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课程教学计划
- 格式:pdf
- 大小:260.54 KB
- 文档页数:21
葫芦丝课程教学计划一、引言葫芦丝是一种传统的中国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
作为一种独特的吹管乐器,葫芦丝以其独特的音色和灵巧的演奏方式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
为了提供更好的葫芦丝教学服务,我们制定了以下葫芦丝课程教学计划。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员对葫芦丝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员的演奏技巧,包括对葫芦丝吹奏方法的掌握、指法的熟练以及乐曲演奏的技巧。
3. 培养学员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感悟能力。
4. 培养学员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
三、教学内容1. 葫芦丝基础知识a. 介绍葫芦丝的起源、分类和常见的演奏形式。
b. 介绍葫芦丝的结构和吹奏技巧,包括对葫芦丝的吹气要领、指法和演奏姿势的讲解和示范。
c. 演示和学习常见的葫芦丝音阶和音程。
2. 基础演奏技巧训练a. 练习吹奏基本的音阶和音程,培养学员的音准和音色感。
b. 练习各种指法和演奏技巧,在简单的音乐片段中逐渐提升难度。
c. 引导学员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培养良好的演奏习惯。
3. 乐曲学习和演奏a. 选择适合初学者的简单葫芦丝曲目,以歌曲和小调为主。
b. 通过逐步学习乐曲的各个部分和技巧难点,帮助学员逐渐掌握整个乐曲的演奏。
c. 鼓励学员进行个人创作,让他们能够自主选择乐曲并进行演奏。
4. 集体合奏和表演a. 定期组织学员进行集体合奏,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演奏。
b. 组织学员进行小型演出,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和水平。
c. 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活动,提供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四、教学方法1. 理论结合实践:将音乐理论与实际演奏相结合,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2. 示范演奏:教师通过演奏示范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各种演奏技巧。
3. 分组合作:鼓励学员分组合作,相互学习和演奏,促进交流和进步。
4. 激发兴趣:通过选取适合学员水平和喜好的乐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指导思想葫芦丝作为我国民族乐器之一,具有独特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同时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葫芦丝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 使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气息控制、指法、音阶、音准等。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4. 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内容1. 葫芦丝基础知识: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
2. 演奏技巧:气息控制、指法、音阶、音准、音色等。
3. 乐理知识:节奏、节拍、音程、和弦等。
4. 民族音乐作品:民歌、小调、民间乐曲等。
5. 练习曲与乐曲:初级、中级、高级练习曲与乐曲。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4周):学习葫芦丝基础知识,了解葫芦丝的构造、演奏姿势、气息控制等。
2. 第二阶段(5-8周):学习基本演奏技巧,包括单吐、打音、颤音、倚音等。
3. 第三阶段(9-12周):学习乐理知识,包括节奏、节拍、音程、和弦等。
4. 第四阶段(13-16周):学习民族音乐作品,提高演奏水平。
5. 第五阶段(17-20周):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准备葫芦丝比赛或演出。
五、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亲自实践,提高学习效果。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4. 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在演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新演奏技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课堂纪律等。
2. 演奏技巧:评估学生的气息控制、指法、音阶、音准等。
3. 音乐素养:考察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024年葫芦丝精彩教案(五周教育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周:认识葫芦丝,学习基本吹奏方法,熟悉音阶指法。
2. 第二周:进行简单的旋律练习,掌握基本节奏。
3. 第三周:学习音阶吹奏,提高音准和指法熟练度。
4. 第四周:练习吹奏简单曲目,培养音乐表现力。
5. 第五周:巩固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吹奏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准,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吹奏练习,锻炼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阶指法的熟练运用,节奏的准确把握。
2. 教学重点:基本吹奏方法的学习,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葫芦丝、音乐教材、电子琴、音响设备。
