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常识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197.00 KB
- 文档页数:19
1.汉字七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2.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商及商之前)——金文(周)——篆书(秦)——隶书(汉)——楷书、草书、行书(汉末)3.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
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造字时天地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
4.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画。
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形成。
5.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种符号中,部分特征与甲骨文有较大类似之处。
这一发现将原始汉字的形成过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
6.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几何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
7.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
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
8.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
在已发现的4500多甲骨文单字中,目前已能认出近2000字。
9.与甲骨文同期,青铜器上铸造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西周时期的《散氏盘》、《毛公鼎》具备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10.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在大篆和六国古文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为秦朝的标准书写字体,统一了中国的文字。
小篆呈长方形,笔画圆润流畅。
11.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发展过程,字形逐步脱离事物的具体形象。
这一时期的汉字称为古文字。
12.到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
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3.隋文帝杨坚原为隨(随)国公,但因“隨”字的“辶”有不稳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为国号。
14.唐朝时,武则天根据“日月当空”之意而造字“曌”(同“照”字)作为她的名字。
1.汉字七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2.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商及商之前)——金文(周)——篆书(秦)——隶书(汉)——楷书、草书、行书(汉末)3.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
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造字时天地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
4.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画。
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形成。
5.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种符号中,部分特征与甲骨文有较大类似之处。
这一发现将原始汉字的形成过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
6.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几何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
7.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
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
8.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
在已发现的4500多甲骨文单字中,目前已能认出近2000字。
9.与甲骨文同期,青铜器上铸造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西周时期的《散氏盘》、《毛公鼎》具备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10.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在大篆和六国古文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为秦朝的标准书写字体,统一了中国的文字。
小篆呈长方形,笔画圆润流畅。
11.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发展过程,字形逐步脱离事物的具体形象。
这一时期的汉字称为古文字。
12.到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
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3.隋文帝杨坚原为隨(随)国公,但因“隨”字的“辶”有不稳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为国号。
14.唐朝时,武则天根据“日月当空”之意而造字“曌”(同“照”字)作为她的名字。
关于汉字有哪些知识一、汉字的起源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据考证,汉字诞生于约4500年前的甲骨文时期。
当时人们用龟甲和兽骨等物品,把文字刻写其中,以记事为目的,这些刻写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它是汉字的最古老形态。
二、汉字的特点1. 汉字是一种表音文字,既有字形又有字音。
汉字的字形和发音相互配合,形似意合。
2. 汉字的组合花样繁多,由简单的笔画组成。
一般汉字由两到五个笔画组成,能准确表达抽象概念和描述丰富。
3. 汉字可写可读可诵,可写在纸上、墙上、砖上,也可读成文字,诵读成诗句。
