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料标示
- 格式:ppt
- 大小:769.50 KB
- 文档页数:17
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小常识作者:办公室时间:2011-5-12一、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的相关规定《食品安全法》GB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2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2009年第123号令结合食品安全法的相关内容对102号令进行了修订)二、调味品(一)定义在饮食、烹调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于调和滋味和气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腻、增香、增鲜等作用的产品。
(二)调味品标签标识的相关规定及易出现的问题1、标签标识应具备的内容或要素(1)名称应在标签的醒目位置,表明食品的真实属性。
(2)净含量、规格定量包装食品标识应当标注净含量,并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标注。
①净含量的标示应由净含量、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组成。
示例:净含量450g,或净含量450克等。
②法定计量单位:a、液态食品,用体积L(l)(升)、mL(ml)(毫升);b、固态食品,用质量g(克),kg(千克);c、半固态或粘性食品,用质量或体积均可。
③净含量应当与食品名称排在食品包装的同一展示版面。
④规格:《食品安全法》要求标注。
而GB7718中规定是同一预包装内如果含有相互独立的几件相同的预包装食品时,在标示净含量的同时还应标示食品的数量或件数(如××个*××克,××克*××包,××粒等),不包括大包装内非单件销售最小包装,如小块糖果。
(3)成分或配料表①各种配料是按照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的,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②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的,应当在配料清单食品添加剂项下标注具体名称,如食品添加剂:甜蜜素、苯甲酸钠、日落黄等。
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可以按GB2760的规定标示具体名称或种类名称。
如调味品中添加增味剂L-丙氨酸,标示L-丙氨酸或增味剂均可。
食品添加剂在配料表中的标示形式B.1按照加入量的递减顺序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配料:水,全脂奶粉,稀奶油,植物油,巧克力(可可液块,白砂糖,可可脂,磷脂,聚甘油蓖麻醇酯,食用香精,柠檬黄),葡萄糖浆,丙二醇脂肪酸酯,卡拉胶,瓜尔胶,胭脂树橙,麦芽糊精,食用香料。
B.2按照加入量的递减顺序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及国际编码配料:水,全脂奶粉,稀奶油,植物油,巧克力(可可液块,白砂糖,可可脂,乳化剂(322,476),食用香精,着色剂(102)),葡萄糖浆,乳化剂(477),增稠剂(407,412),着色剂(160b),麦芽糊精,食用香料。
B.3按照加入量的递减顺序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及具体名称配料:水,全脂奶粉,稀奶油,植物油,巧克力(可可液块,白砂糖,可可脂,乳化剂(磷脂,聚甘油蓖麻醇酯),食用香精,着色剂(柠檬黄)),葡萄糖浆,乳化剂(丙二醇脂肪酸酯),增稠剂(卡拉胶,瓜尔胶),着色剂(胭脂树橙),麦芽糊精,食用香料。
B.4建立食品添加剂项一并标示的形式B.4.1一般原则直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在食品添加剂项中标注。
营养强化剂、食用香精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可在配料表的食品添加剂项外标注。
非直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在食品添加剂项中标注。
食品添加剂项在配料表中的标注顺序由需纳入该项的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总重量决定。
B.4.2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配料:水,全脂奶粉,稀奶油,植物油,巧克力(可可液块,白砂糖,可可脂,磷脂,聚甘油蓖麻醇酯,食用香精,柠檬黄),葡萄糖浆,食品添加剂(丙二醇脂肪酸酯,卡拉胶,瓜尔胶,胭脂树橙),麦芽糊精,食用香料。
B.4.3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及国际编码配料:水,全脂奶粉,稀奶油,植物油,巧克力(可可液块,白砂糖,可可脂,乳化剂(322,476),食用香精,着色剂(102)),葡萄糖浆,食品添加剂(乳化剂(477),增稠剂(407,412),着色剂(160b)),麦芽糊精,食用香料。
食品标签标示常见的10类错误大汇总及标签审核流程,绝对值得收藏!食品标签直观的为消费者和监管部门提供了产品和消费信息,因此其准确性和科学性异常的敏感和重要。
同时食品标签涉及的内容和要求繁多,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法规性,准确理解和掌握的难度非常大,成为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
01预包装食品标签审核的依据预包装食品标签审核依据包括法律法规、部门规章、部门公告等规范性文件、相关标准等。
1.1主要有《食品安全法》,如其中第三十四条规定禁止销售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第六十七条对标签标注的规定;第六十九条对转基因食品要求显著标示;第七十八条对保健食品标签标注内容及声称的规定;第九十七条对进口食品及食品添加剂要求应有中文标签等。
此外还有《产品质量法》,如第二十七条对包装标识的规定,《广告法》第十八条对保健食品广告内容的规定,以及《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
