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办公楼层高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写字楼标准层高写字楼是城市中常见的办公场所,其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对于办公环境的舒适度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而写字楼的标准层高作为一个重要的建筑参数,也是影响办公环境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究竟写字楼的标准层高应该是多少呢?一般来说,写字楼的标准层高在2.5米到3米之间,这个范围是比较合理的。
在这个高度范围内,既能够满足建筑结构的要求,又能够提供较为舒适的办公环境。
当然,也有一些写字楼的标准层高会超出这个范围,比如一些高档写字楼会将标准层高设计在3.5米以上,以提供更为宽敞明亮的办公空间。
标准层高的确定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是建筑结构的要求。
较低的层高可以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降低建筑成本,但是也会影响办公环境的舒适度。
因此,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高的标准层高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其次,办公环境的舒适度也是确定标准层高的重要考量因素。
较高的标准层高可以提供更为宽敞明亮的办公空间,有利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
而较低的层高则会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不利于办公环境的舒适度和员工的工作状态。
此外,写字楼的标准层高还需要考虑楼层的功能需求。
比如,一些写字楼会在顶层设置会议室或者休闲区域,这时就需要更高的标准层高来满足功能需求。
而一些写字楼可能会设置机房或者设备间,这时可以适当降低标准层高以节约空间成本。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规划和城市的规划要求。
比如,一些城市会对写字楼的外观高度有严格的规定,这时就需要在满足标准层高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楼层高度,以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
总的来说,写字楼的标准层高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办公环境舒适度、楼层功能需求和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因素。
合理的标准层高可以为办公环境提供舒适的空间,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
因此,在写字楼设计中,确定合理的标准层高是非常重要的。
写字楼标准层高写字楼是城市中常见的建筑形式,其标准层高是指每一层楼的净高,也是设计师在规划和设计建筑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标准层高的确定不仅关乎建筑的外观形态,更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功能、舒适性和经济性。
在国内,写字楼标准层高一般为2.8米至3.6米不等,而在国外也存在着不同的标准层高标准。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写字楼标准层高的相关内容。
首先,写字楼标准层高的确定受到土地成本、建筑用途、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城市中心地段,土地成本较高,因此会倾向于提高建筑的高度和容积率,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而在郊区或次中心地段,土地成本相对较低,建筑的标准层高则会相应降低。
此外,不同的建筑用途也会对标准层高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写字楼的标准层高一般较高,而商业综合体和住宅建筑的标准层高则相对较低。
市场需求也是影响标准层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商务区,由于对办公空间的需求较大,写字楼的标准层高往往会相对较高。
其次,标准层高的确定还需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舒适性。
较高的标准层高可以提供更好的室内采光和通风条件,使室内空间更加舒适。
此外,对于写字楼等办公建筑来说,较高的标准层高还可以提供更大的空间灵活性,满足不同租户的需求。
然而,过高的标准层高也会增加建筑的造价和使用成本,因此需要在舒适性和经济性之间进行权衡。
最后,国外也存在着不同的标准层高标准。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土地成本相对较低,建筑的标准层高一般较高,能够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
而在东亚地区,由于土地成本较高,建筑的标准层高一般较低,更注重经济性和高效利用空间。
因此,在国际建筑设计中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和市场需求来确定标准层高。
综上所述,写字楼标准层高的确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地成本、建筑用途、市场需求、使用功能和舒适性等。
在设计建筑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求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同时,国际建筑设计也需要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来确定不同的标准层高标准,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办公室类型的设计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在高层办公建筑中设立办公室。
由于高层建筑的空间利用率非常高,标准层办公室的设计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办公室类型、办公空间的尺寸、家具选择等方面来讲解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室的设计要求。
