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总复习导教案八年级语文拟订日期课型复习年级课八下复习主备人执教人使用时间题(一)知识与技术1、掌握作者及文学知识。
2、掌握说明及重点句子翻译。
目标教3、梳理课文内容。
能把知识有课内向课外迁徙。
学过程与方法经过学生的自主背诵、复习,识记课内的重点考点,经过做中考目试题及老师的解说提高学生的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目标标感神态度与与先人对话,学习先人的智慧,提高自己的情操。
价值观教课重点1掌握说明及重点句子翻译。
能把知识由课内向课外迁徙。
教课难点能把知识由课内向课外迁徙。
教学过程个人订正一.导入新课在古代社会有好多隐士,他们退居山林,怡然自得。
同学们能找出这样的人吗?(生畅所欲言)二.出示目标学习方法:屏幕显示目标,学生齐读。
三.回首:依据复习重点,自由复习。
1、文学知识:《与朱元思书》作者,南朝梁文学家。
《五柳先生传》作者是代的。
2、课下说明(用手中的笔勾勒你还不太熟习的词语或句子)3、文章内容理解:《与朱元思书》运用什么手法写景?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五柳先生传》刻画了如何的一个五柳先生形象?4、同桌相互发问。
(重点:你勾勒的不太熟习的词语或句子,内容部分的问题)四、稳固:1、重点字词。
《与朱元思书》(1)随意东西东西:((2)猛浪若奔奔:()(3 )负势竞上负:()(4)相互轩邈轩邈:()(5 )天下独绝绝:()猿则百叫无绝绝:()《五柳先生传》吝情:((1)每有会意会意:()(2)曾不惜情去留(3)不戚戚于贫贱戚戚:()(4)不汲汲于荣华汲汲:())学习方法:指名学生板演,重点是每组的最后两个号,其余学生在教案上达成。
学生做完后,本组2号学生上黑板批阅,改正。
教师重申,学生改正。
学生记忆。
2、翻译以下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扬,随意东西。
2)夹岸高峰,皆生寒树,负势竞上,相互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语文八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大全6篇语文八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大全(篇1)教学目标:(1)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点拨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2)揣摩语言,理解“背影”的特定环境。
(3)加强听说训练。
教学设想:(1)安排二课时。
(2)注重学生活动,安排讨论,强化听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诵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或读不准音的字,画下来并查字典注音。
争取读一两遍能把课文顺畅地读下来。
2.边读课文,脑海中边再现文中描述的内容,力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地体会父子相爱相怜的深情。
3.对儿子来说,父亲的背影再平常、再熟悉不过了,而浦口车站送行,父亲的背影竟使儿子感动得流泪,这是为什么?说明:要组织学生认真讨论这个问题。
初读课文,宜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包括课文的情感基调,不宜匆忙“分析”。
“这一次”背影不同于平时,在家境惨淡、心境凄苦的特定背景下,父亲的爱子之情尤为崇高,尤其感人。
讨论中,鼓励尽可能多的同学发言,发言中不大准确的理解,一般可不予纠正,留待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二、揣摩语言,理解“背影”的特定环境。
两人一组,讨论下列问题,参加全班交流。
1.说说下列词语的表达作用。
(1)祖母死了,父亲也失业了,作者为什么用“祸不单行”来形容这两件事?(不仅仅是不幸,失业是社会造成的,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失业是灾难,是飞来横祸。
失业,又遇丧事,就是更不堪承受的灾祸了)(2)到徐州,为什么会见到“满院狼藉”的景象。
(这是对失业后凄凉情景的描绘,父亲只能离开徐州,另谋生路)(3)“惨淡”一词。
除了表现经济状况的困窘,还描绘了什么?(心境也是惨淡、凄苦的)2.在“祸不单行”的日子里,父亲承受着哪些痛苦?(失去亲人的悲痛,失业后经济困窘的压力,生计无着,前景暗淡的凄苦)3.“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完全是为了宽慰儿子)说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几个问题,就能把握住“背影”描写的特定环境,为深入了解父亲爱子之心打下基础。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第1、2课时现代文字词一、带领学生复习字词,对重点字词的读音进行强调,并要求学生随手勾画并在练习本上写一至两遍,然后每个字词亮度两遍,要求学生慢读,做到“手、眼、口、心”四到。
落第不逊诘责托辞油光可鉴抑扬顿挫深恶痛疾翳责罚广漠宽恕文绉绉凄惨奥秘翻来覆去滞留愚钝器宇禁锢轩昂犀利侏儒酒肆尴尬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郁郁寡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颔首低眉诚惶诚恐无可置疑黯然失色广袤无垠搓捻企盼繁衍迁徙觅食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繁花似锦风云突变不可名状落英缤纷冥思苦想期期艾艾博识美艳消释裉尽凛冽脂粉奁睥睨迸射拖泥带水播弄虐待踌躇鞭挞祈祷罪孽雷霆旸谷姮娥苍茫翡翠精灵蜿蜒执拗海誓山盟憔悴馈赠真谛镶嵌酷肖长吁短叹千山万壑盛气凌人蓬蒿咫尺狼藉呐喊怵抠不自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戈壁滩沧海桑田媲美挑衅鼠目寸光相辅相成缄默窥探狩猎顾忌凋零滑翔目空一切哂笑拍板牟取颤颤巍巍莫衷一是胸有成竹不容置疑慷慨大方一视同仁任劳任怨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朴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门楣苋菜籍贯城隍庙招徕肃然起敬囊萤映雪铁铉饽饽秫秸秆随机应变合辙押韵油嘴滑舌家醅一马当先顾名思义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孤陋寡闻人情练达第3课时第一、二单元课文理解1、《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被收在《朝花夕拾》里。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移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文章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还有一条内在的暗线,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1)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
