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风机盘管性能实验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2
离心式风机性能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风机性能测定装置的结构与基本原理。
2、掌握利用实验装置测定风机特性的实验方法。
3、通过实验得出被测风机的性能(P-Q,P st-Q,ηin-Q,ηstjn-Q ,N-Q曲线)4、通过计算将测得的风机特性换算成无因次参数特性曲线。
5、将试验结果换算成指定条件下的风机参数。
二、实验内容略。
三、仪器设备根据国家关于GB1236《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实验方法》标准,设计并制造了本试验装置。
本试验装置采用进气试验方法,风量采用锥形进口集流器方法测量。
装置主要分三部分(见图1)。
1、进口集流器2、节流网3、整流栅4、风管5、被测风机6、电动机7、测力矩力臂8、测压管9、测压管图1 实验装置示意图试验风管主要由测试管路,节流网、整流栅等组成。
空气流过风管时,利用集流器和风管测出空气流量和进入风机的静压Pest1,整流栅主要是使流入风机的气流均匀。
节流网起流量调节作用。
在此节流网位置上加铜丝网或均匀地加一些小纸片可以改变进入风机的流量。
测功率电机6,用它来测定输入风机的力矩,同时测出电机转速,就可得出输入风机的轴功率。
四、所需耗材无。
五、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略。
六、实验步骤1、将压力计(倾斜管压力计)通过联通管与试验风管的测压力孔相连接,在连接前检查测压管路有无漏气现象,应保证无漏气。
2、电动机启动前,在测力矩力臂上配加砝码,使力臂保持水平。
3、装上被测风机,卸下叶轮后,启动测功电机,再加砝码ΔG´使测力矩力臂保持水平,记下空载力矩。
4、装上叶轮,接好进风口与试验风管,转动联轴节,检查叶轮是否与进风口有刮碰磨擦现象。
5、启动电机,运行10分钟后,在测力臂上加配砝码使力臂保持水平,待工况稳定后记下集流器压力ΔPn,静压Pest1,平衡重量G(全部砝码重量)和转速n。
6、在节流网前加铜丝网或小圆纸片,使流量逐渐减小直到零,来改变风机的工况,一般取十个测量工况(包括全开和全闭工况),每一工况稳定后记下读数。
风机性能测试实验报告心得引言风机作为一种常见的动力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都具有广泛应用。
其性能测试是评估风机效果和优化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通过对一次风机性能测试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总结了一些心得和经验,并对实验的优化工作提出了建议。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试风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包括风量、压力、效率等,以评估风机的性能指标,并为进一步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实验过程一、实验前准备:1.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风机和测量仪器,并检查其工作状态和准确性。
2. 清理实验场地,确保环境整洁且无干扰因素。
二、实验参数设置:1. 根据实验要求,确定风机控制工况和测试工况的参数。
2. 按照参数设置,对风机进行调整和校准,确保其工作在稳定状态。
三、实验数据采集:1. 依次进行各项测试,记录风机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包括转速、电流、压力差等。
2. 采集数据时要保证准确性和一致性,可进行多次重复测试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1.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筛选,筛除异常数据和干扰因素。
2.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风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如风量、效率等。
3. 绘制图表,清晰展示实验结果,分析数据间的趋势和关系。
五、实验总结与讨论:1.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风机性能的特点和规律。
2. 对实验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探讨风机性能优化的措施和方法。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风机性能测试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以下几点:一、仪器选择和校准的重要性:在实验前,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对于保证数据准确性非常重要。
而仪器的准确性则需要经过校准和调试,确保其工作正常。
只有准确的仪器才能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避免测试结果的误差。
二、数据采集的仔细和耐心:实验中,数据采集需要仔细和耐心,尤其是对于风机参数的连续监测。
经常检查仪器状态、记录数据间隔、排除外界干扰等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关键。
