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2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不断增加,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包括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每个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需求不同,因此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这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他们的疾病状况、生活方式和个人偏好等。
基于这些信息,护士可以制定出针对患者的特定需求的护理计划。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还包括提供持续的健康教育。
除了提供基本的疾病管理和治疗,护士还应该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
这可以包括饮食指导、运动建议、药物管理和预防措施等。
通过这些教育活动,护士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减少复诊率。
这种持续性的健康教育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支持。
优质护理服务还可以通过提供温暖和关爱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门诊护理是患者和医生之间的衔接环节,护士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供温暖和关爱,护士可以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促进他们的康复和健康。
这可以包括温暖的问候、体贴的服务、细心的照顾等。
通过这些关怀措施,护士可以营造一个积极舒适的治疗环境,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合作程度。
优质护理服务还包括与团队合作和协作。
门诊护理工作通常需要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合作,如医生、药师和物理治疗师等。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和协作,护士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和期望。
这包括及时传递信息、跨部门协调和合作等。
有效的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错误和失误,并提供完整的高质量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实验将这对门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加强门诊分诊的护理细致力度,为患者中的病情治疗提供便捷,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方法:实验选取门诊患者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探究,对148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门诊优质护理,分析门诊分诊患者满意度。
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在各个项目的评价分析中均给予了更高的认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门诊优质护理方案有利于改善分诊护理效率,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有序、科学,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门诊分诊护理门诊分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与患者进行沟通,也是医院形象最基础的展示。
在开展门诊分诊护理中,患者的护理需求不同,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不同,由此,无法完全统一护理措施,必须要加强对护理工作的整体安排,结合患者需求,做到人性化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1】。
本实验选取门诊患者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探究,对148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现对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选取门诊患者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探究,对148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84例和64例,在患者年龄上看,最小的30岁,最大不超过80岁,平均年龄为(41.6±4.5)岁。
患者前来诊治疾病期间,取得其知情同意并签字,由研究者负责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再进行的。
1.2实验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针对患者需要就诊科室的位置进行指引,指导患者按照医院流程进行挂号、取药、做相应的检查,此外,解答患者前来就诊上的疑问。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张灵子,吴宝勤#(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贵阳 550001)摘要: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2022年10月~2023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心理状况、门诊等待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门诊环境、服务态度、分诊护理和操作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挂号等待时间、检查等待时间、缴费等待时间和取药等待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 优质护理可以显著缩短门诊诊疗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优质护理;门诊护理;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患者接触医院的第一窗口为门诊,流动性较大。
由于患者的疾病情况不同,就诊时间也不确定,患者与医护人员接触时间较短,患者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1]。
优质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可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避免发生护患纠纷,构建和谐护患关系[2~3]。
本研究旨在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22年10月~2023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
常规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2~82岁,平均年龄(43.24±1.31)岁。
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43.34±1.33)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护理中的效果【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对门诊分诊护理中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探究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84例患者筛选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优质护理)和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
观察2组护理效果,对比2组护理服务质量。
结果:实验组护理服务质量高于对照组P < 0.05,2组对比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有意义。
结论:在此次研究中,对门诊分诊护理中予以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优质护理方法可在门诊分诊护理中予以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门诊分诊;应用;护理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需求也得到了提高,从而医院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因此向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本次研究中84例患者筛选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对门诊分诊护理中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探究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结果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84例患者筛选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优质护理)和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