(2)为“我”改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
八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文言文;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
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
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
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
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一、单元内容: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均是名家之作。
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人文内涵深厚丰富,艺术表达各有特色。
二、复习目标1. 了解课文的相关文学常识及课文的大致内容。
2. 重点语句分析感知3. 相关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课文回顾复习藤野先生一、文学常识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首次使用“鲁迅”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先后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
本文选自他唯一一部散文集《朝花夕拾》二、课文回顾1. 未识藤野——与藤野相识、相处、离别——怀念藤野2. 中心: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为中心选材3. 线索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爱国情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憎恶,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途径的日墓里的水户(爱国思乡,学医的主要动机)仙台的职员对自己的优待(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正面衬托。
)日本“爱国青年”寻衅(为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
)写课堂上看电影(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4. 以事写人——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添改讲义——工作认真、一丝不苟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尊重科学关心解剖实习——诚恳热情、热情无私了解裹脚——认真求实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5. 人物描写外貌、动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生活俭朴、治学严谨6. 情感:感激(无私的帮助、学术的影响);敬重(伟大);怀念(收集讲义、挂照片、写文章);愧疚三、重点语句回顾1.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地表现上野的樱花鲜艳而美丽的特点。
2.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讽刺清国留学生盘辫子的丑态,表现作者对他们的厌恶、鄙夷、反感之情。
3.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首选教案五篇教师撰写优秀教案,是教师不时反思、改进自身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生长的过程。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1《醉翁亭记》教学要点:1、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学习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第一课时新授课教学目的及要求:1、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难点: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一、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宋代散文家之首席。
2、写作背景:写于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三年(1046年),他当时只有三十九岁,却自称为“苍颜白发”的“醉翁”,这有点自嘲的意味。
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民风淳朴。
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仕途失意,但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当好他的地方官,为百姓办事。
滁州风光秀丽,欧阳修便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与民同乐,把内心的抑郁掩压在山水与诗酒之乐之中。
3、出处: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文忠是他的谥号。
二、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熟悉课文内容:1、生字:chúhèlángyáchánniàngzhé滁壑琅琊潺酿辄fēimínghuìyǔlǚlièyáo霏暝晦伛偻洌肴sùhānyìgōngchóuyì蔌酣弈觥筹翳2、重点词: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的样子。
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清*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学习*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清*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
(屏幕显示)。
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
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
(屏幕显示标题)二、识记字词腐蚀(shí)浑浊(zhuó)山麓(lù)海枯石烂(kū)粗糙(cāo)龟裂(jūn)刨刮(bào)楔形文字(xiē)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1.打开书63页。
《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的引子,又紧扣题目。
我们一起来看正文。
