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血液循环 学案 (2)
- 格式:doc
- 大小:279.00 KB
- 文档页数:8
血液循环【学习目标】1.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2.了解有关血液循环的科学史,培育探讨科学隐秘的爱好。
【导学展现】一.观看:依照“用显微镜观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观看前,需用____________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裹起来,并露出尾部,缘故是:____________ __ ______。
(2)右图表示在低倍显微镜下观看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形(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据此判定:②所示的血管是_____ __ _____,③所示的血管是__________。
(3)血液在标号_______所示血管中流动最快;红细胞在标号_______所示的血管中呈单行通过,以保证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利进行。
二.血液循环读讲义49页正文,在课文中划出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流经的结构后再填空。
体循环肺循环起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终点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血液变化________血变为____ __血_______血变为________血功能为____________运来氧气和养料,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与___________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把二氧化碳交给肺联系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承担物质运输的功能【个案补充】【清点收成】1.体循环:左心室→()→()→()→右心房2.肺循环:右心室→()→()→()→左心房【反馈矫正】1.血液从左心室射出后,通过体循环回到右心房之前,不可能流经()A.肾静脉B.肺静脉C.上腔静脉D.主动脉2.静脉血和动脉血比,要紧不同的地方是()A.含营养物质少B.含代谢终产物多C.含氧少D.在静脉3.某人脚背发炎,护士在他的臀部肌肉注射消炎药物,此药物运至足部的途径是()①左心房、左心室②右心房,右心室③肺部毛细血管网④主动脉⑤肺动脉⑥肺静脉⑦下腔静脉⑧下肢动脉A.⑦①⑥③⑤②④⑧B.⑦②⑤③⑥①④⑧C.⑦⑥③⑤①②④⑧D.⑥①⑤③⑦②④⑧4.张能得了急性阑尾炎,医生在他的手掌反面静脉处注射消炎药物进行医治,请问药物抵达患病部位需要通过心脏的次数是()A.1次B.2次C.3次D.4次5.关于血液循环的表达中,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份组成了完整的循环线路B.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C.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路D.肺循环的线路短,体循环的线路长,范围广8.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后,最先抵达心脏的哪个腔?()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9.以下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A.主动脉、肺静脉B.主动脉、肺动脉C.肺动脉、肺静脉D.上、下腔静脉10.血液能不断地在血管、心脏组成的封锁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其动力来自()A.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B.动脉的收缩和舒张C.静脉的收缩和舒张D.骨胳肌的收缩和舒张11.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了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由心室→心房→动脉B.由心室→心房→静脉C.由心房→心室→静脉D.由心房→心室→动脉12.护士在给病人打点滴时,经常使用橡胶软管扎紧手或脚的腕部,这时发觉橡胶软管上方的血管变得扁起来,橡胶软管下方血管变得膨胀起来,这时护士将针头插入膨胀起来的血管中。
《血液循环》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2、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感悟血液循环过程中蕴藏的生命魅力--生命的高度有序性;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科学观。
教学重难点:(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5)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6)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心动周期与心脏功能的方法。
(7)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
(8)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教学用具:自制图片,视频材料,小黑板。
教学方法:1、创设情景法。
2、多媒体演示法。
3、讲解法,图解法。
4、启发,诱导,参与讨论。
学习方法:1、小组合作讨论。
2、猜想,阅读,观察,归纳,练习。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自学学生阅读课本,自学本节内容。
(三)引入下肢的骨骼肌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运送到肺部的途径是怎样的?(四)合作探究一、血液循环概念:教师:讲解:血液在心脏和全身的血管所组成的密闭的管道系统内循环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二、区分概念:动脉,静脉,动脉血,静脉血。
学生:动脉,静脉的概念。
教师:引导讲解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叫动脉血。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叫静脉血。
学生:猜测动脉内流什么血,静脉内流什么血?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1、血液循环包括几个途径?2、每个途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教师:归纳:人的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
