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测评指标体系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23
人员素质测评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一、人员素质测评的概念(一)素质1.素质与绩效素质是内在于人体之中的一种基质,是个体那些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与基本特点,它体现在每个人的行为和绩效之中。
素质是绩效与发展的内在基础,而绩效与发展是素质的外在表现。
2.素质的特征(1)基础作用性。
(2)稳定性。
(3)可塑性。
(4)表出性。
(5)差异性。
(6)综合性。
(7)可分解性。
3.素质的构成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品德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五个大的方面,也有人将它划分德、识、才、学、体五要素。
(二)人员素质测评1.人员素质测评的定义人员素质测评,是指测评主体从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的出发,运用各种测量技术,收集受测人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对人的素质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以求对人有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人员素质测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二是采用科学的方法,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一目标做出量值与价值判断,或者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出某些素质特性。
2.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1)人员素质测评主要是心理测量,而不是物理测量。
(2)人员素质测评是抽样测评,而不是具体测量。
(3)人员素质测评是相对测量,而不是绝对测量。
(4)人员素质测评是间接测量,而不是直接测量。
二、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一)岗位差异原理岗位差异即不同岗位之间的非一致性,它是对企事业单位内部所有岗位,按照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进行区分的结果。
(二)个体差异原理个体素质是在遗传、环境和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
个体素质差异是人力资源素质测评存在的客观基础。
(三)人岗匹配原理所谓人岗匹配就是按照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的原则,根据个体间不同的素质将其安排在各自最合适的岗位上,即保持个体素质与工作岗位的同构性,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岗位测评指标体系岗位测评指标体系是对特定岗位员工绩效进行评估的一种系统性指导工具。
一个科学合理的岗位测评指标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准确评估员工能力和工作表现,为员工的培养和激励提供指导依据。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个岗位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及其重要性。
1.目标分析:首先需要明确岗位的工作目标和岗位的职责要求。
通过对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结果的分析,明确工作目标。
2.能力要求分析:根据岗位的工作目标,分析岗位员工应具备的核心职能和技能。
包括专业知识、工作技能、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
3.绩效指标制定:根据岗位的核心职能和技能要求,制定衡量绩效的指标。
可以根据目标达成度、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估。
4.评估工具设计:根据绩效指标制定具体的评估工具,包括问卷调查、面试、模拟演练等。
确保评估工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
5.测评结果分析:根据评估工具获得的数据,进行测评结果的分析和比较。
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员工能力和表现的定级和分类。
6.反馈和改进:向员工反馈评估结果,帮助员工发现自身的优劣势,为员工的个人发展提供指导。
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对岗位测评指标体系进行改进和修订。
1.提高员工满意度:通过岗位测评指标体系,员工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企业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能够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这有助于员工的个人发展规划,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动力。
2.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岗位测评指标体系提供了一套客观、科学的评估标准,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对员工评估的影响。
评估结果更加公正、公平。
3.提高组织绩效:通过岗位测评指标体系,企业能够准确评估员工能力和工作表现,找出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及时进行补充培训和优化调整,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4.促进组织发展:岗位测评指标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为组织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同时,也为组织员工的继续学习和提升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总之,一个科学合理的岗位测评指标体系对企业和员工都具有重要意义。