1.2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如第三十三条对转基因食品显著标示的规定,第三十九条及六十八条对标签的相关规定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等。
1.3有《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办法》《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禁止食品加药管理办法》《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等》及《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等。
1.4(1)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公告,如2019年第4号公告《关于可溶性大豆多糖等19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18年第10号公告《关于黑果腺肋花楸果等2种新食品原料的公告》等。
(2)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如2019年第29号公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的公告》,如2019年第29号公告《<关于规范保健食品功能声称标识的公告>(2018年第23号)有关问题的解读》等。
(3)海关总署公告,如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70号“关于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等。
复合配料及食品添加剂在配料表中的标示实践
一、复合配料在配料表中的标示分以下两种情况:
(一)如果直接加入食品中的复合配料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并且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的25%,则不需要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
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25%的复合配料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若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规定的带入原则且在最终产品中不起工艺作用的,不需要标示,但复合配料中在终产品起工艺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应当标示。
推荐的标示方式为:在复合配料名称后加括号,并在括号内标示该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如“酱油(含焦糖色)”。
(二)如果直接加入食品中的复合配料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或者该复合配料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且加入量大于食品总量的25%,则应在配料表中标示复合配料的名称,并在其后加括号,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其中加入量不超过食品总量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二、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应标示其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中的通用名称。
在同一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上,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可以选择以下三种形式之一标示:
一是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
二是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以及国际编码(INS号),如果某种食品添加剂尚不存在相应的国际编码,或因致敏物质标示需要,可以标示其具体名称;
三是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同时标示具体名称。
举例:食品添加剂“丙二醇”可以选择标示为:1.丙二醇;2.增稠剂(1520);3.增稠剂(丙二醇)。
食品标签营养成分表标注规范1、营养成分表与营养标签1.1定义营养标签: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营养成分表: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的规范性表格。
1.2营养成分表与营养标签的关系由上述定义可知,营养标签包括营养成分表。
如标签上标示有营养声称或营养成分功能声称,也属于营养标签。
2、营养成分表的基本要素营养成分表包括5个基本要素:表头、营养成分名称、含量、NRV%和方框。
(1)表头:以“营养成分表”作为表头;(2)营养成分名称:按GB28050表1的名称和顺序标示能量和营养成分;(3)含量:指含量数值及表达单位,如:能量(kJ);(4)NRV%:指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占相应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5)方框:采用表格或相应形式。
3、常见问题及解析预包装食品(豁免产品除外)未标示营养成分表解析:所有预包装食品(豁免产品除外)营养标签强制标示的内容包括能量、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字符高度不符合要求解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中“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大于35cm2时,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mm”的要求也适用于营养标签。
