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蛋鸡养殖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11.22 MB
- 文档页数:24
蛋鸡品种按蛋壳颜色可分为褐壳蛋系、白壳蛋系、粉壳蛋系等,这里主要介绍几个适合湖南省养殖的蛋鸡品种。
一、白壳蛋鸡主要品种1.京白904由北京市种禽公司育成的北京白鸡系列中产蛋性能最好的配套系。
其特点是早熟、高产、蛋大、生活力强、饲料报酬高。
生产性能指标:0~20周龄成活率92%;20周龄体重1.5公斤;群体150日龄开产(产蛋率达50%),72周龄平均产蛋数289枚,平均蛋重约59克,总蛋重17公斤左右,料蛋比2.3∶1;产蛋期成活率89%;产蛋末期体重2公斤左右。
京白904最适合于密闭鸡舍饲养,在开放式鸡舍饲养时,产蛋性能略差一些。
2.海兰白由美国海兰国际公司培育的四系配套优良品种。
现有两个白壳配套系:海兰W-36和海兰W-77,其特点是体型小、性情温顺、饲料报酬高、抗病力强、产蛋多、成活率高。
海兰W-36白壳蛋鸡的主要生产性能:0~20周龄成活率达98%,0~18周龄耗料量5.6公斤;153日龄达50%产蛋率,高峰期产蛋率93%~94%,入舍鸡80周龄产蛋数330~339枚,产蛋期成活率96%,料蛋比1.9∶1。
3.罗曼白由德国罗曼公司育成的两系配套杂交品种,即精选罗曼S LS 。
由于其产蛋量高、蛋重,倍受人们的青睐。
广泛分布饲养于全国20多个省区,是蛋鸡中覆盖率较高的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耗料少、产蛋多和成活率高的优点。
生产性能:0~20周龄成活率高达98%;20周龄体重1.3公斤;148~154日龄达50%产蛋率,高峰期产蛋率92%~94%,72周龄产蛋量295~305枚,平均蛋重62.5克,总蛋重18~19公斤,料蛋比2.1~2.3∶1;产蛋期末体重1.75~1.85公斤;产蛋期成活率94%~96%。
二、褐壳蛋鸡主要品种1.依莎褐由法国伊沙公司育成的四系配套的杂交品种,是目前国际上最优秀的高产褐壳蛋鸡品种之一。
其特点是高产、品质好、蛋重适中、整齐度好、饲料转化率高、适应性强、性情温驯、易于饲养。
蛋鸡饲养标准蛋鸡是指专门用于生产鸡蛋的家禽,是农村养殖户和规模化养殖场常见的养殖对象之一。
蛋鸡饲养标准是指根据蛋鸡的生长特点和生理需求,制定的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规范,旨在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和生产效益,保障鸡蛋的质量和安全。
首先,蛋鸡的饲养环境应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蛋鸡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5-25摄氏度,湿度为60%-70%。
在冬季,要加强保温措施,防止蛋鸡受冷。
在夏季,要做好降温和通风工作,避免蛋鸡中暑。
此外,饲养场所还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其次,蛋鸡的饲料供应要科学合理。
蛋鸡的饲料应该包括粗饲料和浓缩饲料,保证蛋鸡的全面营养需求。
蛋鸡的饲料应该定时定量,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干净。
此外,蛋鸡饲料的配制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目标进行调整,以满足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需求。
再次,蛋鸡的生长管理要严格把关。
蛋鸡的生长管理包括疾病防治、生长监测、饮水管理等方面。
要定期对蛋鸡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同时,要对蛋鸡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及时调整饲料和管理措施。
饮水管理也非常重要,要保证蛋鸡有充足的清洁饮用水,避免发生腹泻和脱水等问题。
最后,蛋鸡的生产管理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
现代化的蛋鸡养殖管理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可以利用智能化设备进行自动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同时,要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总之,蛋鸡饲养标准是保障蛋鸡健康生长和高产高效的重要保障,只有严格按照饲养标准进行管理,才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和保证鸡蛋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养殖户和养殖场能够重视蛋鸡饲养标准,科学合理地进行蛋鸡饲养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养殖。
蛋鸡饲养标准蛋鸡是农村养殖户常见的家禽之一,其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质量。
为了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保障蛋鸡的生存健康,制定科学的蛋鸡饲养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蛋鸡饲养的标准和要求。
