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返滴定法测定高炉喷煤催化助燃剂中MnO2
- 格式:pdf
- 大小:184.87 KB
- 文档页数:3
高锰酸钾法的原理
高锰酸钾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水中有机物和氨氮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
该方法是根据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质来进行分析的。
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它可以与有机物发生反应,并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
该反应自身是氧化还原反应,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被还原为二氧化锰(Mn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KMnO4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3H2O + 5[O]
在实际测定中,我们通常将水样与稀硫酸混合,然后逐滴加入高锰酸钾溶液。
当水中有机物存在时,高锰酸钾会被有机物氧化,从而消耗高锰酸钾。
我们可以根据高锰酸钾的消耗量来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含量。
消耗掉的高锰酸钾的体积可以通过反应后产生的颜色变化来定量。
在实验中,一般使用深紫色溶液的消耗量来表示水样中有机物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定时要保持稀硫酸的过量。
这是因为稀硫酸可以稳定高锰酸钾,防止过早失去氧化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空白试验,即用同样的方法处理纯水,并测量高锰酸钾的消耗量。
然后将样品和空白试验的消耗量进行比较,得出有机物的含量。
二氧化锰含量检测方法嘿,你有没有想过,在化学的奇妙世界里,我们怎么才能知道一种物质里二氧化锰的含量呢?这就像在一个神秘的宝藏箱里,要找出特定宝石的数量一样有趣又充满挑战。
今天呀,我就来和你唠唠二氧化锰含量的检测方法。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在一家实验室工作。
有一次,他就接到了检测样品中二氧化锰含量的任务。
他当时就像个侦探,开始寻找各种检测的线索。
一种常见的方法就是氧化还原滴定法。
想象一下,化学物质之间就像在进行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在这个方法里,我们把含有二氧化锰的样品放到合适的溶液里,这就像是把士兵送到战场上。
然后呢,我们加入一种特定的还原剂,这个还原剂就像一个英勇的战士,专门去和二氧化锰“战斗”,也就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比如说,草酸就是一个不错的还原剂选择。
我和小李讨论这个的时候,他特别兴奋地跟我说:“你知道吗?这就像一场一对一的决斗。
”草酸中的碳元素化合价会升高,而二氧化锰中的锰元素化合价会降低。
反应完了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滴定的方式,用已知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去滴定剩余的草酸。
这就好比在决斗结束后,清点双方的伤亡情况。
根据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我们就能算出有多少草酸和二氧化锰发生了反应,从而得出二氧化锰的含量。
这时候我就问小李:“这听起来还挺复杂的,难道就没有更简单一点的方法吗?”小李笑着说:“有啊,还有重量分析法呢。
”重量分析法就像是一个耐心的工匠在精心打造一件作品。
我们把含有二氧化锰的样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
首先要把样品溶解在合适的溶剂里,这就像把一块矿石敲碎,让里面的宝藏暴露出来。
然后呢,通过一些化学反应,让二氧化锰转化成一种沉淀。
这个沉淀就像是工匠精心雕琢出来的作品,它是独一无二的。
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加入氢氧化钾等试剂,让二氧化锰转化为锰酸根离子,再经过酸化等操作,使二氧化锰重新沉淀出来。
最后,把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然后称重。
通过沉淀的重量,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摩尔关系,就能算出样品中二氧化锰的含量。
高锰酸钾法测定二氧化锰含量高锰酸钾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二氧化锰含量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锰酸钾法的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一、原理高锰酸钾法是通过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高锰酸钾溶液,并根据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变化来测定二氧化锰的含量。
在反应过程中,高锰酸钾溶液由紫红色逐渐变为无色,所以可以通过测定溶液颜色的变化来确定二氧化锰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将待测物质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使其浓度适中,以便能够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
