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因素试验及其正交设计讲稿(8学时)
- 格式:doc
- 大小:545.50 KB
- 文档页数:37
正交设计教案(超详细)第一章:正交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正交设计的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正交设计在实验和工程中的应用。
1.2 教学内容介绍正交设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解释正交设计的特点和优势。
举例说明正交设计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正交设计的原理和应用。
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正交设计概念的理解程度。
通过课后作业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正交设计应用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正交表的构造和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正交表的构造方法和原则。
让学生掌握正交表的应用技巧。
2.2 教学内容介绍正交表的构造方法和步骤。
解释正交表的应用原则和技巧。
举例说明正交表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掌握正交表的构造和应用方法。
2.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正交表构造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通过课后作业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正交表应用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正交设计的实验操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正交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正交设计实验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3.2 教学内容介绍正交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解释正交设计实验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举例说明正交设计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掌握正交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3.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评估学生对正交设计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
通过课后作业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正交设计实验数据分析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正交设计的应用案例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正交设计在实际工程和科研中的应用案例。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正交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4.2 教学内容介绍正交设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分析案例中正交设计的应用方法和结果。
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深莫测?别担心,让我们轻松聊聊这两个概念。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做饭,今天的目标是做出最好吃的煎蛋。
你可以尝试不同的油,比如花生油、橄榄油或者黄油。
每次只换一种油,看看煎出来的蛋味道如何。
这就是单因素实验。
简单来说,就是你只改变一个变量,然后观察结果,像是科学实验中的“无敌”法则,专注于一件事情,看看它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惊喜。
哎,虽然听起来简单,但是你得认真对待哦,不然就会让你的美食梦破灭。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正交试验设计。
这可是更高级的玩法,想象一下你不光换油,还可以同时调节火候、蛋的大小、甚至是调料的量。
你可以制定一个系统的计划,列出所有可能的组合,然后一一尝试,最终找出最佳的做法。
这种方法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无与伦比的厨房实验,试图找到那个“终极”煎蛋的配方。
正交试验设计可以帮你更高效地探索,节省时间又省力,这样你就不会浪费一整天的时间在煎蛋上。
咱们再深入一点,想想如果你在进行一个真正的科学实验,比如说研究植物生长。
单因素实验可以让你了解到,只用水、光和土壤的不同组合,看看哪个组合让植物长得最旺盛。
而正交试验设计则允许你同时操控水的量、光的强度和土壤的类型,帮助你找到最佳组合,最终让你的植物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说实话,谁不想有个“绿色”梦想呢?实验设计还需要一点灵活性。
因为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按计划进行。
正如老话说的,计划赶不上变化。
可能你在实验过程中会发现,某种油和某种火候结合起来,竟然能煎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美味。
这时候,你可能会想,哇,这个组合真是个意外之喜!所以,实验过程中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在不经意间发现更多乐趣。
在统计学中,单因素和正交设计也有各自的优势。
单因素实验简单易懂,非常适合初学者。
而正交试验设计虽然复杂,但它能帮助你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快速获得最优解,简直是懒人福音。
不过,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有点小头疼,但只要熟悉了其中的规律,就像骑自行车一样,熟能生巧。
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方法。
单因素实验啊,就好像是在一条直直的路上走,只盯着一个因素看。