三、汉字的文字类型1.古文字:前有甲骨文字,篆刻文字,隶书、楷书和行书都是古文字的一种表现形式。
2.简化字:为了提高汉字的识别速度和方便排版印刷,汉字进行简化改革。
简化字有4200多个,占了常用字的90%以上。
3.正体字:保留了汉字原始形态的字体。
四、汉字的应用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广泛的应用在各个方面:1. 文学创作:汉字丰富的内涵和神韵形成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独特魅力。
2. 教育教学: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汉字的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基础课程和高层次专业都与汉字学习有关。
3. 社交交流:汉字作为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字,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交关系交流中必要的工具。
4. 科技创新:汉字在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五、汉字的未来发展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汉字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行中。
未来互联网时代的汉字将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和工具化,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有限。
你还了解哪些汉字知识
1.汉字起源:汉字源于甲骨文,最早的文字形式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600年的商代。
2. 汉字结构:汉字由“部首”和“偏旁”组成。
部首是汉字最重要的结构部分,它通常位于汉字的左边或上面。
偏旁则是指除了部首以外的其他结构部分。
3. 汉字发展:汉字的发展经历了oracle bone script、bronze script、seal script、clerical script、regular script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汉字形态和书写方式都有所不同。
4. 汉字数目:现代汉字数目众说纷纭,有的说是50,000个,有的说是80,000个。
实际上,常用的汉字只有2,500个左右,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汉字大约有3,500个左右。
5. 汉字构造:汉字是一种具有构造性的文字,每个汉字都由多个部首和偏旁组成。
汉字的构造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记忆汉字。
6. 汉字拼音:汉字的拼音是指将汉字的发音用拼音字母表示出来的方式。
拼音有助于汉字的学习和使用,也方便了外语人士学习汉语。
7. 汉字书写:汉字的书写方式有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形式。
在不同的场合,我们需要使用不同的书写方式。
8. 汉字演变: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汉字也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一些汉字的意义和用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9. 汉字文化: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性的文字,还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和精神体现。
10. 汉字教育:汉字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到大学,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汉字教育内容和要求。
汉字基础知识一.汉字笔画名称表二.汉字笔顺规则表三.笔画易错的汉字表四.笔顺易错的汉字表五.汉字间架结构表六.汉字部首名称表一画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乙:折二画:二:二字旁十:十字旁厂(?):厂字旁匸:右框刂:立刀旁卜:卜字旁占的上边:占字头冂:同字框月的外框:同字框亻:单人旁八:八字旁丷:倒八头人:人字头入:入字旁勹:包字头:刀字头几:几字旁,风的外框:风字框。
匕:匕字旁儿:儿字旁亠:点横头冫:两点水冖:秃宝盖讠:言字旁卩(?):单耳旁阝:双耳旁凵:凶字框刀:刀字旁力:力字旁厶:私字旁又:又字旁廴:建字底三画干:干字旁工:工字旁士:士字旁扌:提手旁艹:草字头寸:寸字旁廾:弄字底大:大字旁兀:兀字旁尢:尤字旁弋:弋字旁小:小字旁:小字头口:口字旁囗:口字框巾:巾字旁山:山字旁彳:双人旁彡:三撇犭:反犬旁夕:夕字旁夂:条字头饣:食字旁丬:将字旁广:广字旁忄:竖心旁门:门字框氵:三点水宀:宝盖头辶:走之底彐:山朝西录的上部:山朝西彑:互字底尸:尸字旁己:己字旁已:已字旁巳[sì]:巳字旁弓:弓字旁子:子字旁孑[jié]:孑字旁屮:半叶草女:女字旁飞:飞字旁纟:绞丝旁幺:幺字旁巛:三拐儿四画王:王字旁无:无字旁韦:韦字旁耂:老字头木(朩):木字旁支:支字旁犬:犬字旁歹:歹字旁车:车字旁牙:牙字旁戈:戈字旁旡:既字旁比:比字旁瓦:瓦字旁止:止字旁攴pū: 攴字旁:变心底冒的上部:冒字头日:日字旁曰:曰字旁水:水字旁贝:贝字旁见:见字旁牛(牜):牛字旁:告字头手(?):手字旁毛:毛字旁气:气字旁攵:反文旁长:长字旁片:片字旁斤:斤字旁爪:爪字旁爫:爪字头父:父字头尣:wāng字旁月(冃):月字旁氏:氏字旁欠:欠字旁殳shū:殳字旁文:文字旁方:方字旁火:火字旁斗:斗字旁灬:四点底户:户字旁礻:示字旁心:心字底肀yù 聿字旁爿pán 爿字旁毋:毋字旁五画玉:玉字旁示:示字旁甘:甘字旁石:石字旁龙:龙字旁歺:dǎi字旁业:业字旁氺:水字旁目:目字旁田:田字旁罒:四字头皿:皿字底钅:金字旁生:生字旁矢:矢字旁禾:禾字旁白:白字旁瓜:瓜字旁用:用字旁鸟:鸟字旁疒:病字旁立:立字旁穴:穴字头衤:衣字旁聿少一横:yù聿字旁艮少一撇:gěn 艮字旁疋pǐ:疋字底shū:?字旁皮:皮字旁矛:矛字旁母:母字旁六画耒lěi 耒字旁老老字头耳耳字旁臣臣字旁西:西字旁覀西字头页页字旁至至字旁虍虎字头虫虫字旁肉肉字旁缶缶字旁舌舌字旁竹竹字旁竹字头臼臼字旁自自字头血血字旁舟舟字旁色色字旁齐齐字旁衣衣字旁羊羊字旁羊字头羔的上部:羊字头米米字旁聿yù聿字旁艮gěn 艮字旁艸草字旁羽羽字旁糸系字底糹:绞丝旁7画麦麦字旁镸长(chang)字旁走走字旁赤赤字旁繁体车车字旁豆豆字旁辰辰字旁豕shī 豕字旁卤:卤字旁里:里字旁繁体贝:贝字旁繁体见:见字旁足(?)足字旁邑邑字旁臼的中间分开:ju2字旁身身字旁番的上部:biàn(四声)番字旁谷谷字旁豸shǐ 豸字旁龟龟字旁角角字旁言言字底辛辛字旁八画青:青字旁繁体长:长字旁:朝字旁其:其字旁雨雨字头非非字旁齿齿字旁虎虎字旁黾min3 黾字旁隹zhuī 隹字旁阜双耳旁(左)金:金字旁飠:食字旁鱼鱼字旁繁体门:门字框隶:隶字旁九画革革字旁繁体页:页字旁面:面字旁韭:韭字旁骨骨字旁香香字旁鬼鬼字旁繁体风:风字旁音音字旁首:首字旁繁体韦韦字旁繁体飞飞字旁十画繁体门:门字框髟bin4 鬓字头繁体马:马字旁鬲:鬲字旁高:高字旁十一画黄:黄字旁繁体麦:麦字旁繁体卤:卤字旁繁体鸟:鸟字旁繁体鱼:鱼字旁麻:麻字头鹿:鹿字头十二画以上鼎:鼎字旁黑:黑字旁黍:黍字旁鼓:鼓字旁繁体黾 min3 黾字旁鼠:鼠字旁鼻:鼻字旁繁体齐:齐字旁繁体齿:齿字旁繁体龙:龙字旁繁体龟:龟字旁龠:yue4字旁。
