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骑行日记
- 格式:doc
- 大小:765.50 KB
- 文档页数:15
独行成都
--- 我的骑行日记
(2009年8月29日~9月13日)
概述
骑行时间:8月29日早五点零三分从烟台打捞局码头出发,于9月13日晚八点零五分抵达成都市高新区管委会。
骑行路线:烟台-济南-荷泽-开封-郑州-洛阳-西安-汉中-广元-绵阳-成都。
途经历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四
个省、44个市。
骑行里程:2475公里,历时16天。
骑行费用:总计2000元。
其中车船费(汽车、轮船、火车)750元,食宿等费用1250元。
最大收获:成功穿越了我国的南北分界线和长江、黄河的分水岭-秦岭,实现了骑行秦岭的梦想。
在群山雄峙、重峦叠嶂的秦岭山脉中骑行,我第一次见识了什么是大山,亲身体验了什么是“震撼”。
骑行108国道穿越秦岭,自西安市周至县马召镇开始到汉中市洋县为止,共骑行202公里。
尤其自豪的是,用一天半的时间翻越秦岭全部骑行,没有推车。
骑行路线图
第一天 8月29日
烟台-莱阳-莱西-平度(G204/G309/186公里)
2009年8月28日下午一点乘丹东-临沂的客车到大连,当晚上船于第二天早晨抵达烟台。
丹东到临沂的客车是在大连香炉礁码头上的滚装船,到烟台停靠的是打捞局码头。
轮船在四点多钟就到烟台了,下船取车收拾好准备出发已经五点。
看了一下码表,五点零三分驶出码头。
烟台对我来说不陌生,十年前曾在烟台呆过数月。
上国道前在烟台市区穿过,看到熟悉的建筑和道路,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可能我走的路段的关系,感觉烟台的变化好象并不大。
山东的公路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
路宽、路直、路净是我对山东路况最深的感受。
有的路段(如烟青一级公路)与高速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双向四车道,中间有隔离带,两则还有慢车道,笔直的大道一眼望不到头。
路太直、太平了骑久了反而有些乏味。
这么好的公路,再加上顺风,骑行的时速大部分在30公里以上,有时在40多,最快的时候跑过47公里。
不知不觉就到了计划的宿营地平度市,这时才是下午三点半,而码表显示已经骑行186公里了。
考虑到是第一天,要保持体能,就找个地方住下了。
驶出烟台港,回头望去,东边已是朝霞满天。
据当地人讲,地道的莱阳梨此时并没有下来,且外观没有现在上市的所谓莱阳梨那样光滑。
真正的莱阳梨不仅外观比较难看,而且掉在地上根本捡不起来,特别脆。
从烟台往济南方向,先是走204国道(烟台至上海),到莱阳后改走309国道(荣城至兰州)一直到济南。
平度市。
第二天8月30日
平度-潍坊-昌乐-青州-淄博(张店区)(G309/195公里)
今天的骑行似乎没有昨天那么幸运。
早上五点多钟起床,收拾便当,吃完早点,六点准时出发。
开始还可以,没有风也没有太阳,时速始终保持在二十七、八公里。
心情也很好,甚至还哼着小曲。
接近中午时,太阳好象突然冒了出来似的,当空直射,人和车的影子全在脚底下,而且风也逐渐大了,骑行速度很快降了下来,只有二十公里左右。
下午三点以后情况好了一些,时速又恢复到二十五至三十公里。
中午在青州市吃的午饭。
饭前收到车友的短信,说是“大部队”今天骑行红旗镇,现正在准备吃午饭(那天好象是周六),并且说大家都很关心我,问我走到哪里,吃没吃午饭云云。
我回信说正准备在青州吃午饭那,向车友们问好,谢谢大家的关心啦。
一个人远行在外,收到家乡车友的短信问候,感觉特别地亲切。
午饭后与饭店的老板闲聊,提及丹东,人家直摇头。
这次出行,沿途路人问我何方人士?答曰:丹东,人家摇头不知。
到后来改口说辽宁丹东,多数人还是摇头。
每每如此,心里特郁闷。