风机实验方案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风机进行实验,探究风机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特性,以及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
实验原理风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设备,通过风叶的旋转产生气流。
其工作原理基于贝努利定律和连续性方程,利用风叶的旋转来增加气流的速度和动能,从而产生风力。
风机的工作特性主要包括风量、风速和风压等参数。
其中,风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风机的气体体积;风速指风机出口的气流速度;风压指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压力。
通过测量和分析这些参数,可以对风机的性能进行评估。
实验步骤1.设置实验装置:将风机放在实验台上,确保风机与任何障碍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风流的顺畅流动。
2.连接仪器:将风机的电源线插入适配器,并将适配器插入电源插座。
连接风量计、风速计和压力计到计算机,并确保仪器与计算机的连接稳定。
3.启动风机:打开风机电源,并将风机的开关调至适当的档位。
风机启动后,待其转速稳定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4.测量风量:使用风量计测量通过风机的气体体积。
将风量计放置于风机出口处,并记录风量计上显示的数值。
重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风量值。
5.测量风速:使用风速计测量风机出口处的气流速度。
将风速计放置于距离风机出口一定距离的位置,并记录风速计上显示的数值。
重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风速值。
6.测量风压:使用压力计测量风机出口处的风压。
将压力计放置于风机出口处,并记录压力计上显示的数值。
重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风压值。
7.分析数据:将测得的风量、风速和风压数据导入计算机,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可以绘制图表、计算相关指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结果。
实验注意事项1.进行实验时,确保实验室内外的风流状况良好,以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2.操作仪器时应谨慎,避免造成损坏或人身伤害。
3.风机启动后,需等待其转速稳定后再进行测量,以确保测得准确的数据。
4.在测量风速和风压时,需将仪器放置在距离风机出口一定距离的位置,以避免测得虚假数据。
给通风管道风速测试方案1.研究目的和背景通风管道风速测试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内空气的流通畅通,并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通过对通风管道风速的测试能够评估空气流通情况,确定通风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并为调整和改进通风系统提供依据。
2.测试对象通风管道风速测试主要针对建筑物内的通风管道系统进行,包括新建建筑物和现有建筑物的管道系统。
测试对象应包括不同直径、材质和形状的通风管道。
3.测试设备3.1风速测试仪器:选用专业的通风风速测试仪,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温度和湿度计:用于测量测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测试结果进行修正。
3.3计算机和数据记录软件:用于实时记录和分析测试数据。
4.测试步骤4.1测试前准备4.1.1确定测试的通风管道位置和数量。
4.1.2检查通风管道的完整性和密封性,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4.1.3准备测试设备并校准,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4.1.4设置测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测试环境符合标准要求。
4.2测试过程4.2.1将风速测试仪器正确安装在通风管道的出口处,保证测量点的准确性。
4.2.2开启通风系统,调整通风系统至正常运行状态,稳定后进行测试。
4.2.3启动风速测试仪器,并记录测试开始时间。
4.2.4根据测试要求和标准,选取合适的测试时间,通常为15分钟。
4.2.5定期记录测试期间的风速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2.6测试结束后,保存测试数据,并关闭通风系统。
4.3数据分析和报告4.3.1将测试得到的风速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
4.3.2将测试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评估通风系统的工作状态。
4.3.3编写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目的、步骤、装置和环境信息、测试结果和分析。
4.3.4根据测试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方案,如调整通风系统、更换管道等。
