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651.39 KB
- 文档页数:6
一、2018届毕业生基本情况统计及分析1.1毕业生规模和结构2018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共有本科毕业生143名,从性别比例看,女生比例小于男生,从录取生源来看,学生来源于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山西省内生源占46.15%,省内生源比例为近三年最高。
表1.12018届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毕业生结构表1.2通信工程专业就业情况统计表1.22018届通信工程专业就业总体情况统计专业总计升学升学率灵活1灵活率出国出国率签约2签约率就业3就业率通信工程1434833.57%3927.27%10.70%4531.47%13393.01%二、201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2.12018届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表2.1通信工程专业2018届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1灵活=签劳动合同+单位用人证明+自主创业+自由职业2签约:即与用人单位签定三方协议3就业=升学+灵活+出国+签约图2.1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2.2毕业生工作单位性质分析表2.2毕业生工作单位性质分析毕业生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有6人,占所有工作人数的7.14%;到其他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工作的有62人,占所有工作人数的72.62%。
2.3毕业生工作单位地域流向分析表2.3毕业生工作单位地域流向图2.3毕业生工作单位地域分布图通信工程毕业生工作地域遍布全国,其中,在北京、中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工作的同学较多,其次是西部地区、广东、其他东部地区和上海。
2.4毕业生工作单位行业分析表2.4毕业生工作单位行业分析根据毕业生工作单位行业分析来看,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有51.2%的同学在IT 、互联网、通信、电子行业工作,其次为在加工制造、仪表设备、管理咨询、教育科研、零售等行业,就业行业大部分与专业相关性较强。
2.5毕业生升学情况分析2.5.1985高校考取情况表2.52018届毕业生考取985高校情况2.5.2211高校考取情况表2.62018届毕业生考取211高校情况2.5.3研究所考取情况表2.72018届毕业生考取研究所情况2.5.4普通高校考取情况表2.82018届毕业生考取普通高校情况通信工程专业2018届考研学生共计48人,占毕业人数的33.57%。
2018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学生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2018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18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2018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
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
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8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18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8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18年与2018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
然而,201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18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
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08 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2018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8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
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8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 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
其中,2018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18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1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
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第一篇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一)总体规模截止2018年8月31日,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共有666人,男生218人,女生448人。
图1(二)院系及专业结构全院毕业生共分布在金融系、会计系、经济管理系3个系,4个专业。
其中,金融系有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国际金融职业;会计系有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
院系名称专业名称毕业生人数 毕业生占比数金融系金融管理与实务 218 32.73%国际金融 45 6.76%会计系 会计与审计 71 10.66% 会计 223 33.48% 会计电算化 67 10.06%经济管理系 电子商务 42 6.31%合计 666二、就业率及毕业去向(一)总体就业率截止2018年8月31日,学院实现就业人数606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0.99%。
(二)系/专业就业率金融系就业率92.02%,会计系就业率91.69%,经济管理系78.57%。
(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统计我院2018届毕业生中建档立卡贫困生共计126名,截止8月15日为止,建档立卡贫困生就业率92%,未就业学生12人,其中无就业意愿2人,拟应征入伍1人,拟入职新就业单位5人,离职准备更换就业单位4人。
(四)毕业生创业情况2018届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有2人,创业率占比0.3%(五)未就业情况分析2018届毕业生未就业人数共计60人,根据学院对毕业生就业追踪统计,毕业生未就业原因主要为:暂时不找到满意工作、暂无就业意愿、准备国考/银行类考试等,具体情况如下:三、就业流向(一)毕业生就业去向2018届毕业生进入就业单位的共有503人,各系毕业生就业去向如下所示。
