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模剂MSDS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脱模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脱模剂化学品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分子式: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引起燃烧危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及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不详灭火方法:喷水冷却驱散蒸气并稀释外泄物。
灭火材料: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1.人员需远离泄漏区;2.提供适当的防护及通风设备;3.移开热火及火焰;4.勿碰确泄漏物;5.在安全状况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泄漏;6. 避免流入下水道或其它密闭空间;7.用沙或泥土收齐围堵泄漏物;8.尽可能将液体回收,置于合适且标示的有盖容器内;9.残余外泄物用用沙或泥土吸收剂并置于合适有盖之容器内;10.用水冲洗泄漏;11.注意事项:已污染之吸收剂,与外溢物具有同等的危害性。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1.皮肤应避免接触脱模剂;2.工作现场应保持通风。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TLVTN:未制定标准TLVWN: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时注意通风。
脱模剂msds[整理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脱模剂(防锈型)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化学品英文名称: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化学品名称:脱模剂(防锈型)有害物成分含量 LEAD 无无无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环保型不易燃烧侵入途径:吞服环境危害:本产品为环保、无毒、无公害产品。
燃爆危险:本产品为水溶性,不烯烧。
使用中应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和射,没有使用完的产品,桶盖密闭,以免质变。
第四部分急求措施皮肤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吸入:无特殊反应食入:现时末发现会对健康或生命构成危害。
消防措施第五部分危险特性:遇明火达到一定温度可致使产品燃烧有害燃烧产物:CO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用水灭火效。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大量物质溢漏应有容器收集后并弃置,小量物质溢漏时,如果当地法规允许,将其冲入下水道。
废物弃置方法:在当地法规允许下,可采用焚化及堆填于泥土中。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防止阳光长时间暴晒。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
仓温宜5-4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存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的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眼睛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身体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手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淡黄色透明液体粘度:600-1200cps/25?相对密度(水=1):0.92/20?固含量:(36?2)%溶解性:可溶于少量苯挥发百分率:22%主要用途:辅助UV上光,可使面没对印品有更高的吸附力。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禁区配物:防止乙醇混装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聚合危害:使物品产生反应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生效日期2010-12-10
编号SOP-MM-003 MSDS手册页数1/1
附件9
脱模剂MSDS 资料表
一.标识
中文名:脱模剂
英文名:UNIVERSAL MESH PREP
分子式:
分子量:
CAS号:
UN编号:
危险货物编号:
二.理化性质
外观与形状:棕色液体。
主要用途:
熔点(℃):
沸点(℃):
饱和蒸气压(KPs):
溶解性:
三.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不燃。
危险特性:
稳定性:
聚合危害:
禁忌物:
四.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操作注意事项:使用本产品一般无毒害,但如溅入眼睛会有刺激性或对皮肤有伤害,处理时
需要防护,戴防护镜和手套。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热、光和食品。
有效期2年。
五.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健康危害:
六.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或催吐、就医。
七.泄露处置
少量泄露可以用大量水冲洗,大量泄露应由有资质工业废弃物回收商处理。
脱模剂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脱模剂(防锈型)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化学品英文名称:/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化学品名称:脱模剂(防锈型)有害物成分含量 LEAD无无无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环保型不易燃烧侵入途径:吞服环境危害:本产品为环保、无毒、无公害产品。
燃爆危险:本产品为水溶性,不烯烧。
使用中应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和射,没有使用完的产品,桶盖密闭,以免质变。
第四部分急求措施皮肤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吸入:无特殊反应食入:现时末发现会对健康或生命构成危害。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达到一定温度可致使产品燃烧有害燃烧产物:CO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用水灭火效。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大量物质溢漏应有容器收集后并弃置,小量物质溢漏时,如果当地法规允许,将其冲入下水道。
废物弃置方法:在当地法规允许下,可采用焚化及堆填于泥土中。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防止阳光长时间暴晒。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