比如说,咱要研究种子发芽,那就专门盯着温度这一个条件,其他的都先不管,看看温度不同会对种子发芽有啥影响。
这就像是你只专注于吃一种美食,细细品味它的味道,感受它带给你的独特体验。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能让你清楚地看到这个因素到底有多大能耐。
那正交试验方法呢,可就不一般啦!它就像是一个超级聪明的策略家,把各种因素都考虑进来,然后巧妙地安排组合。
好比是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各种乐器一起奏响,共同演绎出美妙的乐章。
它不是一个一个去试,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用最少的实验次数,得到最全面的信息。
你想想,要是光靠单因素实验,那得做多少实验才能把所有因素都研究个遍啊!那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呀!而正交试验方法就像是一个魔法,一下子就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比如说,你要研究一个产品的质量,影响的因素可能有好几个,像原料啦、温度啦、时间啦等等。
要是用单因素实验,那你得一个一个因素慢慢试,那得试到啥时候啊!可正交试验方法呢,它能一下子就把这些因素都组合起来,让你快速找到最优的方案。
再打个比方,单因素实验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一点点地找路;而正交试验方法就像是打开了一盏明灯,一下子把周围都照亮了,让你清楚地看到该往哪儿走。
而且啊,正交试验方法还特别实用呢!在很多领域都能派上大用场。
比如在工业生产中,能帮助找到最佳的生产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在科学研究中,能让科学家们更快地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哎呀,咱可别小看了这两种实验方法,它们可是解决问题的好帮手呢!单因素实验是基础,能让我们对单个因素有深入的了解;正交试验方法是升华,能让我们在复杂的情况下快速找到答案。
它们就像是一对好兄弟,互相配合,共同为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服务。
总之呢,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方法都有它们独特的魅力和用处。
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让它们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进步。
正交设计教案超详细第一章:正交设计的概念与原理1.1 教学目标了解正交设计的定义与特点理解正交设计在实验与产品质量评估中的应用掌握正交表的构成与使用方法1.2 教学内容正交设计的定义正交设计的特点正交设计在实验中的应用正交表的构成如何使用正交表进行实验设计1.3 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互动讨论:正交设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判断题与选择题小组讨论:分析实际问题,设计正交实验方案第二章:正交表的结构与性质2.1 教学目标熟悉常见正交表的结构理解正交表的性质与特点掌握正交表的选用方法2.2 教学内容常见正交表的结构正交表的性质正交表的特点正交表的选用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例分析相结合互动讨论:正交表的性质与实际应用2.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填空题与简答题个别辅导:针对选用正交表进行实际问题分析第三章:正交实验的设计与分析3.1 教学目标掌握正交实验的设计方法学会使用正交表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了解正交实验的优化与改进3.2 教学内容正交实验的设计方法正交表的应用:实验数据分析正交实验的优化与改进3.3 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互动讨论:正交实验的设计与分析技巧3.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计算题与分析题小组报告:设计正交实验方案并进行数据分析第四章:正交设计在工程与科研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理解正交设计在工程与科研中的应用范围学会将正交设计应用于实际问题掌握正交设计在实验与产品质量评估中的应用4.2 教学内容正交设计在工程与科研中的应用案例如何将正交设计应用于实际问题正交设计在实验与产品质量评估中的应用实例4.3 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互动讨论:正交设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判断题与选择题个别辅导:针对实际问题设计正交实验方案第五章:正交设计的软件应用5.1 教学目标了解正交设计相关软件的功能与操作学会使用软件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及分析掌握正交设计软件在实验优化中的应用5.2 教学内容常见正交设计软件介绍软件操作演示:正交实验设计及分析正交设计软件在实验优化中的应用案例5.3 教学方法软件演示与操作练习相结合互动讨论:软件操作技巧与问题解决5.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软件操作练习题小组报告:利用软件设计正交实验并进行分析第六章:正交设计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6.1 教学目标理解正交设计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学会运用正交设计进行产品质量改进掌握正交设计在多因素实验分析中的应用6.2 教学内容正交设计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案例运用正交设计进行产品质量改进的方法多因素实验分析:正交设计的使用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互动讨论:正交设计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6.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判断题与选择题个别辅导:针对产品质量问题设计正交实验方案第七章:正交设计在农业科学实验中的应用7.1 教学目标了解正交设计在农业科学实验中的应用学会将正交设计应用于农业实验掌握正交设计在农业实验数据分析中的方法7.2 教学内容正交设计在农业科学实验中的应用案例如何将正交设计应用于农业实验正交设计在农业实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互动讨论:正交设计在农业实验中的应用7.