2组基础资料输入到统计学软件中分析无意义P > 0.05。
基础资料:实验组性别(男23例,女19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7.54±3.41岁)。
对照组性别(男21例,女21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8.65±3.72岁)。
1.1.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相关情况予以相应的引导。
实验组则施行优质护理干预。
详情见下文:(1)提高护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识,以患者为中心,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需求。
加强护理人员高质量护理技能的培训。
以向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2)提高护理技能: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能培训和考核,以增强他们的护理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法律知识。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医疗系统中的一部分,门诊护理工作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也有助于提高医院的声誉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提高门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 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是短暂、频繁的接触患者,因此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在与患者沟通时,护士应该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病情及治疗过程,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让患者感受到个性化的关怀和服务。
2. 加强沟通和交流门诊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获取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和需求等信息,以便进行及时的干预和处理。
护士还需要积极向患者传递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护理技巧,使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过程。
3. 提供安全、舒适的就诊环境门诊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保证就诊环境的安全和舒适,包括工作场所的清洁、整洁以及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等。
护士还需要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情咨询和体格检查,确保患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4.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积极倾听患者的抱怨和需求,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护士可以通过进行心理护理、提供心理支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过程。
二、提高门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1. 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为了提高门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医院需要加强对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医疗知识,掌握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护理技巧,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2. 完善护理管理机制针对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护理管理机制,包括制定门诊护理规范和标准、加强护理流程管理、规范护理记录和医疗文书,以及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监督和评估等,从而提高门诊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分诊,试验组在常规分诊断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与投诉率。
结果:试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门诊分诊中实行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门诊分诊;满意度;投诉率【中图分类号】R24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307-01优质护理2010年由卫生部提出后,各大医院积极响应,实施优质护理,倡导“以病人为中心”,在各方面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1]。
门诊分诊作为门诊的窗口,是门诊最重要的护理工作之一,其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水平[2]。
南京胸科医院成立于1950年,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胸部专科医院,在胸部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专科水平。
2015年全年门诊量达162596人次。
医院自 2014 年10月积极响应卫生部号召,在门诊分诊中实施优质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6年3~4月我院门诊就诊患者200例。
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1~100号为对照组,101~200号为试验组。
对照组男65例,女35例,年龄23~84岁,平均年龄66.25±9.87岁,试验组男68例,女32例,年龄25~83岁,平均年龄63.34±9.1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住院次数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分诊。
①分诊护士对就诊病人采用文明规范用语,很多病人因缺乏对疾病及预后相关知识的了解或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护士应对病人的提问及疑问热情解答,态度和蔼。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优质护理服务作为提高医疗质量和满足患者需求的重要手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意义。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
门诊护理是医院提供给需求较低的患者的一种服务形式,相比住院护理来说,门诊护理时间短、病情轻,但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并没有降低。
通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如温馨的问候、详细的健康宣教、规范的操作流程等,可以增加患者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不仅可以增加医院的声誉和影响力,还能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门诊护理工作与住院护理相比,患者数量较多,时间紧迫。
医护人员需要更专业、高效的工作方式来应对门诊护理工作的压力。
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通过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提供规范的操作流程和高效的工作方式,可以使医护人员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这不仅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还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和患者就诊体验。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也可以促进医护人员的个人发展。
