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卫生健康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24
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全册)目标本文档旨在为小学三年级的健康教育课程提供教案,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和惯。
教学内容第一课:身体清洁与卫生- 研究正确洗手的方法- 讲解身体清洁对健康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第二课:健康饮食- 研究各种食物对身体的影响- 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饮食- 探讨饮食均衡的重要性第三课:适度运动- 讲解适度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运动的惯- 介绍一些简单的室内和室外运动方式第四课:心理健康- 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 研究自我情绪管理的方法- 提供一些简单的放松和减压技巧第五课:安全与急救知识- 讲解个人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性- 研究常见急救知识与技能- 提供一些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方法教学方法- 倡导以讲解、示范和互动为主的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展示等辅助教学手段-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 定期进行复和测验,以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教学评估-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设立简单的测试题目,检验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定期与学生或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教学资源- 准备相关PPT和教学图片- 使用主题相关的绘本、故事书和视频资源- 提供一些互动游戏和教具,增加研究的趣味性教学安排- 每周一节健康教育课,每节课45分钟- 按照教案依次进行教学,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课程进度- 安排课后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教学反馈与调整- 定期与学生进行教学反馈交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理解与喜好-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进行教学调整和优化教学效果评估- 在学期结束时进行综合测评,以评估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合学生的研究情况,总结改进教学方案的经验和方法以上为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习惯和意识。
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和讨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掌握简单的保健常识,如如何保持口腔卫生、如何正确洗手等;b. 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如感冒、腹泻等;c. 了解营养概念,知晓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b.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洗手液、牙膏等卫生用品的能力;c.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方式,拓展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健康常识:a. 口腔卫生:正确刷牙的方法、定期洗牙的重要性;b. 手卫生:如何正确洗手、预防感冒等传染病;c. 膳食营养:食物分类、营养均衡、健康饮食金字塔。
2. 健康活动:a. 亲子合作:学生根据家长的指导,自己制作健康早餐,并分享经验;b. 观察实验:学生观察饮食中的不健康食物,进行讨论,并自行设计一个健康的菜单;c. 口腔卫生比赛:学生模拟刷牙比赛,通过观察评判刷牙的正确程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幻灯片或教材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健康的定义,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健康与幸福的关系。
2. 知识讲解与实践:a. 口腔卫生:i. 讲解刷牙的正确方法,示范给学生,要求学生跟随操作;ii. 引导学生了解定期洗牙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刷牙习惯;iii. 学生分组进行刷牙比赛,观察并评判刷牙的正确程度。
b. 手卫生:i. 讲解如何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时间,并让学生自行操作;ii. 分组讨论如何预防感冒等传染病,分享各自的方法;iii. 通过小组演练,培养学生正确并独立地洗手的能力。
c. 膳食营养:i. 讲解食物分类和健康饮食金字塔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ii. 学生观察一周内的自己的饮食,并和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自己的饮食结构;iii. 学生设计一个健康的菜单,包括各类食物的搭配与比例。
三年级卫生与保健教案【篇一:三年级上册云教版第五册卫生与保健教案】一、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根据国家教委下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和《中小学健康教育大纲》结合我省实际,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了这套小学健康教育教材。
二、教材编排特点这套教材所设涉到的内容有: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合理营养与健康、常见疾病的预防、意外事故的伤害的预防与简单处理、心理卫生。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的主要生理解剖知识。
2、懂得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的紧密联系。
3、懂得合理、协调的营养与健康的联系。
4、懂得保护环境卫生习惯与健康的紧密联系。
5、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四、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措施。
五、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教学具准备:教学配套挂图课时进度安排第一课:我们的肺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的呼吸运动是由哪些器官完成,以及呼吸运动的原理。
