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5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7●王倩英语课堂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作文作为检验学生书面能力的重要载体,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因为作文时根据话题学生自己想常用单词短语,之后在脑中构建句子,最后将自己构建的英语作文写到试卷上,可以看得出作文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也比较考验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以前的教师给一定的模板学生在写作时套用这些模板,但这样导致了千篇一律的作文形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笔者在这里浅谈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构建图式知识在运用图式理论前需要构建一定的图式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英语写作中,大多学生面临的情况是无从下笔,即大脑中有一定的汉语句子却不能将这些句子找到合适的英语单词短语连接词等表达出来,这便是学生的图式知识不丰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构建学生的图式知识,即注重学生平时的英语知识积累。
英语作为一项知识散,注重平时基础的学科,如果想要学好英语或是写好英语作文,一定要注重平时的积累。
具体来说,在课堂上教师讲解课文时,将重点单词和重点短语着重讲解,将单词的动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等都一一讲解,将相似的短语整合,让学生有一定的单词短语框架。
比如,在讲解单词nature 自然时,教师可以加以扩展其形容词是natural ,在讲解短语pay attention to 时可以将同样表达注意意思的这类短语告诉学生,如take care ,这样加以扩展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巩固学生的图式知识。
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讲解常用的英语句式,让学生背诵记忆。
教师也可以针对某类短语给学生讲解让学生积累下来,如表示步骤的词语first,second,third,next,finally 等,这样学生在写作一些有顺序的作文时便有话可写。
积累是需要学生每天的坚持,它的作用也是在反复的写作中表现出来的,所以学生在积累时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要因为短时间看不到效果而放弃,教师也可以监督学生的日常积累。
摘 要:众所周知,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英语知识储备的一个体现,也是学生展示自身英语能力的一个平台。
据研究表明,图式理论有利于英语阅读的有效进行并提升阅读的质量,当然,在英语写作方面,图式理论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图式理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芦村中学 陈文蔚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西村中学 彭林秀英语是一门语言,其教学包括口语教学与写作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英语习作也是学生英语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
故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们应当充分重视英语写作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表达能力。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高效地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呢?笔者认为图式理论的运用则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图式理论的了解谈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的策略。
1.注重学生图式知识的构建众所周知,图式知识的构建是图式理论运用的前提条件,换言之,只有扎实的图式知识,才能充分发挥图式理论的作用。
在初中英语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在英语写作时无从下笔,从而导致学生的习作水平一直停滞不前,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即未构建扎实的图式知识。
故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想将图式理论运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首先应当帮助学生构建一定的图式知识,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在英语写作时文思泉涌。
那么,教师该采取何种策略帮助学生构建图式知识呢?首先,教师可以每天让学生记忆十个英语写作的高频词汇,其次,教师可以每天给学生讲解一到两个英语写作中的常用句型,并让学生背诵和记忆,再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多看一些英语范文,学习别人的写作格式。
例如,考虑到介绍类的英语文章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类文章,笔者便每天让学生背诵一些英语写作中常用的单词,如描述外貌的词汇、描述性格的词汇等等,待学生积累了一定量之后,笔者便让学生根据某一话题写一篇文章,如向你的笔友介绍一下你身边的一位好朋友,并让学生交上来检查,一来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对待英语写作,二来也能够检查学生图式知识的累积情况。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运用摘要: 本文基于康德提出的图式理论,通过最近几年国内相关文献综述,探讨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运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是否能有效消除学生对于写作的恐惧感,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成绩。
关键词:图式理论,以读促写,写作教学图式概念由康德于1781年提出,他认为图式是一种认知形式结构,是一个在创造过程中实施的规则。
后来,巴特莱将康德的图式理论进一步发展,提示了图式在知识习得中的作用。
皮亚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图式理论与认知论结合起来,提出了发展的图式理论。
他认为图式是认知的结构。
现代图式理论的代表人物鲁姆哈特发展了图式理论,认为图式理论是关于人的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怎样使知识的表征以特有的方式去应用知识的理论。
(转引自谢秀兰,2015)根据现代图式理论的特点,图式理论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语言图式。
其中,内容图式是指关于现象、物体、思维的概念或其他相关概念,包括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或亚文化等生活方式方面的知识,也包括具体某一学科或阅读材料中的相关专业知识。
形式图式是指文章的结构,如框架排列、结构安排等,也被称为结构图式。
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语篇语言结构和形式结构方面的认知。
语言的语义结构和形式结构与哲学、民族、逻辑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联,这是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研究图式理论,在英语学科中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在听力、翻译还是阅读,词汇,写作等方面,运用图式理论指导,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写作作为检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的载体,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英语写作教学当中运用图式理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图式知识,促进其写作的顺利展开。
很多学者已经进行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H.G.Winddowson曾在“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中表示,阅读和写作可以贯通在一起进行教学。
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焦建军摘要:英语写作是英语语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图式是存储于头脑中的系统的、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图式理论不但对英语阅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可以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中。
