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础作业电大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7
国开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在线形考计合作业一至四、丈作业裁题及答案说明,,资料卷理孑2023年9月。
发及答案料令作业一被I(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
每小题3分,12个小题共36分。
)1.1.有效数字是指()oA.有法律效力的借款数B.市场上商品的净重C.测量标的物的特性值D.含最后一位估计值的测量数据[答案]D2. 2.小学学段是关键时段是因为()。
A.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理B.小学生有潜伏的性爱心理C.小学生有独特的评价依赖心理D.小学生同时具备A、B、C三者[答案]D3.3.动物关键期是指()0A.人生重要的商机B.恋爱过程中的一段宝贵时期C.动物在幼年生命期中一段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D.人类幼年一段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答案]C4.4.有效数字修约是指()。
A.对测得的数值的位数确定的过程B.将数字按预定目的进行处理C.一种数字的计算方法D.使数字变得更加有效地办法[答案]A1.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第一句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是()。
A.竹排B.青山与河岸C.河岸D.流水[答案]B6.6.物体运动是由于()0A.受到外力的作用B.受到重力作用C.一切物体都有惯性D.受到拉力的作用[答案]C7.7.加速度是指()0A.几个速度相加得到的结果B.速度的变化C.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D.速度越来越大的运动现象[答案]C8.8.机械能是指()OA.某种机械的能量B.系统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C.机械运动时具有的能D.机械潜在的作功本领[答案]B9.9.对水的蒸发现象描述正确的是()oA.水在沸腾时才会蒸发B.水在冷却成冰后就不蒸发C.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D.水在受热时才会蒸发[答案]C10.10.物体的内能是指()0A.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B.分子之间的势能C.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D.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答案]DI1I1绝对零度是指()0A.水结冰的温度B.零度以下的温度C一种特殊物质结冰的温度D.-273℃[答案]D12.12.理想气体是指()0A.氢气B.水蒸气C.一种最重要的稀有气体D.气体特有性质理想化的模型[答案]D(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14个小题共28分)13. 1.1962年出版的爱因斯坦的《寂静的春天》,开始了环境保护的新时代。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4(电大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九章生物的遗传和进化(1)生物的生殖方式有那些类型?生物体繁殖后代的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大类。
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中最常见的有分裂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和孢子生殖4类。
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形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
两性细胞是指雌配子和雄配子或卵细胞和精子。
有性生殖是生物界中最普遍的一种生殖方式,它包括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和单性生殖4类。
(2)DNA复制时需要哪些条件? 1.底物:以四种脱氧核糖核酸为底物。
2.模板:以亲代DNA的两股链解开后,分别作为模板进行复制。
3.引发体和RNA 引物:引发体由引发前体与引物酶组装而成。
4.DNA聚合酶。
5.DNA连接酶:DNA 连接酶可催化两段DNA 片段之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而使两段DNA连接起来。
6.单链DNA 结合蛋白:又称螺旋反稳蛋白(HDP)。
这是一些能够与单链DNA 结合的蛋白质因子。
7.解螺旋酶:又称解链酶或rep蛋白,是用于解开DNA双链的酶蛋白,每解开一对碱基,需消耗两分子A TP。
8.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可将DNA双链中的一条链或两条链切断,松开超螺旋后再将DNA链连接起来,从而避免出现链的缠绕。
(3)什么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
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基因虽然十分稳定,能在细胞分裂时精确地复制自己,但这种隐定性是相对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基因也可以从原来的存在形式突然改变成另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就是在一个位点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基因,代替了原有基因,这个基因叫做突变基因。
(4)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①过度繁殖: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都有依照几何比率增长的倾向。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88)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88)考试说明:本人汇总了历年来该科的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考试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内容包含: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筒答题、论述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1.加速度是指()。
A.几个速度相加得到的结果B.速度的变化C.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D.速度越来越大的运动现象2.机械能是指()。
A.某种机械的能量B.系统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C.机械运动时具有的能D.机械潜在的作功本领3.水的硬度是指()。
A.变成了冰的水很硬B.水中含有铁、石头等硬物C.水中含有的钙、镁等盐类D.水中含有的木头、泥沙等杂物4.化学平衡是指()。
A.体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的一种状态B.化学反应式两边的物质平衡C.化学品供应时的称量平衡D.化学工业生产中的供求平衡5.变异是指()。
A.事物的变化B.生物中子代与亲代不完全相像的现象C.社会变革D.景物的变迁6.大陆架是指()。
A.大陆的水下延续部分,深度不超过200mB.水深在200m以上的坡地C.水深在2000-5000m的半缓地带D.水深在4000-6000m的深海平原7.绝对零度是指()。
A.水结冰的温度B.零度以下的温度C.一种特殊物质结冰的温度D.-273℃8.正电荷是指()。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B.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C.毛皮摩擦金属棒所带的电D.丝绸摩擦金属棒所带的电9.动物关键期是指()。