号称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知名度竟然如此之低,真是让出门在外的丹东人汗颜哪。
今天的计划是到湖田镇宿营,五点半走过淄博,在张店区住下。
骑行成都单位领导资助了我1000元。
我制作了这面旗帜,既有广告效应,也可作为骑行安全警示。
进入潍坊市。
在潍坊市的外环路上,一颗老树被这样保护下来。
晚上在旅店隔壁一个黑龙江人开的饭店里,吃的还算是地道的东北饭菜。
店主曾经在丹东打过工,有个儿子在丹东读书,今年中考全市第七名考入二中。
第三天 8月31日
淄博(张店)-章丘-济南-平阴(G309/G104/G220/182公里)
今天计划在济南市的长清区宿营,预计行程140公里。
实际在济南的平阴县宿营(长清至平阴48公里),骑行182公里。
早上六点出发,晚上七点到达。
由于住的地方离国道很近,在饭店老板的指点下,早上出发很快就上了去济南方向的309国道。
淄博到济南90多公里,上午十点多钟就进入济南市了,在济南吃午饭,去提款机取款,还到车行买了把车锁。
走的时候带的那把车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跑掉了。
走出济南市区进入国道时已经是一点半了。
按照路书,应该从济南开始南下(此前一直是西行)走220国道去郑州方向。
不过,由于220国道济南至长清区间封闭修路,只有从济南市区经104国道到长清区,然后再上220
国道去郑州方向。
考虑到在济南这样的大城市出城比较困难(事实也确实如此,住在城市里出城上国道总是很费时的。
)出发前在网上查询得知这个信息后,便向济南的车友求教。
山东人的实在与热情果然名不虚传,济南车友提供的路书不仅有详细文字说明,还配有标记路线的地图。
正是有了这些资料,我在济南非常顺利地找到104国道的入口七贤广场,没有走一点冤枉路。
在成都的宽窄巷子游览时,巧遇济南的游客,其中一位还是车友,聊天中还就此向济南的车友表达了我的谢意,这是后话。
今天天气很热,没有一丝风,太阳也很毒,估计没有30度也有28、9度。
走出济南后,在104国道路边一个林阴处的台价睡了一觉(大约有半个多小时)。
晚上在平阴县的一个很“破”的旅店住宿,竟要30元,还不讲价,电视机是黑白的(旧彩电老化),而那个所谓的洗澡间更是破得不能再破了。
向左拐就是去济南方向的309国道。
山东的路况好,不仅是路宽平整,而且路面也特别干净。
在山东境内共骑行四天,车胎一次没扎。
济南市区。
这就是在平阴住宿的那个洗澡间。
没有沐浴头不说,那个热水头流出的水流和尿尿大小差不多。
再晚再累,也要坚持把当天的骑行日志写完。
第四天 9月1日
平阴-梁山-郓城-荷泽(G220/178公里)
今天全天是在220国道上骑行。
早上七点自平阴出发,晚上六点五十进入荷泽市。
相比前两天的路况,今天差多了。
一是路窄车多人多,汽车、农用车、摩托车、电动车一应俱全,就是鲜见自行车。
此前有网友介绍说这段路上的小饭店和小卖店很多,事实果然如此。
路边的村落几乎连接成片,饭店、小卖店、集市比比皆是。
二是路况较差,特别是郓城至荷泽有一大约几公里的“龟背”路面,颠得手掌发麻。
中午在梁山县城边上的一个小饭店吃的午饭。
梁山县隶属山东省的济宁市,也就是小说《水浒传》中梁山的所在地。
饭店老板人很好,饭后还让我在用椅子拼起来的“床”睡了一会儿。
傍晚时分进入荷泽市区,但是找到住处安顿下来已是将近八点了,这还多亏一年轻女子的热心帮助。
进入荷泽市后沿街寻找旅店,可路两边都是比较高档的酒店和宾馆。
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正在发愁时,后面有一女声问:你这自行车多少钱?回头看是一骑电动车年轻女子。
她说不想再骑电动车,打算买台自行车骑着上下班。
我说骑自行车当然很好,但是骑这种公路车上下班不太安全,还是骑山地车比较好。
她问我找到住处了吗?我说正在找呢。
她说了声跟我来,我还没来得及说谢谢二字,她便一按油门(应该是电门)就嗖的一下就窜到我前面,我赶紧发力紧随其后。