肺循环为了获取氧气,体循环为了输送氧气。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体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2)在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3)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肺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4)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归纳。
【学习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4.认识高血压,关注人体的健康。
导入:在人体内,心脏和血管组成了血液循环系统。
你知道吗,人体内血管的总长度竟有11 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周半呢!那么这些血管有哪些类型?它们有何特点,与其哪些功能相适应呢?【学法指导】【预习步骤及要求】边自学边记标记。
探究:并完成知识要点概括及表格。
一. 自学教材P38—P40。
1.知道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流速度、分布深浅等特点。
2.自学教材P47-50 有关心脏的知识,观察心脏模型,小组合作探究:心脏的位置、结构、功能、。
观察心脏的各个腔的结构,认识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每个腔室分别与哪些血管直接连接?心壁较厚的是哪一个腔室?这与它的什么功能有关?观察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
它们有什么功能?【展示点评】【知识要点概括】一、血管和心脏1、血管动脉出血呈喷射状,应 ______________ 止血;静脉出血__________ 流出,应远心端止血。
2、心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状:(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4)结构:心脏的四个腔:______ 、_____ 、_____、_____ 。
与四个腔相连的血管:左心房连______________左心室连 ______右心房连___________右心室连___________(5)人的心室壁比心房壁厚,这一结构特点与心室的(6)心脏内的瓣膜:保证血液向一定的方向流动。
房室瓣: _________ 和_________ 之间的瓣膜,动脉瓣: _________ 和_________ 之间的瓣膜。
二、心率和脉搏[学生预习]1.什么叫心率?心脏出现什么变化就记作跳动一次?2.什么是动脉脉搏?用手按摸手腕搏动,说出自己的感觉。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
第2课时
【教材分析】
学习此内容之前学生已有了血液和血型、心脏的结构、血管的特点等知识作为基础。
本节课在对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进行全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血液循环对人体内物质运输的重要作用,这一节的内容与后面的气体交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认为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的正常血压和脉搏,认识高血压和低血压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脉搏的因素。
2.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探究活动,能够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说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概述血液循环的组成和路线。
【教学重点】
1.血液循环的路线和循环的意义。
2.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
【教学难点】
血液循环的路线及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准备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活动器材: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纱布等;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准备带秒针的表。
【教学内容】。
第10章第二节血液循环学案【学习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4.认识高血压,关注人体的健康。
【学习重难点】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3.描述血液循环过程,及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学习过程】一、血管和心脏动脉出血呈喷射状,应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缓慢流出,应远心端止血。
2、心脏(2)形状:(3)作用:(4)结构:心脏有_个腔,同侧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最。
在心房和心室、心室和动脉之间有,控制。
心房→心室→动脉二、心率和脉搏心率:(安静状态下成年人:75次/分)脉搏: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样。
三、人体的血液循环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和组成。
2、血液循环的途径:体循环:—→—→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血)(血)肺循环:—→—→肺部毛细血管网—→—→(血)(血)连接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结构是。
3、动脉血:含氧气,颜色;静脉血:含氧气,颜色。
4、血压:。
收缩压:心室收缩,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12~18.7kPa);舒张压:心室舒张,血压下降到最低值(8~12kPa)。
5、高血压:。
6、预防高血压的方法:。
【自我评价】课本P51 1—4题【能力提升】例1.从手腕静脉处给胃炎病人注入药液,药液由手腕到达胃所经过的循环路线是()①肺动脉②肺静脉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⑤右心房⑥右心室⑦主动脉A.③→④→①→②→⑤→⑥→⑦B.③→④→⑤→⑥→⑦→①→②C.①→②→③→④→⑦→⑤→⑥D.⑤→⑥→①→②→③→④→⑦例2. 下图表示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请你回答:A B(1)A图中的血管是血管;B 图中的血管是血管。