本文首先阐述了图式及图式理论的来源及概念;然后提出了图式的类型和功能;最后介绍了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结论是:图式理论的应用会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教师一方面应通过阅读建构完善学生记忆中的图式,另一方面要在写作中积极激活学生已有图式以帮助学生完成写作并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图式;图式理论;英语写作教学。
一、引言英语语言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用书面和口头形式进行交际的能力,即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
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是语言输出的基本能力,所以说英语写作是英语语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语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英语写作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看出,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写作教学也成了中学英语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图式理论被广泛的应用于阅读教学之中,而当前相关的教学论文主要探讨了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鲜有文章论及图式和英语写作的关系。
本文作者拟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图式理论指导写作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图式理论1、图式理论的起源和概念图式(schema)的概念最早见于哲学家康德的著作《纯推理判断》,他提出:“新的概念只有同人们已有的知识建立关系,才会变得有意义。
”Widdowson认为图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储于头脑中的知识结构。
总之,图式就是储存于人记忆中的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网络。
简单地说,图式是人脑中先存的知识(prior knowledge)或背景知识(background knowledge)。
1932年英国著名心理学家Barlett F.C.正式提出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并将其应用到心理学研究之中。
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及教学启示近年来,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本文将从定义图式理论、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以及图式理论在具体教学中的一些启示几个方面来阐述图式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图式理论是一种系统的语言模式理论,它是结构语言学家米兰斯文塞拉蒂(Milan Swain)和拉斐尔卡西尔(Raphael Kasher)在八十年代提出的,它描述了描述语言系统中抽象的模式,可以提供语言使用者一种系统的、有效的方式来建构和表达他们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图式理论强调,语言是可以推演的,也就是说,它可以通过一种有意义的类比,也就是图式,来分析和构造出一种相当复杂的语言系统,在这种系统下,语言使用者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接下来,本文将对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行介绍。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图式理论可以在英语编写过程中影响作者的编写策略:它可以促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更多地考虑文章的结构,让他们更有效地组织文章,更有效地进行语言分析,并获得更好的语言使用效果。
其次,图式理论可以提高作者的写作意识,使作者能够实现语言分析和组织性写作的完整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
此外,在具体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图式理论也可以带来几个启示:首先,图式理论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比如准备写作,重新组织写作,提高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及运用新知识来改进文章等;其次,教师应该突出强调学生在全面分析和推理过程中的组织性思维,而不是仅仅使用记忆技巧;最后,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和任务,让学生通过模仿、建模等方式学习更多的句型,以便他们更好地掌握图式理论。
总之,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作者更有效地分析和构建语言系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给老师带来有价值的启示。
希望研究者能够提出更多有关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图式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更多应用,以不断推动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探究41020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英语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英语教学趋向于实际应用,学生对英语阅读是现实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新的认识。
图式教育理论是当今时代一种比较新奇的教学方式,是结合了语言学、人工智能学、认知心理学等内容。
形式图式、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分别是阅读理解的图式教学的三种形式。
关键词:图式理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图式理论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在图形变化中表达教学内容,进而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图式理论在教学工作中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一是语言图式,就是在实施英语教学中,分析语言方式的变化,传递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而使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内容的传递和把控有了实际性的保障,在实行教学计划中有了保证,积极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内容图式,就是将内容图式的转变,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内容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中,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形成教学独有的特点。
三是形式图式,意思是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解剖,快速结合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改和结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进教学体制的深入研究。
一、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要从根本上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水平,必须在国家对初中英语的整体规划下,及时在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促使初中英语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并且立足于教学大纲,找到教学关键点,以此为基础,将初中的英语教学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完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
学生根据图式理论的引导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对初中英语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阅读前环节——图式的准备与激活学生需要在上课之前进行准备,具备主动探讨的学习能力。
