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课标要求: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单元综述: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法国的共和制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等几种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 1、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体制的有一个先例。
3、从1789年起,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4、德国在完成统一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其整体与欧美国家相比虽有很大的差异,但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知识整合:一、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1)英国君主立宪制(2)法国共和制:发展历程:宪法颁布的意义:沉重打击了国内复辟君主制的保皇派势力,最终从法律上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础,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胜利,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全确立。
(3)美国总统制共和制:评价1787年宪法: ①进步性: A 、对世界而言,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他保证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对美国而言,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标志着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带来了美国的长期稳定。
同时确立了联邦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中央的集权,避免了独裁的出现,也有利于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与发展第七单元近代西⽅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宪制的建⽴(⼀)(⼆)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英国君主⽴宪制的确⽴经过及分析理解其主要内容、特点难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作⽤(三)教学内容单元导⼊:提问:英国君主⽴宪制是怎样建⽴的?背景知识:1.英国的封建制度西欧中世纪实⾏的是封建等级制度。
国王与领主的关系是主⼈与附庸的关系,即以⼟地分封为基础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国家四分五裂,王权衰微。
封建社会后期在实现国家统⼀的过程中王权逐渐强⼤起来。
2.英国议会的形成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开始萌芽,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称贵族院;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称平民院。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不断加强,下院的权⼒不断扩⼤。
根据规定,国王征税必须取得议会同意。
英国资产阶级⾰命时,议会成为了资产阶级同斯图亚特王朝⽃争的阵地。
⼀. 英国资产阶级⾰命 1、英国资产阶级⾰命的背景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较⼤发展,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但斯图亚特王朝实⾏专制统治和宗教迫害,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过程:⼆. 议会权⼒的确定 1.《权利法案》①颁布时间:1689年②主要内容:以法律条⽂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权利问题探究:阅读《权利法案》的部分条⽂,分析《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法律或停⽌实施之僭越权⼒,为⾮法权⼒。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国王特权,为国王⽽征收,或供国王使⽤⽽征收⾦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式者,皆为⾮法。
设⽴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法⽽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此外还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法权司法权财政和税收权军权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由、辩论或议事之⾃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受到弹劾或询问。
精品规章制度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总述
1、概念:资产阶级掌权后,选举产生代表(议员)组成议会(两院制),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特别是立法权),以此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2、确立过程:
①资产阶级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或其他政治运动,掌握国家政权,建立资
产阶级专政。
②立法,颁布法律确立代议制度。
3、确立背景:
①历史渊源:受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的影响,借鉴值得参考的国家政
治原则、决策方式和民主运行的机制等。
②政治因素:资产阶级掌权后,为维护斗争成果,维护统治而确立。
③经济因素: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根本原因)
④思想因素:受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
观念深入人心。
4、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政体)的不同形式
①君主立宪制(英国,德意志、日本)
②民主共和制:A总统制共和制(美国);B 议会制共和制(法国)
5、国体相同的国家政体却不尽相同,原因?