(2)在手背上或手臂上,我们看到的“青筋”是血管。
测量脉博用的血管是血管。
例3. 图1是人体内的动脉和静脉的横切面图。
图2是人体内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2)《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在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地变化。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
2、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1)直尺、水彩笔、课本。
2)阅读科学家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
教师:1)血液循环教学光盘。
2)一杯凝固的血液。
3)血液循环中各结构头饰。
4)代表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气球。
5) 《血液循环》学案。
(二)导入新课:(大约5分钟)“疑,思之始,学之端。
”先请同学们看扁鹊切脉图片(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学习测量脉搏(亲身体验中华医学传统)→提出疑问“心脏为什么在不停地跳动?”→导出新课→探究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这样置学生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使学生注意力开始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三)突出重点: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大约10分钟)教学光盘展示体循环途径和和肺循环途径(必要时多放几遍,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总结两条循环的路线图→设置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问题1:两条循环途径的交汇点在哪里?问题2:两条循环途径的相同点和区别点?→学生仔细观察总结出的循环途径→思考,寻找规律→找出规律后进行实战演练,亲手绘制循环图→课堂游戏《找朋友》→思维升华,突出重点。
(四)突破难点:在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大约13分钟)观察课前准备的一杯凝固的血液→学生探究思考→得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定义→再观察血液循环图片→学生寻找出循环途经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发生变化关键部位→设置悬疑,“为什么在这些部位血液成分会发生改变?”→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血液的变化”的教学光盘→完成活动“锦上添花”和课堂游戏《小小旅行家》→设置探究问题“探究血液循环的意义”。
10.2 人体的血液循环2 (NO.9)班级:姓名:上课日期:等级:学习目标1.说出心率和脉搏的的概念。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学习重点: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学习难点: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说出在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学习过程:自主预习:1.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叫做_____。
成年人在安静的状态下正常的心率平均每分钟约_____次。
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搏动,即______。
2.心脏不停的跳动,促使血液在和全部所组成的管网中循环流动,这一过程就是_______。
3.人的血液循环系统由_____、动脉、_____、毛细血管和_____组成,其功能是运输_______、_______、营养物质、废物等。
4.根据人体血液循环路径的不同,可以将血液循环分为_____和_____两部分。
血液由进入,再流经全身的动脉、网、,最后经流入的循环成为体循环;血液由进入,再流经肺部的网,最后由流回的循环成为肺循环5.当血液中时,血液会呈鲜红色,这种血液叫做___;当血液中时,血液会呈现暗红色,这种血液叫做_____。
6.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_________的侧压力,叫做____。
健康人的收缩压一般为_______kPa ,舒张压一般为_____kPa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收缩压/舒张压)kPa,则认为是_____。
合作探究活动一:认识人体的血液循环:请结合视频和课本内容,讨论以下问题,并将结果填入下列表格中。
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各是什么部位?2、什么是动脉血,什么是静脉血?3、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的成分各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部位各在哪里?4、体循环和肺循环通过什么结构取得联系?5、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是一先一后进行的吗?体循环:➡➡➡➡➡➡肺循环:➡➡➡➡跟踪练习:1、血液从左心室射出后,经过体循环回到右心房之前,不可能流经()A、下腔静脉B、肺静脉C、上腔静脉D、主动脉2、静脉出血的特征一般是()A、血液鲜红,血流较急B、血液暗红、血流较急C、血液鲜红,血流较缓D、血液暗红、血流较缓3、血管内流动着动脉血的是()A、主动脉和肺动脉B、主动脉和上腔静脉C、主动脉和肺静脉D、肺静脉和下腔静脉4、小明感冒了,扁桃体发炎。
10.2人体的血液循环(第2课时)备课人:审核人:【温故知新】1.毛细血管有哪些特点与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2.人体的心脏分为四个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相连的血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展示】1.概述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说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合作探究】一.血液循环途径阅读教材P53~P54内容,知道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1.体循环(1)途径:左心室→______________→全身动脉→_____________→静脉→_____________________→右心房。