2. 高锰酸钾溶液的制备:称取适量的高锰酸钾,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备一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
3. 反应装置的准备:将高锰酸钾溶液倒入反应瓶中,并加入适量的酸,使溶液呈酸性。
4. 反应过程:将待测样品加入反应瓶中,快速摇匀,使反应充分进行。
5. 颜色测定:将反应瓶中的溶液放入比色皿中,使用比色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6. 结果计算:根据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可以得出溶液中二氧化锰的含量。
三、注意事项1. 实验仪器要保持干净,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高锰酸钾溶液在制备过程中要注意稀释比例,以免溶液过于浓缩或过于稀释。
3. 反应瓶和比色皿要洗净,避免残留其他物质影响测定结果。
4. 反应过程中要充分摇匀,确保反应均匀进行。
5. 比色计的使用要准确,避免误差的产生。
6.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高锰酸钾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测定二氧化锰含量的方法。
通过准确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值,可以得出二氧化锰的含量,为分析化学实验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在实验操作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并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只有确保实验条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才能得到可靠的测定结果。
高锰酸钾溶液的标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高锰酸钾溶液的标定方法。
2、学习用草酸钠作为基准物质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原理和操作。
3、熟练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₄)是一种强氧化剂,但在不同的介质中其氧化能力不同。
在酸性条件下,其氧化能力最强,反应式为:5C₂O₄²⁻+ 2MnO₄⁻+ 16H⁺= 10CO₂+ 2Mn²⁺+ 8H₂O 草酸钠(Na₂C₂O₄)性质稳定,是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常用基准物质。
将一定量的草酸钠溶液与已知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反应,根据反应中高锰酸钾和草酸钠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高锰酸钾溶液的准确浓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酸式滴定管(50 mL)锥形瓶(250 mL)容量瓶(250 mL)移液管(25 mL)电子天平玻璃棒烧杯(500 mL、250 mL)滴管2、试剂高锰酸钾(分析纯)草酸钠(基准试剂)硫酸(3 mol/L)四、实验步骤1、配制 002 mol/L 高锰酸钾溶液称取约 32 g 高锰酸钾固体,置于 500 mL 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
将溶液加热至微沸,并保持 1 小时,使溶液中的还原性物质完全氧化。
冷却后,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将滤液转移至 1000 mL 棕色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配制 005 mol/L 草酸钠标准溶液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约 67 g 草酸钠基准试剂,置于 250 mL 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
将溶液转移至 250 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高锰酸钾溶液的标定用移液管准确移取 2500 mL 草酸钠标准溶液于 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 50 mL 蒸馏水和 10 mL 3 mol/L 硫酸,加热至 75 85℃。
用待标定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且30 秒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平行标定三份,记录每次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体积。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实验⼗⼀⾼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思考题:1.⽤⾼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能否⽤HNO3或HCl来控制酸度?答:⽤⾼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不能⽤HCl或HNO3来控制酸度,因HCl具有还原性,HNO3具有氧化性。
2.⽤⾼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为何不能通过加热来加速反应?答:因H2O2在加热时易分解,所以⽤⾼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不能通过加热来加速反应。
