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积累的策略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与实践探讨摘要: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成绩,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作文写作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由于作文是一项系统化的课程,只有将不断累积的素材合理使用在文章中,才能够提升作文水平,对此,本文针对现阶段高中语文作文写作现状,总结出一系列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素材;针对新课改教学现状来看,作文是高中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而经过一系列学习发现,作文写作成为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难点之一,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素材积累,因此想要提升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水平,则必须从学生写作实际情况总结出问题的关键点,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1高中语文作文写作现状针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最终总结出一系列问题和不足。
第一,教师定位不清,解读单一。
对于高中生来说,学生写作能力主要依靠作文所展现,如果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相对比较落后,那么对高中作文的把控和理解上则仅仅关注在表面,并不重视教学内涵,无法引导学生重视作文。
教师的作文观与学生对素材积累的意识有必然关联,学生素材选取路径及素材内容方向也深受教师影响。
所以教师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准确、广泛帮助学生开展丰富且深刻的作文素材选择及运用。
第二,批方式单一,禁锢于模式。
虽然越来越多的教师在作文批改和监督上选择学生相互监督的方式,并且在初期阶段得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长期使用过程中,无法保证此种监督手段具有一定稳定性,深入探索其主要原因则在于教师仅仅是看中了此种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写作灵感,但是却不能清楚的意识到学生相互监督和批改作文时,自身应使用怎样的批改标准,并且通过此种方式学生能够可以获得怎样的学习优势,进而导致学生自身不仅无法提高写作水平,还会造成学生之间出现应付心态[1]。
所以要求在学生互相监督前需要教师明确批改方式方法及标准,还需适当作出示范引领的例证。
如何解决学生写作文的素材缺乏问题?素材匮乏,何解?——简要分析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策略学生写作素材非常匮乏是一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通常是极度缺乏有意识的积累和有效的获取。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摆脱“无源之水”的困境,建立起丰富的素材库,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养料。
一、培养阅读习惯:打开素材宝库的大门阅读是获取素材最快捷方便、最基本的方法。
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各类书籍、报刊、杂志,并注意积累优秀作品的语言、结构、写作技巧,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以下几种方法值得推荐:精读经典作品:泛读文学名著,深刻体会大师的语言魅力,学习其提炼的文风和深刻的思想。
泛读不同类型的文章:阅读新闻、评论、散文、游记等,了解不同题材的写作特点,开阔视野。
摘抄好词好句:遇到精彩的语句或素材,及时摘抄记录,建立个人素材库。
二、了解生活细节:捕捉平凡中的闪光点生活本身就是取之不竭的素材宝库。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细节,用心观察、思考、感悟,发现平凡中的真善美,将生活中遇到的趣事、感悟、思考转化为写作素材。
细致观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如一朵花、一只鸟、一次邂逅,用心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积极思考: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如社会新闻、热点事件,分析和评论,形成自己的观点。
记录感悟:将生活中的感悟、思考记录下来,形成素材储备,为写作提供素材。
三、拓展学习领域:丰富素材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拓展学习领域,接触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世界认知和理解,为写作提供更宽广的素材来源。
参加社会实践: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亲身感受社会生活,积累真实、鲜活的素材。
学习新技能:学习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技能,或学习编程、科技制作等,拓宽思维兴趣爱好,丰富写作素材。
了解时事热点: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学习相关知识,参与思考和分析,尝试撰写评论文章。
四、善用工具和平台:提升素材获取效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工具和平台,帮助学生更高效、快捷地获取写作素材。
高中语文课本中作文素材的挖掘与运用策略1. 引言1.1 了解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高中语文课本是我们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工具,在其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丰富的作文素材。
了解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往往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和题材,包括人物、事件、风景等。
通过阅读这些作文素材,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丰富写作的想象力。
作文素材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和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作文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了解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是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深入挖掘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些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00字】1.2 挖掘作文素材的重要性挖掘作文素材的重要性无疑是高中语文课本中作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文素材是作文的灵魂和基础,它直接影响着作文的质量和深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挖掘作文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增加思维深度,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作文素材来源广泛,可以来自于课文、诗词、名言警句、历史典故、社会现象等各个方面。