看得出她是一个热心而爽快的人。
七拐八拐将我领进一个住宅小区,在一大门前敲了几下,喊得什么没听懂,开门将我带进去交给了旅店的老板娘。
这是一个在住宅小区里开的旅店,上下共两层,有十几个房间。
没有她的引领,外地人是很难找到这里的。
这个旅店也是我成都行所有住处中最经济、最实惠的一个了。
三十元钱包吃包住单间,可以洗澡还免费使用洗衣机。
回头向那位女子连声道谢,还没来得及问其尊姓,她说了句不客气就走了。
只知道她原来是个教师,后来辞职到一家银行应聘。
问:教师多好,为何辞职?她说专业是学金融的,想干本行,再说那家银行的待遇也很好。
祝好人平安。
这是出平阴县不久爬上一个大坡的顶上,两侧都是这样的断层。
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大蒜的味道。
直行前方进入郓城。
快到七点了,太阳还没有落山。
郓城县城的一条街。
牌楼上书写:天下武术第一邨。
在梁山至荷泽的公路上,处处可见武术学校的招牌。
第五天 9月2日
荷泽-兰考-开封-郑州(G220/G310/194公里)
今天是在山东境内骑行的最后一天。
早上六点十分出发,上午九点十六分驶出山东,进入河南境内。
自烟台骑行开始,历时四天多、行程约800公里,由东向西横穿了山东半岛。
今天路过兰考时专程去瞻仰了焦裕禄烈士陵园,了却了我的一个心愿。
出行前最初设计的济南至郑州的路线是过济南后继续沿309国道往西,经聊城、邯郸、安阳到郑州。
后来有网友建议从济南南下走220国道,不仅省路,而且经梁山、兰考、开封等地,可看的景点也很多。
其实,观光景点对我并没有太大的诱惑,倒是省路和经过兰考吸引了我。
我太想去兰考看看焦禄裕墓了。
记得上初一时,听收音机广播由著名播音员齐越播送的人民日报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当听到焦裕禄经常在肝病发作时用手或木棍顶住肝部忍痛坚持工作,时间久了将藤椅磨破一个洞,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了。
当今物欲横流的世道,像焦裕禄这样的好干部实在是太少啦。
走进陵园,站在焦裕禄的墓地前沉思。
缅怀焦裕禄那动天地、泣鬼神感人事迹,深感唯有焦裕禄才是一个真正“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父母官;才是一个真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
看到焦裕禄墓前有鲜花和花篮,心里感到特别慰藉。
虽然已是烈日当头的中午,虽然陵园的广场在维修,但焦裕禄的墓前仍有不少游人在瞻仰,而且不乏有当地人。
今年9月,在中传部、中组部、统战部、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活动中,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人们没有忘记他。
在去焦裕禄烈士陵园的路上发生的一个小插曲曾让我郁闷了好一阵。
那是在下国道进入兰考县城时,见路边停一警车,车上坐着三个人,便兴冲冲地上前问路。
在问及去焦裕禄的墓地怎么走时,那两个年轻人竟然摇头,倒是那个中年人告诉了我。
从国道到陵园也就二、三公里的样子,这警察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到陵园后见三个当地人在焦裕禄墓前照相,便求其帮忙留影。
在与其聊天时提起此事,他们说那两个警察可能是外地的,也可能是刚招聘上岗的外地人。
听到他们这样的解释,我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今天也是出行以来最热的一天。
从陵园出来在街上吃碗面已经是下午一点多,吃饭的地方没有休息条件便立即上路了。
