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格式:docx
- 大小:15.94 KB
- 文档页数:3
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问题聚焦自2003年起,JCI将“准确核对患者身份”列为国际患者安全的首要目标:国家卫生计生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也将“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写在患者安全章节之首。
由此可见,患者身份识别是医院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
中国医院协会公布的《2007 年病人安全目标》中明确提出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制度,腕带是病人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身份识别的有效工具。
住院病人腕带配戴制度,它在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院自2010年起对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新生儿室、急诊抢救室等科室均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患者身份的依据。
2015年8月,我院实行确认患者身份改革,对所有住院患者均使用腕带。
但使用过程中,发现病人依从性不高,对腕带使用认识不足甚至抵触,使医护人员在患者身份识别过程中受到阻碍,为患者的医疗安全也埋下了隐患。
因此,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
现状与原因调查心内一科2015年10。
6-10.18住院患者80例,未佩戴腕带有11例(占13。
75%),腕带信息不完整的有3例(占3.75%),腕带松紧度不适宜的有6例(占7.5%),腕带信息面朝里的有4例(占5%)。
调查结果显示,腕带佩戴率为86.25%,对未佩戴腕带的患者进行进一步调查:认为佩戴腕带没人看的有7例,不知道腕带作用、认为不需要佩戴腕带的有6例,因为腕带松紧度不适宜而导致佩戴不舒服的有5例,护士忘记佩戴有1例、需更换腕带时护士未及时予以佩戴的有1例,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生病的有1例,皮肤过敏的有1例,认为佩戴腕带是侮辱人格的有1例。
1、患者:不了解佩戴腕带的重要性;腕带松紧不适宜,有勒痕,佩戴不舒服;有过敏现象;戴着不方便,尤其是洗澡的时候;不想让熟人知道自己患病了;时刻提醒自己是患者,让自己很伤心;戴了和没戴一样,也没医生护士看;觉得是一种人格的侮辱;患者认为自己都能说出自己的名字腕带佩戴纯属多此一举;输液完毕就不需要佩戴;不小心撕扯断。
2015年急诊病房科持续改进项目核心问题分析项目名称: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帕累托图分析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原因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的根因分析一、问题2015年第二季度急诊病房指控分析发现,共有25例次发生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的现象发生。
科室质控组根据此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寻找基本原因。
二、原因1、手腕带原因:(1)带手腕上,松紧适宜,太松随意取下;(2)材质不合适-材料比较硬,个别病人过敏、时间久,字迹容易模糊。
按扣容易导致压疮;(3)现场管理缺陷。
2、主观原因(1)护士方面1)护士未按流程;2)医务人员对腕带的态度和核对情况认识不足;3)教育不到位,没有及时给病人佩戴。
(2)病人方面1)佩戴腕带后舒适度改变;2)病人不了解腕带佩戴的必要性,配合度差,可能随意自行摘除;3)患者手腕部残疾或有水肿,或约束带固定,佩戴腕带不利于观察。
3、客观原因:1)佩戴时间久腕带自己模糊影响查对;2)防止压疮用胶布粘贴,导致脱落;3)扣子环更换不及时。
原因解析提高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物材质可能致敏按扣导致压疮字迹容易模糊事个别病人对腕带材料过敏增加压疮风险患者自行摘除影响三查八对影响循环增加用药差错改进措施规定标准统一培训加大健康教育加强管理改进材质有效沟通安全意识差护士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病人影响活动舒适度改变人按扣导致压疮操作指引腕带过硬三、整改措施1、手腕带原因整改:(1)完善手腕带佩戴制度,明确规定入院时即刻佩戴正确佩戴手腕带;(2)每周进行一次现场监测,查看手腕带松紧度,及时进行调节;(3)将手腕带信息核对作为护士长现场管理的项目之一,随时抽查,与当班护士的考核绩效挂钩。
2、主观原因(1)护士方面1)主动学习手腕带正确佩戴方法,能在患者入院时及时为患者佩戴手腕带;2)全面评估病人,根据病人的手腕部特殊情况,如有破溃、水肿能选择健侧肢体进行佩戴;3)加强工作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正确认识到手腕带佩戴对于三查八对的辅助作用;4)做好患者健康教育。
2015年急诊病房科持续改进项目核心问题分析项目名称: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帕累托图分析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原因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的根因分析一、问题2015年第二季度急诊病房指控分析发现,共有25例次发生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的现象发生。
科室质控组根据此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寻找基本原因。
二、原因1、手腕带原因:(1)带手腕上,松紧适宜,太松随意取下;(2)材质不合适-材料比较硬,个别病人过敏、时间久,字迹容易模糊。
按扣容易导致压疮;(3)现场管理缺陷。
2、主观原因(1)护士方面1)护士未按流程;2)医务人员对腕带的态度和核对情况认识不足;3)教育不到位,没有及时给病人佩戴。
(2)病人方面1)佩戴腕带后舒适度改变;2)病人不了解腕带佩戴的必要性,配合度差,可能随意自行摘除;3)患者手腕部残疾或有水肿,或约束带固定,佩戴腕带不利于观察。
3、客观原因:1)佩戴时间久腕带自己模糊影响查对;2)防止压疮用胶布粘贴,导致脱落;3)扣子环更换不及时。
原因解析三、整改措施1、手腕带原因整改:(1)完善手腕带佩戴制度,明确规定入院时即刻佩戴正确佩戴手腕带;(2)每周进行一次现场监测,查看手腕带松紧度,及时进行调节;(3)将手腕带信息核对作为护士长现场管理的项目之一,随时抽查,与当班护士的考核绩效挂钩。
2、主观原因(1)护士方面1)主动学习手腕带正确佩戴方法,能在患者入院时及时为患者佩戴手腕带;2)全面评估病人,根据病人的手腕部特殊情况,如有破溃、水肿能选择健侧肢体进行佩戴;3)加强工作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正确认识到手腕带佩戴对于三查八对的辅助作用;4)做好患者健康教育。
(2)病人方面1)选择合适的腕带材质,尽量不影响患者舒适度;2)经常与病人沟通,告知腕带佩戴的重要性,使其理解并配合;3)手腕部如有疾患能主动告知医务人员,按扣如有破损及时更换。
3、客观原因:1)佩戴时间久腕带字迹模糊,及时更换新的手腕带;2)如预防压疮使用胶布固定腕带能及时查看胶布是否脱落;3)当班人员能有效查对腕带完整性。