一、办公室类型标准层办公室具备多种类型,其中主要分为办公室和会议室两种。
在高层建筑中的标准层办公室中,一般要求至少设立两间办公室及一间会议室。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办公室的使用人数及工作需求,更好的满足员工的工作需要,提高办公效率。
二、办公空间的尺寸高层建筑标准层的办公空间尺寸同样也是需要严格控制的。
办公空间的设计应该考虑职能的需求,根据工作的需求和场景,来合理地安排办公空间的面积。
一般来说,一个办公室空间的面积应该达到12平方米,一间会议室空间的面积应该达到25平方米。
但是具体尺寸的大小还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而定。
此外,办公室的进出口的位置、大小也需要考虑,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员工的工作效率。
三、办公室家具的选择在标准层办公室的设计过程中,除了空间的尺寸之外,家具的选择同样也非常重要。
合理选择家具不仅可以增加员工的工作舒适度,还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一般办公室家具的选择需要根据场景来确定,如员工的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来选择家具的类型,如工作台、椅子、书柜和文件柜等等。
在家具的选择上应该注重舒适度,避免工作时出现劳损或者不适的情况。
四、办公室的安全设计在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办公室的设计中,安全方面的考虑同样不能忽略。
可以设置严格的入门口管理,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安全设施等等。
同时,在电路、电源等方面特别是电路保护方面,也需要加强考虑,以增强整个办公室的安全性。
五、办公室的保洁设计办公室保洁设计也是标准层办公室的重要设计需求,一般包含办公室内部保洁和外部建筑物的清洁。
在内部保洁方面,首先必须要保证办公室的环境干净卫生,并且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写字楼标准层高写字楼是城市中常见的高层建筑,其标准层高是指每层楼的净高度,通常是指从地面到楼板顶部的高度。
写字楼标准层高的确定,涉及到建筑设计、空间利用、人员流动等诸多因素,对于写字楼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写字楼标准层高的确定需要考虑建筑设计的要求。
在建筑设计中,标准层高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写字楼的标准层高通常在2.7米到3.0米之间,这个高度既能够满足办公室的正常使用,又能够保证建筑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标准层高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外观设计,以确保建筑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其次,写字楼标准层高的确定还需要考虑空间利用的效率。
在现代城市中,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因此写字楼的空间利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合理的标准层高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使用面积,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同时,合理的标准层高还能够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降低建筑的成本,增加投资回报率。
另外,写字楼标准层高的确定还需要考虑人员流动和舒适性。
写字楼是办公人员长时间工作的场所,因此标准层高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
合理的标准层高能够提供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为办公人员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最后,写字楼标准层高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求。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于写字楼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在确定标准层高时,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为建筑留下足够的空间和灵活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和变化。
综上所述,写字楼标准层高的确定涉及到建筑设计、空间利用、人员流动和未来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
合理的标准层高能够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为办公人员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因此,在写字楼的规划和设计中,标准层高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
希望本文对于写字楼标准层高的确定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写字楼标准层高写字楼作为商务办公场所,其标准层高是影响建筑设计和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标准层高的设定不仅关乎建筑的外观形象,更直接关系到室内空间的舒适度和使用效果。
因此,合理的标准层高设计对于写字楼建筑来说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写字楼的标准层高通常在2.7米至3.0米之间。
这个范围不仅考虑了建筑的外观美观,更重要的是考虑了办公空间的实际使用需求。
首先,2.7米至3.0米的层高可以确保室内空间的通风和采光效果,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其次,这个高度可以容纳各种办公家具和设备,满足办公场所的实际使用需求。
此外,这个高度也有利于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提高了办公空间的使用效率。
在实际设计中,写字楼的标准层高还需要考虑到地块的大小、建筑的功能定位以及城市的规划要求等因素。
对于较大的地块和高档写字楼,可以适当增加层高,以提升建筑的气势和形象。