2. 学具:葫芦丝、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第一周:①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葫芦丝音乐,让学生感受其优美音色。
②基本吹奏方法讲解与示范。
③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吹奏。
④随堂练习:吹奏基本音阶。
2. 第二周: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②学习基本节奏,进行节奏练习。
③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常见的节奏为例,让学生模仿。
④随堂练习:吹奏简单旋律。
3. 第三周:①复习音阶和节奏。
②学习音阶吹奏,进行音准和指法训练。
③实践情景引入:以大自然中的声音为例,让学生模仿。
④随堂练习:吹奏音阶。
4. 第四周:①复习前三周所学内容。
②学习吹奏简单曲目。
③例题讲解:分析曲目结构,讲解吹奏技巧。
④随堂练习:吹奏简单曲目。
5. 第五周:①综合复习。
②进行小组合作,吹奏曲目。
③展示环节:每组进行吹奏展示。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周:认识葫芦丝,基本吹奏方法。
2. 第二周:节奏训练。
3. 第三周:音阶掌握。
4. 第四周:简单曲目吹奏。
5. 第五周:综合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每天练习音阶和节奏。
②吹奏所学曲目。
③收集生活中有趣的节奏,模仿并分享。
2. 答案:①音阶和节奏练习:根据教材进行。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葫芦丝的演奏技巧”。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葫芦丝的基本演奏姿势、呼吸方法、指法练习、以及简单的独奏曲。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指法,演奏简单的旋律。
3. 学生能够理解并实践葫芦丝音乐的表现力,提升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葫芦丝的基本演奏姿势、呼吸方法、指法练习。
难点:指法的熟练运用,以及音乐的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葫芦丝、乐谱、椅子。
学具:葫芦丝、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演奏一首简单的葫芦丝曲,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演奏姿势讲解:教师讲解葫芦丝的基本演奏姿势,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
3. 呼吸方法讲解:教师讲解葫芦丝的呼吸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
4. 指法练习:教师讲解指法练习的曲目,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
5. 简单独奏曲实践:教师指导学生演奏简单的独奏曲,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葫芦丝的基本演奏姿势2. 呼吸方法3. 指法练习4. 简单独奏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基本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答案:能够熟练掌握基本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2. 作业题目:练习指法练习曲目。
答案:能够熟练掌握指法练习曲目。
3. 作业题目:练习简单独奏曲。
答案: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独奏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葫芦丝比赛的拓展延伸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葫芦丝的演奏技巧”。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葫芦丝的基本演奏姿势、呼吸方法、指法练习、以及简单的独奏曲。
这些内容是学习葫芦丝的基本功,对于学生掌握葫芦丝演奏技巧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葫芦丝教学计划引言概述:葫芦丝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乐器,近年来在国内外越来越受欢迎。
为了推广葫芦丝的学习和传承,我们制定了一套葫芦丝教学计划。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个计划的内容和目标。
一、教学目标1.1 培养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和热爱。
1.2 提高学生的葫芦丝演奏技巧。
1.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2.1 基础知识教学2.1.1 介绍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1.2 介绍葫芦丝的构造和分类。
2.1.3 教授正确的吹奏姿式和基本演奏技巧。
2.2 曲目学习2.2.1 选取一些经典的葫芦丝曲目,如《二泉映月》和《梁祝》等,进行逐曲教学。
2.2.2 引导学生理解曲目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结构。
2.2.3 鼓励学生进行曲目的演奏和创作。
2.3 合奏和演出2.3.1 组织学生进行葫芦丝合奏练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2.3.2 安排学生参加校内外的葫芦丝演出活动,提升他们的舞台表演能力。
2.3.3 鼓励学生参加葫芦丝比赛,展示他们的才华和成果。
三、教学方法3.1 系统教学3.1.1 设计完整的课程体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3.1.2 制定教材和教学大纲,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3.1.3 定期进行测评,匡助学生检验学习效果和提升学习动力。
3.2 多媒体辅助教学3.2.1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葫芦丝演奏的视频和音频资料,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摹仿。