目前,在初中的英语教学工作过程中,大多数的英语教师都会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前对课本的知识进行预习,这种预习方式只是对没学过的单词和文章内容进行预习,但是大多数学生都不是主动去预习,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基于图式理论的农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基于图式理论的农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一引言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生五级的写作要求规定如下: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
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
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
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然而在实际中,多数学生达不到以上要求。
以笔者所在三明市中考试卷写作得分情况为例:从表中可看出,学生的写作情况不容乐观。
究其原因是在写作教学中多数英语教师一味地强调模仿或背范文,但对于如何进行写作,老师无从下手。
众多专家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就图式理论对学习者英语书面表达水平的影响进行过研究。
从这些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中,笔者发现图式理论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者的英语写作产生正面的影响。
在本文中,笔者要结合实际,以图式理论为根底,探究如何在农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进行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1.图式理论定义Bartlett认为,图式是一个人过去的经历存在于他大脑中的动态组织;Carrell和Eisterhold 那么把图式认为是学习者在过去所习得知识的框架结构等。
2.图式类型和功能结合图式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图式一般分为三类: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方江冰在?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对图式在写作中的功能进行了如下总结:图式中的层级结构对写作构思有利。
图式有助于引导学习者写出地道的符合英国人思维的文章。
图式有助于学习者在写作中开展创造性思维。
三图式理论在农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笔者使用初中仁爱版八年级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结合笔者所在学生的具体情况,把图式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写作教学活动中,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策略,同时训练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形成处理字、词、句、段、篇的写作根本技能。
在实践操作中,笔者把一堂写作教学课分为三个过程:写前图式的激活。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基于小组合作模式的课堂实践研究【摘要】本文依据“Go for it!”新课程标准的写作要求,针对写作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情景缺失、语言知识贫乏、语篇能力薄弱的三大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
提出了在小组合作学习下,恰当运用图式理论知识,通过阅读输入、语篇教学、小组讨论、谋篇布局、合作批改等过程,培养学生构建内容图式,运用形式图式策略的能力。
有效地解决了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策略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图式,英语写作,小组合作一、问题的提出:探究写作教学的弊端(一)注重讲授,教学情景缺失写作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在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的切身体验与感受却因教师的过多讲授而遭到忽视。
这样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仅是对知识信息机械性的、灌输性的模式化教学。
因此,学生的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因缺少相应训练而没有提高,学生的写作机会也因交际情景的缺失而被剥夺。
由此导致写作课的单调、乏味,学生对写作仅是一种应付和模式化的机械式输出。
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二)缺少输入,语言知识贫乏词汇作为语言的基础和基本构成材料,它的多少决定着一个人语言基础知识的丰富程度。
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词汇才能进行英语的写作,否则,就如同建筑,没有材料,一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写作时中学生之所以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尽情地表达出来,主要是因为他们没能掌握教材内本来就不太多的词汇,加之平时缺少语境的应用和基本的语言输入,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三)强调语法,语篇能力薄弱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过分注重拼写、语法、格式、结构等技巧和细节性的问题,不能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内容空洞或谋篇布局等实际操作问题进行关注,常使他们写出的文章在布局谋篇上表现出能力不足,段与段、句与句间过渡单调、连接不紧凑。
学生写作时仅是机械地堆砌词语、句子,缺乏对关联词的运用,小则出现语义上的错误,让句子间的衔接断裂、没有连贯性、缺乏照应;大则使文章的衔接不够紧凑,导致篇章或段落的结构混乱,缺乏鲜明的逻辑性,甚至出现各段与主题表达的错位。
图式理论指导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语言能力提升的研究图式理论指导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语言能力提升的研究引言: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然而,目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缺乏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有限,写作能力不足。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图式理论简介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解释了人类处理信息的方式。
图式是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组织结构,是人们处理信息的思维模式。
在语言学领域,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和研究中,如阅读理解、写作等。
二、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1. 引入合适的图式:在教学中,引入适合初中学生的图式有助于学生理解写作结构和规范,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常见的图式如“介绍-主体-结尾”来引导学生写作,使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和组织结构。
2. 提供图式模板: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图式模板,其中包括句型、词组和常用表达。
学生可以通过填充和替换模板中的部分内容来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
这种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图式进行写作,并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改编: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学生可以进行模仿和改编,以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图式。
教师可以选择一篇优秀的范文进行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模仿,并进行必要的改编,使学生逐渐掌握相应图式的运用技巧。
三、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效果1.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图式理论的指导,学生能够理解写作的结构和规范,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组织和表达想法。