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调查患者手腕带佩戴率低的原因,提出改进对策,提高手腕带佩戴依从性。
方法:对2016年2月10日至2016年4月10日住入我科193例病人采用自编问卷调查。
结果:患者认知不足,护士操作欠规范,健康教育未及时宣教,医技科室未使用腕带核对患者信息。
结论:加强腕带核对制度执行监管,规范护士操作行为,注意操作细节,将腕带查对常规化,全面落实健康教育,规范住院患者手腕带佩戴行为。
【关键词】:腕带;依从性;护理;原因分析;对策医疗安全管理中,强调医务人员注重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其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是重中之重,排在首位,而其他安全目标均建立在正确识别患者的基础之上,这些都是护理质量的标志之一。
腕带这种标识将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诊疗活动联系起来,使护理操作能够能趋于准确,降低护理差错率,提高护理质量。
如何提高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及佩戴率、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腕带查对制度及三查七对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护士工作量大,参与人员流动、工作涉及面广,很小的疏忽就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1]自患者安全问题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后,我院开展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入院时由责任护士书写腕带,并用红蓝腕带区分患者性别,对患者进行佩戴腕带的原因及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因此探讨提高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的措施,改进护理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势在必行[2]。
1、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于2016年2月10日至2016年4月10日期间入住**医院**病区的193例患者,涉及疾病为甲状腺、肝硬化、梗阻性黄疸、肝癌、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等,患者意识均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或有护工指导。
2015年急诊病房科持续改进项目核心问题分析项目名称: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帕累托图分析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原因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的根因分析一、问题2015年第二季度急诊病房指控分析发现,共有25例次发生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的现象发生。
科室质控组根据此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寻找基本原因。
二、原因1、手腕带原因:(1)带手腕上,松紧适宜,太松随意取下;(2)材质不合适-材料比较硬,个别病人过敏、时间久,字迹容易模糊。
按扣容易导致压疮;(3)现场管理缺陷。
2、主观原因(1)护士方面1)护士未按流程;2)医务人员对腕带的态度和核对情况认识不足;3)教育不到位,没有及时给病人佩戴。
(2)病人方面1)佩戴腕带后舒适度改变;2)病人不了解腕带佩戴的必要性,配合度差,可能随意自行摘除;3)患者手腕部残疾或有水肿,或约束带固定,佩戴腕带不利于观察。
3、客观原因:1)佩戴时间久腕带自己模糊影响查对;2)防止压疮用胶布粘贴,导致脱落;3)扣子环更换不及时。
原因解析提高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物材质可能致敏按扣导致压疮字迹容易模糊事个别病人对腕带材料过敏增加压疮风险患者自行摘除影响三查八对影响循环增加用药差错改进措施规定标准统一培训加大健康教育加强管理改进材质有效沟通安全意识差护士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病人影响活动舒适度改变人按扣导致压疮操作指引腕带过硬三、整改措施1、手腕带原因整改:(1)完善手腕带佩戴制度,明确规定入院时即刻佩戴正确佩戴手腕带;(2)每周进行一次现场监测,查看手腕带松紧度,及时进行调节;(3)将手腕带信息核对作为护士长现场管理的项目之一,随时抽查,与当班护士的考核绩效挂钩。
2、主观原因(1)护士方面1)主动学习手腕带正确佩戴方法,能在患者入院时及时为患者佩戴手腕带;2)全面评估病人,根据病人的手腕部特殊情况,如有破溃、水肿能选择健侧肢体进行佩戴;3)加强工作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正确认识到手腕带佩戴对于三查八对的辅助作用;4)做好患者健康教育。
护理PDCA——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一、选定主题: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
二、项目背景:自2003年起,JCI将“准确核对患者身份”列为国际患者安全的首要目标:国家卫生计生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也将“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写在患者安全章节之首。
由此可见,患者身份识别是医院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
中国医院协会公布的《2007 年病人安全目标》中明确提出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制度,腕带是病人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身份识别的有效工具。
住院病人腕带配戴制度,它在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院自2010年起对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新生儿室、急诊抢救室等科室均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患者身份的依据。
2015年8月,我院实行确认患者身份改革,对所有住院患者均使用腕带。
但使用过程中,发现病人依从性不高,对腕带使用认识不足甚至抵触,使医护人员在患者身份识别过程中受到阻碍,为患者的医疗安全也埋下了隐患。
因此,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
三.选题理由:1、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增进与患者的沟通2、增强核对意识,减少查对错误的发生3、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赢得良好的声誉4、提升医院品牌形象。