岗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岗位评价,首先要有一套适用于本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岗位功能测评指标体系。
岗位评价指标,一般根据四要素原则,即工作责任,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每个要素中划分为若干项目。
这些要素的具体内容大体上包括了劳动岗位对劳动者的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要求,所消耗体力的要求,应承担的责任和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程度等。
下面按岗位评价的四大要素,再分15个项目,以百分制测评来说明岗位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要素,工作责任大小,占20分。
工作责任大小,指劳动者在企业生产、安全、消耗、管理等方面所负责任的差别。
工作责任大小,可划分为4个项目:(1) 生产责任,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处地位和完成产量和质量中所负的责任。
(6分)(2)安全责任,指劳动岗位发生事故的风险程度,以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6)分(3)设备责任,指劳动者使用设备的价值量大小和复杂难易程度,以及对生产的影响情况的差异。
(4)分(4)消耗责任,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和产品成本的影响程度的差别。
(4分)第二要素,劳动技能高低,占40分。
劳动技能高低,指劳动者为胜任本岗位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文化专业技术和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差异。
劳动技能高低,可划分为4个项目:(1)工艺要求,指各劳动岗位在生产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加工精度和操作要求高低不同的差差异。
(10分)(2)技能要求,指对劳动者所胜任本岗位应具有的经验和技术水平的要求差异。
(10分)(3)用脑程度,指劳动者为完成本岗工作所需脑力、视力、听力的集中程度和应变要求差异。
(10分)(4)知识要求,指各岗位劳动者所胜任本岗位工作的知识结构要求。
(10分)第三要素,劳动强度,占25分。
劳动强度是指劳动者为完成本岗位工作所消耗的体力和精神紧X程度的差异。
劳动强度,可划分为4个项目:(1)操作形式,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看管设备的复杂系数不同、台数同所形成的不同操作形式。
8分)(2)工时利用,指劳动者在该岗位劳动工时利用程度,以及劳动定额考核方法的差异。
绩效考核制度中的岗位绩效指标与量化测评方法与结果分析绩效考核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旨在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从而激励员工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岗位绩效指标和量化测评方法是绩效考核制度中的关键要素,对于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岗位绩效指标和量化测评方法的设计与应用,并通过分析量化测评方法的结果,对绩效考核制度的有效性进行总结。
1. 岗位绩效指标的设计岗位绩效指标是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职责来设计的,旨在评估员工在该岗位上的工作表现和业绩。
岗位绩效指标应具有以下特点:1)明确性:指标应具有明确的定义和量化标准,以便员工和评估者能够理解和执行。
2)全面性:指标应涵盖岗位的各个方面,如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团队合作等。
3)可衡量性:指标应能够通过具体数据或观察来进行测量,以便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
2. 量化测评方法的选择量化测评方法是对岗位绩效指标进行评估的具体方式。
常见的量化测评方法包括:1)目标管理法:通过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关键绩效指标,评估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
2)360度评估法:通过多个评估者(上级、同事、下属)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获取全方位的反馈信息。
3)KPI法:通过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和绩效评分体系,评估员工在关键业绩指标上的表现。
4)行为观察法:通过观察员工的工作行为和态度,评估其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能力。
选择合适的量化测评方法应考虑岗位的特点、组织的文化和员工的特点,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3. 岗位绩效指标与量化测评方法的配套应用岗位绩效指标应与量化测评方法相匹配,以确保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例如,如果岗位绩效指标强调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那么可以选择360度评估法作为量化测评方法,以获得多个评估者的反馈信息。
如果岗位绩效指标强调工作效率和成果,那么可以选择KPI法作为量化测评方法,通过关键绩效指标和绩效评分体系评估员工的表现。
4. 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是绩效考核制度的重要环节,可以发现员工的优势和不足,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
