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7-PDPC法
- 格式:pptx
- 大小:108.08 KB
- 文档页数:14
新QC七大手法一.新QC七大手法:●親和圖法●關連圖法●系統圖法●鉅陣圖法●箭頭圖法●PDPC法●鉅陣數據解析法1. N7是新時代的新手法,因應TQM時代的需要.現在是顧客為上的時代,QC已成為企業所有部門、所有階層的人都必頇有組織化的參與.品管管理從原來是以檢查、制造部門為中心的QC,變為重視新產品開發的企劃、設計,而業務、服務部門也成為被強調的部門.因此,品質、成本、交期、效率、安全、滿意成為現在品質管理的目標.有優秀的品質,但成本無法競爭是沒有用的,有優秀的品質且價格合理,但經常無法準確的交貨,顧客也不會等太久.因為時間就是金錢,等待的成本很高,而且可用的可替代品太多了,品質、成本、交期都好,效率必佳.而安全的產品是現代產品的責任,產生不安全的產品不但會產生極大的損失,同時,要負法律責任.顧客滿意是最后的審判.品質成本交期效率都OK,但是顧客說“我不滿意”.2. N7是整理語言資料的手法.在QC里以事實為依據的資料,作為管理的資本.但是,在事實上管理有時並不一定可以用數值資料來表現.如:消費者感到不滿的機械的操作、外觀、色彩等,這些不一定是能用數值資料來表示,而必頇用語言來表示.N7就是為了將這些語言資料整理成圖形而開發出來.3. N7是組合成能解決問題之形式的手法.N7是整理復雜問題時所使用的手法.如:“會計業務效率化”問題.4. N7是以集團來充實計劃的方法.TQM是需要有關系者共同協力解決問題.因此,需要大家共同思考,將智慧凝聚起來,重要的是能想出好方案.N7是包括了過去問題點的語言資料整理手法,對TQM推行時所期待的集團計劃階段之充實,在使用上有著極大的助益.二.N7在品管手法中的地位.●非取代品管七大手法.品管七大手法: 將現象數量化,以數值掌握資料,強調是理性面,亦即用在已經存在的問題之解決與改善.新QC七大手法: 是以文字來掌握資料情報,強調是感性面,亦即任何事物的推進或計劃,新的構想,新方式的導入,就算我們以往一點經驗也沒有,仍可籍著此手法的幫助,有系統、有條理、有計劃、有效率的達成預期的目標.●與品管七大手法相輔相成.一.親和圖法1.定義:是把復雜而沒有頭緒的觀念或事實,依據相互間的親和性加以歸納統合,使這些觀念或事實的關系明朗化的手法.2.適用範圍:(一).使模糊不清的問題明朗化,常用于1.從事各種調查與預測;2.制定企業政策;3.從事企業診斷;4.提高研究開發的效率;5.提高各種改善計劃的效率.(二).創造全員參與的企業環境,常用于1.促進溝通與協調;2.運用于各種會議上.(三).培育杰出的領導人才(四).其他如品質管制活動、員工教育訓練、研究開發、顧客抱怨等方面.●特點:優點如下:(一).從混淆不清的狀態中,掌握語言資料,將其統合以便發掘問題.(二).打破現狀,產生新構想.(三).確實掌握問題的本質,讓有關人員明確地認識.(四).別人和自已的意見都被采納,可以提高全員參與的意識.●基本構成:(一).KJ法進行必備的文具.(二).關系符號相互因果關系對立關系因果關系沒有關系相等因為所以●制作步驟:1.決定主題 4. 編組卡尺2.匯集情報 5. 繪制KJ圖3.填制卡片 6. 文章化二.關連圖法整理復雜的枝節,明確因果關系,探索要因所在1.定義:所謂關連圖法,是將原因結果或目的手段……等糾纏在一起的問題,以邏輯方式,從整體性的觀點來把握分析,使關系明確化,然后找出運當解決對策的一種方法.2.運用範圍:(一).全公司品管CWQC推動(Company wide quality control)1.為使全公司的重點事項明確化,可作CWQC導入推動上重要項目群的關連圖.2.推動CWQC時,為明確各職位應盡職責,可作CWQC實施內容的關連圖.3.決定事務部門業務改善的重點項目,可作事務部門之業務改善的關連圖.(二).方針管理1.思考經濟環境,成本提高品質保證等,在檢討對應措施的重點項目時,可作“選定實施項目的關連圖”2.