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血液循环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5.13 MB
- 文档页数:146
医学课件生理学-血液循环(一)医学课件生理学-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人体内血液通过心脏的泵送作用,由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流经全身器官、组织和细胞中的过程。
通过良好的血液循环可以保证身体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维持人体健康。
血管构造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是血液从心脏流出的主要管道,其一般运输氧合血。
静脉是血液回流到心脏的管道,还可以将CO2和代谢产物从组织细胞带离。
毛细血管是动、静脉间的血管网,具有很高的表面积,细胞可以在这里进行氧气和养分交换。
心脏构造心脏是由四个心腔,包括左右房室组成的分节有机体,其在体内维持着血液的循环作用。
左右心房主管血液进入,左右心室则推动血液流向体内和肺部。
心脏还具备独立的起博系统和传导系统,可以按照特定的规律使心脏收缩和舒张。
血液成分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组成。
红细胞主要运输氧气,白细胞则主管免疫防御机制,血小板则负责止血和凝固,而血浆则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含有许多营养物质。
循环机制血液的循环建立在血管和心脏之间的协同作用下,心脏持续的推动可以产生血压,顺利地将血液运输至各个器官和组织。
血液流速的快慢受到血管壁渗漏和外部刺激的影响,血流速度过快为心脏负担过重,而慢则会造成循环不畅、氧气不足等问题。
循环调节人体自身可以通过充分的内调节和外界刺激来影响血液循环。
人体在运动和运动后,会加快心跳和血液流速,提高血压和体能。
在情绪激昂时,神经系统的活跃也会加快血液循环。
而外界刺激则受环境、饮食、气候等影响,而不同的刺激会有不同的影响。
结语血液循环是人体内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人们应当注意生活方式,保持饮食健康、适度运动、日常舒适。
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生理学知识,能够有助于我们对自身健康状态的了解,从而更加科学地进行生活和工作。
生理学血液循环(二)引言概述:血液循环是人体内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其功能在于将氧气、养分和其他必需物质传递给身体各个细胞,并将代谢产物和废物运送出去。
本文将深入探讨血液循环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人体内的机制。
正文内容:一、心脏的工作机制1. 心脏的结构和位置2. 心脏的主要功能3. 心脏的工作周期4. 心脏的自律性和调节方式5. 心脏的血液输送功能二、动脉和静脉的区别1. 动脉和静脉的基本结构2. 动脉和静脉的血液运输方向3. 动脉和静脉的血管壁厚度和弹性4. 动脉和静脉的血液压力差异5. 动脉和静脉在循环中的作用三、毛细血管的功能和特点1. 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分布2. 毛细血管的血液流速和通透性3. 毛细血管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交换4. 毛细血管的废物排出功能5. 毛细血管在维持血液循环平衡中的作用四、淋巴系统的作用1. 淋巴系统的结构和组成2. 淋巴系统的淋巴液循环机制3. 淋巴系统的免疫功能4. 淋巴系统的废物清除功能5. 淋巴系统在维持体液平衡中的作用五、血压的调节机制1. 血压的定义和测量方法2. 血压调节的主要机制3. 血压调节的神经调节方式4. 血压调节的激素作用5. 血压调节中的疾病和常见问题总结:总论述本文通过对血液循环的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血液循环对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极为重要。
我们了解到心脏的工作机制、动脉和静脉的区别、毛细血管的功能和特点、淋巴系统的作用以及血压的调节机制。
深入了解这些内容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体解剖生理学- ------循环系统第一节循环系统的组成和结构1、循环:是指各种体液不停地流动和互相交换的过程,包括:血液循环(起主导作用,也是最主要)、淋巴液循环、脑脊液循环、组织液循环。
2、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血管闭合的管通系统内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不停的流动。
3、动力器官:心脏分部:按循环途径可分为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功能:不断地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运送到全身组织器官并将各器官、组织所产生的CO2 和其它代谢产物带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以保证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
4、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血液沿心血管系统循环不息。
i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右心房ii、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一、心(一)心的位置位于中纵隔内,2/3居于正中线左侧,1/3居于右侧。
(二)心脏的外形倒置的圆锥形,大小与自己拳头相当。
心尖向左前下方。
心底向右后上方。
与心脏相连的大的血管一、右心房right atrium右心耳-梳状肌上腔静脉口入口下腔静脉口出口--------右房室口房间隔------卵圆窗冠状窦口二、右心室right ventricle入口:右房室口→三尖瓣→腱索→乳突肌。
出口:肺动脉口→肺动脉瓣。
三、左心房left artrium左心耳入口:左右两侧→对肺静脉口。
出口:左房室口→二尖瓣→左心室。
四、左心室left ventricle入口:左房室口→二尖瓣出口:主动脉口→主动脉瓣心内瓣膜、腱索、乳头肌是保证血液定向流动的结构,它们是防止血液逆流、保证血液循环正常进行的重要装置。
(三)心壁的组织结构心是一个肌性器官,有较强的收缩能力。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心肌细胞的分类1、工作细胞:无自律性心房肌、心室肌2、特殊分化心肌细胞:收缩功能基本丧失自律细胞:窦房结、房室交界(房结区、结希区) 房室束及左右分支、浦肯野纤维非自律细胞:结区(二)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基础(心室肌)1/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呈极化状态,这种膜内外的电位差。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知识点总结血液循环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生命循环之一,通过血液循环,身体可以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养分,同时排出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血液循环还协调了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维持了体内稳态。
在生理学的第四章中,涉及了血管结构、心脏功能、血液流速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下面我们将以从浅入深的方式来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
1. 血管结构1.1 血管组成: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血管结构部分,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血管的组成。