简述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步骤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为了全面评估人员的各项素质,以便进行科学的人才选拔、培养和管理。
它是根据组织的需求和目标,结合岗位特点和要求,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而设计出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步骤。
一、明确目标和任务首先,需要明确人员素质测评的目标和任务。
通过与组织的整体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计划对接,确定所需人员的素质要求,并将其转化为人员素质测评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后续指标的设计和测评的有效性。
二、收集数据和分析在明确目标和任务之后,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
这包括组织的战略规划、岗位描述和要求、业务流程分析等信息。
还可以通过员工的工作记录、工作表现评估、个人能力评估等手段,获得更多有关人员素质的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各个岗位的具体要求和人员素质的重点。
三、确定评价指标在收集和分析数据之后,根据目标和任务明确出的人员素质要求,以及岗位特点和要求,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应该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有效地衡量人员的素质水平。
评价指标可以从知识、技能、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作态度、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设计,以全面评估人员的素质。
四、制定评价标准和权重在确定了评价指标之后,需要为每个指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权重。
评价标准是用来判断人员素质好坏的依据,可以根据不同的等级或程度制定,便于对人员进行量化评估。
权重是指每个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了不同指标对人员素质的重要性。
通过确定评价标准和权重,可以保证评价结果具有准确性和可信度。
五、制定评估流程和方法设计好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权重之后,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流程和方法。
评估流程包括评估前的准备工作、评估过程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评估结果的汇总和分析等环节。
评估方法可以采用考核、问卷调查、观察、面试等形式,根据不同的岗位和人员素质要求来确定。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和优化一、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企业考核绩效的基础。
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可以明确企业整体目标,使员工知晓工作具体要求,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相匹配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匹配。
比如,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是提高市场份额和营业额,那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就应该包括与市场份额和营业额相关的指标,例如市场占有率、销售额等。
(二)与岗位要求相符合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该与岗位要求相符合。
比如,销售人员的主要职责是推销产品,那么绩效考核指标就应该包括销售额、客户数量、客户满意度等指标。
(三)具有可衡量性和可操作性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该具有可衡量性和可操作性,可以通过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而且设计的指标应该是可以被员工实际操作和完成的。
同时,指标的有关信息应该是公开透明的,避免员工策略性地隐瞒、变相操作或故意误导上级。
(四)平衡考核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该采用平衡考核的原则,将企业的各个方面的工作考核纳入指标体系。
平衡考核包括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四个方面,每个方面的指标都要得到合理的衡量和反映,从而更全面地评价企业绩效。
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企业绩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优化可以让企业更准确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帮助员工提升个人绩效,从而实现企业的整体绩效目标。
(一)不断进行数据分析和改进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需要不断进行数据分析和改进,评估指标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或调整考核指标,使指标更加准确地反映员工实际工作表现。
(二)向员工传达考核标准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员工培训和撰写操作手册等方式向员工传达绩效考核标准,使员工更加清楚具体的要求,并能够更好地解释复杂的操作指标。
设计一个人员测评指标体系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1. 确定评估目的:首先明确人员测评的目的和用途,例如招聘、晋升、培训等。