而对于一些特殊功能的写字楼,比如金融办公楼或科技办公楼,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层高,以满足特定的功能需求。
除了建筑本身的设计,写字楼的标准层高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写字楼也面临着更高的层高需求。
高层建筑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更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用地压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中,需要合理控制写字楼的标准层高,以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
总的来说,写字楼的标准层高是一个综合考量建筑外观形象、室内舒适度和城市规划需求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标准层高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满足不同功能写字楼的需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写字楼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标准层高的合理性,以确保建筑的实际使用效果和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
写字楼标准层高写字楼作为商务办公场所,其标准层高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
标准层高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写字楼的使用效率、空间舒适度以及整体建筑造型。
因此,设计师在规划写字楼时,需要充分考虑标准层高的合理性,以满足不同企业的办公需求。
本文将就写字楼标准层高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标准层高是指写字楼内部从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
一般来说,标准层高在2.6米至3.0米之间,而在一些高端写字楼中,标准层高甚至可以达到3.6米。
标准层高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建筑造型、采光通风、空间利用效率等。
较高的标准层高可以提供更加宽敞明亮的办公空间,增加室内舒适度,但也会增加建筑成本。
因此,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找到最适合的标准层高。
其次,标准层高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企业的办公需求。
一般来说,金融、科技等行业对于写字楼的标准层高要求较高,他们更加注重办公环境的舒适性和空间感。
而一些传统行业对于标准层高的要求可能相对较低。
因此,在规划写字楼时,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来确定标准层高,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另外,标准层高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造型。
一些现代化的写字楼建筑会选择较高的标准层高,以突显建筑的气势和现代感。
而一些传统风格的写字楼则可能会选择较低的标准层高,以符合建筑的整体风格。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将标准层高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相协调,使建筑在外观上更加和谐统一。
最后,标准层高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使用效率。
合理的标准层高可以提高办公空间的利用效率,增加室内空间的多功能性。
而过高或者过低的标准层高都会影响到办公空间的使用效率,从而影响到建筑的整体价值。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使用效率,选择合理的标准层高。
综上所述,写字楼标准层高是一个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的设计参数,其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整体造型、用户的需求以及使用效率等方面。
只有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出最合适的标准层高,为用户提供舒适、高效的办公空间。
1。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
1.0.3 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
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
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
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
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2。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89》
第1.0.3条办公建筑按高度划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建筑高度24m以下为低层或多层办公建筑;
二、建筑高度超过24m而未超过100m为高层办公建筑;
三、建筑高度超过100m为超高层办公建筑。
3。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
第1.0.5条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
一、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二、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
三、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3层~8层为多层;9层以上为高层。
5。
一般认为建筑总高度超过24m为高层建筑,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为超高层建筑。
小高层,人们一般把8层至12层的建筑称为“小高层”(各地概念有别)。