在決定重點實施項目時,為使能與上層方針明確關連,可作“方針管理關連圖”(三).品質管制改善(工程解析)1.為了解過去所未注意到的原因,以便提出對策,可作追究產品裝配線之不良原因關連圖.2.在檢討多數人為錯誤所形成之顧客抱怨對策時可作市場抱怨對策的關連圖.3.要解析減少A制產品異常的要因時,可作特性值有關的關連圖.4.追求購入原料之不良原因,使各原因的關連明確化,並采取有效對策時,可作“接收檢查不良關連圖”.(四).新生產方式導入.(五).生產管理、改善.3. 關連圖特點:(一).適宜整理原因非常復雜的問題,很快即可進入改善活動.(二).從計劃階段一開始就可以廣闊的視野來透視全盤.(三).可準確掌握重點項目,明確各個原因之間的相互關連,使有關人員容易認識.(四).容易取得成員的一致同意.(五).因形式較自由,故問題點與原因可連結得很好.(六).沒有圖形的限制,有助于思考的轉換與展開.(七).可打破先入為主的觀念.(八).追加情報時,要與哪個原因或項目連結,可迅速整理且可預測今后數步或以后的狀況.(九).可對其他人(特別是高層人員)在短時間內說明,且得到了解.(十).經過幾次修改,解決問題的重點及同關系的一目了然.4.基本構成:表示結果或目的表示原因或手段表示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關連文詞用簡潔明了易懂的內容表示,至少需名詞+動詞,可能無法充分表示其意思,會減少關連圖的效果,宜避免之.5.制作步驟:(一).決定題目.(二).小組組成.(三).找尋原因、重要項目.(四).排列語言數據.(五).連接因果關系,作關連圖.(六).修正圖形.(七).記入資料履歷于圖旁.(八).找出重要項目、原因並將之文章化.(九).重要項目提了改善對策.(十).關連圖的再修訂.三.系統圖法以分析思考追求達成目的的最高手段●定義為了達成某種目的而選擇一些手段,為了說明這些手段又必頇找出下層次的手段,而上層次的手段就變成下層次的目的了.再由下層次的目的找出更下層次的手段,再轉成目的.如此循環下去,直到找到具體的可行手段.為此,此種解析的方法,稱之為系統圖法.●適用範圍(一).新產品開發中的設計品質的展開.(二).品質保證的展開與QC工程圖的關連.(三).與特性要因圖配合使用.(四).目標、方針及實施項目的展開.(五).部門機能管理機能明確化及效率化策略的尋找.(六).生產力提高的策略展開.(七).QCC活潑化的策略展開.(八).減少顧客抱怨的策略展開.(九).CWQC活動的策略展開.(十).降低不良的策略展開.●優點(一).可以很容易作有系統且合乎邏輯來針對事項展開並減少疏漏的發生.(二).易于統一成員的意見.(三).易于整理,手段又一目了然,故對有關人員具有強的說服力.●制作步驟(一).預備用具(二).確定目的或目標(三).提出手段(或策略)(四).評價手段(或策略)(五).制卡(六).展開手段或策略,作成系統圖(七).由手段目的的反方向確認目的(八).完成系統圖制作(九).做成實施計劃四.矩陣圖法,使問題點明確化1.定義:將問題做有系統的展開,排成矩陣形式,以找出對因素之間的相關程度,據此經由多元性的思考,使問題明確化的方法,稱為矩陣圖法.2.適用範圍:(一).擬定系統制品的開發及改良構想點.(二).素材制品的品質.(三).確立各機能項目與各單位間之關系,以明確其品質權責劃分.(四).強化品質評價體制,使效率化.(五).尋求制程中的不良原因.(六).擬定關連市場和制品的綜合制品戰略案.(七).明確許多專案和固有技術間的關連.(八).探索現有技術和材料等的應用範疇.(九).檢討多變量解析時應收集何數據.3.特點:具有如下優點(一).根據多年深厚的經驗,可以在極短時間內獲得有關構想的資料.(二).能使因素的關系明確化,所以可以一眼就掌握整體的構成情形.(三).對于整理那些目的與手段相互之間有多數關連的問題極為有效.4.制作步驟:(一).決定事項.(二).選擇適用的矩陣圖.(三).決定行與列的排列因素.