通过挖掘这些作文素材,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和运用知识,提高作文的文采和观点深度。
作文素材的挖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让他们更加享受写作的过程,从而提升写作的积极性和效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作文素材的挖掘,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加留意,善于发现和积累作文素材,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2. 正文2.1 分析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题目和素材来源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题目和素材来源多种多样,既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也涵盖了社会热点和文学经典等内容。
通过对高中语文课本中作文题目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素材来源。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题目中,常常涉及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历和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素材积累策略探究随着教育的持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写作素质的培养,而作为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材的积累尤为关键。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积累写作素材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利用教材积累素材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宝库,因此教师要注重教材的引导和利用。
教师可以通过细心阅读教材,搜集并整理出倾向于孩子的写作素材。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解析和讲解,并给予学生各种表述方式,让学生体验到素材的运用过程。
例如,在教授《荷花》这篇文章时,可以针对文章中荷花的形态特征、落叶的现象等内容进行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
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无尽宝藏,也是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极佳场所。
教师可以在学生生活中各个方面发现写作素材,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真收集。
例如家长、老师、同学等身边人物的生动故事、诗歌、美文;风光、季节的变化、交通工具、建筑工程等现象;动物、海洋、星空等自然界的事物,都是丰富的写作素材来源。
在生活中把素材谷作记下,也为学生的写作开发了更多的思路。
在现如今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常用途径之一。
因此,利用网络获取写作素材也是不错的选择。
通过学校提供的网络素材库、图书馆网站等平台,学生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素材。
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在线阅读、分享、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从丰富的网络素材中获取写作素材,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重要阶段,而积累写作素材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所在。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生活、网络等渠道,引导学生注意积累写作素材,更从中学习写作技巧,不断提升写作水平,并逐渐成长为熟练的写作人。
《累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兴趣》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累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兴趣》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当下中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可见这三者的威力了!对于乡村中学生而言,尤以写作最让人头疼。
乡村中学生与社会接触面较窄,文化信息量偏少,活动方式单一。
所以,我在作文教课中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每到写作文时,常常听到学生惋惜或无力的抗争:“老师,我不会写!”的确,在作文课的教课中,常常是老师苦思冥想的“教”,学僵硬着头皮的“挤”。
其结果是他们写出的作文大部分仍是语言干巴,内容困穷空洞,缺乏真情表露。
这与新课改的要求天壤之别。
据我的察看和认识,绝大部分的学生想学好语文,写好作文,但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提起笔来不知从何下手,总感觉没事情可记,没道理可议,没感情可抒。
可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为了达成老师部署的任务又不得不写,于是,只能编故事,谎话言,作文读起来空洞乏味,没有闪光点,缺乏想象力和真情实感。
要么是“克隆”作文,对此,我做了深刻的反省,主假如学生没有掌握写作方法,不认识新鲜而丰富的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对生活素材掌握不够,发掘写作素材的渠道不宽广,致使了写作水平不高。
作文要学会累积。
中国有句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先人云:“厚积而薄发。
”都重申了累积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
可见累积素材的重要性。
素材累积,简单来说,就是在平常的生活中累积资料,进而为往后的文学创作供给素材。
写作素材是作文的“粮草”和“米”。
所以,累积写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帮助少儿学会从不一样角度、不一样地点察看社会,用不一样的方法发现、采集和整理素材,既是作文教课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面向将来教育的一项长久任务。
新课标下中学作文素材累积的研究,就是研究怎样抓住生活、阅读两大主线,指引学生学会察看、博学多才,引起心灵的感想,感觉思虑的触发点、觉悟点,进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丰富学生自主作文的素材,最后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关键字】引导引导学生捕捉习作素材的策略探究泸州英才外国语学校罗朝珍【内容提要】学生作文难于“无话可说”,寄宿制学校学生更是如此。
