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文言文二则》练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25.46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基础积累大巩固焉(yān niān) 贫(pín tān)卒(zhú zú) 勤(qín qíng)二、看拼音写汉字。
nánɡ yínɡ yè dú bó xué duō tōnɡ jiā pín zú yè()()()()三、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中。
1.车胤家贫,没有灯油夜读,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是()A.映着雪读书。
B.凿壁偷光。
C.把萤火虫放在布袋里,就着萤光读书。
2.胤恭勤不倦.。
()A.疲倦B.厌倦C.倦怠3.家贫.,不常得油。
()A.少B.穷困C.贫民阅读能力大提升四、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问之.,曰:“欲作针。
”(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3.“逢老媪方磨铁杵”,中“方”的意思是:()A.方才B.正在C.方形思维创新大拓展五、《囊萤夜读》这则文言文,讲了车胤借助萤火虫的光夜读的故事。
你还听出过类似的故事吗?请你写出来吧。
参考答案二、囊萤夜读博学多通家贫卒业三、1.C 2.A 3.B四、1.之:老婆婆 2.弃:放弃 3.B五、我还知道,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和车胤一样,学习刻苦勤奋。
还有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汉朝时,有一人叫匡衡,勤奋好学。
家里很穷,白天必须干活,晚上他才能读书。
但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他的邻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
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说:“既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课时练习第一课时一、给下列生字补充读音。
ɡín y恭勤焉二、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例:胤恭勤不倦(疲倦)。
1.囊萤夜读()2.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3.以夜继日焉()三、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四、学习了本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第二课时一、给句子中加点字注音。
1.家贫.()不常得油。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三、《铁杵成针》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第一课时【答案】一、ōnɡq ān二、1.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
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2.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
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3.以夜继日: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三、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四、我读懂了车胤家里非常贫穷,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车胤绝不放弃,努力给自己创造条件。
我们这些有条件读书的人,应该珍惜读书的机会,好好学习。
第二课时【答案】一、1.贫:贫穷 2.弃:放弃二、1.李白被老婆婆的意志力所感动,回去继续完成学业。
2.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三、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就会成功。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比较适合儿童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成功之处:1.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能做到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
教学中把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
教学中我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二则》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恭.敬(gōng)练囊.(láng) B.勤.奋(qíng)博.学(bó)C.贫.穷(pín)心不在焉.(yān) D.车胤.(yìng)相逢.(féng)2.下列人物与成语故事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A.杨时一一程门立雪B.李白一一铁杵成针C.车胤一一囊萤夜读D.吕蒙一一悬梁刺股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胤.(yìn yìng)恭勤.(qíng qín)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chéng shèng)数.(shuò shù)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过小溪,逢老媪.(ǎo áo)方磨铁杵.(chǔ wǔ),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hái huán ) 卒业。
三、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车胤年轻时由于家庭pín kùn ,买不起灯油,就利用练囊装上yíng huǒ chóng qín fèn 读书。
(2)车胤从小就qiān gōng yǒu Iǐ,爱好读书,他长大后成了一位bóxué duō cái 的人。
四、辨字组词逢卒杵萤蓬萃杆莹五、查字典,再填空。
(1)“囊”字是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囊”字在字典里的读音有:①nāng;②náng。
(2)在“囊.萤夜读”中的读音是。
(填序号)(3)在“鼓鼓囊.囊”中的读音是。
(填序号)六、联系课文内容,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胤恭勤不倦恭:勤:(2)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练囊:盛:(3)世传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课时练习第一课时一、给下列生字补充读音。
ɡín y恭勤焉二、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例:胤恭勤不倦(疲倦)。
1.囊萤夜读()2.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3.以夜继日焉()三、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四、学习了本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第二课时一、给句子中加点字注音。
1.家贫.()不常得油。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三、《铁杵成针》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第一课时【答案】一、ōnɡq ān二、1.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
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2.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
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3.以夜继日: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三、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四、我读懂了车胤家里非常贫穷,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车胤绝不放弃,努力给自己创造条件。