(2)作用:①把运来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供给细胞利用。
②同时把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等运走。
(3)成分变化:血液由颜色鲜红的___________变成了颜色暗红的__________。
2.肺循环(1)途径:右心室→____________→肺部毛细血管网→______________→左心房。
(2)作用:在肺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进行气体交换,血液排出____________同时获得___________。
(3)成分变化:血液由暗红色的__________变成了鲜红色的____________。
二.血压阅读教材P55内容,知道血压的概念、正常值、高血压的判断及预防。
1.概念: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值:健康人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Pa)。
4.高血压(1)判定: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________________kPa。
人体的血液循环1、 阐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2、 背出心率、脉搏、血压的概念难点 教、学方法 活动学习、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反馈检测导入:心脏的结构知识竞答 1、 心脏中(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
2、 心脏屮(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
3、 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
4、 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
5、 心脏分为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6、 血管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7、 心脏中与心房相连的都是(静)脉。
8、 血管中血液流速最慢的是(毛细血管)。
9、 将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是(静脉)。
10、 从肺静脉注水,水的流通路径是(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11、 从肺动脉注水,水的流通路径是(不会流通)。
展示15min 肺部细胞 10. 2人体的血液循环 教学课时预 设 目 标 第13课时 班级 组别、姓名教学重点、血液循环的路径第 小组 导语 (引 课) 7min肺循环活动一:血液循环 观看视频,总结血液循环中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填写下表►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 I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动脉动脉 —> 脚背动脉 一►脚背毛细血管心脏的纵切面结构模式图,其中数字表示结构。
请分析冋答:(1) ⑤屮血液通过肺循环循环,经【②】肺静脉回 流至心脏,短暂停留后进行体循环。
(2) 血液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心室和心房。
(3) 若往新鲜离体猪心的④中注水,水将从④(填 数字)处流出,原因是动脉瓣,这体现了生物体结构 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请再举岀一个例子该器 官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
小肠的皱裳和绒毛归纳 总结 教学反思体循环肺循环 左心室右心室 右心房左心房 动脉血-静脉血 静脉血-动脉血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 养料、带走一氧化碳等 废物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获得氧气,把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同时进行,通过心脏连通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和肺循环医生在他的臀部肌肉处注射消炎药物,此药运至足部的途径是什么?(请用图表示) -IV ④⑤。
导学案7 第九章第2节血液循环(第2课时)课标要求: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学习目标:1.、理解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及作用。
2、掌握收缩压、舒张压的正常值。
高血压、低血压的范围。
学习重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学习难点: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
预习导学:
(动脉血静脉血)
组织细胞
(氧.养料) (二氧化碳等废物)
1、全身上、下
血体循环:左心室→→各级动脉→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腔静脉
液﹍﹍﹍﹍﹍﹍﹍﹍﹍﹍﹍﹍﹍﹍﹍﹍﹍﹍﹍﹍﹍﹍﹍﹍﹍﹍﹍﹍﹍﹍﹍﹍﹍﹍﹍﹍﹍﹍﹍
循肺部
环肺循环:← 肺静脉← 毛细血管←← 右心室
( 氧) (二氧化碳)
肺泡
课堂活动:
2、体循环和肺循环是一先一后进行的吗?
3、血液循环有什么意义?
合作探究:脑筋急转弯
(1)左心室的是血,右心房的是血;肺动脉流的是血,肺静脉流的是血;主动脉流的是血,上下腔静脉流的是血。
(答动脉或静脉)(2)在上肢A处结扎,A上方鼓胀的血管是血管,变瘪的是血管;
A下方鼓胀的血管是血管,变瘪的是血管。
(答动脉或静脉)(3)上肢A处有伤口,若血液喷出,颜色鲜红,应在A处的心端结扎,若血液缓慢流出,颜色暗红,应在A处的心端结扎。
(答远心端或近心端)课堂检测:
1.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
(1)血液循环分为和。
(2)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场所是
[]的毛细血管。
(3)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和[],它们都流血。
(4)体循环终止部位是[],
此时血液变成了血
学习反思:
1.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你的困惑是:。
【关键字】精品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重点)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重点)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重点)