想在路边找个阴凉地儿睡一会儿,走了二十多公里才找到勉强有点树阴的地方,可是躺下十几分钟又被蚊子咬了起来,没睡着不说,小腿上倒留下了三、四个疱。
下午三点多钟进入开封。
计划的路线是经中牟县到郑州,并且在中牟宿营。
在开封路边买哈密瓜吃的时候听卖瓜人说开封到郑州有个“郑开大道”路非常好,只有四、五十公里的路程。
便决定今天到郑州宿营。
“郑开大道”是双向8车道,两侧还有慢车道,宽阔笔直的大道一眼望不到头,骑起来爽极了。
五点多钟就进入郑州市了,找到旅店住下已近七点。
半夜时分下了大雨,这是我出行以来遇到的第一场雨。
从荷泽出发,早上就在前面路口吃的早饭。
那个路口往左就是去兰考方向的220国道。
上午九点十四分驶出山东,进入河南境界。
不凑巧的是,那天焦裕禄陵园广场正在维修,正门不通,参观要从北门进去。
焦裕禄墓碑上的照片毛泽东的亲笔题词:
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中午时分经过开封城。
在郑州住宿的地方。
服务员听说是我从东北骑行来郑州的,非常热情。
80元的标准间打折50元,还送来各种洗浴用品和毛尖茶叶。
第六天 9月3日
郑州--荥阳-巩义-偃师-洛阳(G310 /165公里)
昨天晚上八点多钟就睡下了,但是午夜时分又被热醒了(要不怎么知道半夜下雨了呢),起来到卫生间又冲了个澡,回来躺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了,感觉有些亢进,是不是太兴奋了?打开电视看到三点多,睡意来了,一觉到五点半。
虽然昨晚下了雨,但气温丝毫没降。
清晨路面还有些积水,但不影响骑行。
六点半离开宾馆上路,正值上班高峰,路上车水马龙,拥挤不堪。
从住宿的地方到出郑州市区上国道大约18公里(这段骑行里程在上了国道后便被清零),用了将近两个小时。
在国道旁边吃完早饭已经是八点半了。
从郑州出来改走310国道向西骑行一直到西安。
310国道上的车很多,而且部分路段还在修路,虽然可以骑行,但是路面很脏,尘土较多。
对照骑行日程表,到目前为止的骑行比计划提前了大约一天半的时间。
测算郑州到洛阳的距离是150公里,应该是轻松到达。
为了保存体能,便有意放慢了速度,中间的休息次数也多了,其间在巩义附近换胎时还简单保养了一下自行车(上油、紧固、擦拭)。
从郑州的荥阳(荥阳距郑州15公里,是郑州市辖属的一个县级市。
荥:xing,二声。
)开始有了坡路。
坡虽然不大,但是很长,一直延续到偃师结束。
在郑州曾有人对我说,过了郑州以后往西的路就没有以前那样平坦了,看来今天是初露端倪。
下午四点半进入洛阳市。
在一个红绿灯路口遇到当地一骑摩托车的年轻人,将我带到一车行休息,后又送我到住宿处。
他也是个自行车爱好者,而且骑山地车的车技很有水平。
在带我去旅店的路上,每每遇到红绿灯时,他停车不下车,将前轮一横把车定住,站在车上等信号,引得行人驻足观看。
在洛阳住的是一住户开设的旅店。
店主是一位年近六十的妇女。
一个“二顶四”房子分成三个房间,大约有六、七个床位,她自己睡在门厅。
手机GPS在大城市里非常管用。
早上出城用它引导上国道,基本不用问路。
五、六十年代,国家先后在郑州投资建成国棉一至国棉六厂,是我国著名的纺织城。
现在,这六个厂或破产、或拍卖、或改制,大部分已不复在在,只有这镶有厂名和极具时代特征口号的牌楼,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曾经辉煌的过去。
中午吃的面条是按我的要求做在这里拍照为的是图个吉利,
的,西红柿外加两个煎鸡蛋。
“六六”大顺嘛。
下午三点来钟经过偃师市。
洛阳的白马寺。
在洛阳吃的晚饭。
很好吃的羊肉泡馍。
照片中穿迷彩服的那位,就是带我进城并送我住店且车技很高的洛阳小伙。
第七天 9月4日
洛阳-义马-渑池-三门峡-陕县(310国道/158公里)
早上六点十分出发,仍然开着GPS引导出洛阳城。
可不知为什么却把我引到一个小区里了。
结果在洛阳市内里绕了个大圈走了20多公里才找到310国道。
今天的坡路比昨天明显增多了。
坡很长,连续上下。