5.质量控制5.1选择专业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并进行准确校准。
5.2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和标准化,避免外界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风机盘管实施方案一、前言。
风机盘管系统是一种集制冷、供暖、通风于一体的空调系统,广泛应用于办公楼、商场、医院等建筑中。
本文档旨在提供风机盘管系统的实施方案,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二、系统设计。
1. 确定系统规模,根据建筑面积、使用人数和需求热负荷等因素,确定风机盘管系统的规模和数量。
2. 设计管道布局,合理设计管道布局,确保空气流通畅和均匀,避免死角和堵塞。
3. 选择适当设备,根据系统规模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风机盘管设备,包括风机盘管、空气处理机组、冷热源等。
三、安装施工。
1.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环境整洁和安全。
2. 安装设备,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对风机盘管设备进行安装,包括支架搭设、管道连接、电气接线等。
3. 调试验收,安装完成后,对系统进行调试和验收,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和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四、运行维护。
1. 系统运行,系统正常运行后,需要定期进行设备运行监测和数据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运行问题。
2. 维护保养,定期对风机盘管设备进行清洁、润滑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和寿命延长。
3. 故障处理,遇到设备故障时,需要及时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保证系统连续运行。
五、安全管理。
1. 安全意识,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
2. 应急预案,制定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应急预案,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
3.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六、总结。
风机盘管系统的实施方案涉及系统设计、安装施工、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等方面,需要全面考虑并严格执行,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通过本文档的指导,希望能够为风机盘管系统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对空调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实验,验证其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节能效果。
通过检测实验,可以评估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除湿等功能的实现情况,并对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进行性能测试,为空调系统的优化和维护提供依据。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 空调系统:包括室内外机组、风管、风机盘管、水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
2. 测试仪器:温度计、湿度计、风速仪、压力计、流量计、电表、噪声计等。
3. 工具:扳手、螺丝刀、万用表、绝缘电阻测试仪等。
三、实验方法1. 系统概况检查:检查空调系统的整体布局、管道连接、电气接线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设备安装是否牢固。
2. 制冷系统检测:- 压缩机性能测试:测试压缩机的工作电流、电压、排气温度、吸气温度等参数,评估压缩机的工作状态。
- 冷凝器性能测试:测试冷凝器的散热性能,包括冷却水进出口温度、水流速度等。
- 蒸发器性能测试:测试蒸发器的制冷性能,包括蒸发器进出口温度、蒸发器表面温度等。
3. 制热系统检测:- 加热器性能测试:测试加热器的制热性能,包括加热器进出口温度、加热功率等。
- 风机盘管性能测试:测试风机盘管的送风量和送风温度,评估其制热效果。
4. 除湿系统检测:- 湿度计测试:测量室内外湿度,评估除湿系统的效果。
- 冷凝水排放测试:检查冷凝水排放系统是否畅通,防止冷凝水倒灌。
5. 电气控制系统检测:- 电气接线检查:检查电气接线是否正确、牢固,是否存在短路、漏电等问题。
- 电气元件性能测试:测试继电器、接触器、传感器等电气元件的工作状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制冷系统检测:- 压缩机工作电流、电压、排气温度、吸气温度等参数均符合设计要求。
- 冷凝器散热性能良好,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差符合设计要求。
- 蒸发器制冷性能良好,蒸发器进出口温度差符合设计要求。