仓温宜5-4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存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的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眼睛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身体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手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淡黄色透明液体粘度:600-1200cps/25℃相对密度(水=1):0.92/20℃固含量:(36±2)%溶解性:可溶于少量苯挥发百分率:22%主要用途:辅助UV上光,可使面没对印品有更高的吸附力。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禁区配物:防止乙醇混装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聚合危害:使物品产生反应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物质安全资料表编号:MSD-MSDS-06 物资名称(中文)脱模剂物资名称(英文)类别非易燃液体类外观液体急性毒性低毒、有刺激性毒性分类低毒危险特性较稳定。
进入人体的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危害健康效应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
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
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
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
紧急处理及急救措施吸入:移致空气清新处,若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保持温暖,尽速送医院治疗。
皮肤接触:用肥皂或温和的清洁剂及水冲洗,去除污染衣物,若刺激仍在,应立即送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偶尔翻开眼睑,若刺激存在,应立即送医。
食入:用水漱口,饮足量温水,不要催吐,应立即送医。
个人防护设备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戴防护手套。
通风设备一般性通风或排气设备操作、运输与储存注意事项远离明火、避免与高温接触,如发生紧急情况泄漏,应尽可能回收或用沙子、锯屑等吸收外泄物,并避免流入下水道。
废弃物处理方法回收、暂存编制:日期:2005/2/20 审批:日期:200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脱模剂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化学品名称:脱模剂(防锈型)有害物成分含量 LEAD无无无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环保型不易燃烧侵入途径:吞服环境危害:本产品为环保、无毒、无公害产品。
燃爆危险:本产品为水溶性,不烯烧。
使用中应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和射,没有使用完的产品,桶盖密闭,以免质变。
第四部分急求措施皮肤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吸入:无特殊反应食入:现时末发现会对健康或生命构成危害。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达到一定温度可致使产品燃烧有害燃烧产物:CO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用水灭火效。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大量物质溢漏应有容器收集后并弃置,小量物质溢漏时,如果当地法规允许,将其冲入下水道。
废物弃置方法:在当地法规允许下,可采用焚化及堆填于泥土中。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防止阳光长时间暴晒。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
仓温宜5-4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存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的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眼睛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身体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手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淡黄色透明液体粘度:600-1200cps/25℃相对密度(水=1):0.92/20℃固含量:(36±2)%溶解性:可溶于少量苯挥发百分率:22%主要用途:辅助UV上光,可使面没对印品有更高的吸附力。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禁区配物:防止乙醇混装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聚合危害:使物品产生反应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中毒:此项测试无结果慢性中毒:此项测试无结果致突变性:此项测试无结果致畸性:此项测试无结果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确认为无毒产品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理毒性:L C5012测试无结果LD50对金鱼无作用TLm对金鱼无作用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不危险废物废弃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不属于危险品无危险编号包装标志:JTI N1包装类别:1N1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运输注意事项:防止日光曝晒。
脱模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脱模剂化学品英文名称:release agent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氯氟烃类化合物含量:极少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通过口鼻直接吸入或接触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环境危害:对大气中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引起燃烧危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及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不详灭火方法:喷水冷却驱散蒸气并稀释外泄物。