人体内的血管主要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各有特点。
动脉具有厚壁和弹性,能够承受心脏泵血时的压力,将含氧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静脉的壁较薄,但富含弹性纤维,起到血液回流的功能。
毛细血管是血管系统中直接与组织细胞接触的部分,通过其薄壁,进行气体、养分和代谢产物的交换。
1.2 血管的自主调节功能我们还需要了解血管具有的自主调节功能。
血管能够根据组织器官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灵活调节血流量和血压,保持组织的正常代谢活动。
这种自主调节功能依赖于血管内膜的特殊细胞和生物活性物质的调控作用,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保障。
2. 心脏功能2.1 心脏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在了解了血管结构后,我们将深入探讨心脏的功能。
心脏是人体内一颗重要的器官,它由心房、心室、心瓣和心肌组成。
心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心房和心室的舒缩运动,使血液能够顺利地在体内循环。
心脏的每一次收缩和舒张都受到心脏内传导系统的调节,确保了心脏的正常收缩节律和输出血量。
2.2 心脏的自律性和兴奋传导心脏还具有自律性和兴奋传导的功能。
心脏不仅能够自主地维持一定的搏动节律,还能够受到外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影响,实现适应机体需要的心率和心搏力。
心脏的兴奋传导系统通过特定的电生理过程,将兴奋信号快速地传播至整个心脏肌肉组织,保证了心脏的高效协调收缩。
3. 血液流速3.1 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参数我们还需要了解血液流速的相关知识。
生理学课件PPT第4章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概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目录•血液的成分与功能•血液循环的调节与控制•血液循环与疾病的关系01血液循环概述定义功能组成血液循环由心脏、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和血液组成。
路径血液从左心室出发,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各组织器官,通过毛细血管网进行物质交换后,经静脉回流至右心房,再经右心室泵入肺动脉,进入肺循环进行气体交换,最后经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完成一个循环周期。
血液循环的生理意义血液循环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和功能。
通过血液循环将体内热量带到体表散发,维持体温恒定。
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和抗体可抵御病原体入侵,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通过血液循环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等,保持内环境稳定。
维持生命活动调节体温防御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02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位于身体正中线左侧,1/3位于右侧。
心脏呈倒置的圆锥形,前后略扁,心尖指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
心脏表面有三条沟,分别为冠状沟、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是心脏表面的重要标志。
心脏的位置与形态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分别由房间隔和室间隔分隔开。
心脏内有四个瓣膜,分别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它们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分别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心脏的内部结构心脏的功能与工作原理03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动脉静脉毛细血管030201血管的分类与分布血管的结构特点01020304内皮细胞基膜中膜外膜物质交换维持血压调节血流量血液运输血管的功能与调节04血液的成分与功能占血液总量的55%左右,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等,呈现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
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占血液总量的40%-45%,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呈现红色、双凹圆盘状。
占血液总量的1%-2%,主要负责免疫防御,呈现无色、球形或不规则形状。
生理学血液循环(一)引言:生理学血液循环是指人体内心脏将富含氧气的血液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并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重新输送回心脏的过程。
血液循环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过程之一。
本文将从血液循环的起点、心脏结构、心脏循环的步骤、动脉和静脉的功能以及血液循环的调节等方面,详细介绍生理学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
正文:一、血液循环的起点1.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起点之一;2. 心脏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实现血液的泵动;3. 血液循环起点同时也包括肺血循环和体循环。
二、心脏的结构1. 心脏包括心房和心室;2. 心房和心室之间通过心瓣膜相隔;3. 心房和心室各自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4. 心脏的特殊结构使其能够有效地实现血液的泵送。
三、心脏循环的步骤1. 心脏舒张期:心脏室壁松弛,心室内充满血液;2. 心房收缩期:心房肌收缩,将血液推到心室;3. 心室收缩期:心室肌逐渐收缩,将血液从心室推入动脉;4. 心脏舒张期:心室肌松弛,血液充满心脏。
四、动脉和静脉的功能1.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的血管;2. 动脉具有弹性壁和一定的收缩能力;3. 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输送回心脏的血管;4. 静脉具有较大的容量和较低的压力。
五、血液循环的调节1. 自主神经系统对血液循环的调节;2. 神经调节对心脏和血管的影响;3. 具体的调节机制包括血压调节、心率调节等。
总结:生理学血液循环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过程,起始于心脏,通过心脏结构的收缩和舒张实现血液泵动,进而完成心脏循环和体循环。
动脉和静脉在血液输送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功能各不相同。
此外,血液循环还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维持铺设全身的血流稳定。
深入了解生理学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对于护理人员和医学研究人员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