汉字问答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汉字的形声字结构1. 什么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汉字,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2. 形旁和声旁分别有什么作用?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3. 形声字的构词原理是什么?形声字的构词原理是通过形旁表示意义,通过声旁表示读音来构成字词。
4. 形声字的构造规律是什么?形声字的构造规律是通过形旁表示意义,通过声旁表示读音,并且在古代汉语中声旁和形旁有很强的内在联系。
5. 形声字的特点是什么?形声字的特点是结构复杂,意义丰富,读音规律和义项相结合。
二、汉字的偏旁部首1. 偏旁部首是什么?偏旁部首是构成汉字的一个部分,通过偏旁部首可以了解字的意义和读音。
2. 偏旁部首的作用是什么?偏旁部首的作用是帮助人们记忆和识别汉字,解释字的基本意义和构音。
3. 偏旁部首有哪些种类?偏旁部首有象形部首、形声部首、声旁部首、义旁部首等种类。
4. 偏旁部首的特点是什么?偏旁部首的特点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元,通过部首可以帮助识别和理解汉字。
三、汉字的字形结构1. 什么是字形?字形是字的外形和结构,字形丰富多样,具有一定的规律。
2. 字形的种类有哪些?字形的种类有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3. 不同的字形有何区别?不同的字形在笔画、结构、风格上有所不同,反映了历史、地域和风格的差异。
4. 字形对于汉字的认读有何影响?字形对于汉字的认读有一定影响,不同的字形对应不同的字体和风格,但都能传达相同的含义。
5. 字形的演变和发展是怎样的?字形的演变和发展经历了演变、整理、创新等过程,形成了不同的字体。
四、汉字的结构和笔画1. 汉字的结构和笔画对于认读有何帮助?汉字的结构和笔画是汉字的基本构成要素,对于认读有一定帮助。
2. 汉字的结构和笔画有哪些种类?汉字的结构和笔画包括横、竖、撇、捺、折、钩、提、点、横钩等。
3. 汉字的结构和笔画如何影响认读?汉字的结构和笔画通过笔画的组合和排列,形成不同的字形和结构,影响了汉字的认读和书写。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一、汉字知识篇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的美感。
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汉字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汉字知识吧。
1. 汉字的基本构成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每个笔画有其特定的命名,如“横、竖、撇、捺、点”等。
2. 汉字的部首部首是指汉字中能够表示字义的最小单位,常见的有“口、心、手、日”等。
学习部首可以帮助识字、记忆汉字。
3. 汉字的字体汉字有不同的字体,在书写和印刷中使用不同的字体,有正楷、行书、草书、隶书等。
不同的字体在字形、结构上有着差异。
4. 汉字的拼音汉字的拼音是指将汉字的音节用拉丁字母标出来,帮助人们学习汉语发音。
拼音有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5. 汉字的变体汉字有一些变体,也就是同一字形的不同形体,如“门、扌、刂”等,它们虽然形态不同,但在字义和用法上是相同的。
二、词语知识篇词语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掌握词语知识有助于理解文章、表达思想。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些词语知识吧。
1. 词语的分类词语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每一类词语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用法。
2. 词语的词义一个词语可以有多个词义,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解释。
掌握词语的词义有助于理解文章、表达准确。
3. 词语的搭配词语之间有着一定的搭配规律,如“喝水、吃饭”等,不恰当的词语搭配会影响文章表达的准确性。
4. 词语的简化一些常用的词语在日常交流中被简化,如“椅子”可以简化为“椅”、“老师”可以简化为“师”,这是一种语言形式上的变化。
5. 词语的语义透镜词语可以通过它们的语义透镜来进行比喻,如“鹰”可以比喻为勇敢,这种比喻在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知识大全中的汉字知识和词语知识,它们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掌握。
下面我们将继续了解其他的语文知识。
三、语法知识篇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规则,掌握语法有助于理解文章、正确表达。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些语法知识吧。
汉字基础知识100条1.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独特的形、音、义。
2.汉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仓颉造字说。
3.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
4.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体系。
5.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6.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标准字体。
7.隶书是由篆书演变而来,简化了篆书的结构,提高了书写速度。
8.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是现代汉字的标准字体。
9.草书笔画连绵,书写快捷,但不易辨认。
10.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兼具楷书的规整和草书的流畅。
11.汉字的结构主要有独体字和合体字。
12.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如“人”“口”“日”等。
13.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成的汉字,如“明”“好”“森”等。
14.合体字的结构方式主要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
15.汉字的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16.汉字的基本笔画有横、竖、撇、捺、点、折等。