四.组负责人:A,E,C,B,D组长:A五活动计划表六.现状把握,收集资料(具体见附录资料1)查检2018年1.15-2.15住院患者80人,未佩戴腕带有11(占13.75%),调查结果显示,腕带佩戴率为86.25%,对未佩戴腕带的患者进行进一步调查:勾选佩戴腕带没人看的有7例,不知道腕带作用、不需要佩戴腕带的有6例,勾选为腕带松紧度不适宜而导致佩戴不舒服的有5例,护士忘记佩戴有1例、需更换腕带时护士未及时予以佩戴的有1例,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生病的有1例,皮肤过敏的有1例,认为佩戴腕带是侮辱人格的有1例。
表一病房未佩戴手腕带事件总表表二外科病房未佩戴手腕带事件原因调查总表八.票选要因说明:根据二八法则,五名成员依经验法则分别选出三项导致患者戴腕带依从性差的原因(详见附录2)九.真因验证:通过现地,现物,现实进行真因验证。
2015 年急诊病房科持续改进项目核心问题分析项目名称: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帕累托图分析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原因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的根因分析一、问题2015 年第二季度急诊病房指控分析发现,共有25 例次发生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的现象发生。
科室质控组根据此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寻找基本原因。
二、原因1、手腕带原因:(1)带手腕上,松紧适宜,太松随意取下;(2)材质不合适- 材料比较硬,个别病人过敏、时间久,字迹容易模糊。
按扣容易导致压疮;(3)现场管理缺陷。
2、主观原因(1)护士方面1)护士未按流程;2)医务人员对腕带的态度和核对情况认识不足;3)教育不到位,没有及时给病人佩戴。
(2)病人方面1)佩戴腕带后舒适度改变;2)病人不了解腕带佩戴的必要性,配合度差,可能随意自行摘除;3)患者手腕部残疾或有水肿,或约束带固定,佩戴腕带不利于观察。
3、客观原因:1)佩戴时间久腕带自己模糊影响查对;2)防止压疮用胶布粘贴,导致脱落;3)扣子环更换不及时。
原因解析三、整改措施1、手腕带原因整改:(1)完善手腕带佩戴制度,明确规定入院时即刻佩戴正确佩戴手腕带; (2)每周进行一次现场监测,查看手腕带松紧度,及时进行调节;(3)将手腕带信息核对作为护士长现场管理的项目之一,随时抽查,与当班护 士的考核绩效挂钩。
2、主观原因护士 责任心不强安全意 字迹容易模糊 识差腕带过硬有效沟通患者自行摘除 影响三查八对事按扣导致压 疮个别病人对腕 操作指引材质可能致敏影响活动 按扣导致压疮增加用药差错影响循环规定标准加大健康教育 统一培训病人 舒适度改变改进 措施加强管理 增加压疮风险物人重要性认识 不足 提高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带材料过敏(1)护士方面1)主动学习手腕带正确佩戴方法,能在患者入院时及时为患者佩戴手腕带;2)全面评估病人,根据病人的手腕部特殊情况,如有破溃、水肿能选择健侧肢体进行佩戴;3)加强工作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正确认识到手腕带佩戴对于三查八对的辅助作用;4)做好患者健康教育。
儿外科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黄雅丽 郭斌 潘文娟ʌ摘 要ɔ 目的 分析儿外科患儿腕带佩戴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护理对策,落实腕带识别制度㊂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儿外科收治的患儿288例,对腕带佩戴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分析未佩戴的原因,再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㊂结果 患儿住院时间㊁年龄㊁腕带佩戴后周长对腕带佩戴依从性的影响,分别以住院第2天㊁年龄ɤ6个月㊁周长ɤ12cm 最低㊂未佩戴腕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腕带大小不适合㊁护士未落实查对制度㊁家长担心腕带佩戴不舒适等㊂结论 针对患儿腕带佩戴的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应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健康宣教㊁提高护士的重视程度㊁落实腕带核对制度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等㊂ʌ关键词ɔ 儿外科; 腕带佩戴; 护理对策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6.17.018作者单位:350001福州,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查对制度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核心制度,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1﹞㊂而腕带对患者身份识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儿科患者,大部分患儿不具备言语表达能力,因此腕带的作用尤其突显,作为唯一可靠的身份识别标志,是保证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的正确执行㊁保障医疗安全的 护身符 ㊂在儿外科的临床工作中,特别是晨间护理,在检查患儿腕带佩戴情况时,发现腕带佩戴依从性差强人意㊂因此,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儿外科患儿腕带佩戴的依从性,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护理对策,落实腕带识别制度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儿外科收治的患儿288例,男198例,女90例;年龄1d ~10岁,平均(1.2ʃ0.6)岁;体重1.4~27.2kg,平均(9.3ʃ3.6)kg㊂入院时间均超过2d㊂1.2 方法1.2.1 腕带佩戴 住院收费处在为患儿办理入院时,统一打印腕带,采用爱德标识抗菌腕带,属于一次性物品,由专门的塑料材料制成,表面光滑,左侧较宽,宽度为2.5cm,包含床位㊁姓名㊁科室㊁年龄㊁住院号㊁性别及二维码信息,右侧宽度为1.3cm,有11个调节孔,可调节的最小周长是12cm,最大周长是23cm㊂所有患儿在入科时均由护士给予佩戴在手腕或脚腕上,留适当活动空间,并嘱咐家属观察腕带周围皮肤情况,患儿出院时由护士取下㊂住院第2天对患儿腕带佩戴情况进行查看,准确记录,对不佩戴标识腕带的原由进行询问,患儿出院当天再次查看腕带佩戴情况㊂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㊂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 ʃs 表示㊂2 结果2.1 住院时间对腕带佩戴依从性的影响在患儿住院当天㊁第2天及出院当天3个时间点查看腕带佩戴情况,依从率分别为94.4%㊁87.2%㊁99.0%,各时间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㊂见表1㊂表1 住院时间对腕带佩戴依从性的影响住院时间有无依从率(%)χ2值P 值住院当天2721694.433.7<0.01第2天2513787.2出院当天285399.02.2 年龄㊁腕带佩戴后周长与腕带佩戴依从性的关系患儿住院第2天,以ɤ6个月㊁6~12个月㊁ȡ12个月,将年龄划分为3个层级,依从率分别为82.9%㊁85.3%㊁94.3%,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㊂护士为患儿佩戴腕带,并留取适当活动空间后,以腕带调节的最小周长(12cm)为界限,ɤ12cm 