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启师关告仪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0
太上消灾祈福醮仪经名:太上消灾祈福醮仪。
一卷。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
太上消灾祈福醮仪经名:太上消灾祈福醮仪。
一卷。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
太上消灾祈福醮仪先奏告关牒,禁坛,祝如常式次启堂颂次各礼师,存念如法次宣五方卫灵神咒东方九炁青天,明星大神,焕照东乡,洞映九门。
转烛阳光,扫秽除氛。
开明童子,备守我轩。
收魔束妖,上对帝君。
奉承正道,赤书玉文。
九天符命,摄龙驿传。
普天安镇,我得飞仙。
南方南方丹天,三炁流光。
荧星转烛,洞照太阳。
上有赤精,开明灵童。
总御火兵,备守三宫。
斩邪束妖,剪截魔凶。
北帝所承,风火八冲。
流铃交焕,敢有不从。
正道流行,我享上功。
保天长存,亿劫无终。
西方七炁之天,太白流精。
光耀金门,洞照太冥。
中有素皇,号曰帝灵。
保神安镇,卫我身形。
断截邪源,正道开明。
宫殿整肃,三景斋并。
道合自然,飞升紫庭。
灵宝符命,普惠万生。
功加一切,天地咸宁。
北方北方玄天,五炁徘徊。
辰星焕烂,光耀太微。
黑灵尊神,飞仙羽衣。
备卫五门,检精捕非。
敢有干试,豁落斩摧。
玉符所告,神振八威。
邪门闭塞,正道明开。
映照我身,三光同辉。
策空驾浮,举形仙飞。
中央黄中理炁,总统玄真。
镇星吐辉,流焕九天。
开光童子,一十二人。
元炁阳精,炎上朱烟。
洞照天下,及臣等身。
百邪摧落,杀鬼万千。
中山神咒,普天使然。
五灵安镇,身飞上仙。
次都讲唱,呜法鼓二十四通次发炉无上真玄五灵老君,当召功曹使者、左右龙虎君、捧香使者、三炁正神,急上关启三天真元道君。
臣今正尔烧香,修斋设醮,谨奉为醮主弟子臣某为斋意,其余诚恳,具载青词。
愿得太上十方正真生炁,降流入臣等身中,令臣所启,速达径御至真无极大道三清上圣,昊天玉皇上帝御前。
次众官,各长跪出官谨出臣身中五体真官功曹吏,出上三天,执法开化。
阴阳功曹,度道消灾,散祸解厄君吏各十二人出。
臣所受法箓治中建节监功大将军前部,效功后部,效杀驿廷、令驿延丞,四部监功竭者,上仙上灵,直使功曹左右官使者,阴阳神决吏官,各二人出。
灵宝大法司斋坛谴发文状关当职统於三天执法之任隶五府记述之班典各悠存关申各通於三界科仪昭著奏文当撤於九霄今有激词呈须至关发者一拜发奏启申状牒文二十四方函重印封全谨谨上诣拜请 拜请玉清圣境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灵宝天尊太清仙境道德天尊昊天至尊玉皇上帝上宫勾陈天皇大帝中天星主紫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神祗东极宫中青玄上帝南极丹天朱陵大帝慈悲教主九幽拔罪天尊太上十方灵宝天尊大罗三十二天上帝血湖教主虚皇道君孝家香火佛帝群真佩奉祖师列位上帝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五方五老焚气天君玄中主教五大宗师北极灵应四圣真君大罗日宫太阳星君大罗月府太阴星君南斗六司鋾魂星君北斗九皇铸魄星君周天二十八宿星君浑天六十甲子星君东西中三斗三宿星君上清十一列曜星君上清星斗河汉星君三台华盖列宿星君亡人当生本命元星君十方太乙救苦天尊十方自然灵宝天尊高上神霄九震上帝九天自然生神大帝九天郁丹无量天尊水府扶桑丹林大帝木公金母青童道君东狱天齐大生仁圣帝北阴丰都罗山大帝冥京坤府左班五殿大法冥王冥京坤府右班五殿大法冥王五狱五天圣帝五方五狱主者五方五灵童子慈悲救苦十真人慈悲救苦二真人天医院主宰真君天枢院主宰真君十方无极飞天神王无量度人长生大帝妙行真人天尊皇人三天天曹诸天圣众三洞威神三宝官属岱嶽曹僚洞天福地真君玉女功曹灵官符史灵宝追摄官军将史十方三界四府万灵真宰斋坛两班一切圣众一拜发文牒六角转请卫职雷霆箓中官将法部史兵神虎何乔二大元帅黄泉嵩里丈人众诸地狱主者地道地狱主者功德案主者冥京幽路案主者注生注死案主者列列阳界祀典神祗门堂上历代昭穆宗亲传度师玄门道祖师祖列位先生列位真人已上共计奏启申牒二十四方函用印封完仰蒙帅力依关投呈所过罡风灏气九首群凶午酉等神不得妄行过截如违戮於道佐以明天宪施行故关右关仰 差当日传奏三界功曹官将土地等神賷持准此公元二零 年岁次月日具关奉行谴发事臣承恭请三天扶教辅玄大法师真君张在天。