A.人生重要的商机B.恋爱过程中的一段宝贵时期C.动物在幼年生命期中一段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D.人类幼年一段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10.化学元素是指()。
2012年自然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引言不断创新的自然科学1、林巧稚(1901——1983),著名妇产科专家。
福建厦门人。
1929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并被聘为协和医学院妇产科医师。
后任妇产科主任兼教授。
1932年和1940年曾两次出国,在英国伦敦医学院、曼彻斯特医学院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修。
回国后,历任协和医院、友谊医院妇产科主任兼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市妇产科医院名誉院长、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她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
2、张钰哲(1902——1983),著名天文学家。
福建闽候人。
1919年考入清华大学。
1923年赴美留学。
192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同年回国,曾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天文研究所所长。
1946年再次赴美,从事天文研究活动。
1948年回国。
担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
3、侯德榜(1890——1974),著名化学家。
福建闽候人。
1913年赴美留学。
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普拉特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
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博士。
1921年回国,曾任塘沽永利碱厂总工程师、南京永利硫酸铵厂厂长、永利化学公司总经理。
新中国成立后,任重工业部化学局顾问、化工部副部长、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全国科协副主席。
他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美国化工学会和英国皇家学会的名誉会员百度:如果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它的运动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我们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这个用来代替整个物体的与物体具有相同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例如,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半径比日、地间的距离小得多,就可把地球看作质点,但研究地球自转时就不能把它当成质点。
又如物体在平动时,内部各处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就可把它看成质点。
所以物体是否被视为质点,完全决定于所研究问题的性质。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作业一:第一章自然的探索一、填空题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和造纸术。
2.19世纪的三大发现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
3.间接观察与直接观察相比,其优点是:扩大观察范围、提高观察的精确性、提高观察速度和能使感觉形式发生转换。
4.假说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具有一定的猜测性。
二、单项选择1.被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B)。
A. 牛顿 B.伽利略C. 哥白尼D.道尔顿2.不属于科学教育内涵的是(D)。
A.科学知识B.科学精神C.科学方法D.科学头脑3.给活力论致命打击的是(C)。
A.无机物合成酒精B.无机物合成醋酸C.无机物合成尿素D.无机物合成糖类4.不属于实验的一个阶段的是(D)。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C.结果处理阶段D.提出假说阶段三、简答题1. 试述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
答: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一、科学技术经历了全面空前的革命(1)物理学领域 20世纪一开始就出现了持续了30年的物理学革命。
(2)化学领域 20世纪的化学发展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3)生物学领域已揭示了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遗传密码,取得了时代的突破。
二、科学走向新的综合在技术领域中,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发明,使综合技术逐渐起着主导作用。
三、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1)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使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2. 简述观察与实验的区别和联系。
答:观察与实验一样,也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
单纯的观察只能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有局限性;不利于认清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内部规律。
实验可以人为地变革和控制自然对象,再现最本质的方面,排除次要的、外在的以及偶然因素的干扰,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揭露自然现象的本质。
实验还具有可重复性,使实验现象再现,接受公众的检验,得到人们的认可。
3.什么叫直接实验和模拟实验?答:直接实验是实验手段直接作用于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的实验;模拟实验是实验手段通过与原型相似的模型间接作用于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的实验。
2020电大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市场营销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市场营销学】形考作业一:一、推断正误(依照你的推断,在正确的命题后面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1分,共10分)1.赫杰特齐教授编写的第一本市场营销学教科书于1912年出版,它的咨询世是市场营销学诞生的标志. (√)2.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明白,市场是指买卖之间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3.市场营销算是推销和广告。
(×)4.制定产品投资组合战略方案,首先要做的是划分战略业务单位。
(√)5.“市场营销组合”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的杰罗姆·麦卡锡教授首先提出来的。
(√)6.企业能够按自身的意愿和要求随意改变市场营销环境。
(×)7.恩格尔系数越高,人们的日子水平越高;反之,恩格尔系数越小,人们的日子水平越低。