和>12cm 的依从率分别为82.3%和9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㊂见表2㊂表2 年龄㊁腕带佩戴后周长与腕带佩戴依从性的关系组别有无依从率(%)χ2值P值年龄ɤ6个月871882.96~12个月811485.3 6.07<0.05ȡ12个月83594.3腕带佩戴后周长ɤ12cm1493282.310.2<0.01 >12cm102595.32.3 未佩戴腕带的影响因素分析在患儿住院当天㊁第2天及出院当天3个时间点查看腕带佩戴情况后,对未佩戴腕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㊂见表3㊂表3 未佩戴腕带的影响因素﹝n(%)﹞影响因素例数构成比腕带大小不适合2239.3患儿挂床后住院,护士未落实识别制度1425.0家长担心腕带佩戴不舒适712.5腕带引起周围皮肤过敏47.1腕带磨损严重后重补,未及时佩戴3 5.4腕带太大意外掉出丢失2 3.6为方便留置静脉针剪掉后未重补2 3.6家长觉得去住院收费处重补麻烦1 1.8出院当天家长提前自行剪掉1 1.83 讨论3.1 腕带佩戴依从性现状分析由调查结果可见,患儿住院第2天的腕带佩戴依从性最低,主要原因有:第一,住院收费处统一打印的腕带,采用成人规格,没有儿童专用,腕带直径调整到最小范围对患儿来说仍过于宽松,以致家长可随意脱戴或者意外丢失㊂也有研究表明,很多患儿家长未正确认识标识腕带佩戴的重要性,可能出现私自取下腕带的现象﹝2-3﹞㊂第二,随着患儿住院天数的增加,打印的腕带字迹会变得模糊㊁不清晰或是有污渍,需要到住院收费处重新打印腕带,但因收费处与科室相距较远,部分家长嫌麻烦,迟迟不去重补㊂另外有调查结果显示,在腕带使用过程,发现患者依从性不高,对腕带使用认识不足甚至抵触﹝4﹞㊂第三,由于小儿静脉细㊁少㊁短等特点,按照现行的静脉留置原则,先从四肢开始打起,最后到头皮,这样腕带佩戴位置会对静脉针的留置产生干扰,会把腕带剪掉以便成功留置静脉针,但事后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有时会遗忘为患儿重戴腕带㊂第四,本院所采用的腕带质地偏硬,这样腕带边缘相对小儿娇嫩的皮肤就略显锋利,以致家长会担心患儿佩戴不舒适,而且一小部分患儿皮肤对腕带材质过敏等㊂第五,护士过于自信,本身缺乏对手腕带的正确认识,核对身份只是单纯的询问家属,加上患儿衣服一般穿得较多,护士不愿掀开衣裤核对腕带,有偷懒倾向㊂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护士未核对腕带,进一步增加患者家属对腕带的反感心理,认为其形同虚设,也是造成患者不愿意佩戴的原因之一㊂由于本院儿外科床位紧张,患儿经常是先办理入院挂床,待有床位后护士电话通知来住院,住院当天部分家属将入院收费处发放的腕带放置行李中未能及时取出,导致护士未及时为患儿佩戴腕带;或家属对腕带的身份识别作用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患儿住院当天依从率偏低㊂出院当天依从率最高,这跟住院期间护士反复查对腕带佩戴情况㊁对家属健康宣教起效有关,但要达到100%的佩戴率,还需努力㊂患儿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腕带佩戴依从性逐渐提高,从ɤ6个月和佩戴腕带后周长ɤ12cm的依从率低看出,主要是腕带容易脱落或是家长自行取下,这与使用成人规格腕带有密切联系㊂3.2 提高腕带佩戴依从性的护理对策3.2.1 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健康宣教护士反复讲解使用腕带标识的重要意义,如在给患者执行各项护理操作㊁患者转接和交接班㊁留取标本㊁输血治疗㊁接受手术治疗时,均通过腕带准确地辨认患者㊂特别是利用晨间护理,交班查房时检查患儿的腕带,让患儿家属感觉到腕带的重要性㊂3.2.2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增强护士的责任心,规范操作行为,严格落实腕带查对制度,诊疗护理期间应先查对患儿腕带的信息,查对无误后再行操作㊂腕带是准确辨认患儿身份的有效途径,可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5﹞,消除不安全因素,成为患儿的安全屏障,有效地防止了因错误识别引发的医疗事故,保障医疗安全㊂3.2.3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规范腕带佩戴流程,将患儿腕带佩戴宣教纳入入院宣教效果评价重要指标之一,并将腕带查对纳入到患者身份确认的常规工作中,对护士佩戴手腕带的不重视的态度进行教育,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充分提高护士的重视程度㊂3.2.4 与腕带生产厂商沟通探讨下是否可以研发出更适合儿童佩戴的材料,制作出大小适合㊁柔软㊁触感好的腕带,减少或消除因佩戴手腕带而造成的过敏症状㊂同时有条件的话,可以在科室护士站设立腕带打印机,随时补缺补漏,减少患儿家长去住院收费处重补腕带的不便,从而提高佩戴依从性㊂腕带是患者标识的一种,是患者身份的一种象征,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服务对象标识,腕带的使用,是一种服务理念的提升,同时也提升了护理质量管理㊁医院文化㊁医院专业的整体形象﹝6﹞㊂通过对儿外科患者腕带佩戴的依从性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整改,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保证患儿的医疗安全㊂参考文献1 赵菁,李小峰.标识腕带佩戴执行欠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19):47-50.2 刘晨,李春梅.住院患者佩戴腕带的不依从性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1):2524-2526.3 李灵艳.老年住院患者佩戴腕式识别带的依从性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5):3042-3044.4 方淑玲.心血管内科病人佩戴腕带依从性的调查及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4):24-25.5 丁川中,王爱莲,仇双,等.儿科有陪病房标识腕带佩戴依从性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0):1891-1894.6 申良容,车文芳,郑水利,等.护理服务过程中标识的使用及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A):65-67.