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提纲如下:(屏幕显示)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又分为两层: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
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
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
读得好极了。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
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
这是总起段。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
初二下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2篇)初二下册语文复习教案篇1第1课时《南京大屠杀》总第 24 课时课题《南京大屠杀》教师:学习贵有疑【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写法。
2、初步了解史实性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
3、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培养爱国情感,揭露日本右翼势力的嘴脸。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写法。
【学习过程】一、自读感知:1、了解历史事实和写作背景: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功陷南京。
在以后长达六个星期的时间内,日军对我无辜市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遇难者达30多万人。
“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历史不容抹杀。
但是,日本右翼势力长期以来一直企图抹杀这段铁一般的事实,他们声称:经“研究”发现日军在“南京事件”中并没有对当地平民实施有组织的屠杀行为,中国方面应该就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提出证据;并说如果真有那种“破天荒”的事情,当时的外国随军记者为何没有报道?难道真是这样吗?2、自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抄写:蹂躏 ( ) 褴褛 ( ) 鼓噪 ( ) 蛊惑 ( ) 举世闻名步履蹒跚( ) 毛骨悚然( ) 令人发指凶神恶煞( )惨绝人寰 ( ) 罄竹难书( )抄写3、课文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在南京大屠杀中“令人发指的兽行”,细读课文,概括一下课文着重记叙了哪几起大屠杀惨案。
二、研读揣摩:1、课文引用了美国护士的、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和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的查证等大量史料,在文中标画出来,然后说说在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上,引用这些资料起了怎样的作用?2、本文在记叙中穿插了精当的议论和抒情,把他们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三、诊断评价:阅读“半个世纪过去了……怎么走。
”1、找出议论性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2、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请同学们体会一下“永远”一词的表达作用。
3、文中说“我又感到欣慰”,“我又感到自豪”,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到“欣慰”、“自豪”?4、课文最后说“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法复习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册语文中的重点语法知识,如句子成分、词性、短语、句子结构等。
(2)能够正确运用各种语法知识进行造句、改写句子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句子成分1. 掌握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的定义及作用。
2. 能够正确判断句子成分,并进行成分分析。
第二章:词性1. 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量词的定义及特点。
2. 能够正确判断词性,并进行词性转换。
第三章:短语1. 掌握短语的类型,如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等。
2. 能够正确判断短语类型,并进行短语划分。
第四章:句子结构1. 掌握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结构及特点。
2. 能够正确判断句子结构,并进行句子改写。
第五章:语法错误辨析1. 分析常见的语法错误,如词语搭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语序混乱等。
2. 能够识别并修改语法错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语法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句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语法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验成绩:定期进行测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时间第一章:句子成分(2课时)第二章:词性(2课时)第三章:短语(2课时)第四章:句子结构(2课时)第五章:语法错误辨析(2课时)总计:10课时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法复习教案新人教版六、教学内容第六章:被动语态1. 掌握被动语态的构成及用法。
八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专题一生字词教学目标:复习全册字词,让学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锻炼学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学会运用。
