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七颗钻石(第二课时精品课件)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2.76 MB
- 文档页数:29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温溪二小徐巧娟教材简介: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
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学情分析:这个单元课文都是以故事为主,许多学生都喜欢看,在教学时,重点是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应该注重语言训练,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童话的特点。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童话的美感。
(3)情感目标: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在走进文本之前,先让我们来检查一下上节课学的字词掌握得怎么样。
(拿出抽屉里的课堂学习集星卡,写第一部分——看拼音写词语:口渴,匆匆忙忙,舔,水罐,忍不住,唾沫)2、校对,打星,寻找错得最多的字再次强调,书空一遍。
二、导读第二自然段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可是虽然没有水,人们还是得活下去。
接下来又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请你们打开课本,听听老师读下面的自然段吧!(一天夜里,……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19、七颗钻石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七颗钻石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个童话故事。
(齐读课题)现在请孩子们打开书,一边听课文朗读,一边回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 2 个学生回答)二、学习课文(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这次旱灾怎么样?请一个孩子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你能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找一找,把它圈起来。
⑴干涸是什么意思?河流和水井干涸得严重吗?你来读读这严重的干涸现象。
⑵还找到了哪个词?植物干枯是因为()植物干枯得像稻草一般⑶还有吗?请你像刚才那样说,因为⑷还有哪个词?请孩子们仔细看,句子中连续出现了哪个字?三个都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得非常深刻,把你的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3、(出示课件干旱图):在这次大旱灾中,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因为没有水,植物干枯得跟稻草一样,因为没有水,人和动物濒临死亡灭绝的危险。
可想而知,此时的水意味着(),意味着()。
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次严重的大旱灾吧。
(二)自由读课文,理清文章水罐的变化1、就在这天干地旱的情况下,一天夜里,一位小姑娘拿着一只水罐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在这个过程中,水罐发生了一次次神奇的变化,你们想知道吗?2、请孩子们自由地读课文的2-4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水罐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3、指名答,师板书:(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真是太神奇了,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么神奇的变化呢?请一个孩子读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孩子边听边勾画出水罐第一次发生神奇变化的句子。
2、指名答,出示句子。
3、这句话中哪些词能让你看出水罐变化的神奇?你是怎样理解这个“竟”的?(把你体会到的神奇读出来/把此时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读出来)齐读4、小姑娘在什么情况下神奇地得到了这满满一罐清水呢?就这一句,孩子们再自由地读读,读完后请结合第一自然段想象一下,小姑娘可能到哪些地方找过水?她夜里找水会遇到哪些困难?(即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小姑娘还是拿着水罐到处去找水,她去过小溪边,来到小河旁,水井处,山泉下,只要有水的地方都找过了;树枝……荆棘……)5、小结:的确,小姑娘翻山越岭,到处去找水,所有的地方都找遍了,可是连一滴水也没有找到,她累得筋疲力尽,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