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历史详细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10
概况历史沿革河北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21年,是法国天主教会在天津创办的工商大学附设的图书馆。
1940年,全部迁移至北疆博物院旧址。
1943年,为纪念本校董事长龚仙舟而更名为仙舟图书馆。
1948年8月,本校更名为私立津沽大学,本馆也随之更名为私立津沽大学图书馆。
1952年10月,更名为天津师范学院图书馆。
1958年8月,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
1960年7月,随学校更名而定名为河北大学图书馆。
1970年12月,随学校迁至保定,位置在河北大学南院。
八十余年来,图书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特色鲜明的文献资源体系,建立了日臻完善的科学管理和服务模式,已成为学校信息情报中心、教学科研的支柱、精神文明的窗口和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学校整体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北大学图书馆建馆初期只有400平方米的馆舍,100多个阅览座位,1992年由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捐助、省政府投资建设的新图书馆落成,馆舍总面积达14533平方米。
2002年9月,河北大学新校区工商学院分馆成立,面积为7200平方米。
2006年10月4788平方米的河北职工医学院图书馆并入我馆,加上19个院(中心)资料室,2个大型学生自习室,馆舍总面积已达32846.9平方米。
河北大学图书馆积极进行图书馆现代化建设。
1996购入台湾传技自动化管理系统(TOTALS),实现了图书馆编目、流通和公共查询业务的自动化管理。
2000年1月购入北京传技自动化管理系统(TOTALSII),升级了图书馆编目、流通和公共查询模块,新增了采访、期刊业务工作的自动化管理,实现了读者个人数据网上查询。
2001年5月,由香港方树福堂基金会捐建的“河北大学树华电子智源中心”落成,该中心引进的中国学术期刊网镜像网站, 是国内最大型的学术期刊数据库。
2002年1月,学校开通“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及“方正数字图书馆”,现网上可查阅的数字图书约有86万余册。
有多少人了解河大的历史?但在这儿已经生活了几年的老生们了解河大的历史吗?又有多少人了解几代河大人在名校之路上所留下的汗水和眼泪呢?生根天津岁月流转,沧桑巨变,我们生于斯养于斯的这所大学,已经走过了八十三年的风雨历程。
翻开厚厚的校史,我们发现河北大学的历史之源,可以追溯到一九二一年的天津工商大学。
最初的工商大学是1921年由当时管理天主教直隶东南教区的法国耶酥会士在天津马场道创办的“天津工商大学”。
当时的罗马教廷与在华传教人员的信函,清楚地说明了建校的目的:“中国还是一个非公教国家,奉教的很少。
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在中国占优势。
为打进这两个阶层,必须成立高等学校。
”工商大学虽然是教会为传教而建立的,但主持建校的人员,却是天主教中一些热爱科学,崇尚进步的著名学者。
学校奉利玛窦、南怀仁等前辈传教士为楷模,实事求是,崇尚科学。
在学校主楼正厅,悬有二人画像,墙壁正中悬挂着南怀仁绘制的巨幅《坤舆全图》。
从这个意义上说,西学之输入中国,耶酥会士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所以,这所学校一开始就打上了鲜明的科学印迹,恰恰满足了当时社会民众科学救国、工商富国的愿望与要求,校训中的“实事求是”由此而来。
在工商大学院内,建有著名的北疆博物院,那是当时在世界上影响很大的科研机构。
北疆博物院和工商大学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比肩并立于北国津城。
这里的治学态度,深刻地影响了工商大学的学生。
刚刚建成的工商大学,第1期只招收了51名学生,全校只有9名教师,在当时的高校园林里,它就像一棵小小的幼苗,因所设系科未达到三院九系的大学标准,1933年它在南京政府立案时不得不改名为工商学院。
由大学降为学院,这对建校不久的教职工而言,无异于一次精神上的打击。
但是,当时学校的教职工一心想把这所学校,办成一个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大学。
著名法籍学者裴百纳,在担任校长期间,曾到欧美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考察,为学校采购来大量世界领先的教学仪器与设备,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高校管理办法,招聘来一批著名学者、教授到学校任教。
杏坛承雨几千树名校夺标第一流核心提示在物华天宝、名贤挺生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坐落着一座洋溢着浓重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的大学———河北大学。
时光荏苒,岁月腾挪,2011年10月18日,河北大学———这所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综合性大学迎来了九十华诞。
九十年创业艰辛,九十年学脉承继。
如今的河北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的区域地位,在提高河北省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上发挥着龙头和示范作用。
河北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在河北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浓重的一笔。
历史篇:弦歌九秩薪火相继19世纪末,法国耶稣会在中国开办了两所大学:上海震旦大学和天津工商大学,其中天津工商大学就是河北大学的前身。
1921年由当时管理天主教直隶东南教区的法国耶稣会士在天津马场道清鸣台创办,定名“天津工商大学”。
于溥泽作为第一任校长,在任期间基本完成了天津工商大学基建主体工程。
同时,购置了实验设备仪器和图书资料,延聘教授、讲师,1923年9月首次招生50人。
天津工商大学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更为直接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实行“造就人才不求急进,注重基础科学,对学理学识和实践经验采用并重主义”,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了颇为深刻的影响。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享有“煌煌北国望学府,巍巍工商独称尊”的美誉。