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第一单元一、读准字音1.社戏撺掇cuān duo 絮叨xù dāo怠慢dài màn 家眷jiā juàn 蕴藻yùn zǎo 纠葛jiū gé潺潺chán chán 漂渺piāo miǎo 凫水fú shuǐ皎洁jiǎo jié舒展shū zhǎn 朦胧méng lóng 归省guī xǐng 行辈háng bèi 偏僻piān pì照例zhào lì欺侮qī wǔ宽慰kuān wèi 踊跃yǒng yuè屹立yì lì撮cuō好歹hǎo dǎi嘱咐zhǔ fù礼数lǐ shù惮dàn钳qián2.回延安盏zhǎn 登时dēng shí糜子méi zi 油馍yóu mó脑畔nǎo pàn 眼眶yǎn kuàng 3.安塞腰鼓瞳仁tóng rén 恬静tián jìng 亢奋kàng fèn 晦暗huìàn束缚shù fù羁绊jī bàn 闭塞bì sè冗杂rǒng zá严峻yán jùn 震撼zhèn hàn 磅礴páng bó辐射fú shè渺远miǎo yuǎn大彻大悟dà chè dà wù叹为观止tàn wéi guān zhǐ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ǐ4、灯笼争讼zhēng sòng 领域lǐng yù斡旋wò xuán静穆jìng mù思慕sī mù怅惘[chàng wǎng]锵然qiāng rán 褪色tuì sè燎原liáo yuán熙熙然xī xī rán暖融融nuǎn róng róng马前卒 mǎ qián zú人情世故rén qíng shì gù二、字词理解1.社戏消夏:避暑。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
第1、2课时
现代文字词
一、带领学生复习字词,对重点字词的读音进行强调,并要求学生随手勾画并在练习本上写一至两遍,然后每个字词亮度两遍,要求学生慢读,做到“手、眼、口、心”四到。
落第不逊诘责托辞油光可鉴抑扬顿挫深恶痛疾翳责罚广漠宽恕文绉绉凄惨
奥秘翻来覆去滞留愚钝器宇禁锢轩昂犀利侏儒酒肆尴尬粗制滥造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颔首低眉诚惶诚恐无可置疑黯然失色广袤无垠搓捻
企盼繁衍迁徙觅食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繁花似锦风云突变不可名状
落英缤纷冥思苦想期期艾艾博识美艳消释裉尽凛冽脂粉奁睥睨迸射拖泥带水
播弄虐待踌躇鞭挞祈祷罪孽雷霆旸谷姮娥苍茫翡翠精灵蜿蜒执拗海誓山盟
憔悴馈赠真谛镶嵌酷肖长吁短叹千山万壑盛气凌人蓬蒿咫尺狼藉呐喊怵抠
不自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戈壁滩沧海桑田
媲美挑衅鼠目寸光相辅相成缄默窥探狩猎顾忌凋零滑翔目空一切哂笑拍板
牟取颤颤巍巍莫衷一是胸有成竹不容置疑慷慨大方一视同仁任劳任怨蹲踞酬和
熹微譬喻淳朴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门楣苋菜籍贯
城隍庙招徕
肃然起敬囊萤映雪铁铉饽饽秫秸秆随机应变合辙押韵油嘴滑舌家醅一马当先
顾名思义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孤陋寡闻人情练达
第3课时
第一、二单元课文理解
第5课时
第五、六单元课文理解
第6、7课时
文言文之重点句子翻译
第8、9课时
文言文之古诗文默写:
第10课时
五、文体知识(包括古代)
第11课时
现代文阅读技巧
复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再次把握各讲读课文的文章脉络,理清思路。
二、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教师让明确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或更具深刻的含义。
2、指导学生如何去理解在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深刻含义。
A、上下文的联系。
B、词语句子的言外之意。
C、作品的写作背景。
三、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四、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第12课时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篇
《海底两万里》
1、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海底底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3、书中的主人翁是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
4、《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虚构的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5、《海底两万里》那些想象事物已成为现实,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
科幻小说往往也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的推理和预言。
《名人传》
1、作者是罗曼·罗兰,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小说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3、你欣赏《名人传》中哪一位名人,为什么?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
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
”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贝多芬,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4、你欣赏《名人传》中哪一位名人,为什么?米开朗琪罗,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同贝多芬一样终身未婚,没有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
他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传世杰作。
5、你欣赏《名人传》中哪一位名人,为什么?托尔斯泰,要面对整个贵族上
流社会,以至被教会开除。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6、《名人传》阅读感受: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③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第13课时
综合性学习
第15、16课时
作文创新
教学目的
1、拓展学生的视野,让每个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
2、教给学生一些写作小技巧。
教学重点
1、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标题。
2、选用“异样”的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吸引人的作文内容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一、引入:
一篇优秀的作文,你认为要具备哪些标准?下边就此问题说说我的认识。
二、拟写有特色的作文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