为此,必须探究出一些有效的策略:通过“抓生活体验,挖教材内容,用学科资源,看电视节目”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捕捉大量的作文素材。
实现学生作文“言之有物”,写出真情实感。
【关键词】习作素材生活体验教材内容学科资源电视节目有个故事,说古代有一个人,想了半天也做不出文章来,别人笑他:“你做文章简直跟女人生孩子差不多”。
他苦笑着说:“女人生孩子是肚里有,而我连肚里都没有,难上加难啊!”这个笑话通俗地说明了写作文要“言之有物”。
我校是寄宿制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学生生活在“四角的天空”,因此,习作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困难。
作文无话可写,内容空洞,语言单调,缺乏真情实感,令人觉得非常失望。
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
一是生活狭窄、经历过的事情太少,有的虽经历过,但是没什么感受和经验;另一方面,恐怕是教师忽视了学生捕捉生活中鲜活习作素材的指导。
怎样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的鲜活习作素材,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成了我校语文教师的解决的重要问题。
经过一年的学习与探索,我们探索了以下一些策略:一、体验真实生活捕捉习作素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就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源泉,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
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利用多种渠道,捕捉生活中的信息,自觉广泛涉猎身边的鲜活素材,才能写出情感真实的文章。
1.捕捉偶发事件我们的周围,每天都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
也许有令人感兴趣的事物,也许有令人震撼的人和事,也许有令人欣喜的美景……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唤醒他们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做生活的有心人。
投身到生活之中去,让生活的色、香、味浸润学生的感官。
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品尝生活,接受生活。
用手中的笔,把生活之中的真善美化为优美的、真挚的、深刻的文字,呈现给读者。
高中语文课本中作文素材的挖掘与运用策略1. 引言1.1 高中语文课本作为重要的学习教材高中语文课本作为重要的学习教材,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工具。
通过高中语文课本,学生可以接触到各个时期的名家作品,感受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丰富多样,涵盖了各种题材和风格,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通过对高中语文课本作为学习教材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水平,还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文学修养。
高中语文课本作为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应该被充分利用,让学生在接触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激发写作的灵感和热情。
1.2 挖掘与运用作文素材的重要性在高中语文课本中,作文素材被认为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挖掘与运用作文素材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加深对文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文素材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延伸,更是学生创作作文的灵感来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文学审美。
作文素材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作文素材来源广泛,可以涵盖古代经典文学、当代作家作品以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丰富多样;作文素材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活他们的创作潜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作文素材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让他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水平。
挖掘与运用作文素材应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文学元素,提高作品的质量和含量。
通过合理运用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为他们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2. 正文2.1 分析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高中语文课本是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教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素材,而对这些素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策略与方法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写作能力被认为是学生综合素质中至关重要的一项。
然而,许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面临各种困难,如写作思路不清晰、表达能力有限等。
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与方法。
一、培养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提升其写作能力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写作故事或分享一些成功的写作经验,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此外,开展各种有趣的写作活动,如写作比赛、写作展览等,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素材的积累对于学生提升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学生可以通过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报纸、杂志等,积累丰富的表达方式和知识储备。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帮助他们建立起扎实的写作基础。