(四).記入有關連或關連程度的符號.(五).尋找構想點.五. PDPC法展望未來,將問題導向最希望的結果.1.定義:隨著事態的進展,事先設定各種結果,而將問題導向最希望的結果稱為PDPC法2.適用范圍:一.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主題的實施計劃決定.二.目標管理中實施計劃的擬定.三. 重大事幫的預測及其對策.三.制作中不良對策的擬定.四.CWQC活動實施計劃的擬定.PDPC法最適用于非做做看不可的工作,廣泛應用于生產性的提高,技術開發,改善,防止事故制品安全性等.3.PDPC法的特點PDPC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是將可能的手段或方案事先設想出來,因此,具有下列特點.(一)PDPC法是動態的手法(二)PDPC法兼具預見性與臨機應變法(三)PDPC法能提高目標的達成機率.(四)PDPC法利于負責人對整個局勢的掌握.(五)PDPC法能使參與人員的構想,創意得以盡情的發揮.4.PDPC法的種類(一)逐步展開型籍著適當的判斷與充實的計劃而達到目標(二)強制連法型訂定避免造成重大事態的對策5.PDPC法的進行步驟PDPC法的制作程序並沒有一定的規範,完全視實際狀況而定,其基本步驟如下:(一)集合有關人員,針對待解決的主題開會討論.(二)從自由討論中,選必要檢討的事項(三)考慮在實施所選出的事項時,將會有什么結果,並將之列舉來.(四)將各項檢討事項重要度所需工時,實施可能之難易度……等加以分類及評價,對於當前要著手的事項,其可預計的結果,再住后預測規劃,應做什麼並以箭頭連向期望狀態.(五)對於性質不同的內容,視其相互關連,決定優先順序(六)決定實施的負責人,並預估完成的時間(七)依最初作成的PDPC圖,具體實施,實定期集合檢討進行的情況,必要時作實施項目的修正及追加或作新的PDPC圖.1.逐次展開型的PDPC畫法(1)決定展開型的PDPC畫法(2)擬定期望中的計劃(3)想像不順利的情況(4)擬定實施前的計劃(5)將計劃逐次展開.2.強制連結型的PDPC畫法(1)決定初期的狀況與最終的結果.(2)將導致最終結果的不安要素連接起來(3)將不致造成重大事態的要素以細的箭頭畫到旁邊,記號,視為無問題.(4)擬定對策六箭頭圖法考慮步驟,訂定最適實行計劃進行有效的管理1.定議:顧名思義,箭頭圖法就是帶有箭頭的圖形,換句話說以許多的箭頭,依據其相關的必要性,連接成圖形並以這種圖形來作管理的手段,稱之為箭頭圖法.2.適用範圍:箭頭圖法的應用範圍相當廣,任何計劃均可應用,常見主要用途如下:(一)新產品開發的推廣進行及其進度管理.(二)產品的改善計劃及其進度管理(三)各種生產計劃和QC活動的協調(四)建廠或遷廠計劃及其進度管理.3.箭頭圖法的特點:箭頭圖法是一種展開計劃,並進行管理的方法.特點有二:(一)各項工作能力不能如期完成,對整體計劃能否如期完成的影響關系,表現得相當清楚.(二)各項工作提早或延后完工的話,對整體計劃的最終完成日期,有多少改變,立即得到計量化.由于箭頭圖法有著這兩項特點,運用時,有下列優點:1.適合擬定精細計劃.2.在計劃階段可再三修訂,以找到最適的計劃.3.當進入實施階段后,遇有狀況變化容易變更修改計劃.4.部分作業延遲,所導致對整個計劃的影響度,或迅速獲得正確情報,並采取措施.5.計劃案的規模再大,都能掌握其全盤狀況,並且在著手進行工作前,可以使工程的問題點明確.6.追蹤進度時重點哪裡,可以明確掌握管理效率高.7.有關人員很容易溝通意見,也容易取得共識.8.只要畫出綱絡,就可以發現意想不到的改善妙法.4.箭頭圖法的種類:1.結合點式箭頭圖2.箭線式箭頭圖3.時間刻畫箭頭圖4.決定記號箭頭圖5. 基本構成(一)圖示記號及其意義(二)先行作業與后續作業表示(三)並行作業的表示(四)虛線的表示.6.箭頭圖法的進行步驟:(一)列舉必要的作業(二)將作業名稱畫定在卡片上(三)尋找作業卡間的順序關系(四)決定作業卡的位置(五)作成箭頭圖(六)估算各作業所需日報(七)計算結合點日程.7.