他们能够根据图式进行思维和写作,提高写作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图式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句型、词组和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和改编的过程,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表达方式和词汇,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实践摘要:对英语教学进行分析写作,是其中比较关键的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阅读,与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为写作提供最直接的资源,但其价值往往被教师所忽略,无法被学生及时地进行应用。
对现如今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读写分离仍然存在,在这样的条件下必须要做出改变,真正的实现以读促写,图式理论的存在,为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本篇文章,主要以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实践为中心,进行相关的分析与探讨,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解释如何在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实践当中应用图式理论,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加强阅读的有效性,为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图式理论;初中教学;英语学科;以读促写引言对于英语学习而言,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知识积累不足,相关资料的缺乏,使得写作思路不够清晰,最终的写作效果无法呈现,成为了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过程当中的困难之一。
他们认为写作过于复杂,无法全面掌握,也无法取得满意的成绩,通过图式理论的应用,使得人们在面对新鲜事物时可以与已有的经验联系在一起。
阅读的存在正好可以发挥这一理论的作用,实现语言的有效输入,并形成新的图式,应用到写作当中,实现语言的表达。
也就是说,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学生通过阅读感受语篇的风格,实现语感的有效培养,并在写作当中运用自己所学习到的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设计教学活动,激活原有图式对于日常生活而言,学生可以积累许多的图式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可以为阅读提供动力,以此去实现阅读有效性的加强。
阅读材料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抽象,这时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经验实现原有图式的有效激活,并在文本当中进行新知识的联系,激活当前图式内容,运用积极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予的教学活动中去,进行知识的探讨,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好地表现自己,加强自信心。
3. 2.图式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图式有各种不同的分类,必须说明的是我们写作的过程中,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必然参与其中。
语言图式是指学习者对语言的表现形式、语义结构方面等的了解,语言本身的表现形式、语义的结构和一定的民族的思维方式有紧密的关系,是语篇理解的基础。
内容图式是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一系列背景知识,既包括某种文化或亚文化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具体阅读文本中涉及的有关学科或专业方面的知识。
形式图式包括有关语法结构的知识或有关不同类型原文的知识,如风格的差异,描写、记叙、说明、议论、故事、科学文献、报刊文章、诗歌等不同文体组织结构的差异等。
(周遂,2004)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3. 2. 1.语言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语言知识及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英语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对于第二语言读者来说……要激活有关的图式……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语言能力。
”(Carrel & Eisterhold, 1983)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者对词汇、语法和习惯用法等的掌握和使用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应积极建立丰富的语言图式,充分运用认知心理学中的同化和顺应理论,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特征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在面对写作任务时,能够把头脑中存储的材料与写作题目所需要的材料进行有机的串行或并行,并做出相应的筛选和重组。
但是仅仅注重语言图式的丰富还远远不够。
由于传统写作教学的重点在语法、词汇、拼写等句子水平上,即语言图式这一块。
本文将着重讨论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展开。
由于传统写作教学的重点在语法、词汇、拼写等句子水平上,即语言图式这一块。
本文将着重讨论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展开。
3. 2. 2.内容图式内容图式通常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
在外语教学中,它一般由两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关于各种主题的内容知识。
(二)是相关的背景知识。
文章的内容越丰富,就越能更好地传递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
例谈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概要写作教学
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概要写作教学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概要写作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它主要是结合图式理论,以图形的形式呈现文本的主要内容,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提高学生概要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选择合适的文章,让学生阅读,然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思考文章的结构,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用图表的形式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其次,教师要利用图形的形式,指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主旨句、支撑句和结论句,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
再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利用图式理论的概念,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便学生能够正确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最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概要写作,逐句指导,以便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更好地掌握概要写作技巧。
