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职业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0.76 KB
- 文档页数:1
煤矿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资料1. 背景介绍煤矿是一种充满潜在危险的工作环境,因此煤矿管理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职员的健康。
本文档旨在提供煤矿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所需的相关资料,包括基本概念、法律法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等内容。
2. 职业卫生基本概念2.1 职业卫生的定义职业卫生是指以预防为主,通过在工作环境中识别、评估和控制有害因素,保护和促进员工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学科领域。
2.2 关键术语解释•有害因素:指工作环境中可能对员工造成伤害的物质、能量或生物因素。
•职业病:指由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引起的、与特定工种、特定工作环境或特定工作条件相关的疾病。
3.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3.1 中国职业病防治法根据《中国职业病防治法》,雇主有责任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并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对员工的影响。
煤矿管理人员需要了解这些法律法规,并确保其合规性。
3.2 煤矿安全与健康管理规定煤矿管理人员还需要熟悉《煤矿安全与健康管理规定》,该规定规定了煤矿安全与健康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4. 煤矿职业卫生危险因素4.1 煤尘煤尘是煤矿作业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暴露在煤尘环境中可能导致煤尘肺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4.2 二氧化硫煤矿中可能存在二氧化硫,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二氧化硫环境中可能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4.3 噪音煤矿作业中的机械设备和爆破声音可能导致噪音污染,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音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损伤和其他相关疾病。
4.4 放射性物质煤矿中可能存在放射性物质,长期暴露在放射性物质环境中可能导致放射性疾病。
4.5 其他危险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煤矿作业中还可能存在火灾、爆炸、化学品等其他危险因素,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5. 职业卫生预防措施5.1 环境控制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和减少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例如煤尘的过滤、排风系统的安装等。
5.2 个体防护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例如口罩、耳塞、防护服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员工暴露在有害因素下的风险。
煤矿职业健康培训教材《煤矿职业健康培训教材》是一本重要的指导书,它介绍了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问题,并提供了有关预防、治疗和康复的详细信息。
在煤矿中,矿工面临着各种不同的身体危险。
因此,培训员需要使用这个手册来帮助工人学习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煤矿职业健康培训教材》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职业健康概述这一章介绍了煤矿工人职业健康的定义和相关的法规条款。
它还提供了一些常见的职业健康问题的定义和解决方法。
这一章还提供了有关职业矿工健康评估和培训的信息。
第二章:煤矿职业病因子这一章介绍了煤矿工人可能面临的主要职业病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气体、灰尘、噪音、辐射和机械因素等。
此外,这一章还介绍了这些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危害。
第三章:煤矿职业病预防本章详细介绍了预防职业病的方法。
它包括预防措施、个人防护方法和职业健康检测。
这一章还介绍了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预防体系来保护煤矿工人的健康。
第四章:煤矿职业病诊断和治疗这一章介绍了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它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此外,还介绍了一些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法。
第五章:煤矿职业病康复在恢复期,主治医师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也需要有病人的积极协作。
本章提供了职业病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康复训练、社会支持和辅助生活设施等。
第六章:煤矿职业健康管理本章提供了一些有关如何管理职业健康的信息。
它包括建立健康档案、监测职业健康状况和形成职业健康报告等。
此外,还介绍了如何通过培训和宣传来提高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水平。
结论总之,《煤矿职业健康培训教材》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帮助培训员了解煤矿工人面临的职业健康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本书的实用性十分强,有助于保护煤矿工人的健康。
煤矿矿工职业病宣传单X学院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一、我国煤矿职业病主要是尘肺病,此外职业中毒、噪声性耳聋、滑囊炎等也是我国煤矿工人的多发病。
(1)尘肺病尘肺是指由于吸人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由于煤矿职工工种不固定,调动频繁,既可接触岩石粉尘,又可接触煤尘,这类工人易患煤硅肺。
(2)振动病及局部振动病局部振动病是因长期接触强烈的生产性振动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早期可出现肢端感觉异常、振动感觉减退,主要症状为手麻、手疼、手胀、手凉、手掌多汗、手痛(多在夜间发生),其次症状为手僵、手颤、手无力(多在工作中发生),手指遇冷即出现缺血发白,严重时血管痉挛明显。
(3)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是由于长期处于强噪声环境中而引起的一种缓慢进行的耳聋。
长期在上述强噪声的环境中工作,易引起听觉系统的损害,形成耳聋,同时还可能引起对人体其他系统的损害。
(4)中暑中暑是指由于高温环境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汗腺功能失调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所导致的疾病。