(×)8.国外一些厂商常花高价请明星们穿用他们的产品,可收到显著的示范效应。
这是利用了社会阶层对消费者的妨碍。
(×)9.生产厂家对皮革的需求,取决于消费品市场上人们对皮鞋、皮包、皮箱等皮革制晶的需求,有人把这种特征称为“引申需求”。
(√)lO.顾客的信念并别决定企业和产晶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也别决定他的购买行为。
(×)二、单项挑选(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具最优的,将其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浮现是在(B)。
A.世纪50年代B.20世纪初C.20世纪70年代D.18世纪中叶2.一种观点以为,只要企业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功能,便会顾客盈门。
这种观念算是(B)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B.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3.市场营销的核心是(C)。
A.生产B,分配C.交换D,促销4.营销在公司中最理想的地位是( D )A.营销作为一具比较重要的功能 .B.营销作为要紧功能.C.顾客作为一具比较重要的功能.D.顾客作为核心功能和营销作为整体功能. 5.市场营销观念的中心是(B)。
作业1答案(第1章、第2章)第1章一、选择1、牛顿摩擦定律适用于( B )A、任何流体B、牛顿流体C、非牛顿流体2、液体不具有的性质是( C )A、易流动性B、压缩性C、抗拉性D、粘滞性3、连续介质假定认为流体( C )连续。
A、在宏观上B、在微观上C、分子间D、原子间4、在国际制单位制中流体力学基本量纲不包括( D )A、时间B、质量C、长度D、力5、在静水中取一六面体,作用在该六面体上的力有 ( D )A、切向力、正压力B、正压力、重力C、正压力、重力D、正压力、切向力、重力6、下属那些力属于质量力(E )A、惯性力B、粘滞力C、弹性力D、表面力E、重力二、判断题1、压强和切应力属表面力。
(正确)2、流体惯性力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错误)3、粘滞性可以制止流体流动。
(正确)4、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的区别仅在于理想流体具有不可压缩性。
(正确)三、简答题(要点)1. 为什么要建立连续介质模型?答:液体(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不连续。
工程上研究的流体,关心的是流体宏观的物理性质。
把流体看成为由质点组成的连续体——连续介质模型,目的是建立描述流体运动的连续函数,便于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2.什么是流体的粘滞性?它对流体流动起什么作用?答:流体具有的阻滞变形运动的特性——流体的粘滞性,它对流体流动产生阻力,造成能量损失。
3.动力粘滞系数μ和运动粘滞系数ν有什么区别?μ=,量纲不同。
答:两者都反映流体的粘滞性,μ为动力量,ν为运动量,ρν4. 容器盛有液体,求下述不同情况时该液体所受单位质量力? ((((3):水体A 受哪些表面力为压应力和切应力,质量力为重力g 和惯性力。
一、 作图题(略)二、计算题 (解题思路与答案) 1. 已知某水流流速分布为10/172.0yu =,u 的单位为m/s ,y 为距壁面的距离,单位为m 。
(1)求y=0.1、0.5、1.0m 处的流速梯度;(2)若水的运动粘滞系数s cm /1010.02=ν,计算相应的切应力。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精品文档下载【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自然科学基础作业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一章物体的运动和力(3)什么是质点?质点就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与形状的点。
通常情况下如果物体大小相对研究对象较小或影响不大,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4)什么是速度?什么是速率?①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
②在某些情况下,只需要考虑运动的快慢,就用物体在单位时间(例如 1 s)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并把这个物理量叫做速率。
它是一个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标量。
(5)什么叫力的三要素?怎样对力进行图示?是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此性质称为力的三要素。
根据力的三要素,我们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把“力”形象地表示出来,这叫做力的图示。
具体的作法是: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是力的作用点。
(6)什么叫牛顿第一定律?什么叫惯性?①牛顿第一定律: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②惯性:物体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7)质量和重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通过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的质量 m 和它的重量 G 建立起 G=mg 的密切联系。
由于在地球上同一地点所有物体的重力加速度 g 的值都相同,故不同的物体的重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因而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重量来比较它们的质量。
等臂天平利用等臂杠杆原理,从标在砝码上的质量数,直接读出被称物体的质量数。
用天平不能直接测出物体的重量,因为物理学中,重量的含义是力,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矢量。
然而在市场商务活动及化学或生物的科学实验中,使用重量一词明显是指质量,因为此时涉及的是物品,而不是重力。
自然科学答案电大_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11 (1) 试述你所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和工作(不少于3位) 答.①牛顿他建立的力学理论为天文学、力学、机械工程学、建筑学等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③. 达尔文建立了进化论2 (2)从元素周期表可知道哪些信息? 答: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化学元素的自然分类,为我们认识自然界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外围电子的构型,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同时也提示了该元素所在的族和周期。
族指出了该元素单质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即价电子数,周期则指出了该元素单质原子核外电子的层数。
3 (3)什么是参考系?什么是质点?答:由于运动的相对性质,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就必须选取另外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事先认定这个另外的物体是不能动的,才能进行考察,这种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或物体群被称为参照物或参考系。
质点是具有一定的质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4 (4)什么是速度?什么是速率?答: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有时简称为匀速运动。
