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 格式:pdf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23
2000-2010年北京空气持续污染特征研究2000-2010年北京空气持续污染特征研究摘要:本文旨在对2000-2010年间北京空气持续污染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我们发现,在这一时期,北京的空气质量一直处于不理想的状态,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
可能的原因包括车辆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大气循环和天气条件等。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包括推广清洁能源、改善交通管理、加强环保意识和跨区域合作等。
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北京空气污染问题的认识,并为未来改善空气质量提供参考。
第一章引言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数据收集和分析2.1 数据来源2.2 数据处理方法第三章空气污染特征分析3.1 PM2.5浓度变化趋势3.2 主要污染物来源分析3.3 大气循环和天气条件对空气污染的影响第四章潜在原因探讨4.1 车辆尾气排放4.2 工业废气排放4.3 生活污染源第五章解决方案提出5.1 清洁能源推广5.2 改善交通管理5.3 加强环保意识5.4 跨区域合作第六章结论与展望6.1 结果总结6.2 存在问题和不足6.3 未来研究方向第一章引言1.1 研究目的和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蓬勃发展。
然而,与此同时,北京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
近年来,北京市的PM2.5浓度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2000-2010年间北京空气持续污染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对北京空气污染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近年来,很多学者采用大量的数据和先进的模型进行研究,探讨了北京空气污染的来源、特征和影响因素。
然而,对于2000-2010年间的持续污染特征研究相对较少,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第二章数据收集和分析2.1 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和中国气象局。
高三地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试题1.北京冬春时节由于供暖季节污染物排放量偏大、及受到低气压的影响,扩散条件不利,使PM2.5浓度迅速升高,遭遇雾霾的包围。
读北京本地大气细颗粒物(PM2.5)来源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市PM2.5的主要来源不包括A.机动车B.燃气C.工业生产D.扬尘【答案】B【解析】从图中分析,PM2.5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和扬尘,而燃气产生的PM2.5很少。
故选B。
【2】针对此污染,北京在整治机动车方面的措施不包括A.完善限行措施B.研究征收交通拥堵费C.加快公共服务车辆使用新能源车D.高污染企业将限期退出【答案】D【解析】限行措施可以减少机动车所产生的PM2.5;征收交通拥堵费,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进而减少机动车所产生的PM2.5;加快公共服务车辆使用新能源车,可以减少行驶的机动车,进而减少机动车所产生的PM2.5;而高污染企业退出,会影响经济发展。
故选D。
【考点】大气污染2.[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再也想不起你的颜色/你是否真有过那些湖蓝、碧蓝、湛蓝/深蓝、孔雀蓝/”———于坚《哀滇池》。
图1示滇池及周边地区,图2示意昆明人口与滇池水质随时间变化。
图1 图2(1)分析造成滇池水质变化的人为原因。
(9分)(2)简述滇池水质变化带来的危害。
(6分)【答案】(1)(9分)城市扩大,人口增加;(3分)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剧增;(3分)围湖造田造成湖泊库容减小,自净能力减弱。
(3分)(2)(6分)危害人体健康;危害水生生物;影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湿地自净能力下降;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
(以上任意回答3个即可得6分【解析】(1)滇池水质变化的人为原因,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观察图发现,滇池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生产生活污水增多,为扩大城市面积占有原来的土地利用类型。
(2)水质变坏的危害从对人体健康、生物、土壤、生态环境都会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工农业产品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04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局长2005年6月1日2004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参加春季植树活动★在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的指导下,我市完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修编工作,生态环境保护被列为修编重点内容之一。
★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全国妇联副主席黄晴宜参加西城区“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启动仪式暨绿色家庭现场演示会”活动。
★10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陪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参观了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的大兴区留民营生态村。
综述200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推进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又迈出新的步伐。
在转变发展思路、注重统筹协调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城市环境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首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2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城市总人口达到1492.7万人,比上年增长2.5%。
全市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建设工作,首都环保事业稳步发展。