门诊护理工作相对简单,容易让医护人员产生“工作稳定,职业发展受限”的困境。
而通过引入优质护理服务的概念,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善,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这对于医护人员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提升整个团队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以带动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
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医,还可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通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医疗行业,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及体会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我院门诊预检分诊的70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的35例实施常规护理,另外的研究组35例实施的是优质护理服务,对比护理前后的各项指标。
结果:研究组的挂号时间、等候时间少于对照组,数据资料分析可知,研究组的优势明显。
对比两组案例的退号次数以及分诊不当的情况,研究组的发生几率均少于对照组,分别是3.1%和3.1%。
结论:在门诊预检分诊中开展优质服务模式,优势明显,能缩短患者的就医时间,减少分诊差错事件的发生,因此值得实施和应用。
关键词:门诊预检分诊;优质护理;应用效果在就诊的第一站就是门诊预检分诊,在门诊护理中,需要医护人员不断的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就当前护理现状而言,需要门诊护理人员不断的提升综合能力,掌握各项护理的注意事项,为患者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护理服务。
在医院内部门诊预检分诊中,开展优质护理方式有重要的作用,该护理方式以患者为中心,在就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明确各项护理的内容和要求。
为了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我院门诊预检分诊的70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后对结果分析,详细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门诊预检分诊的70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均是35例。
对照组的男女分别是20例和15例,年龄在16-71岁,平均年龄(45.26±0.08)岁。
研究组的男女分别是21例和14例,年龄是在17-6岁,平均年龄(46.25±0.78)岁。
数据资料分析可知差异不明显(p>0.05),数据资料可对比和研究。
1.2方法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案例实施的是常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按照现有的流程方式进行护理。
干预组的案例采取的是优质护理方式,如下:(1)初期护理在初期护理中,需要对所有人员进行对应的培训,强化人员的整体能力能力。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门诊护理是指在医疗机构的门诊部门中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服务的过程,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提高治疗效果,并增强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心。
优质护理服务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专业化的护理团队专业化的护理团队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条件。
门诊护理团队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护理服务。
护理团队要做到职业素养高,具有科学分析问题和识别风险的能力,同时还需有与医生和其他相关医务人员协作的意识和技能。
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服务中,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方面。
服务人员要具备高度的理解和关心,对患者的需求要有深入的了解,提供温馨、贴心的服务。
护理人员要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三、规范化的护理流程规范化的护理流程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环节。
门诊护理团队应该依据标准化的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
同时,护理方案中应该体现个性化,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完善、最适宜的护理。
四、信息化的管理现代化的医疗服务离不开信息化管理,这也适用于门诊护理服务。
护理部门应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如医疗电子病历等,整合医疗信息资源,为医疗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医疗机构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一、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都存在不同,护理服务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护理服务应该始终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了解患者的需求以及感受,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二、建立健全护理档案护理档案是门诊护理服务管理的核心。
建立健全护理档案,是科学、有效进行医疗护理服务的基础。
护理档案应该准确、详尽地记录患者病情和护理过程等信息,以便于医务人员深入了解患者情况,制定更恰当、有效的护理方案。
优质护理在医院门诊分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医院门诊分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门诊患者为对象,共计100例,参照组50例(常规护理)。
研究组50例(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挂号等待时间、检查等待时间、交费等待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
结论门诊实施优质护理,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质量;门诊研究数据表明,门诊患者在就医时,医疗纠纷发生概率增加,患者更加重视护理质量,且护理要求提高[1]。
当前,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门诊护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得到患者认可与青睐,取得显著效果。
优质护理要求明确护理项目、服务要求,以为患者服务作为护理理念,规范诊疗流程、护患沟通、治疗环境等,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特点,对诊区布局与环境需合理优化,为患者营造温馨、友好治疗氛围,促使患者治疗舒适度有效提高,保障安全性;同时,门诊需实施标识管理,在患者诊治中更加便利,由护士接待患者,做好咨询工作,在护士站醒目地方贴上温馨提示,以便患者能够了解门诊适宜,缩短等待时间[2]。
本研究将以100例患者为对象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是100例门诊患者,50例患者是参照组,男、女各27例、23例;年龄(43.19±5.78)岁;50例是研究组,男、女各28例、22例;年龄(43.56±5.17)岁。
本研究在2019年3月开始,在2020年3月结束。
参照组、研究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患者环境引导、穿刺护理、分诊指导等。
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①改善护理人员的形象、行为、态度,衣着大方、得体,保持友善、热情态度。