实验⼗⼆软锰矿中MnO2含量的测定思考题:1.为什么MnO2不能⽤KMnO4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答:因MnO2是⼀种较强的氧化剂,所以不能⽤KMnO4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2.⽤⾼锰酸钾法测定软锰矿中的MnO2的含量时,应注意控制哪些实验条件?如控制不好,将会引起什么后果?答:应以H2SO4控制溶液酸度,酸度不能过低,否则KMnO4⽣成MnO(OH)2沉淀。
溶液的温度应控制在70~80℃,若超过90℃易引起Na2C2O4分解。
实验⼗三 SnCl2-HgCl2-K2Cr2O7法测定铁矿⽯中铁的含量(有汞法)思考题:1.在预处理时为什么SnCl2溶液要趁热逐滴加⼊,⽽HgCl2溶液却要冷却后⼀次加⼊?答:⽤SnCl2还原Fe3+时,溶液的温度不能太低,否则反应速度慢,黄⾊褪去不易观察,使SnCl2过量太多不易除去。
在热溶液中,Hg2+可能氧化Fe2+引起误差,故在加⼊HgCl2前溶液应冷却⾄室温。
2.在滴加前加⼊H3PO4的作⽤是什么?加⼊H3PO4后为什么要⽴即滴定?答:因随着滴定的进⾏,Fe(Ⅲ)的浓度越来越⼤,FeCl-4的黄⾊不利于终点的观察,加⼊H3PO4可使Fe3+⽣成⽆⾊的Fe(HPO4)-2络离⼦⽽消除。
同时由于Fe(HPO4)-2的⽣成,降低了Fe3+/Fe2+电对的电位,使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电位突跃增⼤,指⽰剂⼆苯胺磺酸钠的变⾊点落⼊突跃范围之内,提⾼了滴定的准确度。
在H3PO4溶液中铁电对的电极电位降低,Fe2+更易被氧化,故不应放置⽽应⽴即滴定。
高锰酸钾浓度的标定及过氧化氢含
量的测定
高锰酸钾浓度的标定:
1.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加入
4~5ml的0.02mol/L硫酸铜溶液(或2ml的0.04mol/L硫酸铜溶液),加热,蒸发至少量,冷却;
2.将新鲜的分解气体甲烷引入上述溶液中,使溶液呈淡褐色;
3.加入2ml的碳酸钠溶液,搅拌均匀;
4.用滴定管滴定青霉素标准溶液,直至淡褐色消失;
5.测定所滴定的青霉素标准溶液的体积,换算成标准溶液的质量,从而得出高锰酸钾的质量。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1.将待测样品放入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加入适量硝酸钠溶液;
2.将溶液加热,直到有淡黄色的过氧化氢气泡产生;
3.将淡黄色的过氧化氢气泡采集到一个容器中;
4.用一定量的铜粉和酸性溶液对采集到的过氧化氢气泡进行滴定,滴定完毕后,测定所滴定的铜粉的质量,从而得出过氧化氢的质量。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11]公开号CN 101220312A[43]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21]申请号200810073448.0[22]申请日2008.01.29[21]申请号200810073448.0[71]申请人广西庆荣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地址535000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皇马工业集中区一区[72]发明人郭嘉 秦殷 李鹏 [51]Int.CI.C10L 9/10 (2006.01)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9 页[54]发明名称高炉喷煤催化燃烧助燃剂[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使得燃煤在燃烧时减少污染排放并提高燃烧效率的添加剂,特别是高炉喷煤催化助燃剂,它由软锰矿、萤石粉、碳酸镁、稀土金属氧化物组成,生产方法是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成80目以下的颗粒,混合均匀,按照0.2-5%的质量比例,直接加入到燃煤中混和均匀,或者由螺旋给料机从输送原煤皮带上配入,喷吹入炼铁高炉中,也可以作为粉煤锅炉或沸腾炉的燃煤添加剂。
200810073448.0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一种喷煤催化助燃剂,其特征在于:它的的成分和质量含量如下: 软锰矿 30~40%;萤石粉 10~20%;碳酸镁 10~20%;稀土金属氧化物 4~16%;石灰石 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煤催化助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锰矿是锰的氧化物矿物。
成分为MnO2,含锰4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煤催化助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钇、氧化铈、氧化镨、氧化镧、氧化钕、氧化铒、氧化钐、氧化铕、氧化镝、氧化钬和氧化钆,或者是上述单一或几种混合的稀土氧化物;或者用稀土矿山和冶炼企业生产的稀土精矿,或者从含有稀土的矿泥中经过选矿得到的稀土精矿,要求的稀土精矿中稀土氧化物质量含量达2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煤催化助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灰石采用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或活性碳酸钙,使用前将其粉碎成80目以下的颗粒。
高锰酸钾法测定二氧化锰含量
高锰酸钾法测定二氧化锰含量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