2. 制热系统检测:- 加热器制热性能良好,加热器进出口温度差符合设计要求。
- 风机盘管送风量和送风温度符合设计要求,制热效果良好。
风机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试验使学生了解风机的风量与压头、功率以及效率等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加强对风机运行工况的认识。
2、学习本实验中所涉及的各种参数的测量方法,掌握风机性能计算的方法。
3、熟悉对风机性能实验系统软件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在一定条件下,风机的性能主要由风机流量、风机进出口压力、风机静压、风机压力、风机静空气功率、风机空气功率、风机静效率、风机效率等来衡量。
1、试验环境的空气密度a ρava a T P P 287378.0-=ρ式中:热力学温度15.273+=a a t T ;水蒸汽分压力)00115.01)(()(w w d w b tw sat v t t t A P P P +--=;系数41066.6-⨯=w A ;tw sat P )(为湿球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压力; a t 为靠近风机进口处的温度; w t 为试验环境的湿球温度; b P 为大气压力 2、湿空气气体常数w Rbv w P P R /387.01287-=3、静压比d r be be d P P P P P r ++∆-=666e P 为上游段压力(表压);P ∆为通过喷嘴的静压差 4、膨胀系数ε5.04.1/4.07.0/1]11.4.04.1[dd d r r r --=ε5、雷诺数ed R 6610048.01.17295.0⨯+∆=tP dR ed ρε式中:)15.273(66++=t R P P w ae ρt 为风室温度;d 为喷嘴喉道直径,单位m ; 6、喷嘴排出系数j C ed edj R R C 5.131688.69986.0+-= 7、质量流量m q∑=∆=nj j m P d C q 1622)4(ρεπ8、通风机出口全压 22421()2m sg e b q p p p Aρ=++式中:p e4—测得的风机出口静压(表压),pa ;)16.273(42++=t R P P w be ρ;4e p 、6e p 为测量处的表压力;A —测试本体风道截面面积,0.4096m 2(0.64m ×0.64m )。
空气调节知识:风机盘管机组供冷、供热量试验的一般规定 1.按规定的供冷、供热量试验工况和试验装置进行试验,同时测定湿工况时的风量。
2.测量湿球温度时,应保证流过湿球温度计的空气流速在
3.5~10m/s之间(最好保持在5m/s左右)。
湿球温度计上的纱布应洁净并与温度计紧密贴住,经常用蒸馏水使其湿润。
湿球温度计应放置在干球温度计的下游,若这些温度计并排放置时,相互间应加以保护。
3.测量管道中水温时,应将温度测量仪表安置在与水流平行,并逆着水流方向直接插入水中。
水管应予保温。
特别是水温测量装置两侧的管路,即水温测量装置与被测风机盘管之间的连接水管以及该装置另一侧200mm长度内的水管应加以保温。
4.进行风机盘管的供冷、供热量测定时,只有在系统和工况达到稳定后0.5h才能开始试验进行记录。
在0.5h内按相等时间间隔至少读数4次。
在试验周期(指第1~4次测量记录的时间)内允许对静压差、水流量、加热量、加湿量等作微量调节。
第4次读数取平均值后,计算出被测风机盘管风侧和水侧的供冷量、供热量,且风侧和水侧供冷量、供热量的平衡偏差应在5%以内。
实测的供冷、供热量为风侧和水侧的供冷、供热量的算术平均值。
离心风机性能测试的方法1. 流量测试流量是离心风机性能的一个关键指标。
为了测试离心风机的流量,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 安装流量计:在离心风机出口处安装一个流量计。
确保流量计的安装位置不会影响风机的正常运行。
2. 风机负载设置:根据需要设置风机的负载。
这可以通过调整出口阀门或其他控制设备来实现。
3. 流量测试:打开风机,并记录流量计显示的值。
在稳定的运行状态下,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流量。
4. 重复测试: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重复多次测试,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2. 功率测试功率是另一个重要的离心风机性能参数。
要测试离心风机的功率,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安装功率计:在离心风机的电力供应线路上安装一个功率计。
确保功率计的安装位置不会干扰风机的正常运行。
2. 风机负载设置:根据需要设置风机的负载。
3. 功率测试:打开风机,并记录功率计显示的值。
在稳定的运行状态下,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4. 重复测试: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重复多次测试,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3. 效率计算离心风机的效率是评估其能源利用情况的指标。
要计算离心风机的效率,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效率(%)= (风机输出功率 / 风机输入功率)× 100其中,风机输出功率可以通过功率测试得到,风机输入功率可以通过流量测试和压力测试计算得到。
4. 压力测试离心风机的压力也是其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要测试离心风机的压力,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安装压力计:在离心风机进口和出口处分别安装压力计。