我们这些有条件读书的人,应该珍惜读书的机会,好好学习。
第二课时【答案】一、1.贫:贫穷 2.弃:放弃二、1.李白被老婆婆的意志力所感动,回去继续完成学业。
2.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三、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就会成功。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比较适合儿童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成功之处:1.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能做到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
教学中把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
教学中我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4)一、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21分)1. 看拼音写词语。
2. 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 巧填同音字。
4. 比一比,再组词。
5. 选出下面的加点的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1)过是溪。
()A.表示肯定;B.这;C.对,正确。
(2)博学多通。
()A.通晓,明白;B.有路达到;C.普通,一般。
(3)逢老媪方磨铁杵。
________ A方向,方面; B.正在;C.方法,办法。
6. 查字典填空。
“博”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博”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量)多;丰富;②通晓;③博取;取得。
在下列句子里“博”应选择哪种解释?(填序号)博学多通________ 地大物博________ 以博欢心________7.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__(2)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________八、句子赏析.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以夜继日”和我们常用的成语________的意思是相同的。
(2)夏天的时候,车胤用________的方法学习。
(3)这句话说明()A.车胤是一个学习刻苦勤奋的人。
B.车胤的家里实在太穷了。
C.车胤是一个喜欢小动物的人。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1)这句话中的画线部分让我想到了词语________,它也是“铁杵成针”的反义词。
(2)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A.承上启下B.总结全文C.为下文做铺垫课内阅读。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文中加点字“之”的意思是()。
A.老媪B.用铁杵磨针这件事C.没有实际意义(2)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3)理解本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老媪。
类文阅读-22文言文二则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①壁引其②光,发书映光而读之③。
邑人④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⑤。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⑥成大学。
【注释】①穿:凿穿。
②其:它的,指蜡烛。
③之:指代书。
④邑人:同县的人。
⑤偿:报酬、回报。
⑥遂:于是、就。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不逮:烛光照不到。
B.穿壁:在墙上凿洞。
C.大姓:姓“大”的人。
D.佣作:做雇工,劳作。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原因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3.本文写了匡衡的哪两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4.说一说,匡衡身上有哪些你值得学习的品质呢?【参考答案】1.C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3.本文写了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到大户人家帮佣只为借书这两件事。
4.示例:匡衡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恒心与毅力值得我学习。
欧阳修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
太夫人②以荻③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④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致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⑤,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孤:小时候死了父亲。
②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
③荻(dí):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像苇叶,秋天开紫花。
④闾(lǘ)里:乡里。
⑤文字:文章。
1.“家贫无资”的“资”意思是。
当这个字表示“供给;提供”的意思时,可以组词为。
2.“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意思是()。
A.他从小时候开始写诗歌文章时,个子就和大人一样高了。
B.他从小时候起开始写诗歌文章,下笔就和大人一样镇静了。
C.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水平已经和大人一样高了。
3.选文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写欧阳修苦读的?4.你还知道哪些名人苦读的故事呢?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参考答案】1.货物,钱资助2.C3.选文是从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教他写字,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已经欧阳修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机抄录这些具体事例来写欧阳修苦读的。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文言文两则》练习题一、我能写好字二、看拼音,写词语。
gōng jìng qín fèn bōxuēxiāng féngpín qióng náng yíng zúyètiěchǔ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老媪.(ǎo wēn)萤.火(yíng yín)好焉.(zhāi yān)酣.睡(gān hān)落魄.(pòpù)可卑.(pēi bēi)四、填空。
“囊”是个多音字,在“软鼓囊囊”中读,在“囊萤夜读”中读。
当读náng时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口袋;②像口袋的东西;③用袋子装;下面词语中的“囊”的意思分别什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探囊.取物()囊.萤夜读()囊.括()毛囊.()五、比一比,组词语。
萤()贫()博()杵()涤()荧()贪()搏()杆()缝()六、写反义词。
凶猛—()光荣—()艰巨—()昂首—()装饰—()淹没—()七、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胤恭勤不倦.。
()A、疲倦B、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2、博学多通.。
()A、通过,穿过B、通晓,明白3、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A、回去完成了学业B、回去继承了家业八、读句子,完成练习。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盛”在文中的读音是,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是。