3.2.2 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和交流社区,方便学生学习和交流。
3.3 个性化指导3.3.1 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学习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3.3.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量能力。
3.3.3 提供定期的个别辅导和反馈,匡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
四、教学资源4.1 专业教师团队4.1.1 雇佣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葫芦丝教师。
4.1.2 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4.2 学习设施和器材4.2.1 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室和练习场地。
葫芦丝优质教案(五周教育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课程基于《葫芦丝基础教程》进行设计,教学章节包括:第一章《葫芦丝基本知识》,第二章《基本音阶与指法》,第三章《简单乐曲演奏》。
详细内容包括葫芦丝结构、演奏姿势、基本音阶、指法练习以及三首简单乐曲演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葫芦丝基本知识,解其结构和演奏姿势。
2. 学会基本音阶与指法,能演奏简单乐曲。
3. 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阶转换、指法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基本音阶、指法掌握,简单乐曲演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葫芦丝、音乐教材、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葫芦丝、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第一周:葫芦丝基本知识(1)导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解葫芦丝结构。
(2)讲解:介绍葫芦丝演奏姿势、口型、吸方法等。
(3)实践: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基本演奏姿势。
2. 第二周:基本音阶与指法(1)讲解:教授基本音阶,演示指法。
(2)实践: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音阶与指法。
(3)例题讲解:讲解音阶转换技巧。
(4)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音阶与指法。
3. 第三周:简单乐曲演奏(1)讲解:分析乐曲结构,教授演奏技巧。
(2)实践: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演奏乐曲。
(3)例题讲解:讲解乐曲中难点与重点。
(4)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演奏乐曲。
4. 第四周:巩固提高(1)复习:回顾前三周所学内容。
(2)实践:学生自主练习演奏乐曲。
(3)互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演奏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1)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展示:学生进行葫芦丝演奏展示。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周:葫芦丝结构、演奏姿势、口型、吸方法。
2. 第二周:基本音阶、指法、音阶转换技巧。
3. 第三周:乐曲结构、演奏技巧。
4. 第四周:复习内容、演奏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练习音阶与指法。
(2)演奏指定乐曲。
2. 答案:(1)音阶与指法练习:根据教材要求,完成相应练习。
葫芦丝教学--策划方案一、背景分析。
葫芦丝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葫芦丝在近年来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然而,由于葫芦丝的特殊性,学习起来并不容易,需要专业的指导和教学。
二、目标群体。
针对对葫芦丝感兴趣的学生、音乐爱好者以及想要学习中国传统乐器的人群。
三、教学内容。
1. 基础知识,葫芦丝的起源、发展历史、结构和演奏技巧等基础知识。
2. 基础练习,音阶、琶音、吹奏技巧等基础练习。
3. 曲目演奏,学习一些经典的葫芦丝曲目,如《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让学生能够熟练演奏。
四、教学方式。
1. 课堂教学,定期举办葫芦丝教学班,由专业的葫芦丝老师进行教学指导。
2. 线上教学,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葫芦丝教学课程,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五、教学活动。
1. 演奏交流会,定期举办葫芦丝演奏交流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演奏成果,并与他人交流学习。
2. 演出表演,组织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演出活动,提升学生的演奏技巧和舞台表现能力。
六、教学成果。
通过系统的葫芦丝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了解葫芦丝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和传承。
七、预期效果。
1. 增加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和了解。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3. 促进葫芦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八、实施计划。
1. 确定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
