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小学体育课听课记录与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小学体育课听课记录与评价表案例分析这是校内教研活动的一节公开课。
教学内容是花样跳绳以及游戏<共赴前程>。
教学目标是通过“玩”跳绳,使学生能用一根跳绳进行多种练习,让学生学会不同的跳绳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使学生要求活动的心理得到满足。
就教学内容来看,跳绳是体育中考考试项目之一,虽然教学大纲中没有跳绳的教学内容,但初中学生进行跳绳教学还是必要的,可以作为身体素质训练的主要练习手段之一。
许多优秀运动员特别是对全身协调能力要求较高项目的运动员大都是跳绳高手。
而且跳绳运动确实也是一项较好的锻炼身体的好项目。
游戏《共赴前程》是模仿多人多足跑而设计的奔跑素质游戏,这个游戏要求配合协调,集体共进,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
教材的选择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这一基本理念,跳绳运动是老少皆宜的活动项目,任课教师通过让学生“玩”跳绳,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对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这一理念有很大的帮助。
本节课的设计同时又体现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运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小组协作能力”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上并不去做示范、多讲解,而是让学生自由讨论、大胆创新,利用学生的智慧和表现欲望,提升课堂气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比较流畅。
收心热身部分的队列练习用得好。
我认为体育课堂应该坚持进行队列练习,这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队列动作、队列变换,而且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观念,烘托课堂严肃的氛围,重要的是还可以塑造学生的形体美。
游戏钓鱼的采用,不仅让学生感到新奇,而且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活动了身体。
花样跳绳教学环节,教师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参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多一点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真正成为运动的主人。
中小学体育课听课记录与评价表学校班级人数时间年月日教师课型内容得分序号内容评价内涵等级分数优良中差一课前准备教案完整、内容合理、任务明确,有教学步骤,有重难点和教学法,有时间分配和指标预计,条理清晰、图文并茂;场地整洁、标记醒目、器械整齐、安全实用、布局合理、环境各谐,现有条件利用率高。
8 7 6 5二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新颖多样,有价值、有创造性;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有层次,符合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反映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意认知、情意、技能、素质、健康和适应能力的有机联系和统一。
10 8 6 4三组织教法组织形式活泼,顺序安排科学,练习规范有序,时间分配合理;教法灵活,手段多样,针对性强,趣味性足,时机性好,选择性大,重视教学安全,强调保护帮助,讲求启发引导,善于因材施教,以注重能力培养。
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评价及时,运动负荷适宜,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强度安排科学具体;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实际需要。
20 13 10 7四学法指导面向全体、突出主体、照顾个体;培养实践能力,勤学好动;提倡思考探究,善疑多问;练习积极主动,互帮互学,循序渐进;竞赛团结协作,开放守约,活泼生动;激励机制好,效果评价真。
10 8 6 4五心理状态态度积极、情绪稳定、作风顽强、意志坚定、信心充足、精神振奋、关系和谐、气氛活跃、情意合一、欢乐轻松。
8 6 4 3六锻炼效果课的练习密度符合课的类型和教材特点,运动负荷能因人、因地、因时、因教材客观实际安排,量和强度适宜,并能注意心理和生理负荷的相互影响和促进;“三基”掌握率一般为:新授内容在70%以上,复习内容在85%以上。
20 14 10 8七教育效果寓教于动、寓教于乐;尊重、理解、宽容、开放;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发现闪光、鼓励创造、塑造品行,张扬个性。
10 6 5 3八改革创新教学理念新、教材教法活;反映主体性、人文性、开放性、健身性、基础性、娱乐性、竞技性、选择性、地域性等教改内涵。
★体育听课记录范文_共10篇范文一:体育课听课记录1(7)听课授教课师学科记录学班2014年校级9月30日体育课题复习广播操,50米跑课型教学点评:教师教学过程记录:一、课堂常规1、鸣哨集合,清点人数;2、检查着装并让体育委员签字登记;3、问好,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安排。
二、编队跑5圈要求队伍整齐,严禁打闹,拉扯注意安全三、徒手操1、头部运动2、上肢运动3、体测运动4、体转运动5、抚背运动6、下肢运动要求:1、讲解练习要求,并强调纪律;2、体育委员口令指挥,老师巡回观察,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四、广播操的练习先跟着音乐跳一遍,领操员领做;教师指出共同错误动作,强调细节动作,口令指挥及时纠正要求:1、强调前几次课练习存在的问题并示范;2、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练习,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3、在练习中老师适当提醒,巡回观察,对练习不认真的同学及时提醒。
五、50米跑练习教师讲解跑的要求,听口哨指挥。
要求:1、强调摆臂和节奏的要领和注意事项;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鼓励学生敢于挑战,克服困难,并计时。