17.汉字的笔顺是指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18.正确的笔顺有助于提高书写速度和字形的美观。
19.汉字的偏旁是合体字的组成部分,通常具有一定的表意或表音功能。
20.常见的偏旁有单人旁、双人旁、三点水、提手旁、木字旁等。
21.汉字的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22.部首可以帮助我们查字典、理解字义。
23.汉字的读音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
24.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如“b”“p”“m”等。
25.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如“a”“o”“e”等。
26.声调是指汉字读音的高低升降变化,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
27.多音字是指有多个读音的汉字。
28.多音字的读音不同,意义也可能不同。
29.同音字是指读音相同但字形和意义不同的汉字。
30.形近字是指字形相近的汉字,容易混淆。
1.汉字七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2.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商及商之前)——金文(周)——篆书(秦)——隶书(汉)——楷书、草书、行书(汉末)3.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
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造字时天地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
4.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画。
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形成。
5.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种符号中,部分特征与甲骨文有较大类似之处。
这一发现将原始汉字的形成过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
6.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几何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
7.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
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
8.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
在已发现的4500多甲骨文单字中,目前已能认出近2000字。
9.与甲骨文同期,青铜器上铸造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西周时期的《散氏盘》、《毛公鼎》具备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10.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在大篆和六国古文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为秦朝的标准书写字体,统一了中国的文字。
小篆呈长方形,笔画圆润流畅。
11.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发展过程,字形逐步脱离事物的具体形象。
这一时期的汉字称为古文字。
12.到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
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3.隋文帝杨坚原为隨(随)国公,但因“隨”字的“辶”有不稳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为国号。
14.唐朝时,武则天根据“日月当空”之意而造字“曌”(同“照”字)作为她的名字。
汉字基础知识一.汉字笔画名称表二.汉字笔顺规则表三.笔画易错的汉字表五.汉字部首名称表一画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乙:折二画:二:二字旁十:十字旁厂:厂字旁匸:右框刂:立刀旁卜:卜字旁占的上边:占字头冂:同字框月的外框:同字框亻:单人旁八:八字旁丷:倒八头人:人字头入:入字旁勹:包字头几:几字旁风的外框:风字框匕:匕字旁儿:儿字旁亠:点横头冫:两点水冖:秃宝盖讠:言字旁卩:单耳旁阝:双耳旁凵:凶字框刀:刀字旁力:力字旁厶:私字旁又:又字旁廴:建字底三画干:干字旁工:工字旁土:提土旁士:士字旁扌:提手旁艹:草字头寸:寸字旁廾:弄字底大:大字旁兀:兀字旁尢:尤字旁弋:弋字旁小:小字旁口:口字旁囗:口字框巾:巾字旁山:山字旁彳:双人旁彡:三撇犭:反犬旁夕:夕字旁夂:条字头饣:食字旁丬:将字旁广:广字旁忄:竖心旁门:门字框氵:三点水宀:宝盖头辶:走之底彐:山朝西录的上部:山朝西彑:互字底尸:尸字旁己:己字旁已:已字旁巳[sì]:巳字旁弓:弓字旁子:子字旁孑[jié]:孑字旁屮:半叶草女:女字旁飞:飞字旁纟:绞丝旁马:马字旁幺:幺字旁巛:三拐儿四画王:王字旁无:无字旁韦:韦字旁耂:老字头木(朩):木字旁支:支字旁犬:犬字旁歹:歹字旁车:车字旁牙:牙字旁戈:戈字旁旡:既字旁比:比字旁瓦:瓦字旁止:止字旁攴pū: 攴字旁:变心底冒的上部:冒字头日:日字旁曰:曰字旁水:水字旁贝:贝字旁见:见字旁牛(牜):牛字旁:告字头手():手字旁毛:毛字旁气:气字旁攵:反文旁长:长字旁片:片字旁斤:斤字旁爪:爪字旁爫:爪字头父:父字头尣:wāng字旁月(冃):月字旁氏:氏字旁欠:欠字旁风:风字旁殳shū:殳字旁文:文字旁方:方字旁火:火字旁斗:斗字旁灬:四点底户:户字旁礻:示字旁心:心字底肀yù 聿字旁爿pán 爿字旁毋:毋字旁五画玉:玉字旁示:示字旁甘:甘字旁石:石字旁龙:龙字旁歺:dǎi字旁业:业字旁氺:水字旁目:目字旁田:田字旁罒:四字头皿:皿字底钅:金字旁生:生字旁矢:矢字旁禾:禾字旁白:白字旁瓜:瓜字旁用:用字旁鸟:鸟字旁疒:病字旁立:立字旁穴:穴字头衤:衣字旁聿少一横:yù聿字旁艮少一撇:gěn 艮字旁疋pǐ:疋字底皮:皮字旁癶:登字头矛:矛字旁母:母字旁六画耒lěi 耒字旁老老字头羔的上部:羊字头耳耳字旁臣臣字旁西:西字旁覀西字头页页字旁至至字旁虍虎字头虫虫字旁肉肉字旁缶缶字旁舌舌字旁竹竹字旁竹字头臼臼字旁自自字头血血字旁舟舟字旁色色字旁齐齐字旁衣衣字旁羊羊字旁米米字旁聿yù聿字旁艮gěn 艮字旁艸草字旁羽羽字旁糸系字底糹:绞丝旁7画麦麦字旁镸长(chang)字旁走走字旁赤赤字旁繁体车车字旁豆豆字旁酉yǒu 酉字旁辰辰字旁豕shī 豕字旁卤:卤字旁里:里字旁繁体贝:贝字旁繁体见:见字旁足()足字旁邑邑字旁臼的中间分开:ju2字旁身身字旁番的上部:biàn(四声)番字旁谷谷字旁豸shǐ豸字旁龟龟字旁角角字旁言言字底八画青:青字旁繁体长:长字旁:朝字旁其:其字旁雨雨字头非非字旁齿齿字旁虎虎字旁黾min3 黾字旁隹zhuī 隹字旁阜双耳旁(左)飠:食字旁金:金字旁鱼鱼字旁繁体门:门字框隶:隶字旁九画革革字旁繁体页:页字旁面:面字旁韭:韭字旁骨骨字旁香香字旁鬼鬼字旁食:食字旁繁体风:风字旁音音字旁首:首字旁繁体韦韦字旁繁体飞飞字旁十画繁体门:门字框髟bin4 鬓字头繁体马:马字旁鬲:鬲字旁高:高字旁十一画黄:黄字旁繁体麦:麦字旁繁体卤:卤字旁繁体鸟:鸟字旁繁体鱼:鱼字旁麻:麻字头鹿:鹿字头十二画以上鼎:鼎字旁黑:黑字旁黍:黍字旁鼓:鼓字旁繁体黾min3 黾字旁鼠:鼠字旁鼻:鼻字旁繁体齐:齐字旁繁体齿:齿字旁繁体龙:龙字旁繁体龟:龟字旁龠:yue4字旁。