(本文编辑:牛铁兵)截瘫患者尿路感染临床护理及分析薛国强 任玉林 赵立明 马弢业ʌ摘 要ɔ 尿路感染是截瘫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㊂早期积极采取心理干预及临床护理,能够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使患者能收到较好的恢复效果,我科自2008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38例截瘫患者,积极的护理措施,收到较好的效果㊂ʌ关键词ɔ 截瘫; 尿路感染; 护理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6.17.019作者单位:730030兰州,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西北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泌尿外科通信作者:任玉林,E-mail:renyulin1104@尿路感染是截瘫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科自2008年10月~2015年4月收治38例截瘫患者,积极采取心理干预及临床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㊂1 临床资料38例截瘫患者,男21例,女17例㊂年龄27~70岁,平均46岁,60岁以上24例,60岁以下14例㊂高位截瘫18例,胸腰段截瘫12例,完全截瘫4例,非完全截瘫4例㊂排尿方式:自行排尿11例,一次性导尿8例,短期留置导尿(<10d)9例,长期留置导尿(>10d)10例,导尿管最长留置时间62d㊂所有留置导尿患者均定时夹闭导尿管,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以缩短留置时间,恢复排尿功能㊂尿路感染诊断标准:尿路感染诊断以1985年底二届全国肾脏会议制度的标准为依据﹝1﹞㊂2 临床护理2.1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使其放松紧张情绪,解除心理忧虑,克服因不习惯床上排尿而产生的不适感㊂若有尿意,及早诱导排尿㊂2.2 诱导排尿①水刺激:利用条件反射,让患者听流水声或用温水行会阴冲洗诱导排尿㊂②热敷㊁按摩:用热水袋或温开水毛巾热敷耻骨上膀胱区25min,同时轻轻按摩膀胱区以刺激膀胱肌收缩,引起排尿反射,患者试行排尿㊂③通便:使用开塞露塞肛或灌肠法刺激患者排便,排便同时伴有尿液的排出㊂2.3 无菌导尿患者出现排尿困难,下腹部胀痛不适,无法自行排尿症状则行导尿术,严格无菌操作,保证导尿管引流通畅㊂2.4 留置导尿管,行膀胱功能训练插管2d 后,如引流出的尿液清亮,尿量正常,无泌尿系统感染征象,便可夹闭导尿管,每4h 开放1次㊂开放时按压患者下腹部,尽量排空尿液㊂1周后试拔出导尿管,待膀胱充盈时按压下腹部,刺激膀。
急诊科病人佩戴腕带依从性的调查及对策目的:探讨提高急诊科病人腕带佩戴依从性的方法。
方法:将2014年4月我院急诊住院病人113例设为对照组。
2014年8月急诊住院病人126例设为观察组组。
通过对对照组病人腕带佩戴依从性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对观察组实施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病人佩戴腕带的依从性。
结果:对照组腕带佩戴率为45.13%,其中62名未佩戴腕带的病人住院期间有2例患者曾出现过口服药发放错误,1例更换引流袋错误,1例饮食错误。
差错发生率6.45%。
观察组腕带佩戴率为99.21 %,观察组中无发药、注射等差错事故发生。
结论:采取各种干预措施,提高急诊住院患者佩戴腕带的依从性,在医疗护理活动中能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标签:急诊科;病人依从性;腕带;原因分析;对策病人身份的准确辨认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正确的病人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1]。
标识腕带能有效的防止因错误识别患者而引发的医疗事故[2]。
我院于2012年7月实行电子病历管理,同时使用腕带对病人身份进行双识别。
符合《2008年中国病人安全十大目标》提出的首位目标即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要求,提高了医务人员对病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3]。
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病人依从性不高,甚至有抵触。
通过调查分析其原因,并采取了相应改进措施,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
现报告如下:1 腕带的材质及使用方法1.1使用材料我院使用的腕带属于一次性用品,由无毒,无味,防过敏的医疗专用塑料制成,表面光滑,腕带两端是自粘式胶带。
1.2腕带的信息及佩戴病人信息是用热敏打印纸打印出来的,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及所在科室、床号。
病人入院时由入院处的工作人员办理入院手续同时发放腕带。
2名护士到病人床旁核对腕带上的信息无误后为病人戴上,向病人交代使用腕带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病人出院、死亡或转科时,取下腕带并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1.3佩戴要求腕带佩戴在手腕部,(佩戴部位皮肤必须完整),若有特殊残障佩戴于脚腕也可以,腕带松紧以能放入食指为准,多余的长度应减去。
骨关节患者佩戴腕带双重核对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摘要:总结了骨关节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的现状。
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包括:医务人员未严格执行腕带双重查对制度、患者对腕带身份标识认知不足、佩戴不方便不舒适等。
骨关节患者佩戴腕带依从性较差,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对腕带身份识别的宣教,必须严格执行腕带双重查对制度、采用安全舒适腕带、改进佩戴方法、握手法核对等措施,提高患者佩戴的依从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腕带;佩戴;双重核对;依从性;原因;对策患者身份确认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以确保正确的治疗用于正确的患者的过程。
患者身份的准确辨认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正确的患者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
而腕带就是临床工作中运用最多最重要的身份标识之一,对照核心制度执行工作流程检查,发现在查对制度在临床落实上存在不利因素,根据我科具体情况,针对特殊患者,(如:自理能力缺陷、躯体移动障碍、老年患者),在重要场所接受特殊检查、治疗时能正确识别身份,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护士识别隐患预防缺陷的能力,降低护理缺陷频次减少医疗意外,优化护理流程,我科室特制作了患者安全标识手腕带,在临床应用12个月以来,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患者佩戴腕带双重核对依从性差的原因1.1医务人员未严格执行腕带查对制度。
临床工作中100%医生、94.28%医技人员、76.81%护士没有每次操作都与患者执行双重核对手腕带[1]。
从而给患者一种错误暗示:不佩戴腕带照样可以做治疗。
医务人员未严格执行腕带查对制度的主要原因有:过度自信,认为只核对床号、姓名就不会出错、自己熟悉患者、增加工作量、患者不配合、没有实际意义。
1.2患者对腕带身份标识认知不足。
患者对腕带身份标识的重要性认知不足的主要原因有:医务人员宣教不到位、老年患者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差,认为带腕带是一种人格的侮辱行为。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调查患者手腕带佩戴率低的原因,提出改进对策,提高手腕带佩戴依从性。
方法:对2016年2月10日至2016年4月10日住入我科193例病人采用自编问卷调查。
结果:患者认知不足,护士操作欠规范,健康教育未及时宣教,医技科室未使用腕带核对患者信息。
结论:加强腕带核对制度执行监管,规范护士操作行为,注意操作细节,将腕带查对常规化,全面落实健康教育,规范住院患者手腕带佩戴行为。