说来也怪,看看周围并没有什么大山,只是偶而有几个“大土包”般的丘陵,但是公路好象就是专门修在这些“土包”上似的,一路有走不完的坡。
心想,从此以后不会再有山东那样平坦的好路啦。
310国道上的汽车车比在山东时走的220国道上的车还要多,而且车速都非常快,经常是连续几辆车紧贴着身边呼啸而过,阵阵热浪夹着尘土迎面扑来,令人窒息。
每到此时,心里便暗暗咒骂开车的司机:NND,你也太欺负人啦!!后来在一下坡处见一大货车侧翻在路上,心中还暗喜:看你还快不快了!那是一个单侧通行的路段,新修好的路基在大货车的左侧,比另一侧正在修的路基高出差不多有半米。
可能是上行时抢道被人“挤”下去了。
路边坐着一个垂头丧气的人,大概就是司机了吧?那人好象没伤着什么。
路过时本来想把它拍下来,拿出相机刚想拍照,见那个司机正瞅着我,我又把相机收起来了。
自己也开过车,能体会到开车人此时的懊恼心情,还是算了吧。
今天的计划是在三门峡宿营,骑行里程150公里,可是下午到三门峡时看表,时间是三点半,才骑行130公里,决定继续前行到陕县宿营。
后来发现这个决定意外地做对了,陕县的温泉很多,到处都可以看到温泉旅社、温泉宾馆的招牌。
花40元住的带有温泉浴的标准间,非常舒服。
在洛阳至义马途中,不知什么时候发现有一个骑摩托车的小男孩在尾随我,有时跑到我前面还冲我裂嘴笑笑。
等我撵上他,他又加油跑到前面去了。
就这样你前我后跑了差不多10公里的样子他在路边停下,我也停下了。
问:为什么不走了?他说到家了。
我说谢谢你“带”我走了这么远的路。
他围着我的自行车前后左右好个看,看样子很喜欢自行车。
小男孩姓周,今年15岁,初中毕业在家。
我问他上网吗?点点头。
我告诉他怎样可以在网上看到我的帖子和你的照片。
小男孩很可爱,分手时还有些恋恋不舍呢。
前方修路施工,车辆单侧通过。
看到这些曾经紧贴身边呼啸而过的汽车堵在这里,心里好不幸灾乐祸。
这是在三门峡市的外环路上。
没有进市区,直接从这里继续驶向陕县。
第八天 9月5日
陕县-灵宝市-潼关县-华阴市(310国道/158公里)
早上六点多钟从陕县出发,大约八点来钟到了灵宝市。
在经过灵宝市五中时,看见门前站在几个骑车模样的人。
本不打算停车继续前行,但见有人摆手且大声喊叫,只好停了下来。
灵宝的车友还真是热情,见面后问长问短不说,十好几个人竟然一一同我握了手,弄得我挺不好意思。
也难怪,在这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面前,我也算是个长辈,再加上是从东北远道骑行而来,自然是少不了恭敬与恭唯。
今天是出行以来最累的一天。
烈日当头,无风无云,天气酷热,从早到晚都是大汗淋淋。
路况依然是坡路为主,而且修路的路段比较多。
此地好象是多日没有下雨了,很干燥。
在修路地段骑行时,每当有汽车通过,便是飞沙走石,尘土飞扬,蔽云遮日。
不停地出汗,不停地有尘土落在脸上,一整天都是“灰头灰脸”的,用手一抹,全是沙土。
那几天晚上老咳嗽,还担心可别得了“甲流”,后来想想大概就是在路上被尘土呛得吧。
中午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吃了一碗羊肉烩饼。
做饭前我让其在烩饼里放些青菜,他指指冰箱里的大头菜(不知道当地人管它叫什么)说只有这个。
我说行,他说放上它就不能吃啦,我说没有关系,你就做吧。
事实上就是饮食习惯问题,放上大头菜真的很好吃。
他看我吃得那么香,直绉眉头。
饭后见其冰箱里有一块西瓜,便花两元钱讨了过来。
吃完西瓜又在门前的橙子上睡了一小觉,醒来感觉轻快不少。
进入华阴地界后爬了两个很大、很长的山坡,颇费些体力。
回头看看,感觉和桓仁县与宽甸交界的那个坎川岭差不多。
后来想想,这可能就是华山的余脉吧?因为这里距离华山已经很近了。
下午六点抵达华阴市。
因为今天的体能消耗太大,感觉特别疲惫便找了一个条件稍好些的旅馆,有空调的标准间,价格由80元讲到60元。
这天是星期六,灵宝市的车友在第五中学门前集合准备去黄河边上的一个枣林,邀我同去。
我谢绝了。
还要赶路那!