该方法基于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在酸性介质中反应生成高锰酸根离子与锰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溶解在酸性介质中或经适当的前处理
后得到溶液。
2.样品预处理:如果样品中存在有机物或其他干扰物,需进行
适当的预处理,如过滤、氧化等。
3.配制标准溶液:根据测定需要,配制一系列含不同浓度的二
氧化锰标准溶液。
4.测定过程: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加入适量的硫酸和高锰
酸钾溶液,使反应溶液的酸性适合反应进行。
反应一段时间后,结束反应。
5.终点检测:用稀硫酸或亚硫酸钠溶液滴定反应溶液中的高锰
酸根离子,使其完全反应至无色。
6.计算结果:根据滴定所使用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及浓度,以及
待测溶液的体积,计算出二氧化锰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高锰酸钾法测定二氧化锰含量时,溶液的酸性、反应时间、滴定剂的选择等条件都会影响测定结果的
准确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实验操作中也需要注意安全,避免高锰酸钾溶液的接触和吸入。
实验四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思考题:1.铵盐中氮的测定为何不采用NaOH直接滴定法?答:因NH4+的K a=5.6×10-10,其Ck a<10-8,酸性太弱,所以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
2. 为什么中和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作指示剂;而中和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则以甲基红作指示剂?答: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可完全将甲酸中和,若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指示剂变为红色时,溶液的pH值为4.4,而甲酸不能完全中和。
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时,铵盐就有少部分被滴定,使测定结果偏高。
3.NH4HCO3中含氮量的测定,能否用甲醛法?答:NH4HCO3中含氮量的测定不能用甲醛法,因用NaOH溶液滴定时,HCO3-中的H+同时被滴定,所以不能用甲醛法测定。
实验五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思考题:1.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组成的方法原理是什么?答:测混合碱试液,可选用酚酞和甲基橙两种指示剂。
以HCl标准溶液连续滴定。
滴定的方法原理可图解如下:2.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混合碱的组成?(1)V1=0 V2>0(2)V1>0 V2=0(3)V1>V2(4)V1<V2(5)V1=V2①V1=0 V2>0时,组成为:HCO3-②V1>0 V2=0时,组成为:OH-③V1>V2时,组成为:CO32-+ OH-④V1<V2时,组成为:HCO3- +CO32-⑤V1=V2时,组成为:CO32-实验六 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思考题:1.络合滴定中为什么加入缓冲溶液?答:各种金属离子与滴定剂生成络合物时都应有允许最低pH 值,否则就不能被准确滴。
而且还可能影响指示剂的变色点和自身的颜色,导致终点误差变大,甚至不能准确滴定。
因此酸度对络合滴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予以控制。
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计算公式的推导高锰酸钾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简称COD)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高锰酸钾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在强酸介质中氧化有机物,生成二氧化锰,然后用滴定法测定滴定液加入水样所需的体积,从而计算出COD值。
2KMnO4+3H2SO4→K2SO4+2MnSO4+3H2O+5[O]C+5[O]→CO2+H2O其中,2KMnO4表示高锰酸钾,3H2SO4表示硫酸,K2SO4表示硫酸钾,2MnSO4表示硫酸锰,5[O]表示氧气,C表示有机物,CO2表示二氧化碳,H2O表示水。
根据化学反应的配比关系,可以得到高锰酸钾的当量关系:1 mol的高锰酸钾可以氧化5 * 2 = 10 mol的有机物。
根据高锰酸钾法的实验操作流程,可以推导出化学需氧量的计算公式。
首先,将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锰试剂,使滴定液颜色由紫色转为淡粉红色。
此时,测定该滴定液的体积为V1毫升。
然后,取另一小烧杯加入一定体积的试样,加入硫酸并加热沸腾,使样品中的有机物全部转化为COD。
再将样品降温静置,加入适量的盐酸和硫酸锰,使COD反应生成二氧化锰。
然后,用硫酸钾溶液中和溶液中的酸,使溶液呈紫色。
最后,用标准硫酸钾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至溶液由紫色转为浅粉红色。
此时,测定加入硫酸钾溶液的体积为V2毫升。
根据以上步骤COD=(V2-V1)*C*8000/V其中,V2 - V1表示耗费的滴定液体积,C表示硫酸钾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8000表示高锰酸钾的当量浓度(单位为mg/L),V表示所取的水样体积(单位为L)。
