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行业划分
- 格式:doc
- 大小:323.00 KB
- 文档页数:7
行业分类标准根据现行统计指标体系的要求,需照国家统计局行业划分标准进行区别归类。
1.农林牧渔业:指对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活动、林木的培育和种植、木材和竹材的采运、为获得各种畜禽产品而从事的饲养活动、海洋和内陆水域养殖和捕捞活动及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等。
含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五个次级行业。
关键词:种植、培育、养殖、饲养、捕捞、畜牧等。
2.采矿业:指对固体(如煤和矿物)、液体(如原油)或气体(如天然气)等自然产生的矿物的采掘。
包括地下或地上采掘、矿井的运行,在矿址或矿址附近从事的旨在加工原材料的所有辅助性工作,以及使原料得以销售所需的准备工作。
含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其他矿采业六个次级行业。
关键词:开采、选矿、钻探等。
3.制造业: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包括动力机械制造、手工制作以及产品的批发销售、零售等活动。
含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家具、医药橡胶、塑料制造等31个次级行业。
只要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作;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
关键词:厂、加工、制造、印刷、修理等。
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是指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电力、热能、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及污水的净化、处理等活动。
含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次级行业。
关键词:发电、供电、供热、燃气、自来水、污水处理等。
5.建筑业: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建筑物内的各种设备的安装、装饰,工程准备、施工设备服务等活动。
含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四个次级行业。
关键词:建筑、施工、架线、安装、装饰、装修等。
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指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管道运输、城市公共交通、装卸搬运,货物仓储、以仓储为主的物流配送,国家邮政局系统提供的邮政服务等活动。
中国行业新分类《财富中国》根据发达国家的行业界定与行业演变规则,对中国的行业进行新分类:一、机构组织政府机构,各国驻华行政机构,贸易公司,经济组织,协会,其他机构二、农林牧渔农业:粮食,豆类,蔬菜及制品,水果及制品,坚果,杂果,干果,咖啡,可可及制品,棉类,麻类,含油子仁,果仁,籽,食用菌,烟草,花木,竹木,藤苇,干草,木炭,植物提取物,动物提取物,动植物油,动植物种苗,家禽,牲畜,养殖动物,蚕茧,蚕丝,羽毛,羽绒,羊绒,生皮,毛皮,动物毛鬃,肠衣,禽蛋,饲料,饲料添加剂,肥料,农药,园艺用具,农用品,农用机械,林业设备及用具,畜牧养殖业设备及用具,渔业设备及用具,粮油加工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屠宰及肉类初加工设备,农副产品加工,木材加工,家具制造机械,其他三、医药卫生保健用品,减肥增重产品,个人保养,药材,中药饮片,康复产品,制药设备,医疗器械制造设备,计生用品,其他四、建筑建材房地产,市政工程:市政道路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自来水输水工程,集中供暖、供热、供气工程,文教、卫生、体育、音乐等公益设施建设,纪念性建筑设施建设,各类建筑工程,木材板材,石材石料,水泥及制品,石灰,石膏,混凝土及制品,建筑玻璃,陶瓷,搪瓷及制品,塑料建材,金属建材,防水,防潮材料,耐火,防火材料,隔热,吸声材料,绝缘材料,特种建材,施工材料,砖,瓦及砌块,墙体材料,天花板,地板,门窗,壁纸,锁具,建筑装饰五金,管件管材,厨房设施,卫浴设施,涂料,胶粘剂,作业保护,活动房,堆垛搬运机械,建筑及相关设备,陶瓷,木工机械设备,搪瓷生产加工机械,工程承包,建筑装潢设计,其他五、冶金矿产金属矿产,有色金属,有色金属制品,有色金属合金,有色金属合金制品,稀土及稀土制品,黑色金属及制品,铁合金及制品,钢铁及制品,铸锻件,金属丝网,粉末冶金,磁性材料,废金属,非金属矿产,非金属矿物制品,石墨及碳素产品,矿业设备,冶金设备,金属线,管、板制造设备,冶炼加工,其他六、石油化工1、石油及制品,煤矿,天然气,煤气矿业设备,其他石油专用机械设备2、化工:无机化工原料,有机化工原料,树脂,其他聚合物,化学纤维,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化学试剂,催化剂及化学助剂,日用化学品,香料,香精,染料,颜料,涂料,胶粘剂,火工产品,油墨,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玻璃及制品,实验室用品,仪器,仪表,塑料生产加工机械,橡胶生产加工机械,玻璃生产加工机械,化工设备,化工废料,化工产品设计加工,其他七、水利水电水利、火力发电设备,水利、防洪工程及用品,河道疏浚工程,大坝、水库、闸门、泻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江河、湖泊治理工程,电力工程,电力、太阳能及再生能源,其他水利水电设备,其他水利水电设施八、交通运输1、轮胎,汽车:轿车,越野汽车,吉普车,卡车,载客汽车,旅行面包车,公共汽车地,微型客车,其它载客汽车,专用汽车,工程汽车,工具汽车,消防车,警车,救护车,通讯和广播用车,皮卡,洒水车,道路清扫车,垃圾车,其他专用汽车,电车,汽车配件,摩托车及配件,专用车辆,二手汽摩,汽摩附属及相关产品,停车场,加油站设备,汽车保养,交通安全,汽摩产品制造设备,船只,飞机,其他交通工具,其它;2、自行车,三轮车及配件,铁路,地铁用设备器材,船舶及配件,电梯,缆车及配件,飞行器及配件,集装箱,二手交通产品及用具,轮胎,废气处理设施,交通安全设施,运输、仓储,其他 2、机场、航空工程,港口工程,铁路工程,公路、桥梁、涵洞。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明细2020行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行业类别,即每一个行业类别都按照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归类。
