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 格式:pptx
- 大小:77.35 MB
- 文档页数:45
期末复习知识导引4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一、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沉积作用作用化学过程溶蚀CaCO3+CO2+H2O===Ca(HCO3)2淀积Ca(HCO3)2===CaCO3↓+CO2↑+H2O2.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岩石可溶性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碳酸钙类岩石,如石灰岩透水性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越高,透水性越好水溶蚀力取决于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流动性取决于大气降水、地面坡度以及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3(1)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①峰丛、峰林、③孤峰、残丘等。
(2)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⑤地下暗河,⑥石钟乳,⑦石笋,⑧石柱等。
地表喀斯特与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形态作用地表喀斯特地貌石芽→石林→峰林峰丛→孤峰→残丘溶蚀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溶蚀落水洞溶蚀地下喀斯特溶洞、地下河溶蚀二、河流地貌1、河流的侵蚀地貌(1)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
发展阶段侵蚀类型地貌特点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中期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道弯曲,呈“S”型成熟期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上游河谷AA′对应 I ,河道较窄,呈“v”型;中游河谷BB′对应 II ,河谷逐渐开阔;下游河谷CC′对应 III ,河谷更开阔,呈“槽”型。
(2)河流侵蚀地貌:瀑布2、河流的堆积地貌地貌石钟乳、石笋、石柱淀积冲积扇(1)形成: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沉积而成。
(2)冲积平原三种地貌类型的位置和形成2.河流堆积地貌三、风沙地貌1、干旱地区风沙地貌发育的原因(1)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沙源足。
(2)植被稀少,利于风沙活动。
(3)多大风活动。
2、风沙侵蚀地貌风蚀蘑菇雅丹(1)常见的风沙堆积地貌除了沙丘外,我国的黄土高原也属于风沙堆积地貌,据考证:黄土高原厚厚的黄土是偏北风从北部高原上吹过来的。
【课题】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例如:、、,属边界,符号。
①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素有“地球伤疤”之称。
②歌曲《伤心太平洋》:太平洋在,大西洋在,大西洋有朝一日会取代太平洋成为世界第一大洋。
③红海:世界盐度最高的海,位于板块和板块的断裂张开处,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在不断的,未来可能会形成新的海洋(可能叫红洋)。
④地中海位于板块和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在不断,未来可能会消失。
(3)垂直运动:①断层上升一侧,形成或,即山、山、山、。
例如:、、。
考点示例:下列山脉的地质成因不同的是()A.华山B.庐山C.泰山D.武夷山②断层下沉一侧,形成或,即(堑,壕沟)。
例如:我国著名的地堑构造:①(陕西·西安~13朝古都);②(山西·太原)。
二、风力侵蚀地貌,即风蚀地貌:①风蚀、风蚀、风蚀柱;②戈壁、裸岩荒漠;③风蚀、风蚀~被称为“魔鬼城”;④地貌、即风蚀。
雅丹地貌,即风蚀雅丹:又称风蚀垄槽,或风蚀脊。
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扩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被称为雅丹地貌,即风蚀雅丹。
在我国以罗布泊洼地西北部的古楼兰附近最为典型。
有些雅丹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雅丹”原是我国维吾尔族语,意为陡峭的土丘。
考点示例:我国对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上升运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2、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 )A.①B.⑤ C.③ D.④3、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东南丘陵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4、我国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地区湖泊干涸的人为因素主要是()A.水资源利用不当B.围湖造田C.过度樵采D.过度开垦5、已知该地区经常吹东北风,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的伸展方向为()A.东南~西北B.东北~西南C.东西方向D.南北方向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第四章地貌(复习讲义)思维导图第一节常见的地貌类型一、喀斯特地貌(一)概念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二)喀斯特地貌分布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案例探究】喀斯特地貌发育条件探究思考: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丰富的原因。
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并且厚度大、岩性纯、裂隙比较发育。
桂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植被茂盛,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漓江纵贯南北,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喀斯特地貌分类(四)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的影响有利影响:(1)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2)居住、防空、储藏的最佳选择地(喀斯特洞穴内冬暖夏凉)不利影响:(1)交通:地表破碎,崎岖不平;地下多溶洞和地下河;地质条件复杂(崩塌、断层),多地质灾害;(2)农业:平地少,地表水缺乏,土壤层薄且贫瘠;(3)生态:石漠化严重,土壤退化,耕地减少,植被减少,旱涝灾害等发生频率增加。
【案例】分析世界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1)分析大窝凼在基建工程方面的优势。
①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②场地构造稳定,开挖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好。
(2)简述大窝凼在排水方面的优势。
①喀斯特地质条件雨水易向地下渗透;②天坑底部多裂隙,排水条件好。
③二、河流地貌(一)概念: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
(二)分类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三)不同河段对应的河流地貌【裁弯取直的影响】裁弯取直的影响:(利)改善航运条件;改善防洪条件;有利于污水的快速自净。
(弊)调节气候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沿岸堆积地貌萎缩,土壤肥力下降;下游防洪压力增大三、风沙地貌(一)概念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二)分布: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三)类型:1.风蚀地貌2.风积地貌(1)成因:沙漠中由风沙堆积形成的地貌。
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一)喀斯特地貌1、定义: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
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分布区: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两大作用:(1)流水侵蚀(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2)流水沉积作用:Ca(HCO3)2===CaCO3↓+CO2↑+H2O(固体沉淀)(地形或者植被气体逸出)(地质活跃例如地热)作用位置类型流水侵蚀作用地表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石芽地下溶洞——天坑、漏斗——落水洞——天生桥流水沉积作用地表钙华地下顶部:石钟乳——石幔(石帘)顶部向下和底部向上——相连:石柱底部:石笋5、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条件(形成条件)岩石可溶性(如石灰岩、白云岩)透水性(岩石孔隙、裂隙大,透水性强)水溶蚀性(水中的酸性物质较多、温度高导致植物有机酸较多)流动性(水量、坡度等)不利影响:对农业:①地形崎岖,耕地少;②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③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对交通:①地表破碎,崎岖不平;②地下多溶洞和地下暗河;③地质条件复杂,多地质灾害对生态:①石漠化严重,土壤退化,植被减少;②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繁。
有利影响:①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农业,如山间小盆地发展种植业(坝子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果业和牧业;②地下水丰富;③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利于发展旅游业。
7.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1.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2.喀斯特地质条件雨水易向地下渗透;天坑底部多裂隙,排水条件好。
(一)河流地貌一、河流侵蚀地貌1、侵蚀方式侵蚀类型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作用表现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延伸(变长)河床加深谷底展宽2、侵蚀地貌河段位置/演化时期侵蚀类型河谷形态上游(初期)溯源侵蚀、下蚀V型谷中游(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河谷变宽;下游(后期)以侧蚀为主U型谷(槽型谷)二、河流堆积地貌洪(冲)积扇——洪积(冲积)平原:在山区,地势陡峭,流速快,河流携带大量碎石沙;当河流流出山区进入平原(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冲(洪)积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