日程計算:(一)時間估算法常用方法有兩種: 一.為單時估計法二.為三時估計法(二)結合點日程計算有最早開始日程與最遲完成日程兩種.七章矩陣數據解析法處理交纏的大量情報求得能掌握全盤狀況的較好結論1.定義:所謂矩陣數據解析法是將矩陣圖中行與列的相關連主度,以數字或記號記入,並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從行列關系中,分析出各主成份的固有向量值,然后計算其主成份得分,將主成份的得分以下X,Y座標表示,使數目眾多的數據,經由圖解一目了然的手法.2.適用范圍: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上,一般使用在計劃和執行的階段中有大量數據需解析時.。
新Q C七大手法主讲人 : 郑琳锋先生中国生产力中心( 非卖品 )财团法人中国生产力中心专供训练课程使用新QC七大手法壹、新QC7之意义与发展贰、亲和图法参、关连图法肆、系统图法伍、矩阵图法陆、箭形图法柒、PDPC法捌、矩阵数据解析法玖、总结壹、新Q7之意义与发展一、何谓新QC七大手法(N7)1.是管理的工具,以往应用于QC以外的领域。
2.由日本科技连盟(JUSE)纳谷嘉信博士所领导QC方法开发委员会于1972年整理发表。
3.有别于QC7手法,是整理语言资料的工具。
4.将语言情报用图形表示的方法。
5.新QC七大手法为‧亲和图法(KJ法)‧关连图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PDPC法‧箭形图法‧矩阵数据解析法二、需要使用新QC七大手法的理由1.解决问题的时候常发生没有数据或数据不足的情况。
2.管理活动强调PDCA的循环,所以需要有充实的计划。
3.很多问题须要所有关系人员共同解决,而如何使他们对问题理解、共识,并产生具体可执行方案(图)。
4.QC领域中手法不足,无法有效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且为适应将来更复杂的发展,所以需要新QC手法。
5.图形思考使问题更易见、易懂,有利问题的解决。
由自己一人(一部门)来从事,不管多么努力也仅知道与的部份,一人是不行的。
由大家来做,加上并使得的部份变得明白,所以要利用小组来运作活用。
不断地使用新QC手法,即能激发创意、创造力,的部份就也能领悟出来。
最初着手之际,即使是小组运作也仅了解的部份,如此也行。
第一次仅将脑海中所想的予以揭穿即算了事。
问题解决程序简表当我们观察到……或发现……时例如:人员出勤率93%这现象是否正常?跟标准或目标比较的差异(偏离程度)?其差异是否不该存在?人员出勤率的目标为95%低了2个百分比,而此差异幅度根据以往资料判断差异过大为异常状况。
为什么会发生异常?请假人数太多如何改善异常?如何控制发生异常的原因处置:问题发生立即采取的措施*公布人员出勤 状况 治标:解决问题的手段*强化请假管制治本:避免问题再发生的方法*加强员工向心力图 N7与Q7(含统计方法)的关系图贰、亲和图法一、何谓和图法所谓亲和图法,就是针对不很清楚的问题,从浑沌状态中,将所收集到的语言资料,根据其间的类似性、亲和性来分析,将问题明确化。
新QC七大手法壹、新QC7之意义与发展贰、亲和图法参、关连图法肆、系统图法伍、矩阵图法陆、箭形图法柒、PDPC法捌、矩阵数据解析法玖、总结壹、新Q7之意义与发展一、何谓新QC七大手法(N7)1.是管理的工具,以往应用于QC以外的领域。
2.由日本科技连盟(JUSE)纳谷嘉信博士所领导QC方法开发委员会于1972年整理发表。
3.有别于QC7手法,是整理语言资料的工具。
4.将语言情报用图形表示的方法。
5.新QC七大手法为‧亲和图法(KJ法)‧关连图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PDPC法‧箭形图法‧矩阵数据解析法二、需要使用新QC七大手法的理由1.解决问题的时候常发生没有数据或数据不足的情况。