受燃煤量大、机动车增长速度快、资源约束加剧、区域生态退化等因素的影响,环境保护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大气环境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4年,实施控制大气污染第十阶段措施,颁布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郊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强依法行政、公众参与等4个方面16项措施,明确各区县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提高机动车新车排放标准、强化道路和施工扬尘控制、治理工业污染等方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北京城市交通环境问题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11121097 彭鹏11121098 王亚洁(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环境工程)摘要: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交通不断发展,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从机动车尾气污染、交通扬尘、交通噪声、交通资源消耗四个方面对北京市的城市交通环境现状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北京;交通环境;大气污染;交通噪声;资源消耗引言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际化的大都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交通长足发展,车辆增加,车流量加大,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同时能源消耗量增大,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这对北京这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经济贸易的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带来严重影响。
随着北京经济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也以每年l0%以上的速率增长,截至2011年底已将近500万辆,如图1所示。
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而由此带来的环境状况恶化则更为严重,城市中各种交通工具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在市区内已成为最主要的污染源。
图1 2000年以来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趋势图城市交通环境问题是指由于城市交通给城市的环境带来的危害,如尾气排放加剧城市大气污染等问题。
北京城市交通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交通大气污染,包括机动车尾气排放和交通扬尘;2)交通噪声污染;3)交通能源消耗;4)交通的土地利用问题。
以下将针对这四个方面对北京城市交通环境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 交通大气污染北京市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PM10和SO2,随着工业污染控制与交通的快速发展,NO x污染逐渐增多,NO2/SO2的比例逐年增高。
可见,北京市大气污染从以PM10为代表的沙尘型和SO2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逐步向NO2为代表的汽车尾气型污染过渡。
1.1 机动车尾气排放1.1.1 尾气排放现状北京空气中的CO85.9%来自于机动车尾气,空气中的NOx则有56.9%是拜机动车尾气之赐,而NOx是造成灰霾天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机动车尾气对北京空气的毒害。
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2]11号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各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局,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和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部批准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现就分期实施该标准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重要意义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新时期加强大气环境治理的客观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经济发达地区氮氧化物(NO 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 s)排放量显著增长,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加剧,在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还未全面解决的情况下,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PM2.5和O3污染加重,灰霾现象频繁发生,能见度降低,迫切需要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污染物监测项目,加严部分污染物限值,以客观反映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推动大气污染防治。
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完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健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评价指标,使评价结果与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相一致,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是探索环保新道路的重要任务。
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以及《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完善空气质量标准及其评价体系,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工作要求。
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满足公众需求和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与新标准同步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增加了环境质量评价的污染物因子,可以更好地表征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反映当前复合型大气污染形势;调整了指数分级分类表述方式,完善了空气质量指数发布方式,有利于提高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的科学水平,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健康指引,努力消除公众主观感观与监测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
朝阳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朝阳调查队北京市朝阳区经济社会调查队2013年5月23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区域转型的挑战,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朝阳区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推进“新四区”和“双十工程”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全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经济◇经济增长据初步核算数据显示:朝阳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27.7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34.3%;第二产业增加值389.4亿元,比上年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32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三次产业结构为0.04:10.73:89.23。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GDP达到9800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5526美元),比上年增长7.9%。