学校先后经历了天津工商大学、天津工商学院、津沽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几个时期。
1951年7月3日,津沽大学召开董事集体会议,通过了学校改为国立的决议。
9月,私立津沽大学改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直属国办院校,并将私立达仁学院和天津教师学院并入津沽大学,以津沽大学原有之文学院为基础,筹建师范学院。
国立津沽大学首任校长由著名物理学家张国藩担任。
1952年,学校经历院系调整后,以津沽大学师范学院为基础,组建天津师范学院,所属北疆博物院被天津人民政府接收,北疆博物院就是后来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
历史系考研上河北大学好吗
对于历史系考研来说,选择上河北大学是否好,需要综合考虑几个方面。
首先,河北大学的历史系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和声誉。
历史系教师队伍庞大,拥有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授和副教授,在历史学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该系开设了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方向的专业课程,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
另外,河北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也比较完善,有一定的科研平台和资源供研究生使用。
其次,河北大学的学术氛围较为浓厚。
作为一所知名的综合性大学,河北大学有着较高的学术要求和研究氛围。
学校注重学术研究的推动,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同时,历史系也积极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为研究生提供了交流和学术成长的机会。
此外,河北大学地理位置便利,交通条件较好,生活环境较为舒适。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周边交通发达,距离北京和天津都比较近,方便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
校内设施和学生生活配套设施也相对完善,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综上所述,历史系考研选择上河北大学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然而,选择是否适合自己还需根据个人的兴趣、学术发展和生活需求做出判断。
关于具体选择,可进一步了解该校历史系的
教学和科研情况,并与目标专业和个人规划进行匹配,以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2022年河北大学《831视听语言》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0×3)1.电影幻觉2.空间关系3.逼真性二、简答题(20×3)1.景别如何表现不同的视觉主次?2.色彩技术的历史沿革。
3.电影艺术产生的物质基础。
三、论述题(30×2)1.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色彩与感情。
2.谈一谈你对“电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的理解。
【河北大学简介】河北大学,简称“河大”,坐落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的重点综合性高校,也是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教育部留学出国人员培训与研究中心”试点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为中西部“一省一校”联盟成员,具有研究生院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高校。
学校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历经天津工商学院、津沽大学、国立津沽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1960年,改建为河北大学。
2000年,河北省技术监督学校并入河北大学。
2005年,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并入河北大学。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占地2430亩,有五四路校区、七一路校区和裕华路校区;设有85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有教职员工3416人,其中专任教师2148人;有本科生28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000人。
河北大学往年校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河北大学的校训是()。
A. 求实创新B. 厚德载物C. 自强不息D. 知行合一2. 下列哪项不是河北大学的学院()。
A. 文学院B. 法学院C. 医学院D. 农学院3. 河北大学位于()。
A. 河北省石家庄市B. 河北省保定市C. 河北省唐山市D. 河北省邯郸市4. 河北大学的前身是()。
A. 直隶高等学堂B. 保定高等师范学校C. 河北高等学堂D. 直隶大学5. 河北大学成立于()年。
A. 1921B. 1902C. 1912D. 19496. 下列哪位不是河北大学的著名校友()。
A. 李大钊B. 鲁迅C. 郭沫若D. 钱学森7. 河北大学的校花是()。
A. 牡丹B. 月季C. 菊花D. 荷花8. 河北大学图书馆藏书量超过()万册。
A. 100B. 200C. 300D. 4009. 河北大学每年的开学日期通常在()。
A. 8月B. 9月C. 10月D. 11月10. 下列哪项不是河北大学提供的学生服务()。
A. 心理咨询B. 职业规划C. 法律援助D. 医疗服务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河北大学的校徽以________为主要元素,象征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12. 河北大学的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其中包括学术科技类、________类、文艺类等多种类型。