三、提供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技巧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传授一些简单易用的写作技巧。
比如,如何进行论证、如何进行段落分配等等。
提供这些技巧指导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展示自己的写作。
四、提供实际写作机会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写作的魅力和重要性。
因此,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实际写作机会,比如写作课堂作业、小组合作写作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自己的写作问题。
五、重视阅读和写作的互动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能力,两者的互动能够促进学生的写作提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取写作灵感,帮助他们分析和理解别人的作品。
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所读过的优秀作品的技巧和表达方式,使写作更具深度和创意。
六、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规划写作是一个需要计划的过程,学生需要学会进行写作规划。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前进行思维导图、提纲等,帮助他们明确写作目标和主题,做好写作的准备工作。
这样的规划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组织思路并提高写作的有效性。
七、鼓励学生进行写作批评与修改写作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过程,学生需要学会进行写作批评与修改。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作文素材积累策略何凯华(贵州省正安县安场镇中心小学 贵州 正安 563401)ʌ摘要ɔ 随着教育的纵深发展,小学语文教育在小学的学科教育中越来越被重视,又由于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㊂于是,我们语文教师就不得不高度重视其写作教学,特别是学生的小学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就更应该重视给他们的打下一个好的写作基础㊂小学语文教师都知道,作文素材的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于是我们要想教会学生如何写好作文,就应该先教会小学生去积累作文素材㊂ʌ关键词ɔ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素材积累ʌ中图分类号ɔG 612 ʌ文献标识码ɔA ʌ文章编号ɔ1672-7851(2021)06-0237-01 在今天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学科教学中难度较大的板块,因为作文的写作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综合检验㊂所以,小学生要想写出一篇较好的文章,不但要具备厚实的语文功底,也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这就离不开学生平日勤奋的学习和"别有用心"的素材积累㊂可是,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思维也尚未定型,让他们写好作文就并非易事,但他们却具有好奇心㊁想象力较强的特点㊂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引导他们去发现素材㊁积累素材,进而去联想㊁整合素材,最终写出独具特色的作文㊂那如何积累素材,在这里笔者也作了些思考㊂一㊁引导学生积累教材中的作文素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小学生经常都感觉到没有东西可写㊂以往我们语文教师也常常只强调学生多读课外书来开阔视野,让他们在写作时"有话可说"㊂当然,读课外书是好事,但对于小学生来说,首先他们并没有较强的辨识和选择好书的能力;其次,鉴于他们的认知不成熟,即便读了很多课外书,更多的都只是停留在内容的表层面,要说让他们积累作文的素材㊁在写作时能运用素材,就还是有一定的难度㊂其实,语文的学习最直接的资源便是我们的语文教材,其内容丰富多彩,汇集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材中的古今中外经典篇目更是日益增多,只要学生学好每一篇课文,并充分理解和记忆其中精华,未尝不能成为写作时用之不竭的素材呢?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要用好教材㊂也就是说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可以边摘抄经典㊁优美的词句,同时向学生渗透写作时如何运用这些优美的句子[1]㊂如:在学习古诗‘题西林壁“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背诵整首古诗,再把古诗中的名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记下来,并重点强调若想表达"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便可以引用此句㊂又如,在学习‘观潮“一课时,可以一边解读文本,一边引导学生摘抄生动的比喻句,如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㊂ 像这样比较优美而生动的句子,语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把它记录下来,在课后再去品读,并在写作中学会类似比喻句的表达,有时间时,也可让学生探究如何运用恰当的比喻句,来增强自己作文的文采㊂二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小学语文教师都知道,写作是一种艺术活动的创作,所写出来的东西它要来源于生活但也要高于现实生活,而且文章最好还要带有一定的 生活气息 ㊂所以,只有我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在生活中多观察身边的一花一木,从中感受到生活中的点滴,才会发现生活中充满了我们需要的 作文素材 ㊂于是,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从小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鼓励他们去观察真实生活,从而发现身边美的东西,并时时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心里的感受写出来㊂这方面,教师可以用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先去观察,再回到课堂上表达自己所见所想,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实际观察后,实施 回堂写作 [2]㊂例如:在 介绍心爱的事物 写作练习时,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内容为:细心观察你喜爱的事物,下次课可以描述出它的特点,表达你的喜爱之情㊂学生就可以带着浓厚的兴趣,去重点观察小玩偶㊁小动物㊁花花草草等,并在细心的观察中,发现身边平凡事物的美的一面,同时也能发现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这样就觉得写作不再是 头疼 的事了㊂由此可知,语文教师只有激发小学生去观察生活,将 素材积累 