◇财政、金融全年完成区级财政收入3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区级税收327.7亿元,比上年增长8.6%。
分税种看:营业税实现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7.0%;企业所得税实现75.9亿元,比上年下降4.9%;增值税实现35.5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城市维护建设税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四大税种共完成263.3亿元,占区级财政收入比重的75.5%。
全年实现财政支出279.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
其中,公共预算支出275.1亿元,比上年增长27.9%。
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一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支出分别为59.8亿元、50.6亿元、33.1亿元、18.3亿元和23.9亿元,增速依次为27.1%、28.5%、25.7%、16.2%和27.3%,上述五项支出合计占财政支出的66.5%。
我国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发展历程概述摘要:当前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张,大量工业用地被开发成为建设用地,然而在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管理的不到位产生了大量的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地块,存在严重的生态和健康危害,因此在地块进行开发前对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是保证地块安全再利用的关键。
从2004年北京宋家庄地铁站事件开始,地块土壤污染调查工作才逐渐引起国家的重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开始逐渐完善,技术逐渐成熟,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在实际地块土壤污染调查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因此本文从我国的地块污染调查的法律的发布、标准体系建设和调查技术的发展入手,综合阐述我国在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面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污染地块、调查法律法规、调查标准、调查技术近些年暴露出来的一系列地块污染事件,如北京宋家庄地铁站事件、武汉毒地事件、常州外国语学校污染事件等,产生的恶劣社会影响,均表明在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地块进行污染调查的重要性。
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最早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拉夫运河事件”,后因此事件的影响,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超级基金法案,正式开始了污染地块调查与修复工作[[1]]。
我国自2004年发生的宋家庄地铁站事件后,地块土壤污染调查工作才逐渐起步。
1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法律法规的建立200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2]],明确规定:“改变原土地使用性质时,必须经具有省级以上质量认证资格的环境监测部门对原址土地进行监测分析;对于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外迁工业区域,要尽快制定土壤环境状况调查、勘探、监测方案,对施工范围内的污染源进行调查。
” 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3]]中,明确提出了对污染企业搬迁后的原址进行土壤监测、风险评估和修复。
2008年环保部发布《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明确要求到2010年,全面完成土壤污染调查工作。
1994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一九九四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1994年北京市的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继续增强,随着一大批水、电、气、热、道路等重点工程竣工和交付使用,城市面貌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1994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061.8万人,流动人口达300多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为625万人。
全市房屋竣工面积140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862万平方米;年末实有房屋面积为24838万平方米,其中市区为20826.7万平方米。
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84亿元,工业总产值1217.6亿元,比上年增加25.8%;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为476.4亿元。
1994年北京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批复,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促进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环境污染状况废水排放1994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7020.5万吨,比上年减少了5.5%;工业废水处理量69492.6万吨,比上年增加了8.5%;工业废水处理率为88.5%。
1994年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1994年城市污水排放总量为87162万吨,比上年增加1558.5万吨,增加1.8%;由于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城市污水处理率为10.5%,比1993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
废气排放1994年全市煤炭总消耗量为2555.98万吨,比上年略有增加。
废气排放总量为3163.9亿标立米,比上年增加4.2%,其中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2042.6亿标立米,生产工艺废气排放量1118.7亿标立米;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6%和9.2%。
1994年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固体废弃物1994年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1128.5万吨,比上年增加30.0%;综合利用量为773.7万吨,比上年增加了24.8%;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68.2%提高到68.6%,提高了0.4个百分点。