诸真宝诰【先天部】三清宝诰 至心皈命礼道宝经宝师宝 玉清上清太清 一炁流行 三清应化函关 默默不言而善运四时正色空空 无极而化生三境 大罗天上金阙宫中虚无自然 三清三境三宝天尊玉清宝诰 至心皈命礼三界之上梵炁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山上京渺渺金阙 森罗净泓 玄元一炁 混沌之先 宝珠之中 玄之又玄 开明天景 化生诸天 亿万天真 无鞅数众 旋斗历箕 回度五常 巍巍大范 万道之宗 大罗玉清 虚无自然 至真妙道 元始天尊上清宝诰 至心皈命礼居上清境 号灵宝君 祖劫化生 九万九千余梵炁 赤书焕发 六百六十八真文 因混沌赤文而开九霄 纪元洞玉历而分五劫 天经地纬 巍乎造化之宗 枢阴机阳卓尔雷霆之祖大悲大愿 大圣大慈玉宸道君灵宝天尊太清宝诰 至心皈命礼 随方设教 历劫度人 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 假名易号 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 隐圣显凡 总千二百之官君 包万亿重之梵炁 化行今古 著道德凡五千言 主握阴阳 命雷霆用九五数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太上老君 道德天尊四御宝诰 志心皈命礼渺渺紫金阙巍巍碧玉宫 掌紫微七政之权 作皇期一脉之主三华毓秀 五纬霓旌 为造化之枢机 作人神之大柄 大罗天上 金阙宫中 四御四皇上帝 金容玉相天尊玉皇宝诰 至心皈命礼太上弥罗无上天妙有玄真境渺渺紫金阙 太微玉清宫 无极无上圣 廓落豁光明 寂寂浩无宗 玄范总十方 湛寂真常道 恢漠大神通 太上开天 执符玉历 含真体道 昊天金阙 无上至尊 自然妙有弥罗至真高天上圣 大慈仁者 玉皇大天尊 玄穹高上帝天皇宝诰 至心皈命礼紫微宸极 勾陈天宫 九光宝苑之中 五炁玄都之上 体元皇而佐司玄化 总两极而共理三才 主持兵革之权衡 广推大德 统御星辰之缠次毋失常经上象巍峨真元恢漠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星主宝诰 志心皈命礼大罗天阙 紫微星宫尊居北极之高 位正中天之上 法号金轮炽盛道称玉斗玄尊 璇玑玉衡齐七政 总天经地纬 日月星宿约四时 行黄道紫垣万象宗师诸天统御 大悲大愿 大圣大慈 万星教主无极元皇 中天紫微 北极大帝后土宝诰 至心皈命礼九华玉阙七宝皇房 承天禀命之期 主执阴阳之柄 道推尊而含弘光大 德数蓄于柔顺利贞 效法昊天 根本育坤元之美 流形品物生成施母道之仁 岳渎是依 山川咸仗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南极宝诰 至心皈命礼。
刘渊然祖师在保山地区流传的科仪研究第一节科仪概述“斋”和“醮”是道教科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有关资料的记载表明“斋”和“醮”是道教仪式中最重要的内容。
“斋”原意指禁戒、洁净。
《说文解字》解释曰:“斋,戒洁也。
”指的就是在祭祀之前要戒很多行为以求达到洁净,所以《礼记》说“斋戒以告鬼神”。
《太上太真科》说:“斋者,齐也,洁也,净也。
”在《云笈七签·斋直》说:“夫为学道,莫先乎斋。
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降真致神,与道合居。
”「」也就是说“斋”是道士在与神明沟通之前洁净身心的前奏。
以后,道教将“斋”又作为一种宗教修炼手段。
北周《无上秘要》云:太极真人曰:夫学道以斋戒为本也,诵经必斋,校经必斋,书经必斋,书符必斋,篆箓必斋,作金丹必斋,诣师请问必斋,礼拜必斋,受经必斋,救病消灾必斋,致真人必斋。
斋者太上所敬重,老君所营护,诸圣所依赖。
「」“斋”作为学道之根本,是道士修炼生活的基本程序,它的功用如同庄子之“心斋”,即表达一种心态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表现行事者对行事对象的礼敬,崇拜之心。