技能目标:
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提高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认识高血压,关注人体的健康。
2、教学难点:
1.描述心脏的结构
2.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尾鳍颜色浅的小金鱼。
2.教师准备:观察实验“心脏的结构”、“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的材料用具。
3.FLASH:(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2)心脏的结构;(3)血液循环的过程。
4.视频文件:(1)人体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3)人的心脏及血液运输;(4)血液的流动及循环。
四、教学过程:
更多资源下载地址: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第二节血液循环教学目标:(一)、知识: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实验,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协作意识教学重点: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教学难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2、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知道,血液在全身是循环流动的,它为什么不会停息呢?生:由于心脏的作用。
师:对,心脏就像水泵一样,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推动着血液不停地流动,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二)、进行新课【展示模型】揭开人体模型的胸腔,慢慢取出心脏,留给学生观察的时间。
教师在展示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观察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等(学生认真观察后,会轻松地回答出来)。
【学生总结】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在左、右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大小与本人拳头差不多。
【结构展示】把心脏模型解剖开,让学生观看。
师:心脏的内部结构到底怎样呢?引入正文。
【观察讨论】看看心脏有几个腔,各腔之间是否相通,壁薄厚有什么差别,连接各腔的血管有什么特点,是动脉,还是静脉……学生们积极地讨论,预习过的能积极带动其他学生参与。
【学生体验】取一个新鲜的猪心脏,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感受心房壁与心室壁的薄厚,左、右心室壁的薄厚,想一想这与心脏的功能有何关系。
观察连接心房和心室的血管,联系所学动脉、静脉的知识,了解其特点。
有的女生胆子小,不敢用手摸,应鼓励。
对学生的疑问注意引导分析,不要盲目地进行解释。
有异议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观察血管时,可对学生适当提示,以巩固动脉、静脉概念。
【交流总结】心脏有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
左右心室的壁薄厚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壁厚;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发达,壁较薄。
【学习目标】
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4.认识高血压,关注人体的健康。
导入:在人体内,心脏和血管组成了血液循环系统。
你知道吗,人体内血管的总长度竟有11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周半呢!那么这些血管有哪些类型?它们有何特点,与其哪些功能相适应呢?
【学法指导】【预习步骤及要求】
边自学边记标记。
探究:并完成知识要点概括及表格。
一. 自学教材P38—P40。
1.知道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流速度、分布深浅等特点。
2.自学教材P47-50有关心脏的知识,观察心脏模型,小组合作探究:心脏的位置、结构、功能、。
观察心脏的各个腔的结构,认识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每个腔室分别与哪些血管直接连接?心壁较厚的是哪一个腔室?这与它的什么功能有关?观察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
它们有什么功能?
【展示点评】【知识要点概括】
一、血管和心脏
1、血管
动脉出血呈喷射状,应止血;静脉出血流出,应远心端止血。
2、心脏
(1)位置:
(2)形状:
(3)作用:
(4)结构:
心脏的四个腔:、、、。
与四个腔相连的血管:左心房连
左心室连右心房连右心室连
(5)人的心室壁比心房壁厚,这一结构特点与心室的
(6)心脏内的瓣膜:保证血液向一定的方向流动。
房室瓣:和之间的瓣膜,
动脉瓣:和之间的瓣膜。
二、心率和脉搏
[学生预习]
1. 什么叫心率?心脏出现什么变化就记作跳动一次?
2. 什么是动脉脉搏?用手按摸手腕搏动,说出自己的感觉。
3. 两人相互测量脉搏,比较运动状态和平静状态下的不同情况。
4. 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心率约为每分钟多少次?儿童心率与成年人相比怎样?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多少?自主探究:P48运动对心率有什么样的影响.
5. 切脉的部位在哪里?切脉如何知某一器官发生病变?
[练习]心率:心脏每_______跳动的次数(安静状态下成年人:________次/分)脉搏:_________随心脏收缩和舒张而搏动。
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___________。
三、人体的血液循环
[学生预习]1. 什么是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系统由哪几个器官组成?
2. 血液循环包括哪两种循环途径?
3. 什么是体循环?简述其血液流动的路径。
4. 什么是肺循环?简述其血液流动的路径。
5. 识图指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
6. 循环过程中的气体变化和物质变化情况,血液是如何变化的?
7. 什么是血压?什么是收缩压?什么是舒张压?
8 收缩压的范围?舒张压的范围?
9. 血压的表示情况及其表示的意义?
10. 如何判断高血压?有什么症状?如何预防?
