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92110350_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
- 格式:pdf
- 大小:100.97 KB
- 文档页数:27
注水试验规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注水试验是指在工程领域中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通过注入一定量的水来模拟实际工程中可能发生的水压或渗水情况,以验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地下工程、水利工程和岩土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注水试验的定义、流程和注意事项,通过深入分析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注水试验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介绍注水试验的背景和意义,引出本文研究的重点。
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注水试验的定义、流程和注意事项,通过对相关内容的阐述,使读者对注水试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结论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总结,总结出注水试验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读者提供思考的角度。
1.3 目的注水试验是为了验证水泵或管道系统的密封性能和耐压性能,以确保在实际运行中不会出现漏水或爆裂等安全隐患。
通过注水试验,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系统中的缺陷和问题,保障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生产安全和设备可靠性。
在进行注水试验时,需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对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质量进行验证,为系统的调试和运行提供重要参考,从而达到保障设备安全、保障生产的目的。
2.正文2.1 注水试验的定义注水试验是一种常用于工程领域的实验方法,旨在评估某项工程结构或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注水试验中,通过向被测对象注入一定流量和压力的水,观察其受力情况、变形程度和承载能力,从而评估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表现。
注水试验通常应用于地基与基础工程、水利工程、隧道工程等领域,能够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注水试验可以模拟实际工程中的受力情况,评估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为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1 总则1.0.1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方法,使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及符合下列条件的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
其他小型工程可参照执行。
1 坝高30m以上的水利枢纽工程;2 4级以上的堤防工程;3 总装机10MW以上的水电站;4 小(1)型水闸工程。
1.0.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优良”两级。
1.0.4项目法人(含建设单位、代建机构,下同)、监理单位(含监理机构,下同)、勘测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工程参建单位及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等,应按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
1.0.5水利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进行监督。
1.0.6本规程引用的主要标准如下:《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水闸施工规范》(SL27—91)《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JJG1027—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1.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工程满足国家和水利行业相关标准及合同约定要求的程度,在安全、功能、适用、外观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特性总和。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注水工作业标准规程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6 页注水工作业标准规程1、熟知注水相关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2、按措施施工,严禁违章作业;3、需要注水时,要先通知泵站工将泵压调整到规定泵压;4、将封孔器全部插入钻孔中,然后开始注水;二、质量标准1、注水时间要满足措施要求,保证注水效果;2、注水后的眼要逐个编号,防止误装药;3、注水结束后要向班长和值班人员汇报清楚工作情况;三、安全标准1、作业人员必须进行敲帮问顶,消除煤壁隐患;2、注水时链板机严禁运转;3、煤壁出现片帮或掉顶时要立即停止注水,待处理好隐患后方可继续作业。
综采抵车移架工作业标准规程一、作业标准(一)一般标准1、必须经过培训和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熟悉工作面煤层、顶底板特性、顶帮的管理方法,支架的性能、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维修操作技能。
3、注意观察煤壁,顶帮、煤机运行及支架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重大安全威胁时撤至安全地点,并汇报有关人员,待处理后方可继续工作。