2. 招募专业的葫芦丝老师。
3. 宣传推广葫芦丝教学班。
4. 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
通过以上策划方案的实施,相信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葫芦丝,促进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葫芦丝学期教学计划优秀9篇葫芦丝学期教学计划篇一1、认真指导学生每一次习作,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
2、无论是写记实作文,还是写想象作文,都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
4、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多给他们创造想象的氛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5、认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会学生的观察方法,养成学生勤于观察的习惯6、重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至用。
7、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别人文章时感悟别人的表达方法,并要求学生积攒每一篇课文和课外阅读时遇到的美词佳句,丰富学生的词汇和语言。
8、培养学生自己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养成“观察——构思——提纲——草稿——修改——誊写”的良好的写作习惯。
葫芦丝学期教学计划篇二初三班是个毕业班,总的特点来讲,同学们不爱学习,对学习物理没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学科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由原来的平均分在50多分上升到平均分为64分多(月考情况),优秀率也在逐步提高。
一、学生基本情况由于学生思维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然后,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二、指导思想以D的“十六”的方针政策为指针,贯彻落实教育改革精神,狠抓基础教育,努力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切实保证教育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平,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能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葫芦丝精品教案(五周教育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葫芦丝基础教程》第三章《音阶与指法》和第四章《曲目练习》。
具体内容包括:复习指法,加深对音阶理解;学习《小星星》、《康定情歌》两首曲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葫芦丝基本音阶和指法。
2. 通过学习曲目,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阶熟练掌握和指法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曲目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葫芦丝、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葫芦丝、教材、笔记本、谱夹。
五、教学过程1. 第一周:复习指法,加深对音阶理解。
(1)课堂导入:讲解音阶在音乐中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音阶练习。
(2)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进行音阶接力比赛,提高学生积极性。
(3)例题讲解:以C大调音阶为例,讲解指法要领。
(4)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音阶,教师巡回指导。
2. 第二周至第四周:学习《小星星》、《康定情歌》两首曲目。
(1)课堂导入:介绍曲目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实践情景引入:分组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曲目演奏技巧,引导学生注意情感表达。
(4)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第五周:复习与拓展。
(1)课堂导入: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进行曲目展示,提高学生自信心。
(3)例题讲解:讲解拓展曲目,引导学生探索音乐世界。
(4)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音阶与指法:C大调音阶,指法要领。
2. 曲目:《小星星》、《康定情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练习音阶,熟练掌握C大调音阶。
(2)练习《小星星》、《康定情歌》,注意情感表达。
2. 答案:音阶练习和曲目演奏技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参加课外音乐活动,提高音乐素养。
葫芦丝教学计划一、项目背景葫芦丝,又称陶笛,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具有悠扬动听的音色,广泛应用于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等领域。
为了传承和宏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我们制定了葫芦丝教学计划,旨在培养更多的葫芦丝爱好者和优秀的演奏者。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员对葫芦丝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欣赏能力;2. 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音准、音色控制、吹奏姿式等;3. 学习葫芦丝的常见曲目,提高演奏水平;4. 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舞台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葫芦丝基础知识- 介绍葫芦丝的起源、发展和分类;- 了解葫芦丝的构造和演奏原理。