②完善管理体系,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管理机制,确保工作者对于后勤管理的关注度有效提升,特别是严格把控重点环节、重点部门,领导层构建质控小组,定期开展管理的反馈工作,带领医护人员进行自控自查,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并改进问题;针对不同岗位职责制定考核制度,明确惩罚与奖励准则,促使工作积极性与参与性提高。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患者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门诊护理服务在患者病情恢复和日常护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满足其心理和生理需求、缓解其疾病带来的不适感和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患者关注的口碑对于一家医院来说,患者是最重要的顾客,医院门诊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成为了患者接触医院的第一线人员。
因此,要想留住患者和吸引更多的患者,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至关重要。
通过为患者提供贴心细致的服务、诊疗方案详细的说明和术后恢复指导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和满意度,从而为医院的口碑和业务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护理质量门诊护理服务是一项非常细致,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
需要严格遵守各项护理规范和流程,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急救处理能力。
在护理中还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指导患者做好各项医疗护理工作。
通过对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助力医院成为患者信赖的医疗机构,并提高门诊护理服务的竞争优势。
三、促进医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护士们是医生和患者的沟通桥梁。
他们不仅能听取患者的建议和意见,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和生理支持,还可以向医生及时反馈患者的病情和反应情况,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在这个过程中,护士要积极主动地和患者进行交流,解答患者身心方面的疑问,帮助患者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四、提高患者体验在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大多处于心理和生理的紧张、疑虑和不安中。
因此,每一个环节的细节和质量都会对患者的体验造成影响。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和疗程体验,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帮助他们从心理上更好地接受治疗。
而优质护理服务的实现需要全体护士高度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时刻用心服务每一个患者。
总之,优质护理服务的实现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精确地掌握门诊护理服务的工作流程、规范和操作要求,融入护理思想和文化理念,建立全面的患者信息档案和评估模型,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和护理体验。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付海燕【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8)027【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优质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结果优质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outpatient triage.Methods From November 2013 to November 2015, 150 cases of our hospital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high group,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 quality on the basis of this group, compared 2 groups of nursing qua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Results The scores of quality group nursing qua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outpatient triage is good.【总页数】2页(P250-251)【作者】付海燕【作者单位】内蒙赤峰市医院门诊,内蒙古赤峰 0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相关文献】1.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患者中的应用 [J], 丁莉莉2.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J], 游萍;3.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J], 游萍4.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 [J], 张亚平;李洁;叶敏5.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患者中的有效性研究 [J], 赵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门诊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的第一线,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中的应用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优质护理服务对门诊患者的重要性,包括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和促进康复。
其次详细分析了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如及时沟通和细致关怀等。
进一步讨论了优质护理服务对门诊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效果,以及对医护人员职业满意度的积极影响。
最后总结了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持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升门诊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和职业发展空间。
【关键词】门诊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工作效率、职业满意度、医护人员、病患关系1. 引言1.1 研究背景门诊护理工作是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承担着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辅助医生治疗、促进康复的任务。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患者对医疗质量要求的增加,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服务的不断完善,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门诊护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护理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态度不够亲和、沟通不畅等。
如何提高门诊护理服务的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提升护理工作效率,成为当前门诊护理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将围绕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通过对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具体应用、影响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提升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建议。
通过详细分析和研究,旨在明确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探讨其具体应用方式,以及对门诊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和医护人员职业满意度的影响。
・166・护理探讨《人人健康》Health For Everyone 2016年14期门诊的护理质量可直接体现医院的医疗质量[1],而门诊分诊是门诊患者最先接触的就诊部门,高水平的护理服务质量非常重要。