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判断题与选择题小组报告:设计正交实验方案并进行农业实验数据分析第八章:正交设计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理解正交设计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学会将正交设计应用于医药实验掌握正交设计在医药实验数据分析中的方法8.2 教学内容正交设计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案例如何将正交设计应用于医药实验正交设计在医药实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互动讨论:正交设计在医药实验中的应用8.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判断题与选择题个别辅导:针对医药实验问题设计正交实验方案第九章:正交设计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9.1 教学目标理解正交设计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学会将正交设计应用于教育实验掌握正交设计在教育实验数据分析中的方法9.2 教学内容正交设计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案例如何将正交设计应用于教育实验正交设计在教育实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方法9.3 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互动讨论:正交设计在教育实验中的应用9.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判断题与选择题小组报告:设计正交实验方案并进行教育实验数据分析第十章:正交设计的综合案例分析10.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正交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会正交设计的灵活运用与创新掌握正交设计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10.2 教学内容综合案例分析:正交设计在各领域的应用正交设计的灵活运用与创新正交设计在不同行业中的实践技巧10.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相结合互动讨论:正交设计的综合应用与创新10.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案例分析题小组报告:正交设计综合应用项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正交设计的定义与特点需要重点关注正交设计的概念理解,以及它相较于其他实验设计的优势。
第一章正交试验法概述对于单因素或两因素试验,因其因素少,试验的设计、实施与分析都比较简单。
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同时考察3个或3个以上的试验因素,若进行全面试验,则试验的规模将很大,往往因试验条件的限制而难于实施。
正交试验设计就是安排多因素试验、寻求最优水平组合的一种高效率试验设计方法。
1.1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正交试验设计是利用正交表来安排与分析多因素试验的一种设计方法。
它是由试验因素的全部水平组合中,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水平组合进行试验的,通过对这部分试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全面试验的情况,找出最优的水平组合。
例如,要考察增稠剂用量、pH值和杀菌温度对豆奶稳定性的影响。
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进行试验。
A因素是增稠剂用量,设A1、A2、A3 3个水平;B因素是pH值,设B1、B2、B3 3个水平;C因素为杀菌温度,设C1、C2、C3 3个水平。
这是一个3因素3水平的试验,各因素的水平之间全部可能组合有27种。
全面试验:可以分析各因素的效应,交互作用,也可选出最优水平组合。
但全面试验包含的水平组合数较多,工作量大,在有些情况下无法完成。
若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最优水平组合,则可利用正交表来设计安排试验。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特点是:用部分试验来代替全面试验,通过对部分试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全面试验的情况。
正因为正交试验是用部分试验来代替全面试验的,它不可能像全面试验那样对各因素效应、交互作用一一分析;当交互作用存在时,有可能出现交互作用的混杂。
虽然正交试验设计有上述不足,但它能通过部分试验找到最优水平组合,因而很受实际工作者青睐。
如对于上述3因素3水平试验,若不考虑交互作用,可利用正交表L9(34)安排,试验方案仅包含9个水平组合,就能反映试验方案包含27个水平组合的全面试验的情况,找出最佳的生产条件。
1.2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试验安排中,每个因素在研究的范围内选几个水平,就好比在选优区内打上网格,如果网上的每个点都做试验,就是全面试验。
正交试验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正交试验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分析步骤。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正交试验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掌握正交表的构造方法、使用原则和调整技巧;掌握正交试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独立设计正交试验方案;能够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方法的热爱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正交试验的基本概念、正交表的设计方法、正交试验数据的分析。
具体内容包括:正交试验的起源和发展、正交试验的特点和优势;正交表的构造方法、使用原则和调整技巧;正交试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方法,包括ANOVA分析、主效应分析、交互作用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