汉语知识归纳
一、汉字
汉字的特点
- 汉字来源于图画,每个字形象地表示一个概念。
- 汉字是音、形、义结合的书写系统。
- 汉字由笔画组成,按照一定规则书写。
汉字的分类
- 偏旁部首:常见的笔画组合,可用来识别和记忆汉字。
- 通假字:不同的汉字发音相同,但书写不同。
- 简化字:为了方便书写,针对部分汉字进行简化。
二、语法
汉语的词序
- 汉语的基本词序为“主语+谓语+宾语”,但是可以通过调整语序来达到不同的语言目的和意义表达。
汉语的多音字
- 在汉语中有大量的多音字,即相同的字形却有不同的读音和意义。
通过上下文可以确定具体含义。
汉语的口语化表达
- 中国不同地区各有其特色的口语化表达方式,如四川话、上海话等。
三、语言文化
汉字与文化联系
- 汉字是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重要符号之一,代表了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 汉字的书写方式、造型和意义,反映了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
汉语中的典故
- 汉语中有很多典故和成语,涵盖了中国的历史、民俗、思想等方面。
- 了解和掌握这些典故和成语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汉语,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以上是对汉语知识的简要归纳,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汉语,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100个汉语知识点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2、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符号,它大约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
汉字是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人们创造的。
3、汉字包括三要素:形、音、义。
4、六书之说,是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学者分析归纳出来的六种字形结构的规律,许慎《说文解字》对六书部首定义,并举实例,对后世影响最大。
5、“六书”的名称和顺序是:一、象形;二、指事;三、会意;四、形声;五、转注;六、假借。
前四种是造字的方法,后两种是用字的方法。
6、汉字的字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增加,汉字中形声字最多。
7、清朝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00多个。
8、汉字的结构形式可分为两种:独体和合体。
象形、指事字多是独体字;会意、形声字多是合体字。
如:日、月、上、下是独体字,景、岩、江、河是合体字。
9、汉字从古到今,先后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字体。
楷书是现在通行的手写体和印刷体。
10、反切是中国古时候最常用的注音方法,主要特点是以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合成一个字的音。
11、古代汉字字音有四声,这四声是:平、上、去、入。
它们和现代汉语的四种声调不尽相同。
12、古代中国人写诗歌都要求押韵。
“韵”包括一个字音的主要元音和韵尾。
凡是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就是同韵的字。
把同韵的字放在一定的位置就叫押韵。
13、古代诗歌押韵的依据是韵书。
最重要的韵书有《切韵》、《广韵》和《中原音韵》。
《佩文韵府》是清朝康熙年代编辑的分韵编排的辞书,我们现在写作诗词还可利用它查寻典故,修饰词藻。
14、中国最早的辞典是《尔雅》。
15、中国按字的形体及偏旁编排的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研究中国文字学的主要参考书。
后代研究此书的人很多,最著名有清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16、《方言》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作者是西汉的杨雄。
17、中国语源学的第一部书是刘熙写的《释名》,《释名》试图找出每个汉字最初命名的原因。
99个文字常识以下是99个常见的文字常识:1. 汉字的起源:汉字起源于甲骨文,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 汉字的构造: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
3. 偏旁和部首:偏旁是构成汉字的部件,部首是偏旁的分类。
4. 笔顺:笔顺是指书写汉字时的顺序,正确的笔顺有助于书写美观和流畅。
5. 形声字:形声字是指以声旁和形旁组成的汉字,通过声旁表音和形旁表义。
6. 象形字:象形字是指通过模拟事物的形状而形成的汉字。
7. 会意字:会意字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合起来,表达一个新的意义。
8. 指事字:指事字是指在独体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些特定的符号,用以表示事物的某种状态或程度。
9. 转注字:转注字是指形状相似、意义相近的字。
10. 假借字:假借字是指借用已有的字来表示同音或近音但意义不同的字。
11. 同音字:同音字是指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
12. 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汉字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发音。
13. 繁体字和简化字:繁体字是指笔画较多的汉字,简化字是指笔画较少的汉字。
14. 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使用某个字,却使用了另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
15. 异体字:异体字是指音义完全相同但形体不同的字。
16. 错别字:错别字是指书写时混淆或误写的字。
17. 形似字:形似字是指形状相似但意义不同的字。
18. 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是指意义相近的字,反义词是指意义相反的字。
19. 同义词和多义词: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的字,多义词是指一个字有多种不同的意义。