(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该病是由于长期、持续、反复、集中和力量稍大的摩擦和压迫而引起的疾病。
不同工种的患病率是有差异的,其中采煤工最高(65.78%),其次是掘进和开拓工(20.15%)。
二、防护1 粉尘1.1 来源及危害粉尘是煤矿生产中主要的有害因素。
1.2 粉尘控制喷雾洒水、湿式作业。
1.2.1 综采面防尘合理选择采煤机截割结构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
1.2.2 掘进面防尘掘进机配备喷雾洒水、水-空气喷射器除尘装置。
1.2.3 锚喷支护作业防尘设置合理的锚喷工艺,采用气力自动输送、机械搅拌、湿喷机喷射等措施;设置通风排尘、喷雾洒水、水幕净化、除尘器除尘设施措施。
1.2.4 普掘面防尘采用湿式凿岩打眼、水封爆破及水炮泥、放炮后喷雾洒水、水幕净化、冲洗岩帮及装岩洒水等作业方式作业。
1.2.5 装载运输防尘在装载机上配置喷雾洒水装置,对转载点进行喷雾洒水。
1.2.6 其他防尘措施对破碎机进行喷雾洒水降尘,并对破碎机实行密闭;在运输巷每隔200 m 左右设置2 ~ 3 道水幕降尘。
职业安全健康知识煤矿职工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培训第一章管理和监测1、煤矿企业必须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治与管理,做好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尘、互危害,保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煤矿企业国家规定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一)总粉尘:(1)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及露天煤矿每月测定1次;(2)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
(二)呼吸性粉尘:(1)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采、掘(剥)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
每个采样工种分2个班次连续采样,1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小于4个;(2)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1次。
(三)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理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小于3个。
(四)开采深度大于200m的露天煤矿,在气压较低的季节应适当增加测定次数。
3、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dB(A)时,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大于或等于90dB(A)时,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
4、矿区水源和供水工程应保证矿区工业用水量,其水质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5、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对生产性毒物、有害物理因素等进行定期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一)三硝基甲苯(生产车间)作业点,每月测定1次。
(二)铅、苯、汞及其他有毒物质,每3个月测定1次,已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可6个月测定1次。
(三)噪声、放射线及其他物理因素每年至少测定1次。
监测结果必须建档,并报有关单位。
第二章健康监护1、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新入矿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对接尘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必须拍照胸大片。
煤矿企业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对接触粉尘、毒物及有害物理因素等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对检查出的职业病患者,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及时给以治疗、疗养和调离有害作业岗位,并做好健康监护及职业病报告工作。
煤矿职业健康培训教材1. 培训目的煤矿职业健康培训的目的是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煤矿工人在工作中具备必要的健康安全意识和行为,减少职业病和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 培训内容2.1 煤矿工作环境及危害因素介绍•煤矿工作环境的特点•煤矿中常见的危害因素:粉尘、噪音、高温等2.2 职业病防护知识•不同职业病的定义及病因•煤矿中常见的职业病防护措施2.3 煤矿安全操作规范•煤矿工作安全操作制度•常见作业流程及操作规范•煤矿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2.4 心理健康指导•煤矿工作中常见的心理压力因素•心理健康保护与缓解方法2.5 紧急逃生与自救技能•煤矿事故中的紧急逃生指导•逃生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自我救助技能的培训3. 教学方法3.1 理论授课•利用PPT、教材等形式进行知识的讲解3.2 实践操作•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员的操作技能3.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煤矿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学员对安全意识的理解3.4 小组讨论•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安全问题3.5 视频演示•利用视频演示煤矿事故的处理过程,提供真实案例的学习资料4. 培训评估与考核4.1 学习成果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学员学习成果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实际操作能力评估4.2 培训效果评估•定期跟踪学员在煤矿工作中健康安全的表现,评估培训效果5. 培训资料准备5.1 教材材料•编写符合煤矿职业健康培训要求的教材,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指导5.2 视频教材•收集相关的煤矿职业健康培训视频资料,提供给学员参考学习6. 培训后续跟踪服务6.1 健康咨询服务•提供煤矿工人健康问题咨询服务,解答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健康问题6.2 安全巡查服务•对煤矿工作环境进行定期巡查,确保煤矿工作环境的健康安全6.3 培训效果反馈•定期与煤矿企业进行沟通,了解培训效果和问题,及时进行改进结语通过对煤矿职业健康培训的全面规划和实施,能有效提高煤矿工人的健康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职业病和事故的发生。
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前言煤矿是一个危险和高风险的工作场所。
在这个行业中,工人面临的职业危害包括煤矿爆炸、瓦斯爆炸、坍塌、煤尘爆炸、职业病等。
为了减少这些危害对煤矿工人的影响,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培训非常重要。