不同的目的需要关注不同的评估因素和指标。
2. 收集岗位需求信息:了解该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与相关部门或岗位负责人沟通,明确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3. 确定评估因素:基于岗位需求和所需能力,确定评估因素。
评估因素可以包括专业知识、工作经验、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等等。
4. 制定评估指标:在每个评估因素中,制定具体的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应该具有可观察性和量化性,以便进行客观的评估。
例如,在沟通能力方面,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口头表达清晰度、写作能力、演示技巧等。
5. 确定评估方法:根据评估目的和评估指标,选择适合的评估方法。
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面试、问卷调查、工作样本评估、技能测试等。
不同的方法可以结合使
用,以获取全面的评估结果。
6. 制定评估标准:为每个评估指标制定评估标准,用于判断被评估人员的表现水平。
评估标准可以是定量的(例如得分)或定性的(例如优秀、称职、不合格)。
7. 验证和修订:进行试运行和验证,根据反馈和实践经验修订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
确保评估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8. 培训和实施:培训相关人员,包括面试官、评估员等,让他们熟悉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并开始正式实施人员测评。
需要注意的是,人员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和定制,以适应不同组织和岗位的需求。
此外,设计过程中也需要保证评估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标度划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步骤标度划分考评标度,是考评对象在考评标志上表现不同状态与差异的类型划分。
就实际情况来说,考评对象在每个标志上的变化状态与差异状态都是无限多的,但这无限多种状态中实质差异的却是有限的几种,作为考评员实际可以辨别与把握的也只能是少数几种,如何把这少数几种的状态类型与差异类型予以确定的过程便是考评划分的实质工作。
考评标度的划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与技术。
1.习惯划分法。
这是一种依据考评实践中人们对考评对象区分的心理习惯而划定标度的一种方法,常见的等级一般是3至9级,等级过少例如考评者容易操作区分,但对象差异区分不明显且评判结果相对集中,等级过多可以展示不同对象的差异,评判结果相对分散,但考评者不便把握与操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超过9个级别,考评者往往就难以把握与平衡了,一般来说3、4、5三个等级标度较为合适。
2.两级划分法。
所谓两级划分法,是根据考评对象在每个考评标志上正反两种极端的表征,把每个指标度划发为2至3个等级。
这种划分法便于操作,但中间状态不好评判,因此又有人在两级划分基础上增设中间一档,成为三级标度。
3.统计划分法。
所谓统计划分法,就是考评指标标度的等级划分并不是事先主观规定,而是根据考评对象在每个考评标志上的实际表现统计,来确定等级的一种方法,例如根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划分。
4.随意标度法。
所谓随意标度法,就是在每个指标内容中,考评的标志是考评对象最佳状态或最优水平的描述,标志实际上是一种最高级的标准特征表述,考评者考评时可以根据考评对象与这一标准的差异程度酌情给以不同的分数或等级。
评价指标体系一组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并能较完整的表达评价要求的评价指标就组成了评价指标体系。
这个体系就是评价系统的内容经过层层分解而形成的层次分明的结构。
例如,干部素质的测评,可以通过以下指标体系来进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一)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及所采用的科学方法等方面。
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一、明确测评目的。
这就像是我们要去一个地方之前,得先知道为啥要去那儿。
是为了招聘新员工呢,还是为了评估现有的员工,看看谁该升职加薪呀?如果是招聘新员工,那指标可能就更侧重于基本能力、潜力之类的。
要是评估现有员工,那工作成果、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可能就更重要。
就像我们去逛街,如果是买衣服,那肯定关注的是款式、尺码合不合适;如果是买菜,那关注的就是新不新鲜、价格划不划算啦。
二、确定测评对象。
这一步就是搞清楚这个测评是针对哪些人的。
是针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呢,还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职场老手呀?不同的对象,测评的重点也不一样。
比如说大学生,可能更看重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而职场老手呢,工作经验、行业资源这些方面就比较关键。
这就好比是不同的菜适合不同的做法,新鲜的嫩菜适合清炒,老一点的菜可能就适合炖啦。
三、进行岗位分析。
这可是个很重要的环节哦。
我们得好好研究一下这个岗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
比如说一个程序员岗位,那肯定需要对编程语言很熟悉,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解决各种代码中的bug。
这就像盖房子,得先知道这个房子需要什么结构,是盖高楼大厦就需要很坚固的地基和框架,要是盖个小茅屋,那要求就没那么高啦。
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岗位说明书、和在职人员聊天、观察他们的工作过程等方式来进行岗位分析。
四、构建初步指标体系。
五、筛选指标。