根植于学生心中,才能在写作时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好的文章㊂三㊁拓展学生阅读,从课外书中积累素材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里,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只重视课本知识的枯燥讲解,这样在一个角度来看,是丰富了小学生的知识,其实在整个教学的活动中,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也没有得到更好的培养㊂随着新课改的纵深推进,语文教师就应该要激发小学生去阅读他们喜欢的健康的课外书籍㊂因为在课外阅读中,小学生在增加知识量和扩展知识面的同时,小学生通过课外内容的阅读后也能提升其道德情操㊂语文教师都明白:下笔要有神一样的快速写作,就得读破万卷书籍的道理㊂也就是说,小学生也只有用平时的课外时间去大量阅读适合的课外书,才能为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打下基础㊂小学语文教师都知道,小学生是比较喜欢一些图文并茂的课外书籍的,教师就应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来正确引导他们选择一些健康的书籍来阅读㊂这样就可以诱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在阅读时也会从中懂得一些书中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在发现了一些优美句子或段落的时候,尽量把它抄录下来,并最好能做到分类(写景物㊁写人物外貌㊁写心理活动等)为好㊂摘抄可以加深小学生对积累下来的作文素材有一个比较深的印象,从而为以后的写作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㊂总之,小学语文教师也只有教会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去积累素材和放眼生活去发现素材,并在课外阅读中素材,才能提高写作方面的能力㊂参考文献[1] 王茜.积累素材,妙笔生花 浅析如何让素材积累成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闪光点"[J ].小学教学研究,2020(21).[2] 黄日艳.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如何加强学生素材的积累[J ].读天下(综合),2020(7):0069-0069.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内容体系的重构思考骆茂巍(贵州省正安县第二中学 贵州 正安 563401)ʌ摘要ɔ 素质教育时代,越来越重视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写作是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模块㊂现今高中的语文课堂也在逐步顺应新时代对写作的要求,且创新教学方式也在逐步重构教学内容体系㊂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模块的相关要求,从 灵活安排教学 整合相关主题内容 注重后期修改 三方面论述了如何重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内容体系,为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提供借鉴㊂ʌ关键词ɔ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内容体系;重构ʌ中图分类号ɔG 424.21 ʌ文献标识码ɔA ʌ文章编号ɔ1672-7851(2021)06-0237-02732。
小学生习作素材积累与运用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作者:林小靖来源:《天津教育·下》2020年第07期【摘要】学生习作没有素材,难为无米之炊。
教师应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做有心人,善于发现、积累、运用生活素材,进而提升习作能力。
教师可通过讲故事、集体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明确意义,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素材的意愿。
而后,巧借新闻发布会,以一句新闻练眼力;巧借片段练笔,以百字新事练能力;读写结合用素材,以随文练笔力;勤加练习活运用,以日记周记练活力;用活素材资源,提升孩子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习作教学;素材积累;素材运用;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1-0148-02【Abstract】 There is no material for students' exercises, so it is difficult to cook without rice. Teachers should adopt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to be thoughtful people, be good at discovering, accumulating and using life materials, and then improve their writing ability. Teachers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clarify mean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consciously accumulate materials through storytelling, collective discussion and other forms. Then, skillfully borrow a press conference, with a news practice eye; skillfully borrow fragments to practice pen, with a hundred words of new things to practice ability; read and write combined with material to practice pen with text; practice hard to use, with diary week to practice vitality; with living material resources, improve children's comprehensive Chinese literacy.【Keywords】 Practice teaching; Material accumulation; Material use; Ability development一、意義及价值(一)符合写作规律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情感的产物。
提高学生写作素材积累能力的写作教学策略写作是语言运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积累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然而,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感到乏力,无法找到合适的素材来支撑自己的文章。
因此,这篇文章将从教学策略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能力。
一、创造阅读机会作为写作素材的主要来源之一,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各类知识和素材。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造阅读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能力。