2.管理活动强调PDCA的循环,所以需要有充实的计划。
3.很多问题须要所有关系人员共同解决,而如何使他们对问题理解、共识,并产生具体可执行方案(图)。
4.QC领域中手法不足,无法有效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且为适应将来更复杂的发展,所以需要新QC手法。
5.图形思考使问题更易见、易懂,有利问题的解决。
由自己一人(一部门)来从事,不管多么努力也仅知道与的部份,一人是不行的。
由大家来做,加上并使得的部份变得明白,所以要利用小组来运作活用。
不断地使用新QC手法,即能激发创意、创造力,的部份就也能领悟出来。
最初着手之际,即使是小组运作也仅了解的部份,如此也行。
第一次仅将脑海中所想的予以揭穿即算了事。
图问题解决需要集合全员的智能图使用新QC手法与未使用之情形比较(关连图)问题解决程序简表当我们观察到……或发现……时 例如:人员出勤率93%这现象是否正常?跟标准或目标比较的差异(偏离程度)?其差异是否不该存在?人员出勤率的目标为95%低了2个百分比,而此差异幅度根据以往资料判断差异过大为异常状况。
为什么会发生异常?请假人数太多如何改善异常?如何控制发生异常的原因处置:问题发生立即采取的措施*公布人员出勤状况治标:解决问题的手段*强化请假管制 治本:避免问题再发生的方法*加强员工向心力图 N7与Q7(含统计方法)的关系图贰、亲和图法一、何谓和图法所谓亲和图法,就是针对不很清楚的问题,从浑沌状态中,将所收集到的语言资料,根据其间的类似性、亲和性来分析,将问题明确化。
QC七工具培训考试题(A)---以横线为要点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1、制作柏拉图目的是提供了我们在无法面面俱到的状况下,去抓重要的关键的问题。
2、脑力激荡四原则:不批评,自由奔放,踊跃发言,搭便车。
3、控制图是: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根据生产检验的数据对质量的波动进行预报的一种分析图。
4、现有一组数据:20、30、25、28、1000;请问它们的均值为220,中值为28 ,极差是 980 。
5、一般情况下,CPK< 1.0 ,工序能力不足;CPK> 1.67,工序能力过剩.6、σ表示:数据的离散度 , 即标准差。
7、绘制控制图,一般需要收集100 个数据。
8、绘制散布图,一般需要收集30组数据,数据要一一对应,要有因果关系。
9、某机加工序规格为42±0.2,收集了50个数据,经计算其σ=0.1,则其CP= 0.67。
10、3σ的质量水平的不良率= 6.68 %,PPK= 66811。
二、问答题(70分)1、QC七大手法是哪些?(10分)1、层别法;2、查检表法3、柏拉图法4、特性要因图法5、管制图法6、直方图法7、散布图法2、N7七大手法分别是哪些?(10分)1、亲和图法(KJ法);2、关连图法;3、系统图法;4、矩阵图法;5、箭头图法6、PDPC法;7、矩阵数据解析法3、Q7与N7手法之相同与区别?(15分)①相同点:都是改善用的工具②不同点:•Q7是基于数字分析与改善用的手法•N7是基于语言分析与改善用的手法4、QC七大手法在工作中的主要用途有哪些?(20分)1、直方看分布;2、鱼骨追原因;3、查检集数据;4柏拉抓重点;5管制找异常;6层别作解析;7、散布看相关5、N7七大手法在工作中的主要用途有哪些?(15分)1、问题的形成---亲和图法;2探讨原因---关连图法;3、追求适当的手段---系统图法4、评价和确定对策---矩阵图法;5实行计划---箭头图法;6、执行计划---PDPC法得出结论---矩阵数据解析法。
新Q C七大手法主讲人 : 郑琳锋先生中国生产力中心财团法人中国生产力中心专供训练课程使用新Q C七大手法1、新QC7之意义与发展2、亲和图法3、关连图法4、系统图法5、矩阵图法6、箭形图法7、PDPC法8、矩阵数据解析法9、总结1、新Q7之意义与发展一、何谓新QC七大手法(N7)1.是管理的工具,以往应用于QC以外的领域。