总之,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概要写作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提高学生的概要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概要写作技巧。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作者:王倩来源:《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07期英语课堂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作文作为检验学生书面能力的重要载体,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因为作文时根据话题学生自己想常用单词短语,之后在脑中构建句子,最后将自己构建的英语作文写到试卷上,可以看得出作文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也比较考验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以前的教师给一定的模板学生在写作时套用这些模板,但这样导致了千篇一律的作文形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笔者在这里浅谈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 培养学生构建图式知识在运用图式理论前需要构建一定的图式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英语写作中,大多学生面临的情况是无从下笔,即大脑中有一定的汉语句子却不能将这些句子找到合适的英语单词短语连接词等表达出来,这便是学生的图式知识不丰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构建学生的图式知识,即注重学生平时的英语知识积累。
英语作为一项知识散,注重平时基础的学科,如果想要学好英语或是写好英语作文,一定要注重平时的积累。
具体来说,在课堂上教师讲解课文时,将重点单词和重点短语着重讲解,将单词的动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等都一一讲解,将相似的短语整合,让学生有一定的单词短语框架。
比如,在讲解单词nature自然时,教师可以加以扩展其形容词是natural,在讲解短语pay attention to 时可以将同样表达注意意思的这类短语告诉学生,如take care,这样加以扩展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巩固学生的图式知识。
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讲解常用的英语句式,让学生背诵记忆。
教师也可以针对某类短语给学生讲解让学生积累下来,如表示步骤的词语 first, second, third, next, finally 等,这样学生在写作一些有顺序的作文时便有话可写。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谢婷■^亭应用文是初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文体。
当下应用文写作教学在语言实践、策略指导、思维开发、反思评价等方面存在不足。
以申请信为例,教师可将图式理论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学习文本内容、开展小组活动、实施多元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搭建形式图式、积累内容图式、储备语言图式,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图式理论应用文写作教学―、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应用文是人彳门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 实际事物而写作并形成惯用格式的文体,其在译 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涉及推荐信、邀请信、申请信、投诉信、演讲稿等形式。
应用 文写作与其他类型写作不同,它格式严谨、结构 规范、内容明确、语言简明。
《义务教育英语课 程标准(2011版)》要求学生在九年级结束时能 独立起草短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教 师应帮助学生学习应用文的一般写作方法,提高 学生使用应用文表达意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初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依然存在诸 多问题:(1 )缺乏语言实践,教师通常引导学生 学习范文,分析范文的结构、语言等,留给学生 思考、讨论、表达的时间较少,导致学生缺乏融 语言、思维于一体的语言实践;(2 )缺乏策略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很少强调或复现应用文写作策略,导致学生对应用文的了解呈现“碎片化”,不会 审题,不知道该写什么,没有形成正确的写作方法;(3)缺乏思维开发,教师课堂教学停留于对范文 的表层理解和简单的框架梳理,导致学生缺乏深 层次的思维活动,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 个人独到观点;(4)缺乏反思评价,教师将主要 精力用于写作前的启发引导和大量的词汇、语法 训练,忽略评价的反拨作用,导致学生“重教师 批改、轻同伴影响,重显性分数、轻隐性反思”。
二、图式理论与应用文写作教学德国哲学家康德在1781年最先提出“图式”这一概念。
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在其著作《记 忆》中提出,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 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 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 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Horizon of Education75教苑拔萃智行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
教学篇•高效课堂一、问题提出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体现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输出性技能。
写作能力训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
因此,写作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然而,通过笔者多年的观察以及教学实践,发现写作并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初中英语的写作教学现状堪忧,笔者认为在学生和教师层面都存在问题:(一)学生层面1.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遣词造句错误较多学生词汇方面的欠缺在写作中表现为单词拼写错误、词汇误用、词不达意,甚至还出现语言拼音代替英语单词等现象。
语法方面则表现在用词不当、语序混乱、主谓不一致、时态乱用、句子成分缺失或重叠等。
2.篇章结构松散,缺乏有效衔接学生所写文章逻辑性差,内容安排上主次不分明;上下文没有恰当的连接词或过渡词,文章内容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甚至还有要点遗漏的现象。
3.刻意追求“高级表达形式”部分学生自以为英语功底扎实,刻意采用所谓的“高级表达形式”,将简单句复杂化,或者将两种句式混用,造成“重句”现象。
4.对写作存有恐惧心理由于在写作方面缺乏成功体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写作望而生畏,对写作有明显的不耐烦和焦虑情绪。
(二)教师层面1.教师对写作教学不够重视,没有把“写”的要求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很多老师对写作教学不重视,他们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写作能力的形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因而在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多数英语教师只注重对英语词汇和英语知识的讲解,而忽略对句子结构、段落层次和语篇结构的分析。
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句子构造和语篇整体结构没什么概念,导致写出的文章错误百出,毫无层次和逻辑可言。
2.教师对写作教学方法的要求过于简单、机械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最后作品的准确性,而导学生写作,让学生写作简直是浪费时间。
因此,英语写作教学常常是“匆匆走过场”,甚至被“课后作业化”,学生也常常是敷衍了事。
“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摘要: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 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帮助学生学习并持久掌握英语技能, 除了要优化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课后有效评价体系外, 最关键的是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认识以及规律的把握与运用。
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 使学生增加了词汇量, 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锻炼了听力能力, 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认知能力, 优化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教学策略一、图式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康德于1781年提出了图式理论, 他认为:人一生所获取的知识并不是杂乱无章地储存在人的大脑中的, 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及条理的。