1. 课堂活动:在课堂上安排一部分时间进行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故事,并鼓励他们加强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通过此举,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创作素材,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课外阅读:建议学生每天阅读一定量的书籍或报纸杂志,拓宽阅读面,增加写作素材。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阅读任务,鼓励学生主动积累素材,比如要求学生每周读一本书并写读后感。
二、开展主题写作活动主题写作活动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探究一个具体的主题来进行写作,并在探究的过程中积累素材。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开展主题写作活动。
1. 主题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比如,在讨论环保问题时,学生可以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从而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
2. 素材积累:在开展主题写作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素材,比如提供相关的资料或引导学生进行调研。
这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会有更多的素材可供选择,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深度。
三、多样化写作任务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写作任务可以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进行多样化的写作任务设计。
1. 写日记: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所见所闻。
这样的写作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2. 写记叙文:引导学生写一篇记叙文,让他们回忆并描述自己的一次难忘经历。
要善于积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是写作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思路,丰富内容,提高表达能力。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积累写作材料的方法。
首先,要广泛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石,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可以选择各种类型的材料,如小说、散文、报纸、杂志、博客等等。
在阅读中可以发现人物故事、情感体验、社会事件等各种丰富的素材。
阅读并总结素材的过程,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要关注身边的事物。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无论是一次旅行,一次聚会,还是一段感情经历,独具特色的人物,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源泉。
仔细观察,多思考,将生活中的琐碎变成写作的点滴。
再次,要记录感想和观点。
积累写作材料不仅仅指创作素材,还包括一些个人的观点和感想。
无论是对一些话题的看法,还是对一件事件的思考,这些个人的观点都是独特的写作材料。
在生活中,如果有一个灵感突然袭来,及时记录下来,积累起来,以备日后写作之用。
再者,参与各种活动。
参加各类社区、学校或互联网平台组织的活动,如讨论会、写作比赛、写作夏令营等,不仅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写作启发和材料。
在活动中,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可以极大地丰富自己的写作材料库。
另外,要持续反思。
每次写作结束后,要及时回顾自己的作品,分析其中的不足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同时,记录下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今后的写作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最后,要不断锻炼。
写作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的技能,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把积累的写作材料应用到实际写作中,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断调整和改善自己的写作风格,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总的来说,要善于积累写作材料,需要有广泛的阅读背景,善于观察生活,记录感想和观点,参与各种活动,持续反思和不断锻炼。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阅读写作新教师教学一、我们的问题目前,不少高中学生也许得了“恐议症”,提到议论文就畏难,许多记叙文、散文写的不错的学生对议论文写作也缺乏信心,写出来的文章不是千篇一律就是缺乏新意。
最近,以“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体会生活易被人忽视的美好”为主题的议论文写作练习后,我们收集和分析了部分学生的习作摘录,从中可以窥见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素材使用所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案例】1:如果你想体味世界的美好,你只能静下心来,摈除内心的浮躁,用心慢慢地去感受。
如果喝茶只为解渴而一咕噜喝下去,你只能尝到难忍的苦味与滚烫的滋味。
但假使你先慢慢让茶的香气挥发出来,就这热气和茶香细细呡一小口,无与伦比的茶味会冲击你的味蕾,让你精神大振。
因此,静心才能发现茶的美好。
教师点评:文章通篇只有作者自我的一些感想,缺乏有说服力的事例。
【案例】2:用纯粹之心,寻美丽的风景。
陶渊明看见肮脏的官场,毅然放弃官位,潇洒做他的五柳先生。
既然无法拥有顺畅的仕途,又无法实现内心的大志,又何必“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呢?于是他回到乡间,采菊东篱。
何必为官场的不平而烦恼,蓦然回首,这青山绿水才是他一生的归宿。
教师点评:李白很忙,渊明很忙。
所选事例陈旧,老生常谈,缺乏新意。
【案例】3:乐于助人也是幽香的一种。
你们是否还记得几年前那个从高楼坠下的小女孩,是否还记得那双充满母爱的双手?我想大部分人应该还记得,记得吴菊萍那颗善良的心。
她那双援助之手拖住了一个生命的同时,也托住了一个家庭的希望。
【案例】4:助人是一种美。
前几年,中国出了个“最美妈妈”吴菊萍。
这位来自杭州的年轻妈妈,在看到一个年幼的孩子突然从高楼上摔下,她毫不犹豫甩掉高跟鞋,伸出手去接那跌落的孩子。
她牺牲自我,换来了一个孩子美好的明天。
教师点评:类似的事例不断出现,这样真的好吗?二、我们的现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的积累素材,做到有感而发。
事实上,目前高中议论文写作在素材积累和运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1.素材不足,所选素材缺乏新意;2.学生对写作素材泛泛而谈,分析不到位;3.运用的素材雷同。
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