在讲授正交试验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时,采用讲授法,通过清晰、生动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正交试验的基本知识;在设计正交试验方案和分析试验数据时,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环节,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供学生学习和参考;正交试验设计软件,用于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实际案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授和演示。
五、教学评估本章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作业主要评估学生对正交试验设计和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试主要评估学生对正交试验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分析步骤的掌握程度。
评估标准将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制定,保证评估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第1章因素试验及其正交设计第1节概述在实际生产或科学研究中,需要考察的因素较多,而且因素的水平数也多于2个,如果对每个水平组合(或称水平搭配,处理组合)都进行试验的话,试验次数会很多。
例如,对于3因素4水平的试验,即使在每个水平组合上进行1次试验,就要做43=64次试验。
对于4因素4水平的试验,如果进行全面试验的话,至少要进行44=256次试验。
所以,随着因素数量的增加,试验次数也会迅速增加,那么试验周期就会增加;另外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将会是非常大的。
而如果用正交设计来安排试验,则试验次数将会显著减少,而分析计算过程将会得到简化。
一基本术语1 正交设计(Orthogonal Design)正交试验设计,简称正交设计,是研究多因素试验的一种设计方法。
它通过正交表选出具有代表性很强的部分水平组合进行部分试验,以减少试验次数来进行因素优选的一种科学试验方法。
正交试验设计法最早由日本质量管量专家田口玄一提出,称为国际标准型正交试验法。
认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若不掌握正交试验设计法,只能算半个工程师”。
2 试验指标试验指标简称指标,是根据因素、水平安排试验而得到的试验结果。
例如,在香蕉真空冷冻干燥试验中,需要考察香蕉片在真空干燥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那么含水率就是该试验的指标。
3 因素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考察的、可能对指标产生影响的参数。
用大写拉丁字母A、B、C等表示。
例如,在香蕉真空冷冻干燥试验中,香蕉片的厚度、干燥温度、真空泵的真空度、干燥时间等可能对干燥过程中香蕉片含水率的变化有影响,那么这些参数都可作为该试验的因素。
试验因素又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两种。
3.1 可控因素试验中,可以人为控制和调节的因素,称为可控因素。
例如干燥时间、干燥温度等都是人为设定的,所以属于可控因素。
3.2 不可控因素试验中,由于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和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暂时不能人为控制的因素,称为不可控因素。
例如,一块耕地中土壤的坚实程度、肥力分布等等都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所以属于不可控因素。
4 水平试验中,某因素所选取的各种不同的状态、数量、等级,等等。
以拉丁字母加下脚标表示,如B1、B2、B3等。
例如,在香蕉真空冷冻干燥试验中,根据需要或经验,干燥温度A分别设置为65℃、70℃和80℃。
那么这三个温度就是因素A的3个不同的水平,可写为A1、A2、A3。
5 处理/处理组合处理是指单因素试验中的每一个水平。
例如,在作物品种试验中,每个品种就是一个处理。
处理组合,又称为水平组合或水平搭配,是指多因素试验中,各因素不同水平的相互搭配。
例如,A1B1C1是一种处理组合,A2B2C2也是一种处理组合。
6 全面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对因素的全部水平组合都进行试验的方法,即为全面试验。
例如,因素A、B各取2个水平,则水平组合有4个(A1B1,A1B2,A2B1,A2B2),如果这4个水平组合都进行试验的话,就称为全面试验。
7 部分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从全部水平组合中选取部分水平组合进行试验的方法,即为部分试验。
例如,因素A、B各取2个水平,则水平组合有4个(A1B1,A1B2,A2B1,A2B2),如果从这4个水平组合中选取其中的2个进行试验的话,就称为部分试验。
二正交表正交表是由数学工作者编制的一系列规范化的表格,是正交试验中合理安排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的基本工具。
1 正交表的分类正交表的种类有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种。
1.1 等水平正交表所谓等水平正交表,就是各因素的水平数目是相同的。
如表6-1所示为L8(27)等水平正交表。
表6-1 L8(27)等水平正交表1.1.1 等水平正交表的符号等水平正交表可写为L n(r m)其中,L为正交表代号;n为试验号,即需要做的试验次数;r为因素水平数;m为正交表的纵列数目,即最多安排的因素数目。
对于L8(27)正交表,它可安排7因素2水平试验,只要安排8次试验就可以了。
如果要进行全面试验的话,需要进行27=128次试验。
因此,采用正交表安排试验,能极大地减少试验次数,同时又能保证获得足够的试验信息。
1.1.2 等水平正交表的性质(1)表中任意一列,不同的水平(即数字1和2)都出现,且出现的次数相同。
例如,L8(27)中水平“1”和“2”都在每列中出现了,且都出现了4次。
(2)表中任意两列,把同一行的两个数字看成有序数字对时,所有可能的数字对(即水平组合)都出现,且出现的次数相同。
例如,L8(27)中的任意两列中,同一行所有可能的有序数字对为(1,1)、(1,2)、(2,1)和(2,2)共4种,它们都出现,且都出现了2次。
(3)推论:正交表的行可置换、列可置换、同一列中的水平数字可置换。
等水平正交表的两个性质合称“正交性”,使得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排列整齐、规律,也使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散布均匀,即“整齐可比,均衡分散”。