灭火材料: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1.人员需远离泄漏区;2.提供适当的防护及通风设备;3.移开热火及火焰;4.勿碰确泄漏物;5.在安全状况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泄漏;6. 避免流入下水道或其它密闭空间;7.用沙或泥土收齐围堵泄漏物;8.尽可能将液体回收,置于合适且标示的有盖容器内;9.残余外泄物用用沙或泥土吸收剂并置于合适有盖之容器内;10.用水冲洗泄漏;11.注意事项:已污染之吸收剂,与外溢物具有同等的危害性。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1.皮肤应避免接触脱模剂;2.工作现场应保持通风。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TLVTN:未制定标准TLVWN: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时注意通风。
脱模剂 物质安全资料(MSDS)1 化学品名物品名称:脱模剂6133同义名称:离型剂2 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份:矽油+稀释剂+可燃性气体推进剂。
3 危险性概述是易燃易爆物品,无严重危害性成份,有刺激性气味。
4 急救措施①当触及双眼时,先用清水清洗眼睛不少于5 分钟,随即再用专用眼药水或眼膏 涂上,有不良反应请找医生检查作处理。
②当触及皮肤时,用清水清洗及可,有皮肤过敏者及时就医,所以平时一定注意 勤洗。
③如遇上火警应立即使用粉末灭火器扑灭,如火势过大应立刻通知上级,并打火警119 求救,同时指挥所有现场人员离开火区,安排到安全的地方,须 严防气物罐受高温时爆炸伤人。
5 消防措施使用粉末灭火器扑灭。
6 泄漏应急处理①当触及双眼时,先用清水清洗眼睛不少于5 分钟,随即再用专用眼药水或眼膏 涂上,有不良反应请找医生检查作处理。
②当触及皮肤时,用清水清洗及可,有皮肤过敏者及时就医,所以平时一定注意 勤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用 法:使用前先摇匀,用手指垂直按下喷嘴顶部,并中待喷部位18-20cm 左右的距离喷射,喷头朝下按动阀门喷射。
注 意:①本品易燃,使用时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射;②化学品存货仓应通风良好,存放于45℃以下阴凉干燥处;③用后空罐勿投入火中;④防火,如遇上火警应立即使用粉末灭火器扑灭,如火势过大应立刻通知上级, 并打火警119 求救,同时指挥所有现场人员离开火区,安排到安全的地方,须严防气物罐受高温时爆炸伤人。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①工作场所平时注意通风,使其空气流通,保持工作场所清洁;②工作时使用化学物品要轻拿轻放,严禁大力碰撞;③有泄露时应移至通风无明火处,不应再用;④所有化学物品用完后请放回指定的地方,待供应商回收。
○5者应尽量佩戴口罩,工作场所须通风、严禁烟火接近,注意事项同上。
9 理化特性外 观:耐气压雾罐包装物质状况:是液体物质,比重比水轻,白色,无严重危害性成份,有刺激性气味。
脱模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脱模剂制造商:丽晶双联化学品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分子式: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引起燃烧危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及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不详灭火方法:喷水冷却驱散蒸气并稀释外泄物。
灭火材料: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1.人员需远离泄漏区;2.提供适当的防护及通风设备;3.移开热火及火焰;4.勿碰确泄漏物;5.在安全状况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泄漏;6. 避免流入下水道或其它密闭空间;7.用沙或泥土收齐围堵泄漏物;8.尽可能将液体回收,置于合适且标示的有盖容器内;9.残余外泄物用用沙或泥土吸收剂并置于合适有盖之容器内;10.用水冲洗泄漏;11.注意事项:已污染之吸收剂,与外溢物具有同等的危害性。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1.皮肤应避免接触脱模剂;2.工作现场应保持通风。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TLVTN:未制定标准TLVWN: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时注意通风。
脱模剂MSDS物料安全资料表(MSDS) 1.物品名称: 脱模剂2.成份辨识资料:成份名称氟树脂和特殊离型成份3. 物理及化学性质:外观:清亮液体溶点:<-20? 挥发点:>65?密度:0.8:kg/L: 味道:气味淡或无味适宜温度:25-280?水溶性:<3.0 weight%(20?) 最低爆炸限度:1.0vol% 最高爆炸限度:8vol% 4. 危害辨识资料:1.对皮肤接触:无毒性作用,经常及持续的皮肤接触可能会造成皮肤表面失去脂肪及干燥,而导致皮肤病变及皮肤发炎。
2.对眼睛接触:造成眼睛不适,但不会伤害眼睛组织。
危害3.吸入:如挥发气体浓度超过标准值时,会对眼睛及呼吸道造成刺与效应激,也可能导致头痛、头晕及中枢神经系统失调。
4.食入:若不慎吞入或呕吐物而造成少量物进入肺部时,会造成肺气肿或肺炎,非常低的毒性反应。
5. 急救措施:1.吸入:将受侵袭影响者,移开危险区域,并施以适当的处置,以保持通畅的呼吸,若是患者不规律的呼吸,或者是停止呼吸时,立刻施以人工呼吸法急救。
尽量使患者休息并立刻实施药物治疗。
不同暴2.皮肤接触:手触之处不会留下指膜露途径之急救方法 3.眼睛接触:立刻以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直到刺痛感减轻为止(大约10-15分钟),若是刺痛感持续时,请立刻就医。
4.食入:千万不要引发患者呕吐,使患者休息,并立刻请医生来处理。
6. 灭火措施:适当的灭火材料:不易燃,可用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微生物处理环保。
注意事项:1、不要将水直接洒入容器内,以避免泡沫外泄(溢出) 。
2、为了保护人体及降温,可用冷水喷洒危险区域,并避免将易燃物质聚集一处。
2005/09/01 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物料安全资料表(MSDS) 文件编号版本页次ICTI039-26 0 2/27. 安全储存事项:1. 保持容器开关口紧闭。
2. 储藏在阴凉干爽的地方,不用时保持容器密封,远离高温、火源。
3. 适宜温度25?,280?模温灌注4. 将原料储存于16,32?。
脱模剂msds[整理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脱模剂(防锈型)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化学品英文名称: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化学品名称:脱模剂(防锈型)有害物成分含量 LEAD 无无无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环保型不易燃烧侵入途径:吞服环境危害:本产品为环保、无毒、无公害产品。
燃爆危险:本产品为水溶性,不烯烧。
使用中应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和射,没有使用完的产品,桶盖密闭,以免质变。
第四部分急求措施皮肤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吸入:无特殊反应食入:现时末发现会对健康或生命构成危害。
消防措施第五部分危险特性:遇明火达到一定温度可致使产品燃烧有害燃烧产物:CO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用水灭火效。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大量物质溢漏应有容器收集后并弃置,小量物质溢漏时,如果当地法规允许,将其冲入下水道。