它由一定的主题把知识关联起来, 并组成了有规则的知识单元, 而这种单元就被称之为图式。
如当我们看到一幅植物图片时, 就能很快地想到与之相关联的名称、颜色、气味、特性等, 这就说明这些概念性知识在人的大脑中是互相关联地储存在一起的, 好像由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在一起。
因此, 图式是人们对待知识的某种认知概念。
图式理论研究的是知识的组成形式, 以及关于各种组成形式将怎样用其特有方式对知识的应用更有利的理论。
人工智能学家F.C.Bartlett于1832年将图式定义为:人们曾有过的经历在大脑中所呈现出的动态组织形式。
同时, 他把图式的概念运用于记忆和知识结构的理论研究中, 并进一步发展了图式理论。
后来人工智能学家D.E.Rumehart(1980)和P.L.Carrel(1983)又把这种理论加以完善, 并开始把它们运用到外语教学活动中, 以此来解释外语学习以及阅读理解时的心理过程。
在1985年之后, 人工智能科学就开始了心理学研究, J.Anderson(1985)等人开始把图式理论作为认知心理学的某一组成部分, 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他们认为:图式是人脑中的信息被相互组织, 形成了相互之间有联系的信息知识结构。
例谈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概要写作教学【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图式理论和英语概要写作教学的概念,接着详细探讨了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如何通过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写作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分析了图式理论对写作质量的影响,以及图式理论如何与具体写作技巧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然后,讨论了图式理论在英语概要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
总结了图式理论在英语概要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图式理论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讨论,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图式理论在英语概要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概要写作、写作教学、应用、实践、影响、质量、技巧、局限性、重要性、应用前景。
1. 引言1.1 介绍图式理论图式理论(Schemata Theory)是认知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指人类大脑中对于不同事物和事件的认知模式和结构。
在写作教学中,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帮助学生建立对于不同类型文体的认知框架,从而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图式理论认为,人类通过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学习的内容进行联系和对比,来理解和记忆新的信息。
通过图式理论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快地理解和掌握英语概要写作的要点和结构,有助于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更清晰地表达思想和观点。
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图式理论在英语概要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
1.2 概述英语概要写作教学英语概要写作是英语写作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旨在通过提炼、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帮助读者更快更有效地理解文本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会引导学生进行概要写作的训练,以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英语概要写作的教学内容包括如何正确理解原文中的主题和中心论点,如何概括出文章的重点内容,以及如何进行适当的归纳和总结。
通过概要写作的训练,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及教学启示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它们的研究焦点转向图式理论,它也在英语写作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图式理论可以更加系统地解释英语写作行为,有助于研究者更加深入了解英语写作过程中发生的现象,而且这一理论有助于更好地指导英语写作教学。
因此,本文将首先介绍图式理论的概念,然后探讨它在英语写作活动中的作用,最后提出教学启示。
图式理论是一种融合了语言结构、话语功能和文体特点的理论。
它将写作当做一个结构化的过程,该过程涉及认知和口头表达的两个阶段。
图式理论视作者的叙述具有模式特征,这些模式是基于作者使用语言时所形成的叙述结构和表现特点。
例如,在英文写作活动中,作者通常会以“主干-支柱-支点”的模式组织文章,因此,写作指导者可以分析这一模式,进而优化作者写作结构。
另外,图式理论还可以帮助作者理解在写作过程中所涉及的重要特征,比如以何种方式表达思想或思路,以及何种方式表达人物的行为、性格、情绪等。
因此,图式理论有助于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更能准确、丰富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或思路,而这些也可以用来提升英文写作水平。
此外,图式理论也可以更好地帮助英语讲师指导英语写作教学。
例如,英语讲师可以采用图式理论来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更加全面地理解写作过程,比如以什么样的结构,什么样的步骤进行写作,可以做到把握写作步骤等。
此外,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英语讲师也可以根据图式理论,从宏观的角度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分析、总结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写作成绩。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拥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作者更好地把握写作步骤,提升写作表达能力,同时也促使英语讲师用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能。
因此,希望英语讲师能更多地利用图式理论,海量收集丰富有效的写作材料,提出新颖有效的训练方法,不断提升英语写作水平,以满足英语教学需求。
图式理论与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中学教育中,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成为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和写作策略的引导。
本文旨在探讨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以期通过引入图式理论,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的写作图式,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图式理论是一种认知心理学理论,它认为人们在理解和处理信息时,会形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知识结构,即图式。
这些图式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组织和表达信息。
在英语写作中,学生可以利用图式理论,构建写作框架,整合写作内容,从而提高写作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图式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其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适用性和意义。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包括如何帮助学生构建写作图式、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图式进行写作、以及如何评价学生的写作成果等方面。
本文总结了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二、图式理论的核心概念在“图式理论与中学英语写作教学”这一主题下,关于“图式理论的核心概念”这一部分,可以这样构建: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源自认知科学领域,它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显著,特别是在指导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时,几个核心概念尤为重要。