2000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字体:大中小【打印】来源:监测处时间:2001-06-05中央关怀新年伊始,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北京工作,希望北京市再接再厉,加大治理力度,尽快建设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首都.9月12~14日,以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张皓若为组长的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对北京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治理大气污染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11月3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家华听取对北京市检查结果的汇报,并要求中央各部委继续支持北京市的工作.6月15日~23日和10月19~20日,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对《北京市环境污染防治目标和对策》中37个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提出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关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00年《北京市环境关况公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局长综述2000北京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业精神和国务院对《北京市环境污染防治目标和对策》的批复要求,以人为本,继续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并以申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了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既定目标.2000年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品质继续改善.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460.5亿元,总人口达到1277.9万人,能源总消耗量为4210.7万吨标准煤.城市的快速发展也给有限的环境资源带来巨大压力,改善环境质量任重道远.大气环境2000年,大气环境质量继续呈改善趋势,但燃煤和机动车排气造成的混合型大气污染仍较严重,由外来沙尘、本市地面扬尘、燃煤烟尘、机动车排尘、工业粉尘、二次污染物等因素所致的颗粒物污煤染问题突出.市政府继续把防治大气污染作为工作重点,在完成控制大气污染第三阶段任务的基础上.又实施了控制大气污染第四、五阶段措施.全年大气务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市区全年空气污染指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48.4%.三级和好于三级的天数占93.7%,四级以上天数大大减少.2000年,全市煤炭消耗量为271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2.4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0万吨.其中环境统计范围内,工业耗煤量为2136万吨(包括原料煤839万吨),排放二氧化硫14.6万吨、烟尘5.2万吨;排放工业粉尘9.4万吨.2000年,市区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以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年日均值分别为每立方米0.071、0.071、2.7、0.162、和0.353毫克,与1999年相比,分别下降11%、8%、7%、10%、和3%.市区降尘量年均值为15.5吨/平方公里月,比1999年上升3.3%.降水PH年均值为6.42,检出范围在5.89~9.12之间,酸雨频率为零.远郊区县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城镇地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年平均为0.043、0.046毫克/立方米,降尘量比1999年略有增加,为11.0吨/平方公里月.表1 2000年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单位:毫克/立方米措施与行动控制煤烟型污染2000年市区近1800台燃煤锅炉、远郊区县城镇及市区高速路两侧7400多台茶炉、大灶改用了清洁能源.使用天然气11亿立方米,城市气化率提高到99.3%.电采暖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热力供热面积增加到5012万平方米,城市热化率为36.7%.推广使用低硫优质煤超过500万吨.1998年年底以业,全市累计有1.1万台燃煤锅炉改用了清洁能源.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2000年开始对重型车、柴油车、农用车、摩托车实行严格的地方机动车排放标准.治理改造1995年以后以牌照的在用车6.1万辆,累计达到18.2万辆,基本完成治理任务.1万辆出租车更新改造为双燃料车,累计更新改造双燃料公交、出租车2.6万辆;天然气公交车拥有量达到1300辆成立了控制机动车污染联合执法办公室,加强汽车路检和货运车夜查管理,共路检车辆8.5万辆,夜间检查车辆1.7万辆,昼、夜机动车路检合格率分别达到近90%和80%.主要进京路口检验车辆34万辆,劝返5.6万辆.控制扬尘污染完成市区500万平方米裸露地面整治,对59块征而未用、拆而未建工地进行了绿化,城市中心区新增绿化面积263公顷,市区绿化隔离地区营造隔离片林2666公顷.全市城市绿化覆盖率太到36.5%人均公共绿地9.7平方米.市区道路冲刷和喷雾压尘面积增加到1380万平方米.环保、建设、市政管理、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等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施工工地的环境管理.水环境随着水系整治工作的开展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提高,2000年,城市中心区水系水质基本达到相应功能要求,城市下游河道水质有所改善.由于连续两年遭遇枯水年,水资源紧缺和水体污染仍是本市面监的重要环境问题.境内五大水系中,潮白河、北运河、大清河水系水质变化不明显,永定河、蓟运河水系水质有所下降.尽管蓄水量下降,主要饮用水源密云、怀柔水库水质仍保持了清洁;其他主要水库、湖泊水质与1999年大致相同.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有所缓解,地下饮用水源水质符合要求.河流在2000年监测的79条段、2095公里何段中,符合相应功能水质要求的有20条河段,其长度占实测河流长度的41.6%.二类、三类、四类、五类水体中超标河段长度分别占到相应功能河段长度的23.7%、33.8%、92.0%、和100%.河流的主要污染物是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其次是挥发酚和石油类.水库、湖泊2000年监测水库17座,水质达标的9座,达标库容占实测总库容的66.1%,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水质完全符合二类水体水质标准,官厅水库水质仍不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监理所测湖泊19个,水质达标的7个,达标湖泊容量占实测总容量的59.5%.“六海”中北海、后海、前海水质达标.水库、湖泊的主要污染物是总氮,其次是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城市污水2000年,城近郊区平均日排水量256.34万吨,其中生活污水143.61万吨,占56.0%,比上年约增加1.7个百分点;工业污水100.67万吨,占39.3%;冷却水12.06万吨,占4.7%.