4、工艺过程:观察煤机割煤情况→煤机割煤后及时伸前伸缩梁护第 2 页共 6 页顶→滞后煤机10架(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中间向两端)抵车→推完行程后将手把复拉→打开架间喷雾装置→收回伸缩梁和侧护板,拉动降柱手把,使支架稍微卸载,支架带压前移→到位后升柱,使顶梁平行接实顶板,打出侧护板,手把复位。
(二)煤壁管理、抵车移架1、带齐必要的坑木、铲子、手稿等工具。
2、割煤前对工作面煤壁进行观察,发现有片帮漏顶的地段立即进行超前管理。
3、检查煤壁、煤机行走部上有无金属物。
4、割煤后及时伸出前伸缩梁护顶。
(三)抵车1、推溜前应先检查附近顶板支护情况,对推拉装置的各部位认真细致的检查,以防损坏零部件或挤坏电缆、管路。
将余煤、杂物清理干净,同时应注意上、下推溜千斤顶协调动作。
2、推溜时,2—3次推足600mm步距。
一、建筑材料1、混凝土《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江苏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苏水科[2002]1号《水闸施工规范》SL27-1991《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050-2001《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19852、建筑用砂《建筑用砂》GB/T14684—200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江苏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苏水科[2002]1号《水闸施工规范》SL27—1991《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013、建筑用碎石、卵石《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江苏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苏水科[2002]1号《水闸施工规范》SL27-1991《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014、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005、砂浆《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江苏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苏水科[2002]1号《水闸施工规范》SL27—1991《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2001《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19906、砖《烧结普通砖》GB5101—2003《非烧结垃圾尾矿砖》JC/T422—2007《烧结多孔砖》GB13544—2000《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13545-2003《粉煤灰砖》JC239—2001《混凝土普通砖和装饰砖》NY/T671-2003《混凝土多孔砖》JC943—2004《混凝土实心砖》GB/T21144-2007《蒸压灰砂空心砖》JC/T637—1996《蒸压灰砂砖》GB11945—1999《砌墙砖试验方法》GB/T2542—20037、瓦《烧结瓦》GB/T21149-2007《混凝土瓦》JC746—20078、砌块《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8239—1997《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15229-2002《粉煤灰砌块》JC238—1991《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JC/T862—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2006《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GB/T4111—19979、水泥《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1345-200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8074—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11969—200810、建筑钢材及焊接、机械连接件《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注水试验规程一、施工前准备1、施工现场要求整洁、安全、通风良好,要设置警戒线,防止行人靠近、观看,并切断高压电源。
2、钻机操作人员应熟悉本规程,掌握钻孔技术,熟悉设备操作,保证施工安全。
3、注水设备及管道应具有防爆措施,注水泵宜用电动或气动的。
二、试验过程1、试验前宜按要求检查钻孔孔径、深度及道路桥梁等设施的承载能力是否足够安全。
钻机具体位置、方向及孔径属安全范围内并确认好芯管的安装位置。
2、注水前先清洗钻孔内壁和芯管内壁,确保干净、无杂物。
3、安装好注水管道,连接好注水泵,检查是否密闭,无漏水现象,然后开始注水。
4、水压不应超过设计最高值,初次注入水应缓慢,以逐渐适应管道和孔内压力,避免出现爆管现象。
注水速度宜根据孔深、孔径、地层情况、安全系数等因素来控制,避免过快或过慢的注水速度。
5、为避免影响水泵的寿命,注水时不宜连续50分钟以上,12个小时内不宜超过连续工作3次。
6、在注水过程中要注意监控注水压力和流量,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待处理。
7、注水结束后,应将注水管道和注水泵清洗干净,离开现场,回收设备。
三、试验数据的处理1、根据试验中的记录数据,分析整理,计算压力与时间、水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确定注水效果。
2、计算钻孔注水试验水压试验记录,应将记录表写清楚,如以下几点:(1)试验记录日期、时间。
(2)钻孔编号、孔口标高、构筑物编号等工程基础数据。
(3)注水压力、时间记录表。
(4)注水流量表。
3、计算得出结论,并编制相应的测试报告。
四、安全工作1、施工现场秩序要维护好,设备要维修保养好,操作人员要熟练,操作时注意安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2、设备要经常检查、保养、调整,确保运转正常,不要贪图速度,忽视质量和安全。
3、操作人员要认真学习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做好随时处置风险的准备。