13. 河北大学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________个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14. 河北大学的教学设施齐全,其中包括________、实验室、体育场馆等。
15. 河北大学的校庆日是每年的________月________日。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河北大学的历史沿革。
17. 河北大学在培养学生方面有哪些特色和优势?18. 请列举河北大学的几个重点科研机构。
19. 河北大学如何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20. 论述河北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河北大学校训
河北大学校训:以质量为先,创新不止,勤奋图强
河北大学创始于1910年7月,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
校训是河北大学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
组成部分,表现了河北大学在教育、科学研究、文化普及、社会服务
等方面大力发展的愿景。
“以质量为先,创新不止,勤奋图强”,是河北大学校训的主旨。
河北大学坚持“以质量为先”,旨在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坚持“教
学质量首先”,促进学术科研的交流与协作,促进教育的持续发展。
河北大学秉承“创新不止”的理念,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序更新,鼓励学子主动参与创新实践,培养学术创新精神。
河北大学追求“勤奋图强”,激励学子不断追求卓越,勤奋学习,勇于担当,勇往
直前,努力圆梦,挥洒汗水,办大学,奋发向上。
此外,河北大学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从学校校训、教学实践、学生社会实践以及学校学术、文化活动的实施制度等方面,教育学子在道德上增强自觉性,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抗压能力,培养
学子优良的道德品质。
河北大学校训贯彻着“以质量为先,创新不止,勤奋图强”的宗旨,真诚期望每一位学子在实践中践行校训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文明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而努力!。
河北大学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历史学专业始建于1945年,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科研与教学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我校传统优势学科之一。
1996年,被评为河北省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并成为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得到河北省的重点资助。
学院现有教职工30余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0%以上。
建有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各一个,拥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两个博士点和历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了8个二级学科。
历史学院资料室拥有各类书籍资料7万册,报刊杂志150余种。
近年来,历史学院科研成果丰硕,在国家权威期刊、出版社发表(出版)了多部论著,完成或在研各类项目数十项,多项获奖,在学术界的影响日益扩大。
与此同时,学科加强学术交流,积极开展外联,不断扩大本学科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中华民国史、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河北地方史、历史文献学、史学理论等方面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熟悉中外历史和民族文化,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历史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学习历史学教学与研究的初步理论和方法。
具体目标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河北大学简介及历史沿革河北大学简单介绍河北大学(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并入)简称:河大(hbu) ,是河北省惟一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和"省部共建"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的区域地位。
校本部位于五四东路180号,另有新校区、医学部、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质量技术监督学院、成教学院第一校区、法院东街院等七个校区。
河北大学现有28个学院,85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10大学科门类。
河北大学历史沿革1921年,法国政府商请罗马教廷批准,由天主教直隶东南教区的法国耶稣会士在天津马场道清鸣台,创办了一所教会学校,初名"天津农工商大学",复定名为"天津工商大学",在教会内部称为"天津圣心学院"。
1933年8月,将学校更名为河北省私立"天津工商学院"。
1948年10月4日,将工商学院改名为"私立津沽大学"。
1951年9月19日,津沽大学改为公立,将私立达仁商学院、天津土木工程学校分别合并入津沽大学商学院、工学院,并以津沽大学原有之文学院为基础,筹建师范学院。
1960年夏,将天津师范大学改为综合性的河北大学。
1970年,河北大学迁址保定。
2002年5月,河北大学成为省内唯一实施省部共建的高等院校。