由于道教教派孳乳,各派在各自地方区域的发展,大量融合当地民风习俗,所以各派斋法互有同异,修持各执一术,不利于道教的发展。
所以将道教斋法规范化、系统化是当时道教界有识之士的共同目标。
在规范道教斋法过程中,陆修静当为成就最大者。
他在《洞玄灵宝五感文·众斋法》提出了九等斋十二法,将各道派的斋法融合在一起,有序的分列,使当时的斋法更加系统的、规范的整合在一起。
到唐宋时期,新道派的出现,道教斋法也不断的繁衍,原来的整合分类已经不能适应道教的发展需求,所以也需要不断整合。
在《金箓大斋启盟仪》中说:斋法之说,有内有外,请备论之。
内斋者,恬淡寂寞,与道翱翔。
昔孔子以心斋之法告颜渊,盖此类也。
外斋者,登坛步虚,烧香忏悔,即古人祷祠祭祀之余意也。
斋法见于道家者,凡有二十七品,其源出于灵宝。
一曰太真斋,二曰上清斋,三曰大洞斋,四曰金房斋。
请仙典仪描述摘要:一、请仙典仪的概述二、请仙典仪的准备工作三、请仙典仪的实施步骤四、请仙典仪的注意事项五、请仙典仪的意义与影响正文: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请仙典仪是一种十分神秘且富有内涵的仪式。
它通常被认为是人与神灵沟通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向神灵请教问题,寻求神灵的庇佑与指引。
本文将对请仙典仪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概述、准备工作、实施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意义与影响。
一、请仙典仪的概述请仙典仪,又称请神仪式,是一种在我国流传已久的神秘文化仪式。
该仪式旨在通过特定的方式,将神灵请到人间,以便人与神进行交流。
请仙典仪既可以在宗教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在民间信仰中出现。
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尤其是在道教和民间信仰盛行的地区,请仙典仪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请仙典仪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请仙典仪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以确保仪式的顺利进行。
其次,要准备好祭品,如香、花、灯、茶、酒等,以供奉神灵。
此外,还要布置仪式现场,如设置神坛、悬挂神像、摆放法器等。
最后,参与者要身着整洁的衣物,保持内心的虔诚与敬畏。
三、请仙典仪的实施步骤请仙典仪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祭拜:在神坛前摆放好祭品,参与者面向神像行三拜九叩之礼,表示对神灵的尊敬。
2.请神:主持人手持香火,念诵请神咒语,引导神灵降临人间。
3.问事:参与者可以向神灵请教问题,寻求神灵的指引。
在此过程中,主持人可代为提问和解答。
4.送神:在请教完毕后,主持人念诵送神咒语,感谢神灵降临,并祈求神灵继续庇佑。
5.谢神:参与者再次向神灵行礼,表示感谢。
四、请仙典仪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请仙典仪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仪式现场要保持肃静,参与者要虔诚敬畏,不得喧哗嬉闹。
2.祭品要新鲜、洁净,不得使用过期、污秽之物。
3.请神和送神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咒语进行,以确保神灵能够降临和离去。
4.请教问题时,要简要明了,不宜过于琐碎。
五、请仙典仪的意义与影响请仙典仪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灵宝经》上部金诰书元始所著所谓大道者,高而无上,引而仰观,其上无上,莫见其首,所谓大道者,卑而无下,俯而俯察,其下无下,莫见其基。