4、注水设备操作人员在打电话、吸烟、用火等诸如此类的危险行为上必须采取谨慎态度,以杜绝一切意外事故的发生。
注水工作业标准规程范本一、概述1.1 目的本标准旨在规范注水工作的操作流程,确保注水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进行注水工作的操作人员及相关负责人员。
1.3 定义1.3.1 注水工作:指在岩石层或矿井中注入流体,以达到改善岩石物理性质或提高采矿效果的目的。
1.3.2 注水剂:指用于进行注水工作的液体或气体,例如清水、乳化液、泡沫液等。
二、职责与权限2.1 注水工作负责人的职责2.1.1 组织制定注水工作方案,并负责方案的实施和监督。
2.1.2 指导和培训操作人员,并对其进行技术人员的聘任和考核。
2.1.3 对注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确保注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操作人员的职责2.2.1 按照注水工作方案进行操作,并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2.2.2 及时上报操作中的异常情况或存在的问题,并协助负责人进行处理。
2.2.3 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保护环境,确保注水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工作准备3.1 物资准备3.1.1 根据注水工作方案确定所需的注水剂种类及数量,确保物资充足。
3.1.2 对所使用的注水剂进行检测,确保其达到相应要求。
3.2 设备准备3.2.1 确保注水设备完好,满足工作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检修和维护。
3.2.2 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安全帽等。
四、工作流程4.1 工作组织4.1.1 注水工作负责人根据注水工作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并向操作人员进行说明。
4.1.2 操作人员根据工作计划进行工作安排,合理分工,确保工作的连贯性。
4.2 注水设备操作4.2.1 对注水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2.2 按照注水工作方案,调整注水设备的参数,如注水速度、注水压力等。
4.2.3 对设备进行操作前,确保相关开关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并进行漏电检测。
4.2.4 操作人员根据工作计划,按照规定时间和顺序进行注水操作。
4.3 注水剂使用4.3.1 确保使用的注水剂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确认。
水利水电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水利水电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是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与评定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要求。
以下是水利水电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的一般内容:
1. 检验与评定目标:明确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的目标,包括对工程结构、施工质量、工程材料等方面进行检验与评定。
2. 检验与评定内容:明确检验与评定的具体内容,包括对施工图纸、工程结构、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检验与评定。
3. 检验与评定方法:确定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对工程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对工程结构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等。
4. 检验与评定标准:确定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的标准和要求,包括对工程结构强度、施工质量符合性、工程材料合格性等方面的标准。
5. 检验与评定记录:规定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的记录方式和要求,包括对检验与评定结果的记录、对问题和隐患的整改记录等。
6. 检验与评定报告:要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的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包括对工程质量的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等。
水利水电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执行。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一、水压试验前,施工单位应编制的试验方案,其内容应包括:1、后背及堵板的设计;2、进水管路、排气孔及排水孔的设计;3、加压设备、压力计的选择及安装的设计;4、排水疏导措施;5、升压分级的划分及观测制度的规定;6、试验管段的稳定措施和安全措施。
二、试验管段的后背应符合下列规定:1、后背应设在原状土及人工后背土上,土质松软时应采取加固措施;2、后背墙面应平整并与管道轴线垂直。
三、采用钢管、化学建材管的压力管道,管道中最后一个焊接接口完毕一个小时以上方可进行水压试验。
四、水压试验管道内径大于或等于600mm时,试验管段端部的第一个接口应采用柔性接口,或采用特制的柔性接口堵板。
五、水压试验采用的设备、仪表规格及其安装应符合一步下列规定:1、采用弹簧压力计时,精度不低于1.5级,最大量程宜为试验压力的1.3~1.5倍,表壳的公称直径不宜小于150mm,使用前经校正并具有符合规定的检定证书;2、水泵、压力计应安装的试验段的两端部与管道轴线相垂直的支管上。
六、开槽施工管道试验前,附属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隐蔽管道的固定设施已按设计要求安装合格;2、管道附属设备已按要求坚固、锚固合格;3、管件的支墩、锚固设施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强度;4、未设置支墩、锚固设施的管件,应采取加固措施并检查合格。