这种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在某些情况下,只需要考虑运动的快慢,就用物体在单位时间例如1秒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并把这个物理量叫做速率,它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的标量。
5 (5) 什么叫力的要素?怎样对力进行图示?答: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被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是从力的作用点出发,沿力的作用方向画一末端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短按规定的自行选择的比例表示力的大小。
有时,为了粗略的展示物体的受力情况而采用力的示意图,即在受力物体上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箭头,不必确切表示力的大小。
6 (6)什么叫牛顿第一定律?什么叫惯性?答: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破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各章自测)试题及答案说明:适用于国开小学教育专科学员国开平台网上考试;形考比例100%,即全网核课程。
第一章实践活动实验: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物的体积量筒通常是测量液体的体积的,但也可以用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物(如铁块、石块等)的体积。
办法是在大小合适的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平后读出其体积,再放进被测固体物,使其沉底或用线悬挂于水中,此时水面上升再读出其体积。
两次体积之差,即为该固体物的体积。
想一想这是根据什么力学原理进行的。
如果被测物体是浮在液面上的,测量该怎样进行?实验要求:1.阅读本实验,按实验所提及的办法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2.将实验的操作过程以视频或图片的方式上传到平台。
3.思考实验中的问题,并将答案整理后提交。
[答案]固体物沉入液体中会排出与固体物体积相同体积的液体。
要用两个测量筒AB,把固体物先用相同液体浸润后放入A中,然后从B中向A中加入已知体积的液体b,此时A中的体积读数为a,固体物体积V=a-b第二章自测练习1.关于物体内能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2.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是吸热过程3.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4.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
[答案]胆矾5.下列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答案]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第三章自测练习1.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T,振子在t1时刻的动量为p、动能为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弹簧的弹力的功一定为零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入射角大于反射角3.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自由游动。
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看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引言不断创新的自然科学(1) 试述你所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和工作(不少于3位)。
答:哥白尼是一位波兰天文学家,在1543年出版了著作—《天体运行》,这本著作事他科学思考、实际观测和数学计算的杰作,使对神学和迷信的第一次庄严挑战,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先声。
达尔文是一位英国科学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建立了进化论,书中不但提出了生物的“自然选择学说”,而且彻底粉碎了物种不变论和上帝创造万物论。
牛顿是一位英国科学家,在1687年出版的划时代的伟大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及他所建立的力学理论是人类认识自然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为天文学、力学、机械工程学、建筑学等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从元素周期表可知道哪些信息?答: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它的直行叫做族,共有16族,主族为A,副族为B;横列叫做周期,目前有7个周期;行与列的交界处叫做位。
在位(也叫格)中列出了一种元素的主要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外围电子的构型,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同时也提示该元素所在的族和周期。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和力(3)什么是参考系?什么是质点?参考系,又称参照物,物理学名词,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
根据牛顿力学定律在参考系中是否成立这一点,可把参考系分为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两类。
质点就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与形状的点。
通常情况下如果物体大小相对研究对象较小或影响不大,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4)什么是速度?什么是速率?①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的位移大小。
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
②在某些情况下,只需要考虑运动的快慢,就用物体在单位时间(例如1 s)通过的路程来表示,并把这个物理量叫做速率。
它是一个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标量。
(5)什么叫力的三要素?怎样对力进行图示?是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此性质称为力的三要素。
电大【教学设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第一章一、概念解释1.教学就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开展的学习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努力,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促进自己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
2、教学系统简单说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组成的一个教学活动的运行系统,教学系统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学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每体等四个方面。
教学系统各个要素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复杂运行活动,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教学过程。