我国现阶段将国民经济各部门划分为经济部门和非经济部门。
(一)经济部门按照行业划分原则,我国经济部门行业一般划分为八大类。
①工业。
指从事工业性产品(或劳务)的生产经营企业。
主要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天然气等企业。
工业企业承担着国民经济各部门需要的各种技术装备的制造任务,提供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
②商品流通业。
指专门负责组织各类商品流通的企业。
主要包括商业、粮油、供销、医药及图书发行等企业。
商品流通业是联系生产、分配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只有保证发达的商品流通,才能不断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农业。
指从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农副产品,而且还为其他行业提供工业原料、市场、资金、劳动力和外贸物资等。
④交通运输业。
指利用运输工具专门从事运输生产或直接为运输生产服务的企业。
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及邮政电信等。
交通运输业是生产在流通领域的继续,是社会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生产企业的产品通过运输企业进入分配和消费领域;生产企业所需的原材料通过运输企业得到不断供应。
⑤旅游饮食服务业。
指以旅游资源及服务设施为条件,向消费者提供劳务的服务性企业。
主要包括旅行社、饭店(宾馆、酒店)、度假村、游乐场、歌舞厅、餐馆、酒楼、旅店、美发、洗染、修理、照相和咨询等各类服务企业。
该行业涉及面广,综合性强。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加强国内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
⑥建筑安装业。
指从事土木建筑和设备安装工程的企业。
主要包括建筑公司、工程公司、安装公司和装饰公司等企业。
建筑安装企业提供的产品是房、矿井、港口、铁路、桥梁、管线、道路、住宅和其他建筑物、设施等生产和非常用的固定资产,产品质量对其他部门生产和人民生活影响重大。
行业分类及行业主管部门明细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中,行业分类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设置对于市场的运行和行业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行业分类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各个行业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行业创新和提高竞争力。
行业主管部门则负责监管和管理相关行业的运行,以确保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转。
本文将就行业分类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明细的介绍。
一、行业分类行业分类是将经济活动按照某种标准进行划分和归类,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掌握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行业分类标准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会包括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
下面是我国常用的行业分类标准: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我国最常用的一种行业分类标准,它将我国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了40个大类和191个中类。
这个分类标准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能够反映出我国经济活动的整体情况。
2.行业门类分类行业门类分类是我国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一种较为详细的行业分类标准,将我国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了96个门类和530个大类。
这个分类标准更加详细,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各个行业的特点和发展情况。
3.国家标准行业分类国家标准行业分类是根据我国特定的需求制定的一种行业分类标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这个分类标准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对各个行业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和定义。
二、行业主管部门明细行业主管部门是负责管理和监督特定行业的政府机构,它们负责制定行业的政策法规,管理行业发展和市场秩序,并承担着促进行业创新和提高竞争力的职责。
下面是我国部分行业主管部门的明细: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级别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政策。
它在能源、交通、通信等领域有着重要的行业管理职责。
2.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负责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的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它在制造业、电信、互联网等领域有着重要的行业管理职责。