20. 同音词和多音词:同音词是指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多音词是指一个词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发音。
21. 语境和词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意义。
22. 感情色彩:词语通常带有褒义、贬义或中性等感情色彩。
23. 语体色彩:书面语和口语中的词语在表达上有所不同。
24. 语法结构:汉语的句子结构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
25. 词类: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类别。
中文汉语小常识一、中文汉语小常识(一)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咱们都知道,汉字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呢。
传说仓颉造字,虽然这可能只是个传说,但也能看出汉字的诞生是很神奇的。
从甲骨文开始,那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神秘符号,就是汉字的雏形啦。
然后慢慢发展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每一种字体都有它独特的美。
就说篆书吧,弯弯绕绕的,特别有艺术感。
隶书就变得扁扁平平的,写起来好像更顺手一点。
楷书呢,规规矩矩的,现在咱们写的字大部分都是楷书的样子。
(二)汉字的读音有些汉字的读音可复杂啦。
就像“行”这个字,它既可以读“xíng”,像是“行走”;也可以读“háng”,像“银行”。
还有“好”字,读“hǎo”的时候是“好人”,读“hào”的时候就是“爱好”。
这些多音字要是不注意,很容易读错呢。
而且啊,汉语里还有轻声、儿化音这些特殊的读音规则。
比如说“爸爸”,第二个“爸”字就是轻声;“小孩儿”就是儿化音,读起来特别俏皮。
(三)汉字的意义一个汉字往往有好多层意思。
就拿“打”字来说,能组成“打架”,这里的“打”就是击打、搏斗的意思;“打水”呢,这个“打”就变成了获取的意思;“打毛衣”的“打”又变成了编织的意思。
是不是很神奇呀?还有很多汉字有近义词和反义词呢。
像“大”的近义词可以是“巨”,反义词就是“小”。
(四)汉语的语法汉语的语法不像有些外语那么严格。
比如说“我吃饭”,这个句子很简单,就是主谓宾的结构。
但是有时候我们也可以说“饭我吃”,虽然语序变了,但是意思大家也都能懂。
而且在汉语里,量词的使用也很有特色。
像“一只猫”“一头牛”“一匹马”,这些量词可不能乱用哦。
要是说成“一匹猫”,那可就闹笑话啦。
(五)成语和俗语汉语里的成语和俗语可多啦。
成语一般是四个字的,像“刻舟求剑”,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成语,它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有个人在船上把剑掉到水里了,他就在船舷上刻个记号,等船靠岸了才去找剑,这多傻呀,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那些做事刻板,不懂变通的人。
你还了解哪些汉字知识
1.汉字的构成:汉字由“部首”和“笔画”组成,部首是汉字的组成部分,笔画是书写汉字时用笔的轨迹。
2. 汉字的发展历史:汉字起源于古代的象形文字,经过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今天的汉字体系。
3. 汉字的读音:汉字有多种读音,包括“音韵”、“声调”、“读音规则”等。
4. 汉字的结构特点:汉字的结构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内外结构”、“内部构造”等特点。
5. 汉字的用法:汉字常常用于书写中文,也可以用于刻画图案、装饰艺术品、命名等方面。
6. 汉字的书写技巧:书写汉字需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大小、形状等方面,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书写技巧。
7. 汉字的意义:汉字有着丰富的意义,每个汉字都包含着具有深刻内涵的意义,需要通过学习和使用来深入理解。
8. 汉字的应用价值: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1 -。
99个文字常识摘要:1.汉字的基本构成2.标点符号的使用3.词语的用法和搭配4.句子的结构和类型5.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6.现代汉语的发展和演变7.汉字的书写规范和艺术8.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9.常见语文错误及纠正10.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正文:一、汉字的基本构成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构造有着独特的规律。
汉字主要由笔画、偏旁、部首等基本元素构成。
了解这些基本元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汉字的书写和运用。
二、标点符号的使用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表达的重要工具,它能帮助我们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常用的标点符号包括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能让我们的写作更加规范。
三、词语的用法和搭配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不同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各种意义。
在写作中,我们要注意词语的用法和搭配,避免出现不合适的词语组合。
四、句子的结构和类型句子是表达思想的基本单位,它由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构成。
了解句子的结构和类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组织语言,表达清晰的思想。
五、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它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
阅读文言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六、现代汉语的发展和演变汉语作为一门不断发展的语言,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地演变。
了解现代汉语的发展和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的发展趋势。
七、汉字的书写规范和艺术汉字的书写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艺术。
掌握汉字的书写规范,可以让我们的字迹更加美观,提高我们的书写水平。