①国情不同(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资产阶级力量不同,思想解放程度不同
等)
②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不同(革命,改革,王朝战争等)
6、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特点
A、都是间接民主;
B、国家权力机关一般都遵循分权与制衡原则;
C、实行政党政治、轮流执政;
D、本质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7、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作用
A、调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B、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巩固资产阶级政治斗争的成果,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有利于推动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
可编辑。
近代史政治史专题(世界史部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阶段特征】本专题主要介绍了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通过立法的方式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先后确立。
由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途径不同,反封建的彻底性各异,各国政治民主程度发展并不平衡。
但其本质都是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通过议会立法,限制君主或总统对行政权力的滥用。
本专题具体介绍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法国的共和制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等几种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体制的有一个先例。
从1789年起,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德国在完成统一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其整体与欧美国家相比虽有很大的差异,但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内容体现】【典型例题】一、英国和美国一直被视为传统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但两国的政治面貌却不尽相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两国的政治制度及主要特点。
(2)分别指出两国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
(3)概括说明两国实行不同政治制度的社会原因。
答案提示:(1)政治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
主要特点:英国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政体;美国是共和制为根基,总统制、联邦制为表现。
(2)法律依据: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传统的封建社会,是革命胜利后新旧势力既斗争又妥协的结果;美国:独立战争彻底摆脱殖民统治,没有传统势力的包袱,但各地利益存在激烈冲突,是各种现实利益冲突妥协的结果。
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革命后,一直沿袭中世纪的议会选举制度,议席每郡和自治市一律选派两名代表。
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附练习题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中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1)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
(2)《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确立。
(3)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
(4)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新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手中。
1.美国学者洛威尔谈到,英国1688年的政变使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
以上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变革的什么特点?答案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
2.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发展(1)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制: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分属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分权制衡;实行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2)实行两党制: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以上材料反映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什么特点?答案联邦政府和各州实行分权。
3.这一部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19世纪后期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①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斗争反反复复,1870年,第三共和国建立。
②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①行政权归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议会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归议会。
第二部分近代历史版本一本单元的核心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以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政体的确立为代表,开创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即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制;分权和制衡原则;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由于各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特征,说明了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多元化、多样性。
1.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到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18世纪责任制内阁(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巩固发展了君主立宪制,从革命到立法的曲折过程反映了代议制确立过程的曲折反复,是近代西方代议制创新的开始。
2.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1787年宪法的颁布,美国确立了联邦共和制的国家政体,体现了制约平衡、三权分立的原则,从而开创了西方共和政体的先例。
3.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共和派与保皇派经过反复的斗争,于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最终确立起议会制共和政体;法国政体反复演变,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漫长曲折。
4.1871年德意志以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国家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继承了普鲁士的专制传统,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版本二近代以来,随着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扩展、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制度逐步战胜封建制度,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并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解放为政治变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17、18世纪,英、美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分别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政体;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欧洲大陆的法、德两国先后确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从而为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到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18世纪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巩固发展了君主立宪制;从革命到立法的过程反映了代议制确立过程的曲折反复,是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创新的开始。
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是一种政治制度,其特点是由有选举资格的代表通过讨论、表决等方式进行政治决策。
这种制度起源于古代希腊城邦,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被广泛应用于当前世界大部分现代民主国家。
本文将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方面探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一、历史1. 古希腊资产阶级代议制起源于古希腊城邦。
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采取的是一种直接民主制度,但在公元前4世纪末期,由于各城邦内部民主制度的腐败,开始逐渐出现以代表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即资产阶级代议制。
这种制度在雅典飞速发展,公元前322年,阿里斯托芬在他的剧作 会盟的妇女》中,就已描写了雅典议会的情况。
公元前411年,雅典实行383名议员的制度,奠定了雅典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础。
2. 罗马共和国罗马的共和政体是在直接民主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在公元前6世纪后期,由于不少平民被罚款、被逐出城,导致他们的追求民权意愿愈发强烈。
公元前494年,一场罢工行动促成了平民部落与贵族达成妥协,并建立了维新的政府机构——部落会议,后来演变为共和制度。
罗马共和政体的建立,一方面保持了民主的特色,一方面实行了由上到下的民主推选制度,确保了城邦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在共和政府体制中,派系斗争与无限权力的构成,标志着罗马资产阶级代议制制度的确立。
3. 西欧中世纪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分散的客观帝国,东部的拜占庭帝国受到东罗马帝国的影响,而西欧则受到罗马司法体制的影响,因此在西欧一些城邦,出现了以议员制度为基础的政体,即所谓的“自由城邦”。
在13世纪初,威尼斯和热那亚等意大利城市,拥有了完善的地方代表制,成为最初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二、理论1. 理性主义资产阶级代议制最早的理论基础是理性主义,它认为人是合理的、自由的和平等的,代表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权利。
2. 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理论基础之一。
其核心思想是:个体在一个国家中享有权利和义务是为了他们能够共同组成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