2、知道保护肺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点:肺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
教具准备:呼吸系统挂图(或模型),肺泡的结构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谈话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言: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不仅需要进食,而且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
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常识。
关于人人需要呼吸的问题,我们现在就来学习《我们的肺》这一课。
1、提问:人体进行呼吸,首先要在外界环境与肺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也就是说,先要进行肺的通气。
那么,肺的通气是由人体的哪个系统来完成呢?(回答:呼吸系统)2、提问: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观察:请同学们参照课本里“我们的肺”课文中的称述回答。
(回答:由鼻腔、咽、喉、气管、右支气管、右肺、左支气管、左肺组成。
)3、提问:哪些器官统称为上呼吸道?哪些器官统称为下呼吸道?4、提问:呼吸系统中哪个器官是最主要的?(回答:肺。
)讲述: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在板书的表中肺后填上“——气体交换的场所”)。
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含10课时)第一课:不随地吐痰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不能随地吐痰及其原因。
2.学生能够明白在不同情况下,要吐痰时应该怎么做,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惯。
教学重点难点:吐痰的危害及在平时生活中,因该如何注意自己的行为,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我们在美丽的花店或者在豪华美丽的展览厅里,突然发现在地上有一堆浓痰,那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老师,父母们也经常告诉我们不要随地吐痰,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吗?吐痰又有些什么害处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不随地吐痰”。
二、研究新课:1.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因为痰里很多细菌和病毒,能传播白喉、脑膜炎、麻疹、感冒、肺结核等多种疾病,所以不因该随地吐痰。
而且随地吐痰会弄脏环境,是一种不卫生、不文明、违反公共道德的不良行为。
A.不卫生B.不文明C.违反公德有细菌、病毒影响市容自私自利流传疾病影响形象损人不利己2.那么我们有了痰如何办?A.咽到肚子里去B.吐到痰盂里C.吐到墙角里D.吐到地上,用脚踏掉E.吐到废纸里,扔进垃圾筒答案是(D、E)原因:痰里有细菌和病毒,咽到肚子里,对人体不利。
吐到墙角里,更加提供了其滋生的环境。
吐到地上用脚踏掉,不仅没有把细菌病毒杀死,反而会把细菌和病毒到到更多的地方。
3、巩固新知:1.组织学生到讲台上把不乱吃零食的原因详细地、声音洪亮地、流利地、复述一遍,看看谁表现的最好!锻炼学生发言的能力。
2.讨论感冒有痰要如何办?/打喷嚏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如何的?3.组织学生表演,吐痰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板书设计:人为什么要吐痰?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有了痰怎么办?第二课:一日三餐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懂得吃饭要按时定量,讲究饮食卫生。
2.使学生养成科学进食的惯。
教学重点难点:我们一日三餐的好处和平时在进餐时我们应当如何来做。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问同学们,现在我们除水果和点心牛奶外,在学校里我们每天都吃几顿饭?2.那么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饭呢?对,就像汽车一样,如果汽车不加油的话,它就不能够再行驶了,我们人也是,如果不吃饭,同样没有了一切活动的本领。
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20篇教案1:认识食物的分类和功能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能够认识常见食物的分类。
2. 了解不同食物的功能和作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1. 食物的分类和功能。
2. 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常见食物。
2. 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常见食物的分类,如水果、蔬菜、肉类、谷物等。
2. 讲解:通过PPT或黑板,详细介绍每种食物的功能和作用,比如水果富含维生素,蔬菜富含纤维素等。
3. 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食物,展示它的功能和作用,并分享给全班。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多样化的食物。
教案2:了解身体的五官和感官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能够认识身体的五官和感官。
2. 了解每个五官和感官的功能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对五官和感官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五官和感官的名称和功能。
2. 保护五官和感官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五官和感官。
2. 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身体的五官和感官,如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皮肤等。
2. 讲解:通过PPT或黑板,详细介绍每个五官和感官的功能和作用,比如眼睛用来看、耳朵用来听等。
3. 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五官或感官,展示它的功能和作用,并分享给全班。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调保护五官和感官的重要性,教授相关的保护方法,如不揉眼睛、不乱吃东西等。
教案3: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能够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
2. 了解每个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对身体的爱护意识。