3、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具体来说,教学设计有着比较具体的操作系统,它是以现代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运用系统理论的思想与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个性风格,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与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和组合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指定的教学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4、传播理论就是运用现代传播学的理念、技术与方法等,对相关信息传诵的过程与方式、信息的结构和形式、信息的效用和功能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解释与说明。
用信息传播理论来分析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各类知识、各种技能、思想观念、意识等)则是多样化的教学信息,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活动。
二、简答题1、教学任务是学校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从学校教育的意义上说,教学系统的普遍性的主要任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为学生奠定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基础,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现代社会公民素养。
第三,培养个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意义: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为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
可以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能够得意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3题目1 (1)什么叫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内因和外因)有哪些? 答:化学反应的速率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平均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因素是反应的类型和反应物本身,这是内因;从外因,即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主要有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
题目2 (2)试述煤气(CO)的致毒原因和解毒办法。
答:一氧化碳(CO)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无法用五官感知的有毒气体,能抑制血液的携氧能力。
当吸入一氧化碳气体后,一氧化碳进入肺部抢先与血红细胞结合,使血红细胞丧失运输氧气的能力,造成人体多个器官缺氧,导致组织受损甚至死亡。
解毒办法:当发现煤气中毒后,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解开领扣,进行人工呼吸和利用新鲜空气或高压氧以使一氧化碳从血红毒解脱。
题目3 (3)化学反应式配平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配平的主要依据是物料平衡,又称为质量平衡。
在电解质溶液进行的反应中,考虑电荷平衡。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则考虑得失电子平衡。
物料平衡的基础是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原子学说,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因此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会改变,也就是说投入的物料(反应物)与产生的物料(产物)的总质量相等。
电荷平衡的依据是任何电解质溶液必须是电中性的,即溶液中正离子所带的总电荷必须等于负离子所带的总电荷数。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根据是得失电子的数目一定相等。
题目4 (4)什么是核反应?答:粒子(中子α粒子、β粒子、γ光子等)或重离子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各种变化的过程,叫做核反应。
题目5 (5)太阳能的基础是什么?答:太阳能的基础是热核反应。
“热核反应”即原子核的聚变反应,这是一个清洁的过程,但聚变需要高能量克服核之间的排斥,这就是需要将物质加热到几千万度乃至上亿试的高温。
第六章化学反应(1)什么叫化学反应速率?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浓度或者减少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着逆反应的方向移动。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也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则在等温下,增大总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压,则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也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温度的影响与反应的热效应有关,升高温度,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使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也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2)试述煤气(CO)的致毒原因和解毒办法?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
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
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解毒办法: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刻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对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应充分给予氧气吸入。
4.对昏迷不醒、皮肤和黏膜呈樱桃红或苍白、青紫色的严重中毒者,应在通知急救中心后便地进行抢救,及时进行人工心肺复苏,即体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其中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若患者嘴里有异物,应先往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5.争取尽早对患者进行高压氧舱治疗,以减少后遗症。
即使是轻度、中度中毒,也应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3)化学反应式配平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化学式配平:质量守衡,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还有得失电子守衡。
离子方程式:质量守衡,电荷守衡,若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衡。
(4)什么是核反应?核反应是指入射粒子(或原子核)与原子核(称靶核)碰撞导致原子核状态发生变化或形成新核的过程。