为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我院将门诊分诊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报告:1 门诊分诊患者资料和护理方法1.1 基线资料选取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属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有50例患者。
对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6~76(47.95±4.52)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范围7~77(48.06±4.56)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门诊分诊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 值大于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指导就诊,向患者询问病情、病史等情况,被动进行护理服务。
为门诊分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内容如下:(1)增加导诊人员和分诊人员:导诊人员在患者进入门诊部时,积极主动地上前询问患者是否需要帮助,向患者介绍就诊流程,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进入相应的科室治疗。
分诊护士陪伴老、弱、孕、残群体就诊,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医院应根据门诊分诊患者的人数增加导诊人员和分诊护士,使患者的疑问和困难得到及时的解决。
导诊人员积极引导患者就诊,分诊护士正确诊断病情,使分诊的准确率得到提高,减少患者的就诊时间,有效维持良好的医疗就诊环境。
(2)门诊分诊护士的培训:定期组织门诊分诊的护士参加专业培训,使分诊护士的业务水平和沟通能力得到提高;分诊护士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护理工作,保持礼貌的态度和亲切柔和的语言。
(3)环境护理:分诊护理要使分诊台保持清洁,并确保分诊台随时有分诊护士为患者服务。
在接诊处设置座椅,将健康知识类的报刊杂志放置在座椅旁边,并在多媒体上滚动播放疾病预防知识及优美缓慢的音乐,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
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门诊部开展分诊护理工作时以患者为中心行优质化干预管理的效用及价值。
方法:对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内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做回顾性分析,从中选出110例符合条件者作为观察对象邀请参研,对研究组的门诊工作行优质化干预管理,对比两组门诊分诊工作情况以及患者心理情绪与满意依从度。
结果:研究组患者候诊时长更短,环境卫生及护理服务工作评分更高,患者较少出现负面情绪,满意依从度更佳,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行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化干预管理,对门诊部的分诊护理工作更有帮助效用,临床具有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门诊分诊;满意依从度门诊部在开展分诊护理工作时,较易因沟通不当或服务工作未能满足患者需求等致使医患关系紧张,严重者还会出现医患纠纷现象,不仅不利于医院对外形象,还会影响分诊工作,延误患者治疗[1]-[2]。
本研究就此提出应用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化护理理论,对门诊部的分诊护理工作行干预管理,以期能够起到改善、完善效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为时间范围,对此期间内来我院门诊区接受过护理工作的患者档案做回顾性分析,从中选取110例符合条件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同理论行不同的分诊护理工作。
参研患者年龄在18-72岁区间内,男女性别比在63:47。
为确保研究的数据结果具备临床采纳应用价值,在反复比对过110例患者档案后,确认基础信息的差异不影响研究结果(p>0.05)。
1.2方法对照组接受我院门诊分诊常规护理。
研究组作为观察对象,行优质化干预管理方案。
首先针对研究组的医护人员做知识技能的进一步培训,提高总体工作效率和护理严谨度,着重注意对待患者的态度及方法,增强应变能力,减少出现医患纠纷的可能性。
其次,分诊区及候诊区的环境卫生工作要做到位,及时消毒清洁,不仅能美化我院形象,还能做到干净卫生,降低交叉感染概率。
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正确分诊及科学管理门诊患者就诊,能有效缩短就诊时间,不仅能提高患者和家属满意度,使护患关系变得更融洽,而且对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都起着良好的作用。
标签:门诊分诊;优质护理服务门诊作为医院服务的窗口,是患者就诊的第一站,负责接诊、分诊、导诊、咨询、查询、健康宣教等工作,而到门诊就诊患者多,患者的病种复杂。
随着护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护理的需求不断扩大,护理服务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信誉。
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深化医药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1]。
在门诊各科室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使护患关系变得更融洽,提高就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是门诊护理工作的重点。
我院2012年8月起在门诊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提高护士对优质服务的认识2011年5月护理部召开”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专题动员大会,使全体护士充分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主题思想”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实施”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明确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同时要不断吸取新的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真正做到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这样才能使患者满意,只有患者满意才能使满意的患者成为医院忠诚的顾客[2]。
2 科学改善门诊分诊流程门诊具有业务性、管理性、综合性、高效性等特点[3]门诊具有患者流量大,服务流程环节多,病种复杂,看病时间短,候诊时间长,护理工作时效性强等特点,针对门诊患者的特点,门诊护士长组织召开全体分诊人员会议,探讨就诊患者提出的意见、建议,各专科分诊中存在的优缺点,以及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整改,纠正对分诊护理工作认识上的偏差,不断优化各科分诊流程,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3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3.1与患者主动沟通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有关科室,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门诊就诊程序,遇到不熟悉环境的患者或文化层次低的就医患者,分诊护士应仔细地且不厌其烦向患者讲解,遇年老体弱及行动不便的患者给予一定帮助。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优质的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加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同时也能够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和口碑。
本文从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出发,探讨了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门诊护理工作相较于住院护理工作有其独特的特点。
门诊护理的时间相对短暂,通常患者在门诊的停留时间比较短,护理工作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
门诊护理的工作内容较为繁杂,不仅需要做好护理记录和医嘱执行,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
门诊护理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患者来自各个年龄段和各个群体,家庭背景和疾病情况各不相同,护理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门诊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护理素质和技能,需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服务意识。