”由此可见,通过阅读指导写作是一条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然,通过阅读进行积累,并不单单是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留心观察其中的写作技巧,学习那些大家的写作方式,这样在能够写出作文的基础上,还可以使文章更加饱满。
四、引导学生喜欢写作的策略(一)作文之“源”———素材。
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诗人,只是对事物敏感的“诗心”,一时未被挖掘出来。
而我们,就是要唤醒学生心底对事物的敏感,用心灵去捕捉身边难忘的一瞬间,并记录下来,植入“生活即作文”的理念。
1、寻找身边的素材。
作文来源于生活,我每天都会引导学生观察家庭、学校、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并及时记录下来。
如:最近是荔枝成熟的季节,又恰逢“龙舟水”,我会引导学生回到家里:观察树上的荔枝成熟情况、询问父母今年荔枝的收成,雨水会不会影响荔枝的收成……这样一来,很多同学的微日记有了素材,写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有灵性。
2、借鉴教材中的素材。
学生可以模仿课本中出现的文章,甚至可以直接引用一些好的句子。
例如学习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后,很多学生会写出“我家小弟二三事”“张校二三事”等。
在模仿教材优秀作品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3、“你说我说”大舞台———分享彼此的素材。
每周我会利用一节课,让大家分享这一周在家中、学校、上下学路上遇到的新鲜事,这样一来,大家七嘴八舌,素材慢慢植入到学生的大脑中。
(二)作文之“躯”———构思。
在日常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要积累身边的写作素材外,同时以教材为立足点,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写作方法植入到实际写作中,让自己的作文熠熠生辉。
初中作文训练重点是:写人记事。
在讲述记叙文时,我更愿意让学生来分享:文章在构思、语言、立意等方面的成功之处。
在学习《邓稼先》时,学生了解到“小标题”在谋篇布局方面的重要性;在学习《说和做》时,引导学生留意“总分总、过渡段”的重要性。
课堂现代文教学中融入作文的思维,在作文写作中,渗入教材写作方法的引领,这样对学生来说简单易懂、还能活学活用,慢慢地学生积累了自己的作文构思锦囊。
周刊78教学创新|教改前沿摘 要:在语文教育中作文写作是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同时也是高中语文中分数比例较高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将作文写作注重起来。
在新高考背景下,对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要求,更重视学生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
所以,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作文素材积累重视起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作文素材积累途径,通过素材积累来丰富作文内涵,实现写作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对此,文章中基于新高考背景,对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策略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积累不仅是丰富学生写作内容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因为作文素材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更是包含着大因此,语文教师则需要加强作文教学中的素材积累,一、回归教材本身,发掘语文教材的作文素材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学习资料就是也依旧可以将文章写得精彩绝伦。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学会舍弃》,述正确取舍所需要的勇气,最后以排比句总结。
该篇文章以教材中熟悉的例子为论据,并将这些论据巧妙的联系到一起,层层递进的论述了“学会舍弃”这个观点,使得文章内涵更加地丰富。
因此,在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则需要深入研读教材才能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度的发掘教材中的作文素材,帮助学生实现作文素材的积累。
二、调整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在高中阶段,作文教学一直是一大难点,所以这就需要教师探索出全新的方法与途径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
因此,教师需要对各种类型的作文进行汇总,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出全新的教学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将精力放在观察生活上,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为基础进行素材积累。
从作文写作的本质来看,其在于对生活的体验,可以说写作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来源于生活,在高考中诞生的优秀作文均具有一定的生活性,包含着作者的体验与感受,这样才能够使得文章打动人心。
写作素材积累的策略研究
作者:寇腾友
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5年第07期
一、阅读积累是写作素材之源
1. 营造氛围,催生学生的阅读兴趣。
良好的环境,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学校围绕“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把学生带进图书馆、阅览室参观阅读,感受氛围;各班用手抄报、读书心得装点“文化墙”;开展“亲子阅读”、师生共读一本书等系列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广泛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学期学习的课文只有20多篇,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量是很有限的,与《课标》要求的阅读量也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我们要广开阅读门路,为学生拓展课外阅读时空,多渠道为他们创设阅读的机会。
一方面,可以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选择与课文的作者、历史背景相关的故事,与课文内容、形式、写法相关的其他文章等。
如:学习《猴王出世》《草船借箭》《景阳冈》等课文后,推荐学生课外阅读《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学完《匆匆》后,指导学生阅读《朱自清散文精选》;结合《冬阳·童年·骆驼队》的学习,推荐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等。
在结合教材进行推介的同时,还可以结合学生年龄、性别、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推介。