2、“以照书”句中“以”的意思是()A、凭借B、用来C、可以3、年胤“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的原因是。
(用原句回答)4、用现代汉语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囊萤夜读》选自《》,主人公是,“囊萤”的意思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2、《铁杵成针》选自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主人公是代诗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十、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文言文二则》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下面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恭.敬(gōng)还卒.业(zóu)B.勤.奋(qín)柳絮.(xù)C.糠.皮(kāng)捆.绑(kǔn)D.阻塞.(sè)扭.打(niǔ)2.选出加点字正确的释义。
(填序号)(1)以夜继.日焉()A.继承B.接续C.继而D.继续(2)欲将轻骑.逐()A.骑马B.骑兵C.跨坐D.兼跨两边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A.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B.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C.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D.太白/感其意4.下列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翻译最为恰当的一项是()A.在夏天有月亮的晚上,(车胤)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B.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十几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C.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D.在夏天有月亮的晚上,(车胤)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十几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5.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囊萤夜读》讲的是唐朝人车胤自幼聪颖好学,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的故事。
()(2)车胤的这种在夏夜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读书的精神已经过时了。
()(3)“铁杵成针”字面意思是铁棒磨成针。
实际上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4)《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都是寓言故事。
()6.查字典,再填空。
(1)“囊”字是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囊”字在字典里的读音有:①nāng;②náng。
(2)在“囊.萤夜读”中的读音是。
(填序号)(3)在“鼓鼓囊.囊”中的读音是。
(填序号)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文言文二则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书写1.看拼音,写汉字。
gōng xǐ qín láo tiě chǔxiāng féng pín qióng二、填空题2.多音字并组词。
盛_____(_____)_____(_____)数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文章大意填写。
《囊萤夜读》讲述的是车胤儿时利用________的代替油灯勤学苦读的故事,告诉人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________,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4.翻译1.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初,范阳祖逊,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学习了囊萤夜读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表达6.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铁杵成针》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恭喜勤劳铁杵相逢贫穷【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文言文二则》练习题
1、看拼音,写字词。
gōng jìng qín fèn yān zú
心不在丢保车
2、我能写好字
3、比一比,组词语。
囊()萤()恭()勤()卒()嚷()莹()添()谨()碎()博()贫()焉()逢()
搏()贪()淹()峰()
4、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在下面画上“”
1、则练囊盛.(shèng chéng)数十萤火以照书。
2、世传.(chu、án zhuàn)李白读书山中。
5、字词理解。
(1)下面加点字意思正确的打“√”,如有错误,有正确的意思写在括号里。
①夏月则囊盛.(强烈)数十萤火以照书。
()
②过是溪,逢老媪方.(正在)磨铁杵。
()
(2)照样子,用组词方法解释加点字。
①胤恭勤不倦.。
(疲倦)②博学多通.()
③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④未.成,弃去。
()
(3)“卒”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完毕,结束,②到底,终于,③死;下列加点字分别选哪个义项?
A、七有卒.,年七十一,目闻之震悼。
()
B、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6、下列成语中与“铁杵成针”意思相近是()
A、水滴石穿
B、恍然大悟
C、点石成金
D、粗中有细
7、下列句子中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B、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C、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①该句告诉我们的时间是,“则”的意思相当于,“数”形容萤火虫,
所以才能。
②这句话的意思是:
(2)下面对“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感动她的意志,回去完成了学业。
B、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C、李白感谢她的意思,最终完成了学业。
9、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囊萤夜读》中能够直接概括车胤的精神品格的词语是()
A、恭勤不倦
B、博学多通
C、家贫不常得油
D、以夜継日
(2)引用原文回答。
李白在山里读书时,对待学习,刚开始时的行为是“”,后来的行
为是“”。
他的行为发生这样大的变化是因为看了,从而“感其意,还卒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学习疲劳了可以去郊外散散心。
B、读书再苦再累也不会比磨针更辛苦。
C、多细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真理。
D、做任何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附参考答案
1、看拼音,写字词,恭敬,勤奋,焉,卒
2、我能写好字。
略
3、组词。
行囊,叫嚷,萤火虫,晶莹,恭敬,添加,勤奋,谨慎,卒子,粉碎,
博士,搏斗,贫困,贪玩,心不在焉,淹没,相逢,山峰
4、选正确读音。
(1)shèng(2)chuán
5、字词理解。
(1)①装,②√。
(2)②通晓,③照明,④未完,
(3)A③,B①
6、A
7、B,
8、(1)①夏季,就,数量多,照明,
①车胤在夏季夜里用透明的丝绢做成袋子装了很多萤火虫来照明诗书。
(2)B
9、(1)A、D
(2)未成,弃去,感其意,还卒业。
老媪方磨铁杵。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