系部 毕业人数 就业人数 应征入伍 升学人数 未就业人数 创业人数 出国出境人数 金融系 263 196 3 41 21 2 1会计系 361 281 2 48 30 0 0经济管理系 42 26 0 7 9 0 0合计 666 503 5 96 60 2 1第二篇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特色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就业创业政策,实行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建立“学院重视、部门主导、系部落实、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制,成立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针对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具体情况,保持一切为学生,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不断探索和创新产校企合作、学研校企合作模式。
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1目录第一篇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简要总结 (5)一、扎实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5)(一)成功举办广东省2018年应用型人才大型供需见面活动 (5)(二)圆满完成2018年就业指导教学任务 (5)(三)第八届广东省职业规划教学竞赛成绩有所突破 (5)(四)继续做好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质量及用人单位满意度跟踪调查 (6)(五)继续做好毕业生事务工作 (6)(六)继续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收集与上报工作 (7)二、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7)(一)圆满完成2018年度各项创新创业竞赛任务 (7)(二)继续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服务工作 (7)(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相关制度 (8)(四)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管理工作 (8)第二篇 毕业生就业状态 (9)特别说明 (9)(一)报告的基础样本说明 (9)(二)关于标准赋值法和梯度赋值法计算满意度的说明 (9)(三)其它参考数据 (10)一、2018届毕业生就业状态 (11)(一)毕业生总体规模及结构 (11)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二)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 (12)(三)就业流向 (13)二、2015届毕业生三年职业发展状态 (19)(一)三年前后的就业城市分布变化 (19)(二)生源地就业分布的变化 (20)(三)行业分布及转换 (23)第三篇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质量 (24)一、现职岗位总体满意度 (24)(一)薪酬与福利满意度 (28)(二)劳动关系(合同签署及执行情况)满意度 (30)(三)工作氛围与人际关系满意度 (31)(四)工作环境及职业发展前景满意度 (33)(五)职业期待吻合度 (34)(六)岗位与专业相关度 (36)(七)对平衡工作、家庭、生活的评价 (37)(八)第三方(家人)对本人现职岗位的满意度 (39)二、薪酬分析 (41)(一)总体薪酬统计 (41)(二)2018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薪酬统计 (41)(三)2015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后薪酬统计 (44)(四)主要行业薪酬统计 (46)(五)主要就业城市薪酬统计 (47)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3(六)薪酬与岗位满意度的关系分析 (50)三、职业流动分析 (50)(一)职位晋升情况 (50)(二)离职次数及原因分析 (51)(三)离职次数与薪酬变化的关系分析 (53)(四)离职次数与岗位满意度的关系分析 (53)(五)离职次数与职位晋升情况的关系分析 (55)第四篇 毕业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 (56)一、毕业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服务总体的评价 (56)(一)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满意度 (56)(二)教师专业和教学水平满意度 (59)(三)毕业生视角下专业教育应加强的教学内容与能力培养 (60)二、毕业生对第二课堂的满意程度 (63)(一)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社团的情况 (63)(二)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课外活动或竞赛的情况 (64)(三)第二课堂对于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影响程度 (64)(四)毕业生对第二课堂应着重培养的素质重要性排序 (65)三、毕业生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活动的满意度 (66)(一)对创新创业课程(讲座)的满意度 (67)(二)对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的评价 (67)(三)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创业基地、仿真实训等)的评价 (68)(四)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程度的评价 (69)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五)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收获评价 (69)(六)创新创业教育对择业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帮助程度 (71)四、毕业生对企业实践教学的满意度评价 (71)(一)对企业实践教学(3+1)效果的总体满意度 (71)(二)对企业实践教学效果不满意的原因综述 (72)(三)对企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四导师”的满意程度 (73)(四)毕业生视角下企业实践教学的作用 (74)(五)毕业生视角下企业实践教学需要完善的工作 (74)五、毕业生对母校工作与服务的总体评价 (75)(一)教风学风满意度 (76)(二)学生工作满意度 (76)(三)生活服务满意度 (77)(四)就业服务满意度 (78)(五)母校声誉评价 (80)(六)对母校的推荐度 (80)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5第一篇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简要总结一、扎实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一)成功举办广东省2018年应用型人才大型供需见面活动5月18日,由我校承办的广东省2018年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活动应用型人才专场在我校篮球场如期举行,吸引来自周边高校毕业生在内的超过8000余人次入场应聘。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9年6月2018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我院2018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分为两个班,总计89人,占我院本届本科毕业生的22.53%。
男生40人,女生49人,本省生源38人,外省生源51人,分布于我国的27个省、直辖市。
