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专题3讲义中国传统文明的繁荣
- 格式:ppt
- 大小:5.81 MB
- 文档页数:109
题组1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2015·昌乐二中期中)1505年,葡萄牙远征军指挥官阿尔玛达率队开赴印度之前,国王亲自授旗并指示:“同穆斯林作战,同其他异教徒做生意.”对此材料理解全面的是( )A.葡萄牙仇恨穆斯林,不同他们做生意B.葡萄牙只是为了发展贸易而对外远征C.葡萄牙远征更多的是为了改造异教徒D。
葡萄牙远征兼有经济和宗教双重目的2.(2015·济南联考)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A。
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B。
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C。
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D。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3。
(2015·莱芜一中模拟)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
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
下列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
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B.新航路导致欧洲职业选择巨变C.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D。
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4.(2015·南昌联考)有人说,欧洲人开辟新航路追求的是“物质财富”,而郑和下西洋则追求“精神财富",如果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就称得上完美的航行了。
对这句话的错误理解是( )A。
强调这两次航行都有美中不足B。
郑和下西洋是宣扬国威的政治行为C。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一种掠夺D。
同时指出了两次航行的弊端题组2 暴力追求财富的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5。
(2015·汕头二次联考)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了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
四川省四市教研联合2016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测试文综历史试题24.据《春秋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国与国间种种来往,仍多少遵守着周公所定封建制度下的一切礼文来维系.此种礼文,在当时乃为霸业所屏(凭)。
这表明当时A.周礼具有国与国交往公法的性质B.周礼对诸侯国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C.周礼已沦为各国玩弄权术的工具D.尊崇周礼是诸侯国称霸的决定因素25.西晋时,一些佛教高僧主动与名士交游并模仿他们的言谈和情趣,名士也乐于与高僧交往,摄取佛教义理,交流文学创作上的心得体会。
高僧与名士的互动A.改变了西晋的宗教政策B.巩固了儒学的主流地位C.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D.促进了佛教中国化进程26.宋朝是一个文化开放的时代,涌现出大量的才子、才女,他们在地域分布上都呈现出“东南最盛,京师其次,蜀地第三,其他地区则相当稀疏"的特点.这表明A.宋代才女与才子艺术成就相当B.宋代女子与男子社会地位相同C.文化盛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D.“重文抑武”促使社会文风兴盛27.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A.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B.家庭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C.世俗拜金主义之风盛行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28.1844年,大臣耆英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这表明耆英主张A.对外妥协以换取和平局面B.全面学习西方国家外交礼仪C.废除天朝上国的外交规制D.对外交往应变革“夷夏”礼仪29.1895年,由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一书在上海出版后,几千册一售而空,三年间卖了两万到三万本,一时成为“谈新学者,皆不得不备之书",以致于盗版书更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翻译者采用了本土化的译书策略B.清政府对教育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C.该书内容适应了当时国人的需要D.外国传教势力在中国获得迅速发展30.下表为中央苏区对商人按资本额划分等级,征收商业所得税的税率表。
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历史)简析及备考思路一、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回顾与简析总体特点:传承之下再创新,平稳之中求转型。
1.稳定和出新。
与2014、2015年试卷相比,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卷在试卷的形式和呈现方式,以及考查的知识、能力、思想内涵上呈现出延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中学历史的教学和学生的应考,也有利于保证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在稳定的同时,试卷也有一定程度的出新,如借助于当前的考古成就,考查历史的史学方法。
再如37题第3问,为学生和教师所熟悉的“解读”类型的问题,在基本保持原有框架的前提下,与以往不同的是,列出了不同的观点,考查学生的判断和评析能力,进一步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体现了贴近学生的特点。
2.整体设计结构平衡。
试题注重整体设计,以重大历史事件、现象为载体,构建学生的认知框架。
试卷力图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古今中外多角度多层次的贯穿和呈现,把中国史与世界史置于人类文明演进的总体框架中加以反思与考察。
这一整体设计的思路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提升人文素养。
试卷的整体结构比较平衡,基本反映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结构和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近似于历年的历史试卷结构比例。
涉及了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和主干知识,有助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稳定。
由于增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试卷对中国古代史部分试题的分量有所提升,以往的中国古代史分数在24分以下,2016年达到28分。
3.强调能力立意,注重独立思考。
试卷注重对历史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在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诸方面能力的同时,试卷比较明确地突出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