产业划分方法
1. 行业分类法:根据不同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特点,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行业,常见
的行业分类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
2. 功能分类法:根据企业的功能和角色,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产业,例如生产型产业、物流型产业、金融型产业等。
3. 价值链分类法:根据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将企业划分为上游产业、下游产业
和中游产业,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分类。
4. 技术水平分类法:根据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将企业划分为高新技术产业、传统技术产业等,以区分产业的竞争优势。
5. 市场分析法:根据市场对不同产业的需求和表现,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产业,以
便于市场细分和市场营销。
6. 国民经济部门分类法:根据国民经济的不同部门和产业,将企业划分为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信息技术业等部门或产业。
7. 产业链分类法:根据企业所处的产业链位置,将企业划分为上游产业、下游产业
和中游产业,便于分析产业链中各环节的竞争力和价值。
8. 创新分类法:根据企业的创新特点和创新活力,将企业划分为创新型产业、跟随
型产业等,分析产业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
9. 区域分类法: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资源禀赋,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产业,例如东
部产业、中部产业、西部产业等,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10. 资源分类法:根据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资源利用情况,将企业划分为资源型产业、技术型产业等,便于资源整合和利用。
产业划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特定背景下的需求和目标,可以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和研
究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1目的和适用范围1.1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正确反映国民经济内部的结构和发展状况,并为国家宏观管理,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经济管理以及进行科研、教学、新闻宣传、信息咨询服务等提供统一的行业分类和编码,特制订本标准。
1.2 本标准供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划分行业使用。
在计划、统计、财务会计、税收、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宏观管理、部门管理等项工作中,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处理行业分类资料,进行有关的分析研究工作。
2分类原则2.1 以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关于统计单位划分的原则作为划分行业的基本原则,并在分类中注意区分第一、二、三次产业。
2.2 依据按经济活动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的原则,即主要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性质进行行业分类,而不按其所属行政管理系统分类。
某一行业就其实质来说是指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活动的所有单位的聚合体。
2.3 积极吸取世界各国行业分类标准的经验,在具体分类中尽可能向联合国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ISIC)靠拢,以便于进行国际资料对比。
3划分行业的基本单位3.1 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机构,均以产业活动单位作为划分国民经济行业的基本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基本上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的单位。
对于大多数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因为它们从事的经济活动比较单一,因而它们就是产业活动单位。
但对于大型联合企业、集团公司或从事两种及两种以上重要经济活动的单位,则需要进一步按经济活动划分产业活动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具有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2)单独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3)掌握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资料。
3.2 乡、镇办以及村办的工业、建筑、批发零售贸易、交通运输、文教卫生等单位,具备产业活动单位条件的,按经济活动性质划分其所属的行业。
产业名称行业名称
电子信息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机电产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
制造业;金属制品业
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医药制造业
都市产业和基础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工艺品及其。