1. 圈舍条件。
蛋鸡的圈舍条件直接影响着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质量。
蛋鸡圈舍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空气新鲜。
圈舍内部要保持整洁,定期清理粪便,消毒杀菌,保障蛋鸡的生存环境。
2. 饲料营养。
蛋鸡的饲料营养要求丰富,要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蛋鸡摄取到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促进蛋鸡的生长和产蛋。
3. 饮水管理。
蛋鸡的饮水管理同样十分重要,蛋鸡需要充足的清洁饮用水来保持体内的正常新陈代谢和消化吸收。
饮水器要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水质,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4. 疾病防控。
蛋鸡饲养过程中,要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定期对蛋鸡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做好疫苗接种和疫病预防工作,保障蛋鸡的健康。
5. 生长监控。
蛋鸡的生长发育情况需要定期监控,对蛋鸡的体重、体型、羽毛情况等进行观察,及时调整饲料配比和管理措施,保证蛋鸡的正常生长发育。
6. 产蛋管理。
对于蛋鸡的产蛋管理也需要重视,保持蛋鸡产蛋环境的安静和整洁,及时收集蛋,避免蛋的损坏和污染,保证蛋的质量和卫生。
总的来说,科学的蛋鸡饲养标准和管理措施对于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和产蛋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做好蛋鸡的圈舍条件、饲料营养、饮水管理、疾病防控、生长监控和产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才能保障蛋鸡的健康生长和高产蛋量,提高养殖效益。
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重视蛋鸡饲养标准,科学合理地进行蛋鸡饲养管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蛋鸡的饲养标准国家标准蛋鸡是农村养殖户常见的家禽,因其产蛋量高、生长快、适应性强而备受青睐。
为了保障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效益,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饲养标准,以指导养殖户科学合理地进行蛋鸡养殖。
下面将详细介绍蛋鸡的饲养标准国家标准。
首先,蛋鸡的饲养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鸡舍内地面要平整,无积水,定期清理粪便和杂物,保持干净卫生。
鸡舍内要有足够的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排除异味,避免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
此外,鸡舍内温度要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对蛋鸡的生长和产蛋造成影响。
其次,蛋鸡的饲料应科学搭配,营养均衡。
蛋鸡的饲料应包括粗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以满足蛋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质量。
同时,饲料的投喂量要适量,避免浪费和过度喂养,影响养殖效益。
另外,蛋鸡的饮水要保持清洁、新鲜。
蛋鸡每天需要摄取足够的水分,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
饮水设施应定期清洗消毒,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确保蛋鸡的健康。
在夏季高温时,还需要适时增加饮水设施,以防止蛋鸡中暑或脱水。
最后,蛋鸡的疾病防控要做好。
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同时,要加强饲养环境的消毒工作,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对于常见的蛋鸡疾病,如禽流感、新城疫等,要及时进行预防接种,提高蛋鸡的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综上所述,蛋鸡的饲养标准国家标准涵盖了饲养环境、饲料营养、饮水卫生和疾病防控等方面的要求,旨在指导养殖户科学合理地进行蛋鸡养殖,保障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养殖户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管理,做好蛋鸡的饲养工作,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海兰褐蛋鸡各阶段饲养管理海兰褐蛋鸡是我国褐壳蛋鸡中饲养较多的品种之一,养殖效益好,产蛋性能高,备受养殖户青睐,下面来介绍海兰褐蛋鸡各阶段饲养管理。