八、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语言表达是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
九、常见语文错误及纠正在写作中,我们常常会犯一些语文错误,如错别字、语法错误等。
了解这些常见错误,并加以纠正,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质量。
十、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语文学习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提高我们的素养,丰富我们的内涵。
汉字常识一、汉字常识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一)汉字的起源1.汉字的起源中国人对自己文字的起源,大概在战国时期就注意到了。
有人认为结绳是汉字的起源。
但不少人表示异议,结绳是上古用以记事的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曾用过。
它即便是记事,也毕竟不能算是文字。
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字源始于八卦。
此外,尚有“河图、洛书演进为文字说”。
中国古代最通行之说是仓颉(jié)造字,这至少在战国末年已经在广大学者中流传。
一般说来,文字的发展有一个从多头到单头,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从表形至表音的过程。
因此有不少人提出,中国的文字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经“巫”和“史”整理并发展而成的。
至于“巫”和“史”又是什么人呢?这又有各种不同的猜测。
目前,中国史学界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
不过稍有异议的人也不乏一例,根据一些人的看法,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
而任何事物总有一个从发生到发展渐趋成熟的过程。
因此中国文字的发生始年还可前推。
至于推多少年呢?有的主张至少上推一千年;有的主张推至夏末;也有的主张推至夏以前,各执己见。
在考古学家那儿,中国文字之源始又有分歧。
其中提出最不同凡响之见的当推郭沫若。
他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汉字究竟源始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从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
”“半坡遗址年代距今有六千年左右。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上的花纹判然不同。
”“虽然刻划的意义至今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
”“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jié)遗。
”如按此说,中国文明则应算成近六千年。
中国文字之源始,究竟在何时?最古老的文字产生于什么时代?分别代表什么含义?至今还尚在百家争鸣中,看来还有待于大量的材料来佐证说明!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地区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然而,在河南贾湖发现的一些刻在龟甲上的符号,距今却达8000年。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站发表了一则惊人消息说:“在中国河南贾湖发现的乌龟壳上的符号,很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
”如果这则报道内容被确认属实,那将是一个世界级的发现。
汉字的始祖相传汉字是黄帝时期一个叫苍颉的人创造的。
在我国的陕西关中有个叫仓颉的人,他生有四只眼睛,眼睛里总是糊满了眼屎,但这两双迷迷蒙蒙的眼睛中总是放射出异样的光芒,观察事物特别清楚。
他披着长发,留着长须,身穿兽皮,坐在一张凶猛野兽的皮上,手里经常拿着一支土笔,与坐在他对面的人交谈,似乎又在思索着什么。
他的头形也不同于一般人,头顶高高地隆起,像个奇形的头陀,显得特别聪颖过人。
他经常骑着毛驴,在陕西的黄土高原上四处奔波,跋山涉水,跨州过郡,去了解民间风俗习惯,收集民间流行的语言符号。
那时没有纸,他就把收集的资料写在芦苇的叶子上,装在口袋里,让毛驴驮着。
他收集的不少,装了好多袋,毛驴走到现在的陕西省岐山县就累死了。
仓颉带着这批资料,没有毛驴不能再行走了,就索性找了一间草棚住下来。
仓颉不断观察天象,抬头仔细看月亮时圆时弯的变化,还观察山水风雨演变的现象,辨识鸟兽的各式各样的脚印,或野兽、车辆经过后留下的痕迹,分清和区别各种纹理的异同,并开始创造文字。
2.汉字有多少汉字的数量很多,但是到底有多少,恐怕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准确数字。
我们只能从古今字典中,知道它的大概数目。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共收字9353个。
曹魏时李登的《声类》共收字11520个。
南梁顾野王的《玉篇》共收字22721个。
唐朝时颜真卿的《韵海镜源》共收字26911个。
宋朝时的丁度等所著的《集韵》共收字53525个。
清朝张玉书等所著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
当代的《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这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
读完小学阶段我们要累计识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要会写。
3.汉字的演变中国文字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
这是符合文字的发展由繁到简,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规律的。
甲骨文、大篆、小篆可以合称篆书。
那么,篆、隶、楷、行、草书便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
汉字发展到了今天,楷书和行书还在应用着,而篆书、隶书、草书,特别是篆书已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只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存在了。
4.汉字六书说汉字的来源,就要说到汉字的六书。
六书就是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
人们依据不同的造字方法,造出了许多汉字供人们记录信息,传递信息使用。
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
象形象形就是描画事物形状的一种造字法。
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就叫象形字。
比如,日、月、燕、网等。
趣谈“瓜”字瓜是一个象形字。