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一些思想健康、有益身心发展的课外读物。
通过小说、诗歌、故事、童话、科普作品等大量的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3. 指导方法,变阅读积累为写作素材。
①诵读,就是熟读成诵。
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背诵,是一种储蓄式的积累,通过精读背诵,可以将大量的词汇和布局谋篇的章法储存脑际,逐步形成各种各样的优秀写作范型。
下笔时,一旦触发灵感,就可呼之即来,意到笔随,妙语连珠。
②摘抄。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摘录优美、精彩的词句、片断,或整篇摘录,或摘要,或缩写。
精选摘抄内容熟读背诵,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③感悟。
在阅读实践中,可以让学生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旁边加上批注。
要求学生及时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写思想短评,让同学们在阅读中得到写作的锻炼。
二、生活积累是写作素材之根
1. 引导学生感知生活,广泛积累素材。
写作素材来源于日常生活,写作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现实,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能够以小见大、能触动内心的小事,从一花一草一世界中感受生命的情趣,从朋友亲人那里感受情意深重,从同学老师的关怀中体会关爱,这些都将成为习作源源不断的素材。
如随着季节流转,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美景;放学路上、公交车上的美丽邂逅;超市、商场里的有趣故事;和邻家伙伴一起
经历的刺激探险……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培养学生在参与活动和感受事物时养成写话、习作的自觉,那么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就无处不在。
2. 聚焦班级生活。
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内容丰富的课程,风格各异的老师,活泼可爱的同学,以及多姿多彩的课内外活动,都是小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好途径。
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活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多彩的校园生活。
“迎元旦”“庆六一”的文艺节目,运动会上的拔河比赛、接力赛,踢毽子、跳绳、打沙包等竞技活动,兴趣小组上的有趣活动等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
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观察老师同学的动作、神态,倾听他们的语言、心声,感受大家的情感、变化……在各种班级活动中,同学们培养了能力,找到了乐趣,更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三、观察积累是素材汇聚之途
1. 依据课文插图,想象写话。
低年级教材中有很多的插图,教师要善于将各种插图作为观察的对象,通过指导学生看图,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单幅图,重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顺序;连续的图片,要在了解图片表达内容的同时,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与图片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加进自己的想象说一说、写一写,自然就解决了写话素材的问题。
如《雪孩子》一课,课文中的最后一张图,是小白兔和她的妈妈仰望着天空,凝望着雪孩子变成的那朵白云。
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小白兔会说些什么,再写下来。
通过看图写话,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兴趣的同时,积累写话素材。
2. 拓展课外途径,丰富写话。
①依托绘本。
绘本画面生动,故事有趣,同时语言又非常精炼,为学生看图写话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鼓励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幅或几幅图,通过仔细的观察,再加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来描述图片的内容。
②依托画面。
电视上、街道上、杂志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的宣传画、漫画。
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从平时这些生活中易见的素材入手,说一说,写一写,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又帮助学生积累了写话素材。
③定格生活。
四季的变迁,校园的变化,同学之间的嬉笑玩耍,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等,都可以引导学生像照相一样,把镜头定格后仔细观察,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积累,那种“腹中空空,无话可说”的局面就会改善。
3. 抓住人物的特点,使文章更生动。
观察人物要抓住人物的一言一行。
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对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摸得很准,了解得很深,特点就抓住了,文章的素材就有了。
如在我校有个特别的群体——特教班的智障学生,实验班的学生会在老师的带领下,不定期地和特教班的学生一起游戏。
在游戏中,特教班的学生会表现出和其他正常学生不同的言行举止,如在表示友好时、得不到重视时、被激怒时,他们都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在情感上,他们有了更多的了解,学会了关爱,同时,也学会了怎样更加准确地把握人物的特点。
4. 抓住物体的特征,使文章更具体。
(1)对物的观察要有顺序。
先写哪儿都可以,但绝不能忽上忽下,忽前忽后,那样就会使文章条理不清。
如有位同学写《我的照片》,既可以先总的介绍一下所有的照片,然后再重点写其中的几张,也可以反过来,先写某几张照片,再总述所有的照片。
怎样写更好,完全取决于这位同学对照片的感觉和对文章的安排。
(2)状物要“活”。
就是要把所描摹的物体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在教室中布置一块生物角,让学生在花盆中种上各种植物,由专人负责,浇水施肥;或买个金鱼缸,养只小乌龟,养两条金鱼,定时喂食。
植物的生长、动物的成长都有着细微的变化,学生兴致盎然,再辅以观察方法的指导,每天进行观察记录,长此以往,学生的素材就越来越丰富。
(3)抓住事情的过程,使内容更详实。
从自身寻找素材,如遇到的烦心事、开心事、成功的事、失败的事、难忘的事、后悔的事等等;从家庭中寻找素材,如家庭趣事乐事、亲情故事、家庭风波等等;从校园中寻找素材,如师生之间的事、同学之间的事等等。
指导学生把握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在掌握事情经过的基础上,留心观察事情发展过程中,人物的特点以及细节的变化。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