2005年5月,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并入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设置极其所有专业河北大学现设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河北大学药学院、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河北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北大学护理学院、河北大学基础医学院、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河北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河北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河北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
关于河北大学是什么档次河北大学属于什么档次河北大学是我国高水平大学之一,在河北省排名靠前。
学校始建于1921年,曾为天津工商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属于河北省老牌一本大学。
河北大学是省重点、部省合建、卓越法律、保研资格、双万计划大学,拥有4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河北大学还拥有3个全球顶尖的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科学这3个学科都进入了ESI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领域。
新闻学、教育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哲学、应用物理学这6个专业也都被教育部评为了国家级特色专业。
河北大学历年排名情况河北大学2021年全国排名第79位。
河北大学2020年全国排名第87位。
河河北大学特色专业河北大学王牌专业有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统计学、金融学、财政学、法学、教育学、戏剧影视文学等。
河北大学国家特色专业名单:新闻学、教育学、汉语言文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哲学、应用物理学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通信工程教育部医学教育认证专业:临床医学校级一流本科专业:编辑出版学、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书馆学、旅游管理、视觉传达设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护理学。
河北大学简介河北大学建设与发展得到河北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
200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全国5所高校之一。
2005年,成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
2012年,成为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之一。
2016年,成为国家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建设大学,同年被河北省列为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河北大学怎么样1.河大我最熟悉的地方啦。
老校区食堂饭菜还可以,相对讲价钱较为便宜。
新区食堂有很多风味餐厅,景色也特别宜人。
2.河大的校园环境不错。
河北大学毕业证样本
河北大学毕业证样本
河北大学(Hebei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河
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本科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95年,是
河北省属重点大学,河北省高水平大学行列。
学校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占地2900余亩,校园优美,环境宜人。
下设17
个二级学院,有76个本科专业和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暂有博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点1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河北省重点研究基地8个。
是中国教育部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生态学)建设高校。
河北大学自创建以来,秉承“德、能、体、用”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德树人,服务社会。
学校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青年人才为核心,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凭借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师生关系,河北大学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现了办学规模、学科门类与质量的提升。
河北大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所国内外高校建立了合作联系,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招收了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留学生。
学校坚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办学方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实践机会,打造了一支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优秀学子队伍。
河北大学毕业证样本如下所示:
河北大学
毕业证书
学位授予单位
河北大学
授予×××(姓名)2021年×月×日。
河北大学历史系考研
河北大学历史系考研,我校历史系考研招生信息如下:
首先,我校历史系考研招生范围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三个专业方向。
考生在选择报考专业方向时,请谨慎考虑个人兴趣、学术能力和职业发展规划。
考研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9月份,具体的时间安排和报名材料要求会在我校招生网站上发布,请考生及时关注相关信息。