二、2018届就业情况统计及分析我院2018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中考研升学20人,占本专业22.47%,其中211院校13人,985院校4人,双一流院校4人;协议就业33人,占专业人数的37.08%;合同就业8人,占专业人数的8.99%;灵活就业15人,占专业人数的16.85%;毕业时档户回生源地13人,占专业人数的14.61%。
图1 2018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由图1可知,土管专业升学人数占本专业总人数比重刚刚超出20%,由此可见土管专业的升学率并不是很高,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土管专业属于管理类学科,分数线很高,并且,设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的水平较高的院校相对较少,这对土管专业学生来说压力很大。
协议就业在土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中占比重最大。
就业协议是用人单位确认毕业生相关信息真实可靠以及接收毕业生的重要凭据,也是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方案以及毕业生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等有关事项的重要依据。
由于毕业生就业心情迫切,而且最近几年国家对土地方面的工作越来越重视,土地工作就业形势大好,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
由此可见,土管专业的毕业生虽升学率不高,但是他们在就业上得到各单位的认可率较高。
合同就业的人数并不多,原因可能是:第一、有些单位要求学生工作满一年以后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第二、学生本人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想工作一段时间以后,积累一定职场经验,以便跳槽到更好的公司。
因此,合同就业率不高。
灵活就业的人数相比合同就业人数多,可能是因为其工作方式相对灵活,毕业生认为对自身的约束性弱,可以相对自由的处理工作与生活。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二0一八年十二月目录一、学校基本情况 (1)(一)学校简介 (1)(二)办学定位 (1)(三)发展规模 (3)(四)专业结构调整 (4)二、就业工作机制 (4)(一)就业工作理念 (4)(二)就业工作模式 (4)三、2018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5)(一)毕业生规模结构 (5)(二)毕业生就业情况 (6)(三)毕业生薪酬状况 (7)(四)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9)(五)毕业生专业对口率 (10)(六)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11)(七)2017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月收入情况 (11)(八)2017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职业期待吻合度 (12)(九)2017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就业现状满意度 (13)四、毕业生职业发展 (14)(一)我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职业 (14)(二)毕业生主要从事职业月收入情况 (15)五、毕业生自主创业 (16)六、毕业生就业特点 (17)(一)毕业生供需比持续稳定 (17)(二)纺织、服装及市场营销专业需求旺盛 (17)七、主要工作措施 (17)第一篇:学校基本情况一、学校简介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行政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教育厅。
其前身为广东省纺织工业学校,筹建于1984年,1985年正式招生,1993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中专学校,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1年升格为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现有禅城和高明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127亩,建筑面积23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达6.86亿元,图书馆各类藏书达到85万多册。
目前设有8系2部1院,即纺织系、轻化工程系、服装系、艺术设计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应用外语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继续教育部。
学校开设了60多个专业方向,校内外实训基地188个,在校生13115人。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LLM;E1X>S<;BEI UNIVERSITY CH HMAN<I:&ECOX<)MK^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2018年12月目录1毕业生基本情况 (1)1.1本科毕业生规模结构 (1)L2生源地人数比例 (3)1.3毕业生就业规模结构 (3)2主要特点 (5)2.1促进就业工作的相关措施 (5)2.2就业指导服务 (8)3相关分析 (18)3.1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 (18)3.2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19)3.3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20)3.4重点就业单位 (21)4发展趋势 (22)4.1毕业生规模 (22)4.2就业率 (23)4.3就业流向 (23)5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23)5.1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23)5.2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24)5.3丰富实践教学资源 (24)5.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5)5.5提升生源质量 (25)6结语 (25)1毕业生基本情况1.1本科毕站规模结构国际商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总数为166人,其中,男生47人,女生119人。
毕业生所在项目和专业包括国际合作项目,直招会计学专业、直招金融学专业等。