教学重点:1. 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2. 爱护身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身体各个部位。
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身体健康对日常生活的影响;2.理解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3.掌握简单的健康保健知识;4.培养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5.提供解决一些常见健康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健康的定义与重要性;2.个人卫生的重要性;3.饮食与营养;4.运动与锻炼;5.常见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个人卫生的意义与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方法;2.难点:饮食与营养、运动与锻炼的重要性和具体实践方法。
四、教学准备1.幻灯片或白板;2.教学材料:海报、图片、视频等;3.课堂练习和游戏相关的教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健康的定义与重要性(30分钟)1.导入:展示一张有健康人的照片,并引导学生思考健康的定义。
2.引入新知: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呈现健康的定义,并解释健康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
3.掌握新知:与学生讨论健康生活的要素,如饮食、运动、个人卫生等,并让学生思考和分享这些要素对健康的影响。
4.小结:概括讨论的结果,并强调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第二课时:个人卫生的重要性(30分钟)1.导入:展示一些有关个人卫生的图片,并鼓励学生谈谈为什么个人卫生重要。
2.引入新知: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呈现个人卫生的定义与意义,并解释个人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性。
3.掌握新知:与学生讨论个人卫生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如每天洗澡、洗手、刷牙、剪指甲等。
4.实践活动:设计一个小组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赛洗手的正确步骤。
5.小结:总结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第三课时:饮食与营养(40分钟)1.导入:展示一些健康饮食的图片或食品,并引导学生谈论它们的营养价值。
2.引入新知: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呈现饮食与营养的重要性,并解释合理的饮食对身体的影响。
3.掌握新知:与学生讨论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并解释各种营养在身体健康中的作用。
4.实践活动:准备一份饮食营养平衡的午餐菜单,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食物。
郑州市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中段(三年级)学年健康教案第一课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教学目标保证合理睡眠,养成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学会科学安排双休日的时间。
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到不规律睡眠对自己的健康和休息的危害教学过程一.导入:听老师讲故事二.想想说说1. 说一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小华的行为有什么样的问题;2. 分组讨论:她的行为有什么样的危害?3. 想一想怎样帮助小华克服自己的缺点?(学生讨论、发言)三.教师启发总结:小学是人生的起点,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生一定要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按照老师、家长安排的作息时间表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四.养成合理的起居习惯:1.学生总结前面发言的结果:不规律的睡眠有哪些危害2.教师适时进行指导;(1.不能按时睡觉,就不能按时起床(2.吃不好早饭,影响健康和一整天的精神状态(3.到校后情绪紧张,不能集中精力听课(4.饥饿感随时来袭(5.行为变得被动、懒散、缺乏朝气(6.影响饮食、学习、锻炼、休息以及身心健康3.说说怎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五.双休日生活巧安排:1. 说说你的双休日安排;2. 自己说说自己的双休日安排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3. 同学们自由组合说说怎样安排双休日的时间才科学合理;六.读一读:1. 健康小贴士2. 健康小秘诀七.做一做:制作一个作息时间表或休日时间安排表。
第二课保护我们的皮肤教学目标1.树立保护自己皮肤的意识;2.学会规避有损自己皮肤健康的危险行为。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到皮肤健康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皮肤的正确做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小刚是个活泼的孩子,在暑假的时候,他总是和好朋友一起在烈日下爬树、游泳、玩捉迷藏的游戏。
妈妈告诉他不要在太阳下玩游戏,那样皮肤会被晒伤的,但是小刚不听妈妈的提醒,还是顶着太阳到处跑。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刚的做法对吗?二.说一说:1.小刚的行为错在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危害?2.你还能列举出其他危害皮肤健康的做法吗?3.说说皮肤健康的重要性。
教案一:健康饮食一、教学目标:1.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2.学习合理搭配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1.了解健康饮食的概念。
2.掌握合理搭配饮食的方法。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份不健康的饮食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然后回答问题:你认为这样的饮食对身体好吗?为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课话题。
2.讲解(10分钟)教师简单讲解什么是健康饮食,为什么要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帮助学生了解到健康饮食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预防各种疾病。
3.合作(2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用纸板、颜色笔等工具,设计一份健康的饮食日记表。
每个小组设计完成后,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讨论。