初步的指标体系列出来后,可能会发现有些指标不太合适或者有些重复。
这时候就需要筛选一下啦。
把那些可有可无的,或者和其他指标意思差不多的去掉。
就像我们整理衣柜,把那些穿不着或者和其他衣服太相似的衣服挑出来,这样留下来的才是最实用的。
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来筛选,比如专家评估法,找一些在这个领域比较厉害的人来看看这些指标行不行;或者用统计分析法,看看这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六、确定指标权重。
不同的指标在整个测评体系里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确定权重啦。
就像做菜,盐和糖都很重要,但是盐放多放少对味道的影响可能更大一些,所以盐的权重就比较高。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员素质测评课程结课设计“招聘专员岗位”测评指标体系设计指导老师:撰写人:班级:学号:二○一五年五月一、设计框架.................................................................................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岗位简介...............................................................................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工作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工作说明书..................................................................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测评内容和测评指标.............................................................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胜任力指标提取..........................................................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胜任力指标排序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胜任力模型构建........................................................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测评方法...............................................................................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恒星公司生产制造部:部门经理岗位职责及考核(一)工作范围:全面负责恒星精密机械公司下属军品车间和民品车间的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开展(二)工作职责:1.生产方面:1.1根据市场部的生产通知单、制定出恒星阶段性(月度)的生产计划,并将生产计划分解到各个车间,明确计划完成时间;1.2 做好生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图纸的发放、工艺流程的优化及确定、材料、特殊道具的申购等;1.3监督和检查各车间的生产进度,协调各车间和班组之问的关系,解决生产中发生或存在的问题,确保生产计划按质按量如期完成;1.4协同相关部门搞好产品成本的核算工作;1.5监督和检查各车间设备的保养,配合设备维修部门搞好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1.6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与技术部门协作,组织相关技术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培养所辖部门的技术后备力量,不断提高技术能力;1.7监督和检查车间的现场管理,确保车间物品摆放有序、地面干净整洁、人员工作有条不紊;.。
1.8负责对外加工,及时督查外协生产进度和生产质量,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本人无法解决的问题须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1.9建立与客户定期沟通的制度,及时了解客户对产品的要求,以及客户对交付产品的满意状况,以便做进一步的改进;2.管理方面:2.1督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尤其是设备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对于工人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要当即制止,并及时纠正,同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2.2建立人员考核记录制度,对于人员的违章违纪,以及员工的优秀表现都要及时在案,以便上级部门考核查证。
2.3每月例行对下属人员的工作状态(工作量。
工作的勤勉度、违章违纪等)进行整理汇总,并将结果上报管理部门,以便进行考核和整改;2.4指导车间主任、各班组长开展工作,对各车间、班组之间的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协调,并进行督查;2.5负责生产制造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确保生产过程顺畅运转;2.6每周至少一次向上级主管汇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情况,对于影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上级主管汇报;2.7定期组织员工学习相关设备的操作规程,组织技术水平高的员工介绍操作经验,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2.8协助制定和完善公司的规章制度。