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类别划分1、轻工、纺织、化纤指各种化学纤维、棉、毛、丝、绢等制造以及服装、鞋帽、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的生产、加工项目;食品、饮料、酒类、烟草、纸及纸制品、印刷业、人选板、家具、记录媒介的制造及加工项目。
2、化工、石化及医药指基本化学原料、化肥、农药、有机化学品、合成材料、感光材料、日用化学品及专用化学品的生产加工与制造项目;人造原油、原油、石油制品、焦碳(含煤气)的加工制造项目;各种化学药品原药、化学药品制剂、中药材及中成药、动物药品、生物制品的制造及加工项目以及金属制品表面处理等项目。
3、机械、电子指普通机械、金属加工机械、通用设备、轴承和阀门、通用零部件、铸锻件、机电、石化、轻纺等专用设备、农林牧渔水利机械、医疗机械、交通运输设备、航空航天器、武器弹药、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家用电器及金属制品的制造、加工及修理项目;电子加工项目。
4、建筑材料指水泥、玻璃、陶瓷、石灰、砖瓦、石棉等各种工业及民用建筑材料制造与加工项目。
5、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指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的冶炼及压延加工项目。
6、火电指各种火电、输变电工程、蒸汽、热水生产等项目。
7、农、林、牧、渔业指农、林、牧、渔业的资源开发、养殖及其服务项目。
8、水利、水电指水库、灌溉、引水、堤坝、水电、潮汐发电等建设项目。
9、采掘指煤炭、石油及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盐矿等采选工程项目。
10、机场及相关工程指各种民用、军用机场及其相关工程的建设项目。
11、交通运输指铁路、公路、地铁、城市交通、桥梁、隧道、港口、码头、航道、水下管线、水下通道、光纤光缆、管线、管道、仓储建设及相关工程项目。
12、海洋及海岸工程指围海造地、海底管道、缆线铺设、防波堤坝、资源开采等涉海工程项目。
13、建筑、市政公用工程指房地产、停车场、污水处理厂、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园林、绿化等城市建设项目及综合整治项目。
各行业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表(一)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一)工业。
从业人员100o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
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Q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四)批发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澈型企业。
(五)零售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六)交通运输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七)仓储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行业分类大全行业分类是指将各种经济活动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进行划分和归类,以便于统计、管理和研究。
行业分类的标准和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国家和组织可能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
在国民经济中,行业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结构和发展方向,也是统计和分析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行业分类。
一、按照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
1. 第一产业,指直接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开展农、林、牧、渔等生产活动的行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2. 第二产业,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制造,生产各种工业品的行业,主要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
3. 第三产业,指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
二、按照行业的范围和特点进行分类。
1. 重工业,指以大型设备和重型原材料为主要生产对象的工业,主要包括钢铁、机械、化工、煤炭等行业。
2. 轻工业,指以小型设备和轻型原材料为主要生产对象的工业,主要包括纺织、服装、食品、家具等行业。
3. 高新技术产业,指以高科技为核心的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
三、按照行业的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
1. 基础产业,指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主要包括能源、交通运输、通信等行业。
2. 消费品产业,指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需要而生产的各种商品的产业,主要包括食品、服装、日用品等行业。
3. 服务业,指为社会各个部门和个人提供各种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金融、教育、医疗、旅游等行业。
四、按照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阶段进行分类。
1. 传统产业,指技术相对成熟,市场需求稳定的产业,主要包括纺织、食品加工、家具制造等行业。
2. 新兴产业,指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行业。
3. 朝阳产业,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主要包括环保、节能、文化创意、互联网等行业。