(具体毕业生结构见表1.1-1)表1.1-12018年国际商学院毕业生结构项目专业人数比例国际合作项目3420.48%166100%图1.1-12018年国际商学院毕业生结构1.1.1国际合作项目毕业生结构项目人数比例英国奥斯特大学金■学项目(2+2)514.71%澳饷亚科廷大学蜀利目(3+1)1955.88%1.1.22018年国际商学院国际合作项目毕业生结榆.加,大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大学学院 轻济K 目Q・2).英国臭斯待大学金IfcF 目(2・2)r 英国臭衲大学会计学4目Q")■澳大利亚科JS 大学会计学取目(3*1)图1.1-2 2018年国际商学院国际合作项目毕业生结构1.1.3 直招专业毕业生结构表1.1-32018年国际商学院直招专业毕业生结构项目人数比例会计学6349.61%100%2图1.1-32018年国际商学院直招专业毕业生结构1.2生源地人数比国际商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主要来自辽宁、广东、浙江等全国1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制药工程系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制药工程系编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制药工程系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撰写组负责人:陈晓光撰写:汤德鑫审稿:陈晓光汤德鑫校对:周月目录目录 (3)第一部分:系内概况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5)一、系内概况 (5)二、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7)(一)毕业生规模 (7)(二)毕业生性别和政治面貌结构 (7)三、毕业生的就业率 (8)四、毕业生的就业流向 (9)(一)地区流向 (10)(二)行业流向 (12)(三)单位流向 (12)五、毕业生升学、出国(出境)及创业情况 (13)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质量保障体系 (14)一、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14)(一)提升扎实的专业基础 (13)(二)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13)(三)培养良好的气质修养 (13)(四)分享能力和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13)(五)良好的适应能力 (13)(六)多途径多渠道为就业服务 (13)二、制药工程系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14)(一)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14)(二)我系制度建设和改革 (15)(三)制度健全,全员参与 (15)三、我系学生培养方向 (14)(一)加强学生择业观、就业观教育 (15)(二)发动全系力量,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 (16)第三部分: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17)一、月薪水平 (17)(一)主要就业行业的月薪 (17)(二)主要就业城市的月薪 (17)二、专业对口度 (18)三、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17)第四部分: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19)一、就业率 (20)二、毕业去向 (19)三、就业趋势 (21)(一)以本省就业为主,向发达地区和其他城市、沿海城市扩展 (21)(二)就业行业趋于多元化 (21)第五部分:对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反馈 (22)一、对母校的满意度和推荐度 (22)(一)对母校的满意度 (22)(二)对母校的推荐度 (22)二、对母校教育教学的评价 (23)(一)对专业课的评价 (23)(二)对教学实践环节的满意度 (25)(三)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 (25)三、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 (26)(一)毕业生自评 (26)(二)用人单位评价 (26)四、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29)(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以就业和职业发展为导向 (27)(二)教学以提高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 (28)(三)探索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28)(四)教学管理模式多样化 (29)(五)内培外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9)第六部分: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30)一、对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31)二、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渠道要进一步拓展 (32)四、还需进一步加强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融合 (32)第一部分:系内概况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系内概况制药工程系现有在校本科生601人,已毕业学生913人,考取硕士研究生134人。
广东财经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目录第一部分广东财经大学简介及毕业生基本情况 (3)一广东财经大学简介 (3)二2018年毕业生基本情况 (3)第二部分广东财经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8)一就业基本情况 (8)二就业单位类型流向 (11)三就业地区流向 (13)四就业行业流向 (15)五就业职业类型流向 (18)六就业薪酬情况 (19)第三部分 2018年就业工作基本措施与服务一、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21)二、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精准开展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 (21)三、以课程建设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就业师资队伍水平 (22)第一部分广东财经大学简介及毕业生基本情况一、广东财经大学简介1983年5月,学校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校名为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6月,更名为广东商学院;2013年6月,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
经过35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27100多人的省属重点院校,是广东和华南地区重要的经、管、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基地。
学校有广州和佛山三水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275亩,广州校区毗邻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佛山三水校区坐落在三水森林公园旁。
现有校舍约72.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439万元,图书534余万册(含电子图书);自主建成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1772项。
二、2018年毕业生基本情况我校2018年本科毕业生中广东省生源毕业生有6129人,占毕业生数的92.05%,比2017年多0.78个百分点。
其中珠三角毕业生2415人,占36.27%,较2017年减少1.19个百分点。
毕业生最多的地区是汕头市,有686人,占毕业生数的10.30%,较2017年增加0.50个百分点,首次超越广州市,成为毕业生最多的地区;其次是广州市,有675人,占10.14%,较2017年减少1.32个百分点。
毕业生最少的地区是深圳市,有69人,占毕业生数的1.04%,较2017年增加0.29个百分点;其次是珠海市,有74人,占1.11%。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一、概述近年来,我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本次汇报旨在向各位领导和师生介绍我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夯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确保更多的毕业生实现就业梦想。