人力资源部部长测评指标体系设计设计者:张远立学号:0810030141班级:劳保0801指导老师:赵慧娟一、岗位简介(岗位说明书):人力资源部部长职位说明书二、测评内容根据人力资源岗位说明书和任职资格要求,将岗位按:任职资格---关键要素---测评要素---测评指标---指标标志、标度逐层细化分析,确定该岗位的测评指标体系。
任职资格:1、拥有深厚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技能。
2、熟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前沿与操作前沿,具有前瞻性眼光和长远发展观。
3、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系统的理解和操作经验积累,对人力资源规划、人才发现与引进、薪酬设计、绩效考核、岗位培训、福利待遇、公司制度建设、组织人员调整、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等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4、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相关的人事管理软件。
5、有良好的中文听说读写能力,较好的英文听说能力。
6、其他上级领导根据具体情况认为需要的能力7、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和各类性格的人员交往并建立良好的关系,善于和领导及下属沟通。
8、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解决各类复杂问题。
9、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实施执行力。
10、有良好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有责任心、有事业心。
11、为人热情开朗,亲和友好,待人接物公平公正。
12、其他上级领导根据具体情况认为需要的态度测评要素:根据调查咨询法:通过对该岗位的直属上下级进行调查,上级领导提出对人力资源总经理的能力及素质要求,由下级提出对自己未来领导的要求及他们认为领导应具备的能力。
向专业人士如人力资源专家进行咨询。
然后得出要招聘的人力资源经理的个方面要求。
测评表(总表)备注:总表由分表1、2组合构成以供总评。
三、测评方法:根据招聘流程安排测评流程,逐层考察和筛选应聘者。
1、简历筛选年龄、生理表征、教育背景、职业资格、工作年限、业绩表现2、机试机试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的专业知识第一部分:行测和人力资源岗专业知识测评。
第二部分:英语考察其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能力。
第三部分:心理测验,考察应聘者的性格特征。
3、面试:多对一面试测评指标:言谈举止、专业技能、管理知识、团队意识、分析判断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团队管理能力、领导技能4、评价中心技术(公文处理)考察实际工作能力和管理经验5、职前体检考察其健康状况四、测评方案第一步:简历筛选和机试测试流程:发布招聘信息---接收简历投递---招聘专员筛选简历---招聘专员安排机试场地---通知简历筛选合格者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参加机试-(只给出心理测验内容其他略)1、心理测验9. 羡慕那种喜欢克制自己感情的人。
10. 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
11. 在多数情况下情绪是乐观的。
12. 碰到陌生人觉得很拘束。
13. 遇到令人气愤的事,能很好地自我克制。
14. 做事总是有旺盛的精力。
15. 遇到问题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16. 在人群中从不觉得过分拘束。
17. 情绪高昂事,觉得干什么都有趣;情绪低落时,又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
18. 当注意力集中于一事物时,别的事很难使我分心。
19. 理解问题总比别人快。
20. 碰到危险情境,常有一种极度恐惧感。
21. 对学习、工作怀有很高的热情。
22. 能够长时间做枯燥、单调的工作。
23. 感兴趣的事情,干起来劲头十足,否则就不想干。
24. 一点小事就能引起情绪波动。
25. 讨厌做那些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26. 与人交往不卑不亢。
27. 喜欢参加热闹的活动。
28. 爱看感情细腻、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文艺作品。
29. 工作学习时间长了,常感到厌倦。
30. 不喜欢长时间讨论一个问题,愿意实际动手干。
31. 宁愿侃侃而谈,不愿窃窃私语。
32. 别人总是说我闷闷不乐。
33. 理解问题常比别人慢。
34. 厌倦时只要短暂休息就能精神抖擞,重新投入工作。
35. 心里有话不愿说出来。
胆汁质,包括2,6,9,14,17,21,27,31,36,38,42,48,50,54,58各题;多血质,包括4,8,11,16,19,23,25,29,34,40,44,46,52,56,60各题;粘液质,包括1,7,10,13,18,22,26,30,33,39,43,45,49,55,57各题;抑郁质,包括3,5,12,15,20,24,28,32,35,37,41,47,51,53,59各题。
最后的评分标准是:如果某种气质得分明显高出其他三种(均高出4分以上),则可定为该种气质;如果该类气质得分超过20分,则为典型型;如果该类得分在10~20分,则为一般型。
如果两种气质得分接近(差异低于3分)而又明显高于其他两种(高出4分以上),则可定为二种气质的混合型;如果三种气质均高于第四种的得分且相接近,则为三种气质的混合型。
注意的是,气质问卷调查对气质类型的确定只是一种“大致的确定”。
由此可能具有13种类型。
(1)胆汁;(2)多血;(3)粘液;(4)抑郁;(5)胆汁-多血;(6)多血-粘液;(7)粘液-抑郁;(8)胆汁-抑郁;(9)胆计-多血-粘液;(10)多血-粘液-抑郁;(11)胆汁-多血-抑郁;(12)胆汁-粘液-抑郁;(13)胆汁-多血-粘液-抑郁气质特点分析与调整方法:胆汁质:1、情绪体验强烈,变化迅速,遇到不顺心的事容易生气,但很快能转为喜。
2、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有些细节考虑不到。
3、精力旺盛,做事手脚麻利,行动力强。
