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捉泥鳅(简谱)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12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童趣唱歌捉泥鳅》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唱《捉泥鳅》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捉泥鳅》,能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体会儿童在大自然中嬉戏的愉快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演唱歌曲时声音富有弹性和童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曲情绪
今天,有个小朋友有件事情想要大家帮忙,我们一起去看看她怎么了?
我们带她一起去捉泥鳅,好不好?
二、解决难点
师:小音符有长有短组成了一排排节奏,听老师拍的节奏是1还是2?
出示节奏
生:2
师:你们的节奏感真棒!你们能模仿出来吗?
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慢速拍节奏师:那前面不带附点的能拍出来吗?
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慢速拍节奏
三、出示歌谱
师:在这首四四拍的歌谱中我找到了一个让我很熟悉的小节,(师拍唱第一小节)你们熟悉吗?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这首歌谱中它还有没有出现?发现它后举手示意。
教师唱谱,学生找节奏。
师:哇!有这么多地方出现了这组节奏,看来它很重要,是这首歌曲的特点。
还记得怎么拍吗?。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童趣唱歌捉泥鳅》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泥鳅》,并且在音乐实践中体验山村孩子生活的乐趣。
二、认识四四拍,了解其含义及强弱规律。
三、了解并能分辨一字一音与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
教学重点:
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捉泥鳅”的乐趣。
教学难点:
歌曲中附点音符的掌握,多次出现的“一字一音”演唱时要注意准确清晰。
教学方法:谈话导入法、听赏法、听唱法、合作与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说一说:平时你最喜欢玩什么?)
2、欣赏歌曲《捉泥鳅》
师: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学习一首新歌,看看乡村的孩子喜欢玩什么?
提问:歌曲中唱到了哪些景物?(池塘、雨、田野、泥鳅)乡村的孩子喜欢玩什么?(捉泥鳅)他们是什么心情?哪些歌词可以看出?
想一想:如果换成了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害怕、急切、兴奋……)
3、课件展示泥鳅图片,让学生认识泥鳅,了解泥鳅的习性和营养价值。
(设计意图:谈话自然导入歌曲,通过提问和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二、歌曲新授:
1、欣赏歌曲视频,学生谈谈歌曲情绪。
(欢快、活泼地)
2、朗读歌词,理解歌词。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童趣唱歌捉泥鳅》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捉泥鳅》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捉泥鳅》,体会嬉戏的愉快情绪。
2、认识四四拍,了解其含义及强弱规律,并能用声势律动及乐器为歌曲伴奏。
重点难点:声音要富有弹性和童趣,附点音符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今天,老师带来很多有趣的图片,大家想不想看看(想),他们都在干什么?(捉泥鳅)
二、新歌学习。
师:听一听,歌中的这些孩子在玩什么呢?
1、初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揭题:捉泥鳅师:这是一首由台湾著名的音乐人侯德建先生所写的童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
2、再听歌曲。
听听歌中提到了哪些景物?孩子:池塘、雨、田野、泥鳅;
泥鳅:泥鳅是最为常见的鱼类,常生活在水田、池塘、沟渠的静水底层淤泥中。
浑身滑溜溜的,身上布满黑色小斑点,小小的眼睛,嘴的周围长着5对触须。
个头虽小,能耐却很大,泥鳅的生命力极强,即使在干旱季节,水源涸竭的情况下,它能钻入泥中照样不死;泥鳅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并具有药用价值,深受人们所喜爱。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野外这么美,小伙伴们玩得真高兴呀。
你们想不想跟着这些小伙伴一起去捉泥鳅?——出发吧!
4、跟琴练唱歌曲。
1)找一找:歌中的乐句你都会唱了吗?你觉得哪一句学习时有困难?——练习。
(可请会唱的学生教唱)
2)注意点。
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唱歌《捉泥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音乐课程标准上的音乐与相关文化,以台湾校园歌曲为主线贯穿始终。
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捉泥鳅》,同时听赏其他的几首台湾校园歌曲,从而了解歌曲不同的演唱形式,也让学生对台湾校园歌曲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同时,在认识了四二拍四三拍的基础上,认识四四拍,知道其含义。
2.能力目标:根据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同时不以多媒体而制作多媒体,通过自编自导而是让学生体验情感,相互合作,让这些都为学习歌曲而服务。
培养学生乐曲的欣赏能力,对不同拍号的鉴赏能力,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捉泥鳅》欣赏其他台湾校园歌曲让学生对台湾校园歌曲充满喜爱之情。
教材分析:1.《捉泥鳅》是一首富有浓郁田园风味和生活情趣的台湾校园歌曲,歌曲通过对孩子捉泥鳅欢快情景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动人的田间嬉戏图。
全曲共6句,是自然小调式,旋律在逐渐变化中层层递进,生动描绘出孩童田间嬉戏的形象。
2.引导学生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捉泥鳅》,让孩子认识泥鳅,了解泥鳅,体会儿童在大自然中嬉戏的愉快情绪。
3.认识拍号四四拍,知道其含义。
还要能根据歌曲自编自演。
教具:为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兴趣性、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钢琴、舞蹈等教学工具。
教学方法:1)采用了音乐欣赏法和音乐体验性教学方法;2)采用了演示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3)采用了游戏教学法以及学生活动与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解决:1)附点节奏的掌握。
每一个乐句都有附点节奏,全曲共六个乐句,其中五个乐句的附点节奏在前半乐句,只有一个乐句的附点节奏在后半乐句,老师通过聆听和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2)高音do的同音反复。
第五乐句有一个高音do的同音反复,同时又是唯一一句附点音符在后半乐句的,老师通过自己范唱和反复练习,乐句比较的方法解决;3)四四拍的强弱规律。
捉泥鳅钢琴五线谱捉泥鳅捉泥鳅今天,是我们作文班开班的第一天,我们可开心了!三点整的时候,同学们陆续来到钟老师家。