六、结束部分1、鸣哨集合,清点人数,总结本节课;2、放松练习3、收还器材,下课解散教态自然,有亲和力。
在课堂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课堂结构紧凑。
听课随感:1、教态自然,有亲和力,教师教学主线非常清晰,边讲解边示范,很出色。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点。
整个教学过程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教师以启发引导为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范文二:体育课听课记录1(6)听课授教课师学科记录2014学校班级年9月20日体育课题篮球传球上篮课型教学点评:苏险锋老师的篮球“三步上篮”教学内容,体现了技术教育的教学思想,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氛围。
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主要是面向全班学生的,还应该对不同差异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
教师教学过程记录:一、集合整队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2、教师安排本节课的内容3、热身运动三圈(编队跑,队伍要整齐,严禁打闹)二、复习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三、徒手操准备活动四、原地运球练习,五、两人一组传球练习六、两人一组传球上篮练习七、纠错八、个别差生加强练习九、放松十、归还器材听课随感: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主要是面向全班学生的,还应该对不同差异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
中小学体育课听课记录与评价表案例分析这是校内教研活动的一节公开课。
教学内容是花样跳绳以及游戏<共赴前程>。
教学目标是通过“玩”跳绳,使学生能用一根跳绳进行多种练习,让学生学会不同的跳绳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使学生要求活动的心理得到满足。
就教学内容来看,跳绳是体育中考考试项目之一,虽然教学大纲中没有跳绳的教学内容,但初中学生进行跳绳教学还是必要的,可以作为身体素质训练的主要练习手段之一。
许多优秀运动员特别是对全身协调能力要求较高项目的运动员大都是跳绳高手。
而且跳绳运动确实也是一项较好的锻炼身体的好项目。
游戏《共赴前程》是模仿多人多足跑而设计的奔跑素质游戏,这个游戏要求配合协调,集体共进,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
教材的选择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这一基本理念,跳绳运动是老少皆宜的活动项目,任课教师通过让学生“玩”跳绳,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对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这一理念有很大的帮助。
本节课的设计同时又体现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运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小组协作能力”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上并不去做示范、多讲解,而是让学生自由讨论、大胆创新,利用学生的智慧和表现欲望,提升课堂气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比较流畅。
收心热身部分的队列练习用得好。
我认为体育课堂应该坚持进行队列练习,这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队列动作、队列变换,而且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观念,烘托课堂严肃的氛围,重要的是还可以塑造学生的形体美。
游戏钓鱼的采用,不仅让学生感到新奇,而且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活动了身体。
花样跳绳教学环节,教师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参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多一点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真正成为运动的主人。
中小学体育课听课记录与评价表案例分析这是校内教研活动的一节公开课。
教学内容是花样跳绳以及游戏<共赴前程>。
??? 教学目标是通过“玩”跳绳,使学生能用一根跳绳进行多种练习,让学生学会不同的跳绳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使学生要求活动的心理得到满足。
??? 就教学内容来看,跳绳是体育中考考试项目之一,虽然教学大纲中没有跳绳的教学内容,但初中学生进行跳绳教学还是必要的,可以作为身体素质训练的主要练习手段之一。
许多优秀运动员特别是对全身协调能力要求较高项目的运动员大都是跳绳高手。
而且跳绳运动确实也是一项较好的锻炼身体的好项目。
游戏《共赴前程》是模仿多人多足跑而设计的奔跑素质游戏,这个游戏要求配合协调,集体共进,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
??? 教材的选择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这一基本理念,跳绳运动是老少皆宜的活动项目,任课教师通过让学生“玩”跳绳,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对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这一理念有很大的帮助。
本节课的设计同时又体现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运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小组协作能力”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上并不去做示范、多讲解,而是让学生自由讨论、大胆创新,利用学生的智慧和表现欲望,提升课堂气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
??? 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比较流畅。
收心热身部分的队列练习用得好。