2.由日本科技联盟(JUSE)纳谷嘉信博士所领导QC方法开发委员会于1972年整理发表。
3.有别于QC7手法,是整理语言资料的工具。
4.将语言情报用图形表示的方法。
5.新QC七大手法为‧亲和图法(KJ法)‧关连图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PDPC法‧箭形图法‧矩阵数据解析法二、需要使用新QC七大手法的理由1.解决问题的时候常发生没有数据或数据不足的情况。
2.管理活动强调PDCA的循环,所以需要有充实的计划。
3.很多问题须要所有关系人员共同解决,而如何使他们对问题理解、共识,并产生具体可执行方案(图)。
4.QC领域中手法不足,无法有效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且为适应将来更复杂的发展,所以需要新QC手法。
5.图形思考使问题更易见、易懂,有利问题的解决。
由大家来做,加上并使得做的部份变得明白,所以要利用小组来运作活用。
不断地使用新QC手法,即能激发创意、创造力,的部份就也能领悟出来。
最初着手之际,即使是小组运作也仅了解的部份,如此也行。
第一次仅将脑海中所想的予以揭穿即算了事。
图问题解决需要集合全员的智能图使用新QC手法与未使用之情形比较(关联图)问题解决程序简表当我们观察到……或发现……时例如:人员出勤率93%这现象是否正常?跟标准或目标比较的差异(偏离程度)?其差异是否不该存在?人员出勤率的目标为95%低了2个百分比,而此差异幅度根据以往资料判断差异过大为异常状况。
为什么会发生异常?请假人数太多如何改善异常? 如何控制发生异常的原因处置:问题发生立即采取的措施*公布人员出勤状况治标:解决问题的手段*强化请假管制 治本:避免问题再发生的方法*加强员工向心力图 N7与Q7(含统计方法)的关系图贰、亲和图法一、何谓和图法所谓亲和图法,就是针对不很清楚的问题,从浑沌状态中,将所收集到的语言资料,根据其间的类似性、亲和性来分析,将问题明确化。
新Q C七大手法主讲人: 郑琳锋先生中国生产力中心( 非卖品)财团法人中国生产力中心专供训练课程使用新Q C七大手法壹、新QC7之意义与发展贰、亲和图法参、关连图法肆、系统图法伍、矩阵图法陆、箭形图法柒、PDPC法捌、矩阵数据解析法玖、总结壹、新Q7之意义与发展一、何谓新QC七大手法(N7)1.是管理的工具,以往应用于QC以外的领域。
2.由日本科技连盟(JUSE)纳谷嘉信博士所领导QC方法开发委员会于1972年整理发表。
3.有别于QC7手法,是整理语言资料的工具。
4.将语言情报用图形表示的方法。
5.新QC七大手法为‧亲和图法(KJ法)‧关连图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PDPC法‧箭形图法‧矩阵数据解析法二、需要使用新QC七大手法的理由1.解决问题的时候常发生没有数据或数据不足的情况。
2.管理活动强调PDCA的循环,所以需要有充实的计划。
3.很多问题须要所有关系人员共同解决,而如何使他们对问题理解、共识,并产生具体可执行方案(图)。
4.QC领域中手法不足,无法有效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且为适应将来更复杂的发展,所以需要新QC手法。
5.图形思考使问题更易见、易懂,有利问题的解决。
由自己一人(一部门)来从事,不管多么努力也仅知道与的部份,一人是不行的。
由大家来做,加上并使得的部份变得明白,所以要利用小组来运作活用。
不断地使用新QC手法,即能激发创意、创造力,的部份就也能领悟出来。
最初着手之际,即使是小组运作也仅了解的部份,如此也行。
第一次仅将脑海中所想的予以揭穿即算了事。