1. 建立个性化护理服务门诊患者疾病情况各异,对护理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建立个性化护理服务是门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护理人员应该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对每位患者进行细致入微的护理,包括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方面。
对于年轻患者,可以提供更多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而对于老年患者,则需要在生活护理和用药方面进行更为细致的指导。
2. 提升沟通护理效果良好的沟通对于门诊护理工作来说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需求,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程,及时解答患者的问题,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3. 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门诊护理服务在技术和质量方面也要求较高。
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水准。
门诊护理还应该强化护理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和有效。
4. 开展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门诊护理工作中,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中的进展分析摘要:门诊作为展现医院形象的“窗口”,将会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
然而,门诊每天需要接待大量的患者,患者的病情也十分的复杂。
尤其是门诊分诊工作十分繁重,患者在等待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多种负性情绪,一旦没有采取妥善的措施进行处理,就很容易出现医患纠纷问题,给医院的整体形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本文首先将分析传统门诊分诊模式存在的缺陷,然后详细阐述在门诊分诊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门诊分诊模式;优质护理模式;具体措施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极大的提高了对患者的服务质量。
尤其是很多医院对门诊分诊工作进行了有效的改进,不仅可以方便患者更好的就医,还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充分的体现了医院的服务意识,使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更加的满意。
尤其是在目前护患关系复杂的现状下,我国医院更是有必要积极的在门诊分诊工作中融入优质护理模式,给予患者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高对患者的尊重和重视,才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医患纠纷为题。
一、传统门诊分诊模式存在的缺陷通常医院门诊每天接诊的患者的症状较轻,通过门诊的检查和诊断后就可以得到初步的结果,然后结合对患者的诊断结果开展治疗工作。
但是,门诊每天就诊的患者数量较多,患者的病情也比较复杂,尤其是患者的疾病种类较多,这就极大的提高了分诊工作量,导致门诊的工作效率较低。
而传统的分诊模式,主要是根据患者主诉,对其提出分诊指导,这种分诊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导致患者的分诊时间大幅增加,在安排患者就诊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科学性。
虽然患者的症状较轻,然而患者在病情的影响下,很容易会出现多种负性情绪,极易对护理工作出现不满,导致医患纠纷问题的发生。
所以,就需要在门诊科室采取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分诊模式,提高对患者的分诊效率和质量,从而有效的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医患纠纷问题[1]。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门诊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100)和研究组(n=100),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对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挂号时间、诊疗等待时间、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
结果:研究组患者挂号时间为(8.10±1.95)min、诊疗等待时间为(17.55±2.94)min,常规组患者挂号时间为(15.95±2.20)min、诊疗等待时间为(25.74±3.20)min,研究组患者挂号时间、诊疗等待时间要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8.00%,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0.00%,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在门诊预检分诊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挂号时间、诊疗等待时间,具有较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门诊;预检分诊门诊,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接收的患者疾病类型也较为繁杂,这就需要做好预检分诊工作,该项工作会对患者的就诊体验、就诊效果造成直接影响。
在常规门诊预检分诊中,面对大量患者,次序较为混乱,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以至于常常出现挂号失误、就诊失败等情况,这会延长患者的挂号时间、就诊等待时间,降低就诊效率[1]。
优质护理服务,属于现代化护理理念,其强调的是以患者为中心,从生理、心理等层面,提供给患者高质量护理服务。
把优质护理应用到门诊预检分诊中,可以有效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
下文从我院随机挑选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门诊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随机挑选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门诊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100)和研究组(n=100)。
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55例)和优质护理(观察组,65例)。
比较2组护理质量情况。
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门诊分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减少护理纠纷,值得采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门诊分诊;护理;效果门诊分诊工作流程门诊分诊是根据病人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以便安排救治程序及指导专科就诊的技术。
门诊分诊人员必须由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担任[2]。
由于门诊分诊是患者在就诊后首先接触的服务窗口,期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对外形象,故本研究主要探讨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研究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本研究入选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55例,女性21例,男性34例;年龄在24-63岁,平均年龄在(43.5±19.5)岁;其中泌尿外科4例、胃肠外科9例、肝胆外科5例、普外科21例、骨科11例、其他5例。
观察组65例,女性33例,男性32例;年龄在22-66岁,平均年龄在(44.1±21.9)岁;其中泌尿外科3例、胃肠外科9例、肝胆外科4例、普外科22例、骨科11例、其他6例。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初次就诊患者,分诊护士在接诊过程中,语言亲切,文明用语,耐心、热情的回答患者的问题,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帮助其选择合适的科室。
同时为病情急、变化快的患者提供“绿色通道”,以争取治疗时间,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