1.2 混合水平正交表1.2.1 混合水平正交表符号在试验中,由于条件所限,某因素不能多取水平;有时重点考察的因素应该多取水平,其它因素水平数可适当减少。
针对这些情况,产生了混合水平正交表,即各因素的水平数不完全相同的正交表。
表6-3 L8(41×24)如表6-3所示,L8(4×2)共有5列8行,要做8次试验,最多可安排5个因素,其中1个是4水平因素,4个是2水平因素。
1.2.2 混合水平正交表性质(1)表中任意一列,不同的数字都出现,且出现次数相同。
例如,L8(41×24)中的第1列有“1”、“2”、“3”、“4”个数字,它们各出现了2次。
(2)每两列,同行两个数字组成的不同水平组合出现次数都相同,但不同的两列间所组成的水平组合种类及出现次数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L8(41×24)中,第1列安排4个水平,它与其它任何一个2水平列所组成的同行数字对有8种:(1,1)、(1,2)、(2,1)、(2,2)、(3,1)、(3,2)、(4,1)、(4,2),它们都出现1次;第2~5列都是2水平,它们任意两列组成的同行数字对为(1,1)、(1,2)、(2,1)、(2,2),它们各出现2次。
因此,用混合水平正交表安排试验时,每个因素的各水平之间的搭配也是均衡的。
三正交设计优点例题6-1 某工厂为提高产品的质量,考察了工艺中的3个主要因素:温度A、时间B、加碱量C,每个因素各选取3个水平进行试验,如表6-4所示。
试寻求最适宜的操作条件。
表6-4 例题6-1的因素及水平表这是一个3因素3水平的试验,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试验次数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不同。
下面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案的比较,说明正交设计的优点。
1 全面试验当因素和水平数不多时,人们一般首先想到的是全面试验,并且通过数据分析获得丰富的信息,而且结论也比较准确。
该试验最多安排33=27次,如图6-1所示。
优点是数据点分布的均匀性好,水平组合全面,缺点是试验次数太多。
2 正交设计例题6-1中可选用L9(34)正交表,只需安排9次试验,如表6-4所示。
其试验点的分布如图6-2所示。
可见:(1)虽然只安排了9次试验,但这9个试验点能够很好的代表全面试验的27个试验点的试验效果。
(2)通过对这些少数试验方案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推出较优方案,而且所得到的优方案往往不包含在这些少数试验方案中。
(3)对试验结果作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试验结果之外的更多信息。
例如,各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重要程度,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趋势等等。
表6-4 L9(34)正交表图6-1全面试验试验点分布图6-2正交设计试验点分布四正交设计步骤1 明确试验目的,确定试验指标任何试验都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为了得到某些结论而进行的。
所以,试验设计之前,必须要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做这个试验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即试验目的。
然后,根据试验目的,确定要衡量的指标是什么。
2 选择因素,确定水平影响试验指标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只能根据试验目的,选出主要影响因素,以减少考察的因素数目。
试验设计中,考察的因素不能太多,一般以3-7个为宜,以免增加无效试验的工作量。
确定因素水平数时,重要因素可多取一些水平;各水平的数值应适当拉开,以利于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在满足试验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等水平正交表,以方便数据处理。
3 选择正交表,设计表头3.1正交表选择根据因素数和水平数来选择合适的正交表。
一般,因素数不超过正交表列数,因素水平数与正交表对应的水平数一致。
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小的正交表。
例如,对于4因素3水平试验,L9(34)和L27(313)都能满足要求,一般建议选择L9(34)。
但是,如果试验要求精度高,并且试验条件允许,则可选择大的正交表。
如果各因素所取的水平数不相等,应选择混合水平正交表。
如果考虑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则应把交互作用看做一个因素,从而选择合适的正交表;同时,根据交互作用列安排原则来安排交互作用在正交表中的位置。
3.2 表头设计表头设计就是将各因素安排到正交表的相应列中。
当因素数恰好等于正交表的列数时,优先将水平改变困难的因素放在第1列,水平变换容易的因素放在最后一列,其余因素随意安排。
当因素数小于正交表的列数,即表中有空列(正交表中不放置因素或交互作用的列)时,若不考虑交互作用,空列可作为误差列,放置于正交表的中间或靠后位置。
比如,例题6-1中,表头可设计为如下形式:4 明确试验方案,安排试验,得到结果根据正交表和表头设计,确定每个试验号的方案,然后进行试验,得到试验结果。
5 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直观分析法,一是方差分析法。
通过统计分析,能偶得到因素的主次顺序、最优水平组合等有用信息。
6 进行验证性试验,作进一步分析最优水平组合是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到的,还需要进行验证性试验,以保证最优水平组合与实际情况一致。
否则,需要重新进行新的正交试验。
第2节正交设计的直观分析法通过正交表安排试验方案后,进行试验,得到相应的试验结果。
接下来就是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因素主次和最优水平组合。
目前,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正交设计统计分析方法。
下面以一个例题来说明直观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一无交互作用正交设计的直观分析法例题6-2 柠檬酸硬脂酸单甘脂是一种新型的食品乳化剂。
现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乳化剂的乳化能力。
根据探索性试验,确定因素和水平如表6-5所示,假定因素间无交互作用。
表6-5 例题6-2试验因素及水平表1 明确试验目的,确定试验指标通过题意可知,本试验的目的是提高乳化剂的乳化能力,其指标即为乳化能力y。
2 选择因素,确定水平通过探索性试验,将温度A、酯化时间B和催化剂种类C作为考察因素,且每个因素各取3个不同的水平。