城市污水处理率为40.6%,比上年增加15个百分点.2000年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单位:吨工业废水2000年环境统计范围内的1122家企业,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3亿吨,比上年下降17.8个百分点:工业废水处理量10.7亿吨,处理率为99.5%,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为2.1亿吨,达标排放率92.6%,比上年提高17百分点.措施与行动地下水2000年属枯水年,降水量远低于多年平均降水量,造成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及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平原地区地下水潜水水位比1999年又有所下降.远郊区县地下水水质较好.通州区、大兴县、房山区、昌平区和顺义区南部地区地下水存在工业污染影响.加强密云、怀柔水库饮水源地保护,强化监督管理、查禁游船、游泳等违法行为,限期拆除水库周围违章建筑、无照餐饮点,彻底清理整顿水库周边非法采矿点,重点围绕水库上游地区开展小流域治理工作.密云水库周边地区移民工作也已全部结束.继续开展城市水系综合整治,完成南线水系河道的治理,王渊潭到高碑至高碑店湖段具务了通航条件.清河、凉水河综合治理工程已开工建设.酒仙桥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行,城近郊区日处理污水能力增加到128万吨.远郊区县的大兴、怀柔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延庆污水处理厂已完成设务安装.全市开始实施开源节流、保护利用水资源泉的26项措施,2000年节水量达到1.87亿立方米.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出水回用工程一期(30万吨/日)基本完工.声环境2000年城市建成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继续下降,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继续保持稳定.新建噪声达标区25平方公里,建成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71.5%,比1999年提高5.3个百分点.各类环境功能区昼间噪声平均值基本达标,夜间噪声平均值超标理象较明显.由于路况、车况均有所改善,在机动车总量增加的情况下,交通噪声声强度并未增加.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噪声扰民仍是市民投诉的热点.2000年7月开始,北京市要求监街新建住宅必须安装隔声窗.区域环境噪声2000年建成区区域环境内外噪声平均值53.9分贝,比1999年下降0.3分贝.其中城区为55.5分贝,比1999年下降0.3分贝;近郊区为53.6分贝,与上年基本持平.道路交通噪声2000年监测建成区道路303条,总长485.36公里,交通噪声声平均值为71.0分贝,与1999年持平,其中城区、近郊区分别为68.1和72.6分贝.平均车流量为3907辆/小时,比1999年略有增加.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2000年环境统计范围内的1122家企业,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139万吨,其中排放量为33万吨,综合利用量838万吨,综上所述合利用率71.4%.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为25万吨,危险象环生废物处置率达98%以上.已形成每年5000吨的集中焚烧处理能力.2000年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合理调整垃圾收集方式.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96万吨,年底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1.5%.一次性塑料餐具回收率达到64%.生态建设与保护自然保护2000年,建立了云蒙山、云峰山、雾灵山和石花洞4个市级自然自然保护区,野鸭湖自然保护区由县级升为市级保护区.全市各级自然保护区已达到1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市级自然保护区9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5.27%.全市共有陆脊椎动物420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65种,市级重点保护的168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初步统计为142种.2000年,共接收、救治动物80多种近3000只(条),其中鸟类40种2300多只.生态农业全市耕地面积32.9万公顷.继大兴、密山两县通过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验收后,平谷和怀柔两县又被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市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县增加到8个.全市绿色食品生产企业43个,拥有绿色食吕标志使用权的产品数达到100个,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12760公顷,绿色食品产量27万吨.2000年,有1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99家通过了第一批安全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达标验收.加强秸秆禁不起烧的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劳逸结合,开展了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调查,为制订污染控制规划创造了条件.生态建设全市郊区完成人工造林21900公顷,其中山区荒山造林12180公顷,在五大风沙危害区营造综合治沙林6200公顷.治理水土失面积300平方公里.2000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43%.2000年完成平谷县生态示范区验收准备工作.气候与自然灾害2000年北京地区仍属干旱年份,春季风沙危害严重,夏季高温炎热.全年降水量为371.1毫米,比常年平均值减少40%.年平均气温为12.8%,比常年高0.8 ;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4,最高气温超过35的天数累计达25天,超出同期平均值5.7天,创历史记录.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0,比1999年低2.8,结束了连续13年的暖冬.春季出现扬沙天气14次,浮尘8次.全年大雾15天,轻雾168天.因冰雹造成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达4500多万元;风沙、大雾天气对交通特别是航空运输带来极大影响.公众参与首都全民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公众参与已成为近年来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在燃煤炉灶改换清洁能源、治理机动车污染、庭院绿化、植树造林、市容整治等活动中,市民对政府工作给予了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今年8月,北京奥申委与市环保局及20家在京环保民间组织联合签署了《绿色奥运行动计划》,决心携起手来,同心同德,利用申奥契机,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工作,提高公众文明素养.在政府部门、基层组织、环保组织和广大市民的支持下,10项着眼于公众参与的环保活动均进行得有声有色.环境保护投资2000年,环境保护投资达到116.3亿元,比上年增加1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5.7亿元,比上年增加27%.污染控制投资40.6亿元,其中用于工业污染源治理、搬迁投资12.8亿元.工业污染防治截止到2000年5月底,全市5000多家有污染企业全部实现了达标排放,提前7个月完成国家规定的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任务.