报名后,考生还需要参加我校的入学考试,入学考试主要包括学术能力测试和综合面试两个环节。
学术能力测试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和文献阅读能力。
综合面试则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了解考生的学术背景、研究兴趣以及研究计划,以评估考生的学术潜力和研究能力。
考试通过后,我校会根据考生的综合成绩和招生计划,择优录取,并向录取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
根据我校历史系考研的教学计划,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时间为
3年,学术硕士学位培养时间为2-4年(视个人情况而定)。
在培养期间,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学习和科研项目,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研究和撰写。
以上是我校历史系考研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在考研的道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河北大学历史考研排名
河北大学历史考研排名如下: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河北大学历史考研的排名较为理想。
该校历史学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是该专业学生的首选学府之一。
该校历史学专业的办学水平一直居高不下。
学校在师资力量上下了不少功夫,聘请了一批资深教授和研究员来担任专业课程的授课工作。
这些教师们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和指导。
此外,学校还注重提供学生研究所需的各种资源,如图书馆藏书丰富,期刊资源齐全,并提供实验室和研究场所供学生使用。
此外,河北大学还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多种学术交流和研究机会。
学校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分享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
学生可以借此机会与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增长学术见识并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
除了学术方面,河北大学历史学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可以参与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如实地考察、文物保护与修复等,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因此,河北大学历史考研的排名一直位居较前列,并且学校在
综合实力和教学质量方面也深受肯定。
对于想要攻读历史学研究的同学们来说,河北大学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优秀选择。
河北大学是985还是211想要了解河北大学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河北大学是985还是211”,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河北大学是985还是211河北大学既不是985工程大学,也不是211工程大学。
河北211工程大学有两所分别是河北工业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河北没有985工程大学,所以河北大学不是211工程大学,也不是985工程大学。
拓展阅读:河北大学是一本吗河北大学属于一本大学,该校是列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并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河北省人民政府部局省合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
河北大学有几个校区河北大学有3个校区,分别为本部、新校区、医学院,本部校区地址为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新校区地址为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东路2666号、医学院地址为河北省保定市裕华东路342号。
河北大学简介河北大学是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也是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
学校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校址位于天津市马场道141号。
1933年,学校因不足大学之规模,遂改名天津工商学院,1948年具备3院10系之规模后更名为津沽大学。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接收津沽大学并改之为国立,由天津市政府领导,学校迎来新的历史纪元,并建成3院13系之规模。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高校布局及院系进行调整,津沽大学的工学院、财经学院分别并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另以师范学院为基础,在原址建成天津师范学院,续成河北大学之史脉,并于数年内由6系发展为9系。
1958年,天津师范学院扩建为天津师范大学,其后被确定为全省5所重点大学之一。
1960年,天津师范大学改建为综合性大学并定名河北大学。
1970年,河北大学由天津迁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
2000年,河北省技术监督学校并入河北大学。
2005年,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并入河北大学。
有多少人了解河大的历史?但在这儿已经生活了几年的老生们了解河大的历史吗?又有多少人了解几代河大人在名校之路上所留下的汗水和眼泪呢?生根天津岁月流转,沧桑巨变,我们生于斯养于斯的这所大学,已经走过了八十三年的风雨历程。
翻开厚厚的校史,我们发现河北大学的历史之源,可以追溯到一九二一年的天津工商大学。
最初的工商大学是1921年由当时管理天主教直隶东南教区的法国耶酥会士在天津马场道创办的“天津工商大学”。