图式(Schema)是指个体头脑中组织和储存知识的一种心理结构,它包含了先前经验和学习得来的信息,形成了对特定情境或主题的理解框架。
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学生通过激活相关的背景图式,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主题,提升篇章连贯性和深度。
预存图式(Preexisting Schema)是指个体在接触新信息之前就已经形成的图式,这对于理解新的文本和建构新的写作内容至关重要。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论《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2 中餐菜名的英译与饮食文化传播3 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解读4 基于对爱伦坡文学作品及心理的兴趣5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喜福会》6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沟通中的语用功能7 从文化角度看英汉习语翻译8 从麦克尤恩的《黑犬》看家庭冷暴力对儿童的影响9 孤独的精神探索者——《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锋》中主人公形象分析10 对《觉醒》的女权主义解读11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精神力量分析12 对比分析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13 透过《马丁•伊登》看杰克伦敦对超人哲学的矛盾心态14 浅析英文爱情诗的特点与翻译方法15 从翻译美学探究散文英译16 茶文化和咖啡文化17 《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18 美国梦的迷失—解析《了不起的盖茨比》19 汉语流行语中的汉英语码混用现象探微20 《呼啸山庄》叙事视角多元性研究21 关于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22 试析英汉颜色习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异同23 影响中国高中英语课堂中任务型教学实践的因素24 Developing Univ ersity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25 从《纯真年代》的女性角色看旧纽约的女性地位26 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商务谈判的影响27 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28 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意识29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的礼节差异30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31 解析威廉布莱克《老虎》中的修辞运用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启示32 希腊神话对英语语言的影响33 从金融危机看美国自由企业制度下的政府调节——浅析“美国政府接管两房”34 论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冰山原则写作风格35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36 童话世界里的诗意与纯美—赏析奥斯卡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37 老友记中乔伊的人物形象分析38 哲学视角下的中英数字对比研究39 浅析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以汤亭亭的《女勇士》为例40 中美体育报道的比较41 从主角与配角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老人与海》中的生存主题42 英汉“思考”类动词的语义成分与词汇化模式分析43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的服饰所反映的女性意识44 伊恩•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的成长主题探析45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方法46 中西方语言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47 从适应与选择角度看公示语翻译方法48 从礼貌原则看《威尔与格蕾丝》的对话49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50 汉语茶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研究——以《茶经》和《续茶经》为例51 《长日入夜行》中玛丽的悲剧和反抗52 从电影《吸血鬼日记》分析现代西方人们新的价值取向53 双语字幕句法结构研究--《老友记》个案研究54 解析凯特肖班的《觉醒》中的哥特因素:浅析维多利亚时期妇女文学的觉醒55 浅析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冰河世纪》两个翻译版本的对比分析56 《女勇士》中美国华裔身份危机的探寻57 西方电影片名翻译的功能目的论分析58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Memory Efficiency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59 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调查60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主动语态在商务信函中的语用功能61 广告英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62 论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63 浅析肯德基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64 《吉姆老爷》中吉姆的性格分析65 中美乡土文学中人性美的文化差异分析66 从成功学书籍的畅销看美国文化价值观67 从合作原则违反角度分析《破产姐妹》中的幽默话语68 英汉幽默语的对比研究及其翻译69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沉默行为的解析70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夜色温柔》中主人公迪克的堕落71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English Euphemism72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73 作为失败者的淑:双性同体视角74 论英汉动物隐喻的异同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启示75 从释意派理论看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76 对《推销员之死》的价值探讨77 The Analysis of Pearl in The Scarlet Letter78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的中美家庭观差异79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Chinese V ersion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8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81 《嘉莉妹妹》中女性自我意识探析82 美国电视剧中双关语的研究-重点关注双关语的汉语翻译83 分析狄更斯成长小说的主人公84 浅谈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85 An Analysis of Feminism in Little Women86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s-and-Daughters-in-Law in China and the West87 A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Cosmetic Instru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88 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89 从精神分析和人格面具理论看“我”和吕蓓卡的对立统一90 A Brave Call for Peace--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deric Henry and Catherine Barkley and Its Tragic Ending in A Farewell to Arms91 《警察与赞美诗》和《重新做人》中主人公的不同命运92 商标文化特色和翻译技巧93 论《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的环境描写----从视觉和听学的角度94 网络流行语翻译评析——“神马都是浮云”个案分析95 对《最蓝的眼睛》黑人的悲剧命运的分析96 