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与热处理绪论(崔忠圻版)
- 格式:pptx
- 大小:3.00 MB
- 文档页数:41
《金属学与热处理》考试大纲一、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2、简答题3、论述题4、综合分析题二、考试参考用书《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刘北兴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金属学原理第一章金属及合金的晶体结构了解:了解位错的运动以及面缺陷;位错的弹性性质以及实际晶体结构中的位错。
掌握:掌握晶体学基础、金属的晶体结构以及合金相结构;晶体缺陷,包括点缺陷、线缺陷、位错的基本概念;第二章金属的结晶了解:结晶的基本规律;掌握:形核、长大以及晶粒大小的控制。
第三章固态金属中的扩散了解:扩散的宏观规律以及扩散的微观机制;掌握:影响扩散的因素。
第四章二元相图和合金的结晶了解:铁碳合金中碳的存在形式,二元相图的基本类型—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掌握:Fe-Fe3C相图及铁碳合金。
第五章三元合金相图了解:成分表示方法,三元匀晶相图、固态有限互溶、固态互不溶解的三元共晶相图和包共晶三元相图;第六章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了解:应力-应变曲线,多晶体及合金的塑性变形;掌握:单晶体的塑性变形规律,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第七章回复与再结晶了解:金属的热加工。
掌握:回复、再结晶以及晶粒长大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二部分热处理原理及工艺第一章钢中奥氏体的形成了解:连续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规律。
掌握:奥氏体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奥氏体的形成机制以及奥氏体晶粒度概念、长大机制、影响因素和控制途径;第二章过冷奥氏体冷却转变图了解: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图(CCT图)的建立、分析。
掌握: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图(TTT图)的建立、分析以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珠光体转变了解:亚(过)共析钢珠光体的形成;发生先共析转变的条件及先共析相的形态;钢中魏氏组织的形成;掌握:珠光体的组织形态、结构与性能以及珠光体的形成机制;影响珠光体转变动力学因素和珠光体的机械性能;第四章马氏体相变了解:影响马氏转变的动力学因素;马氏体转变的热力学条件;掌握:马氏体晶体结构以及转变的主要特征,影响马氏体(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的形态、内部亚结构的因素;Ms点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马氏体的机械性能;奥氏体稳定化。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号:ABJD0702课程中文名称: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英文名称:Meta11ographyandHeatTreatment课程类型:必修课程学分数:4学分课程学时数:64学时授课对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材料力学、金工实习等课程一、课程简介《金属学与热处理》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着重阐述金属及合金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各种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金属及合金的相图与结晶、塑性变形与再结晶以及固态金属相变的基本理论。
并结合实例,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出发来阐明问题,重点放在与金属材料学科有关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上,以便为合理使用金属材料和制定热加工工艺规程,为从事金属与合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线索。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金属学与热处理》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并为后继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使学生在金属学基础理论方面具备阅读专业文献及进一步提高自学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运用金相光学显微分析方法分析金属及合金的组织、性能的能力。
通过课堂讲授,习题课和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实验等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第1章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课程教学内容:金属、金属的晶体结构、实际金属的的晶体缺陷。
课程的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三种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及其基本性能,实际金属晶体缺陷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本章的难点是晶体结构缺陷。
课程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几何晶体学的基本知识和纯金属的三种典型的晶体结构;掌握晶面、晶向的表示方法;掌握合金相结构;掌握点缺陷、线缺陷与位错的基本概念,了解位错的运动以及面缺陷。
第2章纯金属的结晶课程教学内容:纯金属结晶的现象、金属的热力学条件、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形核、长大以及晶粒大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