对25家未达标企业实行了停产治理,年底前除12家停产,破产企业外,其他均已完成治理项目验收.完成了50项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其中27项实现“改并迁停”.虽强污染源监督管理,在实行重点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管理的基础上,70个废水排放大户的100多个排污口安装了污水流量计,50个废气排放大户安装了70多套在线监控设备.环境信访2000年,环保部门共收到人民来信、来电10299件(个) 、来访645批1271人次,合计10944件,比1999年增加20.4%.其中反映噪声污染的5597件,大气污染4044件,水污染453件,固体废物污染48件,其它类802件.环境科研与监测国家科技部支持的《北京市大气污染控制对策研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北京市周边地区环境污染机理、外来污染物对北京空气质量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控制、合理利用水资源、城市规划及气象条件与大气污染等专题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完成《石景山地区污染治理目标和对策研究》、《垡头地区污染治理目标和对策研究》项目,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新扩建6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细化了空气污染指数评价分级标准,快速检测机动车尾气激光遥测车投入使用,为管理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环境立法与执法2000年,依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2000还颁布了《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等6项地方标准,制定实施了《北京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移动通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全市各有关执法部门,围绕工地扬尘、噪声污染、工业污染源泉超标排放、机动车污染、露天烧烤、秸杆焚烧等问题,开展现场监督检查,推动了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环境宣传与教育2000年开展了“京都大地环保行”、“迎大运、助申奥”等活动,召开环保新闻发布、通报会7次,制作环境电视专题片4部、科教片1部、环境宣传画5000套,举办了首次“北京生态”摄影作品展,展出作品近百幅.市属以上新闻煤体刊登、播出环保稿件650篇(条).组织20多所中小学千余名学生参加“自然之声录音大赛”、500多名学生参加“丰宁绿色远征军夏令营活动”.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环保栏目《我爱地球妈妈》,共播出52集.对全市400多名教师进行四期环境教育和培训.。
1996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字体:大中小【打印】来源:监测处时间:1997-06-0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现发布1996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北京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城市面貌进一步改观,实现了“九五”良好开局。
1996年在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分别比上年增加16%和9.2%的情况下,环境质量基本稳定。
环境状况大气环境1996年全市煤炭总消耗量为2763.5万吨,比上年增加3.1%。
二氧化硫排放量为35.31万吨,烟尘排放量为24.47万吨。
1996年大气中各项污染指标与上年基本持平,降尘量明显下降,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城区污染重于近郊区,市区污染重于远郊区县;采暖期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超标严重。
由于机动车数量继续迅速增长,二环至三环之间的汽车尾气污染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1996年城近郊区降尘量为14.7吨,比1995年下降了36%,但仍略高于标准限值。
远郊十个区县年均降尘量为12.3吨,低于标准限值。
1996年北京市大气中降尘量状况水环境1996年,本市城近郊区日排污水240万吨,工业和生活污水约各占一半。
由于城市污水管网不健全,污水处理水平低,致使部分河道受到污染。
1996年,北京市监测了78条2150余公里河段,依据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用尼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清洁河流23条(段),占实测河段的49.9%;其余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重度和严重污染的河流31条(段),占实测河段的25.45%。
丰水期水质好于枯水期。
1996年监测水库17座,总库容72.52亿立方米,水质清洁的13座,占监测库容的48.896%;轻度污染的4座,占监测库容的31.6%。
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水质良好,完全符合地面水二级标准。
监测湖泊19个,最大容量1020.43万立方米,水质清洁的8个,占监测湖泊容量的71.09%;轻度污染的10个。
2012年唐山市环境状况公报2012年,唐山市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环境质量、完成减排任务和保障环境安全为目标,不断加大治污减排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撑,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第一篇环境状况与上年相比,2012年唐山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持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主要河流水质基本持平,区域环境噪声有所下降,道路交通噪声持平。
1.1大气环境状况1.1.1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唐山市区设有6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分别为:供销社、雷达站、物资局、十二中、陶瓷公司和小山。
监测项目为3项,分别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评价,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级及优于二级的天数为330天(其中一级天数为70天),占总天数的90.16%,比上年减少1天;环境空气质量为三级的天数为36天,占总天数的9.84%,比上年增加3天。
从二级及优于二级天数分布的月变化趋势看,唐山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冬季和春季受取暖期和风沙的影响污染物浓度较高,空气质量较差;而夏季和秋季因气象因素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物浓度较低,空气质量较好。
城市大气降水质量状况。
全年共监测大气降水33次,pH值的范围为5.89~8.79,未出现酸雨状况。
1.1.2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全市共有11个县级监测站,分别对当地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监测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评价,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优于二级的天数见图。
