根据自身实际回答即可。
例如,学生在考试时,要遵守诚信应考的规则;乘客在乘坐高铁时,要遵守严禁吸烟和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的规则;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等等。
(2)我们可以依据这些规则审视自己的行为,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我们的生活井然有序,才能安居乐业。
(P26·拓展空间)4.请选择一个你想去的旅游景点,查阅资料,了解在该景点旅游要遵守哪些规则,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参考答案】本题答案不唯一,具有开放性。
例如,我想去北京的八达岭长城。
我们在长城旅游的时候要遵守以下规则:到达景区前,应提前申领健康码,并通过全网络实名制方式预约门票;到达景区后,应接受体温测量,如发现体温异常或其他紧急状况,须在临时隔离点配合接受检查;参观游览须全程佩戴口罩,按照规定线路游览,自觉服从景区工作人员的引导和管理,保持1米及以上安全距离,严禁聚集、扎堆;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景区内的名胜古迹,不乱刻乱画;等等。
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框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种类有哪些?(P23)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2、★社会秩序的作用?(P23)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3、社会规则的种类有哪些?(P25)道德、纪律、法律等4、★社会规则的作用?(规则与秩序的关系)(P25)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易错陷阱】“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不能写成“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选择题常考】违反社会规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违反社会规则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框遵守规则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P27-P28)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注意】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
2、★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P29)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规则?(P30)①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②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4、劝导的技巧(P30方法与技能)①有“礼”。
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②有“理”。
劝导时要晓之以理。
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③有“节”。
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
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
如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拨打110报警电话寻求支援。
5、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P31)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全册知识梳理梳理目录1.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2.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3.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4.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5.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6.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7.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8.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9.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10.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基于成长体验,认识社会生活空间的延展我们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主要的社会关系的类型: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4.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父母、学校、社会三方面)(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5.社会化: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6.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7.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8.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如何改变世界(利)1.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社会层面)(1)经济方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社会秩序的含义是什么?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有哪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3.我们为什么要遵守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重要性)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4.社会正常运行为什么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5.如何理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6.社会规则的含义是什么?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
7.生活中有哪些社会规则?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8.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9.社会规则是怎样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的?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10.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11.社会规则是怎样划定自由的边界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2.如何理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目录1.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2.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3.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4.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5.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6.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7.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8.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9.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10.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基于成长体验,认识社会生活空间的延展我们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主要的社会关系的类型: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4.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父母、学校、社会三方面)(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5.社会化: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6.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7.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8.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如何改变世界(利)1.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社会层面)(1)经济方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社会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2).随着身体的变化、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3.)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社会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3、如何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途径: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表现:我们的知识不断的丰富、能力不断地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地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结果:我们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4、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5、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或者亲社会行为的意义)(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社会和他人的接纳与认可。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4)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归纳目录1.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2.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3.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4.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5.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6.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7.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8.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9.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10.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基于成长体验,认识社会生活空间的延展我们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主要的社会关系的类型: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4.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父母、学校、社会三方面)(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5.社会化: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6.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7.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8.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如何改变世界(利)1.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社会层面)(1)经济方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答:除了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可以了解社会生活,还可以通过媒介(广播、电视、网络等)了解社会生活。
2.感受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答:(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答:(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有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4.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答: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5.人的社会关系有哪些?答:人的社会关系有: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I【二】在社会中成长1.我们是怎样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如何理解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答:(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哪些?答: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3.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是什么?答: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答:(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答:除了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可以了解社会生活,还可以通过媒介(广播、电视、网络等)了解社会生活。
2.感受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答:(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答:(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有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4.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答: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5.人的社会关系有哪些?答:人的社会关系有: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1.我们是怎样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如何理解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答:(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哪些?答: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3.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是什么?答: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答:(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知识点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我们要学习和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社会生活有秩序.生活需要秩序(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2)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政府、企业、社会公民要遵守秩序,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3)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
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
2.维护秩序靠规则(1)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2)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如果违反规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受到相关部门处罚。
(3)社会规则不会自动起作用,需要人们自觉遵守。
人人都要以遵守社会规则为荣,违反社会规则为耻。
(二)人人遵守规则.自由和规则不可分(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2.自觉遵守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维护和改进规则(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修改和完善。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1课时维护秩序
核心主干
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3.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4.(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5.什么是社会秩序?包括哪些内容?
(1)含义: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包括的内容: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6.什么是社会规则?社会规则的种类有哪些?
含义: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约定。
规则的种类: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开卷速查必备
1.(原因类)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巧记策略】可分别从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这两个角度回答。
2.社会规则的作用有哪些?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第2课时遵守规则
核心主干
1.(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2.(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4.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5.怎样自觉遵守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开卷速查必备
1.(做法类)怎样维护与改进规则?
(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巧记策略】可围绕要坚定维护规则、要积极改进规则的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