一、海兰褐蛋鸡体的饲养标准温度、密度、湿度、通风:蛋鸡笼养鸡舍里面的温湿度等方面的管理要根据海兰褐鸡的各个生长阶段来确定:1、育雏期:0–3日龄33–36℃,湿度60℅以上,以后每周降2–3℃,直到21–25℃。
具体操作视季节和鸡的表现而定,看鸡施温。
一周龄合理的温湿度对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比较高的温度有利于雏鸡卵黄的吸收和弱鸡的成活复壮,并可以有效的减少鸡白痢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2、育成期:25℃左右较适宜,温度低易引起鼻炎和慢呼病;3、产蛋期:17–26℃比较适宜,温差5℃以上对鸡群应激较大,超过28℃有明显的喘气现象,夏季养殖户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防治中暑和热应激;秋冬季节养殖户要注意防治温度大幅度下降发生呼吸道病;4.密度:1-2周龄笼养每平方米60只以下;3-4周笼养每平方40只左右;5-6周每平方笼养20-30只;二、海兰褐壳蛋鸡育雏期的管理海兰褐壳蛋鸡从一日龄到七周龄这个阶段称作海兰褐壳蛋鸡育雏期,海兰褐壳蛋鸡育雏前首先要打扫干净育雏室,并通过各种消毒措施消灭残留在育雏室的病源微生物。
第一次用的是5%的火碱进行喷洒,第二次消毒用含碘或含氯的消毒液,第三次进行消毒时间相隔在一个星期,使用高锰酸钾进行熏蒸一次。
进雏前一天如果气温比较低就要提前供暖,使鸡笼附近的温度保持在35摄氏度到36摄氏度,然后备齐饲料和饮水创造好清洁温暖的环境就可以接雏了。
1、选择种鸡场海兰褐壳蛋鸡的种鸡场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我国有专门的祖代鸡场和父母代鸡场,祖代鸡和父母代鸡的质量和纯度对商品海兰褐壳蛋鸡的影响非常大,在选择种鸡场定购雏鸡的时候,我们可以看看种鸡场是否有相关的证明,首先要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原则上说,没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是不允许生产鸡苗的。
绿壳蛋鸡的养殖技术1绿壳蛋鸡的养殖技术绿壳蛋在市场上的销路一直看好,如何养好绿壳蛋鸡呢,一、鸡舍的建制。
人工饲养绿壳蛋鸡可以密集养殖,每平方米鸡舍可养17-20只。
但要注意鸡舍通风和保持地面干燥,最好是水泥地面,便于清理粪便及防疫消毒。
二、科学配制饲料。
饲料配制以玉米、大麦为主,用10,-15,的鱼粉,加20,左右的豆饼等植物蛋白,再拌些切碎的红萝卜、青菜叶、青草等青绿饲料。
饲料保持新鲜、适口性好、少给勤添,并备好清水供鸡饮。
或取玉米10,-40,、高粱或大麦20-30、小麦或稗子10-20、红薯干10-30,、麸皮和米糠10,-30,、豆饼或花生饼10,-25,、鱼粉或骨粉3,-15,、蛎粉或碳酸钙2,-6,、槐叶粉或苜蓿粉3,-5,。
如搭配青饲料,100千克混合饲料中可加入青饲料30-40千克。
三、科学管理。
雏鸡抗病能力差,怕寒冷。
出壳1-2周龄时雏鸡室内温度控制在35?左右。
此外,鸡舍的通风和光照也很重要,空气对流、光照好,不仅能提高雏鸡活力,促进生长发育,防止软骨病,而且还可提高成年母鸡的产蛋率。
四、疾病防治。
除做好鸡舍与设备的卫生外,还定期对鸡进行防疫注射。
如发生疫情,要及时采取封锁、隔离、消毒等措施。
具体防治措施是:雏鸡出壳后10-14天,用“II系苗”滴鼻,1月龄左右接种1次“II系苗”,留种的公母鸡,秋季还要再接种一次“II系苗”和“霍乱疫苗”。
如附近鸡群发生鸡瘟时,可立即兑0.1,高锰酸钾溶液拌饲料喂鸡。
摘自:2005.6.14.5版《四川科技报》提高绿壳蛋鸡产蛋率窍门多发布时间:2003-10-27 信息来源:1(采用科学的光照。
在母鸡产蛋的头1个月里,将日周期改为28小时,并按12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变换,平均蛋重可增加10,,且蛋壳坚固,极少有小蛋。
2(适时给雏鸡剪冠。
小鸡出壳后24小时内尚未开食时剪去鸡冠,或在小鸡能鉴别雌雄时,挑选雌雏剪去鸡冠,不仅能节省饲料,还能避免成鸡的各种冠伤,母鸡开产后产蛋率也能提高。
蛋鸡怎么养殖概述蛋鸡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养殖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蛋类产品。
养殖蛋鸡可以提供大量优质的鸡蛋,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农业产业。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需要考虑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等因素,以确保蛋鸡的生长和产蛋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蛋鸡怎么养殖的相关内容。
养殖环境蛋鸡的养殖环境是蛋鸡生长和产蛋的基础。
合适的养殖环境能够提供蛋鸡所需的舒适条件,促进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能力。
栏舍设计蛋鸡栏舍设计应符合蛋鸡的养殖要求,包括空间、通风、卫生等方面。
合理设计的栏舍能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蛋鸡的健康生长。
温度和湿度控制蛋鸡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蛋鸡适宜生长和产蛋的温度为18-25摄氏度,湿度为50-70%。