缺少表头“营养成分表”解析:营养成分表包括5个基本要素:表头、营养成分名称、含量、NRV%和方框。
应以“营养成分表”作为表头。
标示核心营养素之外的其他成分时,核心营养素未醒目标示解析:能量和4个核心营养素是营养标签上强制标示的成分,在任何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上(豁免产品除外),都应当标示能量和4个核心营养素的名称、含量数值及该含量数值占各自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当标示其他成分时,应采取适当形式使能量和核心营养素的标示更加醒目,如增大字号、改变字体(如斜体、加粗、加黑)、改变颜色(字体或背景颜色)、改变对齐方式等。
食品标签标示配料表标示常见问题配料表属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和《食品标识管理规定》(2009年修订版)明确规定在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中强制标示的内容。
但是,当食品包装最大表面的面积小于10cm2时,可以豁免标示配料表。
在讲述配料表的问题时,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配料及配料表。
配料: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包括以改性的形式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
配料表: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上应标示配料表,配料表应以“配料”或“配料表”为引导词,按《通则》的要求标示各种原料、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的名称。
配料表常见的问题有:一配料标示的一般要求1.配料标示的一般要求配料名称不规范,有国标的配料未标准名称,如糖未标注'白砂糖、绵白糖、冰糖、赤砂糖'、盐未标注'食用盐'、酱油未标注'酿造酱油、配制酱油'、鸡精未标注'鸡精调味料'、鲜蛋未标注'鲜鸡蛋'等。
注: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上应标示配料表, 配料表中的各种配料应标示反映配料真实属性的具体名称。
2.单一配料如饮用水、大米、茶叶、冰糖等产品未标示配料。
注:单一配料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标示配料表。
3.配料标示的顺序,加入量超过2%的配料未按递减顺序排列。
注: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二水的标示在食品制造或加工过程中,加入的水应在配料表中标示。
在加工过程中已挥发的水或其他挥发性配料则不需要标示。
如:水需要标示的食品有:饮料、豆腐、湿河粉、冷冻饮品、馒头等。
注:水不需要标示的食品有:饼干、酥饼、膨化食品等。
三复合配料的标示1、复合配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配料构成)未标示,如植脂末等未标示原始配料。
注:如果某种配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配料构成的复合配料(不包括复合食品添加剂),应在配料表中标示复合配料的名称,随后将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在括号内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标示。
食品标签配料表标示常见问题汇总解析食品标签配料表的标注规定主要涉及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主要有《食品标识管理规定》(2009年修订版)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明确规定在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中强制标示的内容。
但是,当食品包装最大表面的面积小于10cm2时,可以豁免标示配料表。
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已下简称《通则》)等标签标识相关标准、法规,对预包装食品标签配料标识常见问题解析,小编整理汇总如下:配料标示相关规定及常见问题解析一、配料标示的一般要求1、配料名称标示规范配料表中的各种配料应标示反映配料真实属性的具体名称。
如配料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规定的名称时应选用其一,或等效名称,否则应使用常用名称或通俗名称。
如:有国标的配料,盐应标注“食用盐”、酱油应标注“酿造酱油、配制酱油”、鸡精应标注“鸡精调味料”、等。
2、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二、食品添加剂的标示1、食品添加剂应当标示其在GB2760中的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
但不强制要求建立“食品添加剂项”如:标示形式可选择下列四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如果某一种食品添加剂没有INS号,或因致敏物质标示需要,可同时标示其具体名称。
)2、如在配料表中建立了“食品添加剂项”,其标示原则1)直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在食品添加剂项中标注。
2)营养强化剂、食用香精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可在食品添加剂项外标注。
3)非直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带入的)不在食品添加剂项中标注。
如:“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脱氢乙酸、卡拉胶),酱油(含焦糖色)”食品添加剂焦糖色为复合配料酱油带入,并非直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故不在食品添加剂项中标注。
4)食品添加剂项在配料表中的标注顺序由需纳入该项的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总重量决定。
地理标志产品配料标识要求
地理标志产品配料标识是指对于获得地理标志认证的产品,其
包装上需要清晰标明产品的配料信息。
