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_波动方程
- 格式:pptx
- 大小:420.60 KB
- 文档页数:12
《大学物理》作业 No.2波动方程班级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一、判断题[ F ] 1. 解:电磁波就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F ] 2. 解:波动是振动的传播,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振动相位依次落后。
[ F ] 3. 解:质元的振动速度和波速是两个概念,质元的振动速度是质元振动的真实运动速度,而波速是相位的传播速度,其大小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 F ] 4. 解:振动曲线描述的是一个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波形曲线是某一时刻,波线上各个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情况。
[ F ] 5. 解:对于波动的介质元而言,其动能和势能同相变化,它们时时刻刻都有相同的数值。
二、选择题:1. 一平面简谐波表达式为)2(sin 05.0x t y --=π (SI) ,则该波的频率v (Hz)、波速u (m ⋅s -1)及波线上各点振动的振幅A (m)依次为:(A) 2/1,2/1,05.0- (B) 2/1,1,05.0-(C) 2/1,2/1,05.0 (D) 2 ,2,05.0[ C ]解:平面简谐波表达式可改写为(SI))22cos(05.0)2(sin 05.0ππππ+-=--=x t x t y与标准形式的波动方程 ])(2[cos ϕπ+-=u xt v A y 比较,可得 )s (m 21,(Hz)21,(m)05.01-⋅===u v A 。
故选C2.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3cos(1.0πππ+-=x t y (SI),t = 0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
则:(A) O 点的振幅为-0.1 m(B) 波长为3 m (C) a 、b 两点位相差 π21(D) 波速为9 m ⋅s -1解:由波动方程可知(Hz),23(m),1.0==νA (m)2=λ,)s (m 32231-⋅=⨯==νλua 、b 两点间相位差为:2422πλλπλπϕ===∆ab故选C3.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t = T/4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摘要:波动光学是大学物理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光的波动性质及其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本文主要介绍了波动光学的基本概念、波动方程、干涉现象、衍射现象、偏振现象以及光学仪器等,旨在为读者提供系统的波动光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一、引言波动光学是研究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波动性质的科学。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粒子性和量子性。
波动光学主要关注光的波动性质,研究光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波动光学在科学技术、工程应用、日常生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激光技术、光学仪器等。
二、波动方程波动方程是描述波动现象的基本方程。
光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
波动方程可以表示为:∇^2E(1/c^2)∂^2E/∂t^2=0其中,E表示电场强度,∇^2表示拉普拉斯算子,t表示时间。
该方程描述了光波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传播规律。
三、干涉现象1.极化干涉:当两束相干光波在空间某点相遇时,它们的电场矢量方向相同,相互加强,形成明条纹;当电场矢量方向相反,相互抵消,形成暗条纹。
2.非极化干涉:当两束相干光波在空间某点相遇时,它们的电场矢量方向垂直,相互叠加,形成干涉条纹。
四、衍射现象衍射现象是光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产生的现象。
衍射现象的本质是光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使得光波在空间中形成干涉图样。
衍射现象可以分为菲涅耳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两种:1.菲涅耳衍射:当光波通过狭缝或障碍物时,光波在衍射角较小的情况下发生的衍射现象。
菲涅耳衍射的衍射图样与狭缝或障碍物的形状、大小以及光波的波长有关。
2.夫琅禾费衍射:当光波通过狭缝或障碍物时,光波在衍射角较大的情况下发生的衍射现象。
夫琅禾费衍射的衍射图样与狭缝或障碍物的形状、大小以及光波的波长有关。
五、偏振现象偏振现象是光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矢量在空间某一方向上振动的现象。
偏振光具有方向性,其电场矢量只在一个特定方向上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