图问题解决需要集合全员的智能图使用新QC手法与未使用之情形比较(关连图)问题解决程序简表当我们观察到……或发现……时例如:人员出勤率93%这现象是否正常?跟标准或目标比较的差异(偏离程度)? 其差异是否不该存在?人员出勤率的目标为95%低了2个百分比,而此差异幅度根据以往资料判断差异过大为异常状况。
为什么会发生异常?请假人数太多如何改善异常? 如何控制发生异常的原因处置:问题发生立即采取的措施*公布人员出勤状况治标:解决问题的手段*强化请假管制 治本:避免问题再发生的方法*加强员工向心力QC图 N7与Q7(含统计方法)的关系图贰、亲和图法一、何谓和图法所谓亲和图法,就是针对不很清楚的问题,从浑沌状态中,将所收集到的语言资料,根据其间的类似性、亲和性来分析,将问题明确化。
新旧QC七大手法新的七种质量控制工具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的纳谷嘉信教授,由许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体系的手法中,研究归纳出一套有效的品管手法,这个方法恰巧有七项,为有别于原有的QC七大手法,所以就称呼为新QC七大手法。
主要运用于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的P(计划)阶段,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整理和分析数据资料,进行质量管理。
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运用于生产过程质量的控制和预防,新的七种质量控制工具与其相互补充。
一、箭线图法(Arrow Diagram Method,ADM)箭线图法,又称矢线图法,是网络图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箭线图法是制定某项质量工作的最佳日程计划和有效地进行进度管理的一种方法,效率高,特别是运用于工序繁多、复杂、衔接紧密的一次性生产项目上。
二、关联图法(Inter-relationship diagraph)关联图法,是指用一系列的箭线来表示影响某一质量问题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连线图。
质量管理中运用关联图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制定TQC活动计划;2、制定QC小组活动计划;3、制定质量管理方针;4、制定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5、制定全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通常,在绘制关联图时,将问题与原因用“○”框起,其中,要达到的目标和重点项目用“”圈起,箭头表示因果关系,箭头指向结果,其基本图形如下图所示。
三、系统图(Tree diagrams)系统图,是指系统寻找达到目的的手段的一种方法,它的具体做法是将把要达到的目的所需要的手段逐级深入,如下图所示。
系统法可以系统地掌握问题,寻找到实现目的的最佳手段,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中,如质量管理因果图的分析、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各种质量管理措施的开展等。
四、KJ法(Affinity diagrams)KJ法是日本专家川喜田二郎创造的,KJ是他的名字打头的英文字母缩写。
KJ法针对某一问题广泛收集资料,按照资料近似程度,内在联系进行分类整理,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结论性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