为什么需要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在煤矿行业,职业病和职业伤害是很普遍的。
煤矿工人在长期从事危险作业时,存在很多工作环境有害因素,例如机械、电气、高温、高压、高噪、高尘、有毒气体等等,这些存在的危险对工人的身体会造成很大的负担。
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培训的开展正是为了防止和减少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为工人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促进工人的身心健康,并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应包括哪些内容?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化知识煤矿工作中涉及到大量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知识,必须确保每一个煤矿工人都能够遵守并正确执行。
2.职业卫生知识职业卫生知识涉及到的是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卫生口腔和卫生心理方面的知识。
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培训需要向工人介绍控制、检测危害因素的方法和技术,以便防止和消除危害因素,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3.应急救援知识在煤矿工作中,往往需要面对危机和紧急情况。
为了提高工人的应变能力,需要教育工人如何正确地处置各种应急情况,包括初级急救、现场救援等知识。
4.工作环境与个人防护正确的工作环境和个人防护是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关键。
在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培训中,需要提供完善的工作环境安排和选择有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的教育,确保工人在工作中能够安全、衣食无忧。
5.安全技术知识安全技术知识在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培训中,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训练。
包括一些一般的安全技术措施,遵守煤矿安全生产规定、安全操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等紧急情况发生。
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培训的具体组织1.制定培训计划在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培训中,需要对培训进行全面的规划。
煤炭行业职业卫生培训课件煤炭行业职业卫生培训课件在现代社会中,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国家的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煤炭的开采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职业卫生问题,给矿工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为了保障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卫生水平,煤炭行业职业卫生培训课件的编制和使用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煤炭行业职业卫生培训课件需要涵盖的内容包括煤矿工作环境的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治知识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煤矿工作环境中存在着煤尘、瓦斯、噪声、高温等多种危害因素,这些因素对矿工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职业卫生培训课件应当详细介绍这些危害因素的特点和对人体的影响,以便从业人员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工作环境的危险性。
同时,职业卫生培训课件还应当介绍职业病的种类、症状和防治措施,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帮助从业人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其次,煤炭行业职业卫生培训课件的编制应当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
煤矿工作环境的危害因素和职业病防治知识是非常专业和复杂的,因此,职业卫生培训课件的编制者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课件的内容应当准确、全面地反映煤矿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和职业卫生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使从业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此外,职业卫生培训课件还应当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编制,以满足不同从业人员的学习需要。
此外,煤炭行业职业卫生培训课件的使用应当注重互动性和实践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往往过于单一和被动,缺乏互动和实践的环节。
为了提高培训效果,职业卫生培训课件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和交互式教学方法,增加学员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实验等方式,引导学员主动思考和实践,加深对职业卫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职业卫生培训课件还可以结合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让学员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培训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
煤业“职业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高温作业的防控知识煤矿高温作业防护措施:
1、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如井下降温系统。
2、加强个人防护。
高温作业工人的工作服,应以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能好的织物制成。
3、制定合理的劳动。
宜,同时要注意不要等到口渴再饮水。
可准备毛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
此外,要制定合理的膳食制度,膳食中要补充蛋白质和热量,维生素和钙。
噪声危害的防治知识
1、制定并执行工业企业噪声职业标准:应主要从保护劳动者听力角度出发。
2、控制噪声源:如用无声或低声设备替代发出强噪声的设备,在进行工作场所设计时,合理配置声源,将高、低噪声的机器分开,有利于减少噪声的危害。
3、控制噪声的传播。
4、加强个人防护:当生产环境的噪声达不到卫生要求时,需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最常用的是耳塞,隔声效果可达20-35的db,此外还有耳罩,帽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