“瓜”字中,两撇表示藤,中间竖钩表示瓜,捺表示叶。
你们看古人造字多精妙。
“葫芦科植物的统称”就是“瓜”的本义。
“形状像瓜”,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像瓜形的,比如,“瓜皮帽”是帽子的一种;“瓜皮船”是船的一种。
“像切瓜一样”,瓜的命运是要被切分的,由此引申出此义。
人们用“瓜分”表示分割或分配。
又指若干强国联合起来分割弱小或不发达国家的土地。
“傻瓜”,表示不聪明,这一词来自古代的“瓜子族”,春秋时期生活在瓜州(甘肃敦煌一带)姜姓人被称为“瓜子族”,他们十分勤劳,受人雇佣时总是一刻不停地干活,可是有些人把他们这种老实的习俗看作“傻”,于是就有了“傻瓜”了。
指事用象征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符号来表示某个词。
比如,“刃”,在刀口上加一点,表示这里最锋利,这就是刀刃。
指事字的来源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例如“上”、“下”、“凶”……等等。
“上”、“下”两个字是用横线“一”为界,在横线上用一点或较短的短线指出上方的位置,写成“二”,也就是“上”字;而在横线下面画符号为“ ”,则是“下”字。
“凶”字是指地上有一个深坑,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坑里,“ㄩ”代表深坑,中间的“×”就是象征掉下坑的那种惊吓的感觉和危险的情形。
象形字和指事字一般都是独体字。
会意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字,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
比如,“休”,“人”和“木”合在一起,一个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
简说会意字会意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方法。
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强。
直到现在人们还用会意的方法创造汉字,例如“灶、尘、国、孬、歪、甭”等。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而的,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交叉错综,这就是会意的方法所以“高产”、会意字所以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原因。
拿“人”和“木”说:“人”和“人”可以组合为“从、众”等,“人”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保、伐、戍、付、伍”等;“木”和“木”可以组合为“林、森”,“木”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析、相、采、困”等。
因为会意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的会合,所以可以表示许多抽象的、用象形或指事的方法难以表示的意义。
下面是几个会意字例:(1)“莫”字。
甲骨文“莫”字的写法是:上下都是草,中间是个太阳,意思是太阳已落入草丛之中,天色已暮。
是“草”和“日”两个象形字的会意字。
以后简化为“莫”。
“莫”的本义是日落的时候,后又引申出“不”、“不要”、“没有谁”、“没有哪一种东西”,以及表示揣测或反问等词义,如:莫如、一筹莫展、莫不、莫不是等词。
作为本义日落时候的“莫”,后又被新创的“暮”字所替代。
(2)“盥”字。
盥洗、洗手的意思。
甲骨文的写法下部是一只盆子的形状(皿),上部是一只手伸入盆内,表示在洗手,是“皿”和“手”两个象形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
金文和小篆表示得更为明白,左右双手在盆(皿)中洗,盆中还有水,是“皿”、“双手”和“水”三个象形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
现在已不再象形,盆的形状已写成“皿”字。
叠罗汉式会意字有些会意字是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重叠组成的。
二字重叠的多是左右的并列结构,三字重叠的多是塔型的上下结构,看起来像体操活动中的叠罗汉。
例如三个“人”组成“众”;三个“火”组成“焱”;三个“木”组成“森”;三个“日”组成“晶”;三个“直”组成“矗”;三个“水”组成“淼”;三个“口”组成“品”等。
破体会意字会意字由于字形的变化太大,现在已看不出它们的字源了。
例如妇女的妇字,为什么在女旁加个歪山呢?正确的字源分析只能从繁体字“婦”中才能看出。
这个“婦”字左边的“女”旁指妇女,女旁的“帚”是扫帚,前后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妇女拿着扫帚在家里劳动。
“女、帚为婦”和“力、田为男”是符合当时的“女内男外”、“男耕女织”的社会情况的。
这类不容易看出字源的字相当多,人们叫作“破体字”。
形影相随,“从”善相亲在人的一生中,总有自己崇拜的对象,喜欢跟从他,学习他。
就如右图(李乐毅《汉字演变五百例》)所示:一老者在前头走着,一后生在后跟着,形影相随,观察模仿着老者。
这就是“从”字。
“随从、跟随”,这是“从”的本义。
学习某人,必定要“跟随”而学。
子路、曾皙、冉有等为了学习孔子,跟随着孔子周游列国,边走边问,增长才智。
“顺从、听从”,要学习别人,就要有一个良好的态度,要谦虚,因此就引申出“顺从、听从”的意思。
作为解放军战士,就要服从命令听指挥。
小学生要听从老师的正确指导。
“侍从”,这是由“跟随”引申出来的意思。
我们知道,在古代老师的地位是很高的,在伦常中有“天、地、君、亲、师”之说,还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这些都表现了老师的崇高地位。
因此,学生对老师除了要“跟随”学习之外,还要侍奉老师,也就是“侍从”了。
“参与、从事”。
要侍奉老师,就要参加到老师所做的事情当中,并和老师一块动手动脑做。
因此“从”字就有“从事、做”的意思。
现代汉语中有“从事、从军”等词,其意思都是“做”。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跟在后面的后生,显然是学习者,要看前面的人做事,于是,“从”字就有了“副、从属的、次要的”之意。
在法律上,有两个词语最能体现这个词义:主从关系、从犯。
汉字的独特神韵中国的方块字以其独特的构造、深远的意境而特立独行,如果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很难领略其神韵和精髓。
老师讲解“臭”字,会说:“自大一点就是臭。
”以此教育我们要谦虚谨慎,不要自满;老师剖析“伪”字会说:“人为和起来便是伪。
”以此区分自然和雕琢的高下,要我们写文章和做人都要有真情实感。
这实际上玩的是“拆字”游戏,但也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
比如“富”和“穷”两个字,所谓“富”,过去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有田的人,一大片沃土只喂养一张嘴、一个人,自然绰绰有余,也就“富”了。
而“穷”呢,只有靠用“力”打工了,八为十以内的最大偶数,也就是说,穷人是那些耗尽力气打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