小高层住宅一般一个单元一部电梯。
多层、高层、小高层、超高层。
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没有真正意义上统一规定。
各个时代规定也不同!
这也许就是未来的行业上应该做的工作,只有统一标准才能有好的协调工作!。
摘要:本文通过对几个案例的比较,列举了在高层办公楼设计中,与层高相关的一些技术因素,从而推导出对高层办公楼标准层净高的控制要素,指导建筑师在办公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更好的控制造价和建成标准。
关键词:办公楼标准层,净高,栏杆,排烟方式。
净高设计是高层办公楼里与办公环境品质密切相关的很重要的环节,目前全国对办公楼建筑的规范比较常用的的是JGJ67-2006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其中对办公楼净高的要求是这样规定的,办公室净高:一类办公建筑>=2.7m,二类办公建筑>=2.6m,三类办公建筑>=2.5m,这是对办公建筑设计非常基础的要求。
目前比较流行的定义还有甲级写字楼,5A写字楼,4s写字楼,各种概念内都有对净高的描述,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净高的控制。
同时办公楼标准层设计中还应注意的设计因素有全玻璃幕墙的栏杆设计,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及其计算规则等问题,本文中一起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案例分析
1、上海浦东某高层办公楼1
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标准层面积1600平方米,标准层层高4.00米,建筑高度50米。
2、上海浦东某高层办公楼2
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标准层面积1800平方米,标准层层高3.85米,建筑高度100米。
3、上海浦东某高层办公楼3
建筑面积83000平方米,(双塔),标准层面积1360平方米,标准层层高3.90米,建筑高度100米。
二、净高控制 1、规范要求
目前全国对办公楼建筑的规范比较常用的的是JGJ67-200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其中对办公楼净高的要求是这样规定的,办公室净高:一类办公建筑>=2.7m,二类办公建筑>=2.6m,三类办公建筑>=2.5m,
2、案例解析
办公楼1:层高4000。
梁高h=800。
净高2740。
办公楼2:层高3850。
边梁h=1000。
框架梁h=550,(宽扁梁)。
净高2700。
办公楼3:层高3900。
梁高h=550(宽扁梁)。
净高2700。
3、影响因素
3.1影响因素一:梁高,如上。
3.2影响因素二:设备层的高度。
下面列举一下高层办公楼中设备空间的内容及通常高度要求。
进水管:100(加保温180)回水管:100(加保温180)空调冷凝水管:50(加保温100)消防喷淋管:(80-150)强弱电线槽:(可避开)
灯槽结合空调出风口回风口设计,注意避开线槽风管
风管:(高宽比最大可做到1:4)
走道机械排烟得风管比较小,房间机械排烟的风管要比较大,影响净高。
(结合2) 吊顶:80
3.3影响因素三:地面做法
一般高层办公采用架空地板:在结构标高上100(100-150)。
在几个因素中,设备层内部管线可以相互避开,但是由于高层办公中对环境的要求都很高,所以大部分管线同时存在。
另外结构梁高和设备层可以结合控制,几个办公楼均采用了普通框架梁,利用了管线穿梁的技术,在结构中,穿梁洞口直径一般控制0.3h,若大于1/10h及100结构需加固。
水平间距中到中3D(h为梁高,D为管直径),例如:宽扁梁(550高的梁)一般最大穿洞直径150。
800高的梁能穿管的最大穿洞直径250。
三、排烟方式解析 1、规范要求
新版规范-2006年版(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上海市)自然排烟时的规范要求
1.1小于100平方米:无排烟要求。
(全国,上海市)
(地下室:全国:<50平方米,上海市:<100平方米)
1.2大于100平方米:全国:开窗>2%(开窗无高度,开启方式的条件),上海:开窗>2%(4条限制)(p15)
当办公楼及办公空间小于300平方米或走道机械排烟时,对开窗无要求。
2、案例解析
办公楼1:走道机械排烟,房间不做分隔时情况下,加房间机械排烟。
下悬窗。
办公楼2:走道机械排烟,房间不做分隔时情况下,当时可以满足老规范,但开启窗不是均布,有局部不能开启窗户房间,局部加房间机械排烟。
下悬窗。
办公楼3:走道机械排烟,房间自然排烟(办公隔间小于300平方米并且每间隔间的自然排烟有效面积达到2%)。
平推外开窗开启扇均布。
四、横向安全栏杆的应用比较这是安全的一个保障,但是对于办公建筑往往是影响其室内装修效果的,现代办公楼也是巧妙的进行了设计。
1、规范要求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规定高层临空栏杆不低于1.1米。
2、案例解析
办公楼1:借用玻璃幕墙分隔。
办公楼2:没设(采用安全玻璃,是否满足要求)。
办公楼3:另设,在幕墙竖向构件之间加横杆。
五、高层电梯的个数及控制方式应用比较
办公楼1:五台电梯,标准层1600,10层。
未分区
办公楼2:九台电梯,标准层1800,25层。
分区。
标准层1800,25层。
九客一消,其中四台高区,四台低区。
低区电梯中间层直接设机房。
土建控制。
办公楼3:六台电梯。
标准层1300,24层。
五客一消,其中三台高区,两台低区。
电梯程序控制。
六、结束语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高层办公楼在各大城市乃至中小城市也会越来越多。
本文希望通过对上海高档办公楼标准层设计的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的列举和比较,能够对高层办公楼的标准层设计能够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阳台护栏高度是这样规定的:
六层及以下的楼层应不低于1.05米;六层以上不低于1.1米;高层建筑应不低于1.2米;这些高度是从阳台地面至栏杆扶手的垂直高度;如果栏杆底部有可踏部位,这个高度应从可踏部位算起。
家里有小孩,就要特别注意,别让小孩搬椅子踩着爬上栏杆。
最好做个隐形防盗网得了。
4.1.2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4.1.3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llm. 4.1.4 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
高度不应低于2m.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 4.1.5 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