七、水压试验前,管道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安装检查合格后,应按本规范第4.5.1条第1款的规定回填土;2、管道顶部回填土宜留出接口位置以便检查渗漏处。
八、水压试验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有渗漏水现象;2、试验管段不得用闸阀做堵板,不得含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安全阀等附件;3、水压试验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
九、试验管段注满水后,宜在不大于工作压力条件下充分浸泡后再进行水压试验,浸泡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前浸泡时间十、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压力应按表2-1选择确定。
注水工作业标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注水工作,提高注水效果,确保注水工作的安全可靠,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工业领域的注水工作,包括地下注水和地面注水。
第三条注水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安全第一、科学施工、保证质量、节约能源、环境友好。
第二章注水工作前的准备第四条注水工作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经相关单位审核和批准。
第五条注水工作前,应对注水地层进行综合研究,包括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明确注水目标和注水方案。
第六条注水工作前,应进行地面设备和管道的检查和修复,确保设备和管道的正常运转和安全。
第七条注水工作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明确各项安全责任和分工。
第三章注水设备与管道第八条注水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经过定期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九条注水设备应具备自动监控和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第十条注水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十一条注水管道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安装前应进行水压试验和泄漏检查,确保管道的安全和密封性。
第四章注水施工操作第十二条注水施工前,应对注水井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测量,保证注水井的位置准确。
第十三条注水施工前,应清除注水井周围的杂物和障碍物,保证施工区域的整洁。
第十四条注水施工时,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严格按照指示进行注水井的打压、封堵和调整。
第十五条注水施工时,应根据地层条件和注水效果的反馈情况,调整注水井的注水参数和注入量。
第十六条注水施工中,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注水设备和管道,及时排除故障和故障。
第五章注水工作后的处理第十七条注水工作结束后,应对注水井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注水井的安全和完整。
第十八条注水工作后,应对注水设备和管道进行清洗和消毒,并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九条注水工作后,应对注水地层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注水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1 总则1。
0.1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方法,使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程。
1。
0.2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及符合下列条件的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其他小型工程可参照执行。
1 坝高30m以上的水利枢纽工程;2 4级以上的堤防工程;3 总装机10MW以上的水电站;4 小(1)型水闸工程。
1.0。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优良"两级。
1.0。
4项目法人(含建设单位、代建机构,下同)、监理单位(含监理机构,下同)、勘测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工程参建单位及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等,应按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
1.0.5水利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进行监督。
1。
0.6本规程引用的主要标准如下:《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水闸施工规范》(SL27—91)《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JJG1027—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1.0。
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
0。
1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工程满足国家和水利行业相关标准及合同约定要求的程度,在安全、功能、适用、外观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特性总和。
1 总则1。
0.1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方法,使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程。
1。
0。