4.展示(10分钟)学生将自己设计的饮食日记表进行展示,并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进行交流。
5.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进行总结,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6.拓展(5分钟)教师给学生讲解一些常见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并帮助学生了解这些习惯的危害性。
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案二:个人卫生一、教学目标:1.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以及不良卫生习惯的危害。
2.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和维护个人卫生的基本常识。
3.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个人卫生的概念。
2.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维护个人卫生的基本常识。
3.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不良的个人卫生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然后回答问题:你认为这样的个人卫生对身体好吗?为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课话题。
2.讲解(10分钟)教师简单讲解什么是个人卫生,为什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帮助学生了解到良好的个人卫生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保持身体健康。
三年级健康教育备课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第一章:健康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了解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学生对健康的理解。
讲解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展示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图片或视频。
分组讨论如何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个人卫生2.1 教学目标: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学会正确的洗手、刷牙等个人卫生习惯。
2.2 教学内容: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正确的洗手步骤。
正确的刷牙步骤。
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讲解正确的洗手和刷牙步骤。
进行洗手和刷牙的实际操作演示。
学生分组练习正确的洗手和刷牙。
第三章:饮食与营养3.1 教学目标: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学会选择健康的食物。
3.2 教学内容: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健康食物的选择。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讲解均衡饮食的概念和原则。
展示健康食物图片,让学生进行食物分类。
分组讨论如何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
第四章:身体活动与锻炼4.1 教学目标:了解适量运动的重要性。
学会进行简单的体育锻炼。
4.2 教学内容:适量运动的重要性。
简单的体育锻炼方法。
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适量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讲解适量运动的重要性和原则。
展示简单的体育锻炼动作。
分组进行体育锻炼活动,让学生实际参与。
第五章:心理健康与情感管理5.1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会管理情绪和应对压力。
5.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管理情绪和应对压力的方法。
5.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讲解管理情绪和应对压力的方法。
进行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的练习活动。
第六章:安全与急救6.1 教学目标: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学会基本的急救技巧。
6.2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基本的急救技巧:如如何处理伤口、如何进行心肺复苏。
6.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
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了解何为健康及其重要性; 2. 知道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3. 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4. 了解简单的急救知识; 5.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3. 饮食和生活习惯; 4. 急救知识; 5. 个人卫生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 学生了解何为健康及其重要性; 2. 学生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3. 学生了解简单的急救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 1. 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如何教授简单的急救知识。
四、教学准备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进行以下准备: 1. PPT演示文稿; 2. 讲义或复印件; 3. 桌椅、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视频、图片或故事,向学生简要介绍健康的重要性。
让学生意识到保持健康对于个人的重要性。
第二步:知识讲解1.教师通过PPT和讲义向学生介绍健康的定义,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并强调两者的关系;2.教师讲解正确的饮食习惯,包括多吃水果蔬菜、适量摄入主食、少吃垃圾食品等;3.教师讲解正确的生活习惯,包括定时作息、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等;4.教师简要介绍急救知识,包括打电话叫救护车、做人工呼吸等。
第三步:案例分析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与健康有关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健康的认识。