这个公式的推导基于高锰酸钾法中化学反应的配比关系,确保了通过测定倒回滴定液体积来计算有机物的含量。
同时,公式中的8000表示在反应中1mol的高锰酸钾可以氧化10 mol的有机物,因此乘以8000保证了COD的单位为mg/L。
需要注意的是,该公式是基于高锰酸钾法原理推导出来的,但是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实验条件的不同进行修正,比如在测定过程中考虑到溶液的稀释等情况,对公式进行修正。
间接滴定法高锰酸钾
间接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测定许多物质的含量。
其中,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消毒、净化水质等多种应用。
本文将介绍使用间接滴定法来测定高锰酸钾的含量的方法。
首先,准备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并加入一定量的硫酸稀溶液,使其完全还原为二价锰离子。
然后,取一定量的还原后的溶液,加入过量的氨铁(Ⅱ)溶液,使其与二价锰离子反应生成三价锰离子。
此时,氨铁(Ⅱ)溶液中剩余的未与锰离子反应的氨铁(Ⅱ)称为“余量”。
接着,将溶液中剩余的氨铁(Ⅱ)用硝酸银溶液定量,即可以得到“余量”的体积。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氨铁(Ⅱ)和高锰酸钾的化学计量比,从而计算出高锰酸钾的含量。
总之,间接滴定法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分析方法,可用于测定许多物质的含量,包括高锰酸钾。
- 1 -。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高锰酸钾法1.优点:KMnO4氧化能力强,本身呈深紫色,滴定无色或浅色溶液时,不需要加指示剂。
2.缺点:试剂含有少量杂质,使溶液不够稳定;KMnO4氧化能力强,可以和很多还原性物质发生作用,干扰比较严重。
3.高锰酸钾的三种滴定方法(1)直接滴定法:例如:滴定H2O2、C2O42-(2)返滴定法:测定MnO2:先加入过量的Na2C2O4,再用KMnO4进行滴定过量的C2O42-(3)间接滴定法:测定Ca2+,还可以测定(Ba2+、Mg2+、Zn2+、Pb2+、Ag+)首先将Ca2+定量沉淀为CaC2O4,在用H2SO4将沉淀溶解,最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2O42-,间接求得Ca2+的含量。
4.注意事项(是反应能够定量且较快地进行)(1)温度:通常将溶液加热至70~85℃时进行滴定,温度不宜过高,若高于90℃,部分H2C2O4会发生分解。
(2)酸度:酸度过低,KMnO4易分解为MnO2;酸度过高,H2C2O4也易分解。
(3)滴定速度:开始滴定时的速度不宜太快,否则KMnO4来不及与C2O42-反应,即在热的酸性溶液中分解。
(4)催化剂:常在滴定前加入几滴MnSO4作催化剂。
(5)指示剂:使用0.002mol/L KMnO4作滴定剂时,应加入二苯胺磺酸钠。
(6)滴定终点:终点后,粉红色不能持久(原因:空气中有还原性气体和尘土)重铬酸钾法1.优点:(1)K2Cr2O7容易提纯,在140~250℃干燥后,可以直接称量配制标准溶液。
(2)K2Cr2O7标准溶液非常稳定,可以长期保存。
(3)K2Cr2O7的氧化能力没有KMnO4强,室温下不与Cl-作用。
2.为什么用二苯胺磺酸钠作为指示剂?K2Cr2O7的还原产物Cr3+呈绿色,终点时无法辨别出过量的K2Cr2O7的黄色,因而需加入指示剂,常用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
3.该方法是铁矿中全铁量测定的标准方法(用于测定Fe2+)。
碘量法1.直接碘量法:电势比E I2/I-低的还原性物质,可直接用I2标准溶液滴定。
高锰酸钾滴定一 . 方法概要高锰酸钾法利用高锰酸钾作滴定剂的一种氧化复原滴定法1. 原理:高锰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与复原剂作用的半反响为:MnO 4 - + 8H + + 5e Mn 2+ + 4 H 2 O 当其在弱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与复原剂作用时,那么会生成褐色的水合物二氧化一. 方法概要高锰酸钾法——利用高锰酸钾作滴定剂的一种氧化复原滴定法1. 原理:高锰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与复原剂作用的半反响为:MnO4-+ 8H++ 5e ⇌Mn2++ 4 H2O当其在弱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与复原剂作用时,那么会生成褐色的水合物二氧化锰沉淀〔MnO2·H2O↓〕影响终点的观察,故一般用KMnO4作滴定剂时都在酸性溶液中进展。
强酸溶液:H2SO4,防止使用HNO3 和 HCl 。
2. 滴定方式——依据被测物质性质不同〔1〕直接滴定法:适用于复原性物质测定FeSO4、H2C2O4、H2O2、As(Ⅲ)、NO2-等〔2〕返滴定法:适用于氧化性物质测定MnO2、PbO2、ClO3-等〔3〕间接滴定法:适于非氧化性物质、非复原性物质的测定Ca2+、Ba2+、Pb2+等二. KMnO4 标准溶液的配制1. 配制:市售 KMnO4 常含有MnO2 及杂质,蒸馏水中复原性物质与KMnO4 反响析出MnO2·H2O↓,因此先配制成近似浓度。
方法:〔1〕配制后放置7~10 天(或煮沸半小时后放 2 ~3 天) 再标定〔2〕过滤MnO2〔3〕贮存在棕色瓶中2. 标定:——用基准物 Na2C2O4,H2C2O4 •2H2O,AsO3等2MnO4- + 5C2O42- + 16H+⇌ 2Mn2+ +10CO2 +8H2O反响条件:①加热75 ~ 85 ℃;②酸度: [H+] 0. 5 ~ 1mol/L (H2SO4中进展)1.绝对不可以用滤纸过滤高锰酸钾溶液。
滤纸其实就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高锰酸钾会与之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