始而无先,莫见其前。
终而无尽,莫见其后。
大道之中而生天地,天地有高下之仪。
天地之中而有阴阳,阴阳有始终之数。
一上一下,仰观俯察,可以测其机。
一始一终,度数推算,可以得其理。
以此推之,大道可知也。
太元初判而有太始,太始之中而有太无,太无之中而有太虚,太虚之中而有太空,太空之中而有太质。
太质者,天地清浊之质也,其质如卵,而玄黄之色,乃太空之中一物而已。
阳升到天,太极而生阴,以窈冥抱阳而下降。
阴降到地,太极而生阳,以恍惚负阴而上升。
一升一降,阴降阳升。
天地行道,万物生成。
天地者,大道之形。
阴阳者,大道之气。
寒、热、湿、凉,形中有气也。
云、雾、雨、露,气中有象也。
地气上升,腾而为云,散而为雨。
天气下降,散而为雾,凝而为露。
积阴过,则露为雨、为霜、为雪;积阳过,则雾为烟、为云、为霞。
阴中伏阳,阳气不升,击博而生雷霆。
阳中伏阴,阴气不降,凝固而生雹霰。
阴阳不合,相对而生闪电。
阴阳不匹配,乱交而生虹霓。
积真阳以成神,而丽乎天者星辰。
积真阴以成形,而壮乎地者土石。
星辰之大者日月,土石之贵者金玉。
阴阳见于有形,上之日月,下之金玉也。
阴阳升降,不出天地之内。
日月运转,而在天地之外。
东西出没,以分昼夜。
南北往来,以定寒暑。
昼夜不息,寒暑相推。
积日为月,积月为岁。
月之积日者,以其魂中藏魄,魄中藏魂也。
岁之积月者,以其律中起吕,吕中起律也。
日月运行,以合天地之机,不离乾坤之数。
万物生成,虽在于阴阳,而造化亦资于日月。
积阳成神,神中有形。
形生于日,日生于月。
积阴成形,形中有神。
神生于金,金生于玉。
随阴阳而生没者,日月之光也。
因子生光,数本于乾坤。
随阴阳而升降者,金玉之气也。
因时起气,时本于天地。
一气初判,大道有形而列二仪。
二仪定位,大道有名而分五帝。
五帝异地,各守一方。
五方异气,各守一子。
青帝之子,甲乙受之,天真木德之九气。
灵宝历史典故灵宝,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典故。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与灵宝历史相关的典故,带领读者一起走进灵宝的过去。
一、灵宝的得名典故灵宝县得名于汉代的一位名将灵宝公。
相传,在汉朝末年,董卓专权,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灵宝公作为一位忠诚的将领,他勇敢地与董卓进行抗争,并为民众谋取福祉。
灵宝公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他的名字却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成为灵宝县的名字。
二、灵宝寺的典故灵宝寺是灵宝县最著名的寺庙之一,始建于东晋时期。
相传,当时有一位名叫慧远的高僧,他在边境的一座山上修建了灵宝寺,以普渡众生。
慧远高僧不仅传播佛法,还行善积德,被人们尊称为“灵宝和尚”。
灵宝寺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
三、灵宝石的典故灵宝县盛产宝石,其中以灵宝石最为著名。
相传,灵宝石最早是由一位名叫灵宝石的仙人发现的。
灵宝石仙人在探索山洞时发现了这种奇特的宝石,他发觉这些宝石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和财富,于是将其带回了人间。
从此,这种宝石就以灵宝石命名,并传承至今。
四、灵宝的历史传承典故灵宝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相传,在古代,灵宝县曾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名人都与灵宝县有着紧密的联系。
例如,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牧曾在灵宝县任官,他的诗作中描绘了灵宝县的美景和人民的淳朴。
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文人墨客和名将在灵宝县留下了卓越的贡献和传奇的故事。