在选择题方面,延续往年做法,通过设置多种新情境考查考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需要分析新情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学科基本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得出结论。
在5个非选择题目中,有37题第3问和40题第1问呈现这一特点,超过往年数量,加大了能力测试的力度,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挥,对中学历史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甘肃省2016年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6.424.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A.统一性与集权性B.分散性与松散性C.统一性与制衡性D.独立性与落后性25.汉代大将军周亚夫从官营手工业的官署购买了五百套皇室用作葬器的甲盾,因此被汉景帝治罪。
主要是因为A.冒犯了皇权的神圣性B.违背了官营手工业的规制C.超越了将军的权限D.有贪污渎职之嫌26.《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的中心在士族集团。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文化得以在更广泛的空间内普及,学术的中心由家族转向社会。
”出现这一变化的政治原因是A.均田制的推行B.科举制的实施C.学校教育的发展D.“三教合一”的出现27.徽商讲究商业道德,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成为明清著名的商帮.从中可以看出徽商发展壮大的原因是A.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B.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C.惠而不费的勤俭作风D.团队经营的乡土意识28.徐中约认为,孙中山设想通过一个三段式的革命程序,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及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
据此可知,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是A.推翻封建统治B.赢得民族独立C.建立宪政民主D.解决民生问题29.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明是霸道文明,东方文明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明,日本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应主宰世界、拯救全人类,为建立“王道乐土”而进行“大东亚圣战”。
这些言论的本质是A.歪曲历史B.掩盖真相C.美化侵略D.混淆是非30.近代以来,西方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大量涌入,与中国本土(主要是都市)的风俗互相碰撞、交融,形成富有现代意味的风俗景象。
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中山装、旗袍B.面包房、咖啡屋C.西式别墅D.火车、汽车31.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的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这反映了我国A.劳动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政府职能部门权限逐步扩大C.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趋向D.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调整32.西塞罗在《论法律》中讲道:“最高的法律,适用于所有时代,产生于任何成文法之前,或者更确切地说,产生于任何国家形成之前,"它“不是由人的才能想出来的,也不是什么人民的决议,而是某种凭借允行禁止之智慧管理整个世界的永恒之物”。
第2讲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家与“亚洲觉醒”的先驱[考纲要求] 1.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克伦威尔;(2)华盛顿;(3)拿破仑。
2.“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2)甘地。
考点一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家一、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1.内战期间(1)1644年,在马斯顿荒原大败王军,赢得“铁骑军”称号。
(2)1645年,组建“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全歼王军主力,于1646年结束第一次内战。
(3)1648年,平定王党叛乱,结束第二次内战。
(4)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共和国期间(1)对内:镇压了平等派和掘地派;1653年,克伦威尔被拥戴为“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护国主”;解散议会,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2)对外⎩⎪⎨⎪⎧ ①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将其并入英国。
②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通过英荷战争,使荷兰失去了海上霸权。
③分别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巩固 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3.评价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双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在打败王权、建立共和国方面贡献重大,共和国成立后逐渐走向反动,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二、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1.领导独立战争(1)开始的标志:“莱克星顿的枪声”。
(2)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把汇集在波士顿的民兵整编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3)建国:1776年7月4日,发表著名的《独立宣言》。
(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形势开始向有利于大陆军的方向转变。
(5)胜利:1781年10月,约克镇英军投降,宣告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2.建立民主政治(1)拒绝做国王,坚持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
(2)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
制定了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宣告成立。
当选美国第一、二任总统。
(3)开创性工作: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不迷恋权力,功成身退。
3.评价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