确保压力计的安装位置不会干扰风机的正常运行。
2. 风机负载设置:根据需要设置风机的负载。
3. 压力测试:打开风机,并记录进口和出口处的压力计显示的值。
在稳定的运行状态下,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压力。
4. 重复测试: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重复多次测试,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请注意,以上方法只是离心风机性能测试的基本步骤。
实际测试过程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通风工程试验方案一、背景在现代建筑中,通风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保障室内空气的清新,有效减少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保障人们的健康。
因此,对通风系统的效果进行科学的测试非常重要。
本试验方案旨在对建筑的通风工程进行测试,探究其通风效果,为改进通风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目的1. 测定通风系统的通风效果,评估其通风性能2. 比较不同通风系统的通风效果,找出优缺点3. 提出改进意见,为通风系统的设计与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三、试验内容1. 测定通风系统的送风量和排风量,计算通风量2. 测定不同房间的空气流通情况,考察空气质量3. 对不同通风系统进行对比试验,找出差异4. 测定不同通风系统下室内温湿度的变化四、试验设备1. 风速仪2. 测风罩3. 气象站4. 烟雾机5. 温湿度计6. 控制设备五、试验步骤1. 设置试验室在试验前,根据试验需要设置好试验室,确保房间内的家具、墙壁、地板等不影响通风效果的试验。
2. 测定通风量在每个房间内使用风速仪和测风罩测定送风口和排风口处的风速,计算送风量和排风量,进而得出通风量。
3. 测定空气流通情况在房间内设置气象站,观察空气流通情况,记录空气质量等相关数据。
4. 对比试验对不同通风系统进行对比试验,记录每种系统的送风量、排风量、通风量等数据,比较不同通风系统的优劣。
5. 测定温湿度变化在试验过程中,使用温湿度计测量房间内的温湿度变化,观察不同通风系统下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情况。
六、试验数据处理1. 对测定得到的通风量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出不同通风系统中的通风效率。
2. 分析不同通风系统在空气流通情况、温湿度变化等方面的差异。
3.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对通风系统的改进意见。
七、试验安全措施1. 在试验过程中,要保证通风系统的运行安全,避免风速过快或过大造成损坏或风险。
2. 对于使用烟雾机进行试验的部分,要保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烟尘对身体造成影响。
风机考核方案一、背景与目的随着风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如何确保风机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为了提高风机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风机考核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科学、合理的风机考核方案,确保风机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并能够满足不同使用环境下的工程需求。
二、考核内容1.外观质量:包括风机的整体外观、表面光洁度、涂层质量等方面的考核。
2.材料质量:主要考核风机的材料选择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如材料的强度、耐久性、防腐性等。
3.性能测试:主要包括风机的静态压力实验、风量实验、噪声测试、振动测试等。
4.电气性能:主要考核风机电机的功率、效率、额定电流等电气性能参数。
5.安全性能:主要包括风机的防护等级、防护装置的可靠性、安全带和防护网的可靠性等。
6.环境适应性:主要考核风机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适应性,如温度、湿度、腐蚀等。
7.标志与说明:主要考核风机产品的标志、说明书、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考核方法1.外观质量考核方法:通过对风机产品的外观进行目测、检查和测量,评估其外观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材料进行化学分析、物理测试和力学测试,评估其材料质量是否达到要求。
3.性能测试考核方法:通过使用专用设备对风机的性能进行测试,如压力表、流量计、噪声仪、振动仪等,评估其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电气性能考核方法:通过对风机电机进行实验室测试,评估其电气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防护装置进行实地测试和模拟测试,评估其安全性能是否达到要求。
6.环境适应性考核方法:通过对风机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室测试和实地测试,评估其环境适应性是否符合要求。