2. 葫芦丝演奏技巧- 吹奏姿式:正确握笛、吹气技巧;- 音准控制:指法、吹奏力度的掌握;- 音色控制:吹奏技巧、舌位的运用。
3. 葫芦丝曲目学习- 选取一些适合初学者的简单曲目,如《茉莉花》、《小苹果》等;- 逐步增加曲目的难度,引导学员挑战更高水平的曲目。
4. 团队合作和舞台表演- 组织学员进行合奏训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定期举办演出活动,提供舞台表演机会。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向学员介绍葫芦丝的相关知识。
2. 示范演奏:教师进行葫芦丝演奏示范,让学员对正确的演奏技巧有直观的认识。
3. 个别指导:针对学员的不同水平和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
4. 合奏训练:组织学员进行合奏练习,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舞台表演技巧。
5. 演出实践:定期组织学员参预演出,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五、教学计划1. 基础阶段(1-3个月)- 学习葫芦丝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学习简单曲目,如《茉莉花》、《小苹果》等。
2. 进阶阶段(3-6个月)- 学习更复杂的曲目,如《千年等一回》、《梁祝》等;- 加强音准和音色控制的训练;- 参预合奏训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 提高阶段(6个月以上)- 学习高难度的曲目,如《龙的传人》、《黄河大合唱》等;- 参预演出实践,提高舞台表演能力。
葫芦丝课程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所带兴趣班有32人,参加本班训练的学生都是三、四、五、六年级学生,老队员22人,新队员10人,老队员中部分同学已具有一定的吹奏基本功和较好的音乐素养,但人数相对太少,六年级的刘瑜同学、杨帆同学水平较高能达到四级水平,但三、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第一期学习内容: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颤音、倚音、虚指颤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4、吹奏人们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等乐曲《小羊羔》《金孔雀轻轻跳》《《小夜曲》《欢乐颂》《划小船》《映山红》《苗家姑娘过山来》《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等。
四、学习目标: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双吐、三吐、颤音、波音、叠音、打音、虚指颤音、滑音、震音)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音程、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 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小羊羔》《金孔雀轻轻跳》《小夜曲》《欢乐颂》《划小船》《映山红》《苗家姑娘过山来》《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竖笛的学习来提高学员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9月份:(1)教会学生附点四分音符的奏法和附点八分音符演奏方法。
(2)长音的虚颤音奏法。
(3)在运用以上的奏法教会学习演奏乐曲《金孔雀轻轻跳》《小羊羔》。
10月份:(1)自由拍的演奏方法;(2)单吐音和双吐音的练习;(3)打音的吹奏方法,颤音的吹奏方法,学习演奏乐曲《小夜曲》《欢乐颂》《划小船》。
11月份:(1)自由拍的吐音方法练习;(2)吐音和滑音相结合的练习;(3)倚音的吹奏方法,学习演奏乐曲《映山红》《苗家姑娘过山来》。
12月份:(1)虚颤音和连音相结合的练习;(2)吐音和连音相结合以及十六分音符及断音相结合的练习;(3)活指练习,学习演奏乐曲《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
六、措施方法:1、明确活动目的,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主,卓有成效地开展这一音乐活动。
2、解决曲目及吹奏基本功重难点,尽量利用分散减少难度的直观教学。
3、乐队分声部合奏时注重实效性、一点点啃骨头,一个乐句一个乐句的合,一个乐段一个乐段的练并注意乐曲细节的处理。
4、给学生提供舞台,提供各种形式,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长处,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定期进行汇报及相应的实践活动。
葫芦丝教学计划(2010-12-17 09:14:25)标签:一、指导思想: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所带兴趣班有32人,参加本班训练的学生都是三、四、五、六年级学生,老队员22人,新队员10人,老队员中部分同学已具有一定的吹奏基本功和较好的音乐素养,但人数相对太少,六年级的刘瑜同学、杨帆同学水平较高能达到四级水平,但三、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第一期学习内容: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颤音、倚音、虚指颤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4、吹奏人们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等乐曲《小羊羔》《金孔雀轻轻跳》《《小夜曲》《欢乐颂》《划小船》《映山红》《苗家姑娘过山来》《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等。