人到齐了,钟老师拿出一个小盆子,里面装着许多可爱的小泥鳅。
老师说:“现在,我们一起来捉泥鳅吧!男的一组,女的一组。
女的先来。
”我们听了就迫不急待地围上前,我看见一条条泥鳅在水里活泼乱跳、游来游去。
我卷起袖子,把手伸进水里。
“抓到了!抓到了!”可是谁知道这条敏捷的泥鳅逃走了。
当时我心里还真不服气。
又伸手去捉,一下子一双手捧起了三条泥鳅。
“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发现泥鳅的背是黑色的,肚子是米黄色的,还带有一些黑色的斑点。
我把刚抓到的三条泥鳅放在另外一个盆子里。
由于泥鳅的身子太滑,抓了几次都还抓不到,最后一次时一条泥鳅自动跳到我手上,它的眼睛一突一突的,连我的手也有点被动摇了。
我一不留神让泥鳅给跑了。
三十分钟过去了,盆里的泥鳅都被我们捉完了。
看着别的女同学满载而归,我真实又羡慕又嫉妒。
这个游戏真好玩,明年我过生日也要玩这个游戏。
指导教师:周燕宏简评:观察仔细,写得好捉泥鳅相关内容:五角花我们小区后院花园里,有一株长着像五角星的花,所以我叫它“五星花”。
这株花有一尺高,它的茎是桃红色的,很粗,从地部约一分米处就分成四枝,枝条长长的,向四周弯弯的垂着;有些叶子之间是错开长着,有些叶子相对长着。
...小狗卷毛奶奶家有一只小狗,头上扎着一个小辫,卷卷的,因而得名叫卷毛。
它的毛都是黑色的,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小小的鼻子,可逗人了。
它可贪玩了!一天晚上,快要吃饭了,卷毛还在外面玩,不愿意回来。
种花生春天,我来到我家的小院里看见花盆里没有什么东西,光秃秃的不好看。
于是我用铲子挖坑,把花生种子种在我挖的坑里,再把花生的种子埋起来。
等它发牙芽,开花,结果。
我天天给它浇水,让它在温暖的阳光下成长。
花蛤我喜欢吃小海鲜,像:鱼、虾、蟹……尤其是花蛤。
今天,爸爸买了些花蛤,我看着花蛤就知道它名字的由来:它们身上有着美丽的花纹,它们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棕色的,有的是黑色的,在一大堆的花蛤里找不出一模一样的一...龟蟹之战我家有一只壳后面和前面都有刺的大乌龟。
《捉泥鳅》教学设计一、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泥鳅》,并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2、学生能够认识四四拍的拍号并了解其意义。
3、用口风琴演奏《捉泥鳅》。
三、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捉泥鳅》。
教学难点:附点的演唱、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话题导入。
1.学习曲谱(1)出示节奏,老师提问并指导学生打节奏。
(2)老师小结并将节奏填上音,指导学生跟琴演唱旋律。
(3)老师出示歌谱的四个乐句,引导学生发现刚才演唱的第一条旋律正好是歌曲第二乐句的前两个小节。
(4)指导学生跟琴学唱第一、二乐句。
(5)观察乐谱,指导学生找出第三、四乐句的特点(完全相同),并跟琴学唱低三、四乐句。
(6)老师小结:刚才学的这四个乐句其实是一首台湾童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
2、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老师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情景(一)老师提问:歌中的孩子们在玩什么?歌曲中都唱到了哪些内容?(二)老师出示泥鳅图片,并介绍泥鳅。
(三)学生有感情的随老师按节奏读歌词。
(四)老师弹奏旋律,学生填唱歌词。
(五)完整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歌曲的速度和情绪表现。
3、歌曲处理认识并了解四四拍的含义。
4、口风琴吹奏《捉泥鳅》(1)教师范奏,学生跟奏。
(2)附点音符处理。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齐奏。
(5)分组练习,两组吹奏,一组演唱。
5、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高兴吗?美妙的世界,美妙的歌曲给我们带来了欢乐,那么我们也要努力学习本领,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童趣唱歌捉泥鳅》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课题
捉泥鳅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了解四四拍强弱规律。
教学难点:
1、了解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音乐录音。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歌曲
教师活动
复习《法国号》
谜语导入远看像条线近看泥里钻说鱼不是鱼河边经常见
听一听歌曲的情绪
听一听孩子们在玩儿什么
学生活动
泥鳅
欢快活泼
捉泥鳅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唱歌捉泥鳅》教案 (2)一. 教材分析《唱歌捉泥鳅》是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语言和活泼的旋律描绘了孩子们捉泥鳅的场景,歌曲富有童趣,易于学生接受。
歌曲采用五线谱记谱,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五线谱的学习和应用是他们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简单的音符和节奏,对于五线谱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还需要加强。
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听、唱、动、奏等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唱歌捉泥鳅》。
2.能够理解歌曲的内容,表现出歌曲的童趣和生动性。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4.能够运用五线谱进行歌曲的学习和演唱。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2.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表现。
3.五线谱的学习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听唱法:通过反复听唱,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动作法:通过动作的配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
3.讲解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五线谱的知识和应用。
4.互动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旋律、歌词、五线谱等。
2.教学器材:钢琴、音响等。
3.作业材料:歌曲的歌词和五线谱。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唱歌捉泥鳅》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内容和背景。
呈现(5分钟)教师将歌曲的歌词和五线谱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初步认识五线谱,并指导学生进行歌词的朗读和五线谱的识谱。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及时进行纠正。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五线谱的书写和演唱,让学生学会运用五线谱进行歌曲的学习和演唱。
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演唱,让学生在合作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