当时的罗马教廷与在华传教人员的信函,清楚地说明了建校的目的:“中国还是一个非公教国家,奉教的很少。
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在中国占优势。
为打进这两个阶层,必须成立高等学校。
”工商大学虽然是教会为传教而建立的,但主持建校的人员,却是天主教中一些热爱科学,崇尚进步的著名学者。
学校奉利玛窦、南怀仁等前辈传教士为楷模,实事求是,崇尚科学。
在学校主楼正厅,悬有二人画像,墙壁正中悬挂着南怀仁绘制的巨幅《坤舆全图》。
从这个意义上说,西学之输入中国,耶酥会士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所以,这所学校一开始就打上了鲜明的科学印迹,恰恰满足了当时社会民众科学救国、工商富国的愿望与要求,校训中的“实事求是”由此而来。
在工商大学院内,建有著名的北疆博物院,那是当时在世界上影响很大的科研机构。
北疆博物院和工商大学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比肩并立于北国津城。
这里的治学态度,深刻地影响了工商大学的学生。
刚刚建成的工商大学,第1期只招收了51名学生,全校只有9名教师,在当时的高校园林里,它就像一棵小小的幼苗,因所设系科未达到三院九系的大学标准,1933年它在南京政府立案时不得不改名为工商学院。
由大学降为学院,这对建校不久的教职工而言,无异于一次精神上的打击。
但是,当时学校的教职工一心想把这所学校,办成一个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大学。
著名法籍学者裴百纳,在担任校长期间,曾到欧美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考察,为学校采购来大量世界领先的教学仪器与设备,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高校管理办法,招聘来一批著名学者、教授到学校任教。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学校在欧美有了很大影响。
到了1943年7月,刘乃仁担任工商学院院长,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真正具有管理这所学校的权力。
全校师生欢呼雀跃!这时的中国,正值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由于日伪占领的特殊环境,华北地区的名校如清华、北大、南开等纷纷南迁。
工商学院身处逆境而不惊,刘乃仁抓住这一特殊的时机,大量吸纳专家、学者,使学校有了快速发展,许多著名学者相继来到学校任教。
当时的工商学院人才济济,在社会上的影响极大,“可与美国康耐尔大学相伯仲”。
由于学校加大系科建设力度,发展迅猛,达到三院十系的规模,1948年10月,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工商学院改名为私立津沽大学。
消息传来,校园内一片欢腾。
那凝聚着多少师生心血的夙愿与梦想,顷刻间化为一种流火般的热情,沸腾了!惶惶北国望学府,巍巍工商独称尊。
直到现在,许多老人还在谈论着学校在那个时代独有的兴盛。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节节胜利,天津作为人民的城市,即将回到人民手中。
1949年1月,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刘乃仁不得不辞去他的校长职务,奔赴香港。
从工商大学到私立津沽大学,几十年的时光飞逝,岁月如流。
学校聚集了一大批国内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如著名学者侯仁之、高镜莹、齐思和、阎子亨、理源、张鎛等先后在我校任教。
他们的加盟,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声誉,也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工商管理人才和蜚声中外的专家、学者。
建国后,大多成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栋梁。
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姚依林同志,三十年代就学于本校财会系,在天津从事地下革命斗争。
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委员、房屋委员会主席郑汉钧等均出自本校。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著名音乐家沈湘出自该校的附属中学。
新中国的成立,在我校发展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
1951年9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根据津沽大学董事会的请求,批准津沽大学改为国立,任命著名物理学家张国藩教授为校长。
庆典大会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纷纷签名,津沽大学从此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初历风雨这时的津沽大学已经扩大为工学院、商学院、师范学院三院十三系,教师增至192人,在校学生达到1253人。
但是,行将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大量人才。
国家需要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高等学校,进行重组改造。
1952年中央决定对天津市的三所大学进行院系调整。
原津沽大学工学院并入天津大学,商学院并入南开大学,剩下的师范学院在原校址组建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市委文教部长梁寒冰兼任院长。
这次院系调整增强了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实力,而由津沽大学改建的天津师范学院只剩下了十分简陋的普通物理、化学两个实验室,和一些残缺的仪器设备。
面对搬迁一空的校园,一些教师蒙生了去意,教师队伍受到重创。
但是,天津师范学院的师生不甘衰落,决心使学校重新成为和南开大学一样的名校。
为了重振学校,中央教育部和天津市政府在经费和人力上予以大力支持,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
到1958年,教师由108名发展到338名,在校生由976名发展到4662名。
实验室由2个发展到21个。
著名学者顾随、雷石榆、裴学海、马沣、胡毅、张弓、焦敏之、蓝英年等先后来校任教,学校成为华北乃至全国较有声望的师范院校之一。
1958年河北省委决定,将天津师范学院扩建为天津师范大学。