这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清楚地了解产品的成分,从而做出更加理性的购买决策。
配料标识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列出所有配料,在地理标志产品的包装上,需要明确列
出所有使用的配料,按照其在产品中的含量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这
有助于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主要成分和可能的过敏原。
2.使用标准化的配料名称,配料标识需要使用通用的标准化配
料名称,避免使用模糊或不确定的词语,确保消费者能够准确理解
产品成分。
3.标注特殊配料或添加剂,如果产品中含有特殊配料或添加剂,比如防腐剂、色素、调味剂等,需要在配料标识中清晰标注,并遵
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4.提供生产商信息,配料标识还需要包括生产商的信息,以便
消费者在需要时能够联系到生产商,了解更多产品信息。
5.遵循地理标志认证要求,配料标识的内容也需要符合地理标志认证的相关要求,确保产品的配料标识与地理标志认证相一致。
总的来说,地理标志产品配料标识要求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准确、清晰的产品信息,从而做出符合自身需求和健康考量的购买决策。
同时,这也有助于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营养成分表标示常见问题对于食品的配料表,大部分企业都有一定的关注度。
但对于营养成分表,常常不够关注。
今天就营养成分表容易出现的错误给大家一些提醒。
现行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包装上必须印有营养成分表,其中还规定企业获得营养成分含量的方法有两种,其一为直接测定,企业可自行开展营养成分的分析检测,也可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完成;其二为间接计算,对于采用计算法的,企业负责计算数值的准确性。
而通则中还明确要求“营养标签的标示应当真实、客观,不得虚假”。
1、营养成分含量误差事件简介:陈某购买了价值828元的“XX牌”核桃仁,核桃仁中脂肪含量标注24.2g/100g,后对照《中国食物成分表》经实际检查监测得知实际的脂肪含量为40g/100g,该标注的误差超过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关于食品中脂肪含量标注误差不得高于120%的规定;认为该果王牌核桃仁的上述问题属于标签瑕疵,而应当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食品十倍赔偿。
法院认为,营养成分含量与营养素参考值进行比较,可使消费者更好的理解营养成分含量的高低,并不能自行判断食品的质量安全。
现有证据不能证明存在过错。
驳回十倍赔偿诉求,以一审辩论结束前的三倍赔偿执行。
相关规定:在产品保质期内,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允许误差范围应符合下表NRV%修约错误事件简介:日前,李先生家人在郑州市丹尼斯超市购买了几盒“XX”维生素饮料,从事食品行业多年的李先生一看饮料的营养成分表,便觉得不对劲。
查阅国家相关法规后,李先生认定“XX”营养素参考值(NRV)标注存在严重错误,违反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法规。
相关规定:使用方式为营养成分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数;指定NRV%的修约间隔为1,如1%、5%、16%等。
卫生部关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答问:营养标签标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属于强制执行的标准。
(三十六)关于数值和NRV%的修约规则。
配料表会造假吗
配料表不会造假。
配料表是不可以作假的,因为每个食品的上市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食品监管局审查,不仅配料表,生产日期厂家,保质期,营养成分表都要注明清楚,但是现在有很多平台直播卖货,这样的质量问题和安全就很令人担心,因为线上交易,所以没有一个明确的安全保障。
凡是属于正规的食品包装,其食品配料表是真实且完整的。
按照我国食品包装的相关规定,加工食品必须按照配料的含量递减顺序来进行标示。
凡是不写或少写配料表的商品,都属于不合格的食品,会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给予相应处罚。
某配料含量在0界限值以下,还要标在配料表上么?0界限值是⾷品营业标签通则中营养声称中的概念之⼀。
其指的是当某营养成分含量数值⼩于等
于某个数值时,如果需要标注其含量,则其含量应当标⽰为0。
例如,脂肪的0界限值是0.5g,
那么如果某⾷品中脂肪的含量是0.3g,那么在营养成分表中,其含量应当标⽰为0⽽⾮0.3g。
那
么当某⾷品的某营养成分已经为0,⾷品配料中是否可以对该⾷品相应配料的标⽰?
回答是否定的。
之所以不能省略标⽰,原因如下:
y例如刚才的举例中,脂肪的含量是0.3g,虽然属于可以在营养成分表中标注0的情况,但是脂
肪只是⾷品的营养成分,并⾮⾷品的配料。
虽然脂肪的含量可能不⾼但是,包含该脂肪的⾷品
配料并⾮并⾮全部由脂肪组成。
当然我们不排除有的⾷品配料是100%含有与脂肪的,例如花⽣
油、⼤⾖油。
尽管如此,还有⼀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品的某个配料是否需要标注不是由营养成分的含量⾼
低来决定的。
所谓⾷品的0界限值是预包装⾷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的规定,但是⾷品的
配料标注规则并不是由上述标准来规定的,⽽是由预包装⾷品标签通则(GB7718)来规定的。
依据GB7718关于⾷品配料的标注规定,只要⾷品中添加了某项配料,则必须加以标注。
基于以上原因,关于⾷品配料的表述不能因为营养成分含量达到0界限值就省略标注,这种做法
是违反GB7718的⾏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放⼊的某项物质并⾮⾷品配料,⽽是加⼯助
剂,则不需要标注。
关于加⼯助剂的使⽤问题,我们下次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