第四步: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一些常见的不健康生活习惯,然后讨论如何改变这些习惯,并给出具体的改变措施。
第五步:总结反思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他们总结所学内容,并提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六、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作业来加深学生对健康的理解: 1. 写一篇关于健康的小短文,介绍自己的健康习惯; 2. 参观当地医院,了解更多的急救知识; 3. 做一份健康饮食计划,记录自己每天的饮食情况。
三年级上册卫生健康教案教师:王宏芳1、不乱吃零食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乱吃零食、贪吃冷饮的害处。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乱吃零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
1、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一日有三餐,,那除了一日三餐外,你平常还吃其他零星小吃吗?2、除正餐以外的零星小吃我们叫它零食。
板书:零食。
3、那你们平常都吃些什么零食呢?为什么喜欢吃?跟你的同桌说说。
指名学生交流回答。
4、其实呀,吃零食也是有学问的,小朋友可不能随便乱吃零食,乱吃零食害处可多了,今天这一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不乱吃零食。
二、讲授新课。
1、指名学生起来说说,乱吃零食有什么不好?2、出示课文第二段,仔细读一读,小组同学讨论一下:乱吃零食有什么不好?①、小朋友胃的特点。
(出示挂图)②、经常吃零食对小朋友的胃有什么害处?(护士做实验)③、消化不良有哪些症状?④、消化不良对人体有什么影响?⑤、多吃冷饮有什么不好?3、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乱吃零食的不好。
出示一些不宜多吃的零食:①、烧烤肉串。
(图)(分析原因)②、各种蜜饯。
(图)(分析原因)③、糖果、巧克力。
(图)(分析原因)④、各种冷饮。
(图)(分析原因)4、让学生深入了解乱吃零食的不好。
①、看电视吃零食吃出胆结石。
②、多吃零食可能有损视力。
5、完成书第4页。
你曾经因为吃多了零食而引起下列不良反映吗?发生过的在括号里打对。
6、零食的学问。
推荐各种有益健康的零食。
各种水果。
牛奶。
谷类制品。
如:饼干、面包等。
b) 儿童吃零食有秘诀。
①、路边的零食不要买。
②、进食零食后要饮少量清水,防止蛀牙。
③零食分量要适可而止,切忌整天频密进食。
④吃零食时亦要定时定量,有规律地在两顿正餐之间吃。
c)完成书第4页。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
7、小结: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想法?今后有什么打算?8、课后作业:完成书第3页调查表。
平时互相检查吃零食的情况。
2、预防细菌性痢疾教学要求:1、使学生知道食用了被病菌、病毒污染的事物和水后会感染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2、使学生了解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
3、教育学生注意饮食的清洁卫生。
重点难点;使学生了解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学生中有哪些曾因吃不洁食品或饮料而拉肚子的。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预防细菌性痢疾。
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二、学习新课:1、师讲述小强患细菌性痢疾的故事。
2、师:同学们有患过类似病的吗?请你说说当时患病、治病的经过。
3、什么是细菌性痢疾?在书上找到答案划下来。
4、为什么细菌性痢疾在夏、秋季特别流行?5、预防细菌性痢疾要注意做到哪几点?A、不吃已经变质的食物;B、不吃没洗干净或苍蝇叮过的瓜果等食物;C、饭前便后要洗手;D、不喝生水;E、生食物和熟食物不可混用炊具;F、不吃病人吃剩的食物;6、完成书第11页“查一查”7、了解书本第11页“小辞典”上的知识。
三、小结: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3、迷了眼睛怎么办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遇到灰尘或其他异物迷眼睛时的正确处理方法2、培养学生在遇到突然发生的损害身体健康的意外情况时,能安静对待、正确处理的能力重点难点迷了眼睛究竟应该怎么办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课题。
生:3.迷了眼睛怎么办2、讲授新课师:(根据课前了解的情况,简单地讲一下同学们迷了眼睛后有哪些处理方法是不对的)那么,迷了眼睛究竟应该怎么办呢?现在请同学们小声自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师:为什么不能用手揉眼睛?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答案,并把它勾画下来。
(教师巡回检查后,请一位同学回答)师:那么,迷了眼睛应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五段,说一说可用哪些方法处理。
(学生读课文后讨论)(教师边指导学生讨论,边归纳主要内容,并指导学生按课文讲的方法实际操作一下)3、巩固练习讨论“检测站”中的三个问题。
4、预防沙眼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沙眼病的主要症状、致病原因、传染途径和预防方法。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沙眼衣原体的感染。
重点难点:沙眼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对学生做一次沙眼病的普查,作好记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预防沙眼》,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沙眼吗?(学生回答)师: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呢,下面我们把书打开,开始学习《预防沙眼》。
二、学习新课师:请同学们自己把第一段小声的朗读一遍。
(学生读课文第一段)师:小林的眼睛有哪些不舒服呢?(学生根据第一段内容回答)师:小林的眼睛不舒服,妈妈就带他到医院去诊治了,那么小林得的是什么病呢?(学生回答“沙眼病”)师:对,小林得的就是沙眼病,那么沙眼是一种什么病?它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又是怎样传染的呢?(学生读课文第二段,根据第二段内容回答)师:沙眼病是一种传染性的慢性结膜炎。
(教师解释什么是结膜,学生看课后“小辞典”。
)师:沙眼不是因为眼睛里进了沙子产生的,而是由一种比细菌小、比病毒大的微生物——衣原体引发的。
(教师解释衣原体,学生看课后“小辞典”。
)那么衣原体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回答,教师通过图表解释沙眼是怎样传染的)师:你们知道小林是怎样传染到沙眼的呢?(学生回答)师:对!小林传染到了沙眼,医生配了一些眼药水,嘱咐他回去以后要坚持按时滴眼药水,洗脸毛巾和手帕常洗常晒。