【关键词】:腕带;依从性;护理;原因分析;对策医疗安全管理中,强调医务人员注重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其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是重中之重,排在首位,而其他安全目标均建立在正确识别患者的基础之上,这些都是护理质量的标志之一。
腕带这种标识将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诊疗活动联系起来,使护理操作能够能趋于准确,降低护理差错率,提高护理质量。
如何提高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及佩戴率、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腕带查对制度及三查七对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护士工作量大,参与人员流动、工作涉及面广,很小的疏忽就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1]自患者安全问题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后,我院开展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入院时由责任护士书写腕带,并用红蓝腕带区分患者性别,对患者进行佩戴腕带的原因及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因此探讨提高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的措施,改进护理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势在必行[2]。
1、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于2016年2月10日至2016年4月10日期间入住**医院**病区的193例患者,涉及疾病为甲状腺、肝硬化、梗阻性黄疸、肝癌、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等,患者意识均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或有护工指导。
儿科婴幼儿患者佩戴手腕带执行欠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儿科婴幼儿患者佩戴手腕带执行欠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年我院收治的婴幼儿患者227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腕带佩戴情况及执行欠佳原因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对策。
结果:227例患儿中有65例患儿未佩戴腕带,占比28.63%,患儿腕带手腕带佩戴执行力明显欠佳,主要原因在于儿童佩戴不适、监护人认知不到位、护士未予以足够重视、腕带佩戴核对制度未有效落实等因素。
结论:儿科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差,针对腕带佩戴欠佳的现状,医护人员必须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落实腕带佩戴核对机制,增强患儿家属为患儿佩戴腕带的思想认知,提高医护人员对腕带佩戴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以此提高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
【关键词】佩戴手腕带;儿科婴幼儿患者;执行欠佳;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066-02【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oor implementation of wearing wrist band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Methods 126 cases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Th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wristband wear and the reasons of poor implement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Results Of the 126 cases, 37 cases of children did not wear wristbands, accounting for 29.37%, children with wrist band wrist band wear execution is obviously poor, mainly due to children wearing discomfort, guardians are not in place, nurses To be enough attention, wrist strap wear check system is not effective and so on. Conclusion Pediatric children wrist strap wear compliance is poor, for the wristband wear poor status quo, health care workers must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ize the operation process, the implementation of wristbands wear check mechanism to enhance children's family for children wearing wristbands Awareness, to improve the medical staff on the wristband wear care workof the degree of attention.【Key words】Wear wrist straps;Pediatric infant;Poorexecution;Reason;Countermeasure腕带是对患者身份加以准确识别的可靠标记,也是医护人员展开各项医疗活动的重要基础,它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准确的患者信息,避免患者信息发生人为识别错误情况[1]。
老年病房配戴手腕识别带执行欠佳的分析与对策患者标识腕带为规范化医疗安全管理提供了先进可靠的辅助工具,有效地防止因错误识别患者身份而引发的医疗差错事故。
特别老年病房有高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理解能力下降等因素,不能清楚表达自己身份。
腕带无疑成为身份识别的重要途径。
但尽管如此,老年患者佩戴手腕带的依从性普遍欠佳,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患者自身因素1.1 角色转换老年病房的患者有一部分是离休干部。
霍惠芝等分析认为[2]大多数离休干部曾经长期从事领导工作,一直扮演指挥者的角色,习惯了周围人群恭维、尊重的态度。
对医务人员的言行敏感,从中片面分析理解病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角色的不适应,不愿意接受病人的身份。