4、勇敢果断,不甘人后,对人热情直率,表里如一,经常直言。
5、缺点:遇事常歉思量,容易得罪人,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语。
有时给人卤莽冒失的感觉,容易感情用事,容易闹情绪。
多血质:1、情感丰富,喜怒哀乐经常表现在脸上。
而且情绪经常不稳定,易喜易悲。
2、思维敏捷,但经常考虑不深。
第二步:面试1、多对一半结构化面试:由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和专员、部门经理或负责人共三人组成主试团,安排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恰当的环境中进行面试。
面试开始:引导应聘者进场、自我介绍、简单了解个人信息面试进行:按访问提纲谈话,做好记录,控制时间面试结束:做好资料整理和进行认真评分面试访问提纲:面试评分表12、文件筐面试法给应聘者准备相应的材料,要求应聘者在限定的时间内完场相应的任务,并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资源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
由人力资源部招聘经理和总经理组成主试团,现场观察应聘者的现场表现,记录相关重要信息。
最后评定是否适合该岗位要求。
至10:30分你必须赶往机场,与公司总裁一起到外地检查工作。
在这一个小时内,你的秘书会为你推脱掉所有的杂事,不会有任何人来打扰你。
另外,很遗憾地通知你,由于你公司的电话线路正在检修,你在处理文件的过程中,没有办法与外界通话,所以需要你以文件、备忘录、便条、批示等形式将所有文件的处理意见和办法,做出书面表述,最后交给秘书负责传达。
在公司,现在员工称你为“李总”。
好了,你现在可以开始工作,祝你好运。
以下是需要处理的文件(不分顺序):文件一:李总:前一段时间,福利科对同行业的员工福利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就每个月用于员工的人均福利费而言,我们公司位于同行业的中上等水平。
但考虑到现在行业的激烈竞争和高流动率,为了增强我们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我们认为,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是一项有力的激励措施。
因此,我们提出一项增加员工福利的计划,也就是将现在的人均福利费1000元/月提高到人均1500元/月的较高水平。
不知您对这项计划的意见如何?请指示。
福利科2011年5月14日批示:文件二:李总:近几周来,有第三分公司员工反映他们的工资分配不合理,他们指责分公司经理王卫在进行绩效考核时不能客观、有效地对员工进行评定。
此外,第三分公司还有克扣临时工工资的现象,他们有可能会集体罢工或辞职。
此事如何处理?请您批示。
劳资科2011年5月14日批示:文件三:李总:收到一份通知,本月20日在北京饭店召开北京地区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讨会。
届时到会的均为各企业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以及国内外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学者。
您是否参加?请回复,以便我及早做出安排,办理相关报名事务。
开会时间:5月20日上午8:00—11:30下午13:30—16:30秘书2011年5月14日批示:文件四:李总:根据刘总经理上周指示,我们做了一个工资分配调整方案,基本思路是增加公司核心岗位上优秀员工的工资收入,吸引他们为企业长期服务,同时降低公司一般事务性岗位上员工的工资收入,因为他们可以很容易地被劳动力市场上的他人所替代,他们的流动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此方案当否,请批示。
劳资科2011年5月13日批示:文件五:李总:近期各部门相继反映,由于我公司的不断发展扩大,各部门的事务性工作量大幅度增长,因此需要聘用一些专职秘书以缓解各部门的工作压力。
以往我们的做法是从公司的员工中选拔能胜任此项工作的人员。
总的感觉是,这些员工从事一般性秘书工作还可以,但是,从现代管理的角度出发,他们的个人素质限制了我公司秘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我们拟从社会招聘一批素质较高的秘书人员,数额大约二十余名,此项工作不知您的意向如何?人事科2011年5月13日批示:文件六:李总:公司办公室转来一封群众来信。
信中说公司总务处员工李小军在其居住地扰得四邻不安,群众很有意见。
如果情况属实,将会对公司名誉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其居住地附近住有我们公司重要大客户的一些中高级管理人员。
总裁要求尽快处理此事。
秘书2011年5月14日附群众来信:宿州鑫源通投资有限公司:我们是南方国际花园居民小区24栋楼的部分住户。
贵公司员工李小军在我们这里租房居住。
他经常在家中搞舞会接待朋友,唱卡拉OK,夜里很晚也不结束,影响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和休息。
此外,他还常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无业人员来往密切,令人反感。
希望贵公司能够对此人帮助教育。
如果他继续这样下去,我们将与派出所联系解决。
24栋楼部分居民2011年5月12日批示:文件七:李总:根据我们的调查,公司中青年员工离职率高与公司现有住房制度有一定关系。
目前,公司已停止为员工建设或购买住房,仅为员工提供住房补贴,让他们自行租房居住或由公司提供帮助向银行抵押贷款买房居住。
但由于房价太高,中青年员工无力购买,租房又不稳定,员工没有安全感。
我们考虑,是否可由公司出资建设或购买一些小型公寓,以适当价格出租给暂时无房的员工,并规定在一定的期限后迁出公寓,给后来的员工暂住。
这样可以使中青年员工安居乐业,降低核心员工流动率。
此建议当否,请指示。
如果可行,我们将向总裁办公室提出报告。
福利科2011年5月14日批示:文件八:李总:最近,从财务部的部分员工那里反映上来的一些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您知道,前两个月我们刚刚从其他公司调了一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特长的刘东林任财务部经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开展财务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