7.标志与说明考核方法:通过对风机产品的标志、说明书、资料进行检查和比对,评估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考核标准1.外观质量考核标准: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风机产品外观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管道中各点流速和气体流量的测定; 2.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和阻力系数的测定; 3.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的测定。
二、实验重点会用毕托管和倾斜微压计测定管道中各测点的动压P d 和静压P s 。
三、实验难点用毕托管和倾斜微压计测定管道中各测点的动压P d 和静压P s 。
四、实验装置旋风除尘器实验装置,采用质量法测定旋风除尘的除尘效率。
实验用仪器有: (1)倾斜微压计;(2)托盘天平(分度值1g );(3)毕托管;(4)秒表。
五、实验原理1.风量的测定风量的测定采用毕托管测量,其原理是利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出风管断面的流速,从而确定风量,即:V F Q ⋅=式中:Q ——风量,m 3/s ;F ——测定断面面积,m 2;V ——测量断面空气平均流速,m/s 。
由于空气流速在风管断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在同一断面上必须进行多点测量,然后求出该断面的平均流速V 。
毕托管所测量的断面为φ103mm 的圆形断面,故可划分为两环,微压计测出动压值P d ,相应的空气流速:ρP dV 2=式中:P d ——测得的动压平均值,Pa ;ρ——空气的密度,Kg/m 3。
2.旋风除尘器阻力的测定: 旋风除尘器阻力Z P P P l q --∆=∆式中:ΔP q ——小旋风除尘器进出口空气的全压差,Pa ;P l ——沿程阻力,即静压孔1与2的静压差×1.3,Pa ; Z ——局部阻力,)52.0(22=∑∑=ξρξV Z ,Pa 。
由于小旋风除尘器进出口管段的管径相等,故动压相等,所以ΔP q =ΔP j式中:ΔP j ——小旋风除尘器进出口空气的静压值,即用微压计测得的静压2和3的静压值。
于是:Z P P P l j --∆=∆3.旋风除尘器效率的测定:除尘器效率的测定可采用重量浓度法,即按下式%10012⨯=m m η 式中:1m ——除尘器进口处粉尘质量,g ;2m ——除尘器出口处粉尘质量,g 。
风机盘管性能的测定
课题组成员:
执笔人:
一、 实验内容:
风机盘管式空调是重要空调的一种主要形式,具有控制系统、空气处理系统和空气分配系统,简而言之,就是若干个房间使用一台主机,在末端使用风机盘管送风。
本实验测定风机盘管的制冷量,衡量其制冷性能。
二、 实验原理:
1. 常用同类实验的试验方法:
焓差法:一种测定空调机制冷、制热能力的方法,它对空调机组的送风参数、回风参数以及循环风量进行测量,用测出的风量与送风、回风焓差的乘积确定空调机的能力:
)(s R s c h h M Q -=
式中 c Q ——房间的全热冷负荷,KW ; s M ——送入房间的风量,kg/s ; R h 、s h ——分别任室内空气送风口和回风口的比焓,kJ/kg ;
2. 基本理论依据:全热平衡R s c s s h M Q h M =+。
三、 实验目的:
1. 掌握风机盘管制冷量的测定方法,测定所测风机盘管的制冷量。
2. 加深对风机盘管系统只空气处理过程的认识,提高动手能力。
四、实验设备和方法:
1. 主要设备:热湿模拟实验台
包括:两台风冷热泵,可分别供冷热水;恒温室,具有集中送风、半集中接口(接风机盘管),本实验使用半集中接口;反调节装置(模拟热湿负荷),进水来自四管制双水泵机组的热水出水管,热水经过房间内冷凝器散热形成房间冷负荷,与风机盘管制冷达到热平衡。
2. 实验仪表:
风量测定:1、风量罩;2、热球风速仪;3、三杯风速表;
温度测定:1、热电偶+温度巡检仪;2、便携式温度计;
湿度测定:1、便携式湿度计;2、通风干湿表。
3. 实验方法:
本实验只使用实验台中的风机盘管系统,集中送风系统不运行;反调节装置的进水来自四管制双水泵机组的热水出水管出水,热水经过房间内冷凝器散热形成房间冷负荷,与风机盘管制冷达到热平衡,根据热平衡方程,待室内各点温度稳定送回风口状态点不再大幅度波动时,测量风机盘管送风口风量,以及风机盘管的送风口、回风口的干、湿度,利用焓差法计算即可得到风机盘管的制冷量。
五、实验过程控制基本原则:
通过控制风量,使空调器制冷量与房间冷负荷达到平衡,从而保持室内状态点维持在设计工况。
六、实验内容:
采用风量罩测定送风口风量s M ,采用热电偶+温度巡检仪测定风机盘管送、回风口的干球温度s t 、R t ,采用便携式湿度计测定风机盘管送、回风口的湿球温度sw t 、Rw t 。
七、实验过程:
1. 准备阶段(第一周):
熟悉实验台,熟悉风机盘管运行过程,了解进水口出水口,布置好测点;初定实验方案。
2. 实施阶段(第二、三周):
第二周试做实验,修改实验方案,第三周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①.打开两台风冷热泵与风机盘管,测量模拟房间温度直至温度稳定。
②.用风量罩在风机盘管回风口处测量风量。
③.用测温仪器分别测量风机盘管送、回风口的干、湿球温度。
④.关掉一台风冷热泵,重复步骤①—③。
⑤.关掉设备,整理器材。
3. 总结阶段(第四周):完成实验报告,要求:
①.整理数据,求得风机盘管制冷量。
②.选定一组数据,在焓湿图上表示出处理过程。
③.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讨论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