荒岛主义在《蝇王》中的映射97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98 中美幽默的比较99 The Dilemma of Career Woman in The Millstone100 简析《雾都孤儿》中善与恶在人物塑造上的体现101 跨文化沟通:管理跨国员工队伍的战略途径102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Law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103 《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开题报告+论)104 从语用学角度看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表达105 论《飘》中斯嘉丽的精神源泉106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论冠名广告的营销策略107 论二十世纪后期西方服饰发展108 论美国精神在《阿甘正传》中的反映109 情景法在新概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新东方为例110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国商品说明书的英译111 从目的论看电影《音乐之声》中对白的汉译112 浅议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差异及翻译113 《永别了,武器》的意象分析114 中美企业招聘广告文化对比分析115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 of the Year, an Editorial in the Time Magazine116 空间介词在英汉时间表达中的隐喻性用法对比研究117 从《简爱》和《达洛维夫人》浅谈女权主义的发展118 论《白鲸》的象征主义119 分析场独立与场依赖对任务型教学的影响120 论《西游记》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以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译本为例121 The Tragic Destiny of Brett Ashley in The Sun Also Rises122 汉语语速性别对比研究123 小说《紫色》和《妻妾成群》中女主角不同命运的的比较124 女性主义解读《威尼斯商人》中的女主角125 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126 英汉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127 从就餐细节看中美儿童个性能力的差异128 On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Belittling the Female129 中式英语的潜在价值130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131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芒果街上的小屋》中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132 试论法律文本的翻译原则133 从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看美国文化价值观134 中英广告宣传方式的比较研究135 从《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136 从动态对等角度分析中国旅游景点名称英译——以中国庐山网为例137 方位介词“over”的隐喻含义研究138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13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40 守望何物--《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困惑141 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142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研究143 中美商务礼仪的文化差异--以餐桌礼仪为例144 互动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应用145 An Analysis of Women’s Status in Pride and Prejudice146 法律英语中情态动词的语用功能及翻译技巧147 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148 写作中学生语言的石化现象分析149 霍桑的矛盾心理及其体现在《红字》中的对比描写150 亨利詹姆斯的《戴茜米勒》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151 论《紫颜色》中黑人妇女的反抗152 英语政治委婉语的语用功能153 茶对英国文化的影响154 法律英语中的情态动词shall的翻译155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Teachers on the Basis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156157 跨文化交际中恭维语的语用失误及其文化透视158 An Analysis of the Distorted Human Relations in The Grass Is Singing15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16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61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162 跨文化交际中身势语的运用对比分析163 浅析交替传译过程中停顿现象164 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165 从个人英雄主义角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166 关于英语口语纠错的研究与建议167 论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异168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169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委婉语翻译探讨170 英汉歌词衔接手段的对比及翻译171 动物成语的英译172 A Southern Elegy-A Feminist Study o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173 On English Film Titl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174 文本分类理论与广告翻译175 Cultural Elements in Chinese Film Subtitl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176 从女性角度分析《喧哗与骚动》中的堕落与升华177 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译本中的归化与异化178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及对策179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习得180 个体取向与集体取向对中美商务交流的影响181 译员主体性在歌曲《我有个梦》歌词翻译中的体现182 宗教对英汉语言的影响183 从礼貌原则看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和社会功能184 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解读《吸血鬼日记》中的吸血鬼形象185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186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 of the Year, an Editorial in the Time Magazine187 从《大卫科波菲尔》女性人物形象分析来看狄更斯以女性为中心的家庭观188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主题分析189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悲剧美学思想190 中美电影文化营销的比较研究191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TV Talk Shows192 广告语篇的语用分析193 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研究194 《大衣》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195 由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女性看南方身份没落196 从《美国的悲剧》解析美国梦197 埃兹拉庞德意象派诗歌解析:以《在地铁站里》为例198 从《一间自己的房间》看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199 论《吉姆老爷》中的英雄主义200 论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