经过两年的努力,学校的实力和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为了适应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改变河北省的高校结构,1960年,河北省委再一次决定,将天津师范大学改建为省属综合性多学科的重点大学——河北大学。
1960年8月1日,这是河北大学永载史册的日子,这是几代河大人终生难忘的时刻!从此燕赵大地,渤海之滨有了自己的综合性大学。
海河岸边升腾起一颗高等教育界的希望之星!根据省委书记处书记张承先“应该把河北大学办成全省大学的骨干学校,全省科学技术中心”的指示,河北大学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苦战三、五年,打好基础,改变面貌,在科学、理论、学术水平方面赶上国内先进水平。
六、七年之内,在原子能和无线电子学与文、史、哲等方面,成为国内重要科研基地,达到国际水平。
这一时期的校党委书记戈华,是一位懂教育、有魄力的领导,他认为,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而学科的发展必须有赖于名教授的支撑。
他重视知识分子,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
戈华在全校师生大会上明确讲道:“大学的知名度来源于知名教师,河北大学要藏龙卧虎,必须要有一批在全国学术界有影响的知名教授。
”许多河大人还记得,1962年他带领校领导一班人到北京进行“大招贤”,他们从中国科学院、中直机关、各重点大学引进了吴振球、梁家昌、朱自熙、孟宪域等一批人才。
戈华时期的河北大学人才济济,群星荟萃,教育系有刘文修、滕大春、胡士襄、张述祖等八大教授,中文系有顾随、张弓、雷石榆、魏际昌等八大教授,物理系有马沣、吴振球、朱自熙,生物系有林子明、卢开运,化学系有沈宏康、傅承光,历史系有漆侠、王仁忱、傅尚文、李光壁,数学系有杨从仁,外语系有胡毅、徐中杰,哲学系有章一之等全国的知名教授。
在系科、专业设置上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河北大学已发展成为文、史、哲、经、外语、教育、数、理、化、生多学科的、在国内很有影响的综合性大学。
这时的自然科学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王所安教授编著的《脊椎动物学》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这是建国后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全国通用教材。
我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400万伏静电加速器,都首先在我校研制成功。
河北大学声名大震,在天津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1961年高教部部长杨秀峰视察河北大学,委托河北大学和天津大学负责起草“高校六十条”,这充分说明河北大学在当时全国高校中占有突出地位。
1963年,中央决定由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张承先兼任河北大学校长,进一步加强了河北大学的领导力量。
同年河北省委批转了河北大学党委《关于进一步搞好河北大学》的报告。
省委认为,新的形势迫切需要成批的高水平的建设人才,必须集中力量把河北大学办好。
张承先更是把河北大学当作省属大学的重中之重来抓。
此时的河北大学如同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驶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即将跨入全国重点高校行列。
移址保定令人痛心的是,“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十年文革使高等教育事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河北大学也在劫难逃。
陈伯达多次到河北大学煽风点火,许多知识分子,著名专家、教授受到迫害。
学校分成两大派系,陷入无休止的派系斗争中。
1969年12月,林彪擅自发出“第一号令”,全国进入战备状态。
1970年初河北大学仓促迁出天津,来到保定。
保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但是,在河北大学迁入时,河北省委刚刚从保定迁出,保定不再是河北的政治文化中心。
这一出一入,决定了河北大学的命运更加坎坷。
比这更严重的损失在这个历史关口无奈的来临了,学校在“文革”中的大搬迁,成为“浩劫”中的“浩劫”。
大量资产流失,三分之二的仪器设备被毁坏,71个实验室减少到15个。
百分之四十四的教职员工调出,留下的教师只能无言地面对这一切。
他们的痛苦无法诉说……“文革”中的大搬迁,对于已经初具规模的河大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这棵已经在天津生根的茁壮大树被活生生的移植到了保定,同时也宣告着河大人为之奋斗的名校之梦,再一次破灭了!多少河大人在内心深处不停地追问:“河大,你走向兴盛与繁荣的道路,又在何方?”无声的岁月在煎熬中流逝着,浩劫后的河大人不甘沉沦,他们在最寒冷的日子里,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准备好了自己的礼物。
这一时期,数学系计算专业研制成“立式铣床程控专用电子计算机”和“流体计算机”,物理学方面,朱自熙、孟宪域等的“电致发光照明具”,李百贵的“稳态超导磁镜研究”,数学系射流小组的“射流技术自动控制聚氯乙烯轧延硬片密闭自动连续生产线”,梁鸿绩的《射流技术在塑料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应用》等成果均在国内领先。
这些在逆境中取得的成果,后来都获得了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奖。
那时许多教师都在默默地从事科研工作,他们是压抑的,也是不屈的。
他们渴盼着、等待着历史掀开新的一页。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大批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河北大学开始步入新的发展时期,一位老教授在一篇文章中热情洋溢地呼唤着科学教育的春天,也呼唤着河北大学的春天。
他引用苏轼的词:老夫聊发少年狂,……鬓微霜,又何妨!这一时期的河北大学,如同久旱甘霖,枯木逢春,焕发出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教学与科研同步增长,人才与成果共同丰收。
以詹瑛先生为代表的李白研究,《文心雕龙》研究,以漆侠先生为代表的宋史研究和以滕大春先生为代表的外国教育史研究、孙执中先生的日本问题研究和世界经济研究、刘文修先生的比较教育和教育管理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均占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