国开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任务2答案形考任务二一、单项选择题1.一根木棍放在水中看上去好像折了,这是由于()。
[答案]d.光从水面进入空气时的折射2.正电荷是指()。
[答案]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3.关于电流的正确理解是()。
[答案]a.电子的定向运动4.关于电击的正确理解是()。
[答案]a.带电体之间的高电压引起的放电现象5.判断一种食物是酸性食品还是碱性食品是根据()。
[答案]a.食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的性质6.酸雨是指()。
[答案]b.PH<5.6的降水7.水的硬度是指()。
[答案]c.水中含有的钙、镁等盐类二、判断题1.频率是弹簧振动中通过的路程。
[答案]错2.光速在任何介质当中均为3亿米/秒。
[答案]错3.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现象。
[答案]对4.音调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答案]对5.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了,这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答案]错6.光源是指能自行发光的物体。
[答案]对7.绝缘体中是没有电的。
[答案]错8.磁感应线是假想的。
[答案]对9.电流就是指电的流动。
[答案]错10.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之和。
[答案]错11.磁体上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
[答案]对12.交流是电流在交叉导线中的流动。
[答案]错13.臭氧是有臭味的氧气。
[答案]错14.K金是一类合金。
[答案]对15.淡水是完全不含盐的水。
[答案]错16.溶液是一种化合物。
[答案]错17.水泥的水溶性是由于水泥的化学成分能与水结合,形成水合物。
[答案]对18.有机物是一类以碳元素为主组成的化合物。
[答案]对三、简答题1.声音的三要素是什么?为何二胡和小提琴的音色不同?答:声音的三要素:音量、音调、音色。
音量,即声音的大小程度。
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发音体振动幅度(简称振幅)的大小决定的,两者成正比关系,振幅越大则音越“强”,反之则越“弱”。
音调,即声音的高低程度,音的高低是由发音时发音体振动频率的快慢决定的,振动频率:一秒钟振动次数。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引言不断创新的自然科学(1) 试述你所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和工作(不少于3位)。
答:哥白尼是一位波兰天文学家,在1543年出版了著作—《天体运行》,这本著作事他科学思考、实际观测和数学计算的杰作,使对神学和宗教迷信的第一次庄严挑战,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先声。
达尔文是一位英国科学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建立了进化论,书中不但提出了生物的“自然选择学说”,而且彻底粉碎了物种不变论和上帝创造万物论。
牛顿是一位英国科学家,在1687年出版的划时代的伟大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及他所建立的力学理论是人类认识自然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为天文学、力学、机械工程学、建筑学等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从元素周期表可知道哪些信息?答: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它的直行叫做族,共有16族,主族为A,副族为B;横列叫做周期,目前有7个周期;行与列的交界处叫做位。
在位(也叫格)中列出了一种元素的主要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外围电子的构型,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同时也提示该元素所在的族和周期。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和力(3)什么是参考系?什么是质点?参考系,又称参照物,物理学名词,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
根据牛顿力学定律在参考系中是否成立这一点,可把参考系分为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两类。
质点就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与形状的点。
通常情况下如果物体大小相对研究对象较小或影响不大,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4)什么是速度?什么是速率?①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
②在某些情况下,只需要考虑运动的快慢,就用物体在单位时间(例如1 s)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并把这个物理量叫做速率。
它是一个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标量。
(5)什么叫力的三要素?怎样对力进行图示?是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此性质称为力的三要素。
根据力的三要素,我们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把“力”形象地表示出来,这叫做力的图示。
具体的作法是: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是力的作用点。
(6)什么叫牛顿第一定律?什么叫惯性?①牛顿第一定律: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②惯性:物体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7)质量和重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通过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的质量m和它的重量G建立起G=mg的密切联系。
由于在地球上同一地点所有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都相同,故不同的物体的重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因而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重量来比较它们的质量。
等臂天平利用等臂杠杆原理,从标在砝码上的质量数,直接读出被称物体的质量数。
用天平不能直接测出物体的重量,因为物理学中,重量的含义是力,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矢量。
然而在市场商务活动及化学或生物的科学实验中,使用重量一词明显是指质量,因为此时涉及的是物品,而不是重力。
第二章分子运动和物态变化(8)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分子体积小个数多。
(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扩散现象。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存在着这样的相互作用使分子间存在分子势能。
(9)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10)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对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的一种表述方式。