在路边小店买水时,一辆驶过,后面就是这个样子。
下午三点驶出河南,进入陕西境界。
自9月2日上午九点进入河南到现在,在河南境内共骑行大约650公里,历时近四天。
黄土高坡
进入华阴市界不久,爬了两个很大、很长的坡。
住在华阴市一个名叫“家之星”的旅馆。
条件很好,也很干净。
第九天 9月6日
华阴市-渭南市-临潼-西安(310国道/108国道/123公里)
今天的计划是在西安宿营,预计骑行里程120公里左右。
早上七点多出发,还没有走出城区发现前胎扎了,换完胎已经八点多了。
为了早点赶到西安,争取在西安多停留些时间,早上买了些蛋糕和水果带上做午饭。
过了渭南到西安一段310国道与108国道重合。
也就是说从这时开始一直到成都,都将是在108国道(108国道北京至昆明)上骑行了。
在临潼遇到一位骑电动车从临潼回西安的先生,很健谈,一路陪伴我到西安市内。
在临近西安时我们又遇上了一位骑山地车旅行的人。
他自我介绍说是四川南充人,今年58岁,出来已经半年了,周游了大半个中国。
胡子长长的,说是不到家不刮。
问进川走什么路线?答曰:走108国道过秦岭入川。
我一听大喜,终于有了同伴啦!我们三人合影后便一起骑向市区。
骑行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位兄弟的骑行速度太慢,我们不时停下来等他。
后来发现他是用小盘带大飞骑行,问他为何不调一下?他说这样骑起来省力,我晕!要不说长途骑行找伴难呢,骑公路车能和这样的伴儿同行吗?不得已,只好分手。
临潼到西安一段的名胜古迹不少:兵马俑、华清池、秦陵等等,但是我一个地方也没有去。
我的原则是:收门票的景点一个不去、一个不看!
进西安后我打开手机GPS,定位西安火车站。
下午二点三十分抵达。
那位长胡子老兄衣服的颜色和地面差不多啦。
问他为什么不洗洗换换?他说穿上一会就脏了,索性不洗了。
我无语。
骑成都的一路上,无论多疲劳,我的骑行服最多不超过两天必须换洗。
临近高校开学的日子,西安车站的人很多。
旁边那个警车里的警察帮我拍了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是旁边那辆警车的的警察帮我拍的。
那天车站人很多,大概是临近高校开阔
开学,学生很多
这两张照片是在同一地点拍摄的。
右面这张是出去吃晚饭时拍的,下面这张是吃完饭天黑后拍的。
这个古城墙也是西安的“名片”。
照片上城墙的后面是铁路。
列车从宝鸡方向进入西安时,沿着长长的城墙慢慢驶入市区,列车的一边是古城墙,一边是繁华街区,非常有韵味。
城墙上的景观灯不停地变换着颜色,非常好看。
第十天 9月7日
西安-户县-马召镇(309县道/105县道/103公里)
今天的宿营地是马召镇。
预计的骑行里程是70多公里,实际上骑行了100多公里,这可能与后来改变骑行的路线有关。
原来计划的路线是西安-周至县-马召镇,后来听人说经户县走环山旅游大道也可以到马召,而且环山(环山即环秦岭)旅游大道路况很好,于是便改变计划去走户县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