二、就业情况概述1. 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步提升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校近年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截至目前,我校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5%,研究生就业率更是达到了97%。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切实的支持。
2. 行业分布情况从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方面看,我校毕业生就业涵盖了各个行业,其中主要集中在教育、金融、IT、制造等领域。
此外,新兴行业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也成为了吸纳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领域。
3. 就业地域广泛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分布广泛,除了本地就业外,还有不少毕业生选择外地就业。
就业热门城市主要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广州、成都、杭州等二线城市。
相比过去,毕业生选择就业地域的多样性明显增加。
三、就业工作取得的成果1. 就业指导和培训工作提升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特点,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就业指导和培训工作,包括简历编写、面试技巧、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帮助毕业生提高求职能力和竞争力。
2. 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学校积极与各行各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并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机会。
通过实践锻炼,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
3. 校园招聘会举办规模扩大学校每年都举办规模庞大的校园招聘会,邀请众多知名企业参与。
这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渠道,增加了他们与用人单位的接触机会,为双方提供了更多沟通和选择的机会。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 就业机会不均衡尽管我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升,但仍存在部分专业就业机会不均衡的问题。
下一步,学校将着重关注这些专业的就业问题,加强对其就业需求的研究和对口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
沈阳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目录1 前言 (1)2 毕业生基本情况 (2)2.1 分省来源情况 (2)2.2 性别构成情况 (2)2.3 录取批次情况 (3)2.4 学科专业布局 (4)3 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5)3.1 构建就业长效机制 (5)3.1.1 坚持就业引领突出工作中心 (5)3.1.2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5)3.2 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6)3.2.1 开展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6)3.2.2 深耕就业市场促进学生就业 (7)3.2.3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保障能力 (7)3.3 深化校企合作机制 (8)3.3.1 企业深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8)3.3.2 扩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范围 (8)3.4 积极开展征兵工作 (9)3.5 着力推进创新创业 (10)3.6 引导学生服务基层 (10)3.6.1 选树先进典型开展政策宣传 (10)3.6.2 对接省内需求开拓就业市场 (11)3.6.3 实施动态管理开展精准帮扶 (11)4 毕业生去向分析 (12)4.1 就业情况 (12)4.1.1 总体情况 (12)4.1.2 分专业就业情况 (13)4.1.3 应聘方式情况 (15)4.1.4 单位性质情况 (15)4.1.5 行业就业情况 (16)4.1.6 就业地域情况 (17)4.1.7 就业集中度情况 (18)4.1.8 专业对口度情况 (19)4.1.9 用人单位评价情况 (20)4.2 考研情况 (21)4.3 出国情况 (22)4.4 未就业情况 (22)5 就业特点 (23)6 2019年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24)6.1 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日趋凸显 (24)6.2 毕业生就业观念需进一步引导 (25)6.3 高校人才培养应居安思危 (26)7 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26)7.1 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动态调整招生计划 (26)7.2 深化“引企入教”实现协同育人 (27)8 结束语 (27)1 前言沈阳理工大学前身是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创建于1948年。
目录序言 (1)一、就业基本状况与特色工作 (2)1.1就业基本状况 (2)1.2就业特色工作 (3)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3)细化就业指导服务,开展精细化就业教育 (4)优化就业服务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就业活力 (5)强化创新创业体系,打造创新创业新格局 (6)二、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7)2.1本科毕业生升学情况及趋势 (7)2.2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 (8)2.3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 (9)2.4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情况及趋势 (10)2.5国防科技工业单位就业情况 (12)2.6毕业生重点就业单位 (13)2.7未就业毕业生原因分析 (14)三、就业去向状况调查报告 (15)3.1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 (15)3.1.1 调查对象 (15)3.1.2 就业满意度 (15)3.1.3 落实工作与就业预期符合程度 (16)3.1.4 年薪 (17)3.1.5 就业单位职业发展空间 (17)3.1.6 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收到录用通知的情况 (18)3.2企业调研反馈 (19)3.2.1 用人单位未来三年招聘规模的变化趋势 (19)3.2.2 用人单位满意度 (20)3.2.3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培养评价 (21)3.2.4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评价 (21)3.3毕业生工作状况跟踪反馈 (22)3.3.1 2018届毕业生工作适应情况 (22)3.3.2 2018届毕业生工作胜任情况 (23)3.3.3 毕业五年的博士毕业生工作胜任情况 (24)3.3.4 毕业五年博士毕业生对于研究生阶段培养满意程度 (24)附表——各学历层次分学院、分专业就业率 (26)序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二○一八年十二月一、数据来源本报告所用数据来源于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