我认为体育课堂应该坚持进行队列练习,这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队列动作、队列变换,而且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观念,烘托课堂严肃的氛围,重要的是还可以塑造学生的形体美。
游戏钓鱼的采用,不仅让学生感到新奇,而且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活动了身体。
花样跳绳教学环节,教师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参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多一点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真正成为运动的主人。
评课记录教学内容:携绳跑一、教学理念及课中渗透本课通过游戏的方式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长,健康第一的思想在课中有了很好的体现。
二、目标实施情况以合作学习为目标,课中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各种练习,学习热情高涨。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综合素质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学到知识,发展体能,学生身心健康得到锻练。
三、教材处理通过两人合作,内容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会课堂中合作,延伸合作精神到课外,来完成教学目标,教材通过大量的游戏和民间传统项目来处理合作教学内容,比较合理、科学。
四、教法选择情况根据新理念,运用新教法,其中一些很好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1、设疑置问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问题意识突出,如课的开始,围绕合作学习,设疑置问让学生回答,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个人价值。
课中学生带着问题练习,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给学生很大自主学习空间,准备活动内容自由选择也可创造练习形式,多人练习形式自主选择,自主练习。
3、本课的主题就是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4、鼓励引导学生明显,课中教师激励学生,营造浓厚学习气氛,对摔倒学生的鼓励能重树信心,对败不馁的品质得到很好的发扬。
5、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使同学们在情感交流中得到人际关系的提高6、组织学生互评,课中多次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
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和学的效果。
五、师生互动教师以一个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教师积极参加到学生游戏练习当中,师生之间零距离接触产生了很好的教与学互动。
六、不足与建议本课合作为主题,对学生培养合作精神有一定的提高,但合作的深度不够。
希望进一步挖掘。
场地器材:充分利用变化新颖一材多用改革创新中小学体育课学习评价体系构建在解读、实践体育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实验教师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引领下,对体育课程评价尤其是课堂学习评价的改革与发展进行探究,摸索出一套较为实用、便于操作的评价体系。
中小学体育课听课记录与评价表
学校班
级
时
间
年月日第周
天
气
课型人
数
教
师
得
分
教材内容教学流程
序号内
容
评价内涵
等级分数
优良中差劣
一课前
准备
教案完整、内容合理、任务明确,有教学步骤,有重难点和教学法,
有时间分配和指标预计,条理清晰、图文并茂;场地整洁、标记醒目、
器械整齐、安全实用、布局合理、环境各谐,现有条件利用率高。
8 7 6 3 1
二教学
目标
教材内容新颖多样,有价值、有创造性;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
操作、有层次,符合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反映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注意认知、情意、技能、素质、健康和适应能力的有机联系和统一。
10 8 6 4 2
三组织
教法
组织形式活泼,顺序安排科学,练习规范有序,时间分配合理;
教法灵活,手段多样,针对性强,趣味性足,时机性好,选择性大,
重视教学安全,强调保护帮助,讲求启发引导,善于因材施教,以注
重能力培养。
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评
价及时,运动负荷适宜,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强度安排科学具体;
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
合教学实际需要。
16 13 10 7 3
四学法
指导
面向全体、突出主体、照顾个体;培养实践能力,勤学好动;提
倡思考探究,善疑多问;练习积极主动,互帮互学,循序渐进;竞赛
团结协作,开放守约,活泼生动;激励机制好,效果评价真。
10 8 6 4 2
五心理
状态
态度积极、情绪稳定、作风顽强、意志坚定、信心充足、精神振
奋、关系和谐、气氛活跃、情意合一、欢乐轻松。
8 6 4 3 1
六锻炼
效果
课的练习密度符合课的类型和教材特点,运动负荷能因人、因地、
因时、因教材客观实际安排,量和强度适宜,并能注意心理和生理负
荷的相互影响和促进;“三基”掌握率一般为:新授内容在70%以上,
复习内容在85%以上。
18 14 10 8 4
七教育
效果
寓教于动、寓教于乐;尊重、理解、宽容、开放;团结、紧张、
严肃、活泼;发现闪光、鼓励创造、塑造品行,张扬个性。
8 6 5 3 1
八改革
创新
教学理念新、教材教法活;反映主体性、人文性、开放性、健身
性、基础性、娱乐性、竞技性、选择性、地域性等教改内涵。
8 7 6 3 1
九教学
特色
教材选择、教法学法、场器安排、教具运用有新意、有特点、有
风格;能有效利用本学科前沿教研科研成果,合理引进其他学科先进
教学方法手段。
6 5 4 2 1
十教师
素养
关心爱护学生,教学作风民主;仪表大方,精神饱满;语言简练
生动、口令宏亮有力、动作准确优美、态度和蔼可亲;专业功底厚,
知道层面广,组织和应变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
8 7 5 3 1
简要评语
听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