[自主练习]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2、血液循环的途径:
体循环:左_____—→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腔静脉—→右_____(______血—→_____血)
肺循环:右_________—→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____________(______血—→_____血)
连接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
3、动脉血:含氧气较______,颜色_________;静脉血:含氧气_______,颜色_________。
4、血压:血液对________管壁的侧压力。
收缩压:心室_______,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12~18.7kPa);舒张压:心室_________,血压下降到最低值(8~12kPa)。
5、高血压: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Pa。
6、预防高血压的方法:加强___________,控制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过量摄入,多吃新鲜的_________,不_________、不___________,限制___________的摄入。
7你知道从左心室出发的一滴血液,到达手指后又能到达脚趾的途径吗?在流动途径中,血液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8观察血液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你能观察到几种血管?你能辨认出它们吗?辨认的依据是什么?
(2)图中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3)从左心室出发的血液,可能流经身体各个器官,除了_______以外,最后回
到——————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从右心室出发的血液,只流经————后,回到————,其意义是
————————————————————。
9心脏本身不断地跳动,也需要氧气和养料,它的血液来自于哪里?如果心脑供血
不足,会导致哪些问题?
10活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⒈) 用_______的棉絮将小鱼的________部位包起来,露出口和尾部(要时常往棉絮上滴水,保持湿润。
)将小鱼平放于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_________上。
等鱼安定后,将_______盖在尾鳍上。
(⒉) 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_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血液流动情况。
可根据血流的_________和________判断动脉和静脉。
如过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尾鳍内血液向小鱼头部方向流动,那么该血管是_____________。
(3). 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呈______排列并流动。
(4). 操作后将小鱼放回鱼缸
【典型例题】1.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A.内径小,血流速度快,便于物质交换
B.管壁厚,破损时血液喷射而出
C.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D.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慢,便于进行物质交换
2.血管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下面对静脉的描述正确的是()A.运输静脉血的血管
B.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C.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D.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
3.心脏结构中,与主动脉相通的是()
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 D.右心室
4.下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
写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所代表的结构。
(1)当心房和心室同时有血液进入时,心脏所处的状态是__ _ 。
(2)当⑩收缩时,其中的血液流入图中____。
心脏收缩时所需要的能量是通过__ __作用分解___ _提供的。
5医生在给人体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
臂靠肘关节的血管暴起,该血管是()
A.动脉 B.毛细血管 C. 静脉 D.毛细血管
6.(2008江苏宜兴)下图表示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请你回答:
A B
(1)A图中的血管是血管;B 图中的血管是血管。
(2)在手背上或手臂上,我们看到的“青筋”是血管。
测量脉博
用的血管是血管。
7(2008山东济南)从手腕静脉处给胃炎病人注入药液,药液由手腕到达胃
所经过的循环路线是()
①肺动脉②肺静脉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⑤右心房⑥右心室⑦主动脉
A.③→④→①→②→⑤→⑥→⑦B.③→④→⑤→⑥→⑦→①→②
C.①→②→③→④→⑦→⑤→⑥D.⑤→⑥→①→②→③→④→⑦
8.(2008湖北黄石)图1是人体内的动脉和静脉的横切面图。
图2是人体内血
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的编号①血管是________血管,理由是该血管的管壁较________。
(2)图1中的编号②血管是________血管,血液在该血管内流动的速度
________。
(3)图2中的X气体是________,Y气体是________。
(4)图2中的血液是在________血管内流动,该血管壁是由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
(5)写出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之间流动的方向:()→()→()。
【巩固练习】 1. 下列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是()
A、肺动脉、左心房
B、主动脉、右心房
C、肺静脉、左心房
D、腔静脉、右心室
2. 人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是()
A.、动脉 B、静脉 C、动脉或静脉 D、毛细血管
3. 在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的实验中,测量脉搏的部位是()
A、肘部
B、腕部
C、手部
D、上臂肱动脉
4.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A、心房→动脉→器官→静脉→心室
B、心室→动脉→器官→静脉→心
房 C、心室→静脉→器官→动脉→心房 D、心房→静脉→器官→动脉→心室
5. 下列血压记录中,有可能患高血压的是()
A、16.8/11.2KPAa
B、22.5/13.5KPa
C、15/10.5KPa
D、13.5/11Kpa
6《补充习题》
【学有所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写下来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