二、数据统计时间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截至2018年9月1日。
三、统计对象本报告统计对象为本校2018届毕业生。
第一部分毕业生基本情况一、毕业生分布及规模我院2018届毕业生共计2512人,分布在七个二级学院31个专业,具体见表1.1和表1.2。
表1.12018届毕业生所在学院分布表1.22018届毕业生各专业分布二、民族分布2018届毕业生分布在12个民族,其中汉族占82.96%,蒙古族占13.42%。
表1.32017届毕业生民族分布三、性别分布2018届毕业生中男女比例为1.88:1。
表1.42018届毕业生性别分布四、生源地分布2018届毕业生中内蒙古自治区生源占94%,区外生源占6%,来自2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
表1.52018届毕业生区内生源分布表1.62018届毕业生区外生源分布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情况一、初次就业率截止2018年9月1日,我院2018届毕业生2512人,初次就业率95.78%。
二、各专业就业情况按照自治区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标准,将我校各二级学院2018届毕业生分专业初次就业情况统计如下:表2.1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系别专业人数专升本就业人数就业率装饰与艺术设计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5445296.30%广告与会展37237100.00%建筑装饰工程技术1292812596.90%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1000.00%雕塑艺术设计24024100.00%室内设计技术76376100.00%小计3213731497.82%经济管理学院建筑经济管理3833694.74%会计电算化175617097.14%房地产经营与估价54354100.00%旅游管理4424193.18%酒店管理36036100.00%物业管理3813797.37%小计3851537497.14%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技术4629044596.32%小计4629044596.32%工程管理学院工程监理8377691.57%工程造价2432423596.71%建筑工程管理10159796.04%小计4273640895.55%机电与暖通工程学院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80447998.75%建筑电气工程技术4133790.24%电气自动化技术6406296.88%建筑设备工程技术3623494.44%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3703594.59%消防工程技术2702592.59%小计2854927295.44%市政与路桥工程学院工程测量6525584.62%给排水工程技术3633597.22%市政工程技术5965796.61%道路桥梁工程技术2103820195.71%小计3704934894.05%建筑与规划学院园林工程技术6035388.33%城镇规划2312191.30%建筑设计技术7437195.95%环境艺术设计4434295.45%影视动画2932896.55%信息传播与策划3243093.75%小计2621724593.51%合计2512293240695.78%三、毕业生就业流向1.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毕业生中103人在国有企业中就业,占4.28%;1925人在民营企业中就业,占80%;专升本293人,占12.2%;机关14人,占0.58%;其他事业单位57人,2.37%;应征入伍3人,占0.12%;医疗卫生单位人4,占0.17%;中初等教育6人,占0.25%;自主创业1人,占0.04%。
技工院校就业情况汇报材料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下是相关汇报材料。
首先,我们对技工院校2018届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情况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约80%的毕业生在毕业后成功找到了工作,其中有一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进入相关的高等院校攻读硕士学位。
另外,约10%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开设了个体工商户或者技术服务公司。
这些数据表明,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就业渠道也较为多样化。
其次,我们对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进行了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相关行业从事技术工作,如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维修等领域。
此外,还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进入企业从事管理岗位或者技术研发工作。
这些就业方向与技工院校所培养的专业技能密切相关,也符合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再者,我们对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薪酬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毕业生的起薪较为可观,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
他们的薪酬水平不仅高于当地其他院校毕业生,还远高于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
这一现象表明,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较强,市场需求量大,薪酬水平较为稳定。
最后,我们对技工院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毕业生在工作中展现出了较强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有的还获得了相关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认证。
这些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逐渐成长为行业的中坚力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总体较好,就业率高、就业方向明确、薪酬水平可观、职业发展稳定。
这些都充分展现了技工院校的教育质量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也为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希望技工院校能够继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