废物弃置方法:在当地法规允许下,可采用焚化及堆填于泥土中。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防止阳光长时间暴晒。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
仓温宜5-4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存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的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眼睛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身体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手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淡黄色透明液体粘度:600-1200cps/25?相对密度(水=1):0.92/20?固含量:(36?2)%溶解性:可溶于少量苯挥发百分率:22%主要用途:辅助UV上光,可使面没对印品有更高的吸附力。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禁区配物:防止乙醇混装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聚合危害:使物品产生反应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脱模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脱模剂化学品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分子式: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引起燃烧危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及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不详灭火方法:喷水冷却驱散蒸气并稀释外泄物。
灭火材料: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1.人员需远离泄漏区;2.提供适当的防护及通风设备;3.移开热火及火焰;4.勿碰确泄漏物;5.在安全状况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泄漏;6. 避免流入下水道或其它密闭空间;7.用沙或泥土收齐围堵泄漏物;8.尽可能将液体回收,置于合适且标示的有盖容器内;9.残余外泄物用用沙或泥土吸收剂并置于合适有盖之容器内;10.用水冲洗泄漏;11.注意事项:已污染之吸收剂,与外溢物具有同等的危害性。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1.皮肤应避免接触脱模剂;2.工作现场应保持通风。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TLVTN:未制定标准TLVWN: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时注意通风。
脱模剂msds
以下是脱模剂的MSDS(材料安全数据表)示例:产品名称:脱模剂
化学品名称:脱模剂
化学品成分:
- 主要成分:XXX
- 含量:XX%
危险性标识:
- Xi 刺激性
- N 可能有害
危险性描述:
- 刺激性:XXX
- 可能有害:XXX
紧急情况急救措施:
- 眼睛:如发生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持续不适,请咨询医生。
- 皮肤:如发生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和温和肥皂洗净。
如有发炎或持续不适,请咨询医生。
- 吸入:迅速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处休息。
如出现呼吸困难,请立即就医。
- 食入:不要催吐,立即给患者喝大量水。
立即就医。
安全措施:
-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 使用时请注意良好通风条件。
- 避免吸入蒸汽或溅入口腔。
- 不要将废弃物排入下水道或土壤中。
防火措施:
- 适当的灭火剂:二氧化碳、泡沫、干粉、水雾。
- 避免直接接触明火。
储存条件:
- 存储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
- 远离明火和热源。
- 避免与氧化剂和酸等不相容物质接触。
以上仅为示例,具体的MSDS表格应根据实际化学品的成分和危险性特点进行填写。
使用脱模剂时,请阅读产品包装上的MSDS表格或与供应商联系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MSDS--脱模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脱模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脱模剂
化学品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
分子式: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引起燃烧危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及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不详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驱散蒸气并稀释外泄物。
灭火材料: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1.人员需远离泄漏区;2.提供适当的防护及通风设备;3.移开热火及火焰;
4.勿碰确泄漏物;
5.在安全状况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泄漏;
6.
避免流入下水道或其它密闭空间;7.用沙或泥土收齐围堵泄漏物;8.尽可能将液体回收,置于合适且标示的有盖容器内;9.残余外泄物用用沙或泥土吸收剂并置于合适有盖之容器内;
10.用水冲洗泄漏;11.注意事项:已污染之吸收剂,与外溢物具有同等的危害性。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1.皮肤应避免接触脱模剂;2.工作现场应保持通风。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时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粘性,液体,有轻微气味。
pH:
熔点(℃):-50℃
沸点(℃):200℃
相对密度(水=1):0.9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1
饱和蒸气压(kPa):0.01Kpa(20℃)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无资料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溶解性:不溶于水。
主要用途:用于促使产品从模具中脱出。
其它理化性质:不详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过高热、明火。
聚合危害:不详
分解产物:不详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不详
刺激性:不详
致敏性:不详
致突变性:不详
致畸性:不详
致癌性:不详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Z01
包装方法: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
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