1.2 思想观念落后对于两种方式核对患者身份对人们来说还是新观念,不了解腕带在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有部分患者觉得佩戴腕带是多此一举,核对姓名、科室、床号及住院号信息已经足够,核对腕带延长了他们等待治疗的时间[5]。
1.3 佩戴不舒服,不方便腕带的舒适性差是患者普遍反映不愿意佩戴的主要原因。
大部分患者感觉腕带影响了日常生活,手臂的自由活动。
特别是洗澡的时候担心腕带打湿字迹会模糊,对医护人员的工作产生影响,洗手会使局部皮肤潮湿,极少部分人群佩带腕带处皮肤会出现发红瘙痒等过敏现象[5]。
1.4 佩戴与否意义不大患者感觉佩戴腕带很少有人察看使用,并没感觉到腕带在安全治疗中发挥作用[5]。
大多数工作人员疏于核对腕带,习惯于科室、床号、姓的传统单一方式识别患者身份。
患者感觉戴了没人看还不如不戴。
1.5 未满足患者的审美需求老年患者90%以上是男性病人,郭潇等调查发现[10]男性患者由于害羞或大男子思想觉得红色不自在,不喜欢甚至排斥。
佩戴红色的腕带会感觉扎眼心里不舒服,周围可能会有异样的眼神,甚至来看望的亲属、同事、下属会因此嘲笑自己。
2.医务人员执行力差的分析2.1 碍于关系不好管部分离休干部有一定家庭背景,儿女系在职重要领导或者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作为关系人。
2015年急诊病房科持续改进项目核心问题分析项目名称: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帕累托图分析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原因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的根因分析一、问题2015年第二季度急诊病房指控分析发现,共有25例次发生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的现象发生。
科室质控组根据此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寻找基本原因。
二、原因1、手腕带原因:(1)带手腕上,松紧适宜,太松随意取下;(2)材质不合适-材料比较硬,个别病人过敏、时间久,字迹容易模糊。
按扣容易导致压疮;(3)现场管理缺陷。
2、主观原因(1)护士方面1)护士未按流程;2)医务人员对腕带的态度和核对情况认识不足;3)教育不到位,没有及时给病人佩戴。
(2)病人方面1)佩戴腕带后舒适度改变;2)病人不了解腕带佩戴的必要性,配合度差,可能随意自行摘除;3)患者手腕部残疾或有水肿,或约束带固定,佩戴腕带不利于观察。
3、客观原因:1)佩戴时间久腕带自己模糊影响查对;2)防止压疮用胶布粘贴,导致脱落;3)扣子环更换不及时。
原因解析提高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物材质可能致敏按扣导致压疮字迹容易模糊事个别病人对腕带材料过敏增加压疮风险患者自行摘除影响三查八对影响循环增加用药差错改进措施规定标准统一培训加大健康教育加强管理改进材质有效沟通安全意识差护士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病人影响活动舒适度改变人按扣导致压疮操作指引腕带过硬三、整改措施1、手腕带原因整改:(1)完善手腕带佩戴制度,明确规定入院时即刻佩戴正确佩戴手腕带; (2)每周进行一次现场监测,查看手腕带松紧度,及时进行调节;(3)将手腕带信息核对作为护士长现场管理的项目之一,随时抽查,与当班护士的考核绩效挂钩。
2、主观原因(1)护士方面1)主动学习手腕带正确佩戴方法,能在患者入院时及时为患者佩戴手腕带;2)全面评估病人,根据病人的手腕部特殊情况,如有破溃、水肿能选择健侧肢体进行佩戴;3)加强工作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正确认识到手腕带佩戴对于三查八对的辅助作用;4)做好患者健康教育。
住院患者佩戴腕带的不依从性原因分析及对策
刘晨;李春梅
【期刊名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年(卷),期】2010(016)021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患者佩戴腕带的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提高佩戴的依从性提供科学管理改进措施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200例患者,于2009年10-12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住院治疗,分析影响佩戴腕带的因素.结果住院患者关于佩戴腕带不依从性占23.5%,不依从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认为佩戴此带无作用、影响日常活动、佩戴不舒适等原因而有过自行取下的经历.结论加强对医护人员、患者开展积极有效针对的患者安全教育知识宣传与普及是提高佩戴腕带依从性的关键.【总页数】3页(P2524-2526)
【作者】刘晨;李春梅
【作者单位】100015,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100015,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住院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的调查及对策
2.品管圈活动对住院患者佩戴腕带依从性的影响
3.品管圈活动对住院患者佩戴腕带依从性的影响
4.监管护士腕带核查情况改变内科住院患者佩戴腕带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5.住院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的研究现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内四科腕带佩戴执行欠佳原因分析
思想上不重视 培训管理不足 执行力差 检查力度小
佩戴不适 佩戴后无人管理 腕带认识不足 腕带易断裂
针对腕带佩戴执行欠佳的对应措施
P 计划:1、制定腕带管理制度和流程。
2、任何病人入院时都要佩戴腕带,有跌倒坠床风险的病人佩戴黄色腕带。
3、护士人人熟知腕带佩戴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流程执行。
4、急诊、转科病人因为已经佩戴腕带,入科后及时更改信息。
5、长期住院患者,责任护士要定期检查腕带的信息是否完整,及时补充或者修改。
6、做好宣教。
D 实施:1、护士长培训考核腕带管理制度。
2、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立即根据评估情况立即给患者佩戴腕带。
3、做好宣教工作,让患者充分认识腕带的重要性。
C 检查:1、考核护士腕带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掌握情况。
2、护士长每天检查,内容包括:是否佩戴腕带;腕带的信息;腕带的清晰度;患者及家属对腕带的认识;腕带佩戴的是否正确。
3、考核护士的具体执行情况。
D 评价:护士长每月根据自查情况,组织护士分析讨论。
不断改进,提高护士的执行力,严格执行护理安全目标。
腕带佩戴执行欠佳
护士因素 管理因素 患者因素
其它因素
培训并且制定制度、流程
护士学习、培训,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培训考核,检查护士执行力 检查反馈,持续改进。
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目的:调查患者手腕带佩戴率低的原因,提出改进对策,提高手腕带佩戴依从性。
方法:对2016年2月10日至2016年4月10日住入我科193例病人采用自编问卷调查。
结果:患者认知不足,护士操作欠规范,健康教育未及时宣教,医技科室未使用腕带核对患者信息。