2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及符合下列条件的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
其他小型工程可参照执行。
1 坝高30m以上的水利枢纽工程;2 4级以上的堤防工程;3 总装机10MW以上的水电站;4 小(1)型水闸工程。
1.0。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优良”两级.1.0.4项目法人(含建设单位、代建机构,下同)、监理单位(含监理机构,下同)、勘测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工程参建单位及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等,应按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 1。
0。
5水利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进行监督。
1.0.6本规程引用的主要标准如下:《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水闸施工规范》(SL27—91)《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JJG1027—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1.0。
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2.0。
1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工程满足国家和水利行业相关标准及合同约定要求的程度,在安全、功能、适用、外观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特性总和。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25-92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25-92主编部门:东北勘测设计院批准部门:水利部能源部1 总则2 基本规定3 试验设备4 现场试验5 试验资料整理附录A 管路压力损失测定附录B 活塞抽吸洗孔法附录C 混凝土塞住灌制法附录D 用压水试验成果计算岩体渗透系数附录E 钻孔压水试验记录格式附加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能源部关于颁发SL25-92《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现程》的通知水规[1992]54号为提高压水试验技术水平,适应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根据《标准化法》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的要求,委托东北勘测设计院负责对SDJI6—78《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进行修订,经审定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
标准的代号与名称为:SL25-92《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该标准自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一日起实施。
考虑到专业工作需要,原《规程》到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一日起作废。
各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函告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规程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2年 6月 25日3.2 供水设备3.2.1 在有条件的地方宜采用自流供水法进行试验。
3.2.2 试验用的水泵应符合下列要求:3.2.2.1 在1MPa压力下,流量能保持 100L/min。
3.2.2.2 压力稳定,出水均匀,工作可靠。
往复式水泵出口应安装容积大于5L的稳压空气室。
3.2.3 滤水器上应有 1~2层孔径小于 2mm的过滤网。
滤水器至水池底部的距离不小于0.3m。
供水调节阀门应灵活可靠,不漏水,且不宜与钻进共用。
3.3 量测设备3.3.1 压力量测设备有试段压力计和压力表等。
试段压力计能直接测定试段压力,宜优先选用。
试段压力计应可靠耐用,适于野外操作。
压力表应反映灵敏,卸压后指针回零。
压力表的工作压力应保持在极限压力值的1/3~3/4范围内。
3.3.2 流量计应能在1.5MPa压力下正常工作,量测范围为1~100 L/min,并能测定正向和反向流量。
注⽔试验注⽔试验英⽂:water injecting test释⽂:往钻孔中连续定量注⽔,使孔内保持⼀定⽔位,通过⽔位与注⽔量的函数关系,测定透⽔层渗透系数的⽔⽂地质试验⼯作。
它的原理与抽⽔试验相同,但抽⽔试验是在含⽔层内形成降落漏⽃。
⽽注⽔试验是在含⽔层上形成反漏⽃(图)。
其观测要求和计算⽅法与抽⽔试验类似。
注⽔试验可⽤于测定⾮饱⽔透⽔层的渗透系数。
引⾔注⽔试验是⽤⼈⼯抬⾼⽔头,向试坑或钻孔内注⽔,来测定松散岩⼟体渗透性的⼀种原位试验⽅法[1]。
主要适⽤于不能进⾏抽⽔试验和压⽔试验,取原状⼟试样进⾏室内试验⼜较困难的松散岩⼟体。
它具有操作简单、现场易于实现、试验结果可靠等特点,近年来在地质勘察中得到⼴泛岩⽯渗透性是评价⽔库坝基渗漏稳定性及选择坝基加固处理⽅案的主要参数。
注⽔试验是求得岩⼟渗透性参数⽅法之⼀。
其中钻孔变⽔头注⽔试验较钻孔常⽔头注⽔试验及试坑注⽔试验⽅法缩短时间90 %以上且⽅法简单,这对于缩短⼯程勘察周期,降低勘察成本,提⾼经济效益均有显著抽⽔试验、注⽔试验⽤于透⽔率较⼤的地质的透⽔率试验,如破碎带。
压⽔试验⽤于透⽔率较⼩的地质的透⽔率试验,如风化岩。
1 ⽤钻机造孔,⾄预定深度下套管,严禁使⽤泥浆钻进。
孔底沉淀物厚度不得⼤于10CM,同时要防⽌试验⼟层被扰动。
2 在进⾏注⽔试验前,应进⾏地下⽔位观测,作为压⼒计算零线的依据。
⽔位观测间隔为5MIN,当连续两次观测数据变辐⼩于5CM/MIN 时,即可结束⽔位观测。
3 钻⾄预定深度后,可采⽤栓塞或套管塞进⾏试段隔离,并应保证⽌⽔可靠。
对孔底进⽔的试段,⽤套管塞进⾏隔离;对孔壁和孔底同时进⽔的试段,除采⽤栓塞隔离试段外,还要根据试验⼟层种类和孔壁稳定性,决定是否下⼊护壁花管。
对孔壁和孔底进⽔的试段,同⼀试段不宜跨越透⽔性相差悬殊的两种⼟层。
对于均⼀⼟层,试段长度不宜⼤于5M。
4 试段隔离后,⽤带流量计的注⽔管或量筒向套管内注⼊清⽔,套管中⽔位⾼出地下⽔位⼀定⾼度(或⾄孔⼝)并保持固定不变,观测注⼊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