其中:7个县(市)区首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4个县(市)区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1.2水环境状况1.2.1地表水环境状况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陡河、滦河、黎河、淋河、沙河、还乡河等6条主要河流进行常规监测,共设监测断面13个,监测项目30余项。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7号――关于发布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2.29•【文号】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7号•【施行日期】2012.02.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标准正文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7号)关于发布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公告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防治大气污染,现批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并由我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按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本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在全国实施本标准之前,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33号)等文件要求指定部分地区提前实施本标准,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地域范围、时间等)另行公告,各省级人民政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环境保护的需要提前实施本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查询。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环发〔2000〕1号)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88)废止。
特此公告。
(此公告业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陈钢会签)附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附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目次前言1 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和质量要求5 监测6 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7 实施与监督附录A(资料性附录)环境空气中镉、汞、砷、六价铬和氟化物参考浓度限值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2010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采用可再生纸印刷1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BEIJING ENVIRONMENTAL STATEMENT 20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10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二O一一年五月CONTENTS目 录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2010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将环境保护工作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深入落实“绿色北京”行动计划,着力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污染减排、环境安全监管等重点工作,胜利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经过共同努力,在常住人口达到1961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2%、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80万辆的情况下,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减少了3.07%和6.88%;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78.4%,地表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综 述01OVERVIEW环 境 质 量大.气.环.境ENVIRONMENTAL QUALITY02环 境 质 量ENVIRONMENTAL QUALITY大.气.环.境03大.气.环.境各区县空气中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值各区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值04水.环.境环 境 质 量ENVIRONMENTAL QUALITY05水.环.境五大水系达标河段长度百分比(%)湖 泊全年共监测有水湖泊22个,水面面积720万平方米,达标湖泊水面面积百分比为83.2%。
其中:II类、III类水质湖泊共有13个,占监测湖泊水面面积的76.2%;IV类、V类水质湖泊6个,占监测水面面积的17.5%;劣V类水质湖泊3个,占监测水面面积的6.3%。
大陆城市空气污染分布图京沪穗城市空气状况大起底《凤凰周刊》2013年16期《凤凰周刊》曾鼎 2013-06-04 23:06:01 阅读次数:5252 0 1 2 年 5月,一名男子在黄浦江沿岸的高楼上眺望笼罩于灰霾中的上海。
当天下午,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的监测显示空气“非常不利于健康”。
由于监测标准上的差异,上海环保局的监测显示空气仅为“轻微污染”。
中国的空气污染已经发展成大面积的城市群复合污染。
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已经没有城市能独善其身。
一旦爆发严重灰霾天气,往往是一片地区多个城市共同沦陷。
2013年1月的京津冀地区大范围霾天即为强烈信号。
在中国以“三区十群”为主的地区,各类空气污染物互相作用并产生污染叠加,已形成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
京津冀地区—北京也是“受害者”当京津冀地区每来袭一轮灰霾天时,长期处于重污染状态的北京总是立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作为空气质量遭舆论诟病最多的城市之一,北京实际上已是近年来中国改善空气质量最努力的城市。
这一点亦得到内地多家环保组织的认可。
无论是在燃煤替代方面的实际举措,还是持续至今的机动车限行措施、工业污染源的大力搬迁,北京的治污成绩在中国城市中绝不算落后。
但北京总是一次次沦陷于霾天。
要改善空气质量,北京确有其天生的劣势。
在气象地理条件上,北京与其他国家首都或是大陆的大型城市相比都不是很有利。
团聚在北京上空的工业废气,很大部分来自周边地区。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三面环山不临海。
在季风的作用下,来自河北、天津等地的工业废气常年从东南方向输送至北京。
若冬季不刮西北风,北京的大气污染则会严重加剧。
这也是每年10月以后北京频现灰霾天的重要原因。
中科院和北京大学研究者于2007年联合在《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显示,北京细颗粒物PM2.5中平均39%的成分来自外地排放源,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外地来源占去将近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