结论:加强腕带核对制度执行监管,规范护士操作行为,注意操作细节,将腕带查对常规化,全面落实健康教育,规范住院患者手腕带佩戴行为。
【关键词】:腕带;依从性;护理;原因分析;对策
医疗安全管理中,强调医务人员注重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其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是重中之重,排在首位,而其他安全目标均建立在正确识别患者的基础之上,这些都是护理质量的标志之一。
腕带这种标识将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诊疗活动联系起来,使护理操作能够能趋于准确,降低护理差错率,提高护理质量。
如何提高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及佩戴率、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腕带查对制度及三查七对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护士工作量大,参与人员流动、工作涉及面广,很小的疏忽就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1]自患者安全问题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后,我院开展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入院时由责任护士书写腕带,并用红蓝腕带区分患者性别,对患者进行佩戴腕带的原因及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因此探讨提高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的措施,改进护理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势在必行[2]。
1、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于2016年2月10日至2016年4月10日期间入住**医院**病区的193例患者,涉及疾病为甲状腺、肝硬化、梗阻性黄疸、肝癌、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等,患者意识均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或有护工指导。
2)研究方法:采用自编问卷,针对佩戴腕带设计调查问卷,如患者文化程度、佩戴腕带情况,不愿佩戴腕带原因,将问卷同满意度问卷一起发放,由责任护士统计并进行访谈,记录患者不佩戴腕带原因和问题,护士长收集整理。
护士长负责访谈护士对佩戴腕带看法的相关调查,并将结果进行记录。
2、结果和原因分析
1)结果:在193例患者中愿意佩戴腕带者有74例(38.34%),提示后佩戴者有86例(44.56%)拒绝佩戴者25例(12.96%)腕带过敏者8例(4%)。
其中,愿意佩戴者均为多次住院病人,了解腕带作用,佩戴依从性高。
提示后佩戴者均为病情较轻偶尔离开病区者,觉得佩戴腕带影响日常生活,觉得腕带在离开病区后会让他人有异样眼光,故离开病区后取
下腕带,返回病区时忘记携带。
而拒绝佩戴腕带者主诉戴上后会有心慌等表现,觉得病情很重,拒绝接受腕带,有很强的心理因素。
而调查病例中有部分黄疸、肝硬化晚期病人皮肤敏感和水肿,导致腕带过敏及佩戴后皮肤破损。
2)患者原因:患者认为佩戴腕带会影响护理人员打针,看不见血管,从而不佩戴腕带。
3)腕带原因:临床腕带为一次性设计无法调节松紧,扣太松容易脱落,扣太紧后无法打开,造成患者不适,影响患者佩戴依从性。
腕带舒适性差,在出汗潮湿后产生的不舒适,是患者取下腕带的主要原因。
腕带上的字在超过7天后字体不清晰,自觉失去作用。
4)医护人员原因: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未及时对腕带标识进行健康宣教,导致患者不了解腕带重要性,不及时佩戴腕带,随意丢弃腕带。
患者在操作时,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未使患者认识到腕带是一种很重要的查对标识,给患者一种腕带并没有实际用处的感觉。
其他临床医技科室未采用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5)管理原因:护士长在发现问题后未及时纠正,忽略了护士对患者腕带重要性的健康宣教,与患者沟通不足,对腕带佩戴率低没有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6)环境及陪护原因:病房其他患者不佩戴腕带,或者把腕带悬挂在床头,认为系在床头也没有什么不妥,造成整个病房的患者对佩戴腕带的依从性下降。
陪护人员不了解腕带重要性,随意将患者腕带放置,导致腕带丢失。
3、讨论及应对措施
在国际患者安全管理目标中规定,使用患者姓名及住院号进行身份确认是患者安全有效的接受治疗护理的基本保证。
[4]仅仅依靠口头称谓、记忆印象、或者以床号作为识别患者做法是既不科学、也不严密的,所以转变护士传统的查对模式,将腕带查对纳入到患者身份确认的常规工作,通过以下措施,向患者传递一个信息:标识腕带对保证医疗安全很重要,从而提高患者腕带佩戴的依从性。
[3]
1)对每位住院患者耐心做好宣教,让其充分认识到佩戴腕带,可以有效防止医疗事故、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2)告诉患者腕带采用无毒防过敏的合成纸作为材料,材质柔软、不易断,或者在腕带表面贴透明胶带防止字迹模糊,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3)对于介意他人看见腕带的患者,可用衣袖遮挡,他人探视结束后即可露出。
4)制作佩戴腕带提示卡,放置在显眼位置,随时提醒患者:“为了您的安全,请随时带好您的腕带”,解决患者心理上的拒绝。
5)规范护士操作行为,一方面让护理人员认识到身份腕带对快速确认患者身份、保障
患者医疗安全,减少医患纠纷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注重操作细节,佩戴美观,佩戴时根据患者身形,合理调整好大小。
6)加强对患者标识腕带佩戴情况的监管。
入院当天责任护士将腕带佩戴于患者手腕,并进行宣教;每日晨间查房时,检查患者腕带佩戴情况,对于不愿佩戴的患者要追查原因,尽量消除患者的影响佩戴的因素;出院回访时了解患者对此的感受,做好分析,向全科护士反馈,改进工作偏差,确保良性运转。
4、结论
提高腕带的依从性就是要让患者从心里接受它,通过加强落实患者宣教、提高工作人员对使用腕带的认识、规范护士操作行为、佩戴腕带更加人性化、加强对患者标识腕带佩戴情况的监管、做好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的调查、加强辅助医技科室配合等一系列措施,让患者从被动的“让我佩戴”变成主动的“我要佩戴”,这样一来,才能使腕带真正成为患者的又一道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
[1]刘晶晶.腕带标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内蒙古中医药,2014.2(1):45-46.
[2]郭丽丽,孙慧,刘春芬.腕带标识双核对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7:62-64.
[3]杨益兰.标识腕带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医学管理论坛,2011.9:56-57.
[4]蒋利亚,王黎梅,王秀娟,董晓燕.住院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的调查及对策.护理与康复,2015.1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