各行业划分标准
一、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1.农业:种植谷物、豆类、薯类、油料、棉花、烟草等农作物及果树、茶园等。
2.林业:育林、造林、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等。
3.畜牧业:饲养猪、牛、羊等牲畜及家禽等。
4.渔业: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
二、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
1.采矿业:开采金属矿、非金属矿、煤炭等资源。
2.制造业:机械制造、电子制造、化工生产等。
3.建筑业: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建设等。
三、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电力生产: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等。
2.燃气生产:天然气、煤气等的生产和供应。
3.水供应:自来水生产和供应。
四、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1.交通运输:陆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等。
2.仓储:货物储存、保管等。
3.邮政业:邮件传递、快递服务等。
五、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信息传输:电信业务、广播电视传输等。
2.计算机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等。
3.软件业: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等。
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1.批发业:商品批发贸易等。
2.零售业:商品零售贸易等。
3.住宿业:宾馆、饭店等提供住宿服务的场所。
4.餐饮业:提供餐饮服务的场所,如餐厅、酒店等。
七、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金融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2.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等。
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设备租赁、办公楼租赁服务等。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个行业分类国家统计局20个行业分类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等。
行业分类,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的详细划分,如林业,汽车业,银行业等。
行业分类可以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农、林、牧、渔业;2、采矿业;3、制造业;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5、建筑业;6、批发和零售业;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住宿和餐饮业;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金融业;11、房地产业;12、租赁和商务服务;1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5、居民服务、维修和其他服务业;16、教育;17、卫生和社会工作;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9、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非政府;20、国际组织。
社会分工就是职业分类的依据。
在分工体系的每一个环节上,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以及劳动的开支形式都各存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同意了各种职业之间的区别。
世界各国国情不同,其划分职业的标准有所区别。
根据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明确提出的理论,在国外通常将职业分成如下类型:(1)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质、层次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把工作人员划分为白领工作人员和蓝领工作人员两大类。
白领工作人员包括: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农场以外的经理和行政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办公室人员。
蓝领工作人员包括:手工艺及类似的工人、非运输性的技工、运输装置机工人、农场以外的工人、服务性行业工人。
这种分类方法明显地表现出职业的等级性。
(2)按心理的个别差异展开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就是根据美国知名的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创办的“人格—职业”类型相匹配理论,把人格类型分割为六种,即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
通俗的行业分类
通俗易懂,通常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而行业分类涉及到很多专业领域,涵盖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方面。
因此,将行业分类变得通俗易懂需要从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的角度出发,对各个行业进行分类和解释。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通俗易懂行业分类:
1. 第一产业:直接从事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行业,包括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等。
这些行业主要利用自然界的资源,为人类提供食品、纤维、木材等基本物质资料。
2. 第二产业:从事物质生产和加工的行业,包括制造业、采矿业等。
这些行业主要利用原材料和能源,通过加工和制造过程,生产出各种工业产品。
3. 第三产业:从事服务性工作的行业,包括金融、教育、医疗、娱乐、旅游、餐饮等。
这些行业主要提供各种服务,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4. 第四产业:信息产业,也称为新兴产业,包括信息技术、软件开发、云计算、大数据等。
这些行业主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信息服务和管理解决方案。
以上分类虽然简单,但可以涵盖大多数行业。
当然,不同的分类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组织不同的行业。
一、市场划分定义:为了实现经营规划目标,而针对目标区域与目标客户,而所实施的一种营销管理行为。
出现的频率,结合品牌定位特点,所正式确定的目标客户类型。
具体划分为15大类系统。
◆业务布局与市场划分参考选择形式(针对单一省份的不同市场情况而言):【方案一当一个省份只存在一个办事处】【形式A】【省会城市目标客户行业条线+地级市场】该办事处业务人员负责省会城市的某个客户行业条线(或多个单位)+该省某个地级市区域(包含该区域内的所有行业条线);【形式B】该办事处所管理的部分业务人员将省会城市目标客户行业条线进行分类划分;其余部分业务人员将全省地级市区域进行划分(包含该区域内的所有行业条线);【方案二当出现一个省份存在二个客户部】【形式A】客户部市场划分:每个客户部按照省会城市的某个或多个系统+该省多个地级市场进行划分;业务员市场划分:业务员负责所属客户部负责的省会城市的某个客户行业条线(或多个单位)+所属客户部负责的某个地级市区域(包含该区域内的所有行业条线)进行划分;【形式B】一个客户部市场划分:该客户部负责省会城市的部分目标客户行业条线+全省所有地级市场;该客户所管理的业务人员按照省会城市的某个客户行业条线(或多个单位)+该省某个地级市区域(包含该区域内的所有行业条线进行划分;另一个客户部市场划分:该客户负责全省市场的某个客户行业条线(或某给客户类别);该客户部所管理的业务人员按照逐个区域的逐个客户进行划分;【形式C 】一个客户部市场划分:该客户部负责省会城市的所有目标客户行业条线+全省多个地级市场;该客户所管理的业务人员按照省会城市的某个客户行业条线(或多个单位)+该省某个地级市区域(包含该区域内的所有行业条线进行划分);另外一个客户部市场划分:该客户负责该省的某个地级市场(包含该区域内的所有行业条线);该客户部所管理的业务人员按照该区域的行业条线及客户单位逐个划分;【形式D】一个客户部市场划分:该客户部负责省会城市的所有客户行业条线+外部县级市/县;该客户部所管理的业务人员按照该省会城市的行业条线及客户单位逐个划分;另外一个客户部市场划分:该客户负责除省会城市以外的各地级市市场(包含各地级区域内的所有行业条线);这个客户部所管理的业务员按照所属客户部所辖的区域市场进行逐个划分;【方案三当出现一个省份存在三个客户部】【形式A】一个客户部市场划分:该客户部负责省会城市的所有客户行业条线+外部县级市/县;该客户部所管理的业务人员按照该省会城市的行业条线及客户单位逐个划分;另外两个客户部市场划分:其余两个客户部分别对除省会城市以外的各地级市进行划分;这两个客户部所管理的销售人员,按照所属客户部所辖的区域市场(部分地级市)进行逐个划分;【形式B】其中一个客户部市场划分:该客户部负责省会城市所有客户行业条线+外部县级市/县;该客户部所管理的业务人员按照该省会城市的行业条线及客户单位逐个划分;另外一个客户部市场划分:该客户负责该省的某个地级市场(包含该区域内的所有行业条线);该客户部所管理的业务人员按照该区域的行业条线及客户单位逐个划分;余下一个客户部市场划分:该客户负责该省其余(除省会城市及单列出的地级市场之外)的多个地级市场(包含该区域内的所有行业条线);该客户部所管理的业务人员将该省其余(除省会城市及单列出的地级市场之外)的多个地级市区域进行划分;【形式C】其中一个客户部市场划分:该客户负责全省市场的某个客户行业条线(或某给客户类别);该客户部所管理的业务人员按照逐个区域的逐个客户进行划分;另外两个客户部市场划分:其余两个客户部分别对市场的某个客户行业条线(或某给客户类别)之外的其余客户行业条线与地级市场进行划分;这两个客户部所管理的销售人员,按照所属客户部所辖的省会客户行业条线+区域市场(部分地级市)进行逐个划分;【形式D】其中一个客户部市场划分:该客户负责该省的某个地级市场(包含该区域内的所有行业条线);该客户部所管理的业务人员按照该区域的行业条线及客户单位逐个划分;另外两个客户部市场划分:其余两个客户部分别对省会城市的所有目标客户行业条线及全省多个地级市场(单列出的地级市场楚外)进行划分;该客户所管理的业务人员按照省会城市的某个客户行业条线(或多个单位)+该省某个地级市区域(包含该区域内的所有行业条线进行划分);【形式E】客户部市场划分:每个客户部按照省会城市的某个或多个系统+该省多个地级市场进行划分;业务员市场划分:业务员负责所属客户部负责的省会城市的某个客户行业条线(或多个单位)+所属客户部负责的某个地级市区域(包含该区域内的所有行业条线)进行划分;。
行业类别划分:
一、产品行业划分
第一部分:支柱产业
1、电子信息:半导体、计算机、软件、通讯、数字家电
2、化工:精细化工
3、汽车:汽车零部件
4、采掘业
第二部分:装备产业
1、机械工业:机床、环保机械、医疗仪器设备、工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半导体设备、轻纺机械
2、仪器仪表
3、发电与输变电设备
第三部分:新兴产业
1、生物技术
2、制药
3、新材料
4、光电子
5、纳米
6、新能源
7、环保
第四部分:都市产
1、食品和农产品精加工
2、印刷与包
3、钻石珠宝
4、化妆品及洗涤用品
5、服装服饰
6、纺织:服装面料、针织品、床上用品等
7、轻工:家具、皮革制品、文化用品等
二、服务行业划分
1、商业零售业:食品零售、百货零售、汽配零售、家电零售、医药及医疗器械专门零售、连锁业
2、物流业:运输业、仓储业
3、会展业:展览公司
4、金融业:金融租赁、典当、投资管理、拍卖、融资代理
5、餐饮业:快餐服务、其他餐饮服务
6、旅游业:宾馆、酒店、旅行社
7、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装饰装修
8、广告业:广告公司、传媒公司
9、信息咨询服务业:信息中介、市场调查、管理咨询
10、文化产业
11、教育培训类
12、售后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