五、灵宝的文化传统典故灵宝县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灵宝秧歌。
秧歌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灵宝秧歌以其独特的舞姿和优美的音乐而闻名,被誉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逢节日和重大活动,灵宝县的村民都会穿着传统的服饰,载歌载舞,表演灵宝秧歌,以庆祝和传承灵宝的文化传统。
六、灵宝的名胜古迹典故除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灵宝县还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
其中最著名的是灵宝石窟,它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明珠”。
关于灵宝的词语
关于灵宝的词语有:
灵宝仙山:指灵宝派的修仙之道,也可指灵宝派的仙境。
灵宝真文:指灵宝派的经典,是灵宝派信仰的核心。
灵宝天师:指灵宝派的祖师,是灵宝派信仰的代表。
灵宝神咒:指灵宝派的咒语,是灵宝派修炼的重要手段。
灵宝法坛:指灵宝派做法事的场所,也是灵宝派信仰的重要象征。
灵宝符箓:指灵宝派的符咒和经文,是灵宝派修炼的重要工具。
灵宝印诀:指灵宝派做法事时用的手印和口诀,是灵宝派修炼的重要方法。
灵宝经忏:指灵宝派做法事时用的经文和忏悔文,是灵宝派修炼的重要内容。
灵宝冥思:指灵宝派修炼者在冥想中思考的问题,是灵宝派修炼的重要环节。
灵宝养生:指灵宝派修炼者在养生方面的实践,是灵宝派修炼的重要方面。
龙虎山正一平安科仪文字内容龙虎山正一平安科仪,作为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祈福、保平安的仪式。
它源于道教正一派的传统,旨在祈求家宅平安、消灾避祸、祈求健康长寿。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龙虎山正一平安科仪的文字内容,以进一步了解这一仪式的庄严和神秘。
正一平安科仪的文字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开场白。
正一平安科仪的开场白是整个仪式的引子,也是对神明的请愿。
通常以“故兴一套此仪,绍承洞泉金鼓之宏传,上奏长安三皇五帝,固元真帝,皇帝起仁义之德,降福惠天下之功,以太上皇帝正一宫真化人,参抚天地神明,无量寿两界法门,尊崇道德之义,以所代修之功德,祈求国家吉祥、人民平安、风调雨顺。
”为开篇,表达了对神明的崇敬与祈愿。
第二,明诰。
明诰是正一平安科仪中表达祈福祈愿的重要环节,主要是道教高僧或宫院掌教代表修道者宣读并祝福。
明诰内容通常由大标题、祈福对象、祈福内容三个部分组成。
大标题一般是“龙虎山正一平安科仪明诰”。
祈福对象涵盖了国家、人民、家庭以及灾区等,以祈求平安、祥和和幸福。
祈福内容通常包括诵经、祈愿、消灾避祸等,符合道教文化传统。
第三,祝福文。
祝福文是正一平安科仪中表达祝福与祈愿的核心内容。
它以简练、雄辩的文字表达祈福者的美好愿景。
具体内容会因场合和祈福对象的不同而异,但大致内容都包括祝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家庭前程似锦等。
祝福文通常会以平仄押韵的形式呈现,以增加文辞的艺术感。
第四,颂歌。
颂歌是正一平安科仪中用来赞美神明或表达敬仰的歌曲。
它具有悠扬的旋律和动听的歌词,能够增添仪式的庄严和愉悦氛围。
颂歌的内容通常是以神明的尊号为主题,如“龙虎山圣境龙王庙赞歌”、“正一派真人天尊颂歌”等。
这些颂歌既能展示道教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能加深信众的参与感。
第五,结束语。
结束语是正一平安科仪的谢幕部分,也是对整个仪式的总结。
其中会感谢参与者的支持与努力,表达对神明的敬意并继续祈愿。