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需求,调节好栏舍内的温湿度。
光照条件光照条件对蛋鸡的生长和产蛋有很大的影响。
蛋鸡需要一定的光照时间来促进生长和产蛋。
一般来说,每天提供12-16小时的光照时间,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生长速度。
饲料管理饲料是蛋鸡生长和产蛋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提高蛋鸡的生长速度和产蛋率。
饲料配方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满足蛋鸡的营养需求。
饲料中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蛋鸡,选择适当的配方。
饲料投喂定时定量的饲料投喂有利于蛋鸡的生长和产蛋。
一般来说,每天分两次进行饲料投喂,保证蛋鸡有充足的饲料供应。
饮水管理蛋鸡需要充足的饮水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饮水设备应保持清洁,并保持水质的新鲜和适宜温度。
疾病防控蛋鸡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疾病防控措施可以减少蛋鸡的疾病发生,保证蛋鸡的健康生长和产蛋。
疫苗接种蛋鸡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以预防常见的疾病。
疫苗接种应按照科学合理的接种程序进行,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蛋鸡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以及栏舍的卫生情况。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避免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良好的卫生管理保持蛋鸡栏舍的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峪口蛋鸡京红1号父母代蛋种鸡饲养管理手册一、蛋鸡饲养管理日常操作规程进雏前14天准备工作1、舍设备尽量在舍清洗。
2、清理雏鸡舍的粪便、羽毛等杂物。
3、用高压枪冲洗鸡舍、笼具、储料设备等。
冲洗原则为:由上到下,由到外。
4、清理育雏舍周围的杂物、杂草等;并对进风口、鸡舍周围地面用2%火碱溶液喷洒消毒。
5、鸡舍冲洗、晾干后,修复笼具等养鸡设备。
6、检查供温、供电、饮水系统是否正常。
7、初步清洗整理结束后,对鸡舍、笼具、储料设备等消毒一遍。
消毒剂可选用:季胺盐、碘制剂、氯制剂等,为达到更彻底的消毒效果,可对笼具、地面进行火焰喷射消毒。
注意事项1、如果上一批雏鸡发生过某种传染病,需间隔30天以上方可进雏,且在消毒时需要加大消毒剂剂量。
2、计算好育雏舍所能承受的饲养能力(饲养密度:3周龄笼养每平方米不可超过50只;平养不能超过30只;网养不能超过30只)。
3、注意灭鼠、防鸟。
进雏前7天准备工作1、将消毒彻底的饮水器、料盘、粪板、灯伞、小喂料车、塑料垫网等放入鸡舍。
2、将门窗关闭,用报纸密封进风口、排风口等,然后用甲醛熏蒸消毒。
3、进雏前3天打开鸡舍,移出熏蒸器具,然后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一遍;鸡舍周围铺撒生石灰并洒水,起到环境消毒的作用。
4、调试灯光,可采用60瓦白炽灯或13瓦节能灯,高度距离上层鸡头部50-60厘米。
5、准备好峪口雏鸡专用强化幼雏料(0-10天)、开食料(11-42天)、疫苗、药物(支原净、恩诺沙星等)、葡萄糖粉、电解多维等。
6、检查供水、照明、喂料设备,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7、禁止闲杂人员及没有消毒过的器具进入鸡舍,等待雏鸡到来。
注意事项1、采购的疫苗要在冰箱中保存(按照疫苗瓶上的说明保存)。
2、用甲醛和漂白粉混合熏蒸消毒时,每立方米用甲醛42毫升、漂白粉21克。
进雏前1天准备工作1、进雏前1天,饲养人员再次检查育雏所用物品是否齐全,比如消毒器械、消毒药、营养药物及日常预防用药、生产记录本等。
蛋鸡的饲养标准表
蛋鸡的饲养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划分。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蛋鸡饲养标准表,仅供参考:
生长阶段饲料类型饲料配方饲养管理要点
:--: :--: :--: :--:
雏鸡(0-6周)雏鸡专用饲料高蛋白、高能量保证雏鸡获得足够的营养,促进生长发育
生长鸡(7-18周)青年鸡饲料逐渐降低蛋白和能量,增加粗纤维控制
饲养密度,保持鸡舍卫生,逐渐增加运动量
产蛋期(19-70周)产蛋鸡饲料高蛋白、高能量、钙磷比例适当提供足够的光照,保持鸡舍安静,避免应激,及时拣蛋,防止鸡群受惊吓
高产蛋期(70周以后)高产蛋鸡饲料高蛋白、高能量、钙磷比例适当
保持鸡舍清洁卫生,定期检查饲料质量,调整饲养密度,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饲养标准表,具体的饲养标准可能因品种、环境、饲料种类和养殖方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调整和优化。
建议查阅专业养殖书籍或咨询养殖专家以获取更详细的饲养标准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