四、学习目标: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双吐、三吐、颤音、波音、叠音、打音、虚指颤音、滑音、震音)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音程、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 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小羊羔》《金孔雀轻轻跳》《小夜曲》《欢乐颂》《划小船》《映山红》《苗家姑娘过山来》《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竖笛的学习来提高学员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9月份:(1)教会学生附点四分音符的奏法和附点八分音符演奏方法。
(2)长音的虚颤音奏法。
(3)在运用以上的奏法教会学习演奏乐曲《金孔雀轻轻跳》《小羊羔》。
10月份:(1)自由拍的演奏方法;(2)单吐音和双吐音的练习;(3)打音的吹奏方法,颤音的吹奏方法,学习演奏乐曲《小夜曲》《欢乐颂》《划小船》。
11月份:(1)自由拍的吐音方法练习;(2)吐音和滑音相结合的练习;(3)倚音的吹奏方法,学习演奏乐曲《映山红》《苗家姑娘过山来》。
12月份:(1)虚颤音和连音相结合的练习;(2)吐音和连音相结合以及十六分音符及断音相结合的练习;(3)活指练习,学习演奏乐曲《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
六、措施方法:1、明确活动目的,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主,卓有成效地开展这一音乐活动。
2、解决曲目及吹奏基本功重难点,尽量利用分散减少难度的直观教学。
3、乐队分声部合奏时注重实效性、一点点啃骨头,一个乐句一个乐句的合,一个乐段一个乐段的练并注意乐曲细节的处理。
4、给学生提供舞台,提供各种形式,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长处,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定期进行汇报及相应的实践活动。
5、自身专业业务素质应不断提高,做到勤学苦练。
葫芦丝教学计划贵阳市老年大学网站 | 更新时间:2011-08-24 | 来源:贵阳市老年大学字号: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
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
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而且它具有价格便宜、携带方便、易学等特点,老年人对它更是情有独钟。
对于老年人来说学习葫芦丝不仅可以喜心开智、陶冶情操。
而且通过吹奏葫芦丝,肺部得到锻炼,使肺功能增强,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学员通过三年的学习应该做到:1、对葫芦丝的结构性能有全面的认识,能正确使用和保护葫芦丝并能对葫芦丝的一般故障自行处理和维修;2、掌握葫芦丝演奏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及相关的乐理知识,能演奏中、高级的独奏曲;3、学会分析和处理乐曲并能较完美地表现乐曲。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老年人学习乐器以自娱自乐为主,而且大多数的老年人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乐理知识.所以结合本学科和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在教学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听唱吹三结合”的方法。
从而达到“学有所成、学有所乐”的目的。
三、学制安排学制三年、六学期192-204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一学年、第一学期(32-34学时)1、葫芦丝的结构与性能2、葫芦丝演奏的基本方法3、吹奏的呼吸方法4、单吐的吹奏5、认识指法表和练习全按作5指法)6、连吐和断吐练习7、葫芦丝吹奏的基础乐理8、打音和颤音9、叠音和倚音10、虚指颤音11、学习2-3首初级乐曲第二学期(32-34学时)1、单吐双吐和三吐2、滑音3、腹颤音4、气息强弱的控制5、节奏与节拍6,反复记号和常见的符号7、学习4-6首独奏曲第二学年、第一学期(32-34学时)1、单吐、双吐和三吐的关系与区别2、打音、叠音和倚音的关系和区别3、颤音和虚指颤音的区别4、波音练习5、垛音和垛音练习6、全按作1指法的学习和练习7、葫芦丝的定调和转调8、学习4-6首葫芦丝独奏曲第二学期(32-34学时)1、花舌音的学习和练习2、循环换气的学习和运用3、变化音的吹奏方法4、速度、力度与乐曲风格5、全按作1的强化练习6、学习全按作47、基本乐理复习8、学习4-6首中级葫芦丝独奏曲第三学年、第一学期(32-34学时)1、乐曲分析、处理与表现2、学习跟伴奏演奏的技巧和方法3、揉音的学习与练习4、飞指的学习与练习5、基本功气、指、舌的强化6、全按作2指法的学习7、学习学习4-6首中高级葫芦丝独奏曲第二学期(32-34学时)1、葫芦丝一般故障的处理和简单的维修方法2、全按作2和全按作4的复习与巩固3、碎舌的练习方法4、呼舌的练习方法5、循环双吐的练习方法6、学习学习5-6首高级葫芦丝独奏曲六年级葫芦丝班教学计划作者:王小莉王芳 来源:本站 时间:2012-3-3一、指导思想: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所带兴趣班有28人,参加本班训练的学生都是小学生,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学习内容:第一周: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第二周: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第三周: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音程、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 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第四周:低音“5”音的练习。
第五周:低音“6”音的练习。
第六周:低音“7”音的练习。
乐曲《我有一只小羔羊》的学习。
第七周:中音“1”音的练习。
第八周:中音“2”音的练习。
乐曲《粉刷匠》的学习。
第九周:中音“3”音的练习。
乐曲《小夜曲》的学习。
第十周:中音“5”音的练习。
乐曲《牧童》的学习。
第十一周:中音“6”音的练习。
乐曲《太阳》的学习。
第十二周:中音“4”音的练习。
乐曲《新年好》的学习。
第十三周:气息的练习,长音、连音、强弱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