一般来说,结束语会概括仪式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并祝愿所有参与者平安幸福、身体健康。
正一天师启师科仪开坛上香唱:魔王束首,侍卫我轩,凶秽消散,道气长存。
常清常静天尊。
唱:宛宛神州地,巍巍通妙坛。
鹤驾鑾舆客,呼悉下仙班。
金真演教天尊。
念:龙虎山中炼大丹,六天魔魅骨毛寒。
自从跨鹤归玄省,道法兴隆济世间。
臣系三天门下承恩受(跪)度师门下领职:(具职)臣△△带领两班道众人等,各人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虔诚上启。
祖师,泰玄上相正一真君。
祖师,三洞四辅经箓法科祖玄真师。
祖师,本靖本派经籍度三师列位真人。
清微灵宝,承流袭庆,演教师真,先生圣众,恭望师慈俯垂省録。
臣伏以,清微御混茫之运,玉字徘徊;赤明开溟涬之图,金书敷落。
罗三洞而上乘演妙,贯九清而下教舒玄。
圣日辉煌,万派流芳于后觉;玄灵覆荫,千灯济美于前修。
亶繇帝阙之網维,实赖师垣之柱石。
右意敷宣,冒干朗听:(入意)伏以,今当玄坛肇启,肃敷丹范,结盟证誓。
徼祖炁于九霄,招真召灵;霈祥光于十极,匪有提奖。
曷副修祈,欲望朱凤清尘。
玄龙泛景,辞玲珑之蘃馆。
曲映蝗忱,禦缥缈之芝惟。
恪敷鸿貺,翊扶玄教,鑑证斋功,法众虔诚,散花奉献。
麒麟殿上神仙客,散花林。
龙虎山中宰相家,满清场。
师真前供养。
诵念:养就凡胎不怕寒,独骑黄鹤上云端。
醮坛借得天上雪,散作琼花满石台。
恭对师垣重诚法职:(具职)臣△△带领两班道众人等,各人诚惶诚恐,稽首顿首,重诚上启。
祖师泰玄上相正一真君。
祖师三洞四辅经箓法科祖玄真师。
祖师本靖本派经籍度三师列位真人。
清微灵宝,承流袭庆,演教师真,先生圣众,恭望师慈,俯垂省録。
伏以,教阐玄元,瑶范开先于西蜀;齐严灵宝,琼章丕振于东吴。
提幽显以乘晨,浃圆方而启旦。
执主张之夙钦,道德之巍巍;式辅翼之期罄,衷诚之皎皎。
以今奉为某事,惠徼真驭,开朗宗乘。
伏念臣玄孙宿籍庆基,幸逢昌运。
七经八维,莫覩妙于黄房;四雌五雄,未凝玄于紫府。
疏烟林之步武,廻尘吉之精微。
切切惜分,悠悠寸进。
况斋功之妙蜜,罗万帝以临轩。
惟坛律之精严,檄千真之校籙。
格未谙于俯仰,心莫契于盛仪。
關告抽魂
南無十輪拔苦地藏王菩薩
齋信虔誠上香攝拜
泰山陰境杳冥中全賴威靈迅速通
執牒持符伸遍告追搜魂識出凡籠
同爐信香一心奉請
迎請當境社令之神陰境追魂神吏伏為檀那抽拔魂識
伏以漠漠重泉定有山河之阻隔冥冥大夜且無日月之照臨倘非法力無遮安得幽關洞啟尚慮冤親魂識蕸邇寒情未蒙快樂超升尚有拘留去處仰仗城隍主者地水二司盡一搜尋並行釋放普赴皇檀之下均蒙利濟之緣遵佛佛敕勿令拘礙
五聲佛號八句偈章
陰司漠漠隔重邦冥泉大夜實堪傷
天堂有路憑慈權地獄無情仗寶光
靈魂久滯九關境佛力長開極樂方
仰賴玉毫親攝授庶令苦趣悟真常
南無地藏王菩薩
今有申文各函供奉佛宣
申文各函伏拜上旨。
游灵宝函谷关作文
嘿,小伙伴们,你们好啊!最近有没有去哪里玩耍过?我前阵子去了一个超酷的地方,叫做"灵宝函谷关"。
说真的,那里太不可思议了!
让我跟你们说说为什么它叫"灵宝函谷关"吧。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所在地。
有一天,山洞里的宝藏被发现了,引来了无数想占为己有的人。
于是当地的僧人就设下了重重谜题,只有智慧过人的人才能解开,进入宝藏所在之地。
从此以后,这个地方就被称为"灵宝函谷关"了。
说真的,进入谷关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世界!四周都是参天古树,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点点光斑。
溪水哗哗流淌,清脆悦耳。
我们一边走一边解开各种各样的谜题,虽然有的让人抓狂,但最后解开的那一刻实在太令人兴奋了!有的谜题甚至需要我们合作才能解开,这种团队合作的感觉特别棒。
最精彩的部分还在后头呢!终于到了山洞的入口,我们打开了神秘的大门,里面竟然是一个巨大的地下宫殿!四壁錾刻着栩栩如生的壁画,描绘着当年的战争场景。
正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宝箱,箱子里到底有什么呢?你们猜猜看~哈哈,开玩笑的啦,那就暂时保持神秘吧!