热力系内物质的能量可以传递,其形式可以转换,在转换和传递过程中各种形式能源的总量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基本定律之一,内容为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增量总是大于零。
第三章声和光(1)光从空气射入一种玻璃,当入射角是60°时折射角正好是30°,求这种玻璃的折射率。
折射率是=sinr/sinβ=sin60°/sin30°= r是入射角β是折射角(2)声音的三要素是什么?为何二胡和小提琴的音色不同?声音的三要素:音量、音调、音色。
音量,即声音的大小程度。
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发音体振动幅度(简称振幅)的大小决定的,两者成正比关系,振幅越大则音越"强",反之则越"弱"。
音调,即声音的高低程度,音的高低是由发音时发音体振动频率的快慢决定的,振动频率:一秒钟振动次数。
越快音调越高,越慢音调越低。
音色,音色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
在同一音量音调,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不同人发出的。
二胡和小提琴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音色不同。
(3)照度和亮度的概念有何不同?照度,对于被照面而言,常用落在其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多少来衡量它被照射的程度,这就是常用的照度,它表示被照面上的光通量密度。
亮度是指发光体(反光体)表面发光(反光)强弱的物理量。
第四章电和磁(4)试画出一对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示意图。
这些线代表着场里的正电荷的运动方向吗?电场线是为电场想象化而假想的线。
可以看出,电场线总是从正电荷出发,指向负电荷,而且离电荷越近的地方,也就是电场线越强的地方,电场线越密。
(5)并联电路的特征是什么?1、各用电器并列接收电路,电流不止一条路径。
2、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之路开关控制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3、一条支路断路,不影响其他支路。
4、一条支路被短路,整个电路都被短路。
(6)安培怎样在微观上把电现象和磁现象联系起来力?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电流的周围可以形成磁场。
物体里,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可形成电流,这样就可以产生磁场,但是在对外不显磁性的物体中电子的运动取向几率是相等的,电子产生的磁场就彼此抵消了;在磁体中,电子的运动取向是一致,电子产生的磁场不断累加,所以就显磁性。
物体被磁化,就是在一个强大的外磁场的作用下,强制使物体中的电子运动取向一致,对外显磁性。
(7)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编码、解码?传统记录信息的方式,多为模拟式。
例如我们常可以把一个声信号变成一个相似的电信号或磁信号。
也就是说用一个电流或被磁化的磁带来模拟声音信号。
数字信息技术则是采用另外一种思路,我们可以把时间t分成许多相等的小间隔,例如1/100 s。
而把声音的强弱分成若干等级,比如256个等级。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描述这个声信号的许多组数据。
这些数据就叫做数字信号。
每一组数据有两个数,一个代表时间位置,一个代表声音强弱。
这个过程称为信息的编码。
根据这个编码,我们可以将原信息复原(解码)。
第五章物质的性质和分类(8)什么是“温室效应”?主要的“温室气体”有那些?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主要的温室气体有:CO2(二氧化碳)、CH4(甲烷)、N2O(氧化亚氮)、HFCs(氢氟碳化物)、PFCs(全氟化碳)、SF6(六氟化硫) 。
(9)水在人体内有何作用?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约占体重的75%,除一般的载体作用(如血液载带运送氧及营养成分)、体温调节作用、润滑作用(减少食物对消化管道的摩擦)外,水的代谢作用也很重要。
水参与细胞中原生质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形成,并使其组成物质(蛋白质、糖类、磷脂)保持胶体状态,进行各种代谢活动;水是各种代谢废物的良好溶剂。
水直接作为反应物参加了体内各种生化反应,本身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10)什么是沼气?沼气是一些有机物质(如秸秆、杂草、树叶、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度条件下,隔绝空气(如用沼气池),经微生物作用(发酵)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
由于这种气体首先在沼泽地被发现,故名沼气。
沼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一般含甲烷50~70%,其余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氮、氢和硫化氢等。
其特性与天然气相似。
(11)平衡膳食的化学基础?平衡膳食的化学基础主要涉及:成酸性食物与成碱性食物平衡;膳食中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适合人体需要;膳食中三大生热营养素保持一定比例。
(12)通常烧开水的水壶使用日久会结成坚硬的水垢,为什么?“水垢”也就是“水碱”,就是在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特别是加热时),水中溶解的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与某些酸根离子形成的不溶于水的化合物或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水垢的导热性能极差,只有金属的二百分之一。
水垢往往以晶体形式存在,质地坚硬,一旦形成,很难去除。
由于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自来水,都是溶解着大量的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通常所说的“水很硬”,就是这个道理。
这样的水在加热时,钙离子和镁离子的碳酸盐(碳酸钙和碳酸镁)在水中的溶解度会大幅度降低,其中大部分不能溶解的(碳酸钙和碳酸镁)就会从水中析出而形成沉淀,也就形成了水垢。
第六章化学反应(1)什么叫化学反应速率?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浓度或者减少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着逆反应的方向移动。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也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则在等温下,增大总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压,则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也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温度的影响与反应的热效应有关,升高温度,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使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也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2)试述煤气(CO)的致毒原因和解毒办法?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
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
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解毒办法: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刻打开门窗,流通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