小林的病很快就好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预防沙眼病呢?(学生回答)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预防沙眼今后一定不要用手揉眼睛,不要用不干净的手帕擦眼睛,不与别人合用毛巾、脸盆和洗脸水,游泳以后要滴预防眼病的眼药水。
我们一起把课文最后一段读一遍。
(学生读课文)三、总结师:同学们,学了《预防沙眼》以后,你知道了沙眼是什么样的病,怎么传染的,怎样预防了吗?(学生回答)师:那么,我们平时在预防沙眼方面做的好不好呢,我们来查一查,看课后的“查一查”。
(学生做)师:同学们都做到了吗,如果还有没做到的,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以后能改正,大家一起来预防沙眼病,能不能做到?(学生回答)四、做练习怎样预防沙眼?板书设计:2、预防沙眼什么是沙眼:慢性结膜炎衣原体怎样传染的:平时不注意卫生预防:不用手揉眼睛不用不干净的手帕擦眼睛5、住楼房的安全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在楼房里如何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
2、教育学生时刻要为创建文明、健康的环境而尽自己的力量。
重点难点:住楼房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学准备:课前注意观察学生上下楼时的情况,并记下典型事例。
课的内容与教法: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现在都住在了楼房里,学校里也有很多的楼房,那么住楼房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出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住楼房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师:你们觉得,住楼房应该注意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师:同学们说了很多,下面看看书上写了些什么呢?(学生读课文第二段)师:第二段讲了住楼房上下楼梯要注意的问题,为什么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走呢?(学生回答)师:小朋友上下楼梯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在书上划出)师:在阳台,走廊上活动时,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师:对,在阳台、走廊上活动时,不要怕栏杆,更不可骑在楼梯扶手上向下滑。
擦窗户时,也不要把身体探出窗外。
(出示向楼下扔垃圾的图片)师:小朋友,看看这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做得对吗,为什么呢?(学生回答,读课文)师:(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幅图,它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回答)师:对,在阳台上种植花草盆景也应该注意放稳当。
师: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不要制造噪音,噪音影响别人休息也是不文明的。
(学生读课文)师:除了书上提到的几种情况我们应该注意的,平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结合进入新学校以后我们经常要提到的安全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应该怎样注意安全)三、总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讨论了住楼房的安全,今后一定要注意,让我们保护自己,尊重他人,共同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
四、做练习填空1、小朋友们在上下楼梯时要靠按次序行走,不要()、()、()。
2、在阳台、走廊上活动时,千万不要爬()。
擦窗户时,也不要把身体探出()。
6、吃东西逗笑有危险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咽食物时不要说话、嬉笑,否则有发生异物进入气管事故的可能。
2、使学生初步知道发生“气管异物”的原因。
3、教育学生养成文明的进食习惯,吃东西时不哄闹、不嬉笑,以杜绝“气管异物”的发生。
重点难点:怎样养成吃东西不逗笑的好习惯。
课的内容与教法:教学准备:消化系统挂图。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好吗?(教师讲有关气管异物的故事)师:吃东西逗笑会有危险的,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吃东西逗笑有危险》。
二、学习新课师:我们来看看书上第一二段,看看两个小朋友怎么啦?(学生自读课文)师:其中一个小朋友为什么会到医院里去的呢?(学生回答)师:对,是因为花生米卡在了喉咙里了,那么为什么吃东西逗笑时花生米会卡在喉咙里呢?(学生读课文,教师画出口腔、喉、气管,食管图,并根据图画解释气管异物的原理)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了气管异物怎么形成的,一旦发生气管异物,人就会猛烈呛咳,那么呛咳起什么作用呢?(学生读课文后回答)师:呛咳能把小的食物或汤汁排出来,但是,如果食物比较大,或者进入气管比较深,呛咳也排不出来,就会引起发喘或憋气。
如果气管完全被堵塞住,就会窒息而死亡。
所以,小朋友们要注意什么呢?(学生回答,读课文最后一部分)三、总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吃东西逗笑有危险》,你今后要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四、做练习小朋友们在吃东西时要注意些什么?7、预防贫血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贫血的症状、发生原因和预防方法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重点难点贫血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课题。
生:7.预防贫血2、讲授新课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贫血吗?(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五花八门的,且不一定正确,教师不必急于纠正)师:同学们的回答到底对不对,让我们一起看课文就知道了。
大家小声自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师:小玲的身体有哪些不舒服?生:(根据第一段课文回答)脸色苍白、注意力涣散、头昏眼花。
师:医生根据什么诊断出小玲患了贫血,并有肠道寄生虫?生:(根据第二段课文回答)医生问了病情及饮食情况,看了指甲,翻看了眼皮(泛白色),查了血和大便。
师:指甲和眼睑内泛白也是贫血的症状,贫血是怎么回事?生:(根据第三段课文回答)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或红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就是贫血。
贫血的症状轻时表现为脸色苍白、注意力涣散、头昏眼花、指甲和眼睑内泛白,加重后则会出现耳鸣、心慌、气急、容易疲劳、反应迟、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师:为什么会患贫血呢?生:(根据第四段课文回答)儿童贫血主要是因为挑食、偏食而引起营养不平衡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