游览灵宝函谷关绝对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它不仅考验了我们的智力,更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去一次的!你们也一定要去体验一下哦,绝对不会后悔的!。
灵宝法卷:探索古代道教仪式的神秘面纱《灵宝法卷:探索古代道教仪式的神秘面纱》在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中,仪式和法术是信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清灵宝大法卷》作为道教仪式文献的瑰宝,为我们揭开了古代道教仪式的神秘面纱,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画卷。
内炼与外行:道教仪式的双重修行道教仪式强调内外兼修,内炼心性,外行法术。
通过内心的净化和精神的集中,道士们能够更好地与神灵沟通,发挥法术的效力。
《上清灵宝大法卷》中详细记载了召将行持式的步骤,从内炼到外行,从静心到步斗,每一步都体现了道士对于修行的严谨态度和对神灵的虔诚敬意。
召将行持:法术的实践与应用召将行持是道教仪式中的一种重要法术,通过特定的咒语和符箓,召唤神灵,驱邪避灾。
《上清灵宝大法卷》中的召将行持式,不仅是一种法术的实践,更是一种对于宇宙秩序和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
通过这一仪式,道士们试图与天、地、人三才合一,达到和谐共生的境界。
玉札与符命:沟通人神的桥梁在道教仪式中,玉札和符命是沟通人神的重要工具。
《上清灵宝大法卷》中的玉札,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展现了道教对于生死、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的深刻理解。
通过玉札,道士们向神灵传达祈愿,祈求神灵的庇护和指引。
神虎与灵宝:道教仪式的守护神神虎作为道教仪式中的守护神,象征着力量和威严。
《上清灵宝大法卷》中的神虎,不仅是驱邪避灾的神兽,更是道士们精神力量的体现。
通过召唤神虎,道士们希望能够借助其神力,消除灾难,保护信众。
结语《上清灵宝大法卷》作为道教仪式文献的宝贵资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道教仪式和信仰实践的窗口。
通过这些仪式,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道士们对于信仰的执着追求,也能够领略到道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今天,虽然道教仪式已经不再是社会生活的常态,但它们所蕴含的智慧和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传承。
让我们以敬畏之心,继续挖掘和研究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洞玄灵宝三师记经名:洞玄灵宝三师记。
二篇同卷。
原题唐末刘处静撰,应为杜光庭撰。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谱录类。
洞玄灵宝三师记经名:洞玄灵宝三师记。
二篇同卷。
原题唐末刘处静撰,应为杜光庭撰。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谱录类。
洞玄灵宝三师记洞玄灵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洞玄灵宝三师记并序广成先生刘处静撰道之体也,至静而无为。
道之用也,通生而赴感。
始乎无始,先乎无先。
起於妙无,而生妙有。
至真之教,由兹而立焉。
我元始天尊,启重玄,历五太,握元化,运真精,总括妙门以为法印,付于大道君。
道君钻统以光大之,敷畅以宣布之。
凡十二印,包举幽迹,穷达玄妙,以授于老君。
老君奉而行之,上极三清,旁周无外,绵亘亿载,开导未闻,帝帝为师,方方立教,幽明巨细,靡不宗焉。
自是奕叶绍承,师师授度,上自元始,下逮兹辰。
故受道尊奉,其为度师乎。
度师之师,日籍师。
籍者,嗣也。
嗣籍真乘,离凡契道。
籍师之师,日经师。
经者,由也。
由师开悟,舍凡登仙。
三师之重,媲于祖宗。
祖宗能传之,而不能使兆致道,父母能生之,而不能使兆升仙。
奉师之道,无以过矣。
儒家在三之义,莫能及焉,钦惟三君,焕有明德,追仰尊禀,瞻慕无阶。
粤自上宾未列图纪,虽贞猷茂范,刊勒於名山,而后学门人,难披於真奥。
敢条实录,昭示将来。
辄陈小序,仍为颂述。
道弟昊兴陆甚夷己叔,道元先生休烈,但继裁短赞以纪德风。
庶劫历有终,而清规不泯有唐龙集。
庚辰中元日甲辰序。
三师经师,南岳上清大洞田君,讳虚应,字良逸,齐国人也。
隋开皇中侍亲,而居攸县之西。
数里以为地,接人姻,非柄息进道之所,虽林麓清幽,亦舍之而去,迁于岳中。
君禀灵纯粹,夙蕴天和。
绍妈水之灵源,纂重华之孝德。
其后拥未於紫盖峰之束南层岩之下,躬耕稼穑,致养於亲五十余年,晨夕无怠。
虽欲披榛访道,匿景寻真,而肃恭温清,罔敢自适洎圣。
善委蜕,乃周游五峰,放志长往。
唐龙朔年中,与隐仙何君相遇,默传其道,自此姻萝、泉石所止忌归,由是山门居无定所。
洞玄灵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
原题账万福编录。
一卷。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谱录类。
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
原题账万福编录。
一卷。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谱录类。
洞玄灵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万福曰:经云,非师不度,非师不又云,先存三师,然后行道。
凡厥读经讲诵,行道烧香,入室登坛,皆先礼师存念,次当起愿开度九祖及以己身。
此法不遵,真灵靡降。
礼师则须知方所,存念则审识形容。
受道之辰,师当指授,故自正一以上,至乎洞真,参受三师名讳形状、住观方所,并具仪于左云尔。
正-师讳国号某年太岁某某月、某朔某日、某州县乡里,男女官某甲、年若干某,於某州郡乡里观宇,受正一盟威某箓。
三师姓讳如左:度师,某州郡乡里观,男女官治炁,姓名,年若干岁,形状。
籍师,某州郡乡里观,男女官治炁,姓名,年若干岁,形状。
经师,某州郡乡里观,男女官治炁,姓名,年若干岁,形状。
保举法师,某治炁男女官某甲保举。
五人例前五千文师讳某国某号、某年太岁某某月、某朔某日、某州郡县乡里,男女弟子姓名,年若干,字某,於某州郡县、某山观宅舍,受道德五千文、三品要戒。
三师姓讳如左:度师,某州郡县乡里,男女官道士先生,姓某,讳某,年如干岁,字某。
籍师,某州郡县乡里,男女官道士先生,姓某,讳某,年如干岁,字某。
经师,某州郡县乡里,男女官道士一先生,姓某,讳某,年如干岁,字某。
一、三师三人。
谓之法师二、五保五人。
谓之都讲三、六明六人。
谓之监济四、七证七人。
谓之侍经五、八度八人。
谓之侍香六、九成九人。
谓之侍灯右六品三十八人,皆是师之同学、高德、亲知,或神足弟子、俊彦英才,同为署辞,更相奖劝,敬之如师,号曰尊人。
奉献巾刀,以期拂拭尘垢,断割缠缚,解释烦恼之罗,破除障滞之网,义存解脱,逍遥净明,浅识末学勿叨。
此次单记名於三师讳下。
神祝师讳国号年岁月日,某州县乡里,男女某甲,年若干,今於某郡县,受洞渊神咒契箓经戒。
三师名讳如左:度师,某州观,某洞法师,姓讳,年岁,形状。
1
灵宝启师关告仪
举赞
步虚华夏 海河
海河 海河
大圣金真演教天尊
二合
龙虎山前炼大丹
六天
魔昧骨毛寒 自从跨鹤升玄省 烟舆潇湘玉局坛
不可思议功德
2
将文牒以关宣 迓师真而作证
羽众皈依修香奉请
按人各恭敬修香
奉请
奉行三天大法师降临坛所 云驭已降 师驾来临 斋事周隆 还当奉送 请牒行道
关白师真
伏以一炷氤氲才热金炉之上才
六珠馥
3
郁暂离玉阙之中
恭对师阶谨称录职·
· 祖师应万人天供灵宝元中大法师
灵宝经籍度三师真君
灵宝领仙监斋大法师
祖师三天上相
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
祖师女嗣系三师真君听法拥护列位师真
4
左右王赵二真人
天枢引进仙官省枢得道真灵真宰 咸望
师慈不舍感通临幸华坛
主盟修奉
师座献茶
伏以功曹捧紫阳书地神扶玉 局之座 太上演金科之秘 天师传道范 之言 蕊笈散洛於人间
宝
蕴流传於天
5
下重赖宣扬之力实激敷畅之功 恭惟
祖师三天上相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
君 幕
下
示现魁罡之星绍嗣子房之後 不拜汉庭之谏议
愿於三境之侍臣 得 皇鼎之丹书
朝老君三度於圣驾 佩正 一盟威之录 受玉仪结璘之文
战夺二
6
十四治福庭降击 一十二天猷
玉女举
世仰在天之德 万方称祖教之师
凡有
修从理宜关奏
今日热香惶恐奏为 入意
愿意感通曲从所奏 今则香坛已备秘范
首行切虑大罗高远
地水幽深
凡昧诚 情难获感通
於是备录斋主诚意奉行都
7
省牒文
伏乞师真分遣仙官飞奏高穹洞
府狱府
仙曹 仰延飚驭云车光
临
尘环
醮座证盟修奉 昭格凡情臣忝列师阶滥 叨斋事 恪遵灵训 敢不奉行
愿垂昭 报之司 以副修崇之式
臣下情
无任不
胜惶汗之至顿首谨言
灵通三界天尊
二合
8
雷令一声天地动 万化摧下郁罗台
运动饶音
出
坛颁放
仰伏当坊土地里域功曹
头缠红彩 腰
挂双
刀 赍持奉申牒状 上通天府地府
水府 与阳曹斋事告毕 酬劳功曹 信礼 灵通三界天尊 伏以
9
天之高地之厚
何以感通神之灵鬼之聪
悉当关告 是以香花罗列歌呗语扬 欲
祷祈於上下神祗
先仗功曹格乎於高真 上圣 慈尔神